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试卷(二轮)——语文试题(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代诗歌鉴赏(四) Word版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四)一、(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刘克庄怪南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②。
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词人的好友。
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
淳祐八年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
此词乃词人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
②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词人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离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发挥自己的高才雄略,并实现济世的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词人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
D.这首送别词一扫“彷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结合本词的内容和注释可知,词人并非“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使命”,而是托他去问候那些不受网罗的高士和才气豪放的诗坛奇杰。
答案:B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答案:①表达了词人醉心山水,对闲适生活的眷恋之情。
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水间求得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②表达了对仕途得失一笑置之、不屑追求的态度和高尚的节操。
高考仿真测试卷四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1. 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第一段“我国古代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等对‘道’的阐释,既有哲学上的抽象,也有具体的生活实践”,可知“道”的概念既包含哲学层面的抽象,也涉及具体的生活实践。
2.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道’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仅是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文学、艺术、伦理、政治等领域的指导思想”,可知“道”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
3.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道’在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可以从‘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中看出”,可知“道法自然”是体现“道”在哲学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观念。
4.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第四段“‘道’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可以从《诗经》中的‘道’观念来分析”,可知《诗经》中的“道”观念是体现“道”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5.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第五段“‘道’在伦理道德中的地位,可以从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道’的阐释中看出”,可知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道”的阐释反映了“道”在伦理道德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诗人通过仰望明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知,诗人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壮美河山的赞美之情。
3.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 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可知,诗人通过描绘葵花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知,诗人描绘了黄河奔腾不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35分)1.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可知,诗人表达了自己立志高远、勇往直前的决心。
2.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诗人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决心。
2020届(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仿真冲刺卷(四)(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因此,规范家长群、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主动权和主导权应掌握在校方手中,老师应尽到更大责任,起到更大作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很多老师把家长当成了“编外老师”,将本属于校方的责任转嫁给家长,而疲于应付的家长却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家校双方责任错位、角色迷失,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品,正常的家校关系被异化了。在某些学校,除了检查作业外,班级大小事务都有家长的身影,甚至家长会替老师监考、值班等。若有家长提意见,动辄会被扣上“不配合老师”,甚至“不配当爸妈”的帽子。若再有“戏精家长”故意搅事,问题就会变得更严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家长QQ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家长群”里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这种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模拟大仿真试卷四(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模拟大仿真试卷四(含解析)不分版本模拟大仿真试卷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春秋文化的代表,孔子是哲人也是诗人和歌者。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于是日哭,那么不歌。
〞(《论语·述而》)歌唱是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
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此时此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宣泄,它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
自信时他自命天生德于予,失意时,他寄情于笙磬。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那么厉,浅那么揭。
’〞(《论语·宪问》)这个担草的老人可谓是孔子真正的知音,孔子循道日久,温温无所试,“莫己知〞正是此时内心最深处的感慨。
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情怀,“歌乐者,仁之和也〞(《礼记·儒行》),音乐使孔子这位哲人,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他的智慧,他的人生,他对“道〞的追求,他对“艺〞的欣赏,饱含着执着的经世精神和浓郁的诗性韵味。
孔子对音乐的兴趣与他对周礼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南宋史学家郑樵曰:“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通志·乐略·乐府总序》)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歌诗、鼓琴、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开展成果能够在他那里得以升华。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那么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
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的别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
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高考模拟测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4

⾼考模拟测试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仿真试卷语⽂4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仿真试卷语⽂(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共108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收回。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全相同的⼀组是A.氤.氲殷.红湮.没不闻姹紫嫣.红B.歼.灭信笺.间.不容发缄.⼝不⾔C.翘.⾸诀窍.春寒料峭.⾦蝉脱壳.D.枢.纽倏.忽殊.途同归⾃出机杼.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A.耗费突如其来元⽓⼤伤⾔必⾏,⾏必果B.抉择前倨后恭凤⽑麟⾓百⾜之⾍,死⽽不僵C.温馨义⽓⽤事针砭时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D.竣⼯凭⼼⽽论戮⼒同⼼⽉晕⽽风,础润⽽⾬3.依次填⼈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①《英雄》剧组打⼈事件曝光以后,⾯对记者的提问,导演张艺谋显得理屈词穷,只好说些“我不知道”“我不在场”之类的话作为_____。
②布什上台以后,并没有履⾏⾃⼰在竞选时向民众做出的“振兴经济”的承诺,完全_____旧制,以致两年多来美国的经济没有多⼤的起⾊。
③⼆⼗世纪五⼗年代,由于政治的原因,新中国在发展中_____受到资本主义国家遏制,_____全党和全国⼈民未⾬绸缪,同⼼协⼒,才得以战胜困难,渡过险关。
A.托词习⽤处处/幸亏B.遁词袭⽤处处/好在C.托词袭⽤到处/幸亏D.遁词习⽤到处/好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句是A.环境污染⽇趋严重,⼈类这种作茧⾃缚....的⾏为如果不停业,将会毁掉⾃⼰的家园。
B.这份⽂件清楚地表明,纪委已下决⼼花⼤⼒⽓来惩治这个单位内部长期存在的东拉西扯....结党营私的宗派主义的不正之风。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2答案.doc

附:参考答案一、1.A 2.D 3.B 4.B 5.D 6.B二、7.D 8.C 9.C 10.A 11.A三、12.A 13.B 14.D 15.B四、16.①居然……而且……②果然……而且……③竟然17.①寸段置于碗水中,便萌芽发叶长根,生机蓬勃地活下去。
②铁树象征着人间那历万千劫难,仍巍然屹立,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人;象征着严重残废,仍艰苦奋斗,成绩斐然的人。
18.进一步强调铁树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19.A、C、F五、20.寄意寒星荃不察;则孤陋而寡闻;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21.译文:(1)大概来说,获得人才的方法是,假如不能得到圣人,那就与君子亲近交往,与其得到有本领但奸邪的人,倒不如得到没本领但忠厚的人。
(2)有道德的人往往被人们尊敬,有才能的人往往被人们喜爱,因为喜爱就容易亲近,因为尊敬就容易疏远,所以明智的人才能不外露又保持高尚的道德。
22.这是一首咏物词,但作者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仕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他虽粉身碎骨而此志不移的斗争精神。
因此,陆游笔下的梅花不同于一般文人所写,它不是“雪满山中高士卧”的象征,而是“摧伤虽多气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的精神写照。
词的上片作者用“寂寞断桥”“黄昏风雨”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愁苦悲凉的氛围,但在下片中作者又用“一任”“碾作尘”“香如故”的主观精神与上片的客观环境构成强烈的对比。
这不仅愈加丰满了梅花的形象,突出了它的斗争精神,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首词物我融合,情寄于物,物因情见,主客观统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六、23.仿句一:黑色的天暮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仿句二: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24.美国将增派特种部队进入阿富汗且不在斋戒月停止反恐战争。
25.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而是在冰天雪里地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泪。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语文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语文
填空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________。
诗人杜甫以其________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的________关系。
他的演讲________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个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________的解释。
选择题:
下列哪个诗人被称为“诗仙”?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之涣
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争相效仿,纷纷模仿?
A. 井底之蛙
B. 画蛇添足
C. 人云亦云
D. 一箭双雕
下列哪个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之涣
D. 白居易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A. 井底之蛙
B. 鸟语花香
C. 同舟共济
D. 一箭双雕
下列哪个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A. 《红楼梦》
B. 《论语》
C. 《诗经》
D. 《道德经》。
高考仿真测试卷四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纷至沓来(tà)恍若隔世(wǎng)B. 蔓延(màn yán)鸿篇巨制(hóng)落英缤纷(bīn)C. 崇尚(chóng shàng)潜移默化(qián)雕梁画栋(diāo)D. 憔悴(qiáo cuì)豁然开朗(huò)翻箱倒柜(fā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奇的发明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 他的讲话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使我们深受启发。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而且展示了出色的团队精神。
D.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堪称全班之冠。
B.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单位里的模范。
C. 这次展览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言行举止都显得非常谦逊,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4.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句是:A.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B.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C.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我国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D. 这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已经基本成型。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玫瑰,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绽放在花坛中。
B. 夜晚的星空,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C. 他的智慧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D.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是:()① 璀璨()② 潜移默化()③ 雕梁画栋()④ 翻箱倒柜()7.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① 鸿篇巨制()② 落英缤纷()③ 谦逊()④ 憔悴()8.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是:()① 纷至沓来()② 恍若隔世()③ 豁然开朗()④ 翻箱倒柜()9.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句子成分是:()①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堪称全班之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仿真卷·语文(四)(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
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
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
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
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可斗争的历史”。
科学被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科学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
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这一点,难以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相反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
技术若无理论指引,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
同时,还要付出一再试错的成本或所谓“学费”,有些后果不可逆转。
此外,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
没有达到原理层的“推己及人”,完全可能因缺乏共同的平台而不能适用甚至招致失败。
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
只有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技术方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以强化技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显然,没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以及由种种表现形式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然后技术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在各个环节——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选择,然后再作用于自然界,以得到能满足“本土”“地方”及个人的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意义上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系统功能对要素及其属性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也就是技术对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
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科学越是自由,越具有自主性,技术选择的余地越大,也越有活力。
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技术的控制之下,科学一旦失去自主性和随机性而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难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知识,技术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最终不利于技术自身的发展。
(摘编自吕乃基《科技之累》,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其主观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如果从中得到什么实用目的,那也不过是客观结果。
B.因为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所以在整个科学过程中,不需要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更不需要预先所知或根本无须知道什么。
C.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认为,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反抗暴政压迫和封建迷信的漫长而无止境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史。
D.如果科学被技术捆绑,那么,整个社会和科学本身就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很难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相反还会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
B.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然现象,也有由技术提供的经验素材。
C.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如缺乏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薄弱。
D.科学要向技术提供广泛的知识,提供选择的余地,就不能被引向狭窄、特定的方向,也不能被引向确定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捆绑科学的因素有很多,有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还有技术,捆绑的后果也都不同,或使科学变成附庸工具,或影响技术乃至社会。
B.技术如果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得到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提供普适的理论基础。
C.科学将自然中的各种对象提炼成规律,然后技术在各个环节中对科学规律进行选择,最后再作用于自然界,用来得到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D.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对要素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
在这里,科学对应的是系统,技术对应的是要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验钞机加贝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保卫科那头传来陌生的声音:“小梁,我知道你很忙,不得已才来找你,不会耽搁你多少时间的。
”梁醒没有猜出叫他“小梁”的人是谁,便问“你是?”“我是赵德法啊!”来人小声说。
“赵……你是赵老师?”梁醒终于听出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淇河市下属县的前任财政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了8年。
面前的赵德法老师几年不见,头发全白了,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梁醒给他倒了杯水,问有什么事。
对方局促不安,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于是,他主动说:“赵老师,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原则,学生能办的,尽量安排。
”梁醒可怜他的处境,但又怕他真给自己出难题,特意加了句“只要不违背原则”。
最后才明白赵德法想让他帮着找事做。
他小心翼翼地红着脸说,“我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老婆孩子跟我断绝了关系,亲戚朋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现在……”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梁醒心中一软,但口气强硬:“但是你能干啥呢?”他怯怯地说:“体力活是干不了,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市政府大门口的保卫科。
我不要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
”见梁醒没说话,他坐不住了:“小梁,难为你了。
当财政局长这些年,我阅人无数,坏人的花花肠子一眼能看出来。
你是副市长,圈子比我大,需要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替你把关。
”梁醒心动了但不放心:“你只能帮我阅人,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否则咱师生也会翻脸。
”他喜形于色:“放心,我一定当好你的‘验钞机’!”他甄别的人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特别是梁醒的大学的铁哥们借故出差来玩,赵德法提醒他此人不可深交。
没多久他就求梁醒办事,说有批货被海关查了,让梁醒出面打个招呼,并递了个厚厚的红包。
梁醒最终没有答应这个铁哥们的要求。
后来海关汇报从此人包中搜出了录音笔和微型拍摄器。
梁醒惊出了一身冷汗。
梁醒的妻弟在一个区里当副局长,工作干得好,因竞争局长过来找他。
赵德法当即制止道:“工作真干得好就不用找人,找了人反而说不清了;干不好,打了招呼,组织也为难,群众意见也大。
”听了建议,梁醒就没再过问。
后来,妻弟当了局长,但他的竞争对手举报到省里,说梁醒给区里递了条子。
省里一查,不但还了他一个清白,更提高了他的威信。
有了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梁醒顺风顺水,被省组织部列为市长人选。
后来梁醒用合法方式让赵德法的恩人的儿子取得中标手续后,赵德法忙碌起来了。
有天早晨,梁醒看到赵德法又黑又瘦,叫他去医院看看。
赵德法眼圈一红:“没事。
谢谢关心。
”第二天保卫科说赵德法病重住院。
梁醒大惊,直奔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找到了浑身上下插满管子的他。
赵德法眼角滚出了一滴清泪,哆嗦着掏出一个纸包递给梁醒:“这是那小子的工程财务复印件,我仔细查看了,有问题,要马上停工。
”喘了一口气,又说“我的病是肝癌晚期,时间不多了。
我给家乡抹了黑,不能在死前再对不起政府和良心,更不能对不起你,不想背着‘贪官’这个骂名……唉,还不知族人肯不肯原谅我,让我进入祖坟啊!”两天后,梁醒站在殡仪馆赵德法的遗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着说:“赵老师,谢谢你这个无私的验钞机,替我验出了假币,让我避免了犯错。
你放心,我一定亲自把你送回老家,说服你本家族人把你葬进祖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多亏了赵德法的提醒,否则梁醒就会因收受他大学的铁哥们儿的红包而被抓住把柄,干出令人痛心的违法乱纪的事情。
B.“梁醒”谐音“良心”,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心:他不计嫌疑,为判过刑的老师找生活出路;不徇私情,拒绝帮助问题同学。
C.文中三次提到“验钞机”,不但点了题,而且前后照应,表明了“验钞机”是保证官员清正廉明、官场风清气正的关键性因素。
D.小说用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等描写方法塑造了政府官员梁醒的立体形象,他为人可亲可敬,工作可圈可点,很有人情味。
5.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验钞机”做题目?请简要分析。
(5分)6.小说对梁醒和赵德法的塑造都很成功,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走不出那片田野邱苑婷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曹文轩恐怕是最不买孩子账的一个。
如果说以杨红樱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要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曹文轩就是那个站着的精神偶像——他要让孩子踮踮脚才够得着,甚互踮脚也不行,只能远远仰望。
他声明自己不太是一个自觉为儿童创作的作家,只是采用儿童视角写作。
他是带着纯文学的野心在书写的,写起来便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根本管不上儿童不儿童。
这恰恰成就了他。
透过他的文字,你会看到沈从文,看到汪曾祺。
有评论者说,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
这话不假:他写作之前,常常要在楼下院子里走上几个小时,把自己重新扔回自然。
1997年的夏天,他写得烦闷,干脆直接逛到卖机票处,人家问,去哪儿?他说,去哪儿都可以。
“海拉尔”,对方看看当天有票航班,随便扔出一个地名。
“行!”海拉尔?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就这样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那以后,他又自驾去过张北一带的草原许多次,俨然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
北方大草原,并不是他熟悉的风景。
他生长在江苏盐城,那是一个江南水乡,水的干净细腻融进了他骨子里,以至于读他任何一部早期作品,你仿佛都能触到水乡潮湿的、氤氲的雾气。
可他也自认,他的短处也在这水,“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气质”。
陌生的北方大草原,成就了他的自我更新——第一次,他写出了以北方草原为背景的《火印》。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
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着曹文轩自己。
他不讳言,说《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主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
从调皮捣蛋,到情窦初开,到直面苦难甚至死亡,总有一个时刻,落寞会降临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旷野间,朦胧地察觉一丝生命的寂寥本质。
他曾回忆自己儿时独自在田野上的玩耍,与作品里的孤独经验如出一辙:本是一派捣乱与热闹,但是,“忽地就有孤独攻上心头,于是我慌张四顾,那时田野空大无边,自己成了蚂蚁大小,而田野还在一个劲儿地长着,不断地往四下里铺展……”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