化肥与农产品质量及过量施肥问题的探讨_周淑清

合集下载

化肥与农产品质量及过量施肥问题的探讨

化肥与农产品质量及过量施肥问题的探讨
肥数量 , 往往还把这种施肥理解为 “ 培肥土壤的措施” , 这一看法, ‘ 在土壤中某些养分严重缺乏时是正确的, 但当
般而言,低施肥量条件下作物表现营养不 良, 植
株不健康。 产量就减少。 此时如增加施肥量, 作物的产量 和质量就可能同时提高 。而 当施肥过量时, 达到产量增
中国化肥产量, 有机肥及复合肥产量 已能够满足农作物
注 : 自‘ 引 平衡 砸 肥技 术 》黄 元 仿 贾 小 红 编晋 化 学 工业 出版社 20 02年 第 1 版

1 的吸收, 必然导致某些养分元素在±壤中积累。 因此 , 改
度复’肥 , 同一地块上长期施用, 混 在 一定会发生施肥障 碍, 冈为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 比例并不是 1: :或 1 : 86 40 : 1
用, 可能一部分氮用于提高谷粒 中 的蛋 白质, 其余奢侈 吸收。 如果回忆 2 世纪 6~ O 0 0 7 年代 , 科学家的 目 光还在研 究作物营养的缺素症问题 。进入 2 世纪后 中国化肥生 1
~ 1二 _ J _ ——一 面
两 2 6_ … 一 o ̄ 一 o
… ~
Ea _。o g1, t -ic a k @— m ' ~kh~ a一6 m mi — 2~ x n e  ̄ a — o
丽 矗

维普资讯
农 业 资源 与环境
期望得到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 , 就往往会采用大量施肥 的手段来满足需要。而每株作物 都是一个有生命 的整 体。就会 出现明显的产 品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在作物施肥过程中,上一年或上一季所施肥料 的某
些养分, 作物没有利用完 , 还有剩余 , 残留在土壤中, 在下
茬作物施肥时, 按着科学施肥 的理论, 本应把这部分残留 的肥料扣除, 但在实践中, 不但没有扣除, 反而又加大施

施肥过量的危害及对应措施探讨

施肥过量的危害及对应措施探讨

施肥过量的危害及对应措施探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在化肥方面的投入伴随化肥品种数量的增多而占到整个生产投入的一半左右,但广大农民对于化肥的施用上缺乏科学认识和指导,化肥的施用上存在盲目、过量等现象,尤其是重氮磷肥,轻钾肥和中微量元素,不仅降低施肥效果,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业投入成本,还导致土壤酸碱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对土壤、大气、水质造成危害,同时化肥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还会在植物中形成积累,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因此,加强化肥的科学使用,防止、减低其带来的不必要危害,更好的制定出应对措施,既利于地区对农业的结构调整,也促进农业可持续能力的发展。

标签:施肥过量危害措施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有效而明显提高,但由于农民对化肥主要的是凭借经验与简单的常识,而近些年化肥的品种不断有更新,数量也增加很多,因此农民在化肥的使用上也就更加盲目,导致施肥过量已成为普遍现象,不仅不能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相反还会影响到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品质与口感的降低,就目前来说,农民施肥过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导致施肥过量形成的原因①相应的地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站的工作不到位。

现实中地方相应的农业技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和实际的服务指导,导致对农民技术的指导相对片面;另外,农业技术推广站一些技术人员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较慢,还有一些农业技术推广者兼任农资产品的销售任务,利益的驱使下,无形中促使化肥的施用过量。

②农民在化肥使用以及农业知识上都有限,更多的凭借经验。

传统的农业生产使农民一直深信“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思想观念,传统守旧的生产观念深度影响到农民施肥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这是由于农民对农药用量、土壤土质特点、施肥时间等缺乏足够认识而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用肥施肥;而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地方的土壤普查工作数据只为科研需要却很少反馈给当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和对相关技术人员陈旧知识技术进行指导,从而导致农民对土壤肥力特质不了解而致施肥过量问题的出现。

探讨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探讨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 农业科学
农 业 与技 术
2016,Vot.3 ̄No.6 49
探讨过量施 用化肥 的危 害及应对措施
苏建 党
(辽 宁省阜新 蒙古族 自治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辽 宁 阜新 123100)
摘 要 :从 几个 方 面论 述 了过 量 施 用化 肥 的 危 害 ,给 出应 对 化 肥 过 量 施 用的措 施 ,仅 供 借 鉴。
过量 施 肥 不 利 于 作物 生 长 ,常会 导 致 农 作物 出现 倒 伏 现 象 而减 产 ,粮 食减 产 威 胁 粮 食 的安 全 ;化肥 施 用 过 多也 使 农作 物 抗 病 虫 害 能 力减 弱 ,容 易遭 病 虫侵 染发 生 病 虫 害 ,继 而 增 加 防治 病 虫 害 的 农药 用 量 ,直接 威 胁 食 品的 安 全性 ,食 用 受污 染 的 农 产 品 ,会 影 响 和危 害人 类 身体 健康 ,诱 发 多种 疾病 。 1.5 加剧 环 境污 染
关 键 词 :过 量 施 肥 ;危 害 ;措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TQ449
文 献 标 识 码 :A
D0l:10.11974/nyyjs.20160333041
农 家 有 谚语 : “庄稼 一 枝 花 ,全靠 肥 当家 ” ,可 见 化 肥 的使 用 是 农业 获 得 高 产 的 重要 手 段 ,现 代 农 业 生产 中 由于广 大 农 民对 于化 肥 的施 用缺 乏科 学 的认 识和 指 导 , 80% 的 农 户是 凭 借 传统 经验 与 简 单 的 常识 施 肥 , “以水 冲肥”、 “一炮轰”是 常用的简单施肥方法。
80% 的农 民施 肥 多数 凭 借 的 是 经 验 ,缺 乏 对 环境 、 时 间 、土 壤 墒 情 及 各种 肥 料 特 性 的考 虑 ,过 量施 肥 导 致 种 地投 入 不断增 加 ,化肥 占到 整个 生产 投入 的 1/2左 右 , 长 期 过 量 施 用单 一 性 的 几种 化 肥 肥料 必然 造 成 作 物营 养 不 平 衡 ,养 分 失 调 ,不 能 获 得 高 产 ,只 增 加 成 本 不增 加 产 量 ,或 粮 食 产 量 增加 ,但 产 品 品 质 降 低 ,不 易 销 售 , 只 增产 不增 收的 现象 越来 越严 重 ,使 农 民收入 增加 缓慢 、 收 入减 少 。 1.4 威胁粮 食 和农产 品 的安全 性

化肥的过量使用与食品安全

化肥的过量使用与食品安全

尿素尿量的使用对大白菜品质及病害的影响蔬菜生产、尤其是叶菜类蔬菜生产中,氮肥用量过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肥料的种类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其中磷钾肥全部做基肥施用,氮肥按基肥40 % ,3次追肥各20 %施用。

近年来,在生产中菜农为片面盲目高产而大量过量施用尿素,致使土壤中氮肥含量过量,造成白菜软腐病,干心病严重发生,使大白菜品质显著降低,甚至造成硝酸盐的过量积累而影响人体健康。

且不利于大白菜的长途运输和储存,菜商为了便于长途贩运和储存又会用福尔马林处理白菜根部。

这又会进一步加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尿素的过量施用还降低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可能导致土壤硝酸盐淋洗从而污染地下水质。

通过我们对保定市农贸市场和近郊基地抽样调查结果,蔬菜休内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升高,最高达10 0p p m 以上,大大超过国际标准.长期食用这种蔬菜危;害人们的健康.,也造成环境污染.本文着重介绍2011年春季至2012年春季不同的尿素施用量对大白菜的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并对植株体内硝酸盐、还原糖的含量行了分析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田间试验.在保定市后高庄(天诺公司试验基地)进行,供试蔬菜为韩国进口的金辉大白菜.,田间试验土壤为半黄沙土,其农化性状如表(1)田间试验:2011年秋施腐熟的鸡粪1500kg/亩,复合肥40 k g/ 亩作基肥基础上,进行不同尿素用量的试验.共设4个处理:0(CK),20 k g/ 亩(N1),40kg/亩(N2),60kg/亩(N3),4 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而积为20㎡.白菜定植株行距为45*50cm,试验中氮肥分4 次( 苗期、莲座期、结球、结球盛期) 施用。

试验结果施氮里对产量的影晌田间试验表明氮肥对大白菜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并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大白菜的株高、叶面积、叶片厚度、单球重均相应地增加而提高产量.凡施氮肥的处理,大白菜的产量比对照均增产,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见表2)..田间试验增产幅度分别为18.85%,16.23%和23.69%氮肥用量对大白菜体内稍酸盐(No 3)含量的影响从蔬菜品质来考察,主要测定了硝酸盐的含量.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累积,除了与遗传内因有关外,还与外界环境条件相关.特别是氮肥用是为影响大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子.叶片取自收获后,内叶为第33-37叶,外叶为第5-9叶。

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研究

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研究

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研究作者:李子涵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16期摘要基于2000~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投入数据,建立C-D生产函数,根据利润最大化理论,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测算了我国四大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量。

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化肥过量施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加大农技推广宣传、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注意施肥施药的时机。

同时,应调整化肥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有机肥。

关键词粮食;化肥;过量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6-245-03AbstractBased on crop production input data from 2000 to 2014, fertilizer overuse in crop production was estimated by constructing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under profit maximization framework. It was indicated that fertilizers used in rice, wheat and corn were excessive. Thus, China should increa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promote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technology, guide farmers to the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apply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s, an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chemical fertilizer.Key wordsCrop; Fertilizer; Overuse1978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从30 476.50万t上涨到2014年的60 702.61万t,上涨幅度近100%。

农业行业中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与可行的整改方案

农业行业中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与可行的整改方案

农业行业中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与可行的整改方案引言:近几十年来,农业行业中化肥的大规模使用成为提高粮食产量和解决人口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肥导致了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给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可行的整改方案,以减少农业行业中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1. 土壤退化与贫瘠化由于长期大规模使用化肥,土壤中逐渐积累了大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造成了土壤盐碱化、酸碱失衡等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产量,但却导致了土壤退化和贫瘠化现象的加剧。

2. 水体污染与资源浪费农田施用过量的化肥会通过地下水或雨水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并在其中积累。

这些富集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和磷,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导致水体变得浑浊、水质恶化、藻类暴发、鱼类死亡等。

3. 生态环境破坏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对土壤和水体产生负面影响,还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高浓度的化肥残留会杀死大量有益微生物,降低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在农业生产链中也会进一步损害昆虫、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二、可行的整改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减少化肥过量使用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农田管理,采用合理施肥技术,如秸秆覆盖、绿肥种植等方式来提高土壤自身营养库,并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

逐渐过渡到有机农业模式,使作物种植更加健康环保。

2. 引进农业技术创新为了减少化肥过量使用,我们需要引进和推广一系列农业技术创新措施。

例如,利用精准农业技术,结合土壤养分检测、环境感知等手段,实现对农田中营养物质的精确施肥;采用微生物菌剂、藻类营养等作为替代添加剂,减少化肥使用量。

3. 加强农民培训和意识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是解决化肥过量使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有关化肥合理使用、施肥技术创新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农作物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作物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作物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农作物肥料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给农田施加适量的肥料可以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及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作物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农技服务,2013,09:940-941.摘要:近些年来,在国家和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农业也在向着现代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肥料是必须要使用的,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肥料來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使用情况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肥料用量过多、乱用肥料等现象,让农田的土质遭到破坏,所以本文来研究农作物肥料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应的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肥料;问题;对策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过量、乱用使用肥料的现象,因为肥料使用的不科学导致农田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结块、地表水体被污染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因此要重点研究肥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解决的合理方法,增加农作物产量,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作物肥料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一、农作物肥料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1.对农作物的养分积累产生影响。

给农田施加适量的肥料可以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及农民的经济收入。

但是如果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施肥往往会起反作用,不仅不会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会让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作物营养的比例失调,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影响,同时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加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加剧。

2.亩均施用量偏高。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

3.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在农业的发展中,由于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化肥利用率比较低,生产成本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降低化肥使用过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质量。

本文主要对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污染防治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在农业发展中,化肥的广泛使用很好的提升农作物产量。

但是在化肥的使用中,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1、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就会导致农作物不能很好的进行吸收,养分摄入不均衡,各种盐分在土壤中进行积累,致使土壤养分失调,降低农产品品质。

在人们生活中,如果食用过多的盐酸盐超标的蔬菜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

2、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化肥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倒伏问题发生,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导致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3、加剧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加剧环境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在土壤肥料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的时候,就会迁移到周围的土壤中去,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另外如果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过量的化肥渗入到浅层的地下水中,如果人们长期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源,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①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对土壤生物生态链产生影响,导致土壤失去活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资源与环境近年来中国媒体与消费者有很多抱怨,认为化肥是某些农产品品质下降的“罪魁祸首”;而从事化肥研究和生产应用的研究人员作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证明如果科学施用化肥不仅不会降低农产品质量,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分析两者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必须从植物营养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

众所周知,健康的作物个体才能生产出健康而质量好的产品,作物生长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都会导致作物的不健康和降低其产品的质量。

由于作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或生殖器官(花、果、实)都可能成为人们需要的农产品,因此,作物任何一个器官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可能导致其产品的质量问题。

人们总是期望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器官或果实长的好,长的壮,收获高质量的农产品,同时又期望得到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就往往会采用大量施肥的手段来满足需要。

而每株作物都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就会出现明显的产品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一般而言,低施肥量条件下作物表现营养不良,植株不健康。

产量就减少。

此时如增加施肥量,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可能同时提高。

而当施肥过量时,达到产量增加的潜力限度时,作物过多吸收的养分就成了一种奢侈吸收,即造成养分浪费,也可能对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上海农科院奚振邦研究员及其同事于1976—1979年完成的一组早稻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高于112.5kg/km2时,尽管吸氮量增加,但对产量已无作用,可能一部分氮用于提高谷粒中的蛋白质,其余奢侈吸收。

如果回忆20世纪60 ̄70年代,科学家的目光还在研究作物营养的缺素症问题。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化肥生产产量及施肥量都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虽然在某些施肥量大的地区可观察到过量施肥引起的生理障碍,特别是在蔬菜田及蔬菜大棚内连年过量施肥,必然会产生连作障碍,由此也引发了严重的病虫害。

1过量施肥引起的营养障碍过量施肥就是指所施肥料养分元素超过了土壤容量,发生肥料营养元素在土壤溶液中呈过饱和状态,作物发生奢侈吸收等而引起的危害。

一般而言,缺钙:往往是由K+、NH+4、Mg2+或HNO-3过剩引起的;缺镁是Ca2+、K+过剩引起的。

硝酸态氮的过剩,是由于阴天光照不足引起的;磷过剩,由缺K引起的;缺锌往往因P过剩而引起。

还有其他一些元素过剩引起一些生理病害。

表1是水稻各种营养不足与过量的临界值。

2施肥的叠加效应引起的植物营养问题在作物施肥过程中,上一年或上一季所施肥料的某些养分,作物没有利用完,还有剩余,残留在土壤中,在下茬作物施肥时,按着科学施肥的理论,本应把这部分残留的肥料扣除,但在实践中,不但没有扣除,反而又加大施肥数量,往往还把这种施肥理解为“培肥土壤的措施”,这一看法,在土壤中某些养分严重缺乏时是正确的,但当中国化肥产量,有机肥及复合肥产量已能够满足农作物需要,不应该再坚持这一观点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施用大量的磷酸二铵,个别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使农田土壤有效磷高达100mg/kg左右,表面上土壤中磷营养增加有利于培肥地力,但仔细观察后发现玉米长期施用N、P化肥会产生缺素综合症“金边叶”,这表明该地块土壤营养元素已经平衡,必须要调整所的施用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数量。

施肥导致的土壤养分的迭加效应往往不被注意到。

像这样“层层叠加”施肥方法,人们并不感到奇怪。

但这正式产生各种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农田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由此推断,像18-46-0或15-15-15等的高浓度复混肥,在同一地块上长期施用,一定会发生施肥障碍,因为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并不是18:46:0或1:1:第一作者简介:周淑清,1952年出生,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E-mail:zmh560@126.com。

收稿日期:2005-12-12。

化肥与农产品质量及过量施肥问题的探讨周淑清,刘丽霞,付时丰,赵明辉,何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摘要: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详尽地阐述了化肥与农产品质量的关系问题,作物生长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大多是由施肥引起的生理障碍,往往被人们忽视。

因此应该重视合理施肥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施肥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和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肥料与施肥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化肥;农产品质量;施肥障碍;防治措施表1水稻各种营养不足与过量的临界值注:引自《平衡施肥技术》黄元仿贾小红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1版1的吸收,必然导致某些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积累。

因此,改用发展作物专用肥或近年来提倡的平衡施肥,或适当的推荐测土施肥相结合的掺混肥料,推广应用各种专用肥料,即可减少施肥引起的养分过量和不平衡。

3土壤养分障碍土壤溶液浓度对作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土壤水分在供给作物水分的同时,将各种营养成分溶解,使其容易为作物所吸收。

由于连年施用大量化肥,造成养分的积累和养分不平衡。

如果用做基肥的肥料全部溶解在土壤溶液中,那时土壤溶液中的盐分浓度就会像海水一样高,因N、P、K诸多盐分积累,盐分的危害,作物就会枯死,这就是常见到的化肥烧种烧苗的现象。

在实践中,如果施肥量没有错,施肥位置、距离作物根、深度恰倒好处,就不会发生由于基肥使作物枯死事例。

另外,施肥后遇到天气干旱也容易产生烧苗的现象。

作物所以会在海水般的土壤中枯死,是因为作物在吸收水分时,取决于作物体内的盐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差别,当作物体内盐溶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时,作物可以顺利吸收水分,如果反之,作物就无法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到水分而死亡。

防止和减轻土壤盐害的措施主要有:(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养分全面,对土壤盐分、pH值、缓冲性等理化性状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一般每季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45 ̄60t为宜;或者采用作物秸秆还田,抓住温室大棚夏季休闲季节,大量埋施生秸秆,利用含氮低而含碳高的秸秆来吸收土壤中的游离氮素,这项工作可结合温室的病虫消毒来进行,可起到除盐降盐、培肥土壤、杀菌灭虫卵等作用,一举多得。

测土平衡施肥。

土壤盐分过高主要是化肥施用过多造成的,所以应改变习惯施肥方法,采用测土平衡施肥。

其做法是:首先对土壤地块进行化验分析,摸清掌握土壤养分含量,按计划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科学地计算施肥量;其次是根据作物、蔬菜品种、产量适当调节用量。

一般每季蔬菜化肥用量纯氮14-18kg/667m2,五氧化二磷5 ̄8kg/667m2,氧化钾18 ̄22kg/667m2,块根、块茎蔬菜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施用磷、钾肥;瓜果类以氮、钾肥为主,配施磷肥。

再是适量使用微量和生物肥。

针对温室蔬菜易发生缺硼、钙、锌等,可选择施用高效速溶硼肥、钙肥和锌肥。

同时选用生物钾肥等。

调节土壤pH值。

温室(含大棚)土壤酸化是较严重的土壤障碍因素,严重影响蔬菜生长。

其调节措施是科学施肥,尽量不用过磷酸钙、含氯肥料等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改用钙镁磷肥、硫酸钾等肥料,这样即能调节土壤的酸度,又可补充钙、镁、硫等之素,提高蔬菜品质。

二是对pH<5的土壤,耕翻时亩施石灰80 ̄120kg与土壤充分混匀,可提高土壤pH值,并对土壤病毒有杀灭作用。

4土壤盐分障碍及防治措施保护地栽培土壤盐分浓度增加比露地要快,其原因主要是施肥量高。

保护地施肥量比露地高,一般为露地施肥量的4 ̄6倍。

结果表明,菜农们为追求高产而不惜成本,氮肥施用量大。

这是大棚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

经化验得知,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都已超过蔬菜土壤严重障碍指标;土壤速效磷含量,比正常值高;碱解氮也超过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下转第39页 )园林园艺(上接第15页)盐害的临界浓度,致使大棚蔬菜易发生盐分毒害,影响根系,植株生长。

防治措施:(1)施肥要标准化。

应根据轮作中蔬菜的需要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平衡施肥,并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防止一次性用肥过多。

同时,要注意肥料种类,因为不同肥料其致盐能力不同。

一般认为常用化肥致盐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氯化钾>硝酸铵>硝酸钠>尿素>硫酸铵>硫酸钾。

可见含氯化肥的致盐能力较强,在保护地施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

同时,还要尽量不要连续使用含有高盐分的大粪,以防盐分积累。

此外,大力提倡根外追肥,使用长效肥或绿效性肥料,也能避免速效性肥料短期内浓度急剧升高的弊病,对防治盐害也有一定帮助。

(2)以水洗盐。

保护地土壤中积聚的硝酸根离子(NO-3)、钙离子(Ca2+)等,虽然都是蔬菜生长所必需,但它们大量积聚后,会提高土壤溶液中盐分浓度,引起根部吸收障碍,产生盐害。

利用闲季间隙连续灌深水,对减少盐害及病害有良好效果;在夏季撤除薄膜,经雨水淋洗,并挖保护地周围的排水深沟,使耕层多余盐分随水排走。

(3)施用作物秸秆。

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秸秆施入土壤后,在被微生物分解过程中,能消耗土壤中速效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的浓度。

据报道,1吨没有腐熟的稻草可以固定7.8kg无机氮。

通常在夏季拉秧后,每666.7m2施300 ̄500kg秸秆,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地块可以提高到1000 ̄1500kg。

施用秸秆不仅可以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且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抑制病原菌活性,减少作物病害等作用。

除施秸秆外,增施有机肥料,以调节土壤的pH值、盐分、生理缺素及提高土壤缓冲性能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林葆.化肥与无公害农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3 ̄232马国瑞.蔬菜施肥指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 ̄103吴玉光,等.化肥使用指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7 ̄514黄锦法,等.蔬菜保护地土壤障害的调查及防治措施.土壤肥料,2002,(2):42 ̄445王玉文.冬暖式大棚土壤障碍因素及施肥技术.中国果菜.2005,(3):306梁鸣早.平衡栽培体系中的六大因素平衡.土壤肥料,2001,(6):24 ̄251掌握土、肥、水的管理技术通过深翻土、中耕、客土、覆盖、深施有机肥等方法,使土地熟化,达到深、肥、暄的效果。

在树苗定植时,在定植中施足有机肥,每年秋末还应施用以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在花前、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后和封冻前,根据土壤不能缺水。

地下水位高和雨水多的地方,要注意及时排水。

2掌握花果管理技术对于花芽数量较少、坐果率较低、落花落果现象较普遍的果树,要实施保花保果措施。

深翻改土、增施基肥、合理追肥、及时排灌、适时中耕除草,特别要搞好冬季和夏季整形修剪。

并可采取果园放蜂、高接花枝、挂罐和震花枝、花期喷水、人工辅助授粉等方法,创造良好的受粉条件。

有些果树在开花期进行人工受粉,能到达理想坐花率,还能提高果品质量。

适宜的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也是保花保果的重要措施。

对于花果多和有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果树,要进行疏花疏果。

人工疏花疏果应“看树定产”、“按枝定量”;药剂疏花疏果要依据树种、品种、树势、气候条件和药剂种类,确定施用时间、浓度、次数以及是否搭配其他药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