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深度调研,有利于全面挖掘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信息和数据说话........。

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纷纷涌现,特别是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拓展了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场景。

在此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确保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还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有关部门和地方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调研质量,需要有效筛选数据、善于运用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规模正快速增长,不仅包括各类平台数据、传感器数据,还包括了大规模文本、图像、影视资料等数字化档案,形成了庞大的“数字足迹”。

对数据进行科学、精准、专业的分析处理,才能更好为调研服务。

海量数据是宝贵的财富。

用好这笔财富,下一番绣花功夫.......,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聚合力量。

数据分析不能代替实地调研,两者结合,才能让调研更扎实、更全面。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调研已成为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工作可以脱离传统的实地调研方式。

调研不仅是为了得到数据,还必须对被调研对象和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数字能够体现规律、趋势等,却无法反映个体的真情实感。

由于样本选取、调查分析方法的不同,数据本身还可能存在误差。

采取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通过数据掌握大量信息,又捕捉数据之外更真实、更全面的情况,调研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

用好这两种方式,将有效推动调查研究提质增效。

以信息化技术助力调查研究,还需用好各类数据平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年秋季高一第一次联考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赞誉崔颢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

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颢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

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

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

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李白开始的。

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名胜地标。

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颢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

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

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咸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凤凰台”。

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

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

浙江省丽水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没有哪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

人都是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个人处境观察事物和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都是生活于具体时代的现实的人。

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创造的思想学说不仅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

真正伟大的思想既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有人认为,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凡是能留传下来的都是精华,不是精华的早就被历史淘汰了,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

这样说对吗?我认为只说对了一半。

留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并非文化自身,而是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的选择,他们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进行文化传承的。

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而是要经过时代和历史的过滤与筛选,而过滤与筛选的标准不可能脱离阶级的标准,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朱熹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当然有他的标准。

乾隆编《四库全书》时的取舍和删改也有其标准。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同样有我们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认为,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是分不清的。

的确,文化不像革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一分为二,去掉烂的,保留好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对待传统文化不可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这就是阅读和理解。

只是每个时代、每个阶级关于“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不同而已。

对我们来说,区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就是精华,一切迷信的、落后的、反动的都是糟粕。

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最独特的,在我看来,是形成了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这种孤绝超拔、沉雄道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昌耀体”。

正是这种“昌耀体”使他的诗歌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存在。

这种“昌耀体”当然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风格,而是和昌耀的精神人格、美学追求和创作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昌耀体”的显著标志,正如人们看到的,首先来自昌耀高度自觉地与汉语言古典传统接通,由此给我们的“新诗”带来了汉语本身的血质、底蕴、调性和文白之间的语言张力,带来了一个“文明之子”才具有的那种崇高感、历史感和文脉贯通之感。

这让人不能不惊叹:在一个早已与古典传统相断裂或脱节并日趋平白粗浅松散的中文语言环境里,昌耀是怎样形成这样一种孤绝超拔的文体的?这简直是一个谜!也许正是在《慈航》之后,昌耀不能再忍受他早年的那种语言方式和诗风了,在我们对他的一些重写作品的文体对照分析中,便可清晰地看出这种变化的轨迹。

李曼在其论文中也曾举出昌耀《船,或工程脚手架》这首重写之作对旧作《船儿啊》的具体改写,如把“多雨的日子”改为“蒙蒙雨雾",把“不愿离去”改为“淹留不发”,等等。

而这种改变,在我看来不单是词汇上的,也是整体句法和诗学性质上的,诗评家程一身借用昌耀的一句诗“钟声回到青铜”来命名由他编选的一本昌耀诗歌精选,便体现了他对昌耀后期诗歌语言某种整体上的敏锐洞察。

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箴言(zhēn)恣意(zì)B.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徇私舞弊(xùn)C. 缄默(jiān)蹉跎(cuō)踟蹰(chú)D. 桎梏(zhì gù)剽悍(piāo)翩跹(x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还乐于助人。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他像一只小鹿,活泼可爱。

C. 他像一只狮子,威风凛凛。

D. 他像一只狐狸,狡猾多端。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B. 他勤奋学习,他刻苦钻研,他勇于创新。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刻苦的人,一个创新的人。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C. 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

D. 我们怎么能不珍惜时间呢?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是基础学科。

B. 语文是基础学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C. 语文是基础学科,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学习它?D.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B. 他尝试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C.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高一上】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距今100多万年前,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界中的火,从此开启了能源时代。

在经历过漫长的柴薪时代后,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缺口。

所幸,当木材已无法满足人类需求时,煤和石油等高热值的化石燃料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迎来了大爆发。

然而在短短200多年间,人类燃烧了数千亿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按照目前的储采比,全球已探明的化石燃料仅够人类再使用百年左右,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所导致的气候危机更是迫在眉睫,留给人类完成能源转型的时间屈指可数。

在2021年联合国举行的能源高级别对话会议中,联合主席阿奇姆·施泰纳强调: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世界各国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电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而电池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已成为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器件之一。

然而,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都存在各自的短板,例如铅酸电池重量体积大、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短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的重金属铅;锂离子电池,虽然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易燃易爆且成本相对较高。

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是利用锌、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海水制成的,具有许多电池所不具备的优势。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A卷)

高一语文上学期测评卷(A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扎根边疆山区教育四十余载,张桂梅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

创举——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沿着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是张桂梅曾工作过的华坪县民族中学,女子高中就在旁边。

这所看上去不起眼的高中,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女高成立前,华坪县中考升学率还不到50%,2020年达到90%以上,全县高考升学率多年在丽江保持第一。

华坪女高,就是一所因抵抗贫困而生的学校。

1996年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大山里的贫困超出了她的想象。

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规模化”地帮助山里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

在贫困地区办免费高中,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可张桂梅不这么想。

为了改变这片贫困的土地,她毅然踏上募捐之路。

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直面贫困,张老师最懂山里人的渴盼,她是大山的女儿。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在北京开会时,一篇关于张桂梅的报道,把她办女子高中的梦在北京传开。

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老师办校。

从此,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栉风沐雨,茁壮成长。

奇迹——红色教育让“丑小鸭变天鹅”2008年,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了,学校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只有一栋教学楼,连围墙和厕所都没有,吃饭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

几间教室,是老师们的宿舍。

没多久,17名教师就走了9个。

张红琼是女子高中的资深老师,受张桂梅一次演讲的感召,2008年建校时她坐了17个小时的大巴车来投奔张桂梅。

剩下的8个老师中,有6个是共产党员。

打小就读《红岩》的张桂梅,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和工作抓手。

她让人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面党旗,举起右手咬牙宣誓:人在,教育扶贫的阵地就在!十多年来,女高每周开展“五个一”教育:党员戴党徽上班,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理论学习,合唱革命歌曲,看红色影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四校-高一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阻遏.(è)颓圮.(pǐ)漫溯.(suò)鲰.(zōu)生B.长篙.(gāo )彘.(zhì)肩叱.(chì)骂青荇.(xíng)C.犒.(kào )赏忸怩.(nì)濡.(rú)湿船舸.(kě)D.浮藻.(zǎo)淬.(cuì)火河畔.(pàn)游说.(s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惆怅星辉斑澜檐头瓦菲披荆斩棘B.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C.长篙书生意气篱墙颓圮离别笙萧D.寥廓沧茫大地峥嵘岁月凄惋迷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酒后驾驶导致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C.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D.即将开始高中生活,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

B.通过期中考试,使我们认识到了与先进班级的差距。

C.一对八旬夫妇,从医疗岗位退休后坚持义诊7年,诊疗患者近2000名左右。

D.我们的边防战士无时无刻不在保卫着祖国。

5.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此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组成的新月社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6.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个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

②“桃花结本”、“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

③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

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更藏玄机。

⑤若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④⑤C.③④⑤①② D.③④⑤②①二、阅读《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语段节选,完成下面各题。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7.下列句中划线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D、项伯杀人,臣活之8.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荆轲和而歌A.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魏惠王死,葬有日矣。

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

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

官费又恐不给,请驰期更日。

”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

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

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

”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

”惠公曰:“昔王季历①葬于楚山之尾,栾②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③。

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

’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

此文王之义也。

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

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驰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

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

敬驰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

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战国策·魏策二》)[注] ①季历:周文王之父。

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10.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必甚病之病:损害B.栾水啮其墓啮:侵蚀C.出而为之张于朝张:设置D.意者羞法文王乎法:效法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打动太子,使他推迟葬期的一组是()①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②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③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④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⑤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⑥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周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四、古诗文阅读。

13.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内文言文句。

(12分)(1)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失其所与,不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4、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那几幅画面?(4分)15、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五、默写。

(14分)①鹰击长空,,。

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③,大礼不辞小让。

④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⑤如今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

⑥满载一船星辉,。

⑦她是有,,,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⑧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

霍尔金娜:她超越了体操贾冬婷⑴“我环顾四周,现在却不能发现任何一个闪露光芒的体操选手。

这些小女孩没有我的阅历、我的成熟以及我奉献给观众的愉悦。

”这是霍尔金娜的自我宣言。

⑵的确,霍尔金娜让体操超越了胜负,超越了技术,而变为一门艺术。

人们说:“霍尔金娜不是运动员,她是名出色的演员。

”⑶当启蒙教练第一眼看到4岁的霍尔金娜时,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个小姑娘比同龄人高出一头,在体操界这绝不是什么优势。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身材不高、爆发力超常、有“小钢炮”之称的美国体操运动员雷顿,一鸣惊人地夺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后,女子体操开始向高难度、男子化方向发展。

而身高腿长就意味着腰腹力量不足,腾空旋转速度慢,稳定性差,动作难度难以提高。

⑷直到7岁,在家乡的一次选拔赛上,霍尔金娜遇到了来挑选人才的著名教练鲍里斯•皮尔金。

霍尔金娜还记得那天的情形:“他问我是否怕他,我说是的。

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的眉毛与猫头鹰的一样。

他大笑。

”那以后,这对师徒就没有分开过。

皮尔金发现了霍尔金娜与众不同之处:一个动作只要示范一遍,她就能在几小时内学会,而且她漂亮、优雅。

他开始把精力花在塑造这个骨瘦如柴、脾气倔强的小女孩上,他在期待某种奇迹的发生。

⑸国家队终于向霍尔金娜敞开了大门。

皮尔金教练一直让她相信身高是她的优势。

“在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平衡感不好的电线杆,但我有一个神奇的教练,他懂得创造另一种形式的体操。

”霍尔金娜用尊敬的口吻向我描述她的教练皮尔金,“他不是用话语而是用行动让我变得自信,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觉得我是最美的。

他给我设计的动作也是最复杂的。

没人像我们这么有创造性,我们在一起装点体操服,比如在胸部和腰部,这让我看上去更加光彩照人。

”⑹1994年,霍尔金娜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只有15岁的她用一块欧洲锦标赛的银牌,粉碎了人们对她身高的质疑。

随后在第二年于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她完成了“马尔凯洛夫”腾越。

此前,没有人相信女运动员也能做出这个动作。

回忆起第一次品尝胜利喜悦的时刻,霍尔金娜说:“我觉得世界就在我脚下。

我想赢下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⑺《高跟鞋体操》,霍尔金娜如此命名她刚刚出版的俄文自传。

她对我解释说,这是形容她体操的高难度,除了她无人能够完成,“就像高跟鞋上的体操动作——美丽与危险兼具”。

⑻霍尔金娜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丽,她懂得在比赛中适时地运用这种美丽。

观众与其说是在看她比赛,不如说是在看她表演。

不管是自由体操、平衡木,还是跳马、高低杠,她那轻盈的腾跃、优雅的造型,好像使体操比赛失去了竞争的含义,而变得如此赏心悦目。

⑼“所有人都应该在比赛时听到霍尔金娜的名字抖一抖,要不我干吗不断地回到赛场上?”霍尔金娜宣称。

她的体操秘密就是技巧和她的双腿。

她从来不怕挑战高难度动作,甚至把它当做一种乐趣。

成绩证明了这一点——霍尔金娜是迄今唯一一个在所有体操项目上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动作的女子选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