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PC合金性能
PC_ABS合金简介

ABS改性PC的目的和意义
• ABS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加工流动性, 价格较PC便宜,易于成型加工,但耐热性 较差。PC与ABS共混制备PC/ABS合金, 一方面可以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 令一方面可以降低PC粘度,如添加10%的 ABS,PC粘度降低13%~15%;添加20% 的ABS,PC的粘度可以降低20%~27%。 PC与ABS共混,还可以提高PC耐应力开裂 性,减少制品内应力,提高冲击强度,降 低冲击对厚度和缺口的敏感性,同时还可 以降低成本
影响PC/ABS合金性能的因素
• • • • 1.PC与ABS性质的影响 2.合金中ABS含量的影响 3.第三组分的影响(增溶剂,填充剂) 4.剪切作用的强弱
PC与ABS性质的影响
不同牌号的PC及ABS树脂共混的合金在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PC/SAN
的溶解度参数差为0.84(J/cm3)0.5,而PC/PB的溶解参数差为7.45(J/
ABS的优点
1.有优越的耐冲击强度,特别是在低温有无 与伦比的冲击强度,而且热变形温度高 丁二烯 2.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好、易电 镀 丙烯腈 3.加工适应性好,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模 压成型等所有的加工方法都可以,而且尺 寸稳定性好,耐碱性,耐应力开裂性也好 苯乙烯
ABS的缺点
1、透明性不好 2、耐候性较差
PC可在120℃长期工作使用,短期可耐140℃, 玻璃化温度高(140~150)使其具有化学稳 定性和耐蠕变性。优于PA和POM。干燥好的 聚碳酸酯在成型加工时不易氧化降解.熔融 状态320℃可保持数小时。短时间达到 330~350℃也只有极小的降解,高于350℃才 开始分解。
PC的抗蠕变性能
• • • • • •
优点: 1.具有高抗冲击强度,具有刚而韧的特性 2.热变形温度较高,热稳定性好 3.聚碳酸酯的透光率很高,雾度很小 4.耐候性好,阻燃,有自熄性 5.介电强度特别高,耐电晕性好,优良的电 绝缘体
PC-ABS合金材料性能论文

PC-ABS合金材料性能论文摘要:我国必须加快PC/ABS合金的研制步伐,同时大力开展PC/ABS合金的应用开发,以满足各行业的需求。
开发适用于不同领域PC/ABS合金,降低加工成本,深入研究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塑件的影响,最终实现对制品精细结构的控制,开发环保类增容剂及其它助剂,并废料的回收利用研究。
前言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的重复结构单元为碳酸酯型的聚合物。
PC与ABS共混可以综合两者的优良性能,PC/ABS合金一方面它的耐热性,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优于ABS,另一方面它的成本和熔体粘度比PC低,加工性能比PC好,其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都大大降低。
因此,PC/ABS合金在各个行业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 PC/ABS合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PC和ABS共混后可综合PC和ABS的优点。
一方面,它可提高ABS 的耐热性、抗冲击性和拉伸性能,使ABS用于高端领域;另一方面,它可降低PC的熔体黏度,提高PC的流动性,改善其加工性能,减少制品的内应力,减少冲击强度对缺口和厚度的敏感性,使PC可用于薄壁长流程制品的制造。
因此,PC/ABS合金综合了PC和ABS各自的优点,当配方和工艺合理时可获得比母体树脂更优异的性能。
GE公司的商品名为Cycoloy,已有数十种,也开发出了高流动级PC/ABS合金,悬梁缺口冲击强度可达480J/m,适宜制作薄壁和复杂制件。
另外,该公司的低温冲击韧性好的Cycoloy C1100前者更耐热,耐冲击,工艺性更好,其热变形温度为105℃,悬臂梁缺口冲击为640J/m,用于仪表、消费品以及其它非阻燃商品设备等。
Bayer 公司最早开发出了阻燃级PC/ABS合金,商品名为Bayblend。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开发出电镀级PC/ABS合金,商品牌号为MK-1000A。
我国PC/ABS合金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陈鑫岳等人对PC/ABS合金材料性研究表明,ABS中的橡胶对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PC/ABS共混体系的性能具有PC 和ABS的性能加和效应。
ABS-PC合金性能

ABS+PC合金材料的性能,及注塑工艺ABSABS可以看作是PB(聚丁二烯),BS(丁苯橡胶),PBA(丁晴橡胶)分散于AS(丙烯晴一苯乙烯的共聚物)或PS(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多组份聚合物,三种组份的作用:A (丙烯晴)---占20-30%,使胶件表面较高硬度,提高耐磨性,耐热性.B (丁二烯)---占25-30%,加强柔顺性,保持材料弹性及耐冲击强度.S (苯乙烯)---占40~50%保持良好的成型性(流动性,著色性)及保持材料刚性.塑料主要性能:a. 由于B的作用,ABS较GPPS抗冲击强度高得多.b. 收缩率较小(0.4~0.7%),尺寸稳定.c. 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也是所有塑料中电镀性能最好的.注塑工艺要求:a. 吸湿性较大,必须干燥,干燥条件85 oC/3小时以上,(如要求胶件表面光泽,更需长时间干燥).b. 温度参数: 料温180-260 oC(一般不宜超过260 oC,因过高温度会引致橡胶成份分解反而使流动性降低),模温40-80 oC正常,若要求外观光亮则模温取较高.c. 注射压力一般取70-100Mpa,保压取第一压的30-60%,注射速度取中,低速.d. 模具入水采用细水口,热水口及一般设计水口为0.8~1.2mm.共混改性塑料:a. ABS+PC---提高ABS耐热性和抗冲击强度.b. ABS+PVC---提高ABS的韧性,耐热性及抗老化能力.PC---塑料主要性能:a. 高透明度(接近PMMA),非结晶体,耐热性优异.b. 成型收缩率小(0.5-0.7%)高度的尺寸稳定性,胶件精度高.c. 冲击强度高居热塑料之冠,蠕变小,刚硬而有韧性.d. 耐疲劳强度差,耐磨性差,对缺口敏感,而应力幵裂性差.注塑工艺要点:a. 高温下PC对微量水份即敏感,必须充分干燥原料,使含水量降低到0.02%以下,干燥条件: 100-120 oC,时间:12小时以上.b. PC对温度很敏感,熔体粘度随温度而明显下降,料筒.温度: 250-320 oC(不超过350 oC),适当提高后料筒温度对塑化有利.c. 模温控制:85-120 oC,模温宜高以减少模温及料温的差异从而降低胶件内应力(模温高虽然降低了内应力,但过高会易粘模,且使成型周期长).d. 流动性差,需用高压注射,但需顾及胶件残留大的内应力(可能导致幵裂),注射速度:壁厚取中速,壁薄取高速.e. 必要时内应力退火: 烘炉温度125 oC-135 oC,时间2小时,自动冷却到常温.f. 模具方面要求较高:* 设计尽可能粗而短,弯曲位少的流道,用圆形截面分流道及流道研磨抛光等为使降低熔料的流动阻力.*注射浇口可采用任何形式浇口,但入水位直径不小于1.5mm.*材料硬,易损伤模具,型腔,型芯,须经淬火处理或镀硬烙(cr).g. 啤塑后处理,用PE料过机.共混改性塑料:a. PC+ABS---随眷ABS的增加,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成型温度有所下降,流动性变好,内应力有改善,但机械强度随之下降.b. PC+POM可直接任何比例混和,其中PC:POM=50-70:50-30很大程度上保持了PC优良机械性能且耐应力幵裂能力显著提高c. PC+PE---目的是降低熔粘度,提高流动性,也可使P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得到一定程度改善.d. PC+PMMA---可使塑件呈现珠光效果.相关专题:塑料助剂时间:2011-10-26 13:54来源:阿里巴巴塑料价格库溴科学与环境论坛(BSEF)工作组近日指出,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是否应如瑞典提议的将其作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出版的授权候选产品名单还有待讨论。
PC—ABS参数1

PC—ABS参数1PC—ABS参数1PC—ABS(Polycarbonate-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是一种PC和ABS两种塑料的共混物,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热性。
PC—ABS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通信等领域。
首先,PC—ABS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相比于纯ABS塑料,PC—ABS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度和冲击。
这使得PC—ABS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和电子设备等需要耐撞击的领域。
其次,PC—ABS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PC—ABS在高温环境下仍保持稳定,不会变形或熔化。
这使得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长时间工作,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此外,PC—ABS的成型性能也非常好。
它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工艺制作出各种复杂的形状和结构,非常适合生产大批量的零部件。
这使得PC—ABS在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此外,PC—ABS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
它具有很高的耐油性、耐溶剂性和耐化学品腐蚀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不会受到化学物质的腐蚀。
此外,PC—ABS具有很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它的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都非常高,可以有效防止电流泄漏和电磁干扰,保证电子产品的稳定运行。
总之,PC—ABS作为一种合金材料,综合了PC和ABS的优点,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这使得它在汽车、电子、电器和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满足不同产品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ABS-PC简介

PC/ABS合金材料简介已阅:154 2009-8-26 15:09:30PC与ABS共混物可以综合PC和ABS的优良性能,一方面可以提高ABS的耐热性、抗冲击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PC成本和熔体粘度,提高流动性,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
可用于成型大面积或薄壁长流程制品。
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电器部件、帽盔及生产汽车车身等要求兼有优良抗冲击性和刚性的制品。
如汽车内外部件、家电(电视、电话机等)、电脑及周边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外壳、通讯器材等多个领域。
选用不同类型的ABS树脂与聚碳酸酯形成的PC/ABS合金,能得到适用于不同领域所需的材料。
PC/ABS合金改性的研究已阅:201 2009-8-26 15:00:58PC/ABS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外壳件。
由于手机类电器外壳趋向于超薄、超轻,其所用PC/ABS合金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
然而PC、ABS有限的相容性,影响了PC/ABS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PC/ABS复合体系中微团间相容性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
ABS-g-MAH与PC、ABS经双螺杆挤出机反应共混,制备了PC/ABS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32.18KJ/m~2增强到41.92KJ /m~2;拉伸强度达到53.05MPa,增幅为3.61%。
力学性能提高表明马来酸酐接枝ABS提高了P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适量相容剂的作用不仪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材料的拉伸性能。
EVA与PC、ABS共混制备了PC/ABS/弹性体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添加5份弹性体EVA显著增加了PC/ABS合金的抗冲击性能,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48.4KJ /m~2,增幅达50.4%。
经共混EVA在PC/ABS合金中形成了粒径为0.2~0.4μm的弹性核,且弹性核在树脂基体中分散均匀,大小均一。
PC+ABS性能

PC+ABS性能PC/ABS合金介绍2007-05-13 19:12一般来说:两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差小于0.5时,相容性能较好;溶解度参数理论仅仅考虑分子间的色散力,只适合于非极性分子的情况。
PC与ABS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但是,PC与ABS的相容性受两组分的型号、配比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很大。
为了有效改善界面相容性,最有效方法是在共混体系中加入相容剂。
通常的增容剂有:ABS 的接枝物、PE接枝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胺基、SAN、双组分增容等。
PC/ABS合金可综合两者的优良性能。
一方面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降低PC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
用于改善PC抗冲改性剂:主要有如EVA、CPE等部分相容分散型改性剂以及ABS、ACR、MBS等离子分散型改性剂。
聚合物合金形态结构与研究法:从聚合物合金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以断定合金中各组分的相容性好坏。
聚合物合金形态结构有三种情形:一、单相连结构:是构成聚合物共混合金的两相或多相体系中只有一个连续相,连续相作为一种分散介质,称为基体。
其他相分散于连续相中称为分散相。
大多数共混物都呈此结构。
二、互穿网络结构:通常讲互穿网络结构就是互穿两相连续结构。
三、层状分布形态结构:前两种形态是微粒状结构,所谓层状分部是分散引连续相中呈多层状结构,如PE/PA6共混体系中,在一定的挤出工艺下,分散相PE在PA6以层状形式存在。
使共混材料具有很好的气体阻隔性。
塑料合金形态结构的三种情形一、单相连续结构:单相连续结构是构成聚合物共混合金的两相或多相体系中只有一个连续相,连续相作为一种分散介质,称为基体。
其他相分散于连续中,称为分散相,大多数共混物都呈此结构。
二、互穿网络结构:通常讲互穿、网络结构是互穿两相连续结构。
三、层状分布形态结构:前两种形态是微粒状结构,所谓层状分布是分散相连续相中呈多层状结构。
PCABS塑料特性成型工艺用途

PCABS塑料特性成型工艺用途PC/ABS塑料是一种具有优秀性能的合金材料,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制成。
它继承了PC和ABS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能。
以下将分别介绍PC/ABS塑料的特性、成型工艺和用途。
一、特性:1.力学性能优异:PC/ABS塑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抗冲击性,能够在低温下保持较好的韧性。
2.耐候性良好:PC/ABS塑料能够在室外长时间使用而不退色、变黄,具有较好的耐候性。
3.耐热性优良:PC/ABS塑料的热变形温度较高,可达100℃以上,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4.电绝缘性能好:PC/ABS塑料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能,能够在电子领域等需要电绝缘性能的领域中应用。
二、成型工艺:1.注塑成型:PC/ABS塑料适用于注塑成型工艺,通过将塑料粒料加热到熔融状态,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和固化,得到所需形状的制品。
2.挤出成型:PC/ABS塑料也可以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成板材、管材等产品,将塑料粒料加热到熔融状态,通过挤出机将塑料挤出模具,再经过冷却和固化得到产品。
3.吹塑成型:PC/ABS塑料适用于吹塑成型工艺,通过将加热的塑料挤出模具,通过气流将塑料吹膨成所需形状,经过冷却和固化得到产品。
三、用途:1.汽车零部件:PC/ABS塑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和耐热性,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如车身外装件、仪表板、门板等。
2.电子产品:PC/ABS塑料的电绝缘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抗候性,可用于电子产品外壳、键盘、鼠标等部件的制造。
3.家电产品:PC/ABS塑料的耐热性好,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可用于吹风机、电吹风等家电产品的外壳制造。
4.工程器械:PC/ABS塑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用于工程器械的外壳、配件的制造。
5.医疗设备:PC/ABS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医疗设备的外壳、仓储箱的制造。
abs pc是什么材质

ABS PC是什么材质1. 引言ABS PC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材质,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PC(聚碳酸酯)共混而成。
它继承了ABS材质的良好耐冲击性和成型性,同时又具有PC材质的高强度和耐高温特性。
在许多应用领域中,ABS PC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耐用的零部件和外壳,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2. 物理特性2.1 耐冲击性ABS PC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出色的耐冲击性。
这意味着即使在低温下也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而不破裂或变形。
因此,ABS PC经常被用于制造需要抵御外力撞击的产品,如保护套、手机外壳等。
2.2 强度与硬度ABS PC的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这使得它具有较好的耐磨损性和耐候性。
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抗拉伸和抗压缩性能,使得ABS PC制成的产品能够在较大的负荷下保持形状完整。
2.3 耐高温性相比于纯粹的ABS材质,ABS PC具有更高的耐高温特性。
它的熔点高于ABS,可以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保持稳定性和强度,因此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这使得ABS PC在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外壳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加工性能3.1 成型性ABS PC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使得它非常适合注塑成型。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它能够快速填充模具并保持细节清晰,从而生产出精细的零部件。
3.2 表面处理ABS PC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因此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表面处理。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满足特定的外观和功能要求,可以采用喷涂、喷砂或电镀等表面处理方法。
4. 应用领域由于其良好的物理特性和加工性能,ABS PC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汽车零部件:如汽车内饰、车身外壳、车门把手等。
•电子设备:如手机外壳、计算机外壳、机箱等。
•家电产品:如吸尘器外壳、风扇叶片等。
•工业设备:如注塑模具、工具箱等。
•医疗器械:如医疗设备外壳、手柄等。
5. 结论ABS PC是一种优异的工程塑料材质,具有出色的耐冲击性、高强度、优良的耐高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PC合金材料的性能,及注塑工艺
ABS
ABS可以看作是PB(聚丁二烯),BS(丁苯橡胶),PBA(丁晴橡胶)分散于AS(丙烯晴一苯乙烯的共聚物)或PS(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多组份聚合物,三种组份的作用:
A (丙烯晴)---占20-30%,使胶件表面较高硬度,提高耐磨性,耐热性.
B (丁二烯)---占25-30%,加强柔顺性,保持材料弹性及耐冲击强度.
S (苯乙烯)---占40~50%保持良好的成型性(流动性,著色性)及保持材料刚性.
塑料主要性能:
a. 由于B的作用,ABS较GPPS抗冲击强度高得多.
b. 收缩率较小(0.4~0.7%),尺寸稳定.
c. 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也是所有塑料中电镀性能最好的.
注塑工艺要求:
a. 吸湿性较大,必须干燥,干燥条件85 oC/3小时以上,(如要求胶件表面光泽,更需长时间干燥).
b. 温度参数: 料温180-260 oC(一般不宜超过260 oC,因过高温度会引致橡胶成份分解反而使流动性降低),模温40-80 oC正常,若要求外观光亮则模温取较高.
c. 注射压力一般取70-100Mpa,保压取第一压的30-60%,注射速度取中,低速.
d. 模具入水采用细水口,热水口及一般设计水口为0.8~1.2mm.
共混改性塑料:
a. ABS+PC---提高ABS耐热性和抗冲击强度.
b. ABS+PVC---提高ABS的韧性,耐热性及抗老化能力.
PC---
塑料主要性能:
a. 高透明度(接近PMMA),非结晶体,耐热性优异.
b. 成型收缩率小(0.5-0.7%)高度的尺寸稳定性,胶件精度高.
c. 冲击强度高居热塑料之冠,蠕变小,刚硬而有韧性.
d. 耐疲劳强度差,耐磨性差,对缺口敏感,而应力幵裂性差.
注塑工艺要点:
a. 高温下PC对微量水份即敏感,必须充分干燥原料,使含水量降低到0.02%以下,干燥条件: 100-120 oC,时间:12小时以上.
b. PC对温度很敏感,熔体粘度随温度而明显下降,料筒.温度: 250-320
oC(不超过350 oC),适当提高后料筒温度对塑化有利.
c. 模温控制:85-120 oC,模温宜高以减少模温及料温的差异从而降低胶件内应力(模温高虽然降低了内应力,但过高会易粘模,且使成型周期长).
d. 流动性差,需用高压注射,但需顾及胶件残留大的内应力(可能导致幵裂),注射速度:壁厚取中速,壁薄取高速.
e. 必要时内应力退火: 烘炉温度125 oC-135 oC,时间2小时,自动冷却到常温.
f. 模具方面要求较高:* 设计尽可能粗而短,弯曲位少的流道,用圆形截面分流道及流道研磨抛光等为使降低熔料的流动阻力.
*注射浇口可采用任何形式浇口,但入水位直径不小于1.5mm.*材料硬,易损伤模具,型腔,型芯,须经淬火处理或镀硬烙(cr).
g. 啤塑后处理,用PE料过机.
共混改性塑料:
a. PC+ABS---随眷ABS的增加,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成型温度有所下降,流动性变好,内应力有改善,但机械强度随之下降.
b. PC+POM可直接任何比例混和,其中PC:POM=50-70:50-30很大程度上保持了PC优良机械性能且耐应力幵裂能力显著提高
c. PC+PE---目的是降低熔粘度,提高流动性,也可使P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d. PC+PMMA---可使塑件呈现珠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