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10届四县联考试题高一语文K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第 二 教 育 资%源N网a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包括七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三道大题(10道小题)为选择题。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标号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后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并交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指摘饱经沧桑田塍(chéng)呶呶不休(nú)B.脉搏前倨后躬阴霾(mái)方枘圆凿(ruì)C.诡秘如愿以偿日晷(guǐ)囿于成见(yòu)D.福祉欢呼鹊跃梦魇(yǎn)惊魂甫定(f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高中毕业以后,李小海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便整天不学无术,在社会上瞎混。
B.小赵在这次技能大比武中荣获特等奖确实值得表扬,但他旷工迟到、殴打同事等错误,绝不可一笔抹杀。
C.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是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许多学主没头没脑,学习时不加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D.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攻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给群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B.上海市50名2008--2009年受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贡献突出技师”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C.胡适的话“大题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科学界跟着说的人不多,倒是一些搞虚假伪科学的人,喜欢用这句话壮胆。
D.中国代表丽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河北高1上语文期末试卷

河北正定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实验部)Ⅰ卷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漩.涡(xuán)贫瘠.(jí)能裨.实用(bì)一椽.破屋(chuán)B.信笺.(jiān)腹诽.(fěi)冠.心病(ɡuàn)蓊蓊.郁郁(wēnɡ)C.按捺.(nài)訾詈..(zǐlì)刽.子手(ɡuì)火烧火燎.(liǎo)D.重创.(chuānɡ)弭谤(mǐ)相勖.(xù)拖累.亲友(lâ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近期,各种食品价格涨幅增大,由此带来的连琐反应正在呈蔓延之势,人们为本轮物价上涨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担心。
B.梅雨时节,空气中水汽氤氲,鸟声不断,仔细啼听,你就感受到那声音不再是清脆明亮,更不是婉转动听,总约略带几分喑哑和沉闷。
C.在起伏跌宕、白雪皑皑的贺兰山父性的衬托下,另一边的大漠,在午后阳光的晕染中,则呈现出一片混沌、圣洁、慈祥的母性光辉。
D.春光流转千载,它是来消释人们秋冬的愁烦的,落寞的文人也不会在春风的骀荡中萎靡不振,放飞着心中无边的暇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0年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上,代表各国特色的经典歌曲觥筹交错....,精彩纷呈,很好地传达了和谐亚运的主题概念。
B.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各路救援人员迅速到位,但当地的气象情况仍是翻.云覆雨...,十分恶劣,所以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C.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的平易近人....却给人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味。
D.在北大、清华分别联合六大高校组建自主招生联考同盟后,同济大学也顺杆爬...,积极联合高校组建同盟,进行人才培养的多方位合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鉴于盗墓活动猖獗,西安市临潼区政府成立了专案组破案,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因无足够定罪级别的赃物都声称没有盗窃文物。
石家庄市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doc高中语文

石家庄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I 卷(阅读题共65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在的文字,完成1—3 题。
音乐是诗歌传播诉翅膀,而诗歌是音乐的文化载体。
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演变经历了以乐从诗的诗经时代、采诗入乐的乐府时代和依声填词的唐宋时代。
大致而言,先秦时,以乐从诗,乐曲形式由诗抒写情志的需要和体制决定。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基本上是北方各地的民歌,“雅”和“颂”基本上是贵族和士大夫的作品,但也是以民间歌曲为基础的创作。
这些歌在春秋末年大都是用琴、瑟之类的乐器伴奏着歌唱的,但是现存的《诗经》记载的只是歌词,而它原来的曲调早已失传了。
从这些歌词来看,它的音乐是多样和丰富的,因为词决定着乐曲的形式。
汉至六朝,采诗入乐,主要入乐歌诗都必须依据曲题、声调、乐谱,经过协乐方可演唱,但乐府诗入乐,往往由乐工在文辞上进行分割拼凑以适应乐曲变化,常有任意增删诗句、不顾词义只图迁就曲调的现象,只求悦耳,不以通过作品的思想情感来感染听众为目的,辞曲并非完美结合,这种诗乐的情况与唐以来有意识地倚声填词是不同的。
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的结合。
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过来的。
词,原被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 ,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
词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
宋代的词,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词人,如苏轼等。
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
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带来了粗犷的格调,引起了人们新的兴趣。
这种胡乐结合中原地区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2010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

2010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卷作者: 加入日期:09-12-09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巢穴(xué)百福并臻(zhēn)韶光(sháo) 不稂不莠(liáng)B.崔嵬(wéi)运筹帷幄(wù)秉承(bíng)草木菁菁(jīng)C.采邑(cài)独当一面(dāng)诤友(zhèng)流水浅浅(jiān)D.起讫(qì)嗟来之食(jiē)镌刻(juàn)泥古不化(nì)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憧憬”一词中的“憧”字读音为“chōng”,这连许多小学生都能读准的字却被一位所谓的专家读成“zhuàng”,真是不可理喻。
B.看着孩子拖着疲惫的身影走进考场,我心里既担心又紧张,可又怕别人看出来,只好默默无闻地站在学校门外等着。
C.孩子自小生活在农村,未出过远门儿,此次远离家乡去西安读书,多蒙王老师悉心照顾,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感同身受。
D.9月2日早上,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公布了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消息,全校同学吹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长李鸥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中撰文:要想化解买票难的问题,就要废除火车站对车票垄断的售票机制,废除车上补票收取手续费制度,实行凭身份证提前订票并一人一票。
B.未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允许,擅自散布他人隐私,或在网上提供或公开他人的信息资料,对发布者、传播者等违法行为人,最高可罚款5000元,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将依法进行处罚。
C.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商务部研究认为,有必要加快家电下乡进程,以进一步发挥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效果。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观摩闭门羹首屈一指吉人有天象 B.屏障拌脚石作壁上观朽木不可雕C.遨翔穷折腾真知灼见物以稀为贵 D.厮杀杀风景川流不息高义薄云天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拗断/执拗裨益/裨将混沌/混淆骠骑/黄骠马 B.复辟/辟邪解数/解元重创/创伤囤积/粮食囤 C.间断/间距东莞/莞尔稽查/稽首拖沓/一沓儿 D.靡丽/靡然夹道/夹袄数说/数落倔强/倔脾气 3.下列各项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是真正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外界的环境、嘈杂的声音是影响不到自己的。
即使耳机就戴在头上,也能做到充耳不闻。
B.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粗暴地耳提面命。
父母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
C.各级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孚众望,不辱使命,为全省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D.这些文章或辨析真伪,或分别源流,或比较优劣,或品评得失,其结论虽难说都是不刊之论,但都建立在丰赡的材料之基础上,可谓持之有据,故令人信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忽视汉语教学不仅造成了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汉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
石家庄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语文(B卷)答案

石家莊市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卷高一語文(B卷)答案一、科技文1、C2、B3、D二、古詩文(一)文言文閱讀4、A5、C6、A7、C8、(1)假使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也就是了,要是一定要用他為將,打敗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
(使將破判斷句)(2)趙括已經代替了廉頗,全部更改了原有的規章制度,也更換了原有的軍中官吏。
(既悉約束易)(二)詩歌鑒賞9、山河還在風景依舊,但人民淪為了亡國奴。
抒發了作者沉痛的亡國之悲(2分),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忠誠、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和以死報國的決心。
(2分)10、情景交融(2分)首聯黃昏落日映照著長滿野草的離宮,烘托了作者亡國的悲傷,以漂泊無依的孤雲自比此時被俘的處境。
(2分)三、大閱讀12、描寫了周圍的真實環境(1分)以環境的優美表現愉悅的心情(1分)與下文所見形成反差,起到欲揚先抑的作用。
(2分)13、(1)越來越接近黃河,我渴望聽到黃河的濤聲,用倒裝句,強調黃河給我力量,給我激勵。
(2分)(2)黃河斷流,本是自然現象,與咆哮的黃河不同,體現出溫柔的姿態,在精神發生饑渴的日子裡,在所有低迷的心谷中,心中要珍存永遠奔走的激情。
(2分)14、結構上,與上文“我又要見到黃河了”相呼應,與下文的清淺瘦弱形成對比(3分)內容上寫我第一次跳入黃河,與黃河融為一體,從中感受到黃河在精神上給予我的激情、力量和鼓勵。
(3分)15、不失望。
(1分)雖然沒有看到飛奔的黃河,但是它的靜默和溫柔告訴我人生在低谷(困苦)的時候要學會暫時的休眠(3分),只要心中有夢想,奔走的激情永存,在人生路上一定會走的更遠。
(2分)或:失望。
(1分)心中奔騰不息我倍感驚愕(2分),想從生命的河流中得到精神力量的希望落空,沉默的黃河讓我產生無限的寂寞和惆悵。
(3分)五、語言運用題16、A17、18、19、20、21、“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纏綿婉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凌雲壯志,“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痛苦無助。
2010-2023历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短歌行》选自《曹操集》,这是一首求贤诗。
曹操,字孟德,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是汉末魏初“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等。
C.《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D.古人常用天干的十个字和地支的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比如永和九年是癸丑年,那么可以推断永和十年便是甲寅年。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物事人非咎由自取妖童媛女春华秋实B.察言观色酾酒临江唉声叹气游目骋怀C.遐不掩瑜锲而不舍掉以轻心责无旁贷D.出奇制胜再接再励怦然心动谈笑风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李冀川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仆:倒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适C.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1分)目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010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_图文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辨证法大相径庭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峭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写成语中空缺的汉字。
(2分)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
Wǎn( )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名句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龟虽寿》中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雨寄北》中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题。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肖复兴①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②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
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
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
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
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
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
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③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④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
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
自然,我挺高兴。
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⑤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
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⑥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
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
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
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⑦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
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⑧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⑨我感到很意外。
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
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
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⑩那天,天气很好。
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
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先门口迎接了我。
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
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
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
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小题1】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小题2】请赏析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
【小题4】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
2.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下题。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
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
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
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小题1】根据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燕园幽径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小题2】作者在文中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表达呢?【小题3】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第②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这是否矛盾,为什么?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①余闻之也久②非复吴下阿蒙【小题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③即更刮目相待更:④蒙乃始就学乃:【小题3】翻译。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小题4】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吕蒙当初不想学习,辞以军中多务,后来却得到鲁肃“__________”的评价。
(用原文语句填空)【小题5】方仲永与吕蒙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1】这两首词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宋祁写的是时的景物,晏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时的景物。
这两首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小题2】评注是—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诗词的语言、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