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大班课中的应用

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大班课中的应用作者:韩兆霞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5期摘要:高校扩招以来,大学英语大班课日趋普遍,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
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将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大班课教学模式,并提出以立体化全方位为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学习自主和教师教学自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立体化全方位教学模式大班教学1.引言随着国内高校扩大招生,大学英语(尤其精读)大班授课成了英语教学的趋势。
基于缓解教与学的矛盾而采取的大学英语大班课,它的弊端或难以操作之处显而易见,例如:由于大学生数量多,为了便于控制学生,大班授课老师往往占用整个课堂的教学时间,忽视甚至剥夺学生的课堂实践机会,认为学生的实践会影响进度与教学质量,形成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大班授课方式;鉴于大班人多、座位固定,教师普遍对在大班中组织学生讨论感到束手无策,为难之下常常有意识地减少或根本放弃大班课堂上学生的分组活动,诸如此类。
大班授课对教师在教学手段、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探索大班英语的授课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是确保英语教学质量不滑坡的关键。
2.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所谓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是指:(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课程学习网站+调频电台。
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两个,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后教学法理论。
2.1人本主义和后教学法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源自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强调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驱动力,如果自我发展的条件得以满足,个体就能发挥自我潜能。
类似的,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其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认知学习是一种无意义学习;而经验(体验)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立体化互动模式的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立体化互动模式的实证研究摘要:针对传统外语写作教学中存在互动不足的问题,本文尝试以生态学视角创建外语写作教学立体化互动模式,并对该模式作用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进行一项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生态化;立体化;互动模式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96-02生态学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生命有机体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生命有机体的存在都必须依赖周围的环境,都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下来。
外语教学是一种生态系统,是一种在一定空间内各要素与环境构成的自然、开放的生态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种教学要素之间在生存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健康有序的状态(陈坚林,2010)。
外语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和张正东教授1995年提出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为基础的,它是指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空间进行全方位整体设计,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实现学生在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的自主构建(李建红,2011)。
针对传统外语教学中存在互动不足的问题,本文尝试创建生态学意义的立体化互动模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
立体化教学是由三要素组成,即学生、语言、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立体化教学,仅从互动类型而言,除了传统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之外,更增加了新型的人机互动。
这些多种互动模式是立体化互动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作为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整合的良好载体,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教学系统。
这种教学系统更加便利地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从过去单一的纸质课本媒介脱离出来,融入于众多的媒介中。
我们认同,语言学习是“输入-互动-输出”的过程(徐华莉,2012)。
在立体化互动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地输入、自我消化、输出,而是进行多形式、立体化的互动,做到更深入的吸收与消化。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泰州学院为例

鉴 于这些 问题 ,在 今年 ,我校顺 应大学英 语多 媒体化教 学的趋势 ,在 2 0 1 2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 学英 语教材 中,引进 外教社 出版 的 《 新 视野商 务英
动更少 。近两年 ,笔者所 授课 的对 象是综 合理科教
育专业 的学生 ,该专业 的大 部分学 生都理科 成绩很 好 ,但对 英语 缺乏耐 心和 兴趣 。该 专业 的学生在 毕 业 时 ,要 具有 良好 的科 学教师 素质 和扎实 的教师 职 业技能 ,具备相 当 的英 语应 用能力 和计算 机应用技 能, 达到规定的等级 , 并 取得相应学科 教师 资格证书。 在课程设置方面 , 其 中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必修课程 ,
授 课 模 式 所 选 人 数 比侈 J
以听 录音 为主
视 听 结合
视 听说 结合
6
摘要:当前大学英语 学 习存在 学生兴趣 不高、 教 学 内容枯燥等现 象, 视 听说教 学急需改变传统教 学模式 。
本文从 立体化教 学模式在英语视 听说 教 学中的应 用及 对比研 究出发 ,探 讨基 于该模式基础上 的课 堂教 学策
略 及 其 效 果 ,从 根 本 上 改 变视 听 说 教 学现 状 及 提 高 学生 的听 说 能 力。
课程 类型分 为理论 加实 践 ,共开 设三学 期 。对 部分
学生而 言 ,要在 毕业 前顺 利通过英 语应 用能力 等级
全 面了解 该 门课的教学情况 ,笔者对本班 4 9 名 同学 的听说水 平和所 希望 的授课方式 进行 问卷 调查 。结
作者 简介 :任晓伟 ( 1 9 8 2 一 ),女 ,江 苏泰 I - I ' 1 人 ,泰 州学院助教 。 基金项 目:本 文 系2 0 1 3 年 江苏省高等教 育教 改研 究课题 “ 基 于网络环境 下立体化教 学模式在英语视听说教 学中的探 索与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本文在探讨了“听”、“听力教学”、“学习”的本质之基础上,提出了“立体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通过教学目标模块化、教学设计任务化、教学资源多样化、考核评价综合化来实现。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立体化;教学模式一、对听、听力教学、学习本质的理解(1)“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它的传播媒介是“声音”,听的过程主要是对声音的处理。
因此,“声音”的特点无可避免会影响“听”的效果,如发音清晰程度、节奏快慢、语调变化等。
同时,声音是随时间而不是空间存在,因此,“听”也具有了不可选择播放形式与速度的特征,主要依靠收听者的记忆、理解与吸收。
丹麦语言学家Faereh和Kasper提出,对所听内容理解的基本模式是由输入的语言信息、听力资料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收听者的基本常识组成。
Tsuia与Fulliove等学者将听力理解的过程归纳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知识融会在一起的过程,收听者收听之前已有的相关知识是自上而下的知识,从“听”当中接受的知识是自下而上的知识,成功的收听者将两个过程综合起来理解信息,而不成功者通常只依靠某个单一的过程。
我们发现,现实中学生存在的听力问题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听不清”,即对单词的发音、英语的语调特征、说话速度不熟悉,造成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
第二种是“听得清却听不懂”,这是对于英语的句法结构、文体特征、篇章逻辑不了解和缺乏听力技巧造成的障碍。
第三种是“听懂了却无法理解”,是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与所听材料的差距过大造成。
的因此,听力教学的内容既应该包括语言知识,也应该包括文化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对听力策略的掌握与运用。
(2)“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语言的理解与习得,听力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更是促进学习者使用和吸收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听力教学不仅应向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还应该引导学生产生“可理解性输出”,将“听”变成丰富学生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提高文化素质的手段。
谈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与课堂实践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理论基础外语立体化教学最早是由张正东于1995年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一书中提出。
它依据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这就意味着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课堂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即采用教师、教材、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多维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倡导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发展。
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环境及信息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能切实保正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这必将有助于实现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2立体化教学在课堂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2.1教学理念的重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立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要把立体化教学落到实处,首先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目前仍有些老师依然囿于前人的经验、固守教师的主体地位,只依靠课本和黑板,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实践,大大削减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英语三维立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三维立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三个维度: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第二课堂的新型的立体化教学实践,探索改革大学英语单一的静态的教学模式,寻求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三维立体;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第二课堂;国内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林林总总,关于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第二课堂的单独研究不胜牧举,激励了若干发展阶段后取得了相当卓著的成就,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⑴课堂教学的研究多分为三类,一是基于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此类研究多为多媒体设备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研究;二是围绕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精读+听力)的研究;三是合作学习等与大班教学的相关研究;⑵关于网络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多分为两类:一是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价体系、监控、学习动机等影响因素研究;二是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教师素质等研究;⑶关于第二课堂的研究多围绕诸如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与学生英语学习相关研究,但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第二课堂教师角色的研究较为欠缺。
本研究立足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条件,以建构主义、策略培训、双基双主模式等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从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第二课堂三方面入手,构建三维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该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以下三个维度:⑴显性策略培训的课堂教学模式(esbi)显性学习策略,顾名思义,教师在教授学生某项学习策略时明确告知学生这项策略的名称、用途和练习训练方式。
把显性学习策略引入日常教学,在大班综合和小班实践中开展,旨在增强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
实验班大班综合开展阅读(如判断、猜测策略;广泛阅读策略等),小班实践开展听力策略培训(如预测策略、主题预听策略等),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反馈等环节以及阶段性测试来研究学生学习、使用元认知、认识策略的情况。
以显性策略培训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三维立体教学实践的基础,是基础,旨在实质性得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网络学习环节奠定基础,有的放矢;第二课堂教学延伸环节则为显性学习策略的延伸和发挥创造更多机会,系统提升学习能力。
元认知策略与立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探讨

适 当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去解决所 遇到的问题 ,进而很难提 高听力水平 。 二、 听力教 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 的实施 近年 . 国内外很多研究均 已证 实 , 外语元认知策 略对 教 学具有很重要 的作用 。 在大学 听力课堂中运用元认知策略能 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 自身 心理状态 、 能力 、 务 目标 、 知策略等方 面的认识 , 任 认 并对 自 身各种活 动进 行计划 、 监控 和调节 。 元认 知策略是更 高级 的
一
新生入校后 普遍不适应 听力课 。 由于基础 比较差 , 作为被
学习效果 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 , 以帮助学 生有 效地 可
在听力学 习中进行 自我调节和 自我规范 。具体到听力 教学 中. 计划策 略是指学生在听材料之前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线索 对所听内容进 行合 理的预测 , 对学习的 目标 、 过程 、 步骤进行 安排与规划。 监控策略是指依据学习 目标对学习进程 、 方法 、 效果等进行有效 的监控 。 评估策略是指对学习进程进行 自我 评估并依据实际情况对采用 的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因此 , 将 元认 知策略培训实施在具体 的听力教学 中可分 为以下 3个
收稿 日期 :0 2 o — 1 2 1 - 6 1 作者简 介 : 艺(9 1 )女 , 阳理工 学院 国际教 育 王 18一 , 南
在 听的过程 中, 指导学生 明白是 否领会 了学 习内容 , 采 用的学 习策 略是 否得 当 , 注意力 是否能够集 中等 。 当学生发
量又大 ,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 师生之 间交 流不足 . 多课堂活 很
动无法展 开。 课堂教授形式 单一 , 而整体上影 响授课 的质 从
量和效 果 。
知识 和信息 , 学生结合 听力 材料的具 体内容对所要听的 要求 任务进行大胆合理预测 , 确定所要完成的听力任务。 目的是 其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照应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l 33 ・
维普资讯
作 为外语 立 体化教 学理 论依 据 的语 言 教学理 论 实际上 是 指应用 语言 学 、 言教 学、 语 第二语 言 教学 中适 用
于外语教学的理论。 当然 , 有的语言教学理论本身就是外语教学理论。 我们先假设流行的外语语言教学理论 都是可信的 , 再分析这些理论, 看它们是否涉及立体的多维 , 即立体化五要素 , 若是 , 则说明能作为理论依 据。象对 比分析、 错误分析、 需要分析等都可作为其理论依据。 2 .教 育发展 趋 势 被我们看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理论根据的教育发展趋势,是指全球性的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3期
20 0 6年 5月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 F TO AL O NGHUA E T ACHER S’COL E L GE
Vo . 7 N 3 12 o Ma . 0 y 2 06
外语立体他教学法黑应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改进 外语 教学 方法 和提 高外语 教学 水平 已经 不是一 般 的教学 问题 ,而是 影 响我 国对外 开放方 针 的更 好实施
和推 动我 国经 济社会 发 展 的重 大 问题 。” 人才 培养 规格 的提 升 , 必然 孕 育 出一个立 体化 的现代 教育 流派 。 外语 立体 化 教学法 是一 种外语 教学 体系 。简单 说 , 研 究创建 、 用外语 教 学法 的方法 。 中国最早提 出 是 运 外语 立体 化教 学法 的是 张正东 教授 。外语 立 体化教 学法是 以学生 、目的语 和环境 为 轴 , 以经 济发展 为底 , 而 跨 国文化 为顶 的三 维立 体性质 的外 语教 学体 系 。 外语 立体 化教 学法 的教学观 点 可运 用于外 语教 学 的各 个 领域 , 大学 到 中学 , 专业 英语 到大 学英 语 , 从 从 从课 堂教 学到 资料工 作 , 等 。本 文拟 从外 语立 体化 教学法 的基 本观 点 、 论依据 、 学模 式等 方面加 以 阐 等 理 教 述 , 指 出其对 大学英 语 教学改 革及 实践 的指导 意义 。 并 二 、 语立 体化教 学 法的基 本观 点 外 外语立 体 化教 学法 的五个 基本观 点构 成 了它 的基本教 学思 想体 系 , 目的是帮 助不 同的师 生 、 校去 找 其 学 到一 条切合 自己特点 的路 子 。具 体 如下所 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 的喜 悦 , 能进一 步提 高教 学效率 。
( ) 体 化 教 学 模 式 是 深 化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改 革 二 立
3小 时后存 留记忆 为 7 ,3天后 降 为 l % ; 用 0 0 单 视觉 3小 时后 能 记 忆 7 , 2 3天后 降为 2 左 右 ; 0 如果视 觉和 听觉 同时使 用 , 3小 时后 保存 8 , 则 5 3 天后 为 6 。可见 ,开展 立 体化 教 学 , 5 必须 在 利 教 易学上 下工夫 , 学生 创 造 良好 的认 知 结 构 。教 师 为 要灵活 运用多媒 体 、 网络 、 物 、 实 图片 等创 设 语 言情 景, 使教 学 内容 生动化 , 形成立 体化 的教 学情景 和交 互 式 的教 学活动 , 使教学 目标 为学生理 解和接受 。
第 9卷 第 4期 21 0 1年 4月
西南 农 业 大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o t we tAg i u t r l n v r i So ilSce c ii n o r a fS u h s rc lu a i e st U y( ca in e Ed to )
的 需 要
实践 使之 为学 生所接 受 , 而提 高教 学效 率 。 从 ( ) 学 时 间结构 立 体化 二 教 在课 程设 置上 , 除大学 英语 必修课 外 , 还可 以开 设影 视欣 赏 、 美文 化 、 S ( 英 E P 特殊 用途 英 语) 等选 修 课 , 学生 突破 时 间局 限锻 炼英 语技 能 。在 课堂上 , 使 要摆 正教 与学 、 与生 、 与练 等关 系 , 理 分 配 时 师 讲 合 间 , 免满堂 灌 、 避 重教轻 学 、 轻重倒 置等 现象 。此外 , 还 应该 积极 拓展第 二课 堂 , 课 内 、 将 课外 时 间有机结 合, 让学 生感 受到处 处都 是大 课堂 。
正常 教学计 划的 同时 , 允许 学生根 据 自己的情况 , 进
行 不 同 程 度 和 频 度 的 实 践 练 习 , 自 由选 择 时 间 参 并
四 、 论 结
大 学英语 立 体 化教 学体 现 了教 育最 优化 原 则 。
一
加定期 举 行 的 开 放 式 考 核 , 将 “ 果 性 评 价” 并 结 和 “ 过程性评 价 ”结 合 起 来对 学 生 的学 习效 果 进行 综 合 评价 。
参 考文 献
[] 教 育 部 高 等 教 育 司. 学 英 语 课 程 教 学 要 求 ( 行 ) 1 大 试 E ] 上 海 : 海 外 语 教 育 出版 社 ,0 4 1 S. 上 2 0 :. E ] 朱 雪 茹 . 论 高 职 英 语 立 体 化 教 学 的 构 想 [] 河 南 科 2 试 J.
化 教 学 的 一 些 策 略 , 时指 出 了一 些 可 能 遇 到 的 问 题 以及 相 应 的解 决 办 法 。 同
关 键 词 : 学 英 语 ; 体 化教 学 ; 学 改 革 ; 施 策 略 大 立 教 实
中 图分 类 号 : 4 4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5 7 I 0 1 0 17 3 9 1 ) 4—0 0 —0 2 25 2
Vo. No 4 1 9, .
Ap . 0 1 r 2 1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立 体 化 教 学模 式 的应 用
丁 超蜂
( 顶 山 学院 国际教 育教 学 交流学 院 , 南 平顶 山 平 河
摘
47 0 ) 6 0 0
要 : 立 体 化 教 学 理论 为指 导 , 究 了立 体 化 教 学 在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可 行 性 及 必 要 性 , 出 了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实 施 立 体 以 研 提
单 调 而 乏 味 。而 立 体 化 教 学 则 采 用 头 脑 风 暴 、 色 角
表演 、 英语 游戏 、 组 竞赛 等 形 式 多样 的教 学 形 式 , 分 可有效 降低 教学 难度 , 密切 师生情 感 , 学生 最大 限 使 度参 与课 堂 , 高教学 效率 。此 外 , 体化 教学通 过 提 立 英语演 讲 比赛 、 剧 表 演 、 曲 大赛 、 戏 歌 影视 欣 赏 等第
确保 学生 的主体 地位 , 使教 学信 息传 递通 畅 、 反馈 及
收 稿 日期 :0 1 2—2 2 1 一O 8 作者简介: 丁超 峰 ( 9 1 ) 男 , 18 , 河南 平 顶 山人 , 平顶 山学 院教 师 , 士 , 究 方 向 : 语 教 学 、 美 文学 翻 译 。 硕 研 外 英
教 学 中 , 师 要 处 理 好 教 学 中兴 趣 与 能 力 、 练 与 表 教 操
对话 、 英语 游戏 、 分组 竞 赛 等高 质 量 的训 练 内容 , 在
课 堂 外 积 极 组 织 英 语 课 外 活 动 , 学 生 能 更 多 地 学 使
习和使用英 语 , 在训 练 中掌握知识 , 高语 用能 力 。 提
26 0
西 南 农业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投 稿 网址 h t :/ b j tS U c t / x gx. W . n p
2 1 年 4月 01
时, 为信 息结构立 体化创 造必要 条件 。
( ) 学 认 知 结 构 立 体 化 四 教 认 知 心 理 学 发 现 : 习 同 样 的 材 料 ,单 用 听 觉 学
大学英语 立体 化教学正 是适应 大学英语 改革 的 要求 , 以英语语 言知识 与应 用技能 、 习策 略和跨文 学 化交 际为主要 内容 , 以现代 教 育 教学 理论 与现 代语
人为 本” 的教 学理 念 , 立 新 型教 学 观 , 进 自身发 树 促 展 , 而更快 、 有效地 提高学 生 的英语 水平 。 从 更
少、 能用 多少 , 种 学会 、 用就 是 内化 。在大 学 英 这 能 语立 体化教学 中, 以此 为 目标安 排训练 内容 , 立 要 建
有机配 合 , 有效 开展大 学英语立 体化 教学 。
( ) 堂 活 动 三 课
“ 识记 一操练一 运用 ” 结 合 的训 练 结构 , 学 生 在 相 让
符 合 实 际 的 学 习 计 划 , 成 良好 的 应 变 能 力 , 在 进 养 并
立 体 化 教 学 模 式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可 行 性 与 必 要 性
一
、
人社会后 , 发挥这种 自主应变能力, 较好地适应复杂 多变的社会环境 。
( ) 体 化 教 学 模 式 是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 ~ 立
( ) 学 评 价 结 构 立体 化 六 教
演 的关 系 , 把握 基本 的教学 内容和要求 , 使学 生的 主 动学 习在教师 的组织下 有条不 紊地进行 。
实施立 体化教 学 , 必须 摒 弃 “ 考定 音 ” 一 的传 统
评 价 方 式 , 采 用 “ 动 达 标 式 ” 价 方 式 。在 实 施 而 滚 评
二 课 堂 活 动 , 学 生 充 分 体 验 英 语 学 习 的 乐 趣 和 成 让
魂 。B・ S・ 鲁姆 把教 学 目标 分 为认 知 、 情 和动 布 感 作技 能 三大领 域 , 大学 英 语 教 学 目标 结 构 也应 当涵 盖 这三个 方 面 。实 施立 体 化 教 学 , 须将 大学 英 必
过 程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 要
型交 流互动 ” 取代 传统 的“ 灌输 式 知识 传输 ” 有助 于 , 培养学 生 的协 作 意 识 和分 析 、 决 问题 的 能力自身 的不足 和需要 来制订
需 要
二、 立体 化 教学 模式 在大 学 英语 教学 中 的实 施 策 略
( ) 学 目标 结 构 立 体 化 一 教 目标 结 构 是 教 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教 学 的 灵 是
在 传 统 的 英 语 教 学 中 , 法 翻 译 法 在 课 堂 中 占 语
统 治地位 , 单一 的教 学 形 式 和 唯教 材 的 思 想使 课 堂
( ) 学 信 息 结 构 立 体 化 三 教
教 育部 指出 : 大学英 语 的教学 目标 是培 养学生 “
的 英 语 综 合 应 用 能 力 , 别 是 听 说 能 力 。 这 对 大 特 ”
学 英语 教学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而立 体 化 教 学模 式
正 是响应 大学英 语 改 革 的要 求 , 整 个 教 学 和学 习 使 过程 从 以往被 动 、 闭和单 向的接受 , 封 向学 生 主 动 探
学英语 立体化 教学 中的作用 是常规 教学媒 体所不 可 替代 的 , 但决 不能 把多 媒体 辅 助 教学 变 成依 赖 多媒
体 教 学 , 则 就 会 反 客 为 主 , 扰 教 学 。所 以 , 师 否 干 教 应 该 根 据 需 要 合 理 选 择 , 多 媒 体 与 常 规 教 学 媒 体 使
整个教 学活动 中有强 烈 的求 知欲和成 就感 。在课堂
上 可 以 开 展 形 式 多 样 的 训 练 活 动 , 头 脑 风 暴 、 景 如 情
立 体化 教学 强 调发 挥学 生 的 主体作 用 , 通常 采 用启 发式 、 学导式 的教学方 式 , 英语课 堂 出现生 动 使 活泼的场 面 。但 如果抛离 学生 的生理特 点和认知 规 律 , 者一 味迎合学 生的兴趣 , 或 就会 出现游 戏代替学 习、 表演代替 操练 的情 况 。因此 , 在大学英 语立体化
( ) 学 训 练 结 构 立 体 化 五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