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五年级)

合集下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篇1】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五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五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五年级禁毒教育教案第一篇:五年级禁毒教育教案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2、吸毒毁灭家庭3、吸毒危害社会(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写一篇禁毒宣传观后感500字以上第二篇:五年级二班禁毒教育教案五年级二班禁毒教育教案刘晓菊教学目的:教育学生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提高防范毒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毒品知识;2、毒品的危害;3、面对吸毒人员,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2007年9月15日教学过程:一、从案例引出课题一个戒毒所的女医生掉进毒窟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千万别把生命当儿戏,千万别沾第一口!二、毒品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前面讲了王医生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可悲、可叹又可笑的实验,猴子染上毒品后也力竭而死,可见毒品对人体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五年级远离毒品教案

五年级远离毒品教案

五年级远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遵守法律规定,远离。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的危害及如何抵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视频播放法: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

2. 法律法规: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简介。

3. 如何抵制:认识,拒绝,自觉抵制的诱惑。

5. 宣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宣誓,承诺自觉抵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的危害:讲解的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心理的影响,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法律法规:介绍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4. 如何抵制:教育学生认识,拒绝,自觉抵制的诱惑。

6. 宣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宣誓,承诺自觉抵制。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3.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有关的法律法规资料。

3. 宣誓模板。

九、教学建议:1. 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组织宣誓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觉抵制的意识。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定期进行预防教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并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重点关注的危害和如何抵制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的危害,并掌握抵制的方法。

五年级禁毒教案

五年级禁毒教案

五年级禁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健康成长》单元《拒绝》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宣传海报。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模型和宣传海报,让学生对有直观的认识。

接着,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危害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明白是一切美好生活的终结者。

3.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自觉抵制。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情景剧表演(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内容编排情景剧。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拒绝,健康成长板书内容:1. 的危害个人: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学习和生活家庭:导致家庭破碎,亲人痛苦社会:破坏社会和谐,危害社会稳定2. 自觉抵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拒绝诱惑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禁毒宣言要求: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的认识,以及如何自觉抵制。

答案:是人类的公敌,它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进步。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深知的危害,决心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2. 作业题目:家庭禁毒公约要求: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禁毒公约,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共同认识到的危害,明确家庭禁毒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具体的禁毒措施。

答案:家庭禁毒公约1. 我们家庭成员共同认识到的危害,决心抵制,维护家庭幸福。

(完整版)小学生禁毒教案

(完整版)小学生禁毒教案

教案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

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

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

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

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

“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

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

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

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

”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

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五年级远离毒品教案

五年级远离毒品教案

五年级远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的危害。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的严重危害。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主题演讲: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的看法,增强自觉抵制的决心。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以及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的严重危害。

3. 如何抵制:讲解如何拒绝,遇到诱惑如何处理。

4. 自我保护:培养学生遇到诱惑时,能够自觉抵制,保护自己。

5. 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危害的短片,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远离。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拒绝的诱惑,保护自己。

5.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主题演讲:邀请有关专家或者有相关经历的人来给学生做主题演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的危害,提醒学生要时刻警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于如何拒绝诱惑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情况。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危害的短文。

2.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拒绝的海报。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的展览或者影片,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五年级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了解的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3. 游戏法: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

4. 观看视频法:观看禁毒教育视频,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以及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3. 如何抵制:讲解如何抵制的诱惑,自觉抵制。

4.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5. 禁毒宣誓:组织学生进行禁毒宣誓,表达自觉抵制的决心。

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的危害,让学生了解的严重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的危害。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的认识和防范方法。

5. 游戏环节:设计禁毒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抵制的诱惑。

6. 观看视频:播放禁毒教育视频,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7. 法律法规: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8. 禁毒宣誓:组织学生进行禁毒宣誓,表达自觉抵制的决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3. 游戏环节:评价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抵制的决心。

4. 观看视频:观察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反应,了解学生的防范意识。

5. 禁毒宣誓:检查学生的禁毒宣誓内容,确保学生理解并自觉抵制。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禁毒志愿者或警察来校进行禁毒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五年级教学内容:认识毒品珍惜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学难点: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五年级教学内容:远离毒品从小做起教学目标: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小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三、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四、吸毒对人体的危害(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五、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六、作业: 请为禁毒教育写二三条广告词七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社会,身心,人体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五年级教学内容:吸毒的危害教学目标: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

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

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

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教学班级:五年级教学内容:远离毒品从小做起教学目标: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小学生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