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策划 (1)

合集下载

武汉市儿童调查设计

武汉市儿童调查设计

武汉市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设计魏美文(2012203020052)四班生长发育调查是儿童保健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调查可以获得儿童身体发育的资料, 研究他们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制定当地的“生长发育标准” , 作为评定儿童发育水平的依据, 并据以检定儿童保健工作的成效。

关于武汉市儿童生长发育资料, 解放前基本缺如。

解放后武汉医学院、湖北医学院及省、市防疫站等医疗单位均进行过生长发育调查, 总结了一些宝贵的资料, 但或则偏重于学令期儿童, 或则仅为幼儿园资料, 检查项目及年令分组也不统一,缺乏一份全面包括儿童、青少年各期的完整发育资料。

1975 年中央卫生部下达全国医药卫生科学研究第十四项科研任务,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的指导下, 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 按统一方案全面开展儿童生长发育调查, 我市得有机会在卫生局党委领导下组织了大量人力开展了这项工作。

现将我市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一、组织准备工作:由四个城区(江岸、江汉、桥口、武昌)五个郊区洪山、青山、汉阳、汉桥、东西湖抽调医护或其他卫生人员, 组成9个体检小分队, 每队13—17人,总共135人, 集中举办学习班, 统一要求, 统一方法, 然后回区开展体检工作。

基本上做到专人专职。

二、调查对象:. 城区及郊区农村从初生到年满17 岁的正常儿童、青少年按33 个年令组, 每组城区男、女及农村男、女各不少于200人(城区1—7岁儿童争取集体、散居各半), 任务平均分配到九个区体检小分队。

共检查了105 个工厂、17 个机关、36条于道、15个公社的156个生产大队、38 所中小学及14 个市、区托幼机构。

基本上做到有普遍代表性。

本市郊区农村调查对象均系稻农子女, 生活水平基本上与一般农村水平相同。

三、调查时间:主要集中在9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两个月时间内, 订日上午9—12 时,下午2—5 时进行。

由于半岁以下各年令组人数不足, 补漏工作持续到1976 年2 月底结束。

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

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

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篇一: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计划,结合我卫生室工作实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地,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降低7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定期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二.主要任务1.新生儿健康管理:由我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

2.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公民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公室进行。

随访时间分别在42天、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时,共9次。

随访服务内容包括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里行为发育评估。

在儿童6-8、18、30个月时划分免费进行一次血常规监测,对发现有轻度血虚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3.为满意发展发育监测的需要,定时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儿童保健卡上。

4.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

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及时治疗,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尹庄村卫生室20XX年1月28日篇二:武汉儿童保健门诊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武汉市儿童保健门诊建立二、工程拟建设地点本工程拟在武汉市汉口、汉阳划分选址建立儿童保健门诊3、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拟租用20XX至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屋,工程计划投资额20XX万元左右。

四、项目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服务方式:针对患者需求,提供适合儿童患者的医院门诊,不提供住院、急诊服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服务时间:正常门诊:8:30—17:30;诊疗科目:儿童保健科、小儿内科、外科、小儿神经康复科;五、工程经营形式与人员配备拟设儿童保健门诊采取自力经营和管理形式,借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团队,采取兼取一部分,聘用一部分,吸纳一部分,培养一部分的方式建立高水平的竞争力强的专业服务团队,专业服务人员计划达到80至100人。

武汉市7岁以下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研究

武汉市7岁以下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研究

武汉市7岁以下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研究
涂忆桥;覃凌智;陈忠;周爱芬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00(014)011
【摘要】为了解武汉市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制定武汉市儿童体格发育标准,采取随机分层抽样,对17 600名武汉市7岁以下正常儿童的体重、身高、坐高、胸围、头围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武汉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5项指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除部分年龄组外,均存在明显的城郊差异(P<0.05).武汉市7岁以下儿童在出生头半年体重、身高值大多高于或等于中国9市和WHO 标准,但半岁后武汉市儿童又多低于中国9市和WHO标准.得出结论,科学育儿,合理添加辅食,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尤其是加强农村儿童保健,缩小儿童体格发育的地区差别,任重而道远.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涂忆桥;覃凌智;陈忠;周爱芬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5;湖北省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5;湖北省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5;湖北省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4.2
【相关文献】
1.吉木萨尔县2011年2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析 [J], 史俊霞;曾国章;杨惠玲;李奇基
2.广东省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探讨 [J], 蒋蔚海;赖永洪
3.广东深圳福田黄木岗管辖区3200名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 [J], 刘桂琴;刘艾平
4.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 [J], 李美玲
5.广东省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调查 [J], 蒋蔚海;赖永洪;吴梓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常用的指标和方法、站整理如下:一、常用的调查指标和方法1.调查指标:常用的调查指标有以下几类:(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身高表示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主要是骨骼,能为准确评价生长水平、发育特征、生长速度提供重要信息。

身高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较强,和其他三项指标呈高度的正相关;未满2周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称身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坐高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

构成坐高的骨骼主要是块状骨,其高度比长骨更受遗传因素控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身高更稳定。

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可用于评价营养状况。

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应考虑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围。

要了解青春期体态变化特征应测量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要观察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可询问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发生年龄,并检查第二性征如乳房、阴毛、腋毛、胡须及喉结等的发育状况。

有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应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及特殊调查目选用。

如要了解骨骼发育状况,常用手腕部X线摄片,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变化、钙化程度和干骺融合情况确定骨龄。

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测定人体成分的变化,可较精确地判定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

(2)功能指标:儿童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有所不同。

虽然形态发育迅速,有波浪式表现,但较稳定;生理功能发育变化则更迅速,变化范围更广,对外环境的影响更敏感,受体育和劳动锻炼的影响程度更大。

常用生理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脉搏、心率、血压等。

儿童生长发育调查

儿童生长发育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篇一:1幼儿生长发育测量与调查方案设计南方医科大学教案—学年春季学期所在单位公卫学院系、教研室课程名称儿少卫生学授课对象授课教师职称教材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篇二:某地学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某地学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方案叶佳增20xx级预防医学31203041261、目的为了解某地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重点评价其营养状况,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2、测量内容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上臂围、肩宽、骨盆宽、足长与足高、皮褶厚度、握力、肌力、肺活量。

3、调查对象的选择按城乡、年龄、性别等分类再随机抽取的中小学校学龄儿童为对象。

考虑样本代表性时,除需严格遵守随机抽样原则、使样本构成能充分反映总体外,样本数量也是重要因素。

不同性别一年龄组的调查人数都应有足够数量。

根据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兼顾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调查范围等因素。

通常6岁以上可按一岁为一组,每一性别年龄组100人;l0~18岁属青春期,生长发育变化大,个体差异明显,故每一性别一年龄组应有150~175人。

4、检测仪器和方法为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要求测量仪器要精确,测量方法应统一。

正式检测前应按规定的精确度、灵敏度对所有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准。

为减小和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应严格要求现场测试人员按统一方法操作,测试前应对所有测试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经考核达到规范(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要求后方可参加正式检测,追踪调查时,应自始至终使用同一方法、同一型号仪器进行。

5、检测时间和季节许多生长发育指标即使在同一天内也有一定变化。

如身高早晨最高,经过一天活动,因椎间盘受重力性压缩、脊柱弯曲加大、足弓变平等因素影响,傍晚时身高可降低1~2cm.体重则会因进食、饮水、排便、出汗、运动消耗等原因而发生不规则变化。

一日内功能指标变化也较大,如清晨血压较低,心率、脉搏较慢;午后则有明显升高现象;运动后、情绪紧张时功能指标都会出现变化。

生长发育的调查

生长发育的调查

1.概念:
在某一较短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选 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项指标进行一 次大样本的调查。
精品课件
23
(一)横断面调查
2.目的和用途: 制订生长发育的正常值 反映生长发育现状,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 了解生长长期趋势 3.特点
规模大、时间短,所需人员多
精品课件
24
(一)横断面调查
1. 普查 2. 抽样调查
精品课件
15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检查: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很明显地反映在其 体态变化上,这些变化常以身高、体重、 宽度和围度等指标来衡量。
身高是评定体格的基础,具有代表性; 体重表明身体的充实程度和营养状况: 宽度和围度;
精品课件
16
(二)功能指标
functional parameter
样本含量的确定:
0~6岁:按月龄分组,各组应在100人以上; ➢ 一般以初生为一组; ➢ 1~5个月内每月一组; ➢ 6~11个月内每2月为一组; ➢ 1岁(满12个月)~2岁内每3月为一组; ➢ 3~6岁内每6月为一组。
精品课件
36
样本含量的确定:
➢ 7岁以上可按1岁为一组,每一性别年龄组 100人;
精品课件
43
计算复测卡片检测误差的发生率:
Pn10% 0
AN
式中P为检测指标误差发生率;∑n为复测 卡片中检测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项次数之和; A为检测指标数的总和;N为复测卡片数。
P>5%时要及时研究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P>10%,需重测。
精品课件
44
(六)年龄计算
年龄是生长发育统计中的重要指标,必须 严格统一,否则所得结果难以比较。
精品课件
2

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背景介绍儿童体格发育是评估儿童健康和成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儿童面临着肥胖和发育迟缓的问题。

因此,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调查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儿童体格发育的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来收集相关数据。

问卷将包括以下内容: - 儿童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

- 儿童的饮食习惯和运动状况。

- 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活动时间分配。

- 家长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关注程度和对问题的认知。

2. 体格测量在家庭或学校进行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和体脂含量等指标。

可以使用体重秤、身高尺和体脂测量仪等工具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将经过统计分析,以了解儿童体格发育的整体状况。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呈现结果。

调查结果与讨论1. 儿童体格发育现状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当代儿童体格发育的状况。

可能会发现存在肥胖、瘦弱、生长迟缓等问题,同时也能了解到一些具体的情况,如哪些年龄段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男女儿童之间的差异等。

2. 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在讨论中,可以分析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各种因素,如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睡眠质量等。

还可以讨论家长在儿童体格发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采取的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和讨论,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儿童体格发育的健康发展。

例如,鼓励家长关注儿童饮食的营养均衡性,提倡适量的户外活动和运动,加强健康教育等。

总结通过本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当代儿童体格发育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我们可以获得客观的数据,对儿童体格发育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决。

希望本次调查能为儿童体格发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婴儿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

婴儿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

婴儿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1. 项目背景和目的本调查旨在研究婴儿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了解其身体、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将得出结论,并为婴儿的养育和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的问卷,通过对父母或照顾者的访谈来获取相关数据。

- 观察法:对一定数量的婴儿进行观察,记录其运动能力、行为反应等信息。

- 抽样方式: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婴儿作为样本对象。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将在调查过程中收集以下数据:- 生理指标:身高、体重、头围等。

- 认知能力:观察婴儿对声音、物体和人的反应,记录其注意力、探索和研究能力等。

- 运动发展:观察婴儿的爬行、翻身、坐立、站立和行走等能力,并记录其时间和方式。

收集到的数据将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图表和描述性统计的方式呈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呈现调查结果。

4. 时间计划本调查计划预计为期三个月,具体时间计划如下:- 第一个月:设计问卷、制定观察记录表、准备调查所需材料。

- 第二个月: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观察记录。

- 第三个月:数据整理、分析和结果呈现。

5. 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期望获得以下成果和应用价值:- 对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描述。

- 提供给父母和照顾者有关婴儿养育和教育的参考。

- 为相关领域的科研、教育和医疗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6. 风险评估和对策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数据收集不全或不准确。

- 样本选择存在偏差。

为降低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 严格控制样本选择的标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 对调查者进行培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仔细检查和核对数据,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婴儿生长发育调查的计划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策划一、目的任务:1、了解武汉各城区之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

2、制定武汉儿童体格发育正常值或评价标准。

3、检验和评价各种学校保健、干预措施对生长发育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6、探索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从中发现主要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二、本次调查的意义:我国主要城市儿童生长发育平均水平已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

3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制定并实施了《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同时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科学育儿知识逐渐普及,这些均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使儿童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

这种趋势对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增强儿童体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有深远的影响,现在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我国不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参照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三、组织与实施:(一)、人员配置:小组人数:8-10人,分成3组;大组长一名,小组长3名,每组一名。

职责:大组长:联系学院、老师,制定详细调查方案,选拔队员,组织培训,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全程参与调查工作,实践结束后负责向学院、老师做工作汇报。

小组长:前期协助大组长制定方案、组织培训,后期负责汇报每周工作总结。

组员:协助完成体检器械购置、调查卡片印制及各项调查工作。

调查组统一制定每周计划和每天计划,并及时有效完成,数据统计记录小组内每天统计一次,小组长总结经验教训;全组每周统计一次,并总结调查进度和经验教训,制定下周计划。

调查结束后,统一进行数据整理、检查、统计分析,最后的结果由大组长向上级汇报。

(二)调查范围: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7个中心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6个新城区。

(三)调查对象:1、调查对象的选择:(1)随机整群抽样,从出生到12周岁的汉族儿童,均属于本次调查对象。

(2)城区内有本市城市户口的儿童为主,外地城市户口儿童迁入本市或临时来本市居住的,其居住时间大于两年以上者,也可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3)整理卡片时凡属于下列情况者,均应剔出单独存放(不做健康儿童卡):①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

②双胎或多胎。

③患有以下疾病:心脏病、慢性肾炎、结核、迁延性肝炎、地方病、慢支、哮喘等;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度以上佝偻病及其他影星体格发育的畸形、四肢残疾、急性病(如肺炎、痢疾)初愈不满一个月者,近两周内发热7天以上或腹泻每天5次以上,持续5天以上者。

④明显肥胖、明显消瘦者。

2、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3岁以下以居委会(行政村)为单位,3-6岁以幼儿园为单位整群抽样,6-12岁以学校为单位整体抽样。

具体实施为:对该区所有居委会、幼儿园及小学以人数从小到大进行统计编号,再给每个编号配以随机数字表,假如从第4行第5列从左到右开始,之后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取其前十分之一作为本次调查的抽样人群,假设有x个居委会、y个幼儿园及z个小学被抽中。

注意:居委会、幼儿园及小学分别独立进行,因为居委会、幼儿园及小学对应的年龄段不同。

将抽取的群组以年龄分层,则每个居委会每个年龄组应调查人数为100/x人, 每个幼儿园每个年龄组应调查人数为100/y人,每个小学每个年龄组应调查人数为100/y人。

对选中的单位中的儿童以出生先后进行编号,再给每个编号配以随机数字,假如从第6行第7列从左到右开始,之后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居委会组选择其前100/x人作为调查对象,幼儿园组选择其前100/y人作为调查对象,小学组选择其前100/z人作为调查对象。

3、调查人数:城市正常儿童每个年龄组不论男女均为100名,2700人。

4、年龄分组:总共27个年龄组。

0-7岁共22年龄组,即初生(3天内)、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10月-、12月-、15月-、18月-、21月-、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5.0岁-、5.5岁-、6-7岁。

7岁以上可按一岁为一组,共5个年龄组,即7.0岁-、8.0岁-、9.0岁-、10.0岁-、11.0岁-12.0岁。

年龄计算以公历为准,计算出实足年龄。

(初生组3天内,选省妇幼保健院)(四)调查时间:2013年9~10月内最适宜。

此时天气较暖,便于测试,而且避开了考试、假期等生活制度变化的影响,学校也便于安排现场测试工作。

(五)检测仪器和方法:为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要求测量仪器要精确,测量方法应统一。

正式检测前应按规定的精确度、灵敏度对所有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准。

为减小和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应严格要求现场测试人员按统一方法操作,测试前应对所有测试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经考核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参加正式检测,追踪调查时,应自始至终使用同一方法、同一型号仪器进行。

(六)调查项目:(1)形态指标: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四肢各部分长度(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小腿长)、头围、胸围。

体重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

测量应用杠杆秤,不能用弹簧秤,以保准确称量。

测前先检查秤杆零点位置。

测量时将砝码调至与个体对应的体重附近。

受试者上秤后,调整游锤到杠杆正中水平。

脱去外衣、鞋帽,排空大小便;若条件允许,男孩只穿衬裤,女孩加小背心;若因故不能多脱衣服,设法扣除衣服重量。

新生儿称体重应用特殊磅秤,最大载重10kg,精确到20g;1月到12岁用婴幼儿磅秤,最大载重量50kg,精确到50g。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6=标准体重(kg),7~12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5=标准体重(kg),1岁以上:8+年龄×2=标准体重(kg)。

同时记录体重与年龄,以便后期数据处理。

身高身高是指站立时头、颈、躯干和下肢的总高度。

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来说,应使用的测量工具是量床,采用的方式为测量卧位长,首先要脱去鞋袜,仅穿单裤(或不穿)。

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助手扶住小孩的头部使孩子脸朝上,两只耳朵在一水平线上,头顶接触头板。

测量者应位于小孩的右侧,左手握住其双膝,使小孩的下肢伸直并紧贴量床的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幼儿足跟。

这时读取量床上的刻度,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一位数即为身高数。

双侧有刻度的量床要注意两侧读数一致。

如果用无围板的量床或携带式量板,应注意足板底边与量尺紧密接触,使足板与量尺垂直,这样的测量误差会小些。

对于3岁以上儿童,使用身高计来测量身高,测量时要脱去鞋袜、摘下帽子,立于木板台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向前,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

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臂部和两肩胛间几个点同时接触立柱。

测量者手扶滑测板使之轻轻向下移动,直到板底与头顶点恰好相接触,这时要注意的是: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测板在同一水平面上,记下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表示的数字,同样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一位数即为身高数坐高指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测量时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刻度尺面向光源;检查坐高计的底板是否放置平稳,立柱是否与坐板垂直,连接处是否晃动,滑板与立柱之间是否成直角,滑动自如,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用钢卷尺检查刻度是否准确,一般情况下分段检查,每10cm或20cm为一段,应无可见误差,lm的误差要小于0.2cm,即钢卷尺lm对应立柱刻度尺的长度在0.998-1.002m范围内。

测试方法:受试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使骸骨部、两肩肿间区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呈直角。

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支撑坐板,双足平踏在地面上。

如受试者小腿较短,可适当调节踏板高度(或在足底垫若干板块)以维持正确的检测姿势。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滑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两眼与滑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量误差不应超过住0.5cm。

注意事项:①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骼骨部紧靠立柱后再坐下,以保证测量姿势正确。

②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坐板和足踏板高度,以免测量时人体向前滑动,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

足长则使用足长测量器(两端分别固定挡板和移动滑板),置凳上。

受试者站立,右脚踩在测量器底板上;足的纵轴与测量尺平行,固定挡板贴于足后跟的后缘。

移动滑板至最初足趾端,读数精确至0.1cm。

上肢长用带游标的直钢尺测量。

受试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上肢自然下垂、五指并拢伸直。

测量者站其右后方,标尺尖端指向肩峰点,移动游标,尖端指向对向的右手指端,读数精确至0.1cm。

下肢长受试者脱鞋袜,右手下垂到腹部。

测量者先用手扪清右侧大转子点,而后取蹲位,将钢尺零点端垂直于地面。

调节游标,使尖端指向此点,此距离即为下肢长,精确至0.1cm。

小腿长使用仪器与上下肢长同。

受试者站立,腿抬起并屈膝,脚踩凳上,脚掌紧贴对面,小腿与凳面垂直。

测量者面对受试者,游标尺与小腿胫骨纵轴平行,固定齿端,对准胫骨内侧髁下端。

移动尺的游标,使之对准胫骨内侧髁上缘,记录自该处至胫骨内踝下端的距离,精确至0.1cm。

头围指经眉弓上方突出部,绕经枕后结节一周的长度。

头围的测量:采用软尺测量。

小儿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将软尺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软尺紧贴头皮(头发过多将其拨开)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0点即为头围的长度。

胸围一般是指人的体胸部的外部周长,长度可以说是寸,或者厘米。

测量前塑料带尺必须经钢卷尺校对,lm误差不得超过2cm,即钢卷尺lm对应带尺的长度在0.998-l.002m 范围内。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

测量人员和记录员分别站在受试者的面前和背后,测量人员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肿下角下缘经胸前围绕一周。

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己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

带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

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胸围值。

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例如48.5cm。

测量误差不超过1cm。

注意事项:①测量时,记录员站在受试者的背后注意带尺有无折转,位置是否正确,受试者两上肢是否下垂、有无低头等情况,如有应及时纠正。

受试者站立要自然,不得挺胸、驼背或深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