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55Al10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摩擦焊焊接
冷却速率对Zr55Cu30Ni5Al10金属玻璃自由体积的影响

B合 金 的 强 度达 到 了 50 MP ; 属 玻 璃 具 有 00 a 金
金属玻璃 中的 自由体积产生主要通过两 个途 径, 一个是快速冷却 , 冷却速率与 自由体积的含量的
良好 的加 工性 能 , T 在 g附近 ,a l i 属 玻璃 L —A —N 金 的延伸率可 以达到 100 3; 50 %[ 与传 统晶态材料相 1
验证金属玻璃 自由体积随急冷速率的变化。
为兰州大学藉政基金科研见习项目资助。
第 1 期 9
崔长黎 : 冷却速率对 z u N A r c 如 i l金属玻璃 自由体积的影响 。
3 2 D C 结果分析 . S
5 7
2 实验 内容
所选体 系为玻 璃化 形成 能力 较强 的 z c ∞ r u N A 。所选用 的原料均为高纯度金属 (9 8 il 。 9. % z , .9 l 99 %N ,99 %C ) r 9 9 %A , .9 i9 .9 u 。样 品制备 9 9 使用水冷铜模 吸铸法和单辊甩带法。 水冷铜模 吸铸法使用真空电弧熔炼炉 , 以名 对 义成分进行配比的原料 , 在熔 T 耗氧的高纯氩气氛 i 围的熔炼炉中电弧熔炼 6次得到均匀 的母合金锭 , 后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得到 的圆柱状样品。 甩带法使用单辊甩带机 , 将已经得到的母合金 锭放进底部带有直径为 0 5 . 小孔的石英管中进行感 应 加热 , 调整 铜辊 线速度 为 2 m/ , 5 s待合 金 锭完 全 熔
当 自由体 积 的含量 增 大时 , 粘度会 减小 , 原子 的 移动 性 变好 , 塑性就会 有所 增强 。 同时 自由体积处 , 原子 密度 较低 , 与周 围基 体 的继续 接合 较弱 , 易受外 力干扰 , 剪切 带启 动和 交 叉 的地 方 。 自由体 积含 是 量越 大 , 会有 更 多 的剪 切 带 同时 启 动 、 就 交叉 , 剪切 带之 间相 互 限制 , 防止 过早 的 断裂 , 致 塑 性 提高 。 导 高 的 自由体积浓 度 会增 加 单 个 原 子 的跳 跃 的概 率 , 从而增 强 了原子 的流动 , 减小 了流变应力 , 即强度或 硬度 。金 属玻 璃 的非 均 匀 塑 性 变 形 会 产 生 自由体 积, 随着 变形 的进行 , 料 内部 的 自由体 积含 量会增 材
摩擦焊接原理

摩擦焊接原理
摩擦焊接是一种固态焊接方法,它利用摩擦热产生的热量将两个金属表面加热至塑性状态,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结合在一起。
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填充材料和气体保护,可以焊接大多数金属材料。
摩擦焊接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接触:将两个金属表面紧密接触,并施加一定的轴向力。
2. 摩擦:以一定的转速使其中一个工件绕着轴线旋转,另一个工件则被固定住。
由于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两个金属表面开始发生热量和塑性变形。
3. 加压:当金属表面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和塑性状态时,停止旋转并增加轴向压力。
这将使两个金属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
4. 冷却:待焊缝冷却后,即可得到坚实牢固的焊接部位。
摩擦焊接原理基于几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首先是摩擦产生的热量,这是由于金属表面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使得其分子之间产生能量。
其次是塑性变形,当金属表面达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其晶体结构开始发
生塑性变形,从而增加了两个金属表面间的接触面积。
最后是压力作用,它将两个金属表面紧密压合在一起,从而使焊缝更加牢固。
总之,摩擦焊接原理利用摩擦热和塑性变形实现了金属材料的固态焊接。
该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无需填充材料和气体保护等优点,在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大块非晶合金Zr55Al10Ni5Cu30在过冷液相区中的性能

由变 温 D C 曲线 可 以 看 出 Z 5 AlO 5 u O S r5 1 NiC 3 的确 具有较 宽 的过冷液 相 区 。过冷 液相 区 的确定 给
塑 性加 工 中的模 具材 料 的选择 、 工 设 备 的选 择 均 加
2 1 变 温 D C 曲线 . S
已有研 究表 明变温 D C曲线 测 得 的 、 与 S
加热速 率有 关[ 。本试 验 中得 到过 冷液相 区的 目的 4 ]
是为 了便于 在今后 的塑 性加工 中确 定加工 温度 。而
在实 际塑性 加工 中出于 对 加 工效 率 的考 虑 , 加热 速 率不会 太低 , 在进行 变 温 D C实验 时 也应 采取 较 故 S 大 的加 热 速 率 。本 文 对 Z 5 Al0 5 u 0大 块 非 r 5 1 NiC 3 晶合金 的变 温 DS C实 验 中采 用 6 O℃/ i a r n的加 热
图 I Z 5 Al0 5 3 r 5 l NiCu 0加 热 速 率 为
’ 温度_ / ℃
6 O℃/ i a r n时变 温 D C 曲线 S
玻璃 化 转 变 结 束 温度 ( ) 从 而 确 定 其 过 冷 液 相 ,
区。通过 等 温 D C曲线 测 得 Z 5 Al0 5 u 0在 S r 5 1 NiC 3 过冷 液相 区 中各 个 温度 下 不 发 生相 变 的保 温 时问 。
性 加工 。幸运 的是 已有研 究 同时也表 明非 晶合金 在 过冷 液相 区具有 较 低 的流 变应 力 L , 使 得非 晶 合 3这 ] 金 在过冷 液相 区 的各 种特 性成 为非 晶合 金 的研究 方
非晶材料超塑性研究进展

非晶材料超塑性研究进展1.引言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开始制备出大块非晶合金,经过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相继开发出如Fe,Co,Zr,Ni,Mg,Pd,Ti,Cu,Nd,La等多种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系列,而且所获得的非晶合金尺寸和临界冷却速度也更具有实用意义。
与晶态合金相比,非晶合金在强度、硬度、冲击断裂性能以及耐腐蚀性等方面更具明显的优势。
非晶态合金在结构上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和各向同性的特点, 其原子在空间排列上不具有周期性和平移性, 不存在晶态合金所特有的各种晶体缺陷。
与相同或相似成分的晶态合金相比, 非晶态合金往往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电磁性能。
自1990 年以来, 随着非晶形成理论的发展, 尤其是Inoue 提出了形成大块非晶合金的三条经验准则后, 材料科学工作者突破了制备非晶合金需要极高临界冷却速率的局限, 依靠合金体系各个组元的合理配比而使合金体系具有很强的非晶形成能力,从而改变了传统非晶合金只能以薄片、薄带、细丝、粉末等低维形状出现的状态, 使得大尺寸的非晶合金的制备成为现实。
目前, 人们已经在Mg 基、La 基、Zr 基、Ti 基、Fe 基、Co 基、Ni 基、Cu 基等多个合金系中开发出临界冷却速率小于1000K·s- 1 的大块非晶形成体系。
这些合金系可以用铜模铸造法制备出直径大于1mm 的全非晶制品, 其最大直径可达72mm 左右 , 这使得大块非晶合金成为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工程材料。
大块非晶合金在室温下具有非常高的断裂强度、大的弹性极限, 但它的室温塑性很低, 延伸率几乎为零 , 然而, 在过冷液相区间内, 它却具有非常好的超塑性性能, 与常规晶态合金的超塑性变形一样, 呈现大延伸、低应力及易成形等特性。
如Φ115mm 的La2Al2Ni 非晶试样的延伸率可达15000 %。
随着试样断面尺寸的增加, 延伸率也随之增加。
当直径为5mm 时, 延伸率可达到106%。
Zr55Al10Ni5Cu30

关 键 词 Z 5 Alo 5 3 状非晶 合金,高 温压缩断裂 ,断 口,绝 热温 升 r5 lNiCU 0块
中图法分 类号
TG1 98 TG1 19 3 ., 1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编号
0 1 -1 6 (0 2 0 —0 3 —0 4 2 9 12 0)8 8 5 4
C 0 M P R ESS1 N FR A C T U R E 0 F B U LK Zr 5 l o i C u3 0 5A l N 5 0 A M 0 R P H 0 U S A LL0 Y AT I H EM P ER AT U R E H G T
维普资讯
第 3 8卷
第 8期
金 属
级
Vo .8 13
N o. 8
20 0 2年 8月 8 5 8 8 页 3- 3
A C TA ETALLU RG I M CA I I A SN C
A ug.2 02 PP.8 5 — 3 0 3 —8 8
S p o tdb t n l yBai sac n v l me t rga u p re yNai a Ke scRee rha dDeeo o p n ormmeo hn NoG 00 621 P fC ia( . 20 070)
a dNai n ?Hih T c n c ? s a c n v lp n o r mme o i a/ o 2 0 n to a g e h ia Re e r h a d De eo me tPrg a f Ch n W .0 1
非 晶 合 金 断 面 的 脉 纹 壁 上 出 现 了 带 有 锯 齿 形 边 缘 的 裂 口. 在 高 温 情 况 下 , Zr 5 l0 iCU 0 块 状 非 晶 合 金 的 宏 观 断 面 变 得 粗 糙 5 A 1N 5 3 不 平 并 出 现 了 台 阶 .随 着 实 验 温 度 的 不 断 上 升 ,断 面 粘 性 流 动 特 性 变 得 更 加 明显 ,断 面 出 现 了 大 面 积 类 似 流 动 熔 体 凝 固后 的 特 征 结 构 . 塑性 形 变 产 生 的 最 大 剪 切 面 的 绝 热 温 升 或 熔 化 是 块 状 非 晶 合 金 局 部 粘 性 流 动 的 原 因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保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电光效应 球阀 牛骨骼肌 熔体温度 热压烧结 热压参数 热压 烧结 温度补偿 温度应力 混凝土剪力墙 液锁 液态浸渗挤压 浅埋煤层 流变破坏 流变模型 注射保压切换 注塑成型 水通量 水电站 水工结构 氮化硅 氧化行为 气泡形成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 模间干涉 杨木 条斑赤蜻 机车车钩 机翼盒段结构 有限元法 有限元 有机蒙脱土 最大自由摆角 显微组织 支护阻力 摩擦焊 接触分析 损害机理 振动压力 微超声键合 开裂分析 岩石力学 小波变换 密封 奇异性检测 失稳 太阳能电池 太湖流域 天然气水合物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复相陶瓷 声表面波器件
1 1 1 1 1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科研热词 高温高压 蜗壳 模腔压力 工艺参数 复合材料 动态保压 黄蜻 预测 顶板结构 非线性有限元法 隔水层稳定性 防治技术 铁电薄膜 钻孔变形 钻/完井液 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水环管 逆压电效应 返排效率 超高静压 超高压处理 超临界co2 表面损伤 蠕变特性 蜗壳埋设方式 膜翅 脉动压力诱导 能量引导微结构 肌动蛋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片 聚丙烯 翘曲变形 结构分析 结构 组合列车 纳米晶岛 纳米压印 纳米力学性能 纯化 紫花苜蓿 粮食安全 稳频 稳定控制 神经网络 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 碳纤维 碧伟蜓 矿压规律 石英晶体 相变 相似模拟 电光系数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ZrAlNiCu系统中非晶合金

第42卷第6期2002年11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42,No.6Nov.!!!!!!!!!!!!!!!!!!!!!!!!!!!!!!!!!!!!!!!!!!!!!!!!!!!!!!!!!!!!!""""""""""""""""####2002材料、机械工程文章编号:1000-8608(2002)06-0684-04收稿日期:2001-12-05;修回日期:2002-10-09.Zr-al-Ni-cu 系统中非晶合金陈伟荣1,2,王英敏1,羌建兵1,徐卫平1,王德和1,董闯1(1.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大学机械工程系,辽宁大连116622)摘要:Zr-Al-ni-cu 系及其亚组元体系中非晶合金是由二元合金系开始,发展到今日的四元和五元合金,其形状也从薄带、丝等发展为块体.以源自准晶的等电子浓度理论和等原子尺寸理论为判据设计合金成分,并制备了系列大块非晶合金,它们的!!X 在100K 左右,同时具有大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rg .关键词:锆基合金/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电子浓度;原子尺寸中图分类号:TG139.8文献标识码:A非晶态金属合金也称金属玻璃,是指在固态下原子排列呈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金属合金,从1934年由Kramer 采用蒸发沉积的方法获得了非晶薄膜以来,人们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得到非晶合金,其形状也从最初的薄膜到薄片、带、丝,及至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毫米级的大块非晶.在过去的20年中,人们已在许多合金系中发现了具有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和宽的过冷液相区的合金,其中,最小的临界冷却速度低至0.1K /S ,而最大非晶合金厚度可达100mm [1].在这些合金系中,Zr-Al-ni-cu 非晶合金系列十分引人注目,它既不含贵金属,也不含有毒元素.它所具有的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和高的热稳定性,以及优良的力学、物理、化学等性能,使人们有兴趣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对近20年来该系列合金的成分变化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用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规律在该系列中设计的非晶合金,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大块非晶的形成规律.1Zr-al-Ni-cu 合金系的发展如果将四元合金拆成二元合金,将有Zr-Al 、Zr-ni 、Zr-cu 、Al-ni 、Al-cu 、ni-cu 6组二元合金系,其中,除匀晶的ni-cu 二元系外,其他5种二元系均有非晶形成的报道.七八十年代,这些二元合金系主要以薄带、丝、粉末、薄膜等方式形成,且必须在较高的冷却速度下(大于105K /S )才能形成非晶,它们的玻璃形成能力较差.对二元合金系来说,影响其非晶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深共晶因素和原子尺寸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位于深共晶或附近的成分,在相对较低的冷却速度下,就可以获得非晶合金;另外,组成元素的原子尺寸差增大,将会显著地增大非晶合金的形成倾向.Zr-ni 、Zr-cu 系较易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因此,较之另几个二元系,更易形成非晶.薄带、丝等形状的非晶,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寻找具有更大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合金体系.这一问题的突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Inoue 等人将Al 元素加入到Zr-ni 和Zr-cu 二元系中,分别形成了Zr-Al-ni 和Zr-Al-cu 三元系.同时,他们提出了获得大的玻璃形成能力(GFA )和宽的过冷液相区的合金组成的3个经验规律[2]:(1)由3个或3个以上的元素组成合金系.(2)组成合金系的组元之间有较大的原子尺寸比,且满足大、中、小的原则,其中主要组成元素之间的原子尺寸比应大于13%.(3)组成元素之间的混合热为负值.作为对玻璃形成能力的评定,采用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T X值(!T X=T X -T g)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 rg值(T rg=T g/T m)来表征,其中,TX 表示晶化温度,Tg表示玻璃转变温度,Tm表示熔点.一般认为,!T X和T rg越大,则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越大.三元Zr-Al-ni、Zr-Al-cu系满足上述的3个经验规律,且它们与没有Al加入时的二元系相比,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二元合金系富Zr的Zr-ni、Zr-cu的!T X值小于10K[3],而在三元系中,Zr60Al15ni25为77K[4]、Zr65Al7.5cu27.5为89K[5],显然,Al元素加入到Zr-ni、Zr-cu二元系中,大大提高了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对Al的这种作用的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4],可以从拓扑短程有序方面考虑,认为合金的堆垛密度越大,其热稳定性越高.Zr、Al、ni的原子半径分别为0.160、0.143、0. 125nm,原子半径处于中间的Al元素加入到原子半径相差较大的Zr和ni二元系中,正好填充了混乱结构中的空位,从而使非晶的密堆程度增加,进而增大了过冷液体的热稳定性.另一种观点认为[4],可以从Al元素加入到Zr-ni二元系中所引起的化学短程有序的变化方面考虑.显然,组成合金的元素之间有较大的原子尺寸比,且包括大、中、小3种元素,是具有高的玻璃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另外,Zr-Al、Al-ni之间具有大的负混合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几乎在三元合金系发展的同时,四元Zr-Al-ni-cu合金系也应运而生,它比三元系有更大的!T X值和更高的玻璃形成能力,从而使制备cm级的大块非晶合金成为可能.在目前已经报道的该系列的合金成分中,!T X值最大的是Zr65Al7.5ni10cu17.5,为127K[3],用石英管熔体淬火法已制备出直径16mm、长150mm的非晶棒.在报道过的该系列合金的非晶尺寸中,最大的直径是30mm,成分为Zr55Al10ni5cu30,是用吸铸方法制备的[6].若在Zr-Al-ni-cu合金系中再加入一个元素,构成Zr基五元合金,是否可以使它的玻璃形成能力比四元合金更大呢?在已经报道过的多种实验结果中,还没有发现!T X大于127K的合金系.在Zr65-x-Al7.5-ni10-cu17.5-be x合金系中,小原子尺寸be的加入,导致!T X降至110~115K[7],尽管该Zr-Ti-Al-cu-ni[8]、Zr-Al-ni-cu-pd[9]等合金系中,都未发现有更大的!T X值,虽然第五个元素的加入导致!T X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使!T X下降的结果是一致的.显然,非晶形成并非组成合金的组元数越多越好.!以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为依据设计的大块非晶!."非晶中的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规律目前,虽然大块非晶合金的尺寸已达cm级,但从应用的角度考虑,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非晶的形成机理,很多人尝试用各种理论去研究并解释它,但很少有人从电子结构的角度去考虑它.最近作者发现非晶的形成遵循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规律,并从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依据新的判据设计合金成分,以期探索非晶形成规律.等电子浓度现象最早是在准晶合金系中发现的[10],而在非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准晶的存在[11],这表明非晶与准晶在电子结构上的某种联系.实际上,对非晶电子结构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早期nagel和Tauc的工作是以二元合金为基础的[12],他们分析了M1-x X x(这里,M指过渡族或贵金属,X指第"或第#族元素)二元合金,认为在费米能级位于最低态密度时对应的成分所形成的非晶相是最稳定的,此时,其费米面与由强衍射所定义的伪布里渊区相切,数学式可表达为kp=2k f,其中,k f是费米球半径,kp是伪布里渊区所对应的倒易矢量的长度.nagel和Tauc的结果不仅表明非晶是一种Hume-rothery相(电子相),而且证明了稳定的非晶成分对应着一个固定的电子浓度值(e/a).作者的前期工作也表明,铸态Zr65Al7.5ni10cu17.5合金中的晶体学相与非晶基体有相近的电子浓度[13],说明它们在电子结构上有密切的关系,据此,将准晶中已趋成熟的等电子浓度理论应用于非晶中.研究发现,在Zr-Al-ni-cu合金系及它的亚组元体系Zr-Al-ni和Zr-Al-cu中,目前公认的非晶合金成分具有非常相近的电子浓度(e/a),例如,Zr65Al7.5ni10cu17.5合金的e/a=1.375,而那些公认的非晶合金的e/a值均在1.375附近,由此确认,在四元合金相图中,存在着一个等电子浓度面.那些公认的非晶合金成分及晶体学相关相均分布在等电子浓度面附近.不仅如此,它们还分586第6期陈伟荣等:Zr-Al-ni-cu系统中非晶合金究发现,这条线恰好是等电子浓度面与等原子尺寸面的交线,如图1所示,这里,把合金组成元素的原子尺寸与其成分之积的和定义为平均原子尺寸(Ra),等原子尺寸是指合金系中成分不同的若干种合金具有相同的平均原子尺寸,由此计算Zr65Al7.5ni10Cu17.5合金的R a=0.1496nm.a~c:Zr-Al-ni BMGS;d~f:Zr-Al-Cu BMGS;g、h:晶化相(Zr2Cu,Al2niZr6);I:Zr-Al-ni-Cu BMG;无色面:等电子浓度面;深色面:等原子尺寸面图1Zr-Al-ni-Cu四元相图中的等电子浓度面和等原子尺寸面Fig.1The e/a-conStant and atomic Size conStant planeS in Zr-Al-ni-Cu phaSe diagram !.!以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规律为依据设计的大块非晶以等电子浓度面与等原子尺寸面的交线为依据,以Zr65Al7.5ni10Cu17.5合金的e/a和R a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合金成分,即这些合金与Zr65Al7.5ni10Cu17.5具有相同的e/a和R a.采用吸铸法制备出直径为3mm的非晶棒,随后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差热分析法(DTA)测定了所有试样的与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相关的参数:T g、T X、!T X、T m、液相线温度T l、T l和T m的差值及Trg.表1示出了这些合金的成分、DSC和DTA 实验的结果.由表1可见,6种成分的合金均显示了较高的!T X和T rg,由此可以确定一个具有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和高的热稳定性的非晶体系的形成,表明位于等电子浓度面和等原子尺寸面的交线上的系列合金成分所具备的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和高的热稳定性,进而证明了以本文判据设计合金成分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表16种合金的DSC和DTA的结果Tab.1DSC and DTA reSultS of the SiX alloyS K no.合金T g T X!T X T m T l T rg T l-T m 1Zr65.5Al5.6ni6.5Cu22.4636733971089.41210.90.584121.5 2Zr65.3Al6.5ni8.2Cu206407451051089.11188.30.58899.2 3Zr65Al7.5ni10Cu17.56507501001093.71153.30.59459.6 4Zr64.8Al8.3ni11.4Cu15.5653752991085.51142.70.60257.2 5Zr64.5Al9.2ni13.2Cu13.1658757991090.01137.60.60447.6 6Zr63.8Al11.4ni17.2Cu7.6671758871100.11153.30.61053.2在6种合金中,6号合金具有最大的Trg值,同时,它也具有最高的Tg 值和最高的TX值.高的T g和T X值表明合金在弛豫期间难以进行原子移动和结构的重排,如果以Tg 、TX为稳定性判据,则从1号到6号样品,非晶的热稳定性在逐步提高,因此,最佳的成分应该是6号,而不是Inoue提出的非晶成分(3号).另外,从合金1至合金5,它们的Tl 和Tm的差值越来越小,表明越来越接近共晶点,及至合金5时,其差值已小到47.6K,说明这种合金成分已非常接近共晶成分;合金6的则相对于合金5又有所上升,说明共晶成分可能位于5号和6号之间且靠近合金6一侧.至于在本文的判据与深共晶成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进一在本实验结果中,出现了!T X和T rg值不一致的情况,实际上,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在很多合金系中都出现过[14、15],这意味着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及其热稳定性并非完全一致,即具有最强玻璃形成能力的那些合金未必是最稳定的;反之亦然."结语对于Zr-Al-ni-Cu系非晶合金,目前尚有许多理论及实际的内容需要探索和研究,它所具有的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及优良的性能使人们期待着能发现其内在规律,以寻找具有更大的玻璃形成能力的非晶成分.从电子浓度和平均原子尺寸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对Zr-Al-ni-Cu合金系进行研究,686发现非晶形成规律,进而在其他的合金系中验证它的普遍意义,为发现新的具有更大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系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INOUE A.StabiIization and high strain-ratesuperpIasticity of metaIIic supercooIed Iiguid [J ].Mater Sci and Eng ,1999,A267:171-183.[2]INOUE A ,SHIBATA T ,ZHANG T.Effect of additionaIeIements on gIass transition behavior and gIass formationtendency of Zr-AI-Cu-Ni aIIoys [J ].Mater Trans JIM ,1995,36(12):1420-1426.[3]ZHANG T ,INOUE A ,MASUMOTO T.AmorphousZr-AI-TM (TM =Co ,Ni ,Cu )aIIoys with significant supercooIed Iiguid region of over 100K [J ].MaterTrans JIM ,1991,32(11):1005-1010.[4]INOUE A ,ZHANG T ,MASUMOTO T.Zr-AI-Niamorphous aIIoys with high gI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and significant supercooIed Iiguid region [J ].Mater Trans JIM ,1990,31(3):177-183.[5]INOUE A ,KAWASE D ,TSAI A P ,et al .StabiIity andtransformation to crystaIIine phases of amorphous Zr-AI-Cu aIIoys with signification supercooIed Iiguidregion [J ].Mater Sci and Eng ,1994,A178:255-263.[6]INOUE A ,ZHANG T.Fabrication of buIk gIassyZr 55AI 10Ni 5Cu 30aIIoys of 30mm in diameter by a suction casting method [J ].Mater Trans JIM ,1996,37(2):185-187.[7]INOUE A ,ZHANG T ,NISHIYAMA N ,et al .ExtremeIywide supercooIed Iiguid region and Iarge gIass-formingabiIity in Zr 65-x AI 7.5Cu 17.5Ni 10Be x amorphous aIIoys[J ].Mater Sci and Eng ,1994,A179/A180:210-214.[8]ZHANG T ,INOUE A.Density ,thermaI stabiIity andmechanicaI properties of Zr-Ti-AI-Cu-Ni buIk amorphousaIIoys with high AI pIus Ti concentrations [J ].Mater Trans JIM ,1998,39(8):857-862.[9]INOUE A ,SHINOHARA Y ,YOKOYAMA Y ,et al .SoIidification anaIyses of buIky Zr 60AI 10Ni 10Cu 15Pd 5gIassproduced by casting into wedge-shape copper moId[J ].Mater Trans JIM ,1995,36(10):1276-1281.[10]DONG C ,PERROT A ,DUBOIS J M ,et al .Hume-Rothery phases with constant e /a vaIue and their reIated eIectronic properties in AI-Cu-Fe (-Cr )guasicrystaIIine systems [J ].Mater Sci Forum ,1994,150-151:403-416.[11]KOSTER U ,MEINHARDT J ,ROOS S ,et al .Formation of guasicrystaIs in buIk gIass forming Zr-Cu-Ni-AI aIIoys [J ].Mater Sci and Eng ,1997,A226-228:995-998.[12]NAGEL S R ,TAUC J.NearIy-free-eIectron approach tothe theory of metaIIic gIass aIIoys[J ].Phys Rev Lett ,1975,35(6):380-383.[13]SHEK C H ,WANG Y M ,DONG C.The e /a -constantHume-Rothery phases in an as-cast Zr 65AI 7.5Ni 10Cu 17.5aIIoy [J ].Mater Sci and Eng ,2000,A291:78-85.[14]INOUE A ,ZHANG T ,KIM Y H.Synthesis of highstrength buIk amorphous Zr-AI-Ni-Cu-Ag aIIoys with ananoscaIe secondary phase [J ].Mater Trans JIM ,1997,38(9):749-755.[15]ZHANG T ,INOUE A.MechanicaI properties ofZr-Ti-AI-Ni-Cu buIk amorphous sheets prepared bysgueeze casting [J ].Mater Trans JIM ,1998,39(12):1230-1237.Amorphous alloys in Zr-Al-ni-cu systemCHEN Wei-rong 1,2,WANG Ying-min 1,OIANG Jian-bing 1,XU Wei-ping 1,WANG De-he 1,DONG Chuang 1(1.State Key Lab.for Mater.Modif.by Laser ,Ion and Electr.Beams ,DalianUniv.of Technol.,Dalian 116024,China ;2.Dept.of Mech.Eng.,Dalian Univ.,Dalian 116622,China )Abstract :The deveIopment of amorphous aIIoys in Zr-AI-Ni-Cu and its subsystems were reviewed.Theconcepts of the e /a -constant and atomic-size-constant criteria for the formation of amorphous aIIoys were introduced ,which originated from guasicrystaI research.FinaIIy ,it reports the authors'recent work on the Zr-AI-Ni-Cu amorphous aIIoy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se ruIes.AII the designed aIIoys have high gIass forming abiIity ,with Iarge reduced gI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 rg and Iarge supercooIed Iiguid regions !T x (cIose to 100K ).Key words :zirconium-based aIIoys /amorphous aIIoy ;gIass forming abiIity ;eIectron concentration ;atomicsize786第6期陈伟荣等:Zr-AI-Ni-Cu 系统中非晶合金。
摩擦焊焊接块体非晶合金Zr65Cu12.5Al7.5Ni15

摩擦焊焊接块体非晶合金Zr65Cu12.5Al7.5Ni15
李波;李志远;熊建钢;邢丽
【期刊名称】《电焊机》
【年(卷),期】2007(037)003
【摘要】采用传统摩擦焊焊接方法连接具有良好非晶形成能力的
Zr65Cu12.5Al7.5Ni15(at%)块体非晶合金.微区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整个焊接接头保持了非晶特性,无晶化反应发生.对摩擦焊焊接方法成功连接块体非晶合金
Zr65Cu12.5Al7.5Ni15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李波;李志远;熊建钢;邢丽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453+.9
【相关文献】
1.水下搅拌摩擦焊接:一种具有改善接头性能巨大潜力的搅拌摩擦焊接新方法 [J], Mohd. Atif WAHID;Zahid A. KHAN;Arshad Noor SIDDIQUEE
2.摩擦焊焊接块体非晶合金Zr65Cu12.5Al7.5Ni15 [J], 黄继忠;李波
3.水下搅拌摩擦焊接:一种具有改善接头性能巨大潜力的搅拌摩擦焊接新方法 [J], Mohd.Atif WAHID;Zahid A.KHAN;Arshad Noor SIDDIQUEE;
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与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对比试验 [J], 赖鸥;谭元冰;胡伟;马蓉
5.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块体非晶合金的摩擦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卷第5期金属学级V01.45No.52009年5月第620-—624页ACTAMETALLURGICASINICAMay2009PP.620—624zr55A110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摩擦焊焊接覃作祥・,z)王小京-)张海峰・)王中光-)胡壮麒・)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沈阳1100162)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8摘要采用摩擦焊对ZrssAll0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进行了焊接,当焊机主轴转速为4.o×103—5.o×103r/rnin,摩擦压力为8m—100MPa,摩擦时间为O.2—旬.48,顶锻压力和保压时间分别为200MPa和2S时,能够成功实施ZrssAlloNisCu30金属玻璃的焊接.用SEM,XRD和TEM观察分析未检测到晶化相,焊缝处金属仍保持非晶状态.金属玻璃的塑性在玻璃转变点毛附近随温度变化很大,在耳以上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这是实施摩擦焊焊接的重要基础.关键词块体金属玻璃,摩擦焊,ZrssAlloNisCuso中图法分类号TGl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12—1961(2009)05—0620—05FRICTIoNWELDINGoFZr55AlloNi5CU30BULKMETALLICGLASSQINZuoxiang1,21,W珥ⅣGXiaojing¨,ZHANGHaifeng¨,W省ⅣGZhongguang11,日UZhuangqi1)1)ShenyangNationalLaboratoryforMaterialsScience,InstituteofMetalResearch,ChineseAcademyofSciences,Shenyang1100162)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DalianJiaotongUniversity,Dalian116028Correspondent:ZHANGHaifeng。
professor,Tel:(024)e3971783。
E—mail:hfzhang@imr.ac.enSupportedbyNationalHighTechnicaf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gramolChinaNo.2006CB605201JandNationalNaturafScienceFoundationolChina(Nos.508e5|;’02and50731005)Manuscriptreceived2008-01—24.inrevisedform2009-01~16ABSTRACTAsanewkindofengineeringmaterial.themetallicglasscanbeusedwidelyduetoitsexcellentpropertiessuchashighstrength.hardnessandelasticenergyandlOWcorrosionresistance.ThesizeofmetallicglassesiSgenerallysmall.whichiSthemainlimitationfortheirapplication.HOWtopreparea1argersizemetallicglassbecomesoneofmaintargetsinmetallicglassesresearch.Topreparelargersizemetallicglasses,onemethodiStooptimizetheirchemicalcompositions,andanotheriStojoinsmallsizemetallicglassestogetherbywelding.Inthispaper,theZrs5All0Ni5Cu30bulkmetallicglass(BMG)hasbeensuccessfullyjointedbyfrictionweldingundertheconditionsofrotationalspeedfrom4×103to5×103r/min,frictionpressurefrom80to100MPa,frictiontimefrom0.2to0.4S,upsettingpressure200MPaandupsettingtime2S.TheweldedjointhasbeenexaminedusingSEM,XRDandTEM.anditisprovedthattheweldedzonestillkeepsanamorphousstructure.Theplasticityofthismetallicglasshasstrongtemperaturesensitivityneartheglasstransitiontemperature正.Above正,themetallicglasspossessesagoodplasticitywhichiSnecessaryforfrictionweldingofmetallicglasses.KEYWoRDSbulkmetallicglass,frictionwelding,Zr55A110Ni5Cu30与传统的晶态合金相比,块体金属玻璃(BMG)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以及化学性能[1-5].因此,块体金属玻璃已经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如制造穿甲弹、MP3外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6052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25402和50731005资助收到初稿日期:2008—01—24,收到修改稿日期:2009-01—16作者简介:覃作祥,男,1965年生,博士生Golf球托等.长期以来,限制块体金属玻璃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尺寸较小,尽管在过去的10年间研发了一系列块体金属玻璃体系,但仍不能满足许多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如何把块状金属玻璃的尺寸做得更大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一种方法是通过优化合金成分来制备更大尺寸的金属玻璃,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开始系统研究一系列多组元合金族的玻璃形成能力(GFA),他们采用金属Cu模浇铸方法系统评估合金熔体转变成金属玻万方数据第5期覃作祥等:Zrs5Allo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摩擦焊焊接621璃的临界冷却速率,获得了钯基【61、镧基吲、镁基[引、锆基【驯、镍基【10】等具有很强非晶形成能力的块体金属玻璃体系,能形成直径为1—30mm的棒材.Peker和Johnson[11J则加入合金元素Be来获得形成能力最强的金属玻璃体系,但Be是环境不友好元素,对环境有污染;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焊接把较小尺寸的金属玻璃连接成为大尺寸的金属玻璃.目前,国内外对于金属玻璃可焊性的研究已取得了~些进展[12--23】.金属玻璃焊接方法主要包括:爆炸焊接方法【121、脉冲放电焊接法【1引、电子束焊接法[14--16]、激光焊接法【17,18】和摩擦焊接法[19--23】.在这些焊接方法中,前4种均为熔化焊接,容易导致焊后晶化、缺陷和焊缝脆化;摩擦焊接被认为是固相焊接,由于接头处合金不熔化,焊接速度快,能获得很高的力学性能,是焊接金属玻璃较为理想的一种焊接方法.本文选择非晶形成能力强及综合性能较好的Zr55Allo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进行摩擦焊焊接,探索焊接工艺,通过测定过冷液相区的金属玻璃超塑性,讨论金属玻璃固相焊接机理.1实验方法Zr55AlloNi5Cujo母合金锭在高真空电弧炉中熔化制备,然后在高真空熔体喷铸炉中采用Cu模铸造制备试样,试样直径为5nlnl,长度为60rain.摩擦焊接用GB—CG5微型惯性摩擦焊机进行焊接工艺实验.选用参数范围为:摩擦时间0.1—0.48,摩擦压力80—120MPa,转速2×103—6×103r/min,顶锻压力和保压时间分别为200MPa和2S.对焊接接头的结构分析采用RiagkuD/max-rA型x射线仪(XRD,Cujo)与Quanta600型扫描电镜(SEM);热特性分析采用Perking—ElmerPE卜DSC7型差示扫描量热(DSC)仪.透射电镜样品先机械减薄到30一40弘m,然后进行离子减薄,为了防止减薄过程中金属玻璃晶化,采用的减薄电压小于4keV,每减薄5min,中间停歇2min.透射电镜观察在TECNAIG220型透射电镜(TEM)上进行,加速电压为200kV.采用FM7000型显微硬度仪对摩擦焊接头进行显微硬度测定,测试条件:载荷为5N,保荷15S.变温拉伸实验在Gleeble15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应变速率为5xi0—38-1.2实验结果及分析2.1摩擦焊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摩擦焊焊接工艺参数包括摩擦时间tl,摩擦压力p1,转速几,顶锻压力p2和保压时间t2.这些参数对焊接接头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主轴转速n=5.0x103r/min,保压时间t2=28,摩擦压力pl--100MPa,顶锻压力p2=200MPa的条件下,最佳焊接的摩擦时间£1范围为0.1—0.4s(摩擦时间过长,接头处温升过高,焊接接头强度陡然下降,不能实施焊接).保持tl=0.2S,t2=2S,pl=100MPa,p2=200MPa,最佳主轴转速礼的范围为4.0×103—5.0×103r/min.由于焊机本身结构的限制,焊机在主轴转速为6×103r/min时运转不稳,导致焊接失败.同时实验观察到在转速为2×103r/min时,焊接也未能获得成功,说明:转速过低,接头处摩擦不够;温度低,接头处的金属玻璃不能产生足够的塑性,从而未能实施焊接.当p1从100MPa增大到120MPa,n=2.0x103r/min的条件下也未能将Zr55AlloNisCu30块体金属玻璃焊接.当n=5.0x103r/rain,tl:0.28,t2=2s,P2=200MPa时,p1在80—120MPa范围内都能成功焊接Zr55Allo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综上所述,摩擦焊焊接Zr55Allo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较佳工艺参数范围为:主轴转速为4.0×103—5.o×103r/re_in,摩擦压力为80一一100MPa,摩擦时间为0.2—0.4S,顶锻压力和保压时间分别为200MPa和2s.表1中列出了t2=2S,p2=200MPa条件下采用不同其它参数时,摩擦焊焊接Zr55AlloNi5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焊接结果.表1摩擦焊焊接Zr55AlloNisCu30块体金属玻璃的焊接参数及焊接结果Table1ConditionsandresultsforfrictionweldingZr55・AlloNi5Cu30bulkmetallicglass(t2=28,p2=200MPa)2.2摩擦焊焊接接头形貌与剖面摩擦焊焊接Zr55AlloNisCujo块体金属玻璃的焊接接头外观如图1a所示.由图观察到,在焊缝周围形成了一圈金属飞边,摩擦造成的温升使得接头处金属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在顶锻压力耽的作用下2根待焊棒状试样相对运动,将部分金属从侧面挤出,造成飞边,飞边金属外观发黑,这是摩擦升温造成氧化的结果.选择的焊接参数分别为tl=o.2s,n=5.0×103r/rain,p1=120MPa,p2=万方数据622金属学报第45卷图1Zr55A110Ni5Cu30金属玻璃摩擦焊焊接接头的形貌及剖面结构Fig.1AppearancesoffrictionweldedjointsofZr5sAllo-NisCu30bulkmetallicglass(BMG)(a)andSEMimageofsectionofaweldedjoint(b)200MPa,t2=2s,在此条件下所得的焊接接头的剖面经磨制、抛光后在SEM下观察,如图1b所示.由剖面图可见:母材和焊缝无明显区别,接头处未出现组织不均匀、微观裂纹、微孔以及膨胀变形等缺陷.2.3摩擦焊焊接接头结构与硬度分布图2和3分别是将Zr55A110Ni5Cu30金属玻璃摩擦焊焊接接头用低速锯精确切割仅得到焊缝后的XRD谱和焊缝TEM像.XRD谱具有漫散的非晶峰特征;TEM也未观察到析出相,其选区电子衍射(SAD)为典型的“非晶衍射环”.这些结果表明,焊缝区未出现晶化,接头依然保持非晶态组织.虽然在摩擦过程中,接头处金属玻璃被加热,但这一过程时间短、速度快、热容量小,温升未达到熔点,接头处金属仍保持在固态;当焊接停止时,焊缝迅速冷却,从而避免了晶化,焊缝处金属仍保持非晶结构.图4是垂直于摩擦焊焊接界面所测得的Zr55All0一Ni5Cu30金属玻璃母材及焊缝的显微硬度分布曲线.与原母材相比,接头处的硬度并未发生变化,依然保持硬度值在HV586左右.这一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金属玻璃并未发生结构变化.2.4Zr55AlloNisCu30金属玻璃变温拉伸图5为Zrs5All0NisCu30金属玻璃的DSC曲线.从曲线可知,zr55A110NisCu30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点%约为690K,晶化温度已为771K,过冷液相区宽度△足达81K.以测定的疋为依据,分别选择在靠温度以下和毛圈2zr55AlloNi5Cu30金属玻璃摩擦焊焊接接头的XRD谱Fig.2XRDpatternoffrictionweldedjointzoneofZr55-AlloNi5Cu30BMG图3ZrssAlloNisCu30金属玻璃摩擦焊焊接接头区的TEM像及选区电子衍射谱Fig.3Bright—fieldTEMimageandSADpattern(insert)ofafrictionweldedjointzoileofZr55AlloNi5Cu30BMG.^洲小毓吨—吁_、产毗Distance.10s肿图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