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直线与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习题,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考点与题型归纳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考点与题型归纳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考点与题型归纳、基础知识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为r i,匕,d=|O i O2|)、常用结论(1 )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①过圆x2 + y2= r2上一点P(x o, y o)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x o x+ y o y= r2②过圆(x- a)2+ (y- b)2= r2上一点P(x o, y o)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o—a)(x— a)+ (y o — b)(y -b) = r2.③过圆x2 + y2= r2外一点M(x o, y o)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 o x+ y o y =r2.(2)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1 i弦心距d、弦长I的一半及圆的半径r构成一直角三角形,且有r2 = d2+ ~l 2.考点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法(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典例]直线I: mx— y+ 1— m = 0与圆C: x2+ (y— 1)2= 5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 •相切C.相离 D •不确定mx— y+ 1 — m= 0,[解析]法一:由o ox2 + y — 1 = 5,消去 y,整理得(1 + m2)x2— 2m2x+ m2— 5= 0,因为△= 16m2+ 20>0,所以直线I与圆相交.法二:由题意知,圆心(0,1)到直线I的距离d=―<1<寸5,故直线I与圆相交.yj m2 + 1法三:直线I: mx — y+ 1 — m= 0过定点(1,1),因为点(1,1)在圆x2 + (y— 1)2= 5的内部,所以直线I 与圆相交.[答案]A[解题技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2)代数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利用△判断.(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提醒]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考法(二)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典例](1)过点P(2,4)作圆(x— 1)2+ (y— 1)2 = 1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A . 3x+ 4y — 4= 0B.4x— 3y + 4= 0C.x = 2 或 4x— 3y+ 4 = 0D.y= 4 或 3x+ 4y— 4 = 0(2)(2019成都摸底)已知圆C: x2+ y2— 2x— 4y+ 1 = 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I: x+ my+ 1=0对称,经过点 M(m, m)作圆C的切线,切点为 P,则|M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⑴当斜率不存在时,x= 2与圆相切;当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 4= k(x-2),即 kx — y+ 4-2k= 0,则|k — 1 + 4 - 2k|■ k 2 + 1=1,解得4k= 3,则切线方程为4x — 3y + 4= 0,故切线方程为 x= 2或4x — 3y + 4= 0.⑵圆C: x 2 + y 2— 2x — 4y+ 1= 0的圆心为C(1,2),半径为2•因为圆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I: x+ my + 1= 0 对称,所以直线 I: x+ my+ 1 = 0 过点(1,2),所以 1 + 2m+ 1 = 0,解得 m = —1,所以 |MC|2= 13, |MP|= 13— 4= 3.[答案](1)C(2)3考法(三)弦长问题[典例] ⑴若a 2 + b 2= 2C 2(C M 0),则直线ax+ by+ c= 0被圆x 2 + y 2= 1所截得的弦长为( )1B . 1C#D. . 2(2)(2019海口一中模拟)设直线y= x+ 2a 与圆C :x 2 + y 2— 2ay — 2= 0相交于A,B 两点, 若|AB|= 2 .3,则圆C 的面积为()A . 4 nB . 2 n C. 9 nD. 22 n[解析]⑴因为圆心(0,0)到直线ax+ by+ C = 0的距离d = t |C|=#弟=¥‘因此根寸 a 2+ b 2 V 2|C| 2据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弦长的一半就等于1 — I2 =于,所以弦长为2.(2)易知圆C: x 2 + y 2— 2ay — 2 = 0的圆心为(0, a),半径为-a 2+ 2.圆心(0, a)到直线y = x+ 2a 的距离d = |a 2,由直线y= x+ 2a 与圆C: x 2 + y 2— 2ay — 2= 0相交于A, B 两点,|AB| =2诵,可得 齐3 = a 2 + 2,解得a 2= 2,故圆C 的半径为2,所以圆C 的面积为4 n 故选 A.[答案](1)D(2)A[题组训练]1 •已知圆的方程是X2+ y2= 1,则经过圆上一点M 誓,当的切线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M #, +是圆X2+y2= 1上的点,所以圆的切线的斜率为一1,则设切线方程为x + y+ a = 0,所以 #+#+ a= 0,得a=— 2,故切线方程为 x+ y— 2= 0.答案:x+ y— 2 = 02.若直线kx— y+ 2 = 0与圆x2 + y2— 2x — 3 = 0没有公共点,则实数 k的取值范围是解析:由题知,圆 x2 + y2— 2x— 3 = 0可写成(x— 1)2+ y2= 4,圆心(1,0)到直线 kx— y+ 2=0的距离|k + 2| 4 d>2,即------------ >2,解得 0v kv3.p k2+1 3答案:4 033.设直线y= kx+ 1与圆x2 + y2 + 2x— my= 0相交于A, B两点,若点A, B关于直线l:x+ y= 0 对称,则 |AB|= 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点A, B关于直线I: x+ y= 0对称,所以直线y= kx+ 1的斜率k= 1,即y = 「、mx+ 1•又圆心—1, 2在直线I: x+ y= 0上,所以m= 2,则圆心的坐标为(一1,1),半径r = 2,所以圆心到直线 y= x+ 1的距离du^2,所以AB|= 2 r2— d2= ,6.答案:6考点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典例](2016 •东高考)已知圆M : x2 + y2— 2ay= 0(a> 0)截直线x+ y= 0所得线段的长度是2 2,则圆M与圆N: (x— 1)2+ (y— 1)2= 1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 .相交C.外切 D .相离x2+ y2— 2ay= 0,[解析]法一:由x+ y= 0,得两交点为(0,0), (— a, a).•••圆M截直线所得线段长度为 2 2,r = 1,则点N到直线2x-2y- 1= 0的距离d = —1| 2,2•••- a2 + - a 2 = 2 2.又 a>O,「・a= 2.A圆 M 的方程为 x2 + y2-4y= 0, 即 x2 + (y- 2产=4,圆心 M(0,2),半径 r i = 2.又圆 N : (x- 1)2+ (y- 1)2= 1,圆心 N(1,1),半径 r2= 1, •••|MN|=- 0 - 1 2+ 2- 1 2= 2.•.•「1-「2= 1, r1+ r2 = 3,1<|MN|<3,•两圆相交.法二a 一:由题知圆 M : x2 + (y- a)2— a2(a>0),圆心(0, a)到直线x+ y= 0的距离d —所以2 :a2—2—2 2,解得a —2•圆M,圆N的圆心距|MN|— .2,两圆半径之差为 1,两圆半径之和为3,故两圆相交.[答案]B[变透练清]1. (2019 太原模拟)若圆 C1: x2 + y2= 1 与圆 C2: X2 + y2- 6x- 8y+ m= 0 外切,则 m=( )A. 21 B . 19C. 9 D . - 11解析:选C 圆C1的圆心为C1(0,0),半径r1= 1,因为圆C2的方程可化为(x- 3)2+ (y-4)2= 25- m,所以圆 C2 的圆心为 C2(3,4),半径 r2= 25 - m(m V 25).从而 |C1C2=:32+ 42=5•由两圆外切得 C1C2= r1 + ",即卩1 +「25 - m= 5,解得m= 9,故选C.2.变结论若本例两圆的方程不变,则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 .x+ y — 4y= 0,解析:联立两圆方程两式相减得,2x-2y- 1 = 0,因为N(1,1),x-1 2 + y-1 2= 1,答案:*4匚2,故公共弦长为• 2 2. 144 = 2B . ±5C. 3[解题技法]几何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3步骤(1) 确定两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长; (2) 利用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距 d,求r i + r 2, |r i — r 2|;⑶比较d, r i + r 2, |r i — r 2|的大小,写出结论.[课时跟踪检测]1.若直线2x+ y + a= 0与圆x 2 + y 2 + 2x — 4y= 0相切,则a 的值为()A. ±,5 D . ±3解析:选B 圆的方程可化为(x+ 1)2+ (y — 2)2= 5,因为直线与圆相切,所以有|a 5 = ,5, 即a= ±故选B. 2.与圆 C i : x 2 + y 2— 6x+ 4y+ 12 = 0, C 2: x 2+ y 2— 14x — 2y+ 14= 0 都相切的直线有C. 3条 解析:选A两圆分别化为标准形式为C i : (x — 3)2+ (y+ 2)2= 1, C 2 : (x — 7)2 + (y — 1)2=36,则两圆圆心距|C i C 2|= 7 — 3 2+ [1 —— 2 ]2= 5,等于两圆半径差,故两圆内切.所 以它们只有一条公切线.故选A.3. (2019南宁、梧州联考)直线y= kx+ 3被圆(x — 2)2+ (y — 3)2= 4截得的弦长为2.3, 则直线的倾斜角为(),n [、. 5 nA ・6或石n D ・6解析:选A 由题知,圆心(2,3),半径为2,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22— 3 2 =1.即d=J^= 1,所以k=±富由k=tan"得a= 6或于故选A.B.x+ ay+ 1线的距离为1,故圆心(一1,3)到直线x+ ay+ 1 = 0的距离为1,即|— 1+ 3a+ 1| :1'1 + a 2=1,解得a =4.过点(3,1)作圆(x — 1)2+ y 2= r 2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则该切线的方程为()A . 2x+ y — 5= 0B . 2x+ y — 7= 0 C. x — 2y — 5 = 0D . x — 2y — 7= 0解析:选B 由题意知点(3,1)在圆上,代入圆的方程可得r 2 = 5,圆的方程为(x — 1)2+ y 2=5,则过点(3,1)的切线方程为(x — 1)・—3) + y(1 — 0) = 5,即2x+ y — 7 = 0•故选5. (2019重庆一中模拟)若圆x 2 + y 3+ 2x — 6y+ 6= 0上有且仅有三个点到直线 =0的距离为1,则实数a 的值为()C. 土,2解析:选B 由题知圆的圆心坐标为(一1,3),半径为2,由于圆上有且仅有三个点到直D . y=— 4圆(x — 1)2+ y 2= 1 的圆心为 C(1,0),半径为 1,以 |PC|= -''=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 1)2+ (y+ 1)2= 1,将两圆的方程相减得 AB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2yC. y =解析:选B解析:易知圆心(2, — 1),半径r = 2,故圆心到直线的距离|2+ 2 X — 1 — 3| 3,5 弦长为2 r 2— d2 =迸5答案: 2 '555.12 + 22±2±4 -6.(2018嘉定二模)过点P(1 , — 2)作圆C : (x— 1)4+ y2= 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B . y=— 21+ 1 = 0,即 y= —2•故选 B.x— (3 + a)y— a= 0,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I— a| d= . 1 +3 + a&若P(2,1)为圆(x— 1)2+ y2= 25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 AB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1解析:因为圆(x— 1)2+ y2= 25的圆心为(1,0),所以直线AB的斜率等于 =—1,由点1 — 0斜式得直线 AB的方程为y— 1 = — (x— 2),即卩x+ y— 3= 0.答案:x+ y— 3 = 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点P(— 3,1),Q(a,O)的光线经x轴反射后与圆x2+ y2= 1相切,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P( — 3,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P' (— 3, — 1),一 1所以直线P' Q的方程为y= (x— a),即—3 — a所以a=— |.5答案:—|10.点 P 在圆 C1: x2+ y2— 8x— 4y + 11 = 0 上,点 Q 在圆 C2: x2+ y2+ 4x+ 2y + 1 = 0 上,则|PQ|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解析:把圆C1、圆C2的方程都化成标准形式,得(x— 4)2+ (y— 2)2= 9, (x + 2)2 + (y+ 1)2 =4.圆C1的圆心坐标是(4,2),半径长是3;圆C2的圆心坐标是(一 2,— 1),半径是2.圆心距d =■4+ 2 2 + 2+ 1 2= 3 ,5> 5•故圆C1与圆C2相离,所以|PQ |的最小值是3 .5 — 5.答案:3 5—511.已知圆 C1: x2+ y2— 2x— 6y— 1 = 0 和圆 C2: x2 + y2— 10x— 12y+ 45 = 0.(1)求证:圆C1和圆C2相交;⑵求圆C1和圆C2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长.解:(1)证明:圆C1的圆心C1(1,3),半径「1=111, 圆C2的圆心 C2(5,6),半径r2= 4,y=— 2x 上.C 截得的弦长为两圆圆心距 d = |C i C 2|= 5, r i + r 2 = :.; 11 + 4, |r i — r 2|= 4— 11,-■•|r i — r 2|<d<门 + r 2,「.圆 C 1 和圆 C 2 相交. ⑵圆C 1和圆C 2的方程相减,得 4x+ 3y — 23 = 0, •••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 + 3y — 23= 0.|20+ 18— 23| 圆心C 2(5,6)到直线4x+ 3y —23= 0的距离d=, = 3, 寸 16+ 9故公共弦长为 2 16— 9= 2 ,7.12. 已知圆C 经过点A(2, — 1),和直线x + y= 1相切,且圆心在直线 (1) 求圆C 的方程;(2) 已知直线I 经过原点,并且被圆 C 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I 的方程解:(1)设圆心的坐标为 C(a,— 2a),化简,得a 2— 2a + 1 = 0,解得a= 1. •Q(1 , — 2),半径 r = |AC|=1 —2 2+ — 2 + 1 2= ,2.•••圆 C 的方程为(x — 1)2 + (y+ 2)2= 2.⑵①当直线I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I 的方程为x = 0,此时直线I 被圆 2,满足条件.②当直线I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I 的方程为y= kx, K+ 2|3由题意得 -------- =1,解得k=— 4,寸 1 + k 243•直线I 的方程为y= — ]x,即3x+ 4y= 0. 综上所述,直线I 的方程为x= 0或3x+ 4y= 0.—2a+ 11.过圆x2+ y2= 1上一点作圆的切线,与 x轴、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 A, B两点,则|AB|B. ,.''3 D . 3解析:选C 设圆上的点为(x o , y o ),其中x o > 0, y o >0,则有x g + 的最小值为() A. .''2C. 2y 0= 1,且切线方程为x o x+ y o y = 1.分别令 y = 0, x= 0得1 / 12 1 1B0,y ,则IAB =.. x 04 5 6+ y 02=硕》右=2当且仅当 等号成立.2.(2018 •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 为直线I: y= 2x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B(5,0),以AB 为直径的圆 C 与直线I 交于另一点 D.若AB CD = 0,则点A 的横坐标为n解析:因为AB CD = 0,所以AB 丄CD ,又点C 为AB 的中点,所以/ BAD = 4,设直n线I 的倾斜角为0,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tan 0= 2, k=tan 0+ 4 =- 3.又B(5,0),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3(x — 5),又A 为直线l: y= 2x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联立直线y=— 3 x — 5 ,x= 3,AB 与直线l 的方程,得解得所以点A 的横坐标为3.y= 2x,y= 6, 答案:33. (2018 安顺摸底)已知圆 C: x 2 + (y — a)2= 4,点 A(1,0). 5 当过点A 的圆C 的切线存在时,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6 设AM , AN 为圆C 的两条切线,M , N 为切点,当|MN|= 誓时,求MN 所在直线的 方程. 解:(1)过点A 的切线存在,即点 A 在圆外或圆上, •••1 + a 2>4,^a> '3或 a< — .'3. (2)设MN 与AC 交于点D, O 为坐标原点.4/52 需•••|MN|=〒,.・.|DM|=才.20_ 4 又 |MC|= 2 ,「.|CD| =25= .5,4A 的方程为(x — 1)2+ y 2 =即 x — 2y= 0 或(x — 1)2+ y 2 V 52|MC| 2 厂2丢cos Z MCA 2_7•••|OC|= 2, |AM|= 1,• MN 是以点A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A 与圆C 的公共弦,圆 1,圆 C 的方程为 x 2+ (y — 2)2 = 4 或 x 2+ (y+ 2)2= 4,•'■M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 — 1)2+ y 2— 1 — x 2 — (y — 2)2+ 4 = 0, —1 — x 2— (y+ 2)2 + 4= 0,即 x+ 2y= 0,因此M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 — 2y= 0或x+ 2y= 0.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x+ 2y — 3 = 0被圆(x — 2)2+ (y+ 1)2= 4截得的弦长为 __________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练习—精品文档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练习—精品文档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自主归纳,自我查验1.自主归纳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的两种方法(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半径r 的大小关系.d <r ⇔相交;d =r ⇔相切;d >r ⇔相离.(2)代数法:――→判别式Δ=b 2-4ac⎩⎪⎨⎪⎧>0⇔相交;=0⇔相切;<0⇔相离.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O 1:(x -a 1)2+(y -b 1)2=r 21(r 1>0), 圆O 2:(x -a 2)2+(y -b 2)2=r 22(r 2>0).【知识拓展】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1)过圆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2)过圆(x -a )2+(y -b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a )(x -a )+(y 0-b )(y -b )=r 2.(3)过圆x 2+y 2=r 2外一点M (x 0,y 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用结论(1)两圆的位置关系与公切线的条数:①内含:0条;②内切:1条;③相交:2条;④外切:3条;⑤外离:4条.(2)当两圆相交时,两圆方程(x 2,y 2项系数相同)相减便可得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自我查验1、判断正误(1)“k =1”是“直线x -y +k =0与圆x 2+y 2=1相交”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 (2)如果两个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组实数解,则两圆外切.( × ) (3)如果两圆的圆心距小于两圆的半径之和,则两圆相交.( × )(4)从两圆的方程中消掉二次项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是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 )(5)过圆O :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是x 0x +y 0y =r 2.( √ ) 2.(教材改编)圆(x -1)2+(y +2)2=6与直线2x +y -5=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 .相交过圆心 D .相离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圆心(1,-2)到直线2x +y -5=0的距离d =|2×1-2-5|22+1=5<6且2×1+(-2)-5≠0,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但不过圆心.2.若直线x -y +1=0与圆(x -a )2+y 2=2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 B .[-1,3] C .[-3,1] D .(-∞,-3]∪[1,+∞)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得,圆的圆心为(a,0),半径为2, ∴|a -0+1|12+-12≤2,即|a +1|≤2,解得-3≤a ≤1.3.(2014·湖南)若圆C 1:x 2+y 2=1与圆C 2:x 2+y 2-6x -8y +m =0外切,则m 等于( ) A .21 B .19 C .9 D .-11 答案 C解析 圆C 1的圆心C 1(0,0),半径r 1=1,圆C 2的方程可化为(x -3)2+(y -4)2=25-m ,所以圆心C 2(3,4),半径r 2=25-m ,从而|C 1C 2|=32+42=5.由两圆外切得|C 1C 2|=r 1+r 2,即1+25-m =5,解得m =9,故选C.5.(教材改编)圆x 2+y 2-4=0与圆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长为________. 答案 2 2解析 由⎩⎪⎨⎪⎧x 2+y 2-4=0,x 2+y 2-4x +4y -12=0,得x -y +2=0.又圆x 2+y 2=4的圆心到直线x -y +2=0的距离为22= 2.由勾股定理得弦长的一半为4-2=2,所以,所求弦长为2 2.二.典型例题题型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1:判断以下直线与圆()()42122=-+-y x 的位置关系:⑴0243=-+y x ⑵2-=x y ⑶0834=--y x破题思路:(1)几何方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半径r 的大小关系.d <r ⇔相交;d =r ⇔相切;d >r ⇔相离.(2)代数法:――→判别式Δ=b 2-4ac⎩⎪⎨⎪⎧>0⇔相交;=0⇔相切;<0⇔相离.答案:⑴相交,259=d ; ⑵相交,2553 =d ; ⑶相切,2=d ;变式训练 (1)(2016·湖北七市联考)将直线x +y -1=0绕点(1,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5°得到直线l ,则直线l 与圆(x +3)2+y 2=4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相交或相切解析:选B 依题意得,直线l 的方程是y =tan 150°(x -1)=-33(x -1),即x +3y -1=0,圆心(-3,0)到直线l 的距离d =|-3-1|3+1=2,因此该直线与圆相切.(2) 已知圆822=+y x ,定点P ()0,4,问过点P 的直线斜率在什么范围时,直线与圆相切、相离、相交。

(完整版)学生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和习题

(完整版)学生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和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的定义及其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就是半径;(圆心是定位条件,半径是定型条件) (2)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b a圆的一般方程:)04(02222>-+=++++F E D F Ey Dx y x ;圆心 ,半径为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仅以标准方程为例,其他形式,则可化为标准式后按同样方法处理)设),(00y x P 与圆222)()(r b y a x =-+-;若P 到圆心之距为d ; ①P 在在圆C 外 ; ②P 在在圆C 内 ; ③P 在在圆C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0:=++C By Ax l 和圆222)()(:r b y a x C =-+-,圆心C 到直线l 之距为d ,由直线l 和圆C 联立方程组消去x (或y )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下:相离 ;相切 ;相交 ; 注意:这里用d 与r 的关系来判定,称为几何法,只有对圆才实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利用∆判定称为代数法,对讨论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都适应。

【四】、两圆的位置关系:(1)代数法:解两个圆的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若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交;若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切;若无实数解,两圆相离。

(2)几何法:设圆1O 的半径为1r ,圆2O 的半径为2r①两圆外离 ; ②两圆外切 ; ③两圆相交 ; ④两圆内切 ⑤两圆内含 ;(五)已知圆C:(x-a)2+(y-b)2=r2(r>0),直线L:Ax+By+C=01.位置关系的判定:判定方法1:联立方程组得到关于x(或y)的方程(1)△>0相交;(2)△=0相切;(3)△<0相离。

判定方法2:若圆心(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1)d<r相交;(2)d=r相切;(3)d>r相离。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例题+练习(精品)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例题+练习(精品)

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知识点+例题+练习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3.①点P在圆外⇔d>r4.②点P在圆上⇔d=r5.①点P在圆内⇔d<r6.(2)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7.(3)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得到右端,从右端也可以得到左端.2.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注意:这里的“三个点”不是任意的三点,而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而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圆.“确定”一词应理解为“有且只有”,即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圆,过一点可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能画无数个圆,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能画且只能画一个圆.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2)(2)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3)概念说明:(4)①“接”是说明三角形的顶点在圆上,或者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5)②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6)③找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找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外接圆只有一个,而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4.反证法(了解)(1)对于一个命题,当使用直接证法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间接证法,反证法就是一个间接证法.反证法主要适合的证明类型有:①命题的结论是否定型的.②命题的结论是无限型的.③命题的结论是“至多”或“至少”型的.(2)(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3)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4)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5)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①相离:一条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②相切:一条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叫做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切点.③相交:一条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叫做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圆的割线.(2)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6.切线的性质(1)切线的性质(2)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4)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5)(2)切线的性质可总结如下:(6)如果一条直线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那么它一定满足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①直线过圆心;②直线过切点;③直线与圆的切线垂直.(7)(3)切线性质的运用(8)由定理可知,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7.切线的判定8.(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9.(2)在应用判定定理时注意:10.①切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经过半径的外端;b、垂直于这条半径,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11.②切线的判定定理实际上是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12.③在判定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时,当已知条件中未明确指出直线和圆是否有公共点时,常过圆心作该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线段的长等于半径,可简单的说成“无交点,作垂线段,证半径”;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可简单地说成“有交点,作半径,证垂直”.8.切线的判定与性质(1)切线的性质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常见的辅助线的:①判定切线时“连圆心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或“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②有切线时,常常“遇到切点连圆心得半径”.9.切线长定理(1)圆的切线定义: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2)(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3)注意: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4)(4)切线长定理包含着一些隐含结论:(5)①垂直关系三处;(6)②全等关系三对;(7)③弧相等关系两对,在一些证明求解问题中经常用到.10.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1)内切圆的有关概念: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2)任何一个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内切圆,而任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3)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内角.1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①外离;②外切;③相交;④内切;⑤内含.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叫两圆相离.当每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两个圆外离,当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圆的内部时,叫两个圆内含,两圆同心是内含的一个特例;如果两个圆有一个公共点,叫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内切、外切两种;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叫两个圆相交.(2)圆和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圆心距、半径的数量之间的关系: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12.相切两圆的性质相切两圆的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连心线必经过切点.这说明两圆的圆心和切点三点共线,为证明带来了很大方便.13.相交两圆的性质(1)相交两圆的性质:(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经过两个圆心的直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3)注意:在习题中常常通过公共弦在两圆之间建立联系.(4)(2)两圆的公切线性质:(5)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6)两个圆如果有两条(内)公切线,则它们的交点一定在连心线上.4. 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及应用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有三种:(1)与圆有惟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若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则该直线是圆的切线;(3)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例4】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34,D是线段BC的中点.(1)试判断点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例5】如图,已知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M,与AB、AD分别相交于E、F,求证CD与⊙O相切.【例6】如图,半圆O为△ABC的外接半圆,AC为直径,D为劣弧上一动点,P在CB 的延长线上,且有∠BAP=∠BDA.求证:AP 是半圆O 的切线.【知识梳理】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切线的定义和性质:3.三角形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圆心距为d ,半径分别为21,r r )相交⇔2121r r d r r +<<-; 外切⇔21r r d +=;内切⇔21r r d -=; 外离⇔21r r d +>; 内含⇔210r r d -<<【注意点】与圆的切线长有关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a 的距离为5,则直线a 与⊙O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内含例 2. 如图1,⊙O 内切于ABC △,切点分别为D E F ,,.50B ∠=°,60C ∠=°,连结OE OF DE DF ,,,,则EDF ∠等于( )A .40°B .55°C .65°D .70°例3. 如图,已知直线L 和直线L 外两定点A 、B ,且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经过A 、B 两点且圆心在L 上的圆有( )A .0个B .1个C .无数个D .0个或1个或无数个例4.已知⊙O 1半径为3cm ,⊙O 2半径为4cm ,并且⊙O 1与⊙O 2相切,则这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 A.1cm B.7cm C.10cm D. 1cm 或7cm例5.两圆内切,圆心距为3,一个圆的半径为5,另一个圆的半径为 例6.两圆半径R=5,r=3,则当两圆的圆心距d 满足___ ___•时,•两圆相交;•当d•满足___ ___时,两圆不外离.例7.⊙O 半径为6.5cm ,点P 为直线L 上一点,且OP=6.5cm ,则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例8.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C 在弧AB 上,若PA 长为2,则△PEF 的周长是 _.例9. 如图,⊙M 与x 轴相交于点(20)A ,,(80)B ,,与y 轴切于点C ,则圆心M 的坐标是例10. 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A ,AC 为⊙O 的直径,弦DB ⊥AC ,垂足为M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C=10,tan ∠DAE=43,求DB 的长.【当堂检测】1.如果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4,圆心距为7,那么两圆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外切C .内切D .相交2.⊙A 和⊙B 相切,半径分别为8cm 和2cm ,则圆心距AB 为( )A .10cmB .6cmC .10cm 或6cmD .以上答案均不对3.如图,P 是⊙O 的直径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A. 15B. 30C. 45D. 60O O2O14. 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A )6 (B )25 (C )210 (D )2145.如图,在10×6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A 半径为2,⊙B 半径为1,需使⊙A 与静止的⊙B 相切,那么⊙A 由图示的位置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6. 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A. 45B. 54C. 43D. 657.⊙O 的半径为6,⊙O 的一条弦AB 长63,以3为半径⊙O 的同心圆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交C.相切D.不能确定8.如图,在ABC △中,12023AB AC A BC =∠==,°,,A ⊙与BC 相切于点D ,且交AB AC 、于M N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保留π).9.如图,B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且AB :AC=2:5,分别以AB 、AC 为直径画圆,则小圆的面积与大圆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10. 如图,从一块直径为a+b 的圆形纸板上挖去直径分别为a 和b 的两个圆,则剩下的纸板面积是___.11. 如图,两等圆外切,并且都与一个大圆内切.若此三个圆的圆心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则大圆的半径是______cm .12.如图,直线AB 切⊙O 于C 点,D 是⊙O 上一点,∠EDC=30º,弦EF ∥AB ,连结OC 交EF 于H 点,连结CF ,且CF=2,则HE 的长为_________.13. 如图,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若直径AC=12cm ,∠P=60°.求弦AB 的长. 【中考连接】 一、选择题 1. 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那么三角形的边长为( )A.2B.32C.3D.3 2.⊙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2,则ABC △的边长为( )A .3B .5C .23D .253. 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为 30,过C 点的切线PC 与AB 延长线交于P 点.PC =5,则⊙O 的半径为 ( )A. 335 B. 635 C. 10 D. 54. 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PC 是⊙O 的切线,C 为切点,PC =26,PA =4,则⊙O 的半径等于( )A. 1B. 2C. 23D. 265.某同学制做了三个半径分别为1、2、3的圆,在某一平面内,让它们两两外O D C B ABPA OC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切,该同学把此时三个圆的圆心用线连接成三角形.你认为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A.钝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6.关于下列四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之和的两圆必相交 ②两个同心圆的圆心距为零③没有公共点的两圆必外离 ④两圆连心线的长必大于两圆半径之差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 6. 如图,AB 、AC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 、C ,D 是优弧BC 上的一点,已知∠BAC =80°,那么∠BDC =__________度.7.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的度数比为3∶2∶4,MN 是⊙O 的切线,C 是切点,则∠BCM 的度数为________.8.如图,在△ABC 中,5cm AB AC ==,cos B 35=.如果⊙O 的半径为10cm ,且经过点B 、C ,那么线段AO = cm .9.两个等圆⊙O 与⊙O ′外切,过点O 作⊙O ′的两条切线OA 、OB ,A 、B 是切点,则∠AOB = .10.如图6,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B ,BC 是⊙O 的直径,AC 交⊙O 于点D ,连结BD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有 个.11.如图,60ACB ∠=°,半径为1cm 的O ⊙切BC 于点C ,若将O ⊙在CB 上向右滚动,则当滚动到O ⊙与CA 也相切时,圆心O 移动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cm .12.如图, 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OA 与弦BC 垂直于点D ,∠AOB =60°,B C=4cm ,则切线AB = cm.13.如图,⊙A 和⊙B 与x 轴和y 轴相切,圆心A 和圆心B 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图象上,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 .14. Rt △ABC 中,9068C AC BC ∠===°,,.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 =______.15.⊙O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O 的半径为r ,当d 、r 是关于x 的方程x 2-4x+m=0的两根,且直线l 与⊙O 相切时,则m 的值为_____.16.已知:⊙A 、⊙B 、⊙C 的半径分别为2、3、5,且两两相切,则AB 、BC 、CA 分别为 .17.⊙O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O 的半径为r ,当d 、r 是关于x 的方程x 2-4x+m=0的两根,且直线l 与⊙O 相切时,则m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18. 如图,AB 是⊙O 的弦,OA OC ⊥交AB 于点C ,过B 的直线交OC 的延长线于点E ,当BE CE =时,直线BE 与⊙O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第3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9.如图1,在⊙O 中,AB 为⊙O 的直径,AC 是弦,4OC =,60OAC ∠=. (1)求∠AOC 的度数;(2)在图1中,P 为直径BA 延长线上的一点,当CP 与⊙O 相切时,求PO 的长;(3)如图2,一动点M 从A 点出发,在⊙O 上按A 照逆时针的方向运动,当MAO CAO S S =△△时,求动点M 所经过的弧长.第18题图。

(word完整版)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知识点及习题,文档

(word完整版)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知识点及习题,文档

直线和圆的地址关系1、直线与圆的地址关系(1〕订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订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若是⊙ O的半径为r ,圆心 O到直线 l 的距离为d, 那么:直线 l 与⊙ O订交<====>d<r;直线 l 与⊙ O相切<====>d=r;直线 l 与⊙ O相离<====>d>r;2、切线的判断和性质(1〕、切线的判判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如右图中,OD垂直于切线。

4、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均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3〕、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四点共圆的判断条件〕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4)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如图圆O是△ A'B' C'的内切圆。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均分线的交点,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基础训练1.填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公共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直线的图形与圆的半径 r 的关系地址关系个数名称名称订交相切相离2.假设直线 a 与⊙ O交于 A, B 两点, O到直线 a?的距离为6, ?AB=?16, ?那么⊙ O?的半径为 _____.3.在△ ABC中,∠ ACB=90°, BC=AC=10,以 C 为圆心,分别以5,5 2 ,8为半径作图,那么直线AB与圆的地址关系分别是 ______, _______ ,_______.4.⊙ O的半径是6,点 O到直线 a 的距离为5,那么直线 a 与⊙ O的地址关系为〔〕A.相离B.相切C.订交D.内含5.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①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那么直线与圆相离;②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那么直线与圆相切;③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那么直线与圆订交.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6. OA均分∠ BOC, P 是 OA上任一点〔 O除外〕,假设以 P 为圆心的⊙ P 与 OC相离, ?那么⊙ P 与 OB的地址关系是〔〕A.相离B.相切C.订交D.订交或相切7.以以下图, Rt△ ABC中,∠ ACB=90°, CA=6, CB=8,以 C 为圆心, r 为半径作⊙ C,当 r 为多少时,⊙ C 与 AB相切?8.如图,⊙ O的半径为3cm,弦 AC=4 2 cm, AB=4cm,假设以 O为圆心, ?再作一个圆与 AC相切,那么这个圆的半径为多少?这个圆与AB 的地址关系怎样?◆提高训练9.以以下图,在直角坐标系中,⊙M的圆心坐标为〔m,0〕,半径为 2, ?若是⊙ M与 y 轴所在直线相切,那么m=______,若是⊙ M与 y 轴所在直线订交,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0.如图,△ ABC中, AB=AC=5cm, BC=8cm,以 A 为圆心, 3cm?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BC的地址关系是_______.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2, AC和 BD订交于点O,过 O作 EF∥AB,交 BC于 E,交 AD于 F,那么以点B为圆心,2 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C, EF, CD的地址关系分别是什么?12.⊙ O的半径为5cm,点 O到直线 L 的距离 OP为 7cm,以以下图.(1〕怎样平移直线 L,才能使 L 与⊙ O相切?(2〕要使直线 L 与⊙ O订交,应把直线 L 向上平移多少 cm?13.如图, Rt △ ABC中,∠ C=90°, AC=3, AB=5,假设以 C 为圆心, r 为半径作圆,?那么 :(1〕当直线 AB 与⊙ C 相切时,求 r 的取值范围;(2〕当直线 AB 与⊙ C 相离时,求 r 的取值范围;(3〕当直线 AB与⊙ C 订交时,求 r 的取值范围.14.在南部沿海某气象站 A 测得一热带风暴从 A 的南偏东30?°的方向迎着气象站袭来,该风暴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风暴周围50 千米范围内将碰到影响,?假设该风暴不改变速度与方向,问气象站正南方60 千米处的沿海城市B可否会受此次风暴的影响?假设不受影响,请说明原由;假设受影响,央求出受影响的时间.九年级下册直线和圆的地址关系练习题一、选择题:1.假设∠ OAB=30°, OA=10cm,那么以 O为圆心, 6cm 为半径的圆与射线 AB的地址关系是〔〕A.订交B.相切C.相离D.不能够确定2. Rt△ ABC中,∠ C=90°, AB=10, AC=6,以 C 为圆心作⊙ C和 AB 相切,那么⊙ C的半径长为〔〕A. 8B. 4C.9.6D. 4.83.⊙ O内最长弦长为m,直线l与⊙ O相离,设点 O到l的距离为d,那么d与m的关系是〔〕A.d = m B.d>m C.d>mD.d<m 224.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直径的圆切三角形的另一边,那么该三角形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5.菱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以 O为圆心,以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与其他几边的关系为〔〕A.订交B.相切C.相离D.不能够确定6.⊙ O的半径为 6,⊙ O的一条弦 AB为 6 3 ,以3为半径的同心圆与直线AB 的地址关系是〔〕A.相离B.订交C.相切D.不能够确定7.以下四边形中必然有内切圆的是〔〕A.直角梯形B.等腰梯形C.矩形D.菱形8.△ 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 D、E、 F,那么点 O是△ DEF的〔〕A.三条中线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角均分线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均分线的交点9.给出以下命题:①任一个三角形必然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②任一个圆必然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③任一个三角形必然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④任一个圆必然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其中真命题共有〔〕A.1 个B.2个C.3 个D.4 个二、证明题1.如图,⊙ O中, AB是直径,过 B 点作⊙ O的切线 BC,连结 CO.假设 AD∥OC交⊙ O于 D.求证: CD是⊙ O的切线.2.:如图,同心圆O,大圆的弦AB=CD,且 AB是小圆的切线,切点为E.求证: CD是小圆的切线.3.如图,在Rt △ ABC中,∠ C=90°, AC=5, BC=12,⊙ O的半径为3.(1〕当圆心 O与 C 重合时,⊙ O与 AB的地址关系怎样?(2〕假设点 O沿 CA搬动时,当 OC为多少时?⊙ C与 AB相切?4.如图,直角梯形 ABCD中,∠ A=∠B=90°, AD∥ BC, E 为 AB上一点, DE均分∠ ADC,CE均分∠ BCD,以 AB 为直径的圆与边 CD有怎样的地址关系?5.设直线ι到⊙ O的圆心的距离为 d,半径为 R,并使 x2- 2 d x+ R=0,试由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谈论ι与⊙O的地址关系.6.如图,AB是⊙ O直径,⊙ O过AC的中点D,DE⊥ BC,垂足为E.(1〕由这些条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要求:严禁标其他字母,找结论过程中所连的辅助线不能够出现在结论中,不写推理过程,写出 4 个结论即可〕〔 2〕假设∠ ABC为直角,其他条件不变,除上述结论外你还能够推出哪些新的正确结论?并画出图形.〔要求:写出 6 个结论即可,其他要求同〔 1〕〕7.如图,在Rt △ABC中,∠ C=90°, AC=3,BC=4.假设以 C为圆心, R 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多少?8.如图,有一块锐角三角形木板,现在要把它截成半圆形板块〔圆心在BC上〕,问怎样截取才能使截出的半圆形面积最大?〔要求说明原由〕9.如图,直线ι1、ι2、ι3表示互订交织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答案 :一.1-5ADCBB;6-9CDDB二.1. 提示 : 连结 OC,证△ AOC与△ BOC全等2.作垂直证半径 , 弦心距相等3.①垂直三角形的高 , 用面积方法求 ; ②△ AOE∽△ ABC即可4.用角均分线定理证明 EF=EA=EB即可5.做三角形的内切圆6.222① DE与⊙ O相切 ,AB=BC,DE +CE=CD, ∠ C+∠CDE=90°② BC是⊙ O的切线 , 有 DE=1/2AB等 .7.R=2.4 或 3<R≤ 48.∠ A 角均分线与 BC的交点为圆心O,O到 AC的距离为半径做圆。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Word版含解析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A组基础对点练1.已知点M(a,b)在圆O:x2+y2=1外,则直线ax+by=1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A.相切 B.相交C.相离 D.不确定2.(2018·昆明质检)已知直线l:y=3x+m与圆C:x2+(y-3)2=6相交于A,B 两点,若|AB|=22,则实数m的值等于()A.-7或-1 B.1或7C.-1或7 D.-7或13.已知圆O:x2+y2=4上到直线l:x+y=a的距离等于1的点恰有3个,则实数a的值为()A.2 2 B. 2C.-2或 2 D.-22或2 24.若直线x-y+1=0与圆(x-a)2+y2=2有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3,-1] B.[-1,3]C.[-3,1] D.(-∞,-3]∪[1,+∞)5.过点(3,1)作圆(x-1)2+y2=r2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则该切线的方程为() A.2x+y-5=0 B.2x+y-7=0C.x-2y-5=0 D.x-2y-7=06.(2018西安质检)已知圆C:x2+y2-4x-6y-3=0,M(-2,0)是圆C外一点,则过点M的圆C的切线的方程是()A.x+2=0或7x-24y+14=0B.y+2=0或7x+24y+14=0C.x+2=0或7x+24y+14=0D.y+2=0或7x-24y+14=07.(2018·洛阳二模)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1,直线l的方程为x+y=2,过圆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45°的直线交l于点A,则|P A|的最小值为(D)A.12B.1C.2-1D.2- 28.若对任意α∈R ,直线l :x cos α+y sin α-3=0与圆C :(x -m )2+(y -m )2=1至多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m 的最大值是 .9.若圆x 2+y 2-4mx +(2m -3)y +4=0被直线2x -2y -3=0所截得的弦最长,则实数m 的值为____.10.已知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P (2,0),边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y -2=0,点(-1,1)在边AD 所在的直线上. (1)求矩形ABCD 的外接圆方程;(2)已知直线l :(1-2k )x +(1+k )y -5+4k =0(k ∈R ),求证:直线l 与矩形ABCD 的外接圆相交,并求最短弦长.11.已知圆C :x 2+y 2+2x -4y +1=0,O 为坐标原点,动点P 在圆C 外,过P 作圆C 的切线,设切点为M .(1)若点P 运动到(1,3)处,求此时切线l 的方程; (2)求满足条件|PM |=|PO |的点P 的轨迹方程.B 组 能力提升练1.(2018·石家庄模拟)设圆C 1,C 2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C 1C 2|等于( ) A .4 B.4 2 C .8D.8 22.已知直线l :y =kx +b ,曲线C :x 2+y 2=1,则“b =1”是“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若圆x 2+y 2+Dx +Ey +F =0关于直线l 1:x -y +4=0和直线l 2:x +3y =0都对称,则D +E 的值为( ) A .-4B.-2C.2 D.44.过点P(1,3)作圆O:x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和B,则弦长|AB|=()A. 3B.2C. 2D.45.(2018·济南模拟)已知a∈R,直线l1:x+2y=a+2和直线l2:2x-y=2a-1分别与圆E:(x-a)2+(y-1)2=9相交于A,C和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6.已知圆C的圆心与抛物线y2=4x的焦点关于直线y=x对称,直线4x-3y-2=0与圆C相交于A,B两点,且|AB|=6,则圆C的方程为___.7.已知P是直线l:3x+4y+13=0上的动点,P A是圆C:x2+y2-2x-2y-2=0的一条切线,A是切点,那么△P AC的面积的最小值是8.设点M(x0,1),若在圆O:x2+y2=1上存在点N,使得∠OMN=45°,则x0的取值范围是____.9.(2018·南宁模拟)过点(2,0)的直线l与曲线y=1-x2相交于A,B两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等于10.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1)求C的方程;(2)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讲解(基础)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讲解(基础)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2.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和切线长定理,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并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了解两个圆相离(外离、内含),两个圆相切(外切、内切),两圆相交,圆心距等概念.理解两圆的位置关系与d、r1、r2数量关系的等价条件并灵活应用它们解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 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2) 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3) 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否像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样通过一些条件来进行分析判断呢?由于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因此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就可以转化为直线和点(圆心)的位置关系.下面图(1)中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图(2)中直线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图(3)中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d,那么要点诠释:这三个命题从左边到右边反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具有的性质;从右边到左边则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要点二、切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和切线长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要点诠释:切线的判定定理中强调两点:一是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二是直线与过交点的半径垂直,缺一不可.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3.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要点诠释:切线长是指圆外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不是“切线的长”的简称.切线是直线,而非线段. 4.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要点诠释:切线长定理包含两个结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5.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6.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要点诠释:(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的一半,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P为三角形的周长,r为内切圆的半径).要点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定义两圆外离:两个圆没有公共点,且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离.两圆外切: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两圆相交: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圆相交.两圆内切: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切.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两圆内含:两个圆没有公共点,且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含.2.两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距间的数量关系:设⊙O1的半径为r1,⊙O2半径为r2,两圆心O1O2的距离为d,则:两圆外离d>r1+r2两圆外切d=r1+r2两圆相交r1-r2<d<r1+r2 (r1≥r2)两圆内切d=r1-r2 (r1>r2)两圆内含d<r1-r2 (r1>r2)要点诠释:(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既考虑它们公共点的个数,又注意到位置的不同,若以两圆的公共点个数分类,又可以分为:相离(含外离、内含)、相切(含内切、外切)、相交;(2) 内切、外切统称为相切,唯一的公共点叫作切点;(3) 具有内切或内含关系的两个圆的半径不可能相等,否则两圆重合.【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高清ID号: 356966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1-2】1.(优质试题•盐城)如图,在△ABC中,∠CAB=90°,∠CBA=50°,以AB为直径作⊙O交BC 于点D,点E在边AC上,且满足ED=EA.(1)求∠DOA的度数;(2)求证:直线ED与⊙O相切.【答案与解析】(1)解;∵∠DBA=50°,∴∠DOA=2∠DBA=100°,(2)证明:连接OE.在△EAO与△EDO中,,∴△EAO≌△EDO,∴∠EDO=∠EAO,∵∠BAC=90°,∴∠EDO=90°,∴DE与⊙O相切.【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连接OE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高清ID号: 356966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1-2】【变式】如图,P点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PE⊥OA于E,以P为圆心,PE为半径作⊙P .求证:⊙P与OB相切.【答案】作PF⊥OB于F,则可证明△OEP≌△OFP,所以PF=PE,即F在圆P上,故⊙P与OB相切.2.(优质试题•黄石)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交⊙O于D,D是BC的中点.(1)求BC的长;(2)过点D作DE⊥AC,垂足为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思路点拨】(1)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得∠ADB=90°,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BD,进而求得BC即可;(2)要证明直线DE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EDO=90°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1)解:连接AD,∵AB是⊙O的直径,∴∠ADB=90°,又∵∠ABC=30°,AB=4,∴BD=2,∵D是BC的中点,∴BC=2BD=4;(2)证明:连接OD.∵D是BC的中点,O是AB的中点,∴DO是△ABC的中位线,∴OD∥AC,则∠EDO=∠CED又∵DE⊥AC,∴∠CED=90°,∠EDO=∠CED=90°∴DE是⊙O的切线.【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要注意连接过切点的半径是圆中的常见辅助线.类型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cm,5cm,且其圆心距为7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切 B.内切 C.相交 D.相离(2)已知⊙O1与⊙O2相切,⊙O1的半径为3cm,⊙O2的半径为2cm,则O1O2的长是( )A.1cm B.5cm C.1cm或5cm D.0.5cm或2.5cm【答案】(1)C ;(2)C.【解析】(1)由于圆心距d=7cm,R+r=5+3=8(cm),R-r=5-3=2(cm).∴ R-r<d<R+r,故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2)两圆相切包括外切和内切,当⊙O1与⊙O2外切时,d=O1O2=R+r=3+2=5(cm);当⊙O1与⊙O2内切时,d=O1O2=R-r=3-2=1(cm).【总结升华】由数量确定位置或由位置确定数量的依据是: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④两圆内切⇔d=R-r;⑤两圆内含⇔d<R-r.4.已知:如图,⊙O1与⊙O2外切于A点,直线l与⊙O1、⊙O2分别切于B,C点,若⊙O1的半径r1=2cm,⊙O2的半径r2=3cm.求BC的长.【思路点拨】首先连接O1B,O2C,O1O2,过点O1作O1D⊥O2C于D,由直线l与⊙O1、⊙O2分别切于B,C 点,可得四边形O1BCD是矩形,即可知CD=O1B=r1=2cm,BC=O1D,然后在Rt△O2DO1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1D的长,即可得BC的长.【答案与解析】【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相切两圆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作出辅助线,掌握相切两圆的性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2,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切于点B,则AC等于( )A..【答案】因为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切于点B,所以∠ABC=90°,在Rt△ABC中,AC=C.。

圆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

圆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

圆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圆的位置关系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圆与直线、圆与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下面是关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点总结。

一、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外切:当直线与圆相切于圆的一点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圆外切。

2.内切:当直线与圆只在圆的内部与圆相切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圆内切。

3.交于两点:当直线与圆相交并有两个交点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

4.不相交:当直线与圆没有交点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圆不相交。

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相切:当两个圆相切于圆的一点时,我们称这两个圆相切。

2.相交:当两个圆有交点时,我们称这两个圆相交。

3.重合:当两个圆的圆心和半径完全相同时,我们称这两个圆重合。

4.内含:当一个圆完全在另一个圆内部时,我们称这个圆在另一个圆内含。

5.相离:当两个圆没有交点,且一个圆的外部不与另一个圆的内部相交时,我们称这两个圆相离。

三、判别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方法:1.利用距离:计算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根据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当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时,这条直线与圆相切。

-当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时,这条直线与圆相交。

-当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时,这条直线与圆不相交。

2.利用方程:通过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来求解相交的点,根据求解得到的交点的数量来判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1.利用距离:计算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根据距离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之差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当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时,这两个圆相交。

-当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时,这两个圆相离。

-当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差的绝对值时,一个圆完全包含在另一个圆内即一个圆内含于另一个圆。

-当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差的绝对值,但小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时这两个圆相交于两个交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离⇒d r>⇒无交点;2、直线与圆相切⇒d r=⇒有一个交点(切点);3、直线与圆相交⇒d r<⇒有两个交点;dr d=r r d二、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即:∵MN OA⊥且MN过半径OA外端∴MN是⊙O的切线(2)性质定理: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圆的切线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如上图)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

例1、在中,BC=6cm,∠B=30°,∠C=45°,以A为圆心,当半径r多长时所作的⊙A与直线BC相切?相交?相离?解题思路:作AD⊥BC于D在中,∠B=30°∴在中,∠C=45°∴ CD=AD∵ BC=6cm ∴∴N MOBOBACDO∴ 当时,⊙A 与BC 相切;当时,⊙A 与BC 相交;当时,⊙A 与BC 相离。

例2.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DCB=•∠A . (1)CD 与⊙O 相切吗?如果相切,请你加以证明,如果不相切,请说明理由. (2)若CD 与⊙O 相切,且∠D=30°,BD=10,求⊙O 的半径.解题思路:(1)要说明CD 是否是⊙O 的切线,只要说明OC 是否垂直于CD ,垂足为C ,•因为C 点已在圆上.由已知易得:∠A=30°,又由∠DCB=∠A=30°得:BC=BD=10 解:(1)CD 与⊙O 相切 理由:①C 点在⊙O 上(已知) ②∵AB 是直径∴∠ACB=90°,即∠ACO+∠OCB=90° ∵∠A=∠OCA 且∠DCB=∠A ∴∠OCA=∠DCB ∴∠OCD=90° 综上:CD 是⊙O 的切线. (2)在Rt △OCD 中,∠D=30°∴∠COD=60° ∴∠A=30° ∴∠BCD=30° ∴BC=BD=10 ∴AB=20,∴r=10答:(1)CD 是⊙O 的切线,(2)⊙O 的半径是10.三、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PA 、PB 是的两条切线 ∴PA PB = PO 平分BPA ∠ (证明) 四、圆幂定理(1)相交弦定理:圆内两弦相交,交点分得的两条线段的乘积相等。

即:在⊙O 中,∵弦AB 、CD 相交于点P ,PO DC BA BO∴PA PB PC PD ⋅=⋅ (相似)(2)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即:在⊙O 中,∵直径AB CD ⊥, ∴2CE AE BE =⋅(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即:在⊙O 中,∵PA 是切线,PB 是割线 ∴ 2PA PC PB =⋅(4)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上图)。

即:在⊙O 中,∵PB 、PE 是割线 ∴PC PB PD PE ⋅=⋅ 五、三角形的内切圆(1)定义:与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角平分线的交点) (2)内心、外切三角形例1: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ο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1、如图,∠ABC =90°,O 为射线BC 上一点,以点O 为圆心、21BO 长为半径作⊙O ,当射线BA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度时与⊙0相切.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图1)⇒ 无交点 ⇒ d R r >+;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 d R r =+;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 R r d R r -<<+;O EDCBADCB PAODCBPAO内切(图4)⇒有一个交点⇒d R r=-;内含(图5)⇒无交点⇒d R r<-;rRd图3rRd例1.两个同样大小的肥皂泡黏在一起,其剖面如图1所示(点O,O′是圆心),分隔两个肥皂泡的肥皂膜PQ成一条直线,TP、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求∠TPN的大小.(1)(2) 解题思路:要求∠TPN,其实就是求∠OPO′的角度,很明显,∠POO′是正三角形,如图2所示.解:∵PO=OO′=PO′∴△PO′O是一个等边三角形∴∠OPO′=60°又∵TP与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TPO=90°,∠NPO′=90°∴∠TPN=360°-2×90°-60°=120°例2.如图1所示,⊙O的半径为7cm,点A为⊙O外一点,OA=15cm,求:(1)作⊙A与⊙O外切,并求⊙A的半径是多少?rRd图4rRd图5rRdAO(1) (2) (2)作⊙A 与⊙O 相内切,并求出此时⊙A 的半径.解题思路:(1)作⊙A 和⊙O 外切,就是作以A 为圆心的圆与⊙O 的圆心距d=r O +r A ;(•2)•作OA 与⊙O 相内切,就是作以A 为圆心的圆与⊙O 的圆心距d=r A -r O .解:如图2所示,(1)作法:以A 为圆心,r A =15-7=8为半径作圆,则⊙A•的半径为8cm(2)作法:以A 点为圆心,r A ′=15+7=22为半径作圆,则⊙A 的半径为22cm 例3.如图所示,点A 坐标为(0,3),OA 半径为1,点B 在x 轴上. (1)若点B 坐标为(4,0),⊙B 半径为3,试判断⊙A 与⊙B 位置关系; (2)若⊙B 过M (-2,0)且与⊙A 相切,求B 点坐标. 答(1)AB=5>1+3,外离.(2)设B (x ,0)x≠-2,则29x +B 半径为│x+2│, ①设⊙B 与⊙A 29x +,当x>-229x +,平方化简得:x=0符题意,∴B (0,0), 当x<-229x +-x -1,化简得x=4>-2(舍), ②设⊙B 与⊙A 29x +-1,当x>-229x +,得x=4>-2,∴B (4,0), 当x<-229x +-x -3,得x=0,七、两圆公共弦定理: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并且平分这两个圆的的公共弦。

如图:12O O 垂直平分AB 。

即:∵⊙1O 、⊙2O 相交于A 、B 两点∴12O O 垂直平分ABBAO1O2CO2O1B A_A_y _x_O八、圆的公切线两圆公切线长的计算公式:(1)公切线长:12Rt O O C ∆中,221AB CO ==(2)外公切线长:2CO 是半径之差; 内公切线长:2CO 是半径之和 。

九、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 (1)正三角形在⊙O 中△ABC 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Rt BOD ∆中进行:::2OD BD OB =;(2)正四边形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 OAE ∆中进行,::OE AE OA = (3)正六边形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 OAB ∆中进行,::2AB OB OA =.基础训练 1.填表:2.若直线a 与⊙O 交于A ,B 两点,O 到直线a•的距离为6,•AB=•16,•则⊙O•的半径为_____. 3.在△ABC 中,已知∠ACB=90°,BC=AC=10,以C 为圆心,分别以5,8为半径作图,那么直线AB 与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4.⊙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a 的距离为5,则直线a 与⊙O 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内含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离;②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切;③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交.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6.OA 平分∠BOC ,P 是OA 上任一点(O 除外),若以P 为圆心的⊙P 与OC 相离,•那么⊙P 与OB 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7.如图所示,Rt△ABC中,∠ACB=90°,CA=6,CB=8,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C,当r为多少时,⊙C与AB相切?8.如图,⊙O的半径为3cm,弦AC=42cm,AB=4cm,若以O为圆心,•再作一个圆与AC 相切,则这个圆的半径为多少?这个圆与AB的位置关系如何?◆提高训练9.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M的圆心坐标为(m,0),半径为2,•如果⊙M 与y轴所在直线相切,那么m=______,如果⊙M与y轴所在直线相交,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0.如图,△ABC中,AB=AC=5cm,BC=8cm,以A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C和BD相交于点O,过O作EF∥AB,交BC于E,交AD于F,则以点B为圆心,2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C,EF,CD的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12.已知⊙O的半径为5cm,点O到直线L的距离OP为7cm,如图所示.(1)怎样平移直线L,才能使L与⊙O相切?(2)要使直线L与⊙O相交,应把直线L向上平移多少cm?13.如图,Rt△ABC中,∠C=90°,AC=3,AB=5,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那么: (1)当直线AB与⊙C相切时,求r的取值范围;(2)当直线AB与⊙C相离时,求r的取值范围;(3)当直线AB与⊙C相交时,求r的取值范围.14.在南部沿海某气象站A测得一热带风暴从A的南偏东30•°的方向迎着气象站袭来,已知该风暴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风暴周围50千米范围内将受到影响,•若该风暴不改变速度与方向,问气象站正南方60千米处的沿海城市B是否会受这次风暴的影响?若不受影响,请说明理由;若受影响,请求出受影响的时间.九年级下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OAB=30°,OA=10cm ,则以O 为圆心,6cm 为半径的圆与射线AB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2.Rt △ABC 中,∠C=90°,AB=10,AC=6,以C 为圆心作⊙C 和AB 相切,则⊙C 的半径长为( )A .8B .4C .9.6D .4.83.⊙O 内最长弦长为m ,直线l 与⊙O 相离,设点O 到l 的距离为d ,则d 与m 的关系是( )A .d =mB .d >mC .d >2mD .d <2m4.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直径的圆切三角形的另一边,则该三角形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5.菱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 ,以O 为圆心,以O 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与其他几边的关系为(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6.⊙O 的半径为6,⊙O 的一条弦AB 为63,以3为半径的同心圆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交C .相切D .不能确定7.下列四边形中一定有内切圆的是( )A .直角梯形B .等腰梯形C .矩形D .菱形8.已知△ABC 的内切圆O 与各边相切于D 、E 、F ,那么点O 是△DEF 的( )A .三条中线交点B .三条高的交点C .三条角平分线交点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9.给出下列命题:①任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②任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③任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④任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其中真命题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证明题1.如图,已知⊙O中,AB是直径,过B点作⊙O的切线BC,连结CO.若AD∥OC交⊙O 于D.求证:CD是⊙O的切线.2.已知:如图,同心圆O,大圆的弦AB=CD,且AB是小圆的切线,切点为E.求证:CD 是小圆的切线.3.如图,在Rt△ABC中,∠C=90°,AC=5,BC=12,⊙O的半径为3.(1)当圆心O与C重合时,⊙O与AB的位置关系怎样?(2)若点O沿CA移动时,当OC为多少时?⊙C与AB相切?4.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90°,AD∥BC,E为AB上一点,DE平分∠ADC,CE平分∠BCD,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5.设直线ι到⊙O的圆心的距离为d,半径为R,并使x2-2d x+R=0,试由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讨论ι与⊙O的位置关系.6.如图,AB是⊙O直径,⊙O过AC的中点D,DE⊥BC,垂足为E.(1)由这些条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要求:不准标其他字母,找结论过程中所连的辅助线不能出现在结论中,不写推理过程,写出4个结论即可)(2)若∠ABC为直角,其他条件不变,除上述结论外你还能推出哪些新的正确结论?并画出图形.(要求:写出6个结论即可,其他要求同(1))7.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多少?8.如图,有一块锐角三角形木板,现在要把它截成半圆形板块(圆心在BC上),问怎样截取才能使截出的半圆形面积最大?(要求说明理由)9.如图,直线ι1、ι2、ι3表示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答案:一.1-5 A D C B B ;6-9 C D D B二.1.提示:连结OC,证△AOC与△BOC全等2.作垂直证半径,弦心距相等3.①垂直三角形的高,用面积方法求;②△AOE∽△ABC即可4.用角平分线定理证明EF=EA=EB即可5.做三角形的内切圆6.①DE与⊙O相切,AB=BC,DE2+CE2=CD2,∠C+∠CDE=90°②BC是⊙O的切线,有DE=1/2AB等.7.R=2.4或3<R≤48.∠A角平分线与BC的交点为圆心O,O到AC的距离为半径做圆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