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大纲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音响放大器)

南湖学院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题: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姓名:指导老师:系别:机电系班级:学号:目录音响放大器的设计1.基本的功能 (3)2.主要的技术指标 (3)3.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3)①话音放大器 (5)②前置放大电路 (5)③音调控制器 (6)④功率放大器 (7)4.音响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7)①额定功率 (7)②音调控制特性 (8)③频率响应 (8)④输入阻抗 (8)⑤输入灵敏度 (9)⑥噪声电压 (9)⑦整机效率 (9)5.音响放大器整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 (10)6.音响放大器的事物图如下 (11)7.音响放大器的电路板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2)8.电路安装与调试技术 (13)9.整机功能试听 (14)音响放大器的设计1.基本的功能:话音放大、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卡拉OK 伴唱。
2.主要的技术指标:额定功率3.0≥o p W ;负载阻抗L R =10Ω;频率响应Z H L KH f Hz f 20,50==;输入阻抗Ω≥K Ri 20;音调控制特性1KHz 处增益为0dB 、125Hz 和8KHz 处有dB 12±的调节范围,dB A A VH VL 20≥=。
3.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各级电压增益分配见图2。
图1 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框图话放级混放级音调级18.5dB9.5dB–2dB29.5dBA V =612倍(56dB)功放级图2 各级电压增益分配各级电压增益分配如下:① 话音放大器②前置放大电路:③音调控制器:④功率放大器:4.音响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①额定功率音响放大器输出失真度小于某一数值时,的最大功率称为额定功率P.测量方法: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接额定负载电阻L R ,逐步增大输入电压i V ,直到Vo 的波形刚好不出现削波失真,此时对应的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由L R Vo Po /2 算出额定功率。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潘玉竹审核人:教学院长: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0440102(二)课程名称:低频电子线路(Fundament of Analog Electronics Circuits)(三)修读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三)总学时与学分:81学时(理论60学时,实验21学时),4学分(四)考核方式:考试(五)相关课程:专业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六)内容提要:正确理解线性与非线性、动态范围、频率与相位、稳态与瞬态、功率与效率、反馈与振荡等基本概念。
实现原理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以学生主要掌握半导体的用法,对于物理结构和内部载流子运动要求理解就可以。
不勉强记忆。
学习分析的思路。
主要以NPN晶体管为例,掌握模拟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反馈等重要思想。
前面部分是难点,而后半部分的运用则是重点。
学习应该以设计模块电路为方向而准备。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1、教学目的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它们是:“掌握”、“理解”、和“了解”。
对于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
“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的知识必须熟记。
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当知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重点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1.谢嘉奎主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3.Donald A.Neamen,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五、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 8学时1.半导体器件2. P型、N型半导体(理解)3. PN结的工作原理(掌握)4. 晶体二极管特性、参数(理解)5. 晶体二极管应用电路(掌握)6. 特殊二极管(了解)7.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共射输出特性和输入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掌握)8. JFET和IGFET的工作原理、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理解)9. 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性能比较(了解)10.讲解习题第二章 16学时l.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传输特性(理解)2.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理解)和微变等效电路法(掌握)3.双极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偏置电路(理解)4.双极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的基本组态CE(CS)、CB(CG)、CC(CD)、以及射极(源极)带有电阻的CE(CS)放大器、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掌握)5.双极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有源负载放大器(理解)6.多级放大器的耦合(理解)及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理解)7.讲解习题第三章 6学时1.线性失真的概念(理解)2.放大器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波特图法)(理解)3.单级共射放大器幅频特性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分析和计算(掌握)以及相频特性的分析和计算(理解)4.单极共基、共集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了解)5.级联电路展宽频带的原理(了解)6.多级放大器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的分析和计算(了解)7.讲解习题第四章 10学时1.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类型(掌握)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理解)3.反馈的判别和引入(掌握)4.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理解)5.深反馈条件下闭环电压增益的估算(掌握)6.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理解)7.相位补偿技术(了解)8.讲解习题第五章 4学时1.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及分类(理解)2.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OCL和OTL)的工作原理和输出功率、集电极效率的计算(掌握)3.集成功放电路(了解)4.丁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了解)5.功率器件、散热及保护电路(了解)6.习题讲解第六章 8学时1.差分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其传输特性(掌握)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其传输特性(理解)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和模型(了解)4.分析理想运放组成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掌握)6.集成运放应用电路:7.讲解习题第七章 8学时1.数学运算电路:比例、加法、减法、微分、积分、对数、反对数运算电路(掌握)比较器:单限比整流和限幅电路;峰值检波电路;文氏桥振荡器、方波和三角波振荡器、有源滤波器等)(理解)7.实际集成运放电路的误差分析(了解)8.电流模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应用电路(了解)9.习题讲解第七章 4学时1.非正弦波发生电路2.比较器第八章 4学时1.桥式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计算(理解)2.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计算(理解)3.三端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的稳压电路(理解)4.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点(了解)。
《低频电子线路》课内实验教学大纲

《低频电子线路》课内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LowFrequencyElectronicsTechniqueFundamentals课程编号:005A1630学时:56+16(实验)学分:4.0一、课程教学对象(宋体小三号字)低频电子线路(又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基础等)是电子信息与通信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自动控制类、仪器仪表类以及计算机应用类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是信息学院教学平台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交通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宋体小三号字)本课程是五邑大学信息学院各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包括理论教学(56学时)和实践教学(16学时)两个环节。
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和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半导体器件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放大器、比较器、稳压器等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及应用技术。
熟悉半导体器件的外部特性与测试方法;掌握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分离元件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学习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典型基本运算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方法;熟悉集成直流稳压器的应用电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学生应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器件特性和各种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初步掌握模拟低频电子线路的工程设计与测试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工具,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测试方法和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辽宁师范大学《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2009级本科)题目:红外控制9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 年 6月23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红外控制九一内容摘要红外控制9——红外遥控发射接收系统。
该系统主要通过三极管NPN、集成块CD4011以及若干元器件组成红外发射装置产生38—40KHZ频率的信号,由光电二极管接收并通过NE555振荡电路,经过电解电容和二极管作用使小灯发光以达到设计目的。
二关键词1.PCB一般PCB基本设计流程如下:前期准备->PCB结构设计->PCB布局->布线->布线优化和丝印->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制版。
第一:前期准备。
这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一块好的板子,除了要设计好原理之外,还要画得好。
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
元件库可以用peotel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
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的元件库。
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就行。
PS: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
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
第二:PCB结构设计。
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
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第三:PCB布局。
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
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Nets)。
低频电子课程设计

称 2、课题要求 3、课题方案设计和比较 4、电路分析和计算 5、测试结果分析 6、课题总结 7、参考文献
低频电子课程设计
四、交报告 20周以班为单位收齐 抄袭的不及格
双音频电话振铃电路设计
2、电路设计和分析 方案1:
R-C振荡器 电子开关
双音频电话振铃电路设计
方案2
运放非线性 振荡电路 电子开关
双音频电话振铃电路设计
方案2设计(供参考)
74LS00
低频电子课程设计
二、函数发生器设计 1、课题要求: (1)输出波行: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 (2)输出频率:1KHZ--10KHZ可调 (3)输出幅值:30mv-3v可调
函数发生器设计
2、电路设计和分析 方案1:
正弦波 发生器 R-C振荡器 方波 积分器 三角波 幅 度 调 节
输出
LM324、TLO84(四运放)
函数发生器设计
方案2
积分器 方波发 生器 三角 波 有源滤波 正弦波 幅 度 调 节
输出
函数发生器设计
方案3
有源滤波 方波发 生器 三角 波 正弦波 幅 度 调 节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课题介绍
一、双音频电话振铃电路设计 双音频:就是两个音频信号,在振铃时 交替出现,产生悦耳的电话铃声。 1、课题要求: (1)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电话双音频振铃的电路 (2)振铃电路能交替产生约600Hz和800Hz的交 变信号,信号的交替速率约10Hz。 (3)输出铃声响亮悦耳。
“低频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低频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135,E136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电子信息类本、专科专业。
学时数:30 学分: 1.5编写者:熊年禄编写日期:2009.2.20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低频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灵活掌握,其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只有通过实验课程设计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常用低频模拟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低频模拟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掌握低频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低频模拟电路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硬件软件综合开发和应用积累相关知识。
使学生能更好的跨入数字电子技术系统行列的大门。
本课程强调动手和硬件实验应用能力的锻炼,培养工程实践和电子设计创新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一丝不苟的实验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有关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技术,包括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测量,单、多级电压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的安装和调试等。
通过实验加深模拟电子线路有关理论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电路的设计和综合。
为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以及为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低频模拟电路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熟悉低频模拟电路图的分类,掌握读图、焊接及测量、调试电路的一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了解示波器、电子电压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测试技术,包括电子元器件参数、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信号的周期和频率、信号的幅度和功率等主要参数的测试。
(3)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4)能够通过手册和互联网查询电子器件性能参数和应用资料,能够正确选用常用集成电路和其它电子元器件。
低频课程设计

低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意义,使学生建立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核心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原理。
3.XX学科的应用方法:介绍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XX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保障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低频任务书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学习要求●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二.题目音响放大器设计三.音响放大器的功能要求设计一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音调输出控制、卡拉OK伴唱,对话筒或其他音源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音。
主要技术指标●额定功率Po≥1W(γ <3%);●负载阻抗R L=8Ω;●截止频率f L=40Hz,f H=10kHz;●音调控制特性1kHz处增益为0dB,100Hz和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A VL=A VH≥20dB;●话放级输入灵敏度5mV;●输入阻抗>>20Ω。
三.给定的主要器件●音响放大器电路主要材料四、设计步骤与要求1 拟定音响放大器电路的组成框图,要求电路的基本功能全部实现,学习能力强的可自行设计扩展功能或自拟题目(需指导教师认可);2 设计出电路的原理图;3 仿真验证;4 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预留电源接口,布线力求美观整洁;5 测试音响放大器系统的功能指标;6 写出设计性实验报告。
附一多功能音响放大器电路设计考核要求一、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设计报告:占总成绩40%;要求考查设计报告撰写规范、资料齐备。
侧重点是方案设计论证、调试与测试结果、创新点、总结等内容。
设计答辩:占总成绩60%。
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纪律情况;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完成情况等;检查学生实验完成情况。
二、课程评估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三、其它1、只完成课题的基本功能,成绩等级评定为良以下;2、有创新点,评定等级可上调一级;附录二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在数字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制作PCB板、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了解硬件电路设计流程,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低频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 Low Frequency Analog Circuits Course Design 》
课程编号:设计课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课)
课程负责人:熊年禄课程设计项目数:5 (8)
大纲主撰人:熊年禄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20 (30)课程设计学时: 20 (30)
课程总学分: 1 (1·5)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电子信息类本、专科专业。
三、课程设计目的与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有关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技术,包括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测量,单、多级电压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的安装和调试等。
通过实验加深模拟电子线路有关理论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电路的设计和综合。
本课程强调动手和硬件实验应用能力的锻炼,培养工程实践和电子设计创新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一丝不苟的实验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1 .能力要求
( 1 )了解示波器、电子电压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 2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测试技术,包括电子元器件参数、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信号的周期和频率、信号的幅度和功率等主要参数的测试。
( 3 )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 4 )能够通过手册和互联网查询电子器件性能参数和应用资料,能够正确选用常用集成电路和其它电子元器件。
( 5 )掌握基本实验电路的焊接装配、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2 .课程设计内容
( 1 )分立元件及基础知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参数测量
课程设计二单管( BJT )放大器的焊接装配,直流工作点调试与测量
课程设计三单管( BJT )放大器的焊接装配,交流参数调试与测量(电压增益,输入、输出波型),观测直流工作点变化对输出波型的影响
课程设计四测量单管( BJT )放大器有负载情况下交流参数(电压增益,输入输出电阻)直流工作调试与测量
课程设计五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焊接装配,直流工作点调试与交流参数测量。
负反馈放大器焊接装配,直流工作调试与交流参数测量
课程设计六差分放大器的装配,直流工作点调试与交流参数的测量
(2)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七集成运放线性放大与模拟运算电路
课程设计八串联稳压电源及集成稳压电路
为30学时的课程设计。
(3)讲课内容
■实验要求与实验室守则;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仪器原理与使用;
■误差理论与测量;
■电路布板与焊接;
■测试与检修方法;
■电路综合与设计;
注意:理论讲课内容可单列学时或穿插实验之中。
3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低频模拟电子线路。
四、主要仪器设备
1 、双踪示波器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万用电表
4 、模拟电路实验箱
5、直流稳压电源
6、自制印制板
7、电压毫伏表等
五、课程设计内容和学时分配
两级阻差分放
串联稳
六、考核方式
注意实验课特点,采取平时实验考核和学习结束综合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
1 、出勤情况
2 、检查实验原始记录
3 、实验报告
4 、现场综合测试
以上全部为优综合成绩为“优”,前三项中有一项不合格为“不合格”。
七、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 、教科书
熊年禄主编,低频模拟电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2 、参考书
1.李万臣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3
2.沈明发等编 .《低频电子线路实验》.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3. 刘志军主编.《模拟电路实验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