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泡的噪声对策

合集下载

LED驱动噪音的解决方法

LED驱动噪音的解决方法
electronic circuitry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can produce audible noise due to, Piezoelectric effect – Substrate vibrate with Voltage amplitude, and when the time amplitude cycle come to the bandwidth of auditory are, Harmony is recognized as a noise. Capacitor distortion transferred to the PCB acting as an amplifier
2
Audible noise in electronic circuitry
No method to eliminate, But we can reduce the noise level. Method to reduce noise level for magnetic parts Reducing peak flux of magnetic as low as possible . Potting the PCBA Vacuum Varnish for magnetic parts. Method to reduce noise level for MLCCic parts Reduce capacitance value in a capacitor Add a soft material to absolved the mechanical vibration. Replace the MLCC with a plastic film (Polypropyleneor, Polyester…etc) Potting : Pot the PCBA.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研究及其改进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研究及其改进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研究及其改进LED作为一种高效、省电的照明产品,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LED驱动电路作为LED照明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LED照明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LED驱动电路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噪声,严重影响LED照明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电磁干扰,甚至影响到周围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因此,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问题亟待解决。

电磁噪声主要来自LED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电源,并且随着LED照明系统的普及和推广,电磁噪声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解决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1.电磁兼容设计: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兼容设计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计PCB板布局、增加滤波器、衰减器等电磁兼容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LED驱动电路的电磁辐射和传导噪声。

2.电磁干扰测试:LED驱动电路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电磁干扰测试,以验证其电磁干扰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电磁干扰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LED驱动电路中存在的电磁噪声问题。

3.优化元器件选择:LED驱动电路中的元器件选择直接影响电磁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选择低电磁辐射的优质元器件,如低噪声电容、电感等,可以有效降低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水平。

4.接地设计:LED驱动电路的接地设计也是减少电磁噪声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接地回路、增加接地线、减少接地回路的长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兼容性。

总的来说,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通过电磁兼容设计、电磁干扰测试、优化元器件选择、接地设计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水平,提高LED照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LED照明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分体式单端荧光灯的电子噪声抑制策略

分体式单端荧光灯的电子噪声抑制策略

分体式单端荧光灯的电子噪声抑制策略荧光灯作为一种常见的光源,其使用广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电子噪声。

在分体式单端荧光灯中,电子噪声的产生对灯具性能和工作稳定性都有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分体式单端荧光灯的质量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电子噪声抑制策略。

首先,要进行电子噪声的源头分析。

在分体式单端荧光灯中,主要的电子噪声源包括电路元件、电源线路和引线。

针对这些源头,我们可以采取下面几个策略进行电子噪声的抑制。

一、电路元件的优化选择。

电路元件是电子噪声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低噪声、高可靠性的电路元件能够有效降低电子噪声的产生。

在设计电子原理图时,应尽量选用质量好的元件,并严格按照元件的工作条件来选取合适的元件。

二、电源线路设计的优化。

电源线路是电子噪声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合理设计电源线路能够减少电子噪声的传播,降低对其他元件产生干扰。

采用低噪声的电源滤波器、稳压电源和线路隔离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电子噪声的传播。

三、引线的合理布局。

引线在分体式单端荧光灯中起到输电和传导电子噪声的作用。

合理布局引线,可以减少引线之间的干扰,降低电子噪声的传导。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引线的长度,减少引线之间的交叉和重叠,以减少电子噪声的产生和传导。

除了以上针对源头的优化策略,还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方法对电子噪声进行抑制。

一、屏蔽技术。

屏蔽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噪声抑制措施。

通过在电路元件和线路之间设置金属屏蔽罩或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电子噪声的传播,减少对其他元件和线路的干扰。

同时,在设计电路布局时还可以采用地线的屏蔽技术,将噪声通过地线引导至地,以减少对其他线路的干扰。

二、滤波技术。

滤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电子噪声抑制方法。

通过在电路中设置滤波电路,可以滤除噪声信号,提高信号的纯净度。

常见的滤波电路包括带通滤波、降噪滤波、降频滤波等。

合理设计滤波电路参数和滤波器的选择,能够有效地抑制电子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LED光源散射噪声降低策略探究

LED光源散射噪声降低策略探究

LED光源散射噪声降低策略探究LED光源在现代照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低能耗、高效率以及长寿命等优势使其成为室内和室外照明的首选。

然而,LED光源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散射噪声,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和健康。

因此,本文将探究LED光源散射噪声降低的策略。

首先,了解LED光源散射噪声的成因是降低噪声的重要基础。

LED 光源散射噪声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 光源本身的质量:LED光源的制造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封装技术等都会对散射噪声产生影响。

因此,提高LED光源制造的质量,选择高品质的材料和封装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散射噪声。

2. 光源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对LED光源的工作稳定性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采用高品质的驱动电路可以降低电流和电压的波动,减少散射噪声的产生。

3. 光源的热管理:LED光源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地散热,温度将会上升,进而影响光学性能和产生噪声。

因此,设计合理的散热装置以提高散热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LED光源的散射噪声。

基于上述原因,探究LED光源散射噪声降低的策略,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 优化材料和封装技术:选择高品质的材料和封装技术,提高LED光源的质量,能够降低散射噪声的产生。

例如,采用高纯度的二氧化铝基板,优化金线焊接工艺,能够减少噪声的传导和振动。

2. 设计高效稳定的驱动电路:采用高品质的驱动电路,能够减少电流和电压的波动,降低LED光源的散射噪声。

此外,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输出范围,能够提高光源的稳定性和降低噪声。

3. 加强热管理:良好的热管理是降低LED光源散射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散热结构、增加散热板面积和采用高导热材料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降低光源温度,减少散射噪声的产生。

4. 优化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设计也是降低散射噪声的关键。

通过减少反射和散射,合理设计光源的聚光性能和光束控制功能,能够提高光源的亮度和均匀性,减少散射噪声的影响。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研究及其改进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研究及其改进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探究及其改进摘要: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快速进步,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LED驱动电路电磁噪声产生原因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通过优化电路设计、降低开关频率、增加滤波电容、合理选择布线方式等方法,成功降低了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

1. 引言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广泛应用,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LED驱动电路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频噪声,这些噪声会对四周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探究和改进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 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产生原因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2.1 高频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突变当LED驱动电路中的开关管开关时,会出现较大的开关冲击电流和电压变化。

这些突变信号导致电磁波的辐射,成为电磁噪声源。

2.2 PCB布线不合理导致的干扰不合理的电路布线方式会增加电磁噪声的辐射。

例如,电源电路和高频变换电路应该尽量放置在距离较遥且良好屏蔽的位置,以缩减互相之间的干扰。

3. LED驱动电路电磁噪声改进方法为了降低LED驱动电路的电磁噪声,需要实行以下改进措施: 3.1 电路设计优化优化电路设计是降低电磁噪声的关键。

起首,应尽量缩减开关频率,防止高频噪声的产生。

其次,在电路设计中应加入滤波电容,以抑止高频噪声的辐射。

此外,可以接受阻抗匹配的方法来缩减电磁波的反射和干扰。

3.2 降低开关频率开关频率是产生电磁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降低开关频率,可以缩减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突变,从而降低电磁噪声的辐射。

3.3 增加滤波电容在电路中增加适当的滤波电容,可以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

滤波电容的选择应依据电路的工作频率和电磁噪声的频谱特性进行合理搭配。

3.4 合理选择布线方式合理的布线方式可以有效地缩减电磁干扰。

例如,应将电源线和信号线分隔布线,以缩减它们之间的互相干扰。

演播室灯光电源高频噪音的解决方法

演播室灯光电源高频噪音的解决方法

过分析后得出应该是超出开关电源本身的平滑电容兼 当解码器的退耦电容的控制范围所致。当开关电源与 解码器的安装距离比较近,导线也比较短的时候,开关 电源内的平滑电容值比较大,对解码器来说可以兼当 解码器的退耦电容,但是当开关电源与解码器距离比 较大,导线也比较长的时候,开关电源内的平滑电容就 不能担当解码器的退耦电容了,这时当解码器芯片内 部进行开关动作或输出发生变化时,需要瞬时从电源 上抽取较大电流,该瞬时的大电流可能导致电源线上 的电压降低,降低的电压反过来不能支持 LED灯的持 续发光,便 随 即 熄 灭,熄 灭 后 的 电 压 又 很 快 上 升 进 入 LED启动工作电压的阈值,解码器又能控制 LED灯的 开启发亮了,但是 LED灯一亮,就又很快降低了输入 电压,又超出了 LED灯的工作阈值,LED又熄灭了,如 此反复引起对自身和其他器件的干扰就出现了闪烁现 象。为了减少这种干扰,需要在芯片附近设置一个储 电的“小水池”,以提供这种瞬时大电流的能力。这个 储电的“小水池”就是退耦电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C =1/F,即闪烁的频率是大约是 2Hz~100Hz,一秒钟 闪烁 2次到 100次,那么去偶电容的值应该是 0.01F =10000μF,因此只要选用两个 10000μF的电解电 容并联在解码器的输入电源端担当退耦电容的作用即 可解决此问题,分析完毕,我们即刻将每一路电源的解 码器端都加装了退耦电容。电容耐压值的选择要留有 余量,因此选用了 50V、10000μF的电解电容,安装 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正负极,不能搞错。
温度低、反应速度快、单元体积小、绿色环保等优点,因 频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然而,由于其
此,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在 2014年对新闻演播室进 开关器件工作在高频通断状态,高频的快速瞬变过程

如何去除夜灯的无声噪音

如何去除夜灯的无声噪音

如何去除夜灯的无声噪音夜灯是人们在睡眠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照明的便利工具。

但是,当我们用夜灯时,我们经常会感到一种麻烦,那就是夜灯会发出无声的噪音。

这个无声的噪音虽然微小,但对一些对睡眠有要求的人来说,它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除夜灯的无声噪音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夜灯的工作原理。

通常,夜灯是通过电子技术来实现照明的。

夜灯内部有一个电子线路,用于控制其照明强度和亮度。

同时,夜灯还配备了一个照明灯泡,用于发射光亮。

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电子逆变器和灯泡都会发出微小的声音,这就是夜灯的无声噪音。

对于夜灯的无声噪音,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降低夜灯的亮度通常情况下,夜灯的亮度会直接影响其无声噪音的大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夜灯的亮度来减小其无声噪音。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夜灯上的旋钮或按键来降低其亮度。

如果夜灯没有相关的调节装置,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亮度更低的夜灯来代替。

二、更换LED灯泡夜灯的照明灯泡通常都是LED灯泡。

如果您的夜灯仍然使用较老的LED灯泡,则有可能发出更多的无声噪音。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更换最新的LED灯泡,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三、放置夜灯位置夜灯的位置也会影响其产生无声噪音的大小。

如果您把夜灯放在离床较近的位置,那么无声噪音的影响就会增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夜灯放在距离床较远的地方,或者将夜灯挂在墙上,以减少无声噪音的影响。

四、拆卸夜灯调整如果以上措施不能很好地缓解夜灯的无声噪音,您可以考虑自己拆卸夜灯进行调整。

请注意,在进行此过程之前,需要先将插头拔掉,并确保不会触电。

然后,打开夜灯,可以看到内部的电子逆变器和灯泡。

我们可以试着调整电子逆变器和灯泡的位置,使其更牢固、稳定。

这样,无声噪音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综上所述,虽然夜灯的无声噪音微小,但确实会对一些人的睡眠造成影响。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调整,我们可以尝试降低夜灯的无声噪音,以获得更好的睡眠效果。

LED驱动电源电磁干扰的三大硬件措施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LED驱动电源电磁干扰的三大硬件措施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LED驱动电源电磁干扰的三大硬件措施应该如何去解决呢直奔主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能够影响到EMI/EMC的几个因素: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开关频率、接地、PCB设计、智能LED电源的复位电路设计。

由于最初的LED电源就是线性电源,但是线性电源在工作时会以发热的形式损耗大量能量。

线性电源的工作方式,使他从高压变低压必须有将压装置,一般的都是变压器,再经过整流输出直流电压。

虽然笨重,发热量大,优点是,对外干扰小,电磁干扰小,也容易解决。

而现在使用比较多的LED开关电源,都是以 PWM形式的LED驱动电源是让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导通和关断状态。

在导通时,电压低,电流大;关断时,电压高,电流小,因此功率半导体器件上所产生的损耗也很小。

缺点比较明显的是,电磁干扰(EMI)也更严重。

LED电源的电磁兼容出现问题一般是开关电路的电源中。

而开关电路是开关电源的主要干扰源之一。

开关电路是LED驱动电源的核心,开关电路主要由开关管和高频变压器组成。

它产生的du/dt具有较大幅度的脉冲,频带较宽且谐波丰富。

这种高频脉冲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开关管负载为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是感性负载。

导通瞬间,初级线圈产生很大的涌流,并在初级线圈的两端出现较高的浪涌尖峰电压;断开瞬间,由于初级线圈的漏磁通,致使部分能量没有从一次线圈传输到二次线圈,电路中形成带有尖峰的衰减振荡,叠加在关断电压上,形成关断电压尖峰。

高频脉冲产生更多的发射,周期性信号产生更多的发射。

在LED电源系统中,开关电路产生电流尖峰信号,而当负载电流变化时也会产生电流尖峰信号。

这就电磁干扰根源之一。

基本上在所有电磁干扰问题的题目中,主要是因为不适当的接地引起的。

有三种信号接地方法:单点、多点和混合。

在开关电路频率低于1MHz时,可采用单点接地方法,但不适宜高频;在高频应用中,最好采用多点接地。

混合接地是低频用单点接地,而高频用多点接地的方法。

地线布局是关键,高频数字电路和低电平模拟电路的接地电路尽不能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灯泡的噪声对策(上)噪声电流有两种模式修订后的日本《电气用品安全法》将从2012年7月开始施行。

经过此次修订,LED灯泡也成为了该法规的适用对象。

在几项限制标准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关于电磁噪声强度的限制。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与白炽灯泡和灯泡型荧光灯相比电磁噪声较大的LED照明器具,随着修订版《电气用品安全法》的施行,必须采取严格的噪声对策。

本文将根据LED照明的现状,就LED照明的噪声种类、测评方法以及对策事例进行分析。

起源于东日本大地震的供电不足问题使得人们的节电意识迅速高涨,LED照明器具和采用LED背照灯的液晶电视等节能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LED照明器具方面,灯泡型、萤光管型、吊灯以及吸顶灯等已经开始投入市场。

其中LED灯泡方面,不仅是知名照明厂商,新涉足厂商的产品也开始在家居用品店以低价销售,LED灯泡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标准化及法规导入等旨在实现LED灯泡普及的环境也正在建立之中。

此前,LED灯泡不在《电气用品安全法》的适用对象之内。

因此,有些LED照明产品的电磁噪声较大。

这样一来,如果将路灯的灯具由汞灯换成LED灯泡,就会引起电视和收音机的接收障碍。

白炽灯泡是内部没有电源电路的电阻性负载,因此不存在这类电磁噪声问题。

但换成LED灯泡后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如果就这样推进LED照明的普及,家中会出现多处噪声源。

因此在海外,LED照明器具与普通照明器具一样,都要符合国际标准CISPR15(《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各国均出台了基于该标准的限制规定。

日本也将开始启用这种限制规定。

从2012年7月开始,LED灯泡将成为《电气用品安全法》的适用对象。

其中还包括关于噪声强度的规定(预定噪声端子电压的频带为526.5kHz~30MHz、噪声功率的频带为30MHz~300MHz)。

无论《电气用品安全法》是否施行,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扩大,与其他电子产品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

LED灯泡的电磁噪声源是其电源电路。

由于LED灯泡的电源部在尺寸方面限制较为严格,因此需要用最少的元件实施电磁噪声对策。

尤其重要的是噪声对策元件的选择。

因此,本文将以LED照明电源电路泄露的电磁噪声种类及其测量方法、以及能有效抑制电磁噪声的元件选择方法为中心进行分析。

噪声电流有两种模式一般情况下,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标准中定义了两种电磁噪声的测量,分别是辐射到空中的“辐射噪声”和流经电源线的“传导噪声(噪声端子电压)”(图1)。

噪声电流中同时存在“差模”和“共模”两种模式的噪声成分。

差模噪声是在信号线和地线之间产生的噪声。

而共模噪声在是大地与信号线和大地与地线之间产生的噪声,信号线和地线与大地之间的噪声类型相同,即具有相同的相位和相同的振幅。

图1:在LED灯泡中观测到的电磁噪声示例EMC规定中定义了辐射噪声和传导噪声两种电磁噪声的测量,LED灯泡也不例外。

有的LED灯泡产品的噪声超过了CISPR15的规定值(准峰值:QP和平均值:AV)。

辐射噪声的主要成分是共模噪声(图2(a))。

这是因为,该噪声的电流环路面积要远远大于差模噪声的电流环路面积。

图2:电磁噪声存在两种模式电磁噪声有差模和共模两种模式。

辐射噪声中主要是共模成分(a)。

而传导噪声中,差模和共模两种成分混合传播的情况较多(b)而在传导噪声中能观测到差模和共模两种成分(图2(b))。

如果是传导噪声,需要在掌握噪声成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采取对策。

首先来介绍一下抑制传导噪声的方法。

区分电源的噪声模式传导噪声的测量,一般利用V型人工电源网络,针对电源线1(L1)和电源线2(L2)各自的电磁噪声,测量准峰值*(QP值)和平均值(AV值,图3(a))。

利用V型人工电源网络虽然能测量各电源线与大地之间的噪声电压,但由于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二者合在一起,分不清哪种噪声模式是主体。

图3:利用V型和Δ型人工电源网络测量在传导噪声的测量中,一般针对电源线1(L1)和电源线2(L2)各自的电磁噪声,利用V型人工电源网络测量准峰值和平均值(a)。

在该测量中,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合在一起,难以分辨哪种噪声模式是主体。

而如果利用Δ型人工电源网络,便于分辨噪声模式的种类(b)。

该电源网络可根据噪声模式(Sym:差模,ASym:共模)测量其频率特性。

*准峰值:对电磁噪声等进行检波时,用扩大了检波器时间常数的检波方式测量的值。

是最大值和平均值之间的值。

电磁噪声的准峰值较大时,容易引起收音机接收障碍。

与相同接收灵敏度的相关关系要比峰值强。

但如果采用“Δ型人工电源网络”便可判断噪声模式的种类(图3(b))。

该电路网可以测量传导噪声中各噪声模式的频率特性。

这种频率特性因产品类型而异。

例如,LED灯泡、吊灯及大尺寸液晶电视之间的电磁噪声频率特性就有差别(图4)。

LED灯泡是以差模噪声为主体,而LED吊灯是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混在一起。

大尺寸液晶电视则以共模噪声为主体。

图4:噪声成分因产品而异电子产品的种类变了,噪声成分的构成也会变化。

例如,LED灯泡主要是差模噪声,LED吊灯中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混在一起(a,b)。

而大尺寸液晶电视主要是共模噪声(c)。

那么,为何不同产品的传导噪声噪声成分会有特定的倾向?通过用电磁场分析模拟来分析这种倾向,就知道原因所在了。

噪声模式取决于尺寸传导噪声的测量在屏蔽室内进行。

测量条件由“CISPR16-2”或“ANSI63-4”等标准规定。

两种标准中规定,屏蔽室的基准面与被测物体的距离要保持在0.4m,连接人工电源网络和被测物体的电线长度为0.8m,被测物体设置在高0.8m的台子上(图5)。

图5:传导噪声的测量在屏蔽室内进行本图为传导噪声的测量情形。

该测量的屏蔽室内进行。

具体的测量条件由“CISPR16-2”或“ANSI63-4”等规格规定。

此时,共模噪声会通过屏蔽室内壁(金属)与被测物体之间的分布电容流出。

我们将这种情况模型化,然后利用电磁场模拟,分析了被测物体的尺寸与共模噪声易流出性(共模阻抗)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电磁场模拟分析了尺寸各异的4种(5×5×5cm3,10×10×10cm3,20×20×20cm3,100×80×20cm3)对象物,分别计算出了通过人工电源网络观察被测物体时的阻抗(图6)。

图6:噪声模式取决于产品尺寸利用尺寸各异的4种对象物进行了电磁场解析模拟,计算出了从人工电源网络观察被测物体时的共模阻抗(a)。

根据结果可知,形状越大,屏蔽室基准面与被测物体的分布电容越大,共模路径的阻抗就越低(b)。

另外,频率越高,共模阻抗越低(c)。

图6的表中列出了1MHz下的共模阻抗以及将该阻抗换算成分布电容的值。

从利用电磁场模拟分析4种对象物的结果可知,形状越大,屏蔽室内壁与被测物体之间的分布电容越大。

也就是说,产品尺寸越大,共模路径的阻抗越低,共模噪声的电流越容易流动,该噪声成分就越容易变大。

下篇将根据上述传导电磁干扰噪声的特点,介绍其对策。

(未完待续,特约撰稿人:中岛克明:太阳诱电电子部件事业本部事业策划管理部;床波诚:太阳诱电开发研究所EMC 中心;井狩英孝:太阳诱电电子部件事业本部销售策划部)LED灯泡的噪声对策(下)部件的选择和配置最为关键差模噪声电流沿差动方向流动传导噪声的对策分三种情况实施:①差模噪声较大、共模噪声较小时;②共模噪声较大、差模噪声较小时;③两种噪声都比较大时。

首先介绍一下①差模噪声较大、共模噪声较小时的对策。

差模噪声的电流在AC电源线上沿差动方向流动。

因此,无法在普通的共模扼流圈上衰减。

这是因为,共模扼流圈对于同相方向(共模)的电流会产生电感,但对于差动方向(差模)的电流几乎不产生电感。

因此,作为差模噪声的对策,一般采用差模扼流圈和接在AC电源线两端的电容器(以下简称“X电容”)。

通过这两个部件,在被测物体内形成使流经AC电源线的差模噪声电流返回噪声源的路径(图7(a))。

图7:利用差模扼流圈和X电容抑制电磁噪声为抑制差模噪声,利用差模扼流圈和X电容,在产品内形成使流经AC电源线的差模噪声电流返回噪声源的路径(a)。

如果是共模噪声,一般使用Y电容来抑制噪声,不过在照明产品的电源电路中,其效果不充分。

因此通过在Y电容上追加共模扼流圈或仅利用共模扼流圈来抑制共模噪声(b)。

利用差模扼流圈能提高AC电源线的阻抗,使噪声电流不易流动。

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X电容降低AC电源线间的阻抗,使噪声电流返回噪声源。

该方法可防止电磁噪声传导至产品以外。

扼流圈对策接下来介绍②共模噪声较大、差模噪声较小时的噪声抑制方法。

在共模噪声中,由于噪声电流在AC电源线上沿同相方向(共模)流动,因此即使在AC电源线两端接入X电容也没有作用。

利用电容抑制噪声时,采用引导噪声电流流向大地的电容器(以下简称“Y电容”,图7(b))。

不过,一般情况下利用Y电容降低共模噪声的效果不明显。

因此,需要有效利用扼流圈。

为提高AC电源线的阻抗、减少共模噪声电流,将电感值较高的共模扼流圈或差模扼流圈接入电源的一次侧。

共模扼流圈针对流向同相方向的噪声电流能获得大阻抗,因此适用于共模噪声对策。

利用混合扼流圈抑制噪声③差模噪声和共模噪声均比较大时,需要针对各类型的噪声分别采取对策,这样会导致所需元件增加,是造成成本上升和阻碍小型化的因素。

这种情况下,同时拥有共模扼流圈和差模扼流圈两种功能的“混合扼流圈”最为有效。

混合扼流圈与相同尺寸的共模扼流圈具备相同程度的共模阻抗,和更高的差模阻抗(图8)。

混合扼流圈还备有扁平形状的品种,可根据产品尺寸选择。

图8:混合扼流圈具备较高的差模阻抗混合扼流圈不但具备与相同尺寸的共模扼流圈相同程度的共模阻抗,还具有更高的差模阻抗。

LED照明器具的电磁噪声对策,关键在于电子元件的配置以上是抑制源于电源部的传导噪声的方法概要。

接下来将介绍LED照明器具电源部抑制噪声的实例。

在LED照明器具的电源部,需要采取噪声对策的部分大致有三处,分别是电源一次侧整流前和整流后,以及电源二次侧。

本文将介绍针对噪声模式最容易凸显部件效果的一次电源侧整流前部分的对策。

该部分相当于上述AC电源线。

第一个要介绍的是LED吊灯的传导噪声对策。

在探寻对策之前,必须正确测量传导噪声。

首先,只以X电容为对策元件,利用V型人工电源网络测量了LED吊灯的传导噪声。

经测量确认,在150k~10MHz的大频带范围内产生了噪声(图9)。

图9:LED吊灯的传导噪声对策示例本图为LED吊灯的传导噪声对策示例。

从图中可知,元件的种类和配置不同,产生的传导噪声的频率特性也会变化。

因此,利用X电容和混合扼流圈,是最有效而且元件个数最少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