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 2节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

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框架)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框架)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第2节弹力第3节摩擦力第4节力的合成第5节力的分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运动的描述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基本概念概念对比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时间路程:质点实际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单位m。

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置的变化;单位:m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位移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公式:txtx=∆∆=ν;单位:m/s矢量性:矢量定义: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txtx=∆∆=ν;单位:m/s矢量性:矢量平均速度速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标量。

平均速率:表示某义过程中的一段路程与其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标量速率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公式:tvvtva t0-=∆∆=;单位:m/s2矢量性:矢量,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实验打点计时器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振动频率:均为50Hz,即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分析:a.可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b.粗略计算瞬时速度一、物体和质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举例:质点(地球公转长途运行的火车,长跑运动员);非质点(自转的物体上的点,火车过桥,体操运动员)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实际上不存在)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典型题: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

若质点运动了 1.75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第三节 运动运动的描述——速度 1.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X=X 2—X 1 2.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_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_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教学要求: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

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13第3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16 第4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从生活出发考察位移、路程及时间、时刻问题,从生产生活出发体会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一一速度一、教学要求: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3、知道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

4、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节认识运动1.以地球做作为参考系2.车厢内的人是注视另一站台的火车,即人的视线以离开了地面,人不以自身为参考系,就会一另一站台的火车为参考系,显然,人习惯于以自身为参考系,故有此感觉。

3.(1)、(3)4.以列车位参考系时,人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人随列车向东运动。

5.在研究瓢虫的星数、翅膀扇动问题时,不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在研究瓢虫的爬行轨迹、飞行路线问题时,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6.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都是一天,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总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节时间位移1.位移为零;路程1600m。

2.物体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作直线运动并没有改变运动方向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3s;“第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1s;“3s末”是指时刻;“前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最后1s”是指时间,时间为1s。

4.(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

(2)是时刻。

(3)是时刻。

5.(1)影子的边缘在“圭”上的位置可以表示时刻,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点;影子边缘在“圭”上移动的距离可以表示时间,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段。

(2)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钟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照,表影则最长。

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

如果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或最短值),这两次最长值(或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365天的时间长度。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1.下面一条纸带运动比较快,上、下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6:10。

2.在DK范围内点于点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到D和K到N范围内,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

3.略。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1.大白鲨合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都是平均速度。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第一章第一 、二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1质点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就是质点。

2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3参考系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

(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5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典型题目(1)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 旋转的乒乓球 地球绕太阳转动 地球的自转 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2)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 最后3秒 3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内(3)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第三节 速度1.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2。

定义式:v =x /t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3。

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 4。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5。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6。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7.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8。

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9。

平均速率的定义式:v=ts,适用于所有的运动.10。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第23秒末初 第5秒初 第21秒初末 第3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1秒第2秒第3秒
思考:请同学在时间轴上标出第2秒初, 第3秒初,第5秒初。
请同学理解以下时间的表述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 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 (以后学习).
标是xB=一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
△x=?位移是多少?方向?
△x= xB-xA=-2m- 3 m=-5m 方向与X 轴正方向相反
课堂作业 ▪P14:4
再见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二、位移和路程
三条轨迹:
异:物体(质点)的轨迹及其长度
同: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 (起始、终了位置及二者的直线距 离)。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
是一条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 线段。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方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
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下上 下
上午

课课 课
前两节课
开始与结
束的时刻
8 45min 945min 10 t/h 及两节课
与课间休
10min
息的时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练习

A.t2 表示时刻,称为第 2 s 末或第 3 s 初,也可以称为 2 s 内 B.t2~t3 表示时间,称为第 3 s 内 C.t0~t2 表示时间,称为最初 2 s 内或第 2 s 内 D.tn-1~tn 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 内
解析: 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 段.tn 是时刻,可表述为第 n s 末或第(n+1) s 初;n s 内不等于第 n s 内,n s 内是指从 0~n s 末共 n s 的时间;第 n s 内是指从(n- 1) s 末至 n s 末共 1 s 的时间,故 A、C、D 均错,B 正确. 答案:B
解析:甲运动员的位移是零,路程是 400 m,乙运动员的位移 与路程相等,为 100 m,故选项 B 正确. 答案:B
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 若 一电子在环形室里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转了 3 圈又回到原位 置,则电子在此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 ( ) A.2πR,2πR B.2R,2R C.2R,6πR D.2πR,2R
课前预习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 625 次列车于 13 h 35 min 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 15 s 跑完 100 m C.2014 年 3 月 14 日 6 时 42 分“玉兔号”月球车自主唤醒 D.某场足球赛开赛 15 min 时甲队攻入一球
解析:A、C、D 中的数据都是指时刻,而 B 中的 15 s 与跑完 100 m 的这一过程相对应,是时间. 答案:B
解析: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建立坐标轴,则初位置坐标 x1=0,末位置坐标 x2=3 m, 如图,位移 Δx=x2-x1=3 m,大小为 3 m,方向竖直向 下,小球先下降 5 m,后上升 2 m,路程为 7 m,选项 A 正确. 答案:A

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1目录

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1目录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
第一节、动量
第二节、动量定理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五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第六节、反冲现象火箭
第二章:机械振动
第一节、简谐运动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第四节、单摆
第五节、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第六节、受迫振动共振
第三章:机械波
第一节、波的形成
第二节、波的描述
第三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第四节、波的干涉
第五节、多普勒效应
第四章:光
第一节、光的折射
第二节、全反射
第三节、光的干涉
第四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第五节、光的衍射
第六节、光的偏振激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时间和位移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1.“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区分时 间间隔和时刻?→在坐标轴上如何表示时间 间隔和时刻? 2.位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位移?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 示,时间轴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 的______ 时刻 ,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表示的 是__________ 时间间隔 . 2.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 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点拨: 如右图所示,有向线段 AC 表示第一 次的位移,大小为 40 m,方向向北.有向线 段 CB 表示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 30 m ,方 向向东. 有向线段 AB 表示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其 大 小 可 由 直 角 三 角 形 知 识 求 得 : AB = AC2+CB2= 402+302 m=50 m.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时刻和时间间隔
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 发生8.0级特大地震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北 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较好成绩 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 成了历时20分钟的太空行走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选向东为 x 轴的正方向,向南为 y 轴的正方 向,以起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汽艇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汽艇此过程中的位移大 小 2 2 2 x= x2 + x = 6 + 8 km=10 km. 1 2 4 又 tan α= ,则 α=53° ,即东偏南 53° 3
方向 无方向
从初位置 ______指向_______ 末位置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 联系 程,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______ 大小 又有______ 方向 的物理量, 如位移. 大小 没有______ 2.标量:只有______ 方向 的物理量, 如路程、温度等. 算术 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相加时遵从______ _____ 加法 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一支队伍长为150 m,沿直线公路匀速前进. 模拟演习中,通讯员从队尾跑步前进300 m赶 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队尾.当通讯员 返回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 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栏目导引
解析:
路程的大小为轨迹的长度,曲线
5 ABCOAD 的长度为 πR,位移的大小为起 2 点 A 到终点 D 的线段长度,为 2R.位移的 方向由 A 指向 D,为东南方向. 5 答案: πR 2R 东南方向 2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
一质点在 x 轴上运动(以向右为正方向), 各 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在图甲中,李明从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 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市图书 馆,请在图上把李明所走的路程和位移表示 出来,并说明其大小.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 如图乙所示,路程是轨迹的长,是 一条折线,其大小为700 m,位移是从市中 心到图书馆的一条有向线段,大小为500 m. 答案: 如图乙所示 700 m 500 m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反思总结】 该类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忽 视位移前的“+”“-”号,由于位移是矢 量,所以求位移时,除指明其大小外,还要 指明其方向.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跟踪发散】 3-1:在下图中,汽车初位 置的坐标是-2 km,末位置的坐标是1 km. 求汽车的位移.
绝对值的大小 ,正、负号不参与大小比 位移 ______________
较.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 时间是事物运 物理 动、发展、变 区别 意义 化所经历的过 程长短的量度 时刻 时刻是事物运动、 发展、变化过程 所经历的各个状 态先后顺序的标 志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跟踪发散】 2-1:一个 人晨练,按右图所示走半径 为 R 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 中央的 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 R 的半圆,BD、CA 分别为 西东、南北指向.他从 A 点出发沿曲线 ABCOADC 行进, 则当他走到 D 点时, 求他的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 如何?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反思总结】 分析实例中的计时数据对应 一个瞬间还是一个过程,若是一瞬间是指时 刻,若是一个过程是指时间.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跟踪发散】 1-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 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 法,正确的是( )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 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 的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 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 下课的时间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 用时间轴表示各时间, 如右图所示. 由图可知,“第 2 s 末”和“2 s 末”都与时 间轴上 t=2 s 那一点相对应,所以指的是时 刻;“2 s 内”是从计时开始到 2 s 末的时间 间隔,时间间隔为 2 s;“第 2 s 内”是第 1 s 末或者说第 2 s 初到第 2 s 末的时间间隔, 时 间间隔为 1 s. 答案: “第2 s末”和“2 s末”指的都是时 刻,“2 s内”和“第2 s内”指的都是时间间 隔.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特别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 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间,有时是指时间 间隔,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 隔.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二、路程和位移
路程 意义 表示路径的长度 长度 大小 轨迹的______ 位移 表示位置的变化 从初_____ 位置 到末_____ 位置 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t/s 0 1 3 2 3 4 5 6 7 3 8 5
x/cm 5
1 -3 -5 -3 1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则此质点从时刻t=0开始运动后: (1)前2 s内、前3 s内、前5 s内,质点通过的 位移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2 s~3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6 s~7 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以上 两段时间内,哪段时间通过的位移要大些? ________.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CB 30 3 其方向可用∠A 来表示, tan A=AC= = , 40 4 得∠A=37° ,即合位移的方向为北偏东 37° . 若两次位移大小直接相加,其和为 70 m,而 我们求出的合位移大小为 50 m, 可见合位移 并不是两个位移直接相加的结果. 合位移 AB 和位移 AC,CB 恰构成三角形.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反思总结】 (1)此过程的总位移 x 并不是 两个位移 x1、x2 算术相加的结果,而是构成 了一个矢量三角形. 可见矢量与标量遵循的 运算法则不同. (2)对于矢量, 既要确定其大小, 又要确定其 方向,充分利用几何关系求解.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 A 出发, 向北走了 40 m, 到达 C 点, 然后又向东走了 30 m, 到达 B 点. 在 纸上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 第二次的位移 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 最后结果的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 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对于单方向直线运动来讲,位移的大 小与路程相等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特别提醒】 (1)质点的始末位置一旦确 定,位移就惟一确定,但路程可能有多个 取值. (2)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虽然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但不能因此说位移就是路程.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 选项 A B C
逐项分析如下: 诊断 结论 × × √ √
计时数据指发生大地震开始瞬间
计时数据指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 瞬间 12.88秒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 所用的时间
20分钟是指翟志刚从出飞船到返 D 回飞船所用的时间 选C、D. 答案: CD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 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这 都是指一瞬间,是时刻,A正确,B错误; 上课历时45分钟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是时 间,C、D错误. 答案: A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路程和位移
一汽艇在广阔的湖面上先向东行驶了6 km, 接着向南行驶了8 km.那么汽艇此过程的位移 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四、直线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1.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在时刻 t1 处于位 置 x1,在时刻 t2 处于位置 x2,那么 x2-x1 就是 Δx=x2-x1 ,即初、末位 物体的______ 位移 ,记为___________ 置的________ 变化量 表示物体的位移; 2.直线运动中,比较两个位移的大小,只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