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评分表在ICU中的应用
APACHE-评分系统在呼吸内科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APACHE-Ⅱ要求和具体方法
A项(APS) 计分的要求 : ●时间:入ICU最初24小时内; ● 最差值:记录最初24小时内12项生理指标 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 根据附表分别进行评分,应当选择较高的 分值; ●12项参数必须全部获得,否则会产生误差。 ●急性生理评分应为各项评分的总和 ,如有缺 项,应视为正常,即评0分
■5.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将Cr计分加倍。 ■6.将年龄和既往健康状况也计算成具体的分
值。
APACHE-Ⅱ 结构和具体方法
APACHE-Ⅱ由A项、B项和C项三部分组成 ● A项:即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共12 项生理参数; ● B项:即年龄评分。分5个年龄段,分别 评为0-6分; ●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 lpm )
吸入
FiO 0.23 0.25 0.27 0.30 0.35 0.40 0.45 0.50 0.70
2
APACHE-Ⅱ系统解读:A项(慢性健康评分)
参数
评分要求
格拉斯 1. 使用镇静和(或)肌松药物时应遵循 be床表
评分 现及药物使用情况,估计在没有药物影响时 (GCS) 的GCS
举例: CASE 1
A
T: 37.3=0 HR: 102/分=0 RR:24/分=0 BP:155/85mmHg=0
PaO2: 67mmHg=1 Ph值:7.25=2
K: 3.56mmol/L=0
A-aDO2 =(大气压-47)×FiO2-PaO2×1.25
APACHE-Ⅱ系统解读: A项
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时需要估测FiO2,可采用经 验公式 ( FiO2 = O2流量 x 4 + 21,仅适用于鼻导管 且氧流量 < 6 lpm时),或见下表
APACHE II评分

分金亭医院ICU危重病人ICUAPACHE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
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 APACHE 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 ,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
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的评分系统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有: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一、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出第四代。
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
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二、TISS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是由Cullen 1974年建立,目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工作量。
每日同一时间由一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小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一致,如与APACHE等没有一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一目的进行的多项干预,记录最高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但其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对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意义

基础护理 合格率
30(75郾 0)
观察组 40 37(92郾 5) 39(97郾 5)
字2 值
5郾 541
8郾 538
P值
0郾 019
0郾 003
技术操作 合格率
30(75郾 0) 39(97郾 5)
8郾 538 0郾 003
护理文书 合格率
30(75郾 0) 38(95郾 0)
6郾 275 0郾 012
[ 收稿日期:2020-07-31摇 编校:王丽娜]
APACHE域评分系统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 实施意义
吴摇 娜摇 (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摇 郴州摇 423000)
[ 摘摇 要] 摇 目的:探讨 APACHE域评分系统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 ICU) 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意义。 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 ~ 2019 年 10 月入住 ICU 的 80 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n = 40) 依据主观 经验判断患者病情实施人力资源分配,观察组( n = 40) 依据 APACHE域评分系统指导分配人力资源,对比两组护理管 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特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郾 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郾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22郾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郾 05) ; 观察组 入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郾 05) ;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 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郾 05) 。 结论:APACHE域评分系统应用于 ICU 护理管理中的价 值高,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推广。
APACHEⅡ评分在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APACHEⅡ评分在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应用APACHEII评分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病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的APACHEII评分均在3~42分之间,其中,84例存活者APACHEII评分为(16.7±5.8)分,34例死亡者APACHEII评分为(29.5±8.1)分,死亡组的APACHEII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肺部感染组的APACHEII评分较高,预计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相同;心血管疾病组接受治疗3d后的APACHEII评分较低,死亡几率可达26.32%(10/38),而脑血管疾病组接受治疗3d后的APACHEII评分较高,死亡几率可达44.83%(13/2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应用APACHEII评分法,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患病情况,在急诊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APACHEII评分法;内科;急危重症患者APACHEII评分法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的一种评分手段,是目前临床上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评价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评估过程中[1-2]。
为了能够充分研究APACHEII评分法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内科急危重症患者应用APACHEII评分法系统,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症和患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与讨论,并签署知情书。
将2015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病情况。
其中,男性50例,女性68例,年龄为52~82岁,平均年龄(67.92±8.47)岁。
APACHE-Ⅱ、APACHE-Ⅲ评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APACHEⅡ和APACHEⅢ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姓名:刘效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科学(普外科)
指导教师:黄平
20070501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d.入院时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者。
1.2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
1.2.1疾病类型
记录其出院时主要诊断,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内胆管结石、感染以及其他少见病。
所有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诊断证实。
其中原发性肝癌54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内胆管结石24例,其他18例。
患者入院后主要治疗为手术治疗,包括肝切除术以及其它部位手术。
注:1原发性肝癌
2转移性肝癌
3肝内胆管结石
4其他
1.2.2手术方式
肝切除手术包含半肝切除术、肝段切除术、肝叶切除术、不规则切除术,肝结节切除术等。
本组半肝切除术14例、肝段切除术28例、肝叶切除术45例、不规则切除术8例、肝结节切除术9例。
同时行其他手术者43例,其他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脾切除术、无水酒精注射、胆囊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卵巢切除术等。
注:l半肝切除术
2肝段切除术
3肝叶切除术
4不规则肝切除术
5肝结节切除术。
APACHE II评分在N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APACHE II评分在N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探讨APACHE II评分在预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病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采用回顾性研究,连续观察2012~2014入住我科NICU的患者86例,应用APACHE II评分预测其死亡风险率。
86例重症患者APACHE II评分范围4~56分,平均为(20.02±9.55)分,其中68例生存者评分为(18.60±6.95)分,18例死亡者评分为(32.39±8.55)分,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01)。
且随着APACHE II评分的增高,预测死亡风险的阳性率逐渐升高,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
如何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是神经内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问题。
APACHE II评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的评价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为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APACHE II评分 NICU患者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69-02神经内科重症监护(NICU)是以抢救各种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为治疗体系的抢救单元,kuans等首先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来计算和预测ICU患者的死亡风险率,并根据其分值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和疗效判断,此评分量表是由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三部分组成。
目前APACHE II 评分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为广泛采用的ICU评分系统[2-3],然而,有关APACHEII评分系统在NICU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和价值研究比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在NICU危重患者治疗及其预后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同期连续收集2012年~2014年我院NICU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52±6.91)岁,其中疾病类型分别为:脑梗死26例,脑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14例,静脉窦血栓3例,脑炎5例,癫痫持续转状态2例,酒精中毒性脑病2例,药物中毒性脑病2例。
APACHE_评分在综合ICU产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1]
![APACHE_评分在综合ICU产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4ee1c2212af90242a895e5f9.png)
・论著・APACHEⅡ评分在综合ICU产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刘慧姝 王沂峰 徐仲 陈敦金 邱国英 佘若箐 【摘 要】 目的 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预测综合IC U产科危重患者的病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连续观察2000年1月~2004年4月转入GIC U资料完整产科危重患者81例,应用APECHE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率,并进行验证。
结果 81例产科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范围6~56分,平均为(20102±9155)分;64例生存者评分为(18124±6195)分;17例死亡者评分为(30139±10154)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1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预测死亡风险的阳性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对以非产科医学指征转入GIC U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的阳性率可高达93103%,而对以产科指征转入者其阳性率仅为30191%。
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产科危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尤其对妊娠合并内外科危重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有较好的价值。
但产科危重患者是一独特的群体,APACHEⅡ评分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开发一种产科危重患者专用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系统。
【关键词】 APACHEⅡ评分;产科危重患者;综合IC UApplication of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 ationⅡfor 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 atients admitted to GICULI U Huishu,W ANG Y ifeng,X U Zhong,et al1(Obstetric Critical Care Center of G uangzhou,The Second Municipal H ospital of G uangzhou,G uangzhou51015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determine the predictability of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scoring system for 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atients admitted to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GIC U).Methods Clinic records of consecutive 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atients(n=81)admitted to GIC U from Jan2000to Apr2004,were reviewed and evaluated by APACHEⅡ.The accuracy of APACHEⅡfor obstetric and non-obstetric patients was compared.R esults APACHEⅡscores of these 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ati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6to56,average at(20102±9155),with average score of (18124±6195)for64surviv ors and(30139±10154)for17death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 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 01001).The predicted m ortal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PACHEⅡscores.The accuracy of APACHEⅡin predictingm ortality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GIC U for non-obstetric indications(93103%)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for obstetric indi2 cations(30191%).Conclusions T o s ome extent,APACHEⅡ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a2tients admitted to GIC U,especially for those admitted to GIC U for non-obstetric indications.An optimal evaluating system for those with obstetric indications should be developed.【K ey w ords】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critically ill obstetric patients;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 Chin J Clin Obstet G ynecol,2005,6:428-431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 U)是现代化医院中重要的抢救单元,1985年K naus等[1]首先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本课题受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05558)资助作者单位:510150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通信作者:刘慧姝,Email:huishuliu@ 来计算和预测IC U患者的死亡危险率,并根据分值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和疗效评价,此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三部分组成,最后的得分为三者之和,其中APS 包括如直肠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率、氧合作用、动脉血pH值、Na+、K+、Cr、Hct、W BC、G lasg ow昏迷评分等12项生理学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无睁眼(自发、疼痛或语言刺激)
动作/语言反应 按嘱执行动作 局限反应 异常屈曲或强直 去皮层强直或无反应 正确回答 * * * * 混乱 * * * * 语句或发音不清 * * 24 29 无反应 16 16 33 48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不可能出现情况
年龄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年龄 ≤44 45-59 60-64 65-69 70-74 75-84 ≥85 分值 0 5 11 13 16 17 24
• 特殊评分:新生儿、外科、脑膜炎球菌感染性休克 • CRIB II (婴儿临床危险指数 II) CRIB(婴儿临床危险指数) SNAP(新生儿急性生理评分) SNAP-PE(围产期SNAP) SNAP II 及 SNAPPE II MSSS(脑膜炎球菌感染性休克评分) GMSPS(Glasgow 脑膜炎球菌败血症预后评分) Rotterdam 评分(脑膜炎球菌感染性休克) 儿童昏迷评分(Raimondi) 儿童昏迷评分(Simpson & Reilly)
APACHE评分表 在ICU中的应用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马刘江
背
ICU患者特点 病情危重 复杂 变化快 多学科交叉 危及生命 围手术期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景
背
景
客观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保障患者安全 比较治疗效果 判断患者预后 了解新疗法的作用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临床应用
♥ 纵横比较,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 科研需要,了解病情严重程度与某因素的 关系;病情严重程度的统一比较;危重病 的学术交流 ♥ 质量检测,作为医疗质量、安全的检测指 标之一 ♥ 死亡判断,个体和群体死亡概率的大致判 断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主要病种及其风险系数 (非手术类 )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慢性健康状况 艾滋病 肝衰竭 淋巴瘤 免疫抑制状态 转移性肿瘤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肝硬化
分值 23 16 13 10 11 10 4
死亡危险性预计公式
• Ln (R/1-R)= APACHE-Ⅲ总分×0.0537 +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分值+入ICU前接 受治疗的场所分值 • APACHE-Ⅲ将疾病种类及其对应的分值 (风险系数)增加到75项。
17 ≥155 9 130-139 10 ≥140
7 12-13
18 ≥50
动脉氧 分压 mmHg
肺泡动脉 氧分压差
15 ≤49
0 <100 3 ≤40.9 19 <1.0
5 50-69
7 100-249 0 41-49 5 1.0-2.9
2 70-79
9 250-349 3 ≥50 0 3.0-19.9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ICU常用评分项目(成人)
• 创伤评分 • IS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RTS (修订创伤评分) TRISS(创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ASCOT(创伤的严重程度特征评分) 24 h – ICU创伤评分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ICU常用评分项目(成人)
• 治疗干预评分 • TISS(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TISS-28: 简化TISS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APACHE-III评分系统
1、急性生理参数评分(APS) 2、酸碱紊乱评分 3、神经系统评分 4、年龄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III总分为四部分分数之和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危重 APACHE-III评分与患者死亡成正相关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ICU常用评分项目(儿童)
• 创伤评分 儿童创伤评分 • 治疗干预评分 NTISS: 新生儿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APACHE评分系统
1978年 美国Doctor Knaus科研小组 APACHE-I评分系统 1985年 APACHE-II评分系统 1995年 APACHE-III评分系统 2011年 APACHE-IV评分系统
0 ≥80
11 350-499 14 ≥500
mmHg 红细胞 压积% 白细胞 计数 X109/L
1 20-24.9
5 ≥25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急性生理参数评分(2)
肌酐 μmol/L 尿素氮 mmol/L 尿量 ml/d 血钠 mmol/L 白蛋白 g/L 总胆红 素 μmol/L 血糖 mmol/L 3 ≤43 0 ≤6.1 15 ≤399 3 ≤119 11 ≤19 0 ≤34 8 ≤2.1 0 44-132 2 6.2-7.1 8 400-599 2 120-134 6 20-24 5 35-51 9 2.2-3.3 4 133-171 7 7.2-14.3 7 600-899 0 135-154 0 25-44 6 52-85 0 3.4-11.1 7 ≥172 11 14.428.5 5 9001499 4 ≥155 4 ≥45 8 86-135 3 11.2-19.3 16 ≥136 5 ≥19.4 12 ≥28.6 4 15001999 0 20003999 1 ≥4000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临床应用
♥ 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评分越高, 需要监护和加强治疗的密度越大 ♥ 选择时机,及时手术介入:对患者来说, 适当的手术介入比盲目手术更具有安全性 ♥ 动态评估,比较治疗效果:评估治疗的效 果,了解新疗法的作用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临床应用
♥ 质量控制,评价ICU病房的医疗质量:观察 患者加强监护和治疗与普通病房的预后区 别 ♥ 预后判断,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将有限的 医疗资源合理应用,缩短入住时间等 ♥ 费用控制,降低医疗成本:病情重,治疗 周期长,费用高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内分泌、代谢系统及肾脏
0.470
—0.890 —0.759 0.501 —0.885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主要病种及其风险系数 (手术类 )
病种 循环、呼吸系统 心脏瓣膜手术 外周血管手术 —1.261 —1.315 风险系数
胸腔肿瘤手术 术后呼吸功能不全
充血性心率衰竭
失血性或低血容量性休克 冠状动脉疾病
—0.424
—0.493 —0.191
败血症
心跳骤停后 心源性休克 胸或腹腔动脉瘤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0.113
—0.393 —0.259 —0.731
主要病种及其风险系数 (非手术类 )
病种 创伤
风险系数
病种
风险系数
神经系统 —1.128
—0.517 癫痫发作 —0.584
33.5-33.9
1 100-109 6 70-79 8 34-34.9 0 14-24
5 110-119 0 80-99 2 35-35.9 6 25-34
7 120-139 4 100-119 0 36-39.9 9 35-39
17 140-154 7 120-129 4 ≥40 11 40-49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APACHE-II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 神经系统评分 年龄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APACHE-II评分表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APACHE-II评分系统
将APS中某些不常用或意义不大或基层单位检 测有困难的参数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 血糖、白蛋白、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等删去,由 原来的34项变成12项,更方便实用。 APS记录患者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值,缩 短检测时间,减少评分结果受治疗的影响。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ICU常用评分项目(成人)
► ► 一般评分 ASA 身体状态分类系统 SAPS II 扩展评分 及 预期病死率 SAPS II 评分 及 预期病死率 APACHE II 评分 及 预期病死率 SOFA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 MODS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ODIN(器官功能障碍和/或感染) MPM(死亡概率预测模型) » 入ICU时 » 24小时 » 48小时 » 随时间MPM(入ICU时-24小时-48小时) MPM II(死亡概率预测模型) » 入ICU时 » 24小时、48小时、72小时 LODS(器官功能障碍逻辑回归系统) TRIOS(三天再校正ICU预后评分)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APACHE-III评分系统
一般要求: 在患者入院(入科)24h内进行评分,选择 最差的12项APS分值 院前或者急诊科评分最好 有要求延长到入院后48小时(意见不统一)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急性生理参数评分(1)
P脉搏 次/分 平均动 脉压 nnHg 体温 ℃ 呼吸 次/分 8 ≤39 23 ≤39 20 ≤32.9 17 ≤5 5 40-49 15 40-59 16 33-33.4 8 6-11 0 50-99 7 60-69 13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ICU常用评分项目(儿童)
• 一般评分 • PRISM(儿童死亡危险) P-MODS(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DORA(动态客观危险评估) PELOD(儿童器官功能障碍逻辑回归系 统) PIM II(儿童死亡指数II) PIM(儿童死亡指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ICU常用评分项目(儿童)
多发伤
头部外伤
颅内出血
0.723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主要病种及其风险系数 (非手术类 )
病种
其他 药物过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胃肠道出血 —3.353 —1.507 0.334
风险系数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SICU
主要病种及其风险系数 (非手术类 )
病种 未包括在上述范围内病种 按照入住(ICU)的主要原因所涉及器官系统评分 风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