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干旱山地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

合集下载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方式研究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方式研究

2020.12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方式研究王艳军(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0)摘 要:经查阅资料发现,采取雨前整地可有效改善土壤小气候,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造林苗木根系生长空间以及间接影响土壤养分状况和加强造林地的空气对流等,从而达到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叶树的造林效果的作用。

但是不同整地方式对不同区域造林效果影响也不相同。

本文就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多种整地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阳坡落叶松和半阳坡樟子松水平沟整地后造林4a保存率较不整地分别高25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半阳坡樟子松水平沟整地造林较不整地4a幼林地径高29.4—41.2%、树高高43.9~61.4%。

关键词:造林整地;干旱半干旱;保存率承德市围场县位于华北北部,是河北省的林业大县,是京津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其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位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有研究表明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可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少干旱面积。

因此,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加快困难立地条件区域的造林绿化尤为重要。

造林前的整地一般可以通过清除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改变小地形结构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来实现。

整地的作用主要是改善造林地立地条件、保持土壤墒情及便于造林作业等,进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及提高林业生产率等目的[1]。

有研究表明整地不但可以疏松土壤,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并能有效拦截自然降水,增强抗旱保墒能力[2],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探讨不同造林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不同整地方式对不同区域造林效果影响也不相同。

本文通过对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不同整地措施对造林效果影响研究,为当地造林整地作业提供了精准的科学参考。

1 实验地概况造林地试验区设在木兰林场龙头山种苗场,该地区海拔1300~1500m,年平均温度4.5℃左右,无霜期90~100d,土层厚45~60cm,土壤多为沙壤土、草甸土等,腐殖质含量极低,pH值7.0~8.0。

造林成活率检查

造林成活率检查

造林成活率检查1. 任务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中国,造林工作一直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仅仅进行造林还不足以解决问题,确保造林项目的成活率对于实现生态建设目标至关重要。

造林成活率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评估已进行的造林工作中苗木的存活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任务的相关内容。

2. 任务目标•检查已完成的造林项目中苗木的成活率。

•分析导致苗木死亡或低成活率的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加强对苗木养护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宣传教育。

3. 检查方法3.1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评估苗木成活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走访已完成造林项目现场,观察苗木生长情况、测量苗木高度和直径等指标,以确定成活率。

3.2 数据统计分析对已完成的造林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苗木数量、成活数量以及成活率等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成活率数据,找出影响成活率的因素,并进行深入研究。

4. 影响苗木成活率的因素4.1 土壤条件土壤质量是影响苗木生长和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酸碱度、养分含量、水分状况等都会对苗木生长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造林地点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条件,并采取必要措施改善土壤质量。

4.2 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间等气候要素会对苗木生长产生直接影响。

在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种植时间时,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并合理调整种植策略。

4.3 养护管理养护管理也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包括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工作,都需要精心安排和执行。

对于大面积的造林项目,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监测和自动灌溉系统,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5.1 种植适宜树种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对于贫瘠的土地,可以选择耐旱、耐寒的树种;对于湿润地区,则应选择喜湿树种。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干旱的地域比例更大。

在这样的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抗旱造林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探索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是当前林业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抗旱造林的意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水资源稀缺,土壤贫瘠,植被稀少。

抗旱造林技术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地质量。

抗旱造林技术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抗旱造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抗旱造林技术的原则1.选择抗旱树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旱树种。

抗旱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长。

常见的抗旱树种包括沙柳、榆树、胡杨等。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抗寒能力,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造林。

选择合适的抗旱树种是抗旱造林技术的首要原则。

2.科学施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需要合理施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科学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科学施肥还可以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对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加强护林治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需要加强护林治理,防止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加强护林治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的侵蚀,保护树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加强护林治理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1.合理设计造林方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行抗旱造林,需要制定合理的造林方案,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造林。

合理设计的造林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设计的造林方案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关于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7分)材料一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处于浑善达克沙漠的南缘及冀北山地森林的北缘,生态区位复杂而且重要,是保护京津唐地区及华北大平原的生态屏障。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①(荡然无存化为乌有),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

为了修复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林场工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异常困难。

1977年,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

雨雪冰冻轮番侵袭使得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

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人工纯林密植度高,导致树种单一、枝干长势较弱,一旦遇到冰坨压身就会损失惨重。

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他们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五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 株松树减少到50 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 株。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

单一的人造林海景观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丰富和完善。

如今,绿色的塞罕坝,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住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材料二塞罕坝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在其9.4万公顷的范围内,有蜿蜒如蛇的河流,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

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观赏多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塞罕坝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景观。

这里7万多公顷的人工林集中连片,形成一片浩瀚的林海,并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

二者②(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构成壮观、优美的自然风景。

在距今300多年前,这里就被清王朝皇室看中,辟为“木兰围场”。

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木兰秋狝”,为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址,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是指在长期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通过种植耐旱抗逆树种,采取科学的造林技术手段,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综合治理措施。

1.树种选择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抗旱性强、适应性强、树龄短、生长快的树种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树种有:刺槐、沙棘、柿子树、沙柳、垂柳、乌桕、红枫、槐树、油松等。

根据土地类型、水分状况和经济用途,合理选择不同的树种组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

2.土壤培育干旱地区土壤贫瘠,水分含量低,土层肥厚度也很薄。

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需要进行土壤培育,增加有机物和微量元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

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人工造林前田间铺施有机肥、深翻、平整土壤等。

3.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应选择在天气稳定、雨量较多的春、秋季进行,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或干燥、寒冷时期造林。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树苗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4.科学的定植定植的树苗要有质量保证,保证其干燥充实,根系健全、发达。

在定植时,根据土地结构、地形、坡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定植方式和净空面积保证树苗生长。

5.养护管理抗旱造林后要进行养护管理,促进树木生长。

主要包括: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修枝整形、除草保墒等。

同时还要加强园区的管理,如设立防火带、安装防盗设施、定期巡逻执勤等措施。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中,选对树种、科学管理、适宜时间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以此为核心,不断推进精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抗旱造林的成活率和经济、生态效益,从而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冀北地区油松营养杯造林成活率低原因及解决措施

冀北地区油松营养杯造林成活率低原因及解决措施

冀北地区油松营养杯造林成活率低原因及解决措施关键词:营养杯造林;成活率低原因;具体解决措施冀北地区干旱少雨、立地条件较差,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

为破解这一瓶颈问题,近些年来各地推广油松营养杯苗造林。

通过对造林成活率验收结果来看,应用营养杯造林总体成效好于裸根苗造林,但是部分地块成活率也不甚理想,甚至达不到国家验收标准。

一、造林成活率低原因(一)苗木运输失水一是苗木运距较长。

虽然营养杯内土壤含有一定湿度,但是长时间运输也会使苗木失水;二是营养杯苗在运输途中不遮盖任何苫布,苗木直接暴露在干燥空气中,导致苗木严重失水而影响造林成活率。

(二)苗木选择不当没有根据立地条件合理选择适宜营养杯苗木。

一是为节省苗木成本而使用过小的营养杯苗木,苗木过小抗逆性差、造林成活困难;二是为了追求造林成效而使用过大的营养杯苗木,苗木栽植后由于没有浇水条件,苗木地上和地下水分失去平衡,造成苗木地上失水过快而死亡。

(三)造林时间掌握不准认为营养杯内土壤有一定湿度和带有部分菌根,只要用营养杯进行造林,造林成活率肯定有保证。

因此在造林时间安排上,采取春、夏、秋三个季节造林。

造林施工速度缓慢、造林时间过于漫长,导致最佳时间造林面积比例小,从而降低了营养杯造林成活率。

(四)造林技术不到位一是进行大面积高规格整地,造成土壤失墒和栽植穴内土层较浅;二是营养杯苗木栽植过浅,或者栽后没有覆土踏实,栽植穴土壤容易失墒,苗木地下根部容易失水,同时栽植苗木容易倒伏;三是带着整个营养杯容器栽植,栽后根系不能伸展和生长,影响营养杯造林成活率。

二、提高造林成活率主要措施(一)尽量减少苗木失水一是苗圃地要选择在交通方便、距离造林地较近的地块,这样既可以缩短苗木运输距离,又可以降低苗木运输成本;二是出圃前2天浇透水,使苗木和杯内土壤吸足水分。

起苗时保证苗木根系和容器完整,要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

三是尽量白天起苗装苗、夜间运输苗木,运输途中要加盖苫布进行遮阴,防治苗木运输途中失水;四是最好用塑料袋或塑料箱装运苗木,减少苗木损伤;五是注意随造林随运输苗木,当天运输的苗木当天栽完最好,不要囤积过多苗木而失水。

浅谈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浅谈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浅谈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活动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成活率低的问题,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土壤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选种、种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浅谈,探讨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选种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土壤贫瘠,因此在选种时应选择适应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对于干旱条件较为严酷的地区,应选择具有抗旱性强的树种,如沙柳、柳杉等。

而对于半干旱地区,可以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杨树、柞树等树种。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种,可以提高树木对干旱的抵抗力,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种植技术也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稀缺,种植时应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

在树木栽植前,可以将苗木进行浸水处理,增加其吸水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追肥、覆盖等方法,降低蒸发,减少水分损失。

还可以采取适当的修剪措施,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抵抗干旱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成活率。

管理措施也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在栽植后,需要及时对树木进行管理,包括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对于干旱地区的造林活动来说,浇水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幼苗生长期,要保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

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避免树木受到病害侵袭而导致死亡。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成活率。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通过选种适应性强的树种,运用节水技术和合理种植技术,以及加强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进一步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和发展。

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应知应会1000题

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应知应会1000题

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应知应会1000题第一部林业政策法规一、填空题1.林业政策一般通过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以决定、(通知)、规定、办法等形式公布。

2.林业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3.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

4.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

5.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的农户,确立(农民)为林地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

6.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继承。

7.林业法律法规的任务是保障我国(林业发展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国家规范和促进林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8.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通常称为(林权),也被人们称为山林权。

9.林权的主体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

10. 森林和林地的权属如果发生改变,应当依法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11. 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

12. 森林公安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以(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为主的体制。

13. 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14.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5. 采伐林木实行(凭证采伐)制度,是国家保证森林采伐限额不被突破的重要法律措施。

16. 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木材运输证件,国家统一调拨的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0 g生 根 粉 蘸 根 、 土 型 保 水 剂 5 、 水 5 5 k 拌 g浇
全随机 区组设 计 , 同一 区组在立 地条 件 、 气候 、 被等环 植 境 因子及 树种 、 整地 、 植及苗 木的来源 、 栽 品种 、 规格上要 求一致 , 减少 示范栽植 的误差 , 布设栽 植 面积 。每个 区组 的排序是随机 的 , 区面积 大小 以包 括 4 小 9株 苗木 为准 , 随机抽签布设小区 , 每株 苗木按 设计要 求加 挂铁 牌 , 签 l
2e , 5 m 土壤瘠 薄 , 腐殖质少 , 表植被 为羊胡草 、 地 黄被 草
止水 土流失 , 在造林整地时要 求用石块 垒埂 , 高不小 于 埂
1e 。坡度较缓 的造林 地 , 5r a 先在 坡面 上沿等 高线 划 出线
等, 盖度在 3 % ;H值在 5~ 0 p 8之间 , 土母 质为石灰岩。 成
水土流失。
AT B 3号生根粉 ( 中国林科 院研究所 艾 比蒂生 根粉 ) ; “ 科翰 ” 保水剂 ( 保定 科翰 公 司生产 ) 塑 料薄 膜 ( ; 市场 销 售的普通地膜 ) 科 翰” 。“ 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 简称吸 水剂 ) 它们不溶 于水 , 能够 吸水膨胀 , 为无色 透明凝 , 但 成 胶, 该吸水剂能 吸收 与保持 自身 重量 数百倍 甚 至 千倍 以 上 的水分 , 并能缓慢释水供树 木吸收 , 到抗 旱保 墒的作 起
试 验区位于承 德市 滦平 县长 山峪镇 , 是典 型 的干 旱 阳坡 、 阳坡 , 半 年降水量平均 5 0 0 mm, 春季 多风少雨 , 夏季 降雨量小 , 雨量集 中在 7 8两个月份 ; 、 年均温度 7 8t; . ' 造 2 林地海拔 7 0 典 型 的山地气 候 ; 度在 2 0 m, 坡 活率; 土壤含水量; B3号生根粉; AT 抗旱保水剂
中图 分类 号 : 2. 文献标 识码 : ¥ 82 7 A
1 试 验 地 概 况
文 章编 号 :02 35(060 — 05— 2 10 — 36 20 )4 0 1 0
雨季 , 整地时 把当 年生小灌 木从 半腰割 下 , 将杂草 、 枯枝
l , 造林树种 设有 4 区组 , 号 每个 个 每个 区组 安排 4 小 个
区。4次重复 。
2 3 造 林 整地 方 法 .
l 。用 5 g 生根粉配成泥浆溶液蘸根 , 5 0/ 栽植时 , 先挖 小穴加 5 g保水剂与土拌匀后栽植 , 然后浇水 1 k , 穴。 5 g封 ( ) 0/ g生 根 粉 蘸 根 、 土 型 保 水 剂 5 、 水 6 5 gk / 拌 g浇 1k 、 5 g覆膜综合 处理 。用 5 gk 生 根粉 配成 泥浆溶 液蘸 0/g 根, 栽植时在 定植 穴离 底层 13处苗 木根 系分 布 区先挖 / 小穴加 5 g保水剂 与土拌 匀后栽 植 , 浇水 1k , 后覆 盖 5g然
泥浆造林。
供试树 种选择 2 a生火炬树 、 山杏 、 松耐旱的乡土树 油 种, 苗木均为一级苗木 。
在试 验区选择 干旱半阴坡 、 阳坡造林地 块 , 半 按照完
( )0 / g 2 5 g k 生根粉蘸根 。将苗木修根 , 把苗木根浸泡 在 5 g k B 3号生根粉溶液 中, O / gA T 浸泡时间为 05~6 。 . h ( )0 g k 3 10 / g生根粉 蘸根 。将 苗木修 根 , 把苗 木根浸 泡在 10 / g B 3号生 根粉 溶液 中, 0 gk A T 浸泡 时 间为 0 5~ . 6, h 然后造林 。 ( )0 / g 4 5 g k 生根粉 、 根 型保 水剂 混合 蘸 根。将“ 蘸 科 翰” 保水剂与细土按 l 0充分混合均匀 , :1 加水 搅拌达 到 饱 和状 态 , 将苗木 在 5 gkXS 3号生根粉 中浸根 0 5~ O/g r . 6 后再 在保 水剂中蘸根造林 。 h

落 叶和当年生 小灌 木填人 穴 内做绿 肥 , 生土做埂 , 用 熟土 回填 , 捡出石块 , 内活土层不低 于 3 e , 坑 0 r 上面盖上 浮土。 a
采取穴状 和块 状整地 , 地规格 为 10 m× 0 m× 0 m; 整 2e 6e 4 e 土层 薄 、 度大 的整地 规格 为 7 e 坡 0 m×5 e 0 m×3 e 为 防 0 m,
用。
2 2 造 林 试 验 .
油松采取植 苗 造 林 , 炬 树 、 火 山杏树 种 采 取截 干 造
林, 配置方 式以纯林 为主 , 株行距为 2 2 m× m。
24 生根 粉 和 抗 旱 保 水 剂 的使 用 方 法 .
()3/g 13 gk 生根粉蘸根。将苗木修根 , 苗木根浸泡 把 在 3 gkX r 3 / g S 3号生 根粉 溶液 中 , 浸泡时间为 0 5~ h 蘸 . 6,
摘要: 在冀北干旱山地造林中运用适合干旱阳坡、 半阴坡抗旱保墒技术, 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整地, 使用不同剂量
的生根粉 、 抗旱保水剂可使土壤水分含量 比对照提高 1.% ; 63 造林成活率平 均 比对 照提高 8 百分点 ; 长有不 同程 个 高生
度 的提高 。在冀北干旱 山区同类立地 条件 下造林 推广 , 能有效地提高生态 、 济和社 会效 益。 经
维普资讯
第 4期
河北林 业 科技
20 06年 8月
冀 北 干 旱 山地 提 高 造 林成 活 率试 验
张悦瑜 , 于海 燕 孙 小强
( 承德市林 业技术推广 总站 , 河北 承德 o7 0 ) ( 60o 滦平县林业局 , 河北 滦平 0 8 5 ) 6 2 0
2 试 验 材 料与 方 法
2 1 生根 粉 和 保 水 剂 .
段做 为 水 平 阶 的 下 沿 , 般 3~1m, 线 段 开 沟 , 一 0 沿 深 5 e 宽 6 7 e 把石块或 心土 翻出作埂 , 0m, o~ 0 m, 熟土 回填 沟 中, 作成 台阶式 , 坡面水平或里 低外高 , 成反坡状 , 以防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