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亚高山桦木林种群年龄结构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实例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答案]D2.与种群相比,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有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答案]A3.如图表示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B.乙图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C.丙图的三个种群一定形成一条食物链[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竞争、竞争和捕食关系。

草原上狮子和猎豹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故甲图不能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必须要依靠肠道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供双方利用,故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B项错误;丙图的三个种群可能是三个动物种群,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C项错误;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D项正确。

[答案]D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5.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

桦木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利用价值述评

桦木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利用价值述评
岭 和 小兴 安 岭 。
() 4 柴桦亚组 , 下列 6种 。油桦 ( .oai l u r) 柴 B vloaR p. 、 fi 桦 ( . rtoaPl ) 砂生 桦 ( .g l i B e ) 曰 fu cs a . 、 i 1 B meni g. 和扇 叶桦 i ( .mded ̄i ru .e Me ) 大 、 B i n o iTat t y 从 d v 小兴安 岭或长 白山分 布到前苏联远东地 区; 甸生桦 ( .h m l crn ) B u i S hak 和圆叶桦 s i
】 一 8
Dn 、 o ) 红桦 ( .a os es uk ) B l . nniB r. 和华 南桦 ( .as os e — b i s B ut — nn r i s h ne P c i以西南 地 区为 中心 , i C u , .L) s x 扩散分 布到华 南、 华北 至六盘 山以南 ; 岳桦 ( .em ni h m.Vr ra i 和 B r a iC a a.e ni m )
基金项 目: 国家林业公 益性行 业科研 专项 “ 北温 带针 阔
叶树种种 质资源收集保存 与可持 续利 用 关键技 术研 究” 编 ( 号 :02 4 0 0 ) 目资助 2 10 37— 7 项 作者简介 : 万波 ( 9 1一) 男, 长, 杨 17 , 科 工程 师。研 究方
() 2 黑桦亚组 , 中国仅分 布黑桦 1 , 种 从太行山至东 北地 区东南部均有分布 。 () 3 硕桦亚组 , 下列 6种 。金 平桦 ( . ni es . . B f pn n ̄P C i g
山桦 ( .dl ai rnh a.d aai 、 B e vy Fac .vr d vy) 矮桦 ( .ptnni a B o ii a Bt. 、 a 1) 九龙桦 ( . uugni H xP .L ) a B f ln es ue .C i 和岩桦 ( . i s B clcl .C i 为 横 断 山 区特 有 种 ; 桦 ( .ci ni ac o P .L ) i a 坚 B hn s e s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第 32 卷 第 8 期Vol.32,No.840-472023 年 8 月草业学报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杨欣怡, 杨富强, 周旭姣, 等.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草业学报, 2023, 32(8): 40−47.YANG Xin -yi , YANG Fu -qiang , ZHOU Xu -jiao , et al . Mechanism of herbaceous community assembly in a burned area of Picea asperata-Abies fargesii forest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 2023, 32(8): 40−47.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杨欣怡1,杨富强2,周旭姣3,王明军4,黄海霞1,鲁松松1,张晓玮1,杜伟波1,王旭虎1,田青1,5,赵安6,贺万鹏1,周晓雷1*(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3.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4.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洛大保护站,甘肃 舟曲 746300;5.金昌市人民政府,甘肃 金昌 737100;6.贵州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凯里 556000)摘要: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

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 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

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DNCI )和校正随机率(MST ),分析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的主导构建机制。

青藏高原植物

青藏高原植物

一、植物种类和地理成分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高等可达10,000 种左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除外也有约8,000 种之多。

但是高原内部的生态条件差异悬殊,植物种类数量的区域变化也十分显著。

如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顶部具有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风化带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高等植物种类在5,000 种以上。

而在高原腹地,具有大陆性寒旱化的高原气候,植物种类急剧减少,如羌塘高原具有的高等种子植物不及400 种,再伸进到高原西北的昆仑山区,生态条件更加严酷,所采到的植物种类也只有百余种。

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虽然海拔高度低至3,000 米上下,但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种子植物约300 种,加上周围山地,种类可在400 种以上,至于新疆和西藏交界的阿克赛钦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则出现大面积裸露的无植被地段,所能找到的植物种类就更少了。

可见,整个高原地区植物种类的数量是东南多、西北少,呈现出明显递减的变化趋势。

按照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原南缘,东喜马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属古热带植物区,热带地理成分占优势,种属数虽较多,每属内所含的种数却较少,说明这里处在古热带植物区的北部边缘,属热带亚洲成分,起源大都比较古老。

如三尖杉科的印度三尖杉,买麻藤科的买麻藤金缕梅科的阿丁枫、龙脑香科的羯布罗香等。

高原东南部属森林植物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含有数量众多的木本植物,组成各种类型的森林,如壳斗科、茶科和樟科的一些常绿树种,高山栎类植物以及针叶林中的代表树种,如高山松、乔松,多种冷杉和云杉等,杜鹃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就在这里。

在高原内部则以青藏高原成分占支配地位,它有着年轻的、独立发展的历史,有许多种、属是在高原强烈隆升过程中逐渐适应于寒冷干旱的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

典型代表植物如小蒿草、紫花针茅、固沙草、西藏蒿、垫状驼绒藜等。

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天相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天相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1年山西省吕梁市天相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大熊猫有染色体2l对,基因组仍然具备很高的杂合率,由于基因T1R1“失活”,大熊猫无法感觉到肉的鲜味,所以只喜欢吃竹子,但大熊猫本身没有能够消化竹子纤维的基因,消化竹子纤维则主要靠胃肠道细菌群。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熊猫的消化吸收活动都依赖于其胃肠道细菌群B.大熊猫基因组的测序范围是21条染色体的DNA分子C.大熊猫的基因T1Rl“失活”,导致大熊猫味觉传入神经功能丧失D.大熊猫基因组仍具很高的杂合率,说明大熊猫群体内部具有遗传多样性参考答案:D2. 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B. 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 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 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

【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图中细胞S期时已经出现两个中心体,说明中心体在S期结束之前已经复制完毕,A错误;B、DNA复制发生在S期,通过图一细胞融合的结果可知,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B正确;C、根据图一细胞融合的结果可知,S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正确;D、根据图细胞融合结果可知,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D正确。

故选A。

3. 某动物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32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核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 B.16、8、32、32C.32、8、32、64 D.16、0、32、32参考答案:A4. 对下列图像的解释正确的是A.图a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鲜重变化情况B.图b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释放量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C.图c表示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连续自交,其自交代数与后代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之间的关系D.图d表示蛙卵裂时细胞分裂次数与每个细胞相对体积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答案:D5.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6~7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参考答案:A6. 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现的是()A.13:3 B.9:4:3 C.9:7 D.15:1参考答案: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3,有三种可能:(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因此,让F1自交,F2代可能出现的是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共三种情况.故选:B.7.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7
(三)森林 特点
典型的植被类型是以耐寒的兴安落叶松为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的明亮针叶林。群落结构简单,林下草
本植物不发达,下木以具旱生形态的杜鹃为主,
其次为狭叶杜香、越橘等。
8
(三)森林特点
乔木层中有时混生樟子松,尤其在北部较为 多见。樟子松亦可组成小面积纯林,通常多 分布于土壤干旱的阳坡。在本区地势较低的 东南部,因受毗邻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区的影 响,常混生一些温带阔叶树种,以较耐旱的 蒙古栎、黑桦等为主,其次还有紫椴、水曲 柳、黄柏等。这些阔叶树种数量一般不多, 生长不良,构成第二林层。
23
(三)森林特点
本区域地带 性植被为落 叶阔叶林, 以栎林为代 表。
24
由于热量和降水不同而引起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 异,明显地反映出纬、经向的变化。在南部,主 要建群种为麻栎、栓皮栎等,向北则逐渐被蒙古 栎和辽东栎所取代。在近海地区蒙古栎和麻栎占 优势,而离海较远则以辽东栎和栓皮栎为主。
25
弱了植被的复杂性。
6
(二)气候特征
为我国最寒冷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0℃以 下(-1.2℃至一5.6℃),最冷月平均气温 一28℃~ 一38℃,一月份均温一20℃,极 端最低气温为一60℃,最热月平均气温 15~20℃。≥10℃的积温少于1600℃,生 长期90~110天。年降水量平均为400~ 500 mm,80%集中降落在7~8月。全区 较普遍的土壤是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地为草 甸土和沼泽土,且常间有岛状永冻层。
(三)森林特点
林下层灌木比较丰富,一般有20余种,主要 有毛榛、刺五加、暴马丁香、猕猴桃、山葡 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也有不少本地特 有种,如人参、山荷叶等。
本区的垂直分布带较明显。基带的上限为海 拔高度700~900m,其上则广泛分布着山 地针叶林带,树种组成单纯,以耐荫性常绿 针叶树——云杉和冷杉为主。

2022年学历教育-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40

2022年学历教育-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40

2022年学历教育-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判断题森林生态系统成熟阶段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幼年阶段。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2.案例题北方针叶林的特征有哪些?【答案】(1)主要由针叶树种组成。

(2)群落结构简单。

(3)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4)枯枝落叶层厚,分解缓慢。

3.判断题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通常在10个以上。

(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 4.单选题若某种群的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是()问题1选项A.衰退B.稳定C.增长D.不确定【答案】C5.判断题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个体年龄的平均值。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6.判断题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无生物多样性。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问题1选项A.冻原B.河流C.果园D.荒漠【答案】C8.案例题什么是生活型?饶基耶尔(Raunkiaer)提出的植物生活型分为哪几类?【答案】(1)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具有相似的体态和适应特点。

(2)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

9.单选题在食物链中,生物量最髙的是()问题1选项A.顶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初级消费者D.生产者【答案】D10.案例题能被植物叶片中的_____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太阳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

【答案】叶绿素11.案例题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_____能源。

【答案】不可再生12.案例题反映特定环境可承载特定生物种群最大数量的生态学概念是______。

【答案】环境容纳量13.案例题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叫作_____。

【答案】植被14.案例题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包括随机型、均匀型和_____。

【答案】聚集型(或成群型)15.案例题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_____,或空间格局。

2022年学历教育-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86

2022年学历教育-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86

2022年学历教育-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案例题北方针叶林的特征有哪些?【答案】(1)主要由针叶树种组成。

(2)群落结构简单。

(3)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4)枯枝落叶层厚,分解缓慢。

2.单选题恒温动物的外耳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的趋势,这种现象符合()问题1选项A.贝格曼定律B.艾伦定律C.耐受性定律D.最小因子定律【答案】B3.单选题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通常是()问题1选项A.营养生态位较宽的特化种B.营养生态位较宽的泛化种C.营养生态位较窄的特化种D.营养生态位较窄的泛化种【答案】C4.单选题西双版纳和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问题1选项A.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和针阔叶混交林C.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答案】B5.案例题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_____。

【答案】常绿阔叶林6.单选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问题1选项A.大气B.水C.岩石圈D.生物【答案】C7.案例题群落空间结构决定于两个要素,即群落中各物种的________和层片。

【答案】生活型8.单选题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问题1选项A.原始森林B.苗圃C.沼泽D.海洋【答案】B9.判断题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个体年龄的平均值。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10.单选题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时,与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比,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问题1选项A.较多B.较少C.相等D.不确定【答案】C11.案例题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的能量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内________流动的规律。

【答案】能量12.单选题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通气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问题1选项A.发达,不发达B.发达,发达C.不发达,发达D.不发达,不发达【答案】C1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层次的是()问题1选项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种群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14.案例题群落的优势种对群落的_____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rira dm id esa eo e eo m e t ; u h o e to t l l osn n i o k O r wig o e e — a l n d l t g fd v lp n ) b tt e fr s fBeu aa b —i e ss t o n g o n rs n s e - - c n y e ( h a l ra d ls t g fd v lp e t . edfe e c sa n o mu iiswe esg iia t e tt p s t ee ri n tsa eo e eo m n ) Th i r n e mo g c m e a f nte r inf n . c
桦纯林单独 聚为第 4类 , 箭竹一红桦林和青杆 一白桦林聚为第 5 出现以上情况 , 类. 不仅 与群落本身的性质有关 , 而且与 人为干扰和地区环境差异有关. 因此 , 为保护该地区桦木林 , 不但要进 行适 当择伐 , 减少 人为干 扰 , 而且应对其 进行长期
的定 位 监 测 .
关键词 : 青藏高原东北边 缘 I 亚高 山; 桦木林 ; 年龄结构
o h o t e senb r e ft eQig a- b tpae u ft en rh a tr o d ro h n h i - e lta Ti
YANG n S Lo g , UN eg n ZHANG e YANG — in 2 L U u s e g Xu — a g , W i, Yu xa g , I Xi—h n
Th ic o e t n t es b l ie o h o t we tb r e ft eQi t a— z n lta r iie n o e br hf r ssi h u a pn ft e n r h s o d ro h n h i a g p ae u weedvd d it Xi
中 图分 类 号 : 1 . S 7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3 5 20 )0 7-6 0 34 1 (0 6-0 00
Po u a in a e sr c u eo ic o e t n t e s b l ie p lto g t u t r fbr h f r s si h u ap n
杨 龙 , 学 刚 , 孙 张 伟 , 宇翔 刘 秀 生 杨 ,
( .甘 肃 农 业 大 学林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7 ;2 1 甘 3 0 0 .甘 肃 莲 花 山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管 理 局 , 甘肃 康 乐 710) 35 0
摘 要 : 于 1 典 型样 地 的 调查 数 据 , 白桦 、 基 O个 对 红桦 、 皮 桦 3种 天 然分 布 于 青 藏 高 原 东 北 边 缘 亚 高 山带 的 主要 桦 糙
木种群年龄结构进行 了测度分析. 结果表 观, 3种桦树 的年龄结 构较复杂 , 白桦 和糙 皮桦均 属于增长 型 ( 发育的前期 ) 或 稳定型 ( 发育 的中期) 而红桦 的不同群丛 属于增长型( , 发育 的初期 ) 或始衰 型( 育的 中后 期) 不 同群落之 间差异明显 I 发 ,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 藏高原东北边缘桦木林年龄结构大致可 以分 为 5 , 青 类 中华柳 一糙皮 桦林单 独聚 为第 1类 , 叶荚 桦 莲一 白桦林 和辽东栎 一山杨 一白桦林 聚为第 2 , 类 箭竹 一白桦林 、 糙皮桦纯林 、 红桦纯 林 、 山杨 一 白桦林 聚为第 3类 , 白
Ab ta t sr c :Th o u a i n a es r c u e f i h f r s s d m i a e y Be u a pl t ph la, t l l o ep p l to g t u t r so r o e t o n t d b t l a y y l Be u aa b b c
- sn n i n t l tls i h u a pn ft e n rh s o d ro h n h i z n lta r — i e ssa d Beua u ii n t e s b l ie o h o t we tb r e ft e Qig a— a g pa e u we e — Xi
( .Colg fF r sr , n uAg iut rl iest La z o 3 0 0I 1 l eo o ety Ga s rc lu a v ri e Un y, n h u7 0 7
2 .Lin a Mo n an Na u e Re e v r a , n t 3 5 0, i a a hu u t i t r s r e Bu e u Ka g e 7 1 0 Ch n )
su id o h a i fd t r m 0 t pc l a pep o s Th e u t h we h tt ea esr cu eo it t de n t eb sso a afo 1 y ia m l lt. er s lss o d t a h g tu t r fbrh s f r ssdv re t eBeu apl t p y l o e t n t l tlsf r sst o r wig o t bet p s t e o e t ie sd,h t l a y h la f r ssa dBeu au ii o e t o k g o n rsa l y e ( h
维普资讯
2 0 年 6月 06








第 41卷
双 月NAL OF GANS AGRI U CUL TURAL UNI RS TY VE I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亚高 山桦木林 种群年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