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4家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
关于印发《临沂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临沂市卫生局文件临卫发…2011‟26号关于印发《临沂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临沂高新区教卫办、经济区卫生局、临港区教卫局,市直各医疗机构:现将《临沂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临沂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安全,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要求,以及医疗药品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以及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其他各类医疗机构是指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等所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基本药物是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山东省增补药物目录中收载的药品。
第四条市卫生局负责全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管理,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和监督评估工作。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工作。
第五条实施本办法,主要是对基本药物的配备、采购、使用、销售、报销及结算等环节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二、药物配备第六条国家307种基本药物和山东省216种增补药物为现阶段我市使用的基本药物。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合理确定品种数量。
第七条为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初期,允许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少量非基本药物,暂按药品通用名,每所乡镇卫生院不超过60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超过30种。
严格遴选、备案程序和使用条件。
第八条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备基本药物。
二、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院配备的基本药物品种数,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成药,要分别达到基本药物品种总数的80%、70%以上。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报告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报告一、引言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扮演着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角色。
然而,即使在药品生产、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报告旨在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最近一年的统计数据,本医院共收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0例,其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
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30岁至60岁之间的患者(占80%),而在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同科室中,内科(40%)和外科(30%)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儿科(20%)和妇产科(10%)。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根据分类统计,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药物过敏反应、不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错误使用及剂量过大、药物毒性反应、药物副作用。
其中,药物过敏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40%,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占30%,药物滥用/错误使用及剂量过大占20%,药物毒性反应占5%,副作用占5%。
四、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和对策药物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对其中一种成分或药物敏感所致。
对于患者进行详细的过敏史询问和药物过敏试验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的有效方法。
对于过敏反应较轻的患者,建议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处理。
对于过敏反应较严重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者寻找其他适用的替代药物。
五、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原因和对策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是由于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导致药物之间相互干扰或增强药物的作用。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正在使用的药物,并仔细评估可能的相互作用。
对于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风险的药物应选择其他药物代替,或者采取适当的剂量调整措施。
六、药物滥用/错误使用及剂量过大原因和对策药物滥用/错误使用及剂量过大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行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或者医生在处方时考虑不周导致的。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02•【字号】临政办字〔2022〕75号•【施行日期】2022.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临政办字〔2022〕7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临沂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2日临沂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工作原则1.4适用范围1.5事件分级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分工2.1市级应急指挥机构2.2县级应急指挥机构2.3现场指挥机构3 监测、报告、预警3.1监测3.2报告3.3预警4 应急响应4.1应急响应分级4.2先期处置4.3Ⅰ级(特别重大)应急响应4.4Ⅱ级(重大)应急响应4.5Ⅲ级(较大)应急响应4.6Ⅳ级(一般)应急响应4.7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5 善后与总结5.1后续处置5.2补偿和补助5.3总结评估6 保障措施6.1组织保障6.2资金和物资保障6.3医疗救治6.4信息和技术保障6.5培训演练和社会动员7 附则7.1预案管理7.2预案解释7.3预案实施1总则1.1编制目的指导和规范全市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药品安全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药品安全事件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临沂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医疗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动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本文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存在问题:1. 参保范围不够广泛。
目前,临沂市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覆盖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而对于失业人员、一些特定群体以及非户籍人口,医疗保险覆盖面相对较窄,导致了一部分群体的医疗保障不够充分。
2. 报销比例低。
在临沂市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较低,导致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较重,难以享受到充分的医疗保障。
3. 医疗服务不均衡。
在临沂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富裕,而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不均衡,也制约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发挥。
4. 医保基金管理不规范。
医保基金管理不够透明、不够规范,一些医保基金被挪用或滥用,导致医保基金的健康运转受到威胁。
建议:1. 扩大参保范围。
建议临沂市可以逐步扩大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特别是要将一些特定群体和非户籍人口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以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4. 规范医保基金管理。
建议临沂市可以建立健全的医保基金管理制度,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转,保障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也能够看到,在当前临沂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沂市的医疗保险制度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政策,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存在一些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医保基金筹集和管理、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阐述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临沂市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有限。
目前,我市医疗保险仅覆盖了城镇职工和居民,而农村人口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仍未纳入医保范围。
这导致了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平等,一些人群无法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建议扩大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将农村人口和其他困难群体纳入医疗保险制度。
医保基金筹集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当前,医保基金主要依靠职工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来筹集,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变化,部分职工工资较低,个人缴费负担较重。
医保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滥用和浪费的情况。
为此,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对医保基金的补贴比例,减轻个人缴费负担。
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建立严格的使用和管理制度,防止滥用和浪费。
医保支付方式也需要改进。
目前,我市医保支付主要依靠定点医院收费,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普通人难以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建议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探索按病种付费或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模式,减少医疗机构对医保支付的依赖,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医保报销流程繁琐也是一个问题。
当前,我市医保报销需要提供大量的纸质材料,流程复杂,耗时费力。
建议推进电子化医疗保险报销,提倡通过电子凭证、电子账户等方式进行报销,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提高报销效率,方便参保人员。
对参保人员的医保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参保人员对医保政策的了解有限,不清楚自己享受的权益和应尽的义务。
建议加大医保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参保人员普及医保政策,提高参保人员的知情度和参与度。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扩大医保参保范围,提高医保基金补贴比例,改进医保支付方式,推进电子化医疗保险报销,加大医保知识宣传力度等措施,将有助于完善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 参保范围不够广泛目前,临沂市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范围还不够广泛,很多城乡居民还没有参保。
据统计,临沂市农村地区的参保率仍然偏低,部分农村居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没有加入到医疗保险的行列。
这就导致了一些没有参保的群众在生病时需要自费治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2. 报销比例偏低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尤其是一些大病和慢性病的治疗费用,部分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并不能够起到实际的保障作用,使得部分患者需要支付较大比例的医疗费用,这对他们的经济负担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 基金来源单一临沂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基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构成。
这就导致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较少,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支出。
由于基金来源单一,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比如疫情、自然灾害等),医疗保险基金很难进行有效的调剂和应对,这也给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应当采取的措施对于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临沂市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期扩大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
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参保率进行改善,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居民参保,特别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特困人员,可以试行一些差别化的参保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补贴和优惠。
应当加强对新生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保障,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政策,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参保。
除了扩大参保范围外,临沂市还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
对于一些大病和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可以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增加患者的实际报销额,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在提高报销比例的还应当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营。
临沂市还应当着力拓展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实现多元化发展。
这就需要探索多种基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个人缴费、企业投入、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基金体系。
2024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报告

2024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报告报告内容:1. 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数据:报告会统计2024年医院记录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包括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次数、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
2.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报告会分析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例如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等。
3.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药物成分、用药方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
4. 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报告会对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以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药物安全性。
5.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建议:报告会提供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建议,包括在用药前的评估、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等内容。
报告目的:1. 了解2024年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整体情况,包括发生次数、类型等;2. 分析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其在患者中的发生风险;3. 提供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建议,以促进药物安全性。
报告适用对象:1. 医院管理层:作为决策层的参考,帮助改进医院的药物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2. 医院临床药师:为药物治疗决策提供支持与指导,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医院临床医生:提供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的指导,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的风险。
报告编制:1. 调研医院数据库,收集2024年的药物不良反应数据;2. 分析数据,统计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3. 结合医学知识和专业经验,分析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风险;4. 结合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建议;5. 撰写报告,明确分析结果和建议。
报告结构:1. 引言:介绍报告的背景、目的和适用对象;2. 数据统计与分析:展示2024年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3. 不良反应类型分析:对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风险进行分析;4. 风险评估:对各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5. 预防与处理建议:提供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建议;6. 结论:总结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建议;7. 参考文献:列出报告所依据的文献资料。
雷达图分析法在临沂市24家医院用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采用雷达图分析法,考察 ISMP自评表中 10个关
键元素在临沂市 24家医院用药安全的实施现况及城乡 用药安全差异。 1.3 考察指标
以 ISMP自评表 中 犤2犦 10个关键元素作为评价项目, 依据 ISMP推荐方法进行评分犤2犦;为便于比较,每个关键 元素的实施率指关键元素中项目的所有 E评分个数在 被调查医院自评表中关键元素中所有项目个数中的百 分比;实施率越大表示用药安全程度越完善。通过各关 键元素的实施率绘制雷达图,从偏离圆心的程度越大说 明实施率越大,则用药越安全。 1.4 统计学处理
Hospitalsin LinyiCity
QIU Yanlong1,WANG Tao1,ZHANG Xuesong1,SUN Wenqiang1,CHEN Yan2,ZHAO Min3,LIZhengrong4,SUN Fudong1 (1.ThePeople′sHospitalofPingyiCounty,Linyi,Shandong,China 273300; 2.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enterofChengguan Town in Feixian County,Linyi,Shandong,China 273400; 3.BaimaoHealth CenterofQingyun Town in Linshu County,Linyi,Shandong,China 276700; 4.Liny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24家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作者:邱彦龙王涛张雪松孙文强陈燕赵敏李峥嵘孙夫东来源:《中国药房》2019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 R954;R96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9)05-0581-06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9.05.02摘要目的:了解临沂市24家公立医疗机构(简称“医院”)的用药安全现状及城乡用药安全的差异。
方法:应用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等制定的ISMP自评表[包括10个关键元素(Ⅰ-Ⅹ,如“Ⅰ患者信息”“Ⅱ药品信息”)、20个核心特征及270个评估项目]对临沂市24家医院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各医院及其中城市与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的实施率,对其中实施率最低的关键元素列出前10个评估项目;比较城市与乡村医院实施率差异最大的关键元素及对前10个评估项目进行排序;并采用雷达图进行直观的比较与分析。
结果:共收集到24家医院的调查结果,其中城市和乡村医院各有12家;24家医院10个关键元素之间的实施率相差较大,实施率最高的是“Ⅶ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模式”(56.55%),最低的是“Ⅱ药品信息”(26.77%);在“Ⅱ药品信息”的33个评估项目中,实施率最低的是项目36(12.50%,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内容)。
在12家城市医院与12家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的实施率中,差异最大的关键元素是“Ⅳ药品标签、包装和命名”(相差44.44%,59.72% vs. 15.28%),差距最大的评估项目为“Ⅸ患者教育”中的项目199(与患者主动参与用药相关)差异最大(城市医院为58.33%,乡村医院为4.17%)。
结论:对临沂市24家医院用药安全的调查结果表明,各医院在各项上均尚待改进,特别是在“Ⅱ药品信息”的实施上;乡村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
关键词临沂市;ISMP自评表;城市医院;乡村医院;用药安全;雷达图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edication Safety among 24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Linyi CityQIU Yanlong1,WANG Tao1,ZHANG Xuesong1,SUN Wenqiang1,CHEN Yan2,ZHAO Min3,LI Zhengrong4,SUN Fudong1(1.Dept. of Pharmacy,Pingyi County People’sHospital/Pingyi Branch,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Pingyi 273300,China;2.Feixian County Chengguan Town Rural Health Service Center,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在全球死亡病例中因不正确用药所致占比较大,用药失误约占医疗失误的20%[1]。
用药失误不仅给患者造成伤害,也导致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
毫无疑问,用药安全已成为全球公共安全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本课题组旨在通过采用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联合美国医院协会(The 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和健康研究与教育信托基金会(The Health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Trust)共同制定的“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2](以下简称ISMP自评表)作为调查工具,对山东省临沂市公立医院用药安全进行调查,分析并发现医疗机构用药安全中的问题,并为相关部门制订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研究对象来自临沂市平邑县、费县、沂南县、沂水县、莒南县、临沭县、兰山区7个县区的29家公立医院。
从2018年2-5月,课题组通过微信向临沂市公立医院药学部门主任发送ISMP自评表,并由各医院药学部门主任负责完成这项调查。
1.2 研究方法1.2.1 调查工具 ISMP自评表[2]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医院的设置级别、规模。
②医院用药安全自我测评,包括10个关键元素、20个核心特征及270个评估项目。
10个关键元素为:“Ⅰ患者信息(核心特征1,共27个项目)”“Ⅱ药品信息(核心特征2、3,共33个项目)”“Ⅲ用药医嘱及其他药品信息的传递(核心特征4,共17个项目)”“Ⅳ药物标签、包装和命名(核心特征5、6,共18个项目)”“Ⅴ药物标准化、储存和分发(核心特征7~10,共33个项目)”“Ⅵ药品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核心特征11,共 20个项目)”“Ⅶ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模式(核心特征12、13,共 21個项目)”“Ⅷ员工能力与教育(核心特征14、15,共25个项目)”“Ⅸ患者教育(核心特征16,共13个项目)”和“Ⅹ质量流程与风险管理(核心特征17~20,共63个项目)”,借助上述自评表用于综合评价医院用药安全状况,以发现医院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该自评表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3]。
1.2.2 评分方法每个评估项目一共有5种可能的回答[2]。
A:没有任何实施这个评估项目的举措;B:这个评估项目已经过正式的讨论和考虑,但是还没有实施;C:机构的某些或所有领域已经部分完成这项评估项目;D:机构的某些领域已经全部完成这项评估项目;E:机构的所有领域已经全部完成这项评估项目。
A~E评估表明安全性依次递增,评估为E则说明医院用药安全性最好。
为便于比较,首先确定每个关键元素的实施率的含义。
在本研究中,实施率指某关键元素中评估项目的所有回答为E的评分个数在所调查医院自评表中所有关键元素下所有评估项目个数中的百分比。
例如,24家医院的“Ⅵ药品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的实施率就是指在关键元素Ⅵ的评估中,所有E评分个数在调查的24家医院自评表中所有关键元素下所有评估项目个数480[24家医院×20(Ⅵ中评估项目)]中的百分比。
实施率越高表示用药安全程度越完善。
以实施率为指标,分别列出24家医院10个关键元素总体的实施率,并比较12家城市医院与12家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的实施率;再对24家医院中实施率评估结果最低的关键元素进行分项排序,列中实施率最低的10个项目;另对12家城市医院与12家乡村医院实施率差距最大的评估项目进行前10项排序。
最后,根据所得各关键元素的实施率,利用Excel 2007版软件,绘制24家医院及其中城市医院与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实施率的雷达图,以对用药安全中的各关键元素进行全面分析。
2 临沂市24家医院用药安全评估结果2.1 24家医院的基本情况共发放29份ISMP自评表,实际回收24家医院的数据;24家医院的级别及所在地域等情况见表1。
2.2 评估结果24家医院10个关键元素实施率结果见表2;12家城市医院与12家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的实施率比较结果见表3;在24家医院的实施率中,评估结果最低的是“Ⅱ药品信息”项目(共33个),再选取该关键元素下实施率的最低的前10项进行排序,结果见表4;12家城市医院与12家乡村医院实施率差距最大的评估项目前10项排序结果见表5。
2.3 24家医院用药安全关键元素实施率的雷达图2.3.1 24家医院10个关键元素实施率的雷达图结果见图1。
从雷达图中偏离圆心的程度来看,可以直观综合评价分析24家医院用药的安全水平,偏离圆心越远,实施率越高,提示用药安全程度越高。
如图1所示,在24家医院10个关键元素中,实施率最高的是“Ⅶ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模式”,其次是“Ⅴ药品标准化、储存和分发”“Ⅸ患者教育”“Ⅵ药品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Ⅲ用药医嘱及其他药品信息的传递”“Ⅷ员工能力与教育”;实施率最低的是“Ⅱ药品信息”,其次是“Ⅰ患者信息”“Ⅳ药品标签、包装和命名”“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
2.3.2 城市医院与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实施率的雷达图结果见图2。
由图2及表3可知,12家城市医院与12家乡村医院10个关键元素中实施率差距最大的是“Ⅳ药品标签、包装和命名”,相差44.44%(59.72% vs. 15.28%),其次是“Ⅸ患者教育”,相差36.54%(60.90% vs. 24.36%),“Ⅵ药品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相差35.84%(57.92% vs. 22.08%),“Ⅲ用药医嘱及其他药品信息的传递”,相差35.78%(53.43% vs. 17.65%),“Ⅷ员工能力与教育”,相差30.33%(50.33% vs. 20.00%),“Ⅴ药品标准化、储存和分发”,相差23.48%(57.32% vs. 33.84%);實施率差异最小的是“Ⅶ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模式”,相差12.30%(62.70% vs. 50.40%),其次是“Ⅱ药品信息”,相差12.63%(33.08% vs. 20.45%),“Ⅰ患者信息”,相差19.14%(41.05% vs. 21.91%),“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相差22.75%(45.77% vs. 23.02%)。
3 讨论3.1 临沂市24家医院用药安全问题从图1和表2可以直观看出,临沂市24家医院用药安全实施率均低于60%,在医院用药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需要提高及改善之处,尤其是关键元素“Ⅰ患者信息”和“Ⅱ药品信息”;另外,关键元素“Ⅲ用药医嘱及其他药品信息的传递”“Ⅳ药品标签和包装和命名”“Ⅷ员工能力与教育”“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实施率均在40%以下,表明这些关键元素也需要进一步改善;本研究的上述结果与Vaida AJ等[4]所描述的2011年对美国 1 310家医院进行的ISMP测评结果相似,该结果也表明参评医院在处方信息传递、患者教育、质量流程与风险管理方面较好,但在“患者信息”“药品信息”方面尚需大力改善。
3.2 关键元素“Ⅱ药品信息”中表现的用药安全问题对表4中的主要项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项目36。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癌痛治疗常用药物,但其疗效、安全性、个体差异较大,常需逐渐调整剂量以获最佳用药剂量,因此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常常需要进行药物滴定,建议按照《成人癌痛指南》(NCCN)推荐方案,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需要,或许是缓解大部分癌痛患者疼痛的合理措施[5]。
(2)项目38。
随着含碘造影剂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已经成为第3位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识别造影剂肾病高危人群,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而且造影剂除对人体渗透压有影响外,造影剂黏度对造影剂肾病发生也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