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2课时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一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2课时)

高中化学一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2课时)

示范教案第二课时硅酸盐、硅单质错误!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2)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3)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泥工业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玻璃、陶瓷工业现状及前景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硅酸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课前准备所用投影的PPT:①自然界中的一些硅酸盐的图片及其化学式;②学生探究实验步骤;③传统的三大硅酸盐产品;④金刚砂、硅橡胶、分子筛的图片;⑤单晶硅图片;⑥单晶硅的用途.所用的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滴管、pH试纸、布条、硅酸钠、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硅酸钠饱和溶液、蒸馏水。

错误!导入新课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但在自然界中找不到游离态的硅,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地壳质量的92%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硅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硅酸盐的知识.推进新课[分析]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硅酸盐是一大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数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

[投影]①自然界中的一些硅酸盐的图片及其化学式[分析]硅酸盐的种类多、结构很复杂,其组成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1)盐化学式法,如:硅酸钠Na2SiO3 、硅酸钙CaSiO3等。

此法一般用于组成较简单的硅酸盐。

(2)盐氧化物法:对于复杂的硅酸盐,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最后写H2O;氧化物之间用“·”隔开。

例如:Na2SiO3写成Na2O·SiO2;Al2(Si2O5)(OH)4写成Al2O3·2SiO2·2H2O.盐氧化物书写原则:①各元素写成相应的氧化物,元素的价态保持不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说课稿下面是对《必修 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的设计思路及教学流程。

本课时教学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反映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主要内容是介绍硅及硅酸盐的性质和用途,阅读性强。

我认为非常适合自主探究活动的实施,所以我主要是运用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活动,课中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列表归纳→讨论交流→拓展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情景激学、目标导学、实验促学、多媒体助学”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我让学生欣赏一组与硅和硅酸盐有关的图片比如:陶瓷、三峡大坝、集成电路、硅太阳能电池……来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一)硅酸盐硅酸盐的知识,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教学: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硅酸盐的定义及性质。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的硅酸盐矿物,举例介绍如何将硅酸盐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引导学生寻找硅酸盐的书写规律,让学生有一个主动探求知识的良好开端。

2、情境激学:通过创设土法止血和农田施肥两个情境,让学生联系前面学习过的胶体知识,明白“土壤胶体因其表面积巨大且带负电荷,具有保肥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教材《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获取相关信息并整理为知识小卡片。

培养学生概括、整理能力。

3、实验探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用蒸馏水和Na2SiO3饱和溶液浸泡过的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火的对比实验,用蒸馏水浸泡过的小木条能燃烧,而用硅酸钠饱和溶液浸泡过的小木条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水玻璃的防火作用,分析总结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进一步创设“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索——分析总结——掌握知识”的科学学习意识。

4、对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应用广泛的硅酸盐产品,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水泥、玻璃和陶瓷。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教课目的:知识技术: 1. 认识硅酸钠的性质和主要用途2.对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有大概印象, 领会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认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资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宽泛用途。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内容属于认识层次, 行文浅易易懂 , 可让学生阅读自学, 认真领会有关知识的内涵 , 进行概括总结,培育学生的自学、概括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以中国的陶瓷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为例,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希望;以晶体硅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的重要作用为例,领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使学生真实地认识到硅酸盐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亲密有关。

教课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课方式:实物展现、启迪引诱、指引概括、自学、叙述、实验研究教课过程设计:教师:经过兴趣实验“烧不坏的布”(取两根同样的干燥布条,此中一根在硅酸钠溶液中浸过,在火焰上焚烧)进入新的内容的学习,创建学生研究学习的情境。

学生:察看两根布条焚烧的现象:一根很简单焚烧,一根不燃。

教师:揭露神秘:不燃的布条是因为我早先在硅酸钠溶液俗名“水玻璃”中浸泡并晒干的。

学生:实验 4-2 ,亲身体验该过程。

学生议论,沟通:硅酸钠的性质、用途(显碱性,能耐高温)教师:小结: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其用途很广;建筑工业及造纸工业用它做粘合剂;木材或织物用水玻璃浸泡事后既防腐又不易着火;浸过水玻璃的鲜蛋能够长久保留;水玻璃还用作软水剂,清洗剂和制肥皂的填料;它也是制硅胶和分子筛的原料。

教师:硅酸钠是最简单的硅酸盐,从古到现在,人类创建性地生产出了三大硅酸盐工业产品——陶瓷、玻璃、水泥,它们在平时生活应用很宽泛,请同学展现。

学生:展现水泥、住所玻璃、汽车、火车的车窗玻璃、挡风玻璃、各样颜色的玻璃、光学仪器玻璃、器皿玻璃、缸、罐、茶具、瓷质餐具、卫生设备、艺术饰品。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著名世界,英文的“中国” ( China )一词又指“瓷器” ,这反应了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土”的形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二)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二)一、学习目标1.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法,了解硅酸钠的性质;2.知道硅、二氧化硅的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硅酸盐的性质三、学习过程新知预习1.硅酸盐(1)硅酸盐是由____、__和___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硅酸盐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物质,一般都______溶于水,化学性质恨___,通常用___和___的形式表示其组成。

(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

① 硅酸钠 Na2SiO3___②硅酸钙 CaSiO3 ___③高岭石 Al2SiO5(OH)4___④钠长石NaAlSi3O8___思考感悟结合上述实例分析:硅酸盐表示为氧化物的形式时,氧化物的顺序如何排列?要点总结① 氧化物之间用“·”隔开;②系数配置应用整数;③原子数目之比应与原物质保持一致。

(3)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___,可用作肥皂___、___及___等。

(4)硅酸盐岩石长期在水的侵蚀下风华化为______,并且形成了___。

___因其表面积大,胶体粒子一般带___电荷,能吸附____、__等数十种生物所需的营养离子,从而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5)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____和____两大类。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硅酸盐产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___、___、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

(6)普通玻璃的原料是___,混合粉碎后在___中熔融制得。

普通水泥是以___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___煅烧,加入适量___,研成细粉得到。

2.硅单质(1)硅的同素异形体:硅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____和____。

(2)晶体硅是____色、___、____的固体,他的结构类似于____,其熔点____,硬度____、导电性____,是良好的____,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

硅是人类将____转化为____的常用材料。

思维激活硅酸钠是一种盐,盐有什么性质?活动探究1.取两张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硅酸钠饱和溶液中,使之充分浸透,取出沥干后,同时放在酒精灯外焰处,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材分析: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硅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不仅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供感性基础,也为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性质、硅及化合物的用途。

在教学中可采用碳和硅(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相似性与不同性。

另外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彩图、实物照片等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大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2、运用日常生活中事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哟鸥鸟国土,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并关注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实物、模型及学生自己手机的有关实物或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二氧化硅、硅酸第二课时:硅酸盐、单质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的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长条形地带上。

由于它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导体公司(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而半导体的基本元件是硅片,所以该地区被称为“硅谷”。

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涉及实验的内容很少,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旧的知识的复习与回顾,来学习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硅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用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引发了学生对生活生产中的化学材料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
三、教学材料
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带橡胶塞)、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五、教学过程
那么今天我将跟大家一起学习硅的相关性质和用途。

与学生一起回顾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副板画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导学生联想到与它类似的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氧化硅的结构其实就是在硅的晶体结构中每个硅原子与硅原子之间插入氧原子。

展示由硅的晶体结构变为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

【问题】二氧化硅的结构决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
补充学生的回答:石英坩埚,光纤材料等,并且用PPT展示图片。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硅酸盐 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硅酸盐 教案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二、硅酸盐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硅的结构特点、性质、用途、存在及制备方法;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的存在、性质和用途。

2、能力目标把握“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元素及化合物一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3、德育目标能灵活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知识的学习品质。

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很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

其改写的规律:①各元素写成相应的氧化物,元素的价态保持不变。

②顺序按先金属后非金属,金属元素中按金属活动顺序表依次排列,中间用“·”间隔。

③注意改写后应与原来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比不变。

如:滑石Mg3(Si4O10)(OH)2可表示为3MgO·4SiO2·H2O硅酸盐组成复杂,一般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它们的组成:(学生活动)锆石:ZrO2·S iO2红柱石:Al2O3·SiO2钙铝石榴子石:3CaO·Al2O3·3SiO2 镁橄榄石:2MgO·SiO2在硅酸盐中,硅酸钠是极少数溶于水中的一种,用途广泛,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它的有关知识.硅酸钠:Na2SiO3固体俗称泡花碱Na2SiO3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工业使用的一种黏合剂,耐火、耐腐蚀。

探究①加水溶解,并检验其溶液酸碱性;(学生活动)(硅酸钠水溶液呈碱性)②向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或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学生活动)(向溶液通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盐酸也有白色沉淀生成)Na2SiO3 + 2H2O + CO2 == H4SiO4↓+Na2CO3Na2SiO3 + 2HCl + H2O == H4SiO4↓+ 2NaCl(制取Na2SiO3)③再向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白色沉淀溶解)H4SiO4 + 2NaOH == Na2SiO3 + 3H2O深化理解:实验室保存Na2SiO3溶液的方法因为硅酸的酸性比碳酸还弱,所以空气中的CO2可以和Na2SiO3水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2SiO3+ H2O + CO2== H2SiO3↓+Na2CO3从而使硅酸钠变质,因此保存硅酸钠要密封保存。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第一章:硅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了解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化学性质。

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硅石、硅藻土、硅灰石等。

硅的提取方法:焦硅石法、石英砂法、冶炼法。

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玻璃、水泥、陶瓷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通过实验或观察,评估学生对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硅的化学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硅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氢、氮等元素的反应。

让学生了解硅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硅与氧的反应:硅酸盐、硅胶等。

硅与氢的反应:硅烷、硅氢化物等。

硅与氮的反应:硅氮化物等。

硅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硅酸盐的溶解性、硅烷的表面处理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硅的化学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探讨硅的化学反应和产物的性质。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对硅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硅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硅在玻璃工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玻璃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3.2 教学内容硅在玻璃工业中的作用:作为玻璃原料、调节玻璃熔点等。

玻璃的制备原理:硅砂、碱金属氧化物、石灰石等原料的反应。

玻璃的工艺流程:熔融、成型、退火等步骤。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硅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玻璃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3.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硅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1、了解硅的物理性质,知道单质硅的一些简单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对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有大致印象。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4、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硅酸盐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实验]取两根一样的干燥布条(其中一根在硅酸钠溶液中浸过)在火焰上燃烧。

两根布条燃烧的情况一样吗?现象有何不同?
二:硅酸盐
1:硅酸盐是由硅、氧和组成的的总称。

一般不溶于,稳定性。

2:常用的硅酸盐是,其水溶液称为,可用作、及。

3:硅酸盐岩石长期在的侵蚀下,风化为,形成的一般带电,能吸收、等营养离子而保证了。

4:硅酸盐主要产品、、。

5:SiC(俗称金刚砂),具有的结构,很大,可用作、的磨料,
[例题]Na2SiO3可以写成Na2O · SiO2
[练习]如何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下列硅酸盐
高岭石:Al2(Si2O5)(OH)4 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钠长石:NaAlSi3O a a为(),若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阅读]新型陶瓷:结构陶瓷、超导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生物陶瓷。

三:硅单质
1:硅单质有和两种。

晶体硅的结构类似
是带有的固体。

、、
常温下化学性质。

2: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与的,是一种,是良好的材料。

3:20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了信息技术的,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的出现,促成了的革命。

4: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将光能转换为。

光电池可作、、、。

等动力。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Na
2CO
3
·10H
2
O B.水泥 C.纯净的盐酸 D.普通玻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均不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B.玻璃、陶瓷、水泥容器都不能贮存氢氟酸
C.石灰抹墙、水泥砌墙过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D.石灰窑、玻璃熔炉出来的气体主要成分相同
3.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A.水泥
B.玻璃
C.Na
2O·SiO
2
D.水玻璃
5.我国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制造出一种陶瓷柴油机,这种柴油机发动机部件的受热
面是由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制造的,这种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
()
A.氧化铝陶瓷B.氮化硅陶瓷C.光导纤维D.玻璃钢
6.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

此处的风化作用是说矿物与H2O和CO2同时作用的过程。

例如钾长石(KAlSi3O8)风化生成高岭土[Al2Si2O5(OH)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KASi3O8+11H2O+2CO2=2K++2HCO3-+4H4SiO4+Al2Si2O5(OH)4这个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Al2Si2O5(OH)4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小结]
【课时作业】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检测题2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水玻璃用途的是()A.肥皂填料B.木材防火剂C.纸板黏胶剂D.建筑装饰材料2.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A.玻璃B.水泥C.光导纤维D.陶瓷
3: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
A.干冰和冰B.石英和水晶 C.玻璃与二氧化硅 D.水玻璃和玻璃
4:根据下列事实:
(1)在醋酸钠中加入磷酸溶液有醋酸气味产生
(2)在无水碳酸钠固体上滴上醋酸会出现气泡
气体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判断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3)硅酸钠溶液通入CO
2
的顺序是
5.钢筋混凝土强度大,常常用来建造高楼大厦、桥梁涵洞、高速公路等,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的是()A.水泥、沙子和钢筋B.水泥、沙子、碎石和钢筋
C.水泥、碎石和钢筋D.水泥、沙子和碎石
6.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又有沉淀产生,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A.Ag+、Al3+、K+ B.SiO32-、AlO2-、K+
C.Ag+、Cu2+、Na+ D.Ag+、Ba2+、Na+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 +2OH- +CO2 ===CaCO3↓+H2O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CO32- +SiO2==SiO32- +CO2↑
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 +2OH- === SiO32-+H2O↑
D.硅酸与烧碱溶液中和:H2SiO3+2OH- === SiO32-+2H2O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硅酸是不挥发性酸,它与食盐反应生成氯化氢
B.氢氟酸能和玻璃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氢氟酸要存放在塑料瓶中
C.水玻璃有粘性,所以要存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烧碱液能腐蚀玻璃并生成硅酸钠,所以烧碱液要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B.往硅酸钠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往碳酸氢钠溶液中加硫酸氢钠溶液:
10:有下列几个变化:(1)Na
2CO
3
→Na
2
SiO
3
,(2)CuSO
4
→CuCl
2

(3)SiO
2→H
2
SiO
3
,(4)CuO→Cu(OH)
2

(5)Ca
3(PO
4
)
2
→Ca(H
2
PO
4
)
2
,其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 ( )
A.(1)(2)(5)B.(2)(3)(4)(5)C.(3)(4)D.(2)(4)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12:普通玻璃中含Na
2
O13%,
CaO11.7%,SiO
75.3%,则3种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A.1∶2∶3 B.1∶1∶3 C.1∶1∶6 D.2∶1∶6
13:有关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结构陶瓷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但是硬度却远远低于金属材料
B.氮化硅陶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超硬性,它不与任何无机酸反应
C.光导纤维是一种能高质基传导光的玻璃纤维
D.光导纤维的抗干扰性能好,不发生电辐射,通讯质量高,能防窃听
14:A、B、C、D、E五种物质的关系如表
试回答:
1.写出A~E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E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有一天然透明晶体A是高熔点,高硬度的物质,A在纯氧中不能燃烧,但在高温时既能和石灰石,又能和纯碱反应都放出气体B,A虽不能溶于强酸,但却能溶于氢氟酸,并生成气体C,A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D的水溶液,当气体B通入溶液中去,能生成不稳定的白色胶状沉淀E,在干燥的空气中,E失去部分水,得到白色粉末F,F加热后重新生成A。

(1)试推断出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有可能含有Na2CO3、CuCl2、Na2SiO3、NaCl中某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混合物能溶于水并得无色透明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和沉淀。

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全部消失。

试判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 _____;肯定无__ ____;可能有_____ _。

第二课时答案
14. 1. A、SiO2;B、Na2SiO3;C、CO2;D、H4SiO4;E、H2SiO3
2. SiO2 + Na2CO3高温
==== Na2SiO3+2CO2↑
Na2SiO3+2HCl+H2O=2NaCl+H4SiO4↓H4SiO4=H2SiO3+H2O
H2SiO3△
==== SiO2+H2O
15. (1)A、SiO2;B、CO2;C、SiF4;D、Na2SiO3;E、H4SiO4;F H2SiO3
(2)SiO2 + Na2CO3高温
==== Na2SiO3+2CO2↑
4HF+SiO2=SiF4↑+2H2O
2NaOH+SiO2=Na2SiO3+H2O;
Na2SiO3+CO2+2H2O=Na2CO3+H4SiO4↓H4SiO4=H2SiO3+H2O
H2SiO3

==== SiO2+H2O
16. Na2CO3和Na2SiO3,CuCl2,N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