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忆读书》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忆读书》教案设计1. 教学主题与教材分析1.1 教学主题本次教学主题为“同读《小王子》:深度阅读与交流”。
《小王子》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温情的童话,书中简单的故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对成人世界的批判以及对纯真情感的赞美。
通过同读这本书,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等重要主题,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1.2 教材分析在教材中,本次口语交际强调围绕同一本书展开交流分享,这与《小王子》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分辨他人观点合理性以及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
《小王子》丰富的文本内容为达成这些目标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例如,书中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正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光,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这一经典语句可以作为学生表达关于珍惜关系等观点的有力支撑。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熟练且主动地与同学分享关于《小王子》的读书心得,在交流中围绕不同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态度大方得体。
- 学生能够准确引用《小王子》中的原文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同时,能够准确分辨其他同学观点是否合理,评价理由是否充分。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围绕《小王子》展开多角度的读书心得交流,在过程中分享阅读收获并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入体会《小王子》中的哲理内涵,进一步认识阅读的价值,激发对阅读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等主题的思考意识。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小王子》展开深入的读书心得交流,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并且在交流中做到态度自然、语言通顺。
例如,在讨论小王子所经历的不同星球代表的不同类型的人时,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 培养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的能力。
比如在阐述小王子与玫瑰的爱情时,能够引用书中描写他们相处细节的原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忆读书》教案 (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教案 (2)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题,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重要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题。
2.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益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准备1.课文《忆读书》课件及教材。
2.板书设计:课文梗概、重点词语、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问题卡片、小组讨论题目。
4.扩展阅读材料: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课文的动人情节或者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共鸣,迅速拉近师生距离。
2. 教师讲解教师围绕课文内容,讲解生词的意义,解释句子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阅读体会。
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师生互动,引导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拓展延伸,提升能力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者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中成长。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本课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概括好书的标准
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怎样的?
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故事耐人寻味
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
感情真挚、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梳理读书的好处
自读课文,运用上节课学习的 方法梳理作者认为读书的好处。
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事独立思考的大 道理。
我的读书方法是“写读”,就是将读书与 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 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 作水平。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 说明理由。
可以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把 理由说清楚,对其他同学要有积极的回应。
我赞同这个观点。“书读百遍,而 义自见”,开卷有益,多读就有收获。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如 果读不懂,既浪费时间,也没什么 效果,有时候还可能理解错误,产 生不好的影响。
课外书屋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读书时,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 故事里面的人物,我感觉很快乐。
梳理读书方法
自读课文,运用上节课学习的 方法梳理作者读书的方法。
交流读书方法
你有没有用过这些读书方法?你还有 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联系实际谈一谈。
妈妈说读书不能一知半解,所以读 书时,我总是要弄清楚每一步的意思。
放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书 店,我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
2、明确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XXX女士却被成为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忆读书》这篇洒脱随意的文字一起去看看XXX老人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2、(出示多媒体:XXX不同时期的照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XXX女士,相信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到很多有关她的资料,请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一下你所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汇报资料)同学们能充裕利用课外研究资本获得信息,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老师也汇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XXX的简历。
3、(出示多媒体:研究目标)二、初读感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多了,有了真才实学,那么他表露出来的气质自然就与众不同了。
XXX老人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造诣,无疑与她一生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出示多媒体:初读课文,抓要点)1、XXX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展开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2、在这篇文章里XXX想告诉我们什么?(能否找出书中的原句)(板书)三、精读释疑冰心老人一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可谓受益终生。
那念书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XXX奶奶读了很多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文本。
1(出示多媒体:研读课文,破重点)(读书好)从XXX找出XXX认为读书好的句子。
朗读并体会。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忆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3、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位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目标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
2、冰心七岁开始读书,初次接触书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鸿篇巨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大量的阅读积累奠定了冰心的文学基础,从而造就了这位文坛上的一代名家。
二、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3)、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眼望,仰天长啸,状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4、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共2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忆读书》的内容和主题。
2.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3.能够朗读诗歌,体会音韵之美。
4.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2.朗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诗歌《忆读书》,让学生看图和标题猜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学生阅读诗歌《忆读书》,师生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3. 音韵欣赏(15分钟)老师为学生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音韵之美,帮助学生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
4. 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5. 总结(5分钟)结合诗歌内容和朗读过程,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后深入理解和朗读。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诗歌内容,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技巧。
2. 诗歌表演(2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忆读书》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3. 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音乐、情感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理解。
4. 综合训练(10分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与阅读相关的综合训练题目,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反思(5分钟)学生反思今天的学习收获和表现,老师进行总结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坚持阅读。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2.合作学习3.体验式教学4.情感体验教学五、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2.诗歌朗读表现评价3.综合训练题目答题情况评价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内涵,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持久的阅读习惯。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带领学生在忆读书的诗意风景中感悟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忆读书》教学设计(修订版)

《忆读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续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包含了三层意思。
“读书好”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这九个字既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诸葛亮,《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水浒传》中的林冲等经典人物形象。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通过交流、展示,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
然后再结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时,可以采用快速默读的方式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孩子们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日益增强,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比如用画情节曲线和列提纲来概括主要内容,通过提问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人物特点等。
同时,对于现在的孩子,书可以说已经是他们生活中很好的伙伴,对读书有不同程度的喜爱,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传、着”等3个多音字,会写“舅、津”等14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5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
教学重点: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学生准备:语文书、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在小学的这几年里一定积累了很多读书的名句吧,给大家分享一两句吧!老师也给大家推荐了一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
2、明确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却被成为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忆读书》这篇洒脱随意的文字一起去看看冰心老人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2、 (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冰心女士,相信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到很多有关她的资料,请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一下你所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汇报资料)
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
3、(出示多媒体: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多了,有了真才实学,那么他表露出来的气质自然就与众不同了。
冰心老人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造诣,无疑与她一生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出示多媒体:初读课文,抓要点)
1、冰心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展开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 (能否找出书中的原句) (板书)
三、精读释疑
冰心老人一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可谓受益终生。
那读书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冰心奶奶读了很多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文本。
(出示多媒体:研读课文,破重点)
(读书好) 从文中找出冰心认为读书好的句子。
朗读并体会。
(多读书)你能从文中找出冰心读了哪些书吗?
你从那些语句能体会到冰心爱读书?
(读好书)冰心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一)探究“读书好”的有关内容。
(出示多媒体:读书好)
1、“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
3、“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
4、“会挑选,会比较。
”
5、“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
一跳”。
教师:读书有如此多的好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二)、探究“多读书”的相关内容。
(出示多媒体:多读书)
1、所读书目
2、多读书(爱读书)
“我只好带着对于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
“我第一次读到关于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
(三)、探究“读好书”的相关内容。
古人用“开卷有益”来形容只要读书就有好处,这是极言多读书是有好处的。
但是如今,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东西,因此,我们该读些什么书还是要注意选择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冰心老人的观点。
(出示多媒体:读好书)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
繁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的朦朦胧胧,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是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教师: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读书中应该学会比较,注意选择,多读“好书”。
四、回顾悟法
文章以“忆”字起,沿着岁月的河流,从四岁讲起,一直讲到89岁,在这将近百年的生命岁月中,一脉书香伴随作者左右。
展开书卷,我们一起随着冰心老人追溯他近百年的读书岁月。
我们不妨再次回顾一下冰心的读书经历,你们觉得在读书方法上,可以带给我们那些启示?
(出示多媒体:回顾全文,悟方法)
回顾冰心的读书经历,你们觉得在读书方法上,可以带给我们那些启示?
(出示多媒体:名人的读书方法)
五、精炼达标。
1、请说出学完此文后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2、名著、人物对对碰。
《三国演义》贾宝玉、林黛玉
《水浒传》关羽、诸葛亮
《红楼梦》武松、鲁智深
《精忠说岳》岳飞
3、仿写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知识;
读书,;
读书,。
教师小结:冰心奶奶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老师今天也送大家三个词(板书: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择善从之)
同学们,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凭借书籍的翅膀,在充满阳光的广阔天空里自由翱翔!(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读书好——开卷有益
多读书——博览群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