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测井方法原理-放射性-声波测井(测井解释培训教材-COSL)
声波测井仪器的原理及应用课件

声波接收与处理原理
CHAPTER
声波测井仪器应用领域
油气勘探领域
01
02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层识别
03 钻井监控
煤田勘探领域
煤层厚度测量 煤质分析 煤层稳定性评估
工程地质勘探领域
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灾害评估
地下水研究
CHAPTER
声波测井仪器技术优势与局 限性
技术优势
实时监测
。
高分辨率
可靠性高 适应性广
工程地质勘探实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CHAPTER
声波测井仪器操作与维护
声波测井仪器操作流程
仪器准备
测井操作
测井设置 数据处理
声波测井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信号异常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认电缆连 接良好,检查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是 否正常。
数据不稳定
检查电源是否稳定,检查传感器是否 正常,重新进行测井操作。
技术局限性
受地层影响 信号干扰 对仪器要求高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高频化
02
多功能化
03
CHAPTER
声波测井仪器实际应用案例
油气田勘探实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煤田勘探实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在煤田勘探中,声波测井仪器通过测 量煤层的声波速度和波幅衰减,评估 煤层质量和厚度,为矿井设计和安全 生产提供可靠数据。
数据不准确
检查测井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确认测 量深度和位置是否准确,重新进行测 井操作。
软件故障
检查软件是否正常工作,重新启动软 件或更换软件版本。
声波测井仪器日常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源、电缆、 传感器、发射器和接收器等。
测井原理及方法范文

测井原理及方法范文测井是油气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测井可以获取地下储层的岩性、含油气性、物性等信息,并对油气藏进行评价和预测。
本文将介绍测井的原理及方法。
测井原理主要基于地球物理学原理,利用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与测量地下电、声、弹等信号的相互作用进行解释。
其中,电测井、声测井和弹性波测井是最常用的测井方法。
1.电测井原理及方法:电测井是利用地下岩石导电性的差异对不同岩石进行识别和判别的方法。
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测井、直流电测井和交流电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是通过测量地下自然电位差来分析地下储层的物性和构造信息。
直流电测井则是通过向地下注入直流电流,并测量电位差来计算电阻率,从而识别不同岩石。
交流电测井是通过向地下注入交流电流,并测量频率和幅度数据来计算电性参数以识别岩性和物性。
2.声测井原理及方法:声测井是利用声波在地下传播时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特性来分析岩石的物性和构造的方法。
常用的声测井包括全波形测井和具有不同频率的测井。
全波形测井是将地下反射、折射和散射的声波信号接收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波形的变化来识别不同岩性。
具有不同频率的测井则是通过发送不同频率的声波信号,并记录不同频率下的声波反射信号,通过频率特性数据来识别岩石的物性。
3.弹性波测井原理及方法:弹性波测井是利用地下岩石的弹性波传播特性来分析岩石的物性和构造的方法。
主要包括剪切弹性波测井和压缩弹性波测井。
剪切弹性波测井通过产生垂直于岩层总夹角的剪切波,并记录其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分析岩石的物理性质。
压缩弹性波测井则是通过产生与岩层夹角平行的压缩波,并记录其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分析岩石的物理性质。
总结:测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通过测井可以获取到地下储层的物性、岩性等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测。
常用的测井方法包括电测井、声测井和弹性波测井。
每种测井方法都有其相应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测井数据可以提供宝贵的地质工程参数,对油气勘探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声波测井文档

声波测井介绍声波测井是一种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根据信号的传播特性来获取地下地层的物理特征和构造信息。
声波测井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勘探、地质工程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在石油勘探领域,声波测井被广泛用于获取地下岩石的弹性属性,从而识别含油气层和评估油气储量。
声波测井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地层中传播的速度和振幅变化,分析得到地层的波速、密度等信息,进而推断地层的岩性和孔隙度等。
声波测井原理声波测井使用的是通过固体或流体介质中传播的声波信号。
在声波测井过程中,仪器向井中发送声波信号,然后接收并分析回波信号。
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传播时间、振幅和频率等属性,可以获得地层的物理特性。
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地层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这些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可以用来推断地层的变化,如岩性、孔隙度和饱和度等。
声波测井主要使用两种传播模式: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沿着传播方向的压缩波,而横波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动。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大,因此在实际测井中,主要使用纵波进行测量和分析。
声波测井仪器声波测井仪器通常由发射器、接收器和数据记录系统组成。
发射器用于产生声波信号,而接收器则用于接收回波信号。
数据记录系统用于存储和分析测量数据。
声波测井仪器的功能包括:1.发射声波信号,产生刺激并激发地层回波。
2.接收回波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3.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4.记录和存储测量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和解释。
现代的声波测井仪器通常可以进行多频段的测量,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地层信息。
同时,一些高级仪器还具备图像处理功能,可以生成地层的可视化图像。
声波测井应用1.石油勘探:声波测井在石油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地层的声波传播特性,可以确定油气层的位置和性质,为油井的钻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2.地质工程:声波测井用于地质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和岩层稳定性评估。
通过测量地层的声速和密度等特性,可以判断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

04
测井技术设备
测井设备的基本组成
测井仪器:用于测量地层物理参数的设备,如电阻率、声波、中子等 测井电缆:连接测井仪器与地面设备的电缆,用于传输测量数据 地面设备:处理测量数据、控制测井仪器工作的设备 辅助设备:包括电源、冷却系统等辅助设备,确保测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测井设备的选型与使用
测井设备种类:电阻率、声波、中子、密度等 选型依据:地质需求、井况、设备性能等 使用方法:设备安装、调试、操作规范等 注意事项:安全保障、数据解释、误差控制等
05
测井技术应用案例
石油测井案例
案例名称:某油田的测井应用
应用效果:准确识别储层厚度和 岩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测井技术:高分辨率阵列声波测 井技术
结论: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具 有重要作用
煤田测井案例
测井技术应用在煤田勘 探中,通过对煤层厚度、 煤质、含气量等参数的 测量,为煤田开发提供 准确的地质资料。
测井技术是石油勘探的重要手段 测井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地层信息 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效率 测井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对测井技术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动测井技术的进步,提高测井效率和准确性
推广应用新技术:将先进的测井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和 质量
测井技术不断向自动化、智能 化方向发展
测井技术不断向环保、安全方 向发展
测井技术的未来展望
测井技术发展趋势:高分辨率、高效率、高精度 测井技术应用领域拓展:石油、天然气、地热等 测井技术创新方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 测井技术未来展望:提高勘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测井知识点答案

测井知识点答案测井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通过测量地下储层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评估油气资源的含量、分布和可开发性。
本文将从测井的基本原理、常见测井方法和数据解释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入手,逐步介绍测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1.测井的基本原理测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向井下发送电磁波、声波或电流,然后测量它们在地层中传播的速度、强度或反射情况,从而推断地层的性质。
常见的测井工具包括自然伽玛探测仪、电阻率测井仪、声波测井仪等。
2.常见的测井方法 2.1 自然伽玛测井自然伽玛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衰减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与地层类型和成因有关,通过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能量分布,可以判断地层的岩性、含油气性和含水性等。
2.2 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地层的电阻率与地层的含水性、孔隙度、盐度等密切相关。
通过测井仪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可以判断地层中的含水层、含油气层和岩性变化。
2.3 声波测井声波测井是通过测量地层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判断地层的性质。
地层的声波速度与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含水性等有关。
通过测井仪测量地层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确定地层中的含水层、含油气层和岩性变化。
3.数据解释中的关键知识点 3.1 测井曲线测井曲线是测井仪器记录的地层物性参数与井深之间的关系曲线。
常见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玛曲线、电阻率曲线、声波曲线等。
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和特征,可以判断地层的岩性、含水性和含油气性等。
3.2 测井解释测井解释是根据测井数据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其他资料对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测井解释,可以判断地层的含水层、含油气层的位置、厚度和性质等。
3.3 测井评价测井评价是根据测井解释的结果,评估地层的含油气性和可开发性。
通过测井评价,确定油气井的开发方案,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
综上所述,测井是一项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通过测量地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评估油气资源的含量、分布和可开发性。
声波测井原理讲课文档

(×1011N/m2)
0.231~0.265 0.281
0.156~0.237
第二十九页,共174页。
二、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特性
1. 纵波、横波的定义
2. 波的传播特征 3. 产生滑行波的条件
4. 反射、折射系数(R、T)
5. 波阻抗、声耦合率 6. 声速影响因素 7. 不同介质的声波速度
第三十页,共174页。
二、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特性
1. 纵波、横波的定义
纵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发向一致。弹性体
的小体积元体积改变,而边角关系不变。
横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特点:
弹性体的小体第三十一页,共174页。
注意:
由于应力与外力数值相等,方向相反,故上式可以改
写成为:=E·
第二十三页,共174页。
(1)杨氏弹性模量 E
E=应力/应变=/
应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F / S。 应变:弹性体在力方向上的相对形变,△L / L。
E物理意义:弹性体发生单位线应变时弹性体产生的应力 大小;数值大小表示弹性体或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 生形变的难易程度,其量纲与应力相同。
声波速度测井所记录的地层声速一般是指地层纵波 的速度(或时差)。
第四十四页,共174页。
一 声波在井壁上的折射与滑行波
第四十五页,共174页。
井下声波发射探头发射出的声波,一部分在井壁( 井内泥浆与井壁岩层分界面)上发生反射;一部分 在井壁上发生折射,进入井壁地层。由于井壁地层 是固相介质,因而,折射进入地层的声波可能转换 成为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1) 横波不能在流体(气、液体)中传播,因为它的切变模
测井方法原理-测井解释基础(测井解释培训教材-COSL)

常规测井方法
孔隙度
cn
Sw =
饱和度Sw
Rw
D
2Rt
水 油(气)
油(气) +水
Sw > 60% Sw < 40%
Rt
40% < Sw < 60%
渗透率 K
测井资料一次解释-渗透层的识别及特征
通常钻遇的渗透层是砂岩,其特征: 1. 自然电位曲线在钻井滤液矿化度低于地层水矿化度条 件下,砂岩层出现负异常;反之则为正异常。两者矿 化度接近,自然电位显示不明显或无异常显示。 2. 自然伽玛曲线对砂岩反映为低值,泥岩反映为高值。 砂岩的自然伽玛值越高,则泥质含量越大。 3. 深、浅电阻率曲线常呈现幅度差。 4. 井径曲线比较平直、接近或低于钻头直径。 5. 中子与密度孔隙度曲线砂岩与泥岩具有不同的差值
泥岩、砂岩测井曲线特征
泥岩、煤层、砂岩、灰质砂岩测井曲线特征
灰岩测井曲线特征
花岗岩、闪长岩测井曲线特征
致密深色花岗岩具高伽玛值 (150~190API),密度为 ≤2.65g/cc,中子孔隙度≤ 1%, Pe值2~2.5,钾含量3~5%,平均 4%,铀含量3~8ppm,平均 4.8ppm,钍含量25~30ppm,平 均27.3ppm。 闪长岩是一种中性侵入岩, 其矿物成分与安山岩相同,因此 ,其放射性特征和电性特征也与 安山岩相同。闪长岩常与花岗岩 同时出现(台北坳陷钻迂的闪长 岩成薄层状位于花岗岩之中), 放射性特征与浅色花岗岩相似, 但体积密度和Pe值明显高于花岗 岩,很容易与花岗岩区分开来。 台北坳陷钻迂的闪长岩GR值60~ 80API、密度2.7~2.8g/cc、中子 孔隙度0~12%、DT值50~ 60us/ft;K2.5~3%、 Th6~14ppm,平均10ppm、U3 ~5,平均4ppm。
声波测井重要知识点

声波测井重要知识点声波测井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一种测井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来获取有关地层结构和岩石属性的信息。
声波测井包括测量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间和振幅的测井方法,以及通过分析地震反射和折射来确定地层性质的地震测井方法。
本文将介绍声波测井的基本原理以及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声波测井原理:声波在地层传播时会受到地层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传播的速度、振幅和频率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获得有关地层的信息。
声波测井的主要知识点如下:1.声速: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受到地层岩石的密度和流体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声速测井方法有全波传播时差测井、全波传播振幅测井和多道测井等。
2.声频率:频率是声波的振动次数,它对地层信息的分辨能力有很大影响。
高频率的声波能够提供更高的地层分辨率,但传播距离较短,低频率的声波可以传播更远,但分辨率较低。
合理选择声波的频率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地层信息。
3.反射: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会遇到不同介质之间的反射界面,从而产生反射波。
反射波的振幅和到达时间可以提供地层的界面信息,如岩石层位、裂缝、气水界面等。
4.折射: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会由于介质的变化而发生弯折,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折射波的振幅和到达时间可以提供地层的速度、倾角和入射角等信息。
5.衰减:声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会由于介质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
衰减会导致声波传播距离的减小和振幅的减弱。
对于薄层和含有流体的岩石,衰减影响更为显著。
6.岩石弹性参数:声波测井可以通过测量声波传播速度和密度等参数来确定地层岩石的弹性参数,如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
这些参数对于岩石力学性质和岩性解释非常重要。
7.流体饱和度:声波测井可以通过测量声波速度的变化来估算地层中的流体饱和度。
由于流体的密度和声速与岩石不同,当地层中存在流体时,声速会有明显的变化。
声波测井可以提供丰富的地层信息,对于确定含油气层、划分地层、解释岩性和评价油气储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放射性剂量单位
单位质量的物质被射线照射时所吸收的能量来度量射线强度 为放射性剂量。用伦琴表示。而测井用的单位是微伦琴/小 时,单位时间内的射线剂量为剂量率。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3、条件单位
测井时记录的是单位时间的脉冲数,不同的仪器记录器在统 一标准下刻度。 采取相同的单位:微伦琴/小时 API
当泥质含量高时:
I sh
GR GRmin GRmax GRmin
2 gcur Ish 1 2 gcur 1
gcur=2(老地层) gcur=3.7(新地层)
Vsh
自然伽马测井
3、进行地层对比 用GR曲线进行对比的优点: 与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性质(油或水)无关 与地层水和泥浆矿化度无关 在 GR 曲线上容易找到标准层
自然伽马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四、影响因素
1、岩层厚度的影响
岩层厚度增加或减小,GR曲线减小或增大。
2、井参数影响
裸眼井对GR吸收增加,但泥浆中所含一定 的放射性补偿了一部分,影响小
d增加
套管井:水泥环厚度增加-----GR减小
自然伽马测井
3、统计涨落误差
由于涨落误差的存在,
实测的GR曲线出现许 多“小锯齿”
高放射性碎屑岩储集层
纯的碎屑岩储集层K、Th、U的含量 均很低。但当这些岩石中含有高放射性 矿物(如独居石、锆石等)时,纯砂岩 的K、Th、U含量也能显著增高。右图中 420-490ft 之间的膨润土和凝灰岩薄层 显 示 为 低 含 钾 、 高 含 铀 和 钍 。 775900ft 之间为高含铀的砂岩地层。故总 计数率不能作为泥质指示曲线用。
地球物理测井—核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GR重点:
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GR曲线的解释与应用(地层对比、泥质含量的计算)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地质依据,是U、Th, K在矿物和 岩石中的分布规律与岩石的矿物成分、成岩环境和地下 水活动有关。 一般说来,普通粘土岩中钾和钍含量高,而铀的含量 较低(相对于钾和钍)。据 Belk-nap, W. B. 等人由 200 块不同种类的粘土岩取得的分析数据,粘土岩中放射性
(套管、水泥等)的核物理性质,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寻找有用 矿藏,研究油田开发工程的一类测井方法。
核测井的适用条件:一般的泥浆井、油基泥浆井、 高矿化度泥浆井、空气钻井(裸眼井、套管井) 它是唯一能够确定岩石及 核测井的优点: 其孔隙流体化学元素含量 的测井方法。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原子核的衰变及放射性
上述计算说明,以石灰岩为标准刻度的仪器,如果忽略了岩性的 影响,对砂岩地层求出的孔隙度比实际孔隙度大,而对白云岩求 出的孔隙度比实际孔隙度小。当岩石骨架中含有重矿物时,用密 度测井求出的孔隙度总比实际孔隙度小。 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用密度测井值求孔隙度时,应根据岩性确定其视密度,而 后分别计算孔隙度。 (2)利用非石灰岩地层的“石灰岩孔隙度”与实际孔隙度的差 别可以识别岩性。
高放射性碳酸盐岩储集层
和碎屑岩储集层一样,纯的碳酸盐岩 储集层 K 、 U 、 Th 的含量都很低。但当地层 中有钾碱、长石和粘上矿物时、K含量会明 显上升;而在还原条件下,地层水中的铀 在渗透带沉积,可使地层的U含量高达 20ppm。 因此在碳酸盐岩剖面中,自然伽马能 谱测井有助于区分岩性,对剖面进行详细 对比,更可靠地估算泥质含量,寻找高产 裂缝带及确定施行增产措施的层位。
电子
原子核
+e -e
伽马射线
地层密度测井
2、康普顿效应 (0.2Mev<E<1.02Mev)
电子
康普顿散射吸收系数:
当伽马射线能量为中等时,伽马射 线与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作用,把 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电子从某 一方向射出,此电子称为康普顿电 子,损失了部分能量的射线向另一 方向散射出去,这种效应称为康普 顿效应。
除了钾岩及骨架含放射性元素的岩石外,岩石的GR强
度随岩石颗粒变细而增加。 通常情况下:地层的GR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泥质含量
自然伽马测井
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有以下变化规律:
a.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b.随有机物含量增加而增加,如沥青质泥岩的放射性很高。在还原 条件下,六价铀能被还原成四价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沉淀在地 层中,且有机物容易吸附含铀和钍的放射性物质; c.随着钾盐和某些放射性矿物的增加而增加。
元素的平均含量约为:钾2%,铀6ppm,钍12ppm 。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
纯的砂岩和碳酸盐岩放射性元素含量很低,但有些地层也可 能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这些高放射性地层又可能是储集层,此类 储集层用普通自然伽马测井是无法识别的,而用自然伽马能谱测 井却往往能成功地将其和泥岩区别开。 渗透性地层中 U含量的增高与地层水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有 些储集层还由于岩石骨架中含有放射性重矿物而显示为高放射性 地层。 还应指出,岩石中钍和铀的含量比(通常称为钍铀比)具有 重要的地质意义,利用它可以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据统计,粘 土岩的Th/U为2.0-4.1;碳酸盐岩的Th/U为0.3-2.8;砂岩的铀
单位体积中岩石的电子数。
e
b
A
N0Z
Z:原子序数 A:质量数 N0:阿伏加德罗常数
密度测井仪器是用纯石灰岩为标准岩性进行刻度的,岩性不同时其骨 架会造成附加孔隙度。 砂岩:孔隙度为零的纯石英砂岩,视密度为2.65克/厘米。用石灰岩刻 度的仪器骨架密度ρma取2.71克/厘米3,得 φ=(2.71-2.65)/(2.71-1.0)=0.035 即孔隙度为零的砂岩,当以石灰岩为标准进行处理时,会显示为3.5% 的孔隙度。习惯上把这个孔隙度值称为孔隙度为零的砂岩的“石灰岩 孔隙度”。 孔隙度为φ的砂岩,若孔隙度中充满淡水,其密度为 ρb=2.65-1.65φ 它的“石灰岩孔隙度”为 Ф=0.035+0.965φ 白云岩:白云岩骨架密度为2.87克/厘米3。孔隙度为零的白云岩其 “石灰岩孔隙度”为: φ=(2.71-2.87)/(2.71-1.0)=-0.094
三、核衰变的统计涨落
同一放射性元素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衰变次数不完全相同, 总是围绕一平均值上下起伏。 统计涨落是由核衰变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与环境和人的因素 无关。
自然伽马测井
GR测量的是岩层的自然放射性强度(不用任何放射性源)
一、岩石的自然放射性
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元素: 238 232 40 92U 90Th 19K
地层密度测井
四、补偿密度测井(FDC)
主要用途:可利用长短源距的测量结果来计算有泥饼影响条件下 被测岩石的真实密度值。
1、基本原理
1个放射性源 两个探测器 贴井壁测量
仪器的放射源和探测器装 在压向井壁的滑板上。测 井时伽马源向地层发射伽 马光子,经地层散射吸收 后,有部分经过散射的光 子由离源不同距离的两个 伽马射线探测器所接收。 源和探测器之间由屏蔽隔 开,使源发射的伽马光子不能直接射到探测器。仪器背向地层的一方 也屏蔽起来,以减小井的影响。离源近的探测器叫短源距探测器,离 源远的另一个叫长源距探测器。地层的密度不同,对伽马光子的散射 和吸收能力不同,探测器记录到的读数也不同。
放射性测井讲座 主讲人:刘建新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技术事业部资料解释中心
2010年1月
1
目
录
一 二 三
自然伽马测井 密度测井 中子测井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核测井(放射性测井):以物质的原子核物理性质为基 础的一组测井方法。它是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和井内介质
1、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及其核外电子层组成的一种很微小的粒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同位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 例:氢的同位素:氕、氘、氚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3、核衰变
核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自发地释放出一种带电粒子 (或),蜕变成另外某种原子核,同时放射出伽马() 射线的过程。
地层密度测井
一、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的能量<30Mev,则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形式: 1、电子对效应 (E>1.02Mev)
当伽马射线能量较高时,射线粒 子与物质的原子核发生碰撞,从 原子核中打出一正一负两个电子, 称为电子对。射线能量降低,射 线与物质的这种作用过程称为电 子对效应。 电子对吸收系数:t
原子核
伽马射线
地层密度测井
伽马源的选择:
密度测井选用CS137为伽马源,它发射能量为0.661MeV
的伽马光子,这就排除了形成电子对的可能性。如果 将记录伽马射线的阈值定在0.1-0.2MeV,也就是说只 记录那些能量较高的一次散射或多次散射伽马射线。
地层密度测井
三、密度测井的原理(FDL)
1、电子密度的定义(e)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
在还原环境中,尤其当粘土岩中含有机物和硫化物时,粘土 对铀离子的吸附力增强,粘土的铀含量明显增高。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
2、研究生油层
研究发现:岩石中的有机物对铀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碳含量与U/K存在线性关系 、 计 数 率 比 有机碳含量 U U/K
U、U/K越高,生油能力越强
放射性: 自发地释放出、 , 射线的性质
放射性核衰变的规律:放射性核数随时间按指数递减的规律 变化。 即:
N N0 e
t
t:时间 :衰变系数 N:放射性元素个数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常用GR强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1居里=1克镭的源强=1克镭当量/克(每克物质的放射性强度 单位相当于1克镭)=3.7*1010次/秒
GR 泥 岩 砂 岩
碳酸盐岩剖面相同
泥 岩
H
砂 岩
自然伽马测井
给定岩性剖面,请定性的画出GR曲线。 GR 泥灰岩 灰岩 泥岩 回 的忆 大岩 小石 关的 系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