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平面腔磁旋光相干增强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现状、应用及未来发展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现状、应用及未来发展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现状、应用与未来发展1引言1990年,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与第五届国际扫描隧道显微学会议同时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纳米技术》与《纳米生物学》两种国际专业期刊相继问世,标志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纳米科技的诞生。

从此纳米科技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并迅猛发展。

1991年,诺贝尔得主、法国物理学家P.G. De Gennes在诺贝尔授奖会上以“软物质(Soft Matter)”为题进行演讲,提出了软物质的研究,统一了欧洲科学家笔下的“软物质”与美国科学家口中的“复杂流体”两个称呼。

从此,软物质研究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的研究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是在之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新兴科技领域。

巨大的需求与技术支撑,使其在诞生之初就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且对它们的研究经久不衰。

在知识与学科互相交叉的今天,纳米材料与软物质有可能相互结合,在材料、生物、医学、高分子等领域开拓出一片片新大陆,筑起21世纪工业革命的基石。

2纳米材料的概念广义的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按照维数,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以分为三类: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尺度颗粒、原子团簇等;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的材料,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

纳米科技是面向纳米材料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并在应用中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技术问题,发展纳米尺度的探测和操纵。

纳米科技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三个研究领域。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纳米科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穿到七个分支领域中,以其为分析和加工手段所做的工作占一半以上。

Zn_3V_2O_8和Zn_2V_2O_7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Zn_3V_2O_8和Zn_2V_2O_7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Zn_3V_2O_8和Zn_2V_2O_7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第一
性原理研究
张晓明;罗姣莲
【期刊名称】《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年(卷),期】2018(35)5
【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在零压下建立了α-Zn_3V_2O_8和α-Zn_2V_2O_7晶体模型,分别对模型进行了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α-Zn_3V_2O_8和α-Zn_2V_2O_7都属于间接带隙,α-Zn_3V_2O_8的禁带宽度为2. 715 eV,α-Zn_2V_2O_7的禁带宽度为2. 540 eV;同时,α-Zn_3V_2O_8和α-Zn_2V_2O_7都具有很强的紫外-近紫外光吸收能力;反射光谱、吸收光谱及能量损失谱的差异,共同导致Zn_3V_2O_8的光学性能要优异于Zn_2V_2O_7.
【总页数】6页(P839-844)
【作者】张晓明;罗姣莲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州省绿色节能材料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734
【相关文献】
1.S、Zr共掺杂TiO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Hf掺杂锐钛矿TiO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Hf掺杂(Ba0.5Sr0.5)TiO3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第一性原理研究二维Ga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
5.GeS/MoS_(2)异质结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树答案基础物理实验(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基础物理实验(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基础物理实验分为定性观察实验和定量测量实验。

答案:对2.关于物理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物理实验课不仅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也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

3.基础物理实验的流程是()答案:实验预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实验预习4.关于实验预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只需要把预习报告写好就行了5.物理实验操作,以下内容正确的是()答案:测量的数据经教师签字确认后才有效;弄清楚实验内容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记录下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测量数据以及实验条件、主要仪器等;熟悉仪器,并进行简单调试,符合要求后,进行试做和正式测量第一章1.针对“测量”概念表述正确的是()答案:测量结果一般由数值、单位和精度评定三部分组成;测量是指借助于专门设备,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以确定物理量值为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测量由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组成2.从不同角度来考虑,测量有不同的分类法,最常见的分类有()答案:按照测量结果可以分为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根据测量条件可以分为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3.“真值”的表述正确的是()答案:真值是指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客观存在、不随测量方法改变的量值;真值一般是不可知的;真值的获得方法有:理论真值、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4.有测量就有误差。

答案:对5.关于误差的分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误差根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6.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大小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随条件的改变而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

答案:对7.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有()答案: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仪器与装置误差;环境误差8.关于随机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误差的绝对值时大时小,时正时负;可通过多次测量来达到减小随机误差的目的;随机误差是无法控制的,无法从实验中完全消除9.误差的表示形式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相等,则相对误差也相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相干积分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相干积分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湍流度号处理 径向激光阵列 径向分布高斯列阵光束 差分相干积分 局域空心光束 实测分析 实测 太空碎片 大气湍流 多点激励 多层建筑 复高斯函数展开 声矢量场 均匀调制演变 地震响应 地震反应 台风 变差系数 双基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组合 功率谱密度 功率谱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 信息工程 信号捕获 传输特性 二阶矩束宽 不平顺 toa gps微弱信号 fft快速伪码捕获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频率误差修正 1 非傍轴双曲余弦-高斯脉冲电磁光束 1 重力内波 1 血小板聚集 1 莪术 1 药物洗脱支架 1 脉冲宽度 1 肌,平滑,血管 1 等效曲率半径 1 离心参数 1 相干结构 1 相干积分 1 相干特性 1 相关峰 1 湍流大气 1 洛伦兹-高斯光束 1 概率 1 时间相干长度 1 捕获 1 微弱gps信号检测 1 微弱gps信号 1 强度矩 1 差分相干 1 峭度参数 1 大气湍流 1 图像配准 1 各向异性 1 台风阵风 1 双块零拓展 1 冠状动脉再狭窄 1 全球定位系统信号 1 光谱特性 1 光束质量 1 光束扩展 1 光强分布 1 偏振特性 1 仿射不变 1 二阶微分矩阵 1 sar图像 1 fft块处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Bi_(2)O_(2)Se纳米线的生长及其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Bi_(2)O_(2)Se纳米线的生长及其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Bi_(2)O_(2)Se纳米线的生长及其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刘怀远;肖建飞;吕昭征;吕力;屈凡明
【期刊名称】《物理学报》
【年(卷),期】2024(73)4
【摘要】Bi_(2)O_(2)Se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空气中稳定和自旋轨道耦合强等优点,并且其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二维薄膜,本文介绍一种使用三温区管式炉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Bi_(2)O_(2)Se一维纳米线的方法,研究了云母衬底处于水平方向不同位置以及竖直方向不同高度对Bi_(2)O_(2)Se纳米线生长的影响,并归纳出适于其生长的优化条件.之后,基于生长的Bi_(2)O_(2)Se纳米线构建了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并观测到随磁场的超导量子干涉,为拓宽Bi_(2)O_(2)Se纳米线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总页数】6页(P285-290)
【作者】刘怀远;肖建飞;吕昭征;吕力;屈凡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合肥国家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
【相关文献】
1.高温超导薄膜及其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的前沿研究
2.Bi_(2)Se_(3)纳米线的生长及其圆偏振光电流的研究
3.γ-Fe_(2)O_(3) 量子点/Bi_(2)Te_(2.7)Se_(0.3)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4.二维Bi_(2)O_(2)Se光电特性及其光电子器件研究进展5.高迁移率二维半导体Bi_(2)O_(2)Se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可控生长及材料质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的光特性概要

微波的光特性概要

微波的光特性微波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防、通讯、工业、农业,以及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的迈进,微波作为无线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特别在天体物理,射电天文、宇航通信等领域,具有别的方法和技术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

微波有“似光性”,用可见光、X光观察到的反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可以用微波再现出来,对于微波的波长为0.01m量级的电磁波,用微波设备作波动实验要显得形象、直观,更容易理解,通过观测微波的反射干涉、衍射及偏振等现象,能加深理解微波和光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动这一共同性。

一、微波的特性及应用1.微波的特性什么是微波?微波是波长很短(也就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一般把波长从1米到1毫米,频率在300—300000MHZ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作微波。

广义的微波包括波长从10米到10微米(频率从30MHZ到30THZ)的电磁波。

微波具有以下特点。

(1)波长短:它不同于一般的无线电波,因微波波长短到毫米,它具有类似光一样有直线传播性质。

(2)频率高:微波已成为一种电磁辐射,趋肤效应、辐射损耗相当严重。

所以在研究微波问题时要采用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概念和方法。

不能采用集中参数元件。

需要采用分布参数元件,如波导、谐振腔、测量线等。

测量的量是驻波比,频率。

特性阻抗等。

(3)量子特性:在微波波段,电磁波每个量子的能量范围约为10-6~10-3eV。

许多原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能量正好处于微波波段内,人们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发展了微波波谱学、量子电子学等新兴学科,并研制了量子放大器、分子钟和原子钟。

(4)能穿透电离层:微波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过地球周围的电离层,是进行卫星通信,宇航通信和射电天文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基于微波具有上述特点,微波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人们的重视,获得迅速的发展。

2.微波的应用(1)雷达与通信微波的早期发展与雷达密切相关:利用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可制成军用的如超远程预警雷达,相控阵雷达。

激光原理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激光原理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14页
第14页
单原子发光光波列和频谱
第15页
第15页
光源单色性越好, 相干时间越长
光源相干体积
如要求传播方向限于之内并含有频带宽度光波相干, 则光源空间体积应小于VCS。。
第16页
第16页
从光子观点分析下列: 由面积为(X)2光源发出动量为p限于立体角内光子,由动量测不准关系知:
第一章 激光基本原理
§1-1 相干性光子描述§1-2 光受激辐射基本概念§1-3 光受激辐射放大§1-4 光自激振荡§1-5 激光特性
第1页
第1页
§1-1 相干性光子描述
一. 光子基本性质
第2页
第2页
光子含有两种也许独立偏振状态, 相应于光波 场两个独立偏振方向。。
光子含有自旋, 并且自旋量子数为整数。因此大量光子集合, 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规律。处于同一状态光子数目是没有限制, 这是光子与其它服从费米统计分布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等)主要区别。。
增益饱和效应:n2(z)-n1(z)随Z增长而减少,因而增益系数G(z)也随z增长而减小效应。
单位体积内聚居数差值
第50页
第50页
I0为饱和光强。G0小信号增益系数( I<< I0 )。 I<< I0不满足时称为大信号增益系数(或饱和增益系数)
第51页
第51页
增益系数也是光波频率 函数, G(,I)随改变曲线称为增益曲线, 称为增益曲线宽度。
二、振荡条件
阈值振荡: G0= 腔内光强维持在初始光强
振荡条件另一个形式表示形式:
G0l称为单程小信号增益
第55页
第55页
1.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后,还要采用什么办法使受激辐射成为增益介质中主要发光过程,而不是自发辐射?

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

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

科研实践文献综述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应用物理学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题目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光学微腔的原理及制作研究一、光学微腔发展背景光学微腔是一种尺寸在微米量级或者亚微米量级的光学谐振腔,它利用在折射率不连续的界面上的反射、全反射、散射或者衍射等效应,将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域。

基于回音壁模式( Whispering Gallery Mode,简称WGM[1])的光学微腔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首先它作为一种尺寸可与光波长相比拟的光学谐振腔,使得凝聚态中的一些量子电动力学现象得以研究[2];其次作为一种低阈值激光微腔,在集成光学、信息光学等诸多应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光学介质微腔的形状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微球腔[3]、微盘腔[4]、微环腔[5]、微芯环腔[6]几种。

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光学微腔的一些研究现状及成果,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与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根据摩尔定律的预测,大约每18个月处理器的速度和内存的大小就会翻倍,而且这个速度还将持续十年。

如果光学能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无疑它将以飞快的速度发展。

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由于不需要进行光-电-光转换,逐渐成为全光网络系统中前景广阔的领域之一。

对于全光网络设想的实现更需要一些体积更小,结构简单,性能较稳定的光学器件。

光学谐振腔是一个重要的光学器件,它在光通讯器件、光纤传感等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具有高集成度的微纳米光学谐振腔器件必将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二、光学微腔的常用制备方法硅基二氧化硅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具有高品质因子和小模式体积,使得腔内有较高的光场能量密度。

微腔位于硅基之上,与成熟的硅加工工艺相兼容,制作工艺简单,且能够与光纤锥进行高效的耦合,具有可在硅片上单片集成的特点。

基于以上特点,回音壁模式微腔可以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无源器件、非线性光学、低阈值激光器以及腔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s e i p o o t n lt h i e s o fi in fmir — a i n t e l t t n o i g e p s y t m s r p r i a o t e fn s e c e f e to c o c v t i h i a i fsn l— a s o c y mi o
Ab t a t Ba e t e sr c : s d on h me ho o he m u tp e b a t d ft li l — e m c he e s e p ii o r nt up r oston, t pe e he pa r X—
p o e o e e tta s iso h r c e itc ft e ln a l o a ie i h r v l g t r u h t e l r s c h r n r n m s i n c a a t rs is o h i e ry p l r d l tt a e i h o g h z g n
Fa a y r t ton d t c i n r da o a i e e to
法拉第 磁 光效 应 具有 旋光 角方 向与光 传 播 方 向无关 的非 互 易性 L , 平 面腔 是 由两 面 相互 平行 且具 1微 ] 有 高 反射率 的 部分 反射镜 组成 的封 闭结构 , 微腔 内充 满磁 活性介质 并位 于均 匀磁场 中 , 偏振 光垂 直入射 线 微 腔 并在腔 内经历 多次 反射 , 透射 光 的磁旋 光角 显著 增强 , 生磁旋 光增 强 现象 ] 其 产 。在 微 流控光 学检 测领域 , 型集 成检 测芯 片是微 样 品检 测 系统 的发 展趋 势_ 。为 了实现 微量 样 品 的磁旋 光角 检测 , 微 6 ] 梁忠
第2 6卷 第 1 期
2 1 年 3月 00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珏N A , O1 l IOF皿 玳 G S I I E m OGY T n J E OFT C 1 OL
V 12 No 1 o . 6, . M a. 2 1 r, 0 0
微 平 面腔 磁 旋 光 相 干增 强特 性 研 究
M i r - a ne o Optc lCa iy c oM g t- ia — v t
W u Xi ng・Li ng Zhon — h ng a gc e
( nigUnvri f ot n eeo Na j i s yo ssadT lcmmu i t n , nig2 0 , hn ) n e t P nc i s Naj 0 3 C ia ao n 1 0
r a i n a l e c i e o. ot to ng e r a h ng z r Ke wo d Opt fu d c Fa a y fe t; y r s: o l i is; r da e f c ma e o— tc I o a i n o r n e a e n gn t op ia r t to c he e t nh nc me t;
中 图 分类 号 : 3 . 04 6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7 5 2 1 ) 10 0 .4 1 7c e i tc f Enh n e r da h r n a a t rs iso a c d Fa a y Ro a i n i t to n
吴 兴 ,梁 忠 诚
南京 2 0 0 ) 1 0 3 ( 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 苏 南 江

要 : 于 多 光 束 相 干 叠 加 法研 究 了 线偏 振 光 经过 微 平 面腔 的磁 旋 光 相 干 透 射 特 性 , 析 得 到 微 腔 透 射 光 强 、 基 分
腔共 振条件 、 总磁 旋 光 角 及 共 振透 射 光 强 , 讨 论 了 检 测 灵 敏 度 、 对 灵 敏 度 及 检 测 角 量 程 等 旋 光 角 检测 特 性 , 并 相 研 究 表 明在 单 程 旋 光角 为零 的极 限 情 况 下 , 干磁 旋 光 系 统 的相 对 检 测 灵 敏 度 与 微 腔 的 锐 度 系数 成正 比 。 相 关 键 词 : 流 控 光 学 ; 拉 第 效 应 ; 旋 光 相 干增 强 ; 小 旋 光 角检 测 微 法 磁 微
m ir — a iy a l bo a e n t r ns s i u to c o c v t nd e a r t s o he t a mison f nc i n,t e s a eofp a ia i nd t a i h t t ol rz ton a hec v— t e o n o ii n.The he m ir — a t r n n r s a e,ou pu nt nst y r s na tc nd to n t c o c viy wo ki g i e on nc t ti e iy,a c c umu — l t d o a i a l a d e e t bl r t to r n a e ic s e a e r t ton ng e n d t c a e o a i n a ge r d s u s d. The he e ia a l i t or tc l nayss de o t a e ha he r l tv e e to e s tviy oft e c he e t g tc r t ton de e ton m ns r t st tt e a i e d t c i n s n ii t h o r n e ma ne i o a i t c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