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狼一样嚎叫》

合集下载

绘本《像狼一样嚎叫》

绘本《像狼一样嚎叫》

像狼一样嚎叫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

他和米雪儿两个相亲相爱,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日子过得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儿读一本讲狼的书。

“你瞧,莫卡,”米雪儿说,“你真有点像狼!”“哼!”莫卡心想,“我是有点像狼。

可是瞧狼多神气啊!它们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它们捉野兽,它们可以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

”“可瞧我过的什么日子,”莫卡叹了口气,“我只是家里一个宠物。

给主人拴着,吃着难吃的狗粮。

叫一声,就要被大声呵斥。

”莫卡感到丢脸,特别是在米雪儿让它穿上那些难看的衣服参加她那些朋友聚会的时候。

它想要做一只狼。

第二天,莫卡拿定了主意。

它偷偷溜出屋子,直朝山上跑。

它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高高的山顶。

“我现在自由了!”它大叫道,“自由自在得跟狼一样了!”它跑啊。

它跳啊。

它跳舞啊。

它高兴在哪里小便就在哪里小便。

“哇!”它大叫,“这个世界是我的!”很快它就饿了。

“没事!”它叫道,“我自己捉东西吃,就像狼那样。

”于是它就这么干了。

可是它追不上兔子。

臭鼬用臭气喷它。

甲虫咬它。

连田鼠也拿它开玩笑。

“嘻嘻,我在这儿呢!快来抓我呀!你抓不到我!”到了夜里,莫卡很苦恼。

它想念米雪儿。

“我甚至想念她那些傻傻的朋友聚会,”它嘟囔着,“不过我还不能认输。

有一件事我还得试试看……”莫卡抬起头,看着金色的月亮,使出全身的力气,就像狼一样,放声嚎叫起来:“嗷呜呜呜呜呜呜……”突然,远方也传来了同样的声音:“嗷呜呜呜呜呜呜……嗷呜呜呜呜呜呜……”接着又是“嗷呜呜呜呜呜呜……”莫卡吓呆了。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狼!”它叫道,“是真的狼!”它转身就朝山下跑。

“我要回家!”它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再也不要做狼了!”它跑啊,跑啊,跑啊……一直跑回了家—这个家,它可太熟悉了。

“莫卡!”米雪儿叫着奔出来欢迎它。

“你回来了!”莫卡又回到家了,它和米雪儿两个,噢,他们多快活啊!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儿读一本讲猴子的书……哈哈,小朋友,猜猜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幼儿园大班教案《像狼一样嚎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像狼一样嚎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像狼一样嚎叫》含反思教案简介这是一节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育课程,主题为《像狼一样嚎叫》。

该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音感和节奏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模仿狼的嚎叫声,并能自己编排简单的嚎叫表演;2.学生能够在鼓点声中跳舞,表现出狼的形态和姿态;3.学生能够加强团队意识,尊重他人,合作完成活动。

教学准备1.教学用品:音响、CD、音乐舞蹈本等;2.音乐:《狼嚎》;3.道具:狼面具、狼尾巴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狼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狼的特点,感受狼的嚎叫声以及狼的形态和姿态;2.根据孩子们的反应,进一步讲解狼的信息,以及与狼有关的故事。

第二步:学习嚎叫1.听50秒左右的《狼嚎》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狼的嚎叫声;2.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模仿狼的嚎叫声,齐声呐喊,练习时长约5分钟;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编排简单的狼嚎表演;第三步:学习舞蹈1.听歌曲,跟着节拍,模仿狼的行动以及姿态,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生活习性,练习时长约5分钟;2.分组召开,老师演示狼的舞蹈并解释,鼓动学生彼此鼓励、互相帮助,完成1~2分钟的团队表演。

第四步:反思与总结1.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活动过程,总结学习到的知识;2.帮助孩子们发现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最后祝贺孩子们完成活动。

教学效果这门课程主要通过音乐和舞蹈,带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感受和学习狼的生活习性,培养孩子们的音感和节奏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在本节课中,孩子们积极参与、用心学习,相互帮助并完成了一段简单的合作表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像狼一样嚎叫

像狼一样嚎叫

卡想 在 8 1 UL d ' , 便 就在 哪儿 小便 。 ) 4 .讨 论莫 卡在 外面 的遭遇 。 师 :莫卡 的新 生活 开始 了 ,这 时他 的心情是 怎样 的 ?
幼1 :高兴。 幼2:开 心。 幼3:兴奋 。 师 :可是 他 马 上 就 遇 到 了麻 烦 。他 肚 子饿 了,他 想
2 . 会 根 据 内容 翻 到 相 应 画 面 ,并 能 跟 随 要 求 仔 细 观察。 3 . 愿 意 与他 人 分 享 看 到 、想 到 的 内容 ,敢 于 在 众人 面 前大 胆表述 。
活动准备
物 质准 备 :绘 本人 手一 本 ,电子 书 ,P P T 。
2 6 I 保育 教 育
卡 的? ( 请 能力相 对 弱一些 的幼 儿来 说 ) 第三 个 问题 ,谁 能把 四 幅 图连起 来说 一说 。 ( 让能 力强 的幼儿 来试 一试 ) ( 评析 : 幼儿 完 整 讲 述 时 ,教 师鼓 励 幼 儿 可 以和 别 的小 朋 友 说 的 不一 样 。于 是 有 的 幼儿 用 “ 第 一 次 ,第二 次 … …”的句 式 ,把 四张 图非 常清晰 地连 接起来 ;有的 幼
书 ,和 小朋友 一起 去分 享分 享吧 。
去抓 哪 些 小动物 ?你 们找一 找 ,在哪 一 页呢?找 到之 后和
旁边 的小朋友 讨论 讨论 。
( 反 思 :本 环 节 教 师 不再 出示 P P T,而 是让 幼儿 自 己来 翻 页 ,幼儿 会 特 别 留 意教 师所 说 的 画 面 内容 ,养成 良好 的倾 听 习惯 。幼 儿 之 间 的讨 论 与 互 动 ,有 助于 他 们
活动反思
作 为一个 绘本 阅读活 动 ,我想让 幼儿 主动 了解故 事 内 容 ,并能大胆表达。所以在活动组织 中, 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 1 .充分 利用绘 本 ,发挥 幼儿 阅读 的主体性 。 朱 静 怡 老 师 说 过 , 阅读 绘 本 时 ,幼 儿 应 “ 手 不 离 书 ,眼不离 图 ”。活 动 中 ,从座 位安 排到 整个 活动进 行 , 书就在 幼儿 旁边 ,随 时能 看 ,随时能翻 ,从 而较 好发 挥绘 本 的作 用 ,带动 幼儿 阅读 的主动 性。 2 .合理 运 用多媒体 ,解 决幼 儿阅读 的重 点与难 点 。

大班语言活动《像狼一样嚎叫》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像狼一样嚎叫》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像狼一样嚎叫》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的通过这次语言活动,帮助大班儿童:•提高听说能力;•认识并学习大自然中狼的生活习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分享与合作。

教学材料•课程笔记•音频播放器•识字卡片(出示画面为狼,音频播放时提示出现的字母,如“L、A、N、G”等)•游戏卡片(上面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词,如“water”、“apple”、“flower”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老师通过课程笔记向孩子们介绍本次语言活动的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一个狼群嚎叫的音频,并以简短的语言描述狼的生活习性,鼓励孩子们一起来参与嚎叫的游戏。

2.音频学习老师让孩子们一起数到三,一起模仿狼群嚎叫,并播放多个嚎叫声音频。

孩子们需要跟着音频中的狼狼叫声发出自己的嚎叫,以学习发音和语调。

3.“掷骰子”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先向孩子们展示单词卡片,然后把卡片放入袋子里让孩子们抽取。

孩子抽出的卡片上的单词就是这次游戏的目标。

孩子们在听到吹响的口哨声后,就可以开始互相“掷骰子”了。

在“掷骰子”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向队友描述自己卡片上的单词,并带领自己的小组合作猜出对方的单词。

4.制作成果展示当小组游戏结束后,老师鼓励孩子们用手工制作出自己的狼群模型,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小狼,然后用各自的小狼组成一个狼群。

教学反思在这次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狼的生活习性非常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

在音频学习的环节中,孩子们也非常自然地融入进了角色play中,模仿着狼群的嚎叫声,非常活跃。

在掷骰子游戏中,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将手中的单词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了各种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表述。

整个过程非常精彩。

最后,孩子们共同合作制作小狼,更是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孩子们的分享与合作精神,体现了很好的实践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这次《像狼一样嚎叫》的语言活动虽然简单,但是在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创造力发展、表达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大班绘本故事《像狼一样嚎叫》(二篇)

大班绘本故事《像狼一样嚎叫》(二篇)

大班绘本故事《像狼一样嚎叫》【设计意图】《像狼一样嚎叫》中讲述了一只宠物狗莫卡腻味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想尝试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像狼一样嚎叫,像狼一样捕食猎物,像狼一样自由自在,于是它勇敢地出走了……然而,新生活并不像莫卡憧憬的那样美好。

它处处碰壁、屡屡受挫,甚至身陷险境,最后不得不逃回家中作为6、7岁的大班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对外面的世界关注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和成人的想法是冲突很矛盾的。

对于大人的一些限制性的建议,他们充满了叛逆和尝试的冲动。

他们想挣脱成人的保护,好好的探索一次。

《像狼一样嚎叫》中的莫卡,正是大班孩子们心理年龄段的真实写照,开展这个活动能与孩子们引起很好的共鸣。

【活动目标】1、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

2、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细节猜测、想象故事情节发展。

3、感受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并尝试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狼的知识物质。

材料准备:绘本课件。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故事这本书是写了一个关于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这只狗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它有点像哪一种动物?(介绍莫卡)二、逐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1、观察讲述,感受狼自由自在的生活。

2、观察画面,理解莫卡处处被受限制的生活。

(1)莫卡听了米雪儿说它像狼后会有什么想法?通过猜想,梳理出莫卡和米雪儿之间的矛盾。

为逐步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第一次的铺垫。

(2)一起看图书讲述莫卡的小结:进一步突出米雪儿和莫卡之间的矛盾,为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进一步的渗透。

3、观察讲述,体验莫卡离家出走时的快乐心情。

4、观察讲述莫卡在外的遭遇。

(1)莫卡会一直这么快乐吗?它遇到了什么麻烦?(2)视听结合,感受莫卡听到狼叫以后,紧张害怕的心情。

5、感受莫卡与米雪儿团聚后的幸福温馨。

三、梳理整个故事,讨论并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1、莫卡离家出走,去过像狼一样的生活,它成功了吗?为什么?2、米雪儿和莫卡那么相亲相爱,米雪儿为什么还要限制莫卡做一些事情呢?(再次体会”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四、故事延伸米雪儿和莫卡又重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直到以一天……他们在干什么?看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为什么?大班绘本故事《像狼一样嚎叫》(二)从前有一只名叫嚎嚎的小狼,他非常喜欢嚎叫。

绘本剧 《像狼一样嚎叫》

绘本剧 《像狼一样嚎叫》

绘本赏析这是一个由庆子·凯萨兹创作的非常幽默、有趣的绘本故事。

故事中讲了一只叫莫卡的狗,这只狗既是可爱的小姑娘米雪儿家的宠物,更像是米雪儿的朋友,和米雪儿形影不离,日子过得很快乐。

直到有一天,米雪儿读了一本讲“狼”的书,发现莫卡长得很像狼,于是喊来了莫卡一起看这本书。

可爱的莫卡看着这本书,发现狼是那么的自由自在,那么的神气!他们想跑就跑,跑多远都可以;想捉野兽就捉野兽,还可以和同伴们一起围攻野兽;夜晚在野外想呆到半夜就呆到半夜,还可以对着月亮“嗷嗷”地大声喊叫……这太令人向往啦!回头再看看自己过的日子,往常感到满足的生活现在却处处觉得别扭,太糟糕了。

瞧,捉个蝴蝶却被米雪儿紧紧地拉住,没法捉到;晚上趴在窗台上刚开口叫两声,又被米雪儿喊住;整天吃的是倒胃口的狗粮;最丢人的是米雪儿让他穿上怪模怪样的衣服参加茶会……这样的日子再也没法过啦!莫卡想当一只狼,像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像狼一样嚎叫。

第二天,莫卡偷偷地溜出了屋子,一直朝山上跑去,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

他狂奔着,一直奔到山顶;他跳跃着,兴奋地捕捉蝴蝶;他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随地小便。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莫卡终于感到饿了,那就自己去捕食吧!想在野外捕到食物要靠真本事!莫卡看见一只兔子就去捉兔子,聪明的兔子飞奔而过,累得气喘吁吁的莫卡只好空手而归;发现一只臭鼬就去抓臭鼬,没想到臭鼬放了个臭屁,差点儿把莫卡熏死;甲壳虫虽小,先填填肚子吧,没想到甲壳虫没吃到却被甲壳虫狠狠地咬了一口;就连小田鼠也开他的玩笑,有意让莫卡看见后,哧溜一下从洞的另一头钻出去了……黑夜的来临让莫卡想念米雪儿,想念家,甚至连茶会也变得那么令人想念了。

不过,莫卡一定要试一试向往已久的“像狼一样嚎叫”!“呜呜呜呜呜呜……”莫卡望着金色的月亮,使出全身的力气像狼一样嚎叫。

哎呀,怎么远方也传来了“呜呜”的叫声?不好,原来真的是狼在叫!吓坏的莫卡再也不想做狼了,他要回家!狂奔的莫卡终于回到了家,和亲爱的小主人米雪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依然过着幸福而平静的生活。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像狼一样嚎叫》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像狼一样嚎叫》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像狼一样嚎叫》一、教学内容《像狼一样嚎叫》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动物世界》第三节。

本节课通过讲述一只小狗模仿狼嚎叫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的特点,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动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2. 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动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动物的特点。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图片、狼嚎叫音频。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狼嚎叫音频,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在叫,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像狼一样嚎叫》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关注动物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故事中出现的动物,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词汇描述动物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5. 创作环节(10分钟)以“我喜欢的动物”为主题,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进行创作。

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像狼一样嚎叫》2. 故事中出现的主要动物:小狗、狼、猫、兔子等。

3. 描述动物特点的词汇:勇敢、聪明、可爱、温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词汇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狗,它是一只可爱、忠诚、勇敢的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创作等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动物,记录动物的特点,回家后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像狼一样嚎叫》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像狼一样嚎叫》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像狼一样嚎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材《像狼一样嚎叫》,主要围绕第六章《狼的嚎叫》展开,详细内容为让幼儿了解狼的生活习性,学会模仿狼的嚎叫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狼的嚎叫原因。

2. 学会模仿狼的嚎叫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模仿狼的嚎叫声,了解狼的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狼的特点,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像狼一样嚎叫》、图片、视频、音箱。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狼嚎叫的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狼的嚎叫声,引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1)展示绘本图片,讲述狼的生活习性。

(2)引导幼儿观察狼的特点,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3)讲解狼嚎叫的原因,让幼儿了解狼的沟通方式。

3. 实践(10分钟):(1)教幼儿模仿狼的嚎叫声,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感受。

(2)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狼,体验狼的生活。

(3)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只狼,你会怎样向同伴传递信息?4. 互动(10分钟):(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邀请其他幼儿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巩固(5分钟):(1)出示图片,让幼儿用语言描述狼的特点。

(2)集体模仿狼的嚎叫声,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像狼一样嚎叫》2. 内容:狼的生活习性狼的嚎叫原因模仿狼的嚎叫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只狼,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狼的特点。

模仿狼的嚎叫声,录制成视频。

2. 答案:画出的狼要具有明显的特点,如:耳朵竖立、尾巴蓬松等。

视频中要清晰展示幼儿模仿狼嚎叫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狼一样嚎叫》
一、设计意图:《像狼一样嚎叫》中讲述了一只宠物狗莫卡过够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想尝试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像狼一样嚎叫,像狼一样捕食猎物,像狼一样自由自在,于是它勇敢地出走了......然而,新生活并不像莫卡憧憬的那样美好。

它处处碰壁、屡屡受挫,甚至身陷险境,最后不得不逃回家中。

作为5、6岁的大班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对外面的世界关注的也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和成人的想法是冲突矛盾的,对于大人的一些限制性的建议,他们充满了叛逆和尝试的冲动。

他们想挣脱成人的保护,好好的探索一次。

《像狼一样嚎叫》中的莫卡,正是大班孩子们心理年龄段的真实写照,开展这个活动能与孩子们引起很好的共鸣。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感。

2、感受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并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4、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三、活动准备:PPT课件,不同乐器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从谈话引入故事:出示第一页
问:周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有意思的书,书的名字是什么
呢?引导幼儿观看第一页。

(像狼一样嚎叫)
问:孩子们,像狼一样嚎叫的那个朋友是不是狼?(不是)
师:肯定不是狼,像狼一样肯定不是狼,是谁?(是一只狗)这只狗的名字叫莫卡,叫什么?(莫卡)
二、逐页阅读讲述第二页:
讲述第三、四、五页
问1:孩子们,你们听到说莫卡想做什么?(狼)做什么样的狼?(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
问2:莫卡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为什么?(因为它不能自由自在,它不能......不能......不能......)
问3:哪一幅说明莫卡不能自由自在的叫?(第3幅)米雪允许莫卡叫几声?(4+1=5声,手势表示)
问4:那你觉得在幼儿园里有什么让你觉得不自由自在?
师:看来你们在幼儿园里也不自由自在,莫卡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你们呢?
1、讲述第六、七页
2、出示第八页
问:孩子们,你看见莫卡在自由自在的干什么?(莫卡在自由自在的捉蝴蝶、唱歌跳舞、奔跑)
师:莫卡在自由自在的奔跑,莫卡在自由自在的捉蝴蝶,莫卡在自由自在的唱歌跳舞,它想,我终于自由自在了,这个世界就是我的了!
三、情感转移
1、孩子们,你们想自由自在一次吗?想试试吗?
师:今天老师带来这么多乐器,知道怎么玩吗?待会你们自由自在的选一样,老师给你们一段音乐,你们自由自在的晃动身体和“乐器”,你感觉一下,自由自在是什么样子。

2、播放节奏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起来很快乐,当音乐开始的时候你们就可以自由自在了!(幼儿随意晃动乐器和身体)
3、问:自由自在的感觉怎么样?(很好...很乱...很吵...)
4、问: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玩的很开心,又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呢?(要有节奏、规律,要一起跟着音乐节奏)
师:那老师就做一个小规定就是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来。

5、出示节奏图表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发现音乐的节奏型,并用拍手的方法来为音乐伴奏。

师:一句节奏要打几下?(6下),那6下有什么不一样?(2下慢,4下快,前面2下慢,后面4下快)
教师带领幼儿尝试用拍手练习该节奏。

师:现在我们试试动动身体的部位,但一定要按照音乐的节奏。

(先一起跟着音乐来一遍,再找个别做的好的孩子告诉别人你用到哪里了,并来表现一下,然后跟着音乐一起来一遍)
引导幼儿用手、脚、肩膀、头、嘴巴、肚子......
6、共同表演(不拿乐器)
师:现在请你起立,随便用什么姿势,动动身体的许多地方,跟着音乐来一遍。

共同表演(拿乐器)
师:现在我们拿着乐器,用自由自在的姿势,看着节奏表,一起表演。

师小结:现在感觉音乐美妙吗?所以,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那么多人在一起玩游戏万乐器,还是要有一些小规定,我们才可以做好,你看,有了这样一个小规定,音乐就可以变得很美妙。

所以,在教室里可以自由自在吗?我们慢慢去理解这个道理。

那我们在玩音乐的时候,莫卡在干嘛呢?
四、欣赏绘本,感受结尾
1、出示第九页,看看莫卡在干嘛?
2、出示第十页,观察图片
3、出示第十一、十二、十三页,观察图片
4、出示第十四、十五页,观察图片
五、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六、欣赏第十六、十七页
师:米雪又看到一本关于鱼的书,看到一本关于熊的书,他们家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以后再慢慢看。

七、活动结束,幼儿自由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