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经验谈:教你搞定散文中译英
2020翻译硕士复习资料:散文翻译(4)

2016翻译硕士复习资料:散文翻译(4)美文妙译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当中描写慈禧太后的句子:1. The ignorant old woman who ruled for the entire la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id more than any other single person to hold back China’s progress. Without her the progressive Emperor Kuangshu would certainly have gone on with his reforms. To the end, the Emperor, like an eagle deprived of its wings, remained submissive to his aunt. Ignorance added to a strong character was a double curse; stupidity joining hands with stubbornness was twice stupid.张振玉先生的译文:那个愚蠢无知的老太婆统治了19世纪的后50年,使中国不能进步,她可算功劳第一。
若没有她,锐意求进的光绪皇帝,一定会进行他的维新大计。
光绪皇帝,像个剪去翅膀的苍鹰,一直对他这位大权在握的老伯母必恭必敬,百依百顺。
愚而妄,其为祸则加倍地强烈。
愚蠢再与刚愎携手,则愚蠢倍增。
【spoiltcat点评】最后一句实在是经典。
“愚蠢无知”来译ignorant,有点过,因为ignorant 似乎并无“愚蠢”之意。
苍鹰不是一个一个的吧。
“必恭必敬”尚可表现出无奈的感觉,“百依百顺”则不可。
【spoiltcat改译】那个无知的老太婆在19世纪后半叶统治中国整整50年之久。
阻止中国进步的第一大功臣,当真非她莫属。
散文翻译的技巧

散文翻译一、散文的特点散文是文学中常见的体裁,它选材广泛,结构灵活,表现手法多样,如叙事!抒情!议论等,主要特点是:体物写志,行散神聚。
“形散“是指散文运笔如风,不拘形式,清淡自然; “神聚”指意旨明确,紧凑集中,既散得开,又收得拢;既有豪放的特色,又有清幽的特征。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里饱含着果汁一样(巴乌斯托夫斯基语)。
优美的散文艺术性在于新颖的构思,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像,简洁精粹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散文也常常被比作小而境界深邃的园林。
作者运笔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字斟句酌,环环相扣,使读者浮想联翩。
文论家刘勰说道: “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由此可见散文贵在以巧取胜,以巧妙的语言、巧的意境来打动读者,给读者以最大审美愉悦。
既然散文有丰富的艺术魅力,那么它的审美效果又如何在译文中传达呢?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在《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一书中谈到文艺翻译的总的指导原则时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
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也应全力以求,离目标越近越好”。
在加氏看来,作家的思想表现在文字形象以及一定的语调和节奏结构上,每个句子由若干语调、意群或若干句素组成,它们的意义合构成句子。
因此,他认为文艺翻译的过程也应当根据上面的模式进行。
不过译者不能机械地重复创作过程的所有阶段,译者应努力把通过文字形象表达的原作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当然同时要有兼顾文学文本所特有的语调、节奏和句构特点,作为文学翻译形式之一的散文翻译,自然也要求译者在传译过程中,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语流!节奏和句子结构等语义信息,更应着重传达原文的艺术神韵,以使目标读者在读译文时可以获得和原文读者读原文时同样的语义和美学的双重享受。
页脚内容1二、散文英译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一)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从理论上说,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相比,英语句子“常常是环扣相嵌,盘根错节,句中有句”,也就是所谓的“楼房建筑法”(architecture style) 。
散文的翻译技巧

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Before I knew, I had sun kin to a chair under the window, lost in meditation. (这里根据英语句型的特点和搭配的需要采用 了增词。)
• 连夜雨雪,一点星光都看不见。 • It had been snowing all night, not a single star in sight. • (译文snowing、single、star、sight用s押 头韵,用night和sight押尾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音律优美。)
• 传神写照———“意,气,文”三位一体 • 在散文翻译中,我们要想译得曲尽其妙,须得 传神地摹写作者的气质神韵。每一个作者 有每一个的个性特点、气质精神,着手翻译 之前,要先对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时 代背景、人生经历、创作风格等,这样的翻 译方能做到传神达意,否则,难免貌合神离
• 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讲求整体效果,即 “神韵”。有些表面忠实的译文,失去了 散文的文采,文雅,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终究是失败的译文。
•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20,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80. •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 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 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 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散文,古文英译技巧

散文,古文英译技巧摘要:一、引言:散文与古文的关系二、古文英译的重要性三、古文英译技巧概述1.词汇选择2.句式调整3.文化内涵的传达四、具体实例分析1.诗词翻译2.散文篇章翻译五、总结:古文英译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正文:【引言】散文与古文,一脉相承,都是我国文学的瑰宝。
在现代社会,古文英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既能让外国读者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韵味,又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古文英译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古文英译技巧。
【古文英译的重要性】古文英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传播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古文英译,外国读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其次,古文英译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
最后,古文英译对于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素养和翻译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古文英译技巧概述】在进行古文英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汇。
这包括选择古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同时,还要注意词性的转换,以使译文更加地道。
2.句式调整:古文句式与现代英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句式进行调整。
可以采用倒装、分句等手法,使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文化内涵的传达:在翻译古文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内涵的传达。
这包括对古代习俗、历史背景、人物关系等进行解释,以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具体实例分析】1.诗词翻译:在诗词翻译中,要注意保持原诗的韵律和意境。
例如,可以将五言、七言诗转换为英语的抒情诗或自由诗,同时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散文篇章翻译:在散文篇章翻译中,要注意把握文章的行文风格和主题。
例如,可以将古文的议论、叙事、描写等手法分别对应到英语的议论、叙述、描绘等表达方式。
【总结】古文英译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播我国古代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中国现代散文

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时间即生命梁实秋 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
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时间。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
这道理人人都懂(1),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为利用他的时间。
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2)。
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的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
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
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
但是我没能这样做。
我的好多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3)。
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4)。
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
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
我年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5)。
我披阅,我圈点。
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6),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史书也很重要。
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7),塞满了我的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
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8)一遍。
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
19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汉散文(1)

2019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汉散文(1)在MTI的命题考试中,有的院校偏爱政治时事类的,而有的学校则是偏爱于名著散文类的,所以对于不同的院校,在复习的时候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凯程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散文的中英双语,供大家备考使用。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历史的道路,不会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
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1)。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2),平原无际,一泻万里(3)。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迭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期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4)。
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旅途上的征人(5)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6)。
志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因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俞是奇趣横生(7),觉得在此奇绝壮绝(8)的境界,俞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9)。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在这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境至,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10)。
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要知(11)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National Crisis vs Heroic NationThe course of history is never smooth.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nd nothing short of a heroic spirit can help surmount them.A mighty long river sometimes flows through a broad section with plains lying boundless on either side,its waters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Sometimes it comes up against a narrow section flanked by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winding through a course with many a perilous twist and turn.A nation,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fares likewise.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man’s life is just like a journey.A traveler on a long journey passes through now a broad,level plain,now a rugged, hazardous road.While a determined traveler cheerfully continues his journey upon reaching a safe and smooth place,he finds it still more fascinating to come to a rugged place,the enormously magnificent spectacle of which,he feels,is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him a wonderful sensation of adventure.The Chinese nation is now confronted with a rugged and dangerous section of its historical course.Nevertheless,there is also in this section a spectacle of enormous magnificence that inspires in uspassers-by a delightful sensation of splendor.And this delightful sensation,however,can only be shared by those with a heroic spirit.The Yangts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are both symbolic of our national spirit the two mighty rivers negotiate deserts and gorges until their turbid torrents surge forward with irresistible force.The present national crisis can never obstruct the advance of our national life.Let us brace up our spirits and march through this rugged,dangerous road to the tune of our solemn,stirring songs.The greatest joy of life,mind you,is to build up our country during its most difficult days.注释:李大钊此文载于1923年12月20日《新国民》第一卷第2号上,短小隽永,堪称一首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诗。
19翻硕复习资料:英译散文(6)

19翻硕复习资料:英译散文(6)在MTI的命题考试中,有的院校偏爱政治时事类的,而有的学校则是偏爱于名著散文类的,所以对于不同的院校,在复习的时候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凯程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散文的中英双语,供大家备考使用。
中年人的寂寞夏丐尊我已是一个中年的人。
一到中年,就有许多不愉快的现象,眼睛昏花了,记忆力减退了,头发开始秃脱(1)而且变白了,意兴,体力,什么都不如年青的时候,常不禁会感觉到难以名言的(2)寂寞的情味。
尤其觉得难堪的是知友的逐渐减少(3)和疏远,缺乏交际上的温暖的慰藉。
不消说,相识的人数是随了年龄增加的,一个人年龄越大,走过的地方当过的职务越多,相识的人理该越增加了。
可是相识的人并不就是朋友。
我们和许多人相识,或是因了事务关系,或是因了偶然的机缘(4)——如在别人请客的时候同席吃过饭之类。
见面时点头或握手,有事时走访或通信,口头上彼此也“朋友”,笔头上有时或称“仁兄”,诸如此类,其实只是一种社交上的客套,和“顿首”“百拜”同是仪式的虚伪(5)。
这种交际可以说是社交,和真正的友谊相差似乎很远。
真正的朋友,恐怕要算“总角之交”或“竹马之交”了(6)。
在小学和中学的时代容易结成真实的友谊,那时彼此尚不感到生活的压迫,入世未深,打算计较的念头也少,朋友的结成全由于志趣相近或性情适合,差不多可以说是“无所为”的(7),性质比较纯粹。
二十岁以后结成的友谊,大概已不免搀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分子在内;至于三十岁四十岁以后的朋友中间,颜色分子愈多,友谊的真实成分也就不免因而愈少了。
这并不一定是“人心不古”(8),实可以说是人生的悲剧。
人到了成年以后,彼此都有生活的重担须负,入世既深,顾忌的方面也自然加多起来,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都“勾心斗角”(9),像七巧板似地只选定了某一方面和对方接合(10)。
这样的接合当然是很不坚固的,尤其是现代这样什么都到了尖锐化的时代。
在我自己的交游中,最值得系念的老是一此少年时代以来的朋友。
散文英译方法研究

散文英译方法研究
散文是一种记叙性的文体,主要用于记录人的生活体验、感受和思想。
散文英译方法研究是指对如何将中文散文翻译成英文的方法进行研究。
常用的散文英译方法包括:
1.词语翻译法:指逐字逐句翻译散文,注重保留原
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
2.意译法:指将散文的主要意思翻译成英文,而不
是按原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3.文化翻译法:指在翻译散文时,要注意文化差异,
并对文化相关的词语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解释。
4.自然流畅法:指在翻译散文时,要使英文语言流
畅自然,避免语法错误和不通畅的表达方式。
5.综合法:指在翻译散文时,要综合运用以上各种
方法,根据散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
行翻译。
在进行散文英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留原文的记叙顺序和逻辑关系。
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注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
4.注意保留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感受。
5.注意使英文语言表达方式与中文相对应,如使用
与中文相似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6.注意使用与中文相似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借代等。
7.注意使用与中文相似的语气,如疑问、感叹等。
在进行散文英译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散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翻译。
这样才能使英文译文流畅自然,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同时又不失准确性和流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硕士经验谈:教你搞定散文中译英
导语:翻译硕士经验谈:教你搞定散文中译英。
汉语散文,特别是名家散文,因其语言诗话,意象繁多,逻辑结构不清晰,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扰。
的确如此,中文散文的翻译足可见一个人的功底。
在翻译硕士的考试中,也有很多学校喜欢以散文形式出题,考察学生语言功底。
因此,在复习时,我等为求完满,应当也必须把散文这种文体翻好。
问题来了,怎么翻?不少同学会看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散文选,甚至大量背诵,这不失为一种积累英文的好方法,然死记硬背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如先静坐下来,耐心想想个中方法。
考研教育网
笔者在翻译练习中也为其头痛不已,翻完之后总觉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且不说英文不连贯,单是达意这项基本功能都未能实现。
苦思冥想,终于习得一法,颇为受用,在此与各位研友分享。
在应有的翻译基本功(达意、连贯、衔接等)基础上,此法可保译文中规中矩且不乏出彩之处。
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作“白话过渡与精修”,意思很明白,就是先用大白话把诗话的散文过一遍,然后以达意为主要目的粗粗翻译一遍,再在原文基础上进行语言精修。
有研友可能会说,你这不是废话么……接下来笔者会用实例告诉各位这绝对不是花架子。
如冰心《笑》中的选段: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原文极尽诗意,不少人看第一眼就头大。
别着急,我们按步骤慢慢来。
1. 用白话汉语说一遍
别看冰心奶奶写得好看,其实这段话意思很简单。
我给大家说一遍。
“雨停了,有点光从窗帘后面照进来。
我打开窗户一看,呀,云彩没了,树叶上剩下的雨滴,在月光下,闪烁得像萤火虫。
真没想到在这个孤独的夜晚,下完雨之后,我能看见这么美的一幅画!”
2. 把上面这段白话文翻成英语。
The rain stopped. There wassome light to come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curtain.
I opened the window andlooked out. Ah, the clouds had disappeared. The raindrops
on the leaves, underthe moonlight, glistened like thousands of fireflies. I cannot think I couldsee such a beautiful picture after the miserable rain in a lonely night.
到这里,该有人说了,你这翻得什么玩意啊,敢拿去考试吗!别着急,可不要小看这一步,最起码,它实现了翻译最基本的功能——达意。
很多人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忽视这一点,以为拽几个大词就是好翻译,请记住,达意是翻译的基础。
3. 好的,下面我们来“精修”。
在这一布中主要实现的是表情功能,具体来说有两方面,一是优化语言,二是加强连贯。
一句一句来。
第一句。
“雨声渐渐的住了”请注意,这里是“声”,并不简单的是雨停了。
所以用个拟声词即可达到效果。
The rain gradually stopped to patter.千万不要翻成什么Thesound of the rain stopped.要牢记中心意思是雨停了。
若果觉得stop没技术含量可以换成cease.这俩分句我们可以给连起来,把前面半句作伴随状语。
而后面那句的精华在“透”这个字上,应当找一个传神的英语动词,filter滤镜这个词刚好能够传神。
至于“清光”怎么翻就不用在意啦,老外也不懂,而且filter这个词已经能传递这个意思啦。
因此第一句话完整的就是
As the rain gradually ceased topatter, a glimmer of light began to filter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curtain.
第二句。
原文有点长,可按意思拆成两句。
没啥好说的。
很简单。
I opened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往下。
“凉云”其实就是乌云的别称,不翻出来也没关系。
The clouds had disappeared/vanished.(注意时态)。
接下来我们在刚才译文的基础上稍加修饰即可。
The remaining(残)raindrops on the leaves glistened beautifully(各种赞美的形容词都可)under the moonlight like thousands (都是虚指,可以换成countless,再文一点可以换成myriads) of fireflies. 这里灵活一点,就不用非得纠结是萤火虫还是萤火虫的光了……
最后一句。
注意这里的感叹语气。
一般来说,像“谁能想到”“哪里想到”“真没想到”这种表达,英文里有对应的,叫To think that……
这句话可以搞成To think that I could see such a beautiful sight afterthe miserable rain in a lonely night!(孤灯其实就是孤独的夜晚,直接翻孤灯反而会显得奇怪。
)
不想用主动语态,还可以搞成物作主语,更形象一点
To think that there shouldappear before my eyes such a beautiful sight after the miserable rain in alonely night!
完整的译文就是
As the rain gradually ceased topatter, a glimmer of light began to filter into the room through the curtain. Iopened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Ah,the clouds hadvanished and the remaining raindrops on the leaves glistened beautifully underthe moonlight like myriads of fireflies. To think that there should appearbefore my eyes such a beautiful sight after the miserable rain in a lonelynight!
至此,大功告成,同时兼备了达意和表情功能。
或许会有人问,这么做不会很浪费时间么,前两步有必要么?
熟练了之后真不浪费时间,前面两布都是心里默念的。
这有助于对整体的把握,特别是落很长的时候。
而且就考试来看,达意是最基本的考察点,其次才是拔高点表情。
也不会浪费时间,整个下来也就十分钟。
如果碰到很长的段落,就更要注重主体意思的表达以及各句子之间的衔接啦。
当然,这只是一种练习方式,还是要平时多看英语进行大量积累,方才能够在第三步精修时游刃有余。
此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成语和文言文的翻译,大家不妨试试,祝大家复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