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乘法 》 第(2 )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分数乘法第二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五、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
集体备课
个人二次备课(手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常规积累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4 ×4 × 14×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
1、独立思考
2、全班汇报。
3、
通过创设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自主独立完成小测
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补充。通过学生的反思,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上让生生活动、师生活动得到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类比猜想和结构迁移的思维习惯。
(四)、规律的应用
⑶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1、独立完成练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分数乘法的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分数乘法(三)第2课时

【自主探究】 【展示交流】 ( 10 )分钟
计算: 3 3 × 5 4 1 2 × 4 3 7 5 × 8 14
5 2 × 8 3 3 2 × 5 9
变式训练: 两个数相乘所得的 积( D ) 。 A.大于第一个乘 数 B.等于第一个乘 数 C.小于第一个乘 数 D.与第一个乘数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 ( 10 )分钟
【知识链接】 当第一个乘数为非零数,它与 真分数相乘,所得的积小于第一个 乘数;当第一个乘数为非零数,它 与 1 相乘,所得的积等于第一个乘 数;当第一个乘数为非零数,它与 大于 1 的数(带分数、整数)相乘, 所得的积大于第一个乘数;当第一 个乘数为 0 时,与任意数相乘,所 得的积都等于第一个乘数,即积为 0。
【设计意图】 要 想 正 确选择,应从 认真审题开 始,题目中讲 的两个乘数 可能是整数、 真分数、大于 1 的带分数或 者 0,因此一 定要考虑周 全。碰到类似 于这样的问 题,一定要全 面的考虑问 题,不能只单 一地考虑某 种情况。
【课末检测】 【归纳总结】 ( 10 )分钟 作业设计
课本第 9 页:第 7 题。 指名在黑板做题。 课本第 9 页:第 5 题,第 6 题。
【设计意图】 应用练习。
【板书设计】 审 阅 签 字
【课后反思】
月
日
当第一个乘数为0时与任意数相乘所得的积都等于第一个乘数即积为确选择应从认真审题开始题目中讲的两个乘数可能是整数真分数大于0因此一定要考虑周全
课
题
学习目标
分数乘法(三) 1.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 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成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课件,课本
课 型 编写教师 授课教师 课 时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乘法概念,能够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巧妙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 难点:•在实际生活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并得出正确结果。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与分数乘法相关的图片、实物或案例。
2.板书:准备好本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乘法的多种形式和解题步骤。
3.教材:准备好学生的教材,用于辅助教学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1.带领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分组讨论并解决相关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给学生一些拓展性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拓展思维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完成一些相关练习,提高他们运用分数乘法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让学生思考本节课中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知识和技能。
•提醒学生随时关注课堂所学内容,随时温习并巩固知识点。
七、扩展阅读:•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数学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更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 第2课时 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

。
3
4 45× 15=
45×4 15 = 12(件)
1
答:各种图片有12件。
成年人身体中的水分占体重的 3 ,张老师的 4
体重是76千克,他体内的水分约有多少千克?
19
76
×
3
4
=
57(千克)
1
答:他体内的水分约有57千克。
张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 (1) 1 小时行多少千米?
4
15×
1 4
9
45×
52=
45×2 5
=18(件)
1
答:绘画作品有18件。
先把整数与分子相乘 作分子(不计算), 再约分,最后计算。
赞美祖国的文章占
1 3
:45件的
1 3
。
45×
1 15 3=45×
13=15(件)
直接把整数与分数
1
的分母进行约分。
答:赞美祖国的文章有15件。
各种图片占
4 15
:
45件的
4 15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结果吗?
3 10
×2Biblioteka =3 55
×
4 11
=
20 11
怎样计算整数乘分数?
2 9
×4
=
8 9
8×
1 2
=
4
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计算结果能约 分的要约分。
(1)买2千克草莓应付多少元? (2)买3千克草莓应付多少元?
数量
单价
(1)5×2=10(元) 答:买2千克草莓应付10元。 (2)5×3=15(元) 答:买3千克草莓应付15元。
奖共100名。其中,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整数的乘法运算。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对于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
3.讲解:教师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4.练习: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可以设计成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思,了解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 第二课时

15 6
5 2
12 45
1 2 45
2 20
1 10
你算对了吗?
• 这节课就到这里
•祝你学习进步 !
再见
6×3.05 3×0.5 4 ×0.25
好!它们都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
•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
• 7×1.5 •
表示
7 15 10
• • 2×4.2
表示
2 42 10
• 12×5.11 表示
12 511 100
6×3.05
表示
6 305 100
3×0.5 表示 3 5
10
4 ×0.25 表示 4 25 100
分数乘法
第二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
一、新课导入
• (一)观察下列几个算式,说说它们的意义。 • 1.5×7 4.2×2 5.1×12 3.05×6 • 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噢,对了! 它们都表示求几个相同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再来观察下列几个算式,它 们与上一组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吗? 7×1.5 2×4.2 12×5.11
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约分。
• 练一练:计算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7 2 3
105 4 35
5 4 25
1 12 6
(二)分数乘分数
• 1、意义 • 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2、法则 •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用分母相乘
的积作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计算
5 3 6
12 45
你做对了吗?
5 3 6
好!!!
一个数乘分数就表示求这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授新课
•一个数乘分数
(一)整数乘分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4课时 分数乘法(二)(2) 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等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数学慕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四课时内容。
一、情境导入
师:快看,学校正在组织同学们植树呢?
师:女生植了20棵树,男生植树的棵树比女生的多1/4。
这个月的用水量比上个月少了1/5 。是在和上个月比,也就是把“上个月的用水量”作为标准进行比较。
先画和上个月一样的用水量,再把上个月的用水量平均分成5份,这个月的用水量比上个月少一份。
师:列式为15乘1/5=5分之15乘1=3吨。
师:这个月比上个月少用水3吨。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还能举出更多类似的例子,接下来,一起来挑战习题吧。
师:列式为36乘2/3=3分之36乘2=24元。
答,一张课桌的价格比一把椅子多24元。
师:继续关注第2题。
淘气和奇思都是集邮爱好者。淘气收集了各种邮票63张,奇思收集的邮票数比淘气少2/9 ,奇思比淘气少多少张邮票?请先画图表示,再列式计算。
师:用长方形表示淘气收集的63张邮票.
奇思收集的邮票数比淘气少2/9,把淘气收集的63张平均分成9份,奇思收集的邮票少这样的2份。
师:分析后得知,4月30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
师:列式为,30乘7/10=21天,31乘22/31=22天,30乘4/5=24天,31乘26/31=26天。
答,4月达标21天,5月达标22天,6月达标24天,7月达标26天。
师:(第八题)一场洪灾将村里960m长的公路冲毁了2/3 ,被冲毁的公路长多少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数乘法 》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29-30页的例2、练一练、练习五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乘法来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例2的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7 ×2 58 ×1 110
×5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
分数与整数相乘,只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二、新知探究:
1、尝试解决例2的第(1)个问题,求红花的朵数。
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问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提问:以10朵绸花为单位“1”,
红花的朵数是10朵的1/2,“其中12 ”是什么意思?12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 )份。
让学生在图上画圈表示。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12
是多少。
学生交流解决方法,明确求红花的朵数可以用除法来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可能列式:10÷2=5(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12 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10×12 =5(朵) 2、尝试解决例2的第(2)个问题,求绿花的朵数。
1
提问:以10朵绸花为单位“1”,绿花的朵数是10朵的2/5,“其中2/5”是什么意思?2/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了这样的( )份。
让学生在图上画圈表示。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2/5是多少。
绿花有多少朵?10÷5×2=4(朵)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2/5是多少也可以用10×25
来计算。
订正时指出:计算10×25
可以先约分。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白:10朵的2/5,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计算10×2/5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疑惑的地方?
四、检测反馈:
1、完成数学书P30页练一练。
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在列式计算。
第2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填空。
2、完成数学书P32—33页练习五第6—9题。
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再交流,比较。
体会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都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教后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