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语文素养
2016高考作文: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高考作文: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多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高考作文: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看到这个题目,我知道,我要跑题了。
因为我觉得,提高语文素养,跟课上有效的学习、课外大量的阅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这三者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
阅卷的老师,您先别生气,且听我慢慢说。
先说第一点吧。
课上的有效学习,那是为了考试用的,我前面的答题,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否则的话,每天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的我们,时时刻刻用着母语和这个世界交流而无障碍,还有必要提高语文的素养吗?我知道,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也许是指发现汉语之美的能力。
可是,老师,我不说,您也知道,从小时候起,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给了我们什么呢?我不说,您也知道的,老师。
如果想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请先把优美的汉语还给我们的小学课本,老师,我知道你知道什么是优美的汉语,可是我也知道,课本怎么编,您也做不了主。
老师,如果让您说实话,您觉得课上的有效学习,和提高语文素养有关系吗?再说第二点吧,课外的大量阅读,说实话,小时候的我还是挺喜欢读书的,自从上了中学,我就和我喜欢的书告别了。
原因就像在我爸爸上学时流传的一首歌一样: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
我不敢看课外书的原因,和这首歌里的主人公不敢唱歌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
只不过,我们的情况,比爸爸那一代更加悲惨,他们只有高考这一道坎,可是,"不能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这个观念,到了爸爸那一代人才真正深入人心,从小学起,我就要应付各种的课外班,应战"小升初"。
基本上,我读到的课外,及其有限。
读到的,也是和学习有关的。
要是真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请先把我感兴趣的汉语还给我。
老师,有这个可能吗?接下来该说第三点了,社会实践,还好,我是个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至少不用像爸爸那样,社会实践只有下地帮父母干活和打零工,从小到大学校还是组织了了不少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说实话,到现在我能想起来的基本上都没有了。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及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什么叫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全国二卷高考题目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提升文化素养,实践为先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的根基。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提升途径,作为学生的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种提升途径:首先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课堂度过,汲取老师传授的技巧。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集于一身的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启迪,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紧跟老师的脚步,在老师的带领下,初识语文魅力,培养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下一步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正如霍金所说:当一个人明白的越多的时候,不了解的就越多。
所以,当课堂的`学习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汉语言文化的渴求欲时,下一途径显得愈发重要。
那就是课外的大量阅读。
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学习,褪去浮华,捧一卷弥漫墨香的书籍,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的时候,是任何东西都难以比拟的体验。
正如冰心老人所言:好读书,读好书。
在阅读时,我们也要有选择的去阅读,当我们培养出自己的汉语言文学方式,又有对文化书籍的阅读渴求时,最后一个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的途径就是社会生活实践,实践是检验我们学习的唯一方式。
它可以让我们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到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2016年新课标2卷作文题目及范文:语文素养,藏于墨香

2016年新课标2卷作文题目及范文:语文素养,藏于墨香"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
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是为自己和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素养,藏于墨香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语文素养,藏于墨香看惯了枯燥乏味的数据,厌倦了色彩缤纷的荧屏,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时刻,想抛开一切浮世的干扰,只沉浸于片刻的翰墨飘香?那文字如溪水,带来最清凉的慰藉。
无论世俗怎样繁杂,光阴怎样飞逝,语文素养依旧是那样不可或缺。
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生活最细腻最深挚的感悟。
诚然,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领略语文的魅力,跟随老师的脚步,去追随上古的悠悠和风中那氤氲着水雾的《蒹葭》,去探访那崎岖盘旋令人生畏的蜀道。
也可以亲手触摸生活来感知语文,在春日感受“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清丽,在雪中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淡雅。
而我认为,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得益于阅读,那些缓缓路过心头的文字,无论意气风发还是愁肠百结,都令人诗意满怀。
于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文学底蕴便在无形中筑成。
厚积方能薄发,在那些喷涌而出的文字背后,往往是笔者经历数十年寒窗而在心中构建的文学长河。
于阅读中获得求知的乐趣,从内心开始真正热爱语文。
读唐宋诗词,字字珠玑,句句讨巧,平平仄仄地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离合悲欢。
文学是一门艺术,也需要心怀敬意的人来欣赏。
于阅读中获得心灵的交流,感受语文中那些独特的情怀。
读《哈姆雷特》,那颠三倒四的疯狂外表下隐藏的巨大痛楚令人震撼;读《长恨歌》,在王琦瑶的辗转漂泊中感受时代,思考人性。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优秀作文】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生活处处有语文,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题记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主要不外乎: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在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我想我们更多的是被传播了思想、知识,只是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储备,而非能真正地理解和更好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自身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到语文的魅力,才能更好的提升语文素养。
在生活中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式主要有:听、说、读、写。
不见高山,如何才能明白“高山安可仰”的慨叹?不亲自登山高山之顶,如何才能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亲自临江眺望,如何能感受到波涛滚滚,大江东流的宏伟气势!如何能体会到千古英雄人物的豪放情怀!不曾有过“行舟绿水前”,又如何能感受到“潮平两岸阔,风中一帆悬”的和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之韵味,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与人交流是一门艺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要想更好地与人交流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而想要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就要在生活中学会听别人说,在实践中学会自己说,通过不断地听不断地练习,才能让自己听与说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学会更好地与人交流!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横幅等,都是语文生活化的体现。
要在生活中感受和学习语文,通过练字、写对联、著文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写的能力,通过写的能力的不断提高,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无论是课堂有效教学,还是课外大量阅读,最终到要回归到生活实践中。
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会、感受语文的魅力,熏陶自身,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作文《提升语文素养,绽放青春光彩》!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作文全国卷Ⅱ(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提到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提升语文素养,绽放青春光彩》语文素养,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抹亮色,它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又似一阵清新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而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把金钥匙。
课堂有效教学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在那一方小小的教室里,老师们以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走进语文的奇妙世界。
生动的讲解让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精彩的分析让深奥的文章变得易懂。
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学会了遣词造句,掌握了修辞手法,领悟了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
就像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时,老师引导我们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哀与希望,也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种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为我们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外大量阅读则是拓展语文视野的广阔天地。
当我们翻开一本本好书,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
在书的海洋里,我们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感受他们的思想火花;我们领略不同的文化风情,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读《史记》,我们能穿越千年,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读《巴黎圣母院》,我们能体会到人性的美丑善恶。
阅读不仅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更培养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情感更加细腻。
社会生活实践是将语文知识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舞台。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谈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一文库()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谈语
文素养的提高〕
人的一生可以没有课堂,可以没有课外阅读,可人不能
不生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语文素养的提高作文,欢迎大
家阅读!
▲【优秀作文】
▲谈语文素养的提高
何谓语文?
第1页共4页
语文,语文,即“语”和“文”。
朋友的倾诉是“语”,
亲人的叮咛是“语”,爱人的关怀是“语”;一首《行路难》
是“文”,一封家书是“文”,一块墓碑,也是“文”。
止不
住的思念,藏不住的感情,道而成语,落笔成文。
认识语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前提,而恰当的方法
更能使提高语文素养事半功倍,不至于像盲人般摸索,一无
所获。
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其中社会生活实
践尤其重要,原因在于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课堂的有效教学。
在课堂上,我们
“听”“说”“读”“写”,感受语文的魅力,受它影响,渐渐
地我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鉴赏和表达的的能力也水涨船
高。
在千古名篇之前我们会赞叹它辞藻之美、胸襟之阔,而
不是人云亦云却不知所云;在临洞庭,俯泰山之际,奋笔书
怀,写尽人间山河,而不是如同猿猴般上窜下跳,怒号嘶吼。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24。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欢迎大家阅读!【优秀作文】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题材料给出了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这似乎千真万确、无可厚非,但仔细考究、认真体味,我倒觉得能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或者说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
课堂的有效教学,无疑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是读文识字、记忆词汇,或是研究语法、学习修辞,或是诵读诗词、探究美文,或是依从范文,进行“照葫芦画瓢”式的习作练笔……不过,这些只能是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虽必须却只是基础。
不是么,校园里朗朗读书,是可以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对掌握语言技巧的企盼;写写、学学演讲,也能够体现我们试图把口头语言,提升为书面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课本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毕竟是重在知识积累,打造基础设施,仅仅是“登堂”而已,离“入室”还远着呢!要真正培养语文功力,加大智慧内存,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的小舞台,投身生活的“大天地”,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才真正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只有在哪里,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根本的提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话不假,多读书是可以知道天下事。
读书是种捷径,不用亲历,就能轻易地得到前人的,让我们迅速地获得知识、了解社会、适应生活。
但课外阅读还仅仅是对阅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毕竟还属于学习、积累、模仿体验的间接阶段;须知:别人嚼过的馒,不会有自己的味道;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来尝一尝。
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感受、去体验、去磨炼,才能达到所追求的境界。
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又怎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提升语文素养,最关键的途径还是投身于社会生活。
2016年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用心”提升语文素养

全国2卷高考满分作文:“用心”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心”提升语文素养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优秀作文】“用心”提升语文素养仔细比较、思考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我认为,要真正使其发挥作用,离不了“用心”二字。
若不是带着一颗心,不管是课堂有效教学,还是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都微乎其微。
若不是带着一颗心听讲,教学就不可能“有效”。
从小学到现在,大家已经学习了十多年的语文,语文课也上了两千多节。
但是,有的人提起笔来,错别字便一个个翩翩而至;做起文来,简直是在召集各种类型的病句开会;读起书来,只要内容稍有点深意,便如堕入五里雾中,不知书中所云为何。
为什么?因为课堂上不用心。
因为不用心,虽然已经读了写了十几年,竟然仍看不出“县”和“具”的`上半部分并不相同;因为不用心,虽然在课堂上已经修改了无数的病句,自己写起文章来仍不能做到起码的文从字顺;因为不用心,虽然已经听老师分析了近千篇文章,自己拿起一篇文章读起来仍感老虎吃天无从下手。
反之,用心于课堂,语言文字之精妙必能有所体悟,读写能力之增强必能得以训练,语文素养之提升亦必日渐长进。
若不是带着一颗心阅读,“大量”就只是量的累积。
同样读一部小说,有的人读完,从语言到结构、从人物到主旨、从人生到社会均能产生诸多感悟;有的人读完,除了小说中几个人物的名字和一些零散的故事片段,再不会在头脑中留下任何印记。
何也?用心不同。
宋儒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
”用心者读书,会在读的过程不断提出疑问: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他对作品的理解逐渐加深,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不用心者读书,不仅不会自我设疑、解疑,即使真有地方看不懂,也是囫囵吞枣,不求解决。
如此,读得书再多,也只是量在累积,而不能在语文素养上产生质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语文素养提高之我见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和一个拥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交流,就是一个与善人居的过程,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可见,良好的语文素养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学习是基础,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关键,社会实践是辅助。
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我们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有效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小到大,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方块字,也学会了阅读与鉴赏。
多少次我们思索许久没有答案,却因为老师的点拨而醍醐灌顶。
是在课堂上,是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中,我们感悟了唐诗之庄,宋词之美,小说之精妙……
大量的阅读对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的涵养也在阅读中逐步提升。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
”只要阅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也有位作家这样说道:“我喜欢阅读。
我读一千本书,这样我也在书中体验了一千种不同的人生。
”
生活处处有语文,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更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著名的诗歌《观刈麦》和《悯农》就是作者深入社会观察之后有感而作的,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即将进入大学的殿堂,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
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走入社会,对很多东西的理解也会大不一样,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她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在平凡的课堂中、在浩瀚典籍的滋养中、在社会事件的感知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巅峰。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关乎国家的未来。
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成为一个拥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一个有气质的人,一个谈吐优雅不凡的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本文围绕“语文学习与素养提升”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精炼而富有诗意。
文章开篇先点明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继而分别从课堂、阅读和实践三个方面去论证,指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
大量对比、排比句的运用可见作者文字功力之深厚,也更添加了文章的魅力。
本文在结构上,逐层推进,切合实际,联系生活,并且首尾呼应,结构比较严谨。
2、花气袭人知昼暖
欲知四季,去山野吧,看抽芽的嫩柳,看金黄的麦穗,看累累的硕果,看白了青山的雪,眼知窗外美。
欲知路远,就出发吧,走悠长的夕照小巷,走古朴的木桥,脚知漫道长。
欲知文学,来人间吧,看爱恨贪嗔,看嬉笑怒骂,看王公贵胄,看布衣黔首,心知世界大。
以清晨壮丽恢宏的半边云霞起兴,以赶路人脚下不停生长的风为修辞,以公交站牌前偶遇的笑脸为标点,以温馨午餐氤氲的香气为内容,以一对老夫妇互相搀扶的背影为结局,以摇尾跑来的小狗为句号,洋洋洒洒一篇以“语文”为题的文章已挥笔写就。
生活就是语文,叫做“幸福里”的招牌,“爱护自然”的温馨提示,充满希冀的电话号码,无一不是语文的化身。
曹雪芹写《红楼梦》,有人说他是写自己,在富贵家庭里养尊处优,一场冰冷的大雨浇灭了所有骄傲,他在破败小屋里衣衫褴褛,在萧瑟风中饥寒交迫,在浊酒昏灯下增删批阅,他所经历的,就是最好的素材,他用他的脚印,缀满了大观园所有人的悲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点滴汇聚,终成语文壮阔的海洋。
向来喜欢语文,所以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也许是母亲一句温暖的关怀,也许是路人一句友好的提醒,也许是演讲者或激昂或抒情的言语,也许是相声演员幽默生动的段子,也许只是几个字,都可以触动灵感的源泉,目光所及之处,生活所经之事,尽是好文章。
我们是尘世中蹒跚而行的赶路人,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语文便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我们将生平中见过的或纤弱或雍容的花别在语文的衣襟上,我们将生活中听到的或低吟或高啸的言语缀在语文的耳后,我们将生活中嗅到的或馨香或馥郁的气息扑洒在语文的发梢上,这样,被生活悉心装扮过的语文便亭亭而立。
语文教我们品味生活,生活教我们学习语文。
从最初的咿呀学语,到以后的执笔写字,到后来笔下开花,随着我们一步步成长,生活向我们展示了语文更多的魅力和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如同喝一坛甘醇的老酒,越饮越醉人,在香气的熏陶下,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再次一品佳酿。
曾有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
”提高语文素养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唯有立足于生活实践的沃土,语文之花才能盛放。
3、语文,一生的修行
苏东坡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
都德也说:“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
个体生命的成长成熟,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升;国家民族的发展强大,更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支撑.
然而,诚如古人所言:“非知之艰,行之维艰”。
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虽不言而喻,可语文素养提升的途径,却莫衷一是:有同学寄希望于课堂,认为课堂有效的教学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有同学则认为应该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唯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的确,语文课堂教给了我们最基础、最根本的语文知识,是我们学习语文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但语文课堂所能触及的广度和深度毕竟有限;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探求。
若仅依赖于此,对个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明显缺乏底气。
课外的延伸阅读,的的确确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维度,更提升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但是语文素养所涵盖的不只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它还包括诸如语感的培养,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等等很多方面。
因此,课外阅读看似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此类困惑经常存在。
每天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做笔记,到头来语文成绩并不理想。
向老师请教,老师无奈地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还要课外多读书;但慢慢发现,读了很多书,最终长进也并不大……
原因何在?
曾读到过一句话:“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我恍然大悟——语文即生活!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课堂的学习还是课外的阅读,我们怎能抛开对生活本身的体悟呢?
于是,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低吟中,我们有了自己的离愁;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苦恨中,我们有了自己的悲悯;在《老人与海》的曲折抗争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在《红楼梦》的悲欢聚散中,我们体味到了人生的辛酸……
将自己的生活体悟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之中,才能用心去关照语文,才能与千百年来的心灵、思维、性情息息相通,才能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素养;把语文的学习融入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用语文来关照人生,使语文素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完善和提升。
这才是真正语文——生活的语文。
是啊!语文素养的提升,表面上是对语文知识的习得和应用,本质上却是关于作为个体生命的我们应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一门哲学,是我们终生都不能停下的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