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知识点1:金属材料及其发展史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如图1所示)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使用铝制品使用合金图1【例】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图2答案:B点拨: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大类。
陶瓷杯由陶瓷制成,塑料盆由塑料制成,玻璃茶壶是由玻璃制成的,都不属于金属材料,而不锈钢碗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项。
知识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1.金属的物理性质(1)几种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见表1:表1铁铝铜(又称紫铜)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g/cm3,熔点为1535 ℃,沸点为2750℃,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2.7g/cm3,熔点为660℃,沸点为2467℃,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铜具有紫红色金属光泽,密度为8.92g/cm3,熔点为1083℃,沸点为2567℃,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分析表1可知,金属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图3所示。
由表2中的内容可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制品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例如,银的导电性强,但它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少,价格昂贵,故不宜做导线。
巧记速记 1.金属特性:黄金白银紫红铜,多数固体液体汞。
2.金属共性:导电导热延展性,金属光泽在表面。
【例】某新型“防盗玻璃”具有多层结构,每层的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 D.导热性答案:B点拨:由题意知,“防盗玻璃”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金属线在通电状态下不报警,如果玻璃被击碎,金属线断裂,使电路断开,就会引发报警器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答案为B。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1《金属材料》导学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②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③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④了解“金属之最”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关于金属物理性质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的一些常见的物理性质。
●难点:金属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纯金属和合金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三、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铁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这种反思与评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目标设定能力。
3.作业反馈:鼓励学生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实例,引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铁的性质。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铁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导电性等,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铁的物理性质。
2.铁的化学性质:铁与氧气、酸、盐的反应,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3.铁的性质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讲解铁的性质在工程、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铁的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对铁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金属用品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首先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然后由学生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多方面因素的结论。
第二部分介绍合金。
通过活动与探究比较合金和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同时根据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特意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材料科学的兴趣及欲望。
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大,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课题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难点突破。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问题。
2.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验探究机会。
3.利用上述两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备课笔记思想方法:口诀法我们可以运用口诀法巧记常见金属特殊物理性质及部分其他信息:黄金红铜纯铁白,铁粉铬锰颜色黑;熔点最低水银汞,唯此金属呈液态;导电导热银最强,地壳含金铝为冠;产量使用铁第一,人体含量最高钙。
误区警示:有些物质含有金属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
如金属氧化物等,它们不具有金属的物理性质。
特别提醒:常见的铁片是银白色,而铁粉是黑色的。
这是因为铁片结构密实,铁粉结构疏松,所以铁片比铁粉反光强,呈银白色,铁粉能吸收更多的光线呈黑色。
课外拓展: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铝(Al)——包装香烟、巧克力等的金属箔锌(Zn)——干电池外皮的金属金(Au)——延展性最好的金属,做饰品铀(U)——海水中储量最大的放射性元素规律总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在物质利用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价格、资源是否丰富、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在诸多要素中作出一个均衡选择。
方法点拨:理解和区分金属材料,积累有关金属的感性知识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自主探究金属性质的能力。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金属性质进行深入理解。
3.学会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学会运用金属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金属知识的热情。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属材料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铝制饮料罐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材料是如何制取的吗?”引发学生对金属制取方法的好奇心。
3.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有哪些性质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金属性质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金属的性质,能运用金属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金属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指导思想,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导电性等,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2.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3.介绍金属的制取方法,如还原法、电解法等,讲解其原理和实际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案——金属材料 导学案

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理解合金的概念。
【学习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检查自我,我沉着!)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是;海水中是;人体中是。
二、知识架构(充实自我,我自强!)(一)几种重要的金属1、人类使用铁器、铜器、铝器、石器的先后顺序是。
2、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其次是,再次是。
3、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①常温下,大部分为体(是液体),有光泽;②大多数金属呈色,(铜为色,金为色);③有良好的性、性、性;④密度,熔点。
特性:①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②硬度最高的金属;③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④密度最大的金属;密度最小的金属。
(二)合金1、金属材料包括____ __以及它们的___ __。
2、合金的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____或______,而制得的______ 。
3、生铁和钢都是_ __的合金。
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 __;钢的含碳量为____ ____。
4、合金的特性: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强度和硬度,抗腐蚀性能。
三、成果展示(展示自我,我自信!)四、知识完形(完善自我,我能行!)1、在我们日常生活接触的金属:香烟内包烟纸上的金属是,热水瓶胆壁上的金属是,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白铁皮表面、自来水管表面镀的金属。
2、淬火和回火是金属热处理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经过淬火后的钢,其和增强,而和却降低,淬火后的钢经回火后,其可部分恢复。
那么,淬火后的缝衣针弯曲,经回火后,弯曲(填“能”或“不能”)。
五、达标测试(测试自我,我细心!)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铁质软,可用来制造机械B.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C.铜的导电性高于银D.钛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轮船外壳2、利用铝合金制作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A.熔点低B.不易腐蚀C.硬度大D.密度小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铜线B.不锈钢C.硬铝D.18K黄金4、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生铁是主要成分为碳的铁合金;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导学案[学习目标]①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②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③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课前预习】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说出它们的用途吗?【课堂探究】故事引入: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猜一猜: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学生交流与小结:交流讨论: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活动探究一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角度进行比较。
谈一谈:你知道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学生在分析实验和阅读教材图8-3的基础上小结:要把神州5号飞船送入太空,就需要推力很大的宇宙火箭,并且要求火箭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
在这样快的速度下,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将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
与此同时,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还要喷出几千度的高温气流,这样一来,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摄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温。
结合教材表8—1和教材的资料,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阅读与交流:活动探究二.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颜色、硬度、熔点等多角度进行比较。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共2课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导学知识目标点: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
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
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
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
e 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①;②;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课堂练习: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
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一种既经济又耐用()A.普通钢管B.铜管C.不锈钢管D.塑料管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A.铜B.铝C.铁D.银课外练习:1、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
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金属材料的分类;
2、知道金属的物理特征,并认识性质决定用途,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熟记金属之最;
3、知道什么是合金,有何特征,掌握铁、钛合金的性质、用途。
(二)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常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环节:
一、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二、[探究实验一]
请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地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试验步骤)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片、铝片。
①用细砂纸打磨这些金属,用滤纸擦拭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②用力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③分别用小刀割一下铜片、铝片;④分别用小铁锤用力锤一下;⑤用手拿着金属丝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端,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介绍实验探究方法,同时进行师生评价。
目的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并通过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参考课本P3的图)
1、颜色:大多数的金属是银白色的固体(),少数黄色()和红色()。
2、状态:一般状况下是固体,但汞()是液体,日常生活中用
在。
3、密度、硬度:密度最大的金属,密度最小得金属。
硬度最大的金属,硬度最小的金属。
4、熔点、沸点: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5.延展性:将铝块压成铝箔
6.导热导电:导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使用年代最早的金属;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全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三、[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二]
教师提出问题:
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
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相互讨论。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小结:
1.合金的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易错点:1.合金是(纯净物、混合物),而不是单质。
2.合金中不一定都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举例)。
3.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问题:青铜是合金;黄铜是合金。
2.合金的特征:(抗腐蚀性、硬度、熔点相比较)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的各金属的硬度。
②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各金属的熔点。
③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的各金属的抗腐蚀性。
3.铁合金(根据铁中含碳量的不同,分为生铁和钢)
生铁(含碳2%---4.3%)
钢(含碳0.03%---2%)
注意:
①生铁和钢都是________物(混合或纯净),主要成分是铁和碳铁合金
②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铁量越高,韧性越好,因此,钢的性能比铁强,钢有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4.钛合金:
(1)具有强的________性,用于造船、火箭、航天飞机等。
(2)与人体具有很好的________性,所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跟踪练习:
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黄铜
B、生铁
C、铜绿
D、18K黄金
2、很早的时候,人们将铅块压制成细长的铅条来写字,这就是最早的铅笔。
下列有关前的物理性质,不能据此得出的是()
A、铅的硬度较小
B、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铅条呈深灰色
D、铅的密度较大
3.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懂得将白口铁经退火处理得到相当铸铜的器具(如锋利的宝剑),这一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那么白口铁退火处理的主要作用是( ) A.除硫、磷杂质B.适当降低了含碳量
C.渗透合金元素D.改造表面结构性质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
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
根据它们的重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A、用来做保险丝
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用来制造人造骨
D、用于制造船舶
5、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只在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6、最近,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改变时,可用电子显微镜读取温度值,它可以精确地测量从30℃到490℃的温度变化。
据此作出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温度范围内几乎不改变
B、金属镓的熔点低于30℃,沸点高于490℃
C、金属镓的体积基本不受温度变化影响
490℃的温度范围内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D、在30℃
~
7、用符合要求的金属的化学式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2)广泛用于制电线、电缆的是
(3)广泛用于航空、造船的是
(4)作干电池负极材料的是
(5)体温计中填充的金属是
(6)常添加于照明弹的弹药是
8.(2014 年山东潍坊,21 题,)(部分)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下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3)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
硬度大和。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特性:
3、用途:
二、合金
1、定义:
2、特征:
3、铁合金:
4、钛合金:
课堂小结:
1、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2、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画的思维导图;
3、不同小组展示好的思维导图;
4、教师点评各小组表现情况;
5、提出对下一节的预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