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Klein Dytham建筑事务所11个建筑作品
东京圣玛利亚大教堂赏析

东京圣玛利亚大教堂,这座以哥特式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设计的教堂,建于1961年,1964年竣工。
教堂主体一反传统的墙、顶设计,以曲面墙体从地面的斜四边形平面绵延升起,到顶端又集聚为一个水平十字形的天窗。
俯视为拉丁式十字架形,仰望则如展翅欲飞的银色之鸟。
教堂钟楼与教堂主体分离,高60米,似一支银针直刺青天。
这种设计在建筑学上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赋予了教堂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空间体验。
教堂的外观形状以十字架为灵感,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核心信仰。
教堂的曲线墙壁上的光影效果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室内氛围。
建筑的裂隙开口和屋顶分别设有四个玻璃窗,让充足的光线照入到教堂内。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教堂的采光性,也增强了教堂内部的明亮感和空间感。
东京圣玛利亚大教堂的设计师丹下健三,是日本著名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奖。
他的设计风格独特,作品充满创新和想象力。
在东京圣玛利亚大教堂的设计中,他充分展现了他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才华。
教堂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他的思考和心血,无论是外观的曲线设计、内部的布局装饰,还是材料的选择使用,都体现了他的独特匠心。
总的来说,东京圣玛利亚大教堂是一座极富创新性和艺术性的现代教堂建筑。
它既传承了历史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它是丹下健三建筑才华的集中体现,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妹岛和世及其经典作品

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Prize)
师承
• 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库哈斯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经典作品
• 展览类:
•
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扩建工程
•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
• 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 • 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
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 • 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
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
。 • 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的严格区分
轻 松 愉 快 方 便
周围建筑的形态基本上属于矩形体 块,而圆形建筑很难与其他体块的 建筑和谐共存,尤其是当这个圆形 建造在如此多的矩形建筑中间,这
种矛盾更加地凸显。
没有唯一正面的圆形平面,具有均质、 连续的开放界面,使得城市的各方向
人流对美术馆的可达性均等
美术馆特点
建筑内部看不到承重的柱子, 让参观者感觉不到建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沉重 感,而是通透、轻巧
一个巨大的圆中,一种巨大的向心性模糊了 前后左右的区分,观众即可以通过展示空间 的丰富变化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活力,并可以 围绕这个圆形的外围做各种户外创作活动, 形成一个交流场地,体现了最原始最本真的 交流状态
娱乐类
克丽丝汀·迪奥表参道店
大楼外观由一块平坦而明净的灰白色特规 玻璃制成,颇具优雅风范。
迈耶眼中的白色
• 迈耶一直以为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颜色。白色有力 的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种可扩展的 色彩,而不是一种有限的色彩。表面施以白色的 建筑,以绿色的自然景物为衬托,总会令人倍感 清新脱俗。迈耶也善于用白色表现建筑本身与周 围环境的和谐,是白色派的代表人。
黑川纪章部分作品

建筑大师作品(黑川纪章篇)大中小】导读:欧洲建筑理论家在从世界建筑潮流发展的角度看亚洲建筑时,总是将日本建筑界与中国建筑界加以比较,并认为中国建筑界也应该像日本建筑界一样来一次对世界有影响的“新陈代谢”运动;未尽其然,中国建筑也正在影响着世界...日本以丹下健三为首,黑川纪章、矶崎新为干将的“新陈代谢”运动,可以说是日本经济腾飞带动社会地位上进及亚洲在世界行为的显露。
此期间,黑川纪章的东京仓体楼项目,不仅为这种进化的理论做出实践的系数上的尝试,也成为年轻建筑学子收藏与追捧的楷模,以感性生活为精神主导的亚洲也有了理性的、领先世界现代建筑运动的光辉作品,那真是一段令一代青年建筑师一再重温的激动人心的时代!灰空间的福冈银行也为当时“新陈代谢”运动必然的向文化深度发证的领悟表达。
其随后的共生理论及一系列博物馆美术馆项目相继落成已经为他的国际化知名度与国际化实践广开延展与大步进军铺垫。
日本经济实力下的全球化眼光,例行的每每邀请国际建筑新潮的讲学做代表作,及国际化的大赛频繁,各思潮总要在黑川的作品中有回应,那是国际间的高手对谈话—闲暇但高远。
一个百分之六七十森林覆盖的国度,应该有些许这种境界吧。
国中的后发优势正在进行态,经济强盛,奥运盛会拉动,高尚文化的回潮与提升,创作的高潮似乎来临。
回看黑川纪章在日本的历程及国际化成功经验,系于本土文化思考及哲学高度的追根溯源,及踏踏实实的国际间项目安排—正是创作旺盛之年,但却投身政治,或令人费解。
是否世界已经帝国制度为本,还是受库哈斯策划欧盟政治挂帅的激励,但这不该是建筑师之途吧。
灰空间其实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建筑表达,亚洲的价值观,和谐的理念也在东西方体系中作出贡献。
太平洋时代的重心移动,继续发扬推动未来东方的思考与实践。
天下哲学以东方伦理,道德规范为本,探讨层次,亲情,和谐自然。
并在审美心理力,意境感动等方面担当起重塑心灵乌托邦的大任。
电脑软件等为标志的信息世界的飞快发展,先锋建筑又面对更复杂化的社会与压力。
曼谷版茑屋书店OpenHouse!打破空间限制打造阅读新场域

曼谷版茑屋书店OpenHouse!打破空间限制打造阅读新场域
日本建筑事务所 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KDa) 设计的商店、餐厅及共同工作空间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作品莫过于东京的茑屋书店,最近 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再度于曼谷顶级百货 Central Embassy 中大显身手,打造充满设计感的复合式阅读空间Open House 。
为了替繁忙的曼谷打造宛如城市绿洲的空间,让人随时可以来到这里停下脚步,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吃顿好餐点或喝杯好咖啡。
因此,在 Open House 开放式的双层楼场地里,设计有餐厅、酒吧、艺廊、书店、共同工作空间等……共 8 个跨界组合场域,迎合不同的使用需求。
这里的视野开阔,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设计了几个装饰着木纹浮雕的「塔」,成了这流动空间里指引各个餐厅或酒吧位置方向的指标。
没有特别的分界,Open House 里两层楼的书架设置摆满了各国艺术设计出版品及书籍,分散在各个酒吧、咖啡店及餐厅位置之间,空间中到处都是任人坐下阅读的沙发,营造随兴舒服的氛围。
这样的空间设计,提供了在网络上逛书店所无法拥有的体验,引人走进现实里,更能享受的生活充实美好。
日本大跨度公共建筑的结构概念

室外观赏上为城市增色。 ⒉结构系统: 秋田天空穹顶被设计为单层索-膜结构,并
接,可在地面分片组装成 3 部分或 5 部分,然后 用 160t 的起重机提升就位并组装。
设计了方便的屋面排雪系统,该屋面结构平面为 130m × 100m 的半球面,矢高为 32m,按日本建 筑规范,穹顶上的雪荷载为 450kgf/m2,这个穹 顶由受拉的屋面膜材、管状空间拱架及钢筋砼基 座结构组成,空间拱架由双向拱结构组成,一个 方向是空腹拱架(一个月牙形,最大矢高为 2m),
日本大跨度现代空间结构工程一览
表1 体育场
名 称 ⒈ 宫城体育场 ⒉ 新泻体育场 ⒊ 鹿岛体育场 ⒋ 崎玉体育场 ⒌ 东京体育场 ⒍ 横滨体育场 ⒎ 静冈体育场 ⒏ 丰田体育场 ⒐ 大阪体育场 ⒑ 神户体育场 ⒒ 大分体育场 ⒓ 熊本体育场
建成时间 2000 2001 2001 2002 2001 1997 2000 2001 1996 2001 2001 199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项体育场馆、各类公共 建筑中大跨空间结构肯定将会大量涌现,能否确 保建筑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合理、外形美观、富 有艺术性,将反映我们的建筑师结构概念设计的 水平,反映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能否完美的结 合。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本新建的大跨度空间 结构(部分)的工程名称与竣工日期如下一览表。 限于篇幅,以下我们摘要介绍其中几个工程 的概况、结构系统与特点,供建筑师与结构工程 师参考。
⒏ 熊本公司穹顶
1997
⒐ 札幌社会穹顶
1997
⒑ 小松穹顶
1997
⒒ Odate 穹顶
1997
⒓ 多治见穹顶
1998
⒔ Seibu穹顶
1999
⒕ 北九州媒介穹顶
西泽立卫--轻井泽千住博博物馆

西泽立卫: 轻井泽千住博博物馆
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最近完成了“轻井泽千住博博物馆”,这是一座位于日本轻井泽远郊的单层文化建筑。
建筑师与世界知名的日本艺术家千住博合作设计了这个项目,他们希望将这座艺术展馆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创造出一个全自然照明的空间。
这座博物馆收录了艺术家从1978年至今的大部分作品,并利用周边自然景物作为作品展示的背景。
博物馆地面依地势而建,整个展厅的地面稍微倾斜、鼓胀。
建筑师还设计了一系列有机形态的采光井,并在室内插入了一些绿色空间。
深屋檐,银幕和抗紫外线玻璃在控制室内进光量的同时,也将森林的环境品质引入室内。
建筑师在停车场和博物馆之间设计了一个“彩叶花园”,作为参观者进入建筑之前的缓冲区。
花园里一共种植了多达150种,共计60000棵植物,叶
子颜色随着季节不断变换,缤纷的色彩成为博物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曲线形采光井
座椅
'瀑布' 艺术家千住博, 1996
'坠落的色彩' 千住博, 2005
模型鸟瞰图
立面效果
总平面图。
东孝光作品│塔之家

东孝光作品│塔之家
第⼆次世界⼤战刚刚结束时,⽇本国内物质匮乏,因此有⼀批建筑家开始了极⼩限住宅的设计风潮。
⽐如像“ 9坪住宅”这样的作品。
今天我要为⼤家介绍另⼀座在⽇本近代建筑史中不得不提到的经典⼩住宅。
塔之家是建筑家东孝光先⽣的初期代表作。
作为清⽔混凝⼟构造极⼩限住宅的先驱,收集在“⽇本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并于2003被评为“DOCOMOMO100选”优秀作品。
塔之家建在东京市中⼼⼀块20平⽶的⼩地⽅。
楼上5层、地下1层,除⽞关以外,整座建筑包括浴室、厕所⽆⼀扇门。
开阔的空间设计、巧妙的视线遮蔽,让⾥⾯的空间不具有⼀点点狭窄的感觉。
另外,塔之家还汇集了柯布五原则的全部要素。
在⽇本,可以与之匹敌的只有后来安藤设计的“住吉长屋”。
竣⼯年⽉:1966年10⽉
⽤地⾯积:21.6平⽶ (6.2坪)
建筑⾯积:11.8平⽶ (3.6坪)
使⽤⾯积:65.1平⽶ (19.7坪)
结构:钢筋混凝⼟耐⼒墙结构
地址:东京都涉⾕区神宫前。
经典建筑分析-Dior东京表参道店(妹岛和世)

上用金属铝带表现出来,由于层 高需求不同,形成了不相等的八 层。各个楼层或同一楼层不同区 域根据属性设置其立面的透明度, 零售空间是最不透明的,这样, 建筑不是一个简单的盒子,而是 有着微妙而丰富的立面的,随着 光线的变化呈现出变化的效果。 。
立 面 图
Th该建筑通体白色,表层
为透明玻璃,可透过其看 到里层丙烯板的褶皱和建 筑的内部结构,丙烯酸内 层通过喷涂白色调整透明 度。
妹岛和世简介
妹岛和世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 筑师,出生于日本茨城县。现任庆应义塾大 学理工学部教授。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 的受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 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大 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 且飘浮。亦有报导称其为“穿透、流动”式的 建筑。
丙烯板被弯曲成裙褶的形 状,优雅并符合Dior的设 计理念
为了能够从外层既看到 内部结构又看到丙烯酸 屏幕的褶皱,每处灯光 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其平面占据了整个梯形的基地,
形成一个纯净的半透明盒子,边 角非常硬挺。Dior表参道店选择以 干净的几何形体体量存在于其中, 从复杂的城市背景中脱颖而出。 然而建筑也不是选择以实体来隔 绝内外,建筑师通过双层表皮建 立起半透明的质感。
妹岛的作品形式单纯,强调内部空间的 物质反映,以凝练的形式表达出丰富,是 典型的极少主义风格。
从大赛方案开始,直到
现在的外观设计确定之前, 采用了多种设计方案。设计 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最终确定下来的是双层设计 方案,在高透明层压玻璃内 侧,装上裙褶一样的丙烯板。
“最初并未提出镶嵌玻 璃以外的外装设计方案,”
建筑外观由一块平坦而明净 的特规玻璃制成,给人以透 明、洁净的感觉。玻璃后面 则是半透明、弯曲的丙烯酸 屏幕,向外渗透出优雅的气 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合集~~日本Klein Dytham建筑事务所11个建筑作品
00.jpg
英国建筑师Mark Dytham 和Astrid Klein 1988年来到日本。
在东洋伊藤工作两年后,他们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当时在日本的外国人很少。
他们的工作结合东西方,包括传统和当代元素。
以下是他们的部分作品
R3 Ukishima(日本冲绳那霸)
Moku Moku Yu(日本山梨县小渊泽町)
Sin Den(日本东京)
Heidi House (日本东京)
Uniqlo(日本东京)
Billboard Building(日本东京)
Leaf Chapel(日本山梨县小渊泽町)
O House(日本东京)
Undercover Lab(日本东京)
Vrooom!(日本东京)
Idee Workstation(日本东京)
klein-dytham_team.jpg Klein Dytham team
astrid_klein.jpg Astrid Klein
mark_dytham.jpg
Mark Dytham
[本帖最后由wasper 于2008-7-18 02:41 编辑]
wasper
2008-7-18 00:06:35
文字摘自网络
2004年4月在日本山梨县小渊泽町峻工的结婚教堂是一个到处闪现着日本Klein Dytham建筑事务所(Kda,东京都港区)创意的建筑。
开发商是主要在长野县轻井泽町地区开展渡假业务的日本星野渡假公司。
开发商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花园式结婚教堂非常受人欢迎,同时也找出了现存的问题。
因此向KDa提出“具有雨天也能体味花园式婚礼气氛的'半室外'空间,并且又是别具一格的小教堂”的要求。
KDa提出的设计方案是形状犹如2片树叶相叠的小教堂,就像是“在无数树叶中有2片树叶轻舞而下相叠于地面之上”。
它的另一个寓意是象征着新郎新娘的幸福相会。
一片“树叶”被设计成可动方式,随婚礼的进行会轻轻地打开。
这种前所未有的想法令人开发商非常高兴。
此方案几乎只字未改就峻工了。
另一有意思的评价
这个建筑名为leaf chapel
非要翻译的话
可以叫做叶子教堂、一片儿教堂?
果然都不够浪漫,还是用原名吧
建在日本山梨县小渊泽町
建成时间是2004-04
山梨县的小渊泽町没听说过
远不如神奈川的湘北湘南或者清水县的南葛那么耳熟能详
但是在日本这样的设计出口大国
一个白人设计师团队作品可以脱颖而出同时入乡随俗
一定是不一般的
建筑大小168平米
是个小小的专门的婚礼小教堂
建在一个叫Risonare的酒店里面
(全国的亲友可以当天来住酒店,多么方便啊!)
主要由玻璃和钢构成
上面的大白钢壳上有4700个洞
每个洞里面还有一个丙烯酸的透镜
估计能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效果
建筑造型的寓意是新娘的白色婚纱头巾
大白壳可以在38秒内从闭合到张开
就像新郎掀起新娘的盖头
38秒有点长了,新郎手好酸
不过洋人也掀盖头么?日本人也掀盖头么?
日本新娘如果穿着和服
面对非要掀盖头的新郎
也只能说一句
亚麻袋
建筑地面是黑色花岗岩
座位是黑木的
配合周边的池塘绿树
与建筑的主体配合得非常合适
这样就令日景十分不错
而夜景由于那几千个小孔
也有梦幻般的表现
一个建筑处理好了日夜的景象
就很到位了
能坐80个人
哦,这得收多少红包
建筑也被人看成是一个大眼睛
总之很是受到日本人的欢迎
其实不能说是崇洋媚外
因为这个建筑虽然现代
但是西洋气质不强烈
优美的外形说不好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我看花纹甚至有些伊斯兰色彩
我喜欢这样的东西
美丽并且无国界
最后来看看作者
就是上图里面的一男一女
团队名称是Klein Dytham
结果是两个人的姓
可以证明不是一家子
哦,一男一女合作这么长时间不是一家子
多么神奇阿
或者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太邪恶了
不过看到有女性参与的设计这么棒
也够值得惊讶了
当然我这种思想是不对的
估计来源于中国现代没有什么著名的女性建筑师
哦,似乎也没有什么著名的男性建筑师阿
[本帖最后由wasper 于2008-7-18 00:12 编辑]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wasper
2008-7-18 00:20:13
这句“随婚礼的进行会轻轻地打开”,原文是
10.jpg
但系统把它改成“在婚礼的**会轻轻地打开”
wasper
2008-7-18 00:28:51
这座商业大厦位于冲绳那霸,名叫R3 Ukishima。
大厦包括Ai Cafe54咖啡馆和几个精品店。
所在的Ukishima大道,有许多时髦的精品店和画廊,聚集着冲绳的传统文化和流行因子。
大厦的关键因素是:一个25米长、5米高的混凝土块状屏幕(这在冲绳随处可见),形成一个2楼的阳台,同时遮挡了沿街的便利店、电线、电话线。
屏幕以其粉红色的兰花格为咖啡馆创造了一个内部世界,同时,空气、光线在大楼自由流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wasper
2008-7-18 00:35:04
Moku Moku Yu 洗浴中心坐落在Risonare Resort松林,是2006年Klein Dytham 事务所设计的木制洗浴中心。
在日本,公共洗浴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传统。
为了脱衣服和洗澡,游泳者在入口按性别分离,但是,在外面的公共浴池他们还可以在一起洗浴。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wasper
2008-7-18 00:47:14
Klein Dytham又一建筑物Sin Den矗立日本东京,这个建筑主要是给住在东京Jingumae的一对年轻的理发师夫妇设计的。
大胆的想象正好符合美发沙龙的使用特点,柔和的光线,柔和的环境,这里的一些是那么的和谐。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wasper
2008-7-18 01:03:22
Heidi House位于东京一个住宅区的中央,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室和办公室空间。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wasper
2008-7-18 01:23:34
栅格的影相是由反射白光和后面多种角度的照明形成的。
这样适合储藏和展示高质量的产品,并且相对于这一区商业建筑来说,UNIQLO非常纯净高雅的,适合Ginza区。
栅格里大概包括一千个正方形,一盏可调整的灯,这样可以方便控制各种各样的照明设备,在各套住房之中有比较容易的控制。
光线系统的清晰是独特的,在其华丽的屏幕上,能精确地反射出UNIQLO ,这就是他们作品的精华所在。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wasper
2008-7-18 01: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