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金沙县国照腾龙煤矿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措施编制:魏梅初2015年1月份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措施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厅[2014]43号文《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金沙矿山事故应急预案》和根据我矿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巷道布置﹑采掘安排﹑机械电器设备﹑涌水量﹑瓦斯煤尘等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的类型﹑地点﹑程度和后果作如下分析预测。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具体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等级的划分,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一、矿井瓦斯危险源,危险等级Ⅲ(一)检测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按时鉴定瓦斯等级。
(二)评估在开采煤层中,既有开采层的瓦斯涌出,又有围岩的瓦斯涌出。
瓦斯大量涌入采空区,将导致工作面回风瓦斯超限,上隅角积聚瓦斯超限,可能导致瓦斯事故。
这些都应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考虑,提出解决方案。
综合情况看,我矿的瓦斯危害将是生产过程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因素,应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1、瓦斯窒息事故由于存在矿井瓦斯的涌出,如果通风管理不善,出现盲巷而不及时封闭,或由于停风导致瓦斯积聚而不采取相应的撤出人员,并防止人员入内的措施,可能导致瓦斯窒息发生而造成人员伤亡,这种可能性在该矿瓦斯涌出量大时是完全存在的。
为防止瓦斯窒息事故的发生,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供给井下各用风地点足够的风量和风流的稳定可靠;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杜绝盲巷和低风速巷道;在生产管理中,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防人员进入盲巷、不通风巷和因故临时停风的巷道。
2、瓦斯燃烧如果瓦斯涌出量大,矿井通风不能有效解决瓦斯问题,在局部地点形成较高浓度的瓦斯积聚,遇火源时可能引起瓦斯燃烧,并可能引起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连锁反映,形成重大灾难事故。
因此,必须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如加强通风,喷雾降尘,在放炮时严格实行“一炮三检”制度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并控制其它火源出现。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检测和监控,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重大危险安全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检测要求: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检测的具体要求,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周期、检测指标等。
2. 监控管理要求: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要求,包括监控设备的布置、监控频率、监控记录等。
3. 应急预案:制定了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应急联系人等。
4. 培训要求:规定了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安全操作培训、应急处理培训等。
5. 管理责任: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包括安全检测、监控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分工。
6. 监督检查: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和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要求,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社会的影响。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重大危险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和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2.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重大危险源,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
3. 总体要求(1) 全面规划:对于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全面的危险源分析、评估和控制方案,保证排查工作全面、无死角。
(2) 系统管理: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3) 健全机制:建立健全事故预防、报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对重大危险事故隐患的预防和处理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检测、评估、监掌控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可控,防备和应对重点不安全源的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资产利益,订立本规章制度,明确重点不安全源的检测、评估和监控程序,有效管理各类不安全源,降低安全风险。
2. 定义和范围•重点不安全源: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重点事故的设备、工艺、料子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等。
•不安全源检测:通过对重点不安全源的定期检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不安全源评估:对已发现的不安全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等级。
•监控措施:对不安全源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控,确保其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 重点不安全源检测与评估流程3.1 重点不安全源检测流程1.依照重点不安全源清单,明确重点不安全源的范围和内容。
2.设定检测周期,并编制重点不安全源检测计划。
3.由专业人员构成的检测小组进行检测,包含实地勘察、设备检查、资料查阅等。
4.检测小组依据检测结果,订立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
5.检测完成后,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汇报检测结果,并形成检测报告。
3.2 重点不安全源评估流程1.依据检测结果,对重点不安全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2.订立评估标准,将重点不安全源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
3.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不安全源,订立相应的防控措施和紧急处理预案。
4.将评估结果及相应措施报批给企业管理层,并组织相关部门组织培训和宣传。
4. 重点不安全源监掌控度4.1 设备监控1.对涉及重点不安全源的关键设备,订立定期巡检计划,包含设备状态、安全装置、紧急停机按钮等的检查。
2.设立设备监控中心,负责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
3.建立设备异常报警机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4.2 工艺监控1.对涉及重点不安全源的关键工艺进行实时监控,包含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的监测。
2.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工艺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建立工艺参数异常报警机制,确保在工艺异常发生时能够及时警示并采取掌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对人员、财产、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防止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1.检测方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和经验判断,对重大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定量分析是使用科学仪器和分析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定量化。
2.检测评估标准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和环境的特点制定。
一般包括对危险源的种类、性质、规模、潜在危害程度等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分为安全等级,确定相应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监控措施1.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
包括监测传感器、监测装置、监控仪表、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等。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及时掌握危险源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2.加强现场管理对重大危险源的现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巡检和检查。
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
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3.制定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加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防止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四、应急预案1.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制定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
建立组织体系和沟通渠道,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包括事故预警、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等具体措施和步骤。
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和物资。
包括应急救援车辆、应急通讯设备、急救药品和安全防护用品等。
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完好性。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结果及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育才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0年六月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育才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实施日期:2010年6月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0年六月《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审批意见目录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情况…………………………………………………………三、重大危险源辨识…………………………………………………1、煤层自燃发火…………………………………………………2、大面积顶板垮落………………………………………………四、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五、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六、重大危险源检测管理领导小组………………………………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及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及职工生命安全,避免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有效地防止突发性重大危险事故发生。
并能在发生事故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把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并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二、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东胜煤田四道柳找煤区西部第4~5勘探线之间。
具体位置在纳林沟以东、束会川以北、纳林梁以西的纳林塔村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08″~110°18′01″北纬39°33′50″~39°37′36″本矿井距包(头)-府(谷)公路约10km,由运煤公路相通,沿包-府公路向北44公路到达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并与109国道、210国道相接;沿包-府公路向南可达陕西大柳塔、府谷、神木等地,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1. 引言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各种生产设备的出现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随着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增加,也使重大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变得更加明显。
因此,对于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显得至关重要。
2. 检测、评估2.1 检测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时,需要明确检测的目的。
一般来说,检测重大危险源目的是为了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如泄漏、火灾等。
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三种方式。
物理检测主要是利用物理传感器来检测重大危险源周围的环境和变化情况,如温度、压力等。
化学检测主要是利用化学传感器来检测周围气体成分和浓度。
生物检测则是利用生物感应器来检测重大危险源周围的生物存在情况。
2.2 评估在完成重大危险源检测后,需要进行评估。
主要是根据检测结果以及相关标准和法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安全风险等级。
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主要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判断出风险等级,如低、中、高级别。
定量评估则是通过相关数据计算确定出风险等级,如利用概率统计和风险评估模型等工具。
3. 监控进行重大危险源检测和评估后,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
监控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重大危险源造成的风险和隐患。
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查两种。
3.1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
如果监测结果超出了安全阈值,那么系统将自动产生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3.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查重大危险源的设备是否维护良好,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一般建议定期检查周期不应超过一年,对于危险等级较高的重大危险源可以缩短检查周期。
4. 结论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是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测和评估,可以明确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为保障工业生产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___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第四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五条各部门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第六条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七条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八条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第九条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随着煤矿产业的发展,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煤矿作为一种危险的生产环境,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检测、评估和监控其重大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
1.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和评估检测和评估煤矿重大危险源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煤矿内的煤与瓦斯是煤矿灾害的主要危险源。
因此,有必要针对煤与瓦斯进行检测和评估。
(1)煤的安全指数检测:煤的安全指数是煤的一种物理性质,是衡量煤自燃性、爆炸性和顶板塌落的重要参数。
煤矿工作面上的煤都应该进行安全指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制定采取措施,降低煤和煤岩体的危险系数。
(2)瓦斯浓度检测:瓦斯是煤矿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危险源之一。
煤矿内的瓦斯浓度一旦超过合理范围,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煤矿内应该随时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2.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主要的监控措施包括:(1)安全巡查:应定期组织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2)扫描监测:煤矿内可以安装瓦斯浓度检测仪、火灾探测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煤矿内的瓦斯浓度和火灾情况;(3)实时监测: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对煤矿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煤矿安全情况。
3.应急预案的制定在煤矿内发生突发事件时,为及时避免或减轻灾害事故的危害,制定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包括:(1)应急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2)应急设备、资源的储备和配置;(3)应急演练及培训;(4)应急指挥与信息报告机制的建立;(5)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总之,煤矿的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和监控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是灾害发生后有效应对的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全面推行安全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一、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长春市双阳区太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平煤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小河子村境内,行政区划属太平镇。
其地理坐标为:经度:125°41′00″至125°44′05″;纬度:43°22′30″至43°23′51″。
井田距长春市约55km,距双阳区12km,这里有长春——土顶公路通过,交通十分方便。
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松辽平原与东南部山区过渡带的低山丘陵区,区内总体地势呈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383.7米,最低点为240.9米,相对高差143.4米。
区内为全区覆盖,仅在山脊和沟谷地带局部有岩石裸露。
区内水系不发育,多为雨后地表径流,主要河流有田家街河,为长年流水,水位标高一般在240.9~249.1米,流量较小。
三)、气象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冬季最低气温-29℃,夏季最高气温32℃,春季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为589.09㎜,雨最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月降水量150.1㎜,12月份至来年3月份为冰冻期,冻土层厚为1.6m-1.7m。
风速历年平均为3.4m/s,春季较大,4月份最大风速可达8级以上。
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
地震烈度为7级。
四)、交通运输条件矿区距长春市约55km,距双阳区12km。
这里有长春——土顶公路通过,交通十分方便。
五)、电源条件矿井现有两回专用供电线路,均来自太平变电所不同母线端,电压等级均为10kV,两路电源同时带电互为备用。
供电电源完全能够满足矿井现有供电需求。
六)、水源条件太平煤矿水源采取打深水井、建设水池,供矿内生产、生活用水。
现矿井水源井及矿井涌水能够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七)、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太平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年,服务年限11.4年。
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年,生产许可证标明生产能力15万吨/年。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各《专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应急预案》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现时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指定的。
二、重大危险源分析:1)、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回风侧,设有机电设备的回风巷,其它通风不良且存在高温火点隐患的巷道。
2)、发火事故:掘进巷道帮顶破碎封闭不严或未及时封闭、掘进巷道闷顶处都是经常发火的地点;回采采区采空,已采采区老空;密闭内。
3)、煤尘事故:一般发生在采区、掘进巷道和主要运输大巷。
4)、突水事故:主要发生于掘进工作面。
5)、顶板事故:多发生于掘进工作面及一些失修井巷、采区端头。
太平煤矿于2010年6月试生产,2010年9月正式投产,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强职工培训,安全状况较好。
2010年9月至2012年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
为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从源头抓起,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特制定太平煤矿的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一)、水 :太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底板存在岩溶水体,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源,现阶段底板岩石未掘进,主要是主井井筒、主井-100m车场裂隙有少量涌水。
无水患威胁,以后掘进底板岩石巷时要岩溶水将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矿井突水事故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二)、火:太平煤矿矿井煤层经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检验报告测试鉴定,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于Ⅱ级自燃。
自然发火期3——6个月。
1、发生火灾地点太平煤矿井下存在各种易燃物品(如煤炭、坑木、油料等)和高温火源(机械摩擦火源、电气火源、煤尘瓦斯爆炸、煤炭自燃等)。
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于Ⅱ级自燃,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炭自燃现象时有发生。
1)、采煤工作面、采空区、上隅角、排风顺槽、运输顺槽。
2)、掘进道口。
3)、封闭的采空区,旧巷。
4)、其它煤巷。
危险源监控1)矿通风队由兼职测温员,每天检查井下所有煤巷及密闭,将检测结果以隐患单形式汇报公司有关领导。
2)由瓦斯检查员使用温度计、CO检定器进行检查施工地点发火隐患情况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有关领导采取应急措施。
2、措施:根据各矿井火灾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指挥部采取以下措施:1)、下达预警指令,通知事故区域进入紧急预备状态,听候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
2)、太平煤矿及时对井下各地点火灾隐患进行检查和排查,并提出处理方法,限期整改,消灭各类发火隐患。
3)、太平煤矿通风队对重大发火隐患进行跟踪,提出防范措施,同时作好应急准备工作。
4)太平煤矿应急机构进入应急准备时,各组织机构进入一级准备状态,有专人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3次向指挥部汇报准备状态,预发事故地点24小时与调度室联系,有专人看听电话,汇报各类事故信息。
三)、瓦斯:太平煤矿煤层瓦斯含量在3.25~8.68ml/g可燃基之间,平均为5.97ml/g可燃基,属CH4—CH4带,2011年度进行的瓦斯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相对量是5.926m3/t、瓦斯涌出绝对量0.6704m3/min。
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重要的致灾因素,特别是由于瓦斯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非常严重的,经瓦斯鉴定太平煤矿属高瓦斯矿井,是发生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和危险源。
瓦斯积聚及爆炸易发生在气压变化的春秋之季,和夏季气压降低的阴雨天气。
瓦斯爆炸多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内,工作面上隅角以及无风或微风的巷道内。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爆炸能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并生成大量一氧化碳,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设备、通风设施和支架损坏,巷道垮塌。
1、瓦斯来源1)、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2)、采空区3)、揭露煤层矿井瓦斯来源分析表气矿井采区掘进备用其它m3/min m3/min % m3/min % m3/min % m3/min %CH4 0.74 0.25 33.78 0.07 9.46 0 0 0.42 56.76从上表可以看出瓦斯主要来源于回采采区及采空区。
2、瓦斯监控:太平煤矿采用KJF2000N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分站主机:KJFT-2(B)型,瓦斯传感器KGJ7D型配套使用,对井下有瓦斯涌出的地点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如出现瓦斯超限,井下探头可实现报警、断电功能。
事故区查明原因、撤出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3、措施1)、监控中心发现中心站甲烷浓度显示异常时,应及时和施工单位联系,先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甲烷传感器校对,以测量最大值为准,同时和通风队联系,由该区域的瓦检员尽快到施工地点用光学瓦斯检定器进行测量,判定甲烷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
2)、在甲烷传感器发生故障时,施工区队应将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悬挂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以便对甲烷浓度进行连续监测。
3)、瓦检员应及时向监控中心汇报现场情况,并派人到监控中心调校一台甲烷传感器,迅速带到施工地点进行更换。
四)、大面积顶板事故1)、采煤工作面采用2.4m单体Π钢支护,上、下端头采用3.4m单体Π钢架强支护。
2)、煤巷掘进采用锚杆网喷浆联合支护,矿工钢支护;岩巷开拓巷道采用锚杆网喷浆联合支护。
3)、太平煤矿煤层无冲击倾向。
五)、煤尘太平煤矿所在煤层煤尘经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检验报告测试鉴定,火焰长度100mm,具有爆炸危险性。
爆炸指数为56.4%。
1、煤尘的主要来源:1)、放炮落煤。
2)、移梁和柱子、升降柱子、调梁和柱子。
3)、各转载点,装载点,人工装货。
4)、打锚杆眼,炮眼,地应力发生变化时。
5)、Π钢支架间顶板淌货,掘进工作面顶板淌货。
矿井生产过程中,次生粉尘是主要来源,矿井每昼夜产生的煤尘量约占煤炭产量的0.20-0.90%,而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矿尘占全部矿尘的80%以上。
煤的可燃挥发分越高,其爆炸性越强,煤尘的爆炸下限越低。
太平煤矿现生产区域原煤可燃基挥发分平均35%,煤尘爆炸指数V r=70%。
当V r >15%大于10%,是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尘。
经试验煤尘的爆炸下限为110-335g/m3,爆炸上限是1500-2000g/m3,煤尘爆炸最强时的浓度是300-400g/m3。
当煤尘低于110g/m3时不爆炸。
2、煤层煤质见下表: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根据上述情况对煤层煤尘分析如下:1)、煤层含水量低:勘探报告中检测化验煤中水分为低于5%。
根据井下现场产生煤尘量可以确认煤层含水率较低、干燥,易产尘。
2)、煤尘特性: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爆炸指数为56.4%。
3、措 施1)、太平煤矿严格按规定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防止煤尘堆积,消除隐患。
煤 项目 层 5 水分Mad (%) 原煤 2.5-1.5 净煤 灰分Ad (%) 原煤 45-35 净煤 挥发份Vdf 原煤 35-30 净煤 硫分St ·d (%) 原煤 3.5-0.5 净煤 磷分Pd (%) 原煤 净煤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 ,ad (MJ/kg ) 原煤 20.50-18.50 净煤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mm ) 粘按指数 G R ·I (%) 煤 种长焰2)、每月每旬由测尘员测尘一次。
3)、当出现煤尘堆积时必须立即处理,严禁出现煤尘堆积与飞扬。
4)、各转载点射喷雾,湿式出货,定期清扫巷道岩帮。
5)、采区、掘进、开拓道口的回风设净化喷雾,各产尘点设小口径喷雾。
6)、放炮地点设手动喷雾装置。
7)、个体必须戴防尘口罩。
8)、湿式打眼,使用水泡泥。
9)、灾区内如不是自燃发火,而且爆炸后检查无明火存在时,应立即恢复通风,打开水管清洗煤尘,如系自燃发火,按火灾处理的原则进行处理。
10)当发生事故时受害人员立即判明事故发生的方向,背向爆风卧倒在水沟中,并且用湿毛巾将嘴和脸捂住。
14)、灾区尚有自救能力的人员用最快速度由附近入风侧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并向调度室汇报。
15)、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