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2019届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4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2019届四月月考试题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Ni:59 Cu:64第Ⅰ卷选择题(126分)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分子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B. 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C.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D. 吞噬细胞清除病原体与溶酶体有关2.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A. 甲基绿、吡罗红分别使DNA、RNA着红色、绿色B. 新鲜菠菜叶肉细胞是观察线粒体的适宜材料C. 质壁分离实验中能观察到液泡体积逐渐变小D. 有丝分裂实验中能观察到染色体移向两极的动态过程3.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
为研究独脚金内酯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四组试验(如图1),A组不做处理,B组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C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D组用GR24+NAA处理。
四组均进行同样强度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如图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结果说明GR24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B.GR24的作用可能是影响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C.实验结果说明独脚金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GR24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影响向光性反应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B.变异的不定向性会导致生物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5.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6.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物理试题1.自然界中很多元素具有放射性,对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现象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氢原子核发生衰变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D. 衰变过程中的质量是守恒的【答案】C【解析】【详解】A项:衰变现象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故A错误;B项: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C项: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故C正确;D项:衰变过程中的质量数是守恒的,但质量不守恒,故D错误。
2.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组成车队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s,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忽略汽车的大小)()A. 2v/aB. v/2aC. s/2vD. s/v【答案】D【解析】设某辆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恰好达到v,其前面一辆车运动时间为t+△t,则,,联立上述方程得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故选D。
【点睛】设某辆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恰好达到v,其前面一辆车运动时间为t+△t,根据两车的位移差为s即可求解.3.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如图所示,“墨子号”卫星的工作高度约为500km,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关于“墨子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环绕周期为C. 质量为D.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即为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轨道上卫星的环绕速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以及求解周期;根据比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第一宇宙速度为近地卫星环绕速度,也为卫星最大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故由于“墨子号”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所以其环绕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墨子号”经过时间t (t小于太空电站运行的周期),它运动的弧长为s,它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则太空站运行的线速度为,角速度为,环绕周期为,B正确;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计算过程中卫星的质量相互抵消,不能计算卫星的质量,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所以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因为墨子号的运动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运动半径,故“墨子号”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D错误.4.有一种电荷控制式喷墨打印机,它的打印头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
【高三英语试题精选】四川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四川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带
答案)
14.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s(T 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m处的一个质点,t=0时刻P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P的振幅为01m
C该波的频率为 Hz
D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5m/s
E在t=02s时刻,与P相距1m处的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
(2)(10分)如图所示,MN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有长方体玻璃介质,其折射率n= ,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个正三棱柱的空气泡,三棱柱轴线垂直于纸面,图中竖直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l=40cm,顶点与屏幕相距10 cm,底边AB与屏幕平行,一束激光在竖直截面内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求
①该激光在玻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②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x。
三.物理部分
14.C 15.C 16.C 17.B 18.C 19.BD -------------3分
----------------------2分
(2) ----------4分
---------------3分。
25.(20分)
解(1)棒ab产生的电动势①
回路中感应电流②。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7.化学与生活、技术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B.可利用离子反应处理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C.油脂可以制取肥皂D.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水中通入氯气:Cl2+H2O=2H+ + ClO-+ Cl-B.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Ca2+ + 2HCO3-+2OH-=CaCO3↓+CO32-+2H2OC.向明矾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将Fe2O3溶解与足量HI溶液:Fe2O3+6H+= 2Fe3++3H2O9.气凝胶是一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世被称为“固态烟”,非常坚固耐用,它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几千倍的压力,最高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绝热性能十分优越,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二氧化硅耐所有的酸和碱D.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10.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与Y可形成化合物RY2、RY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2Y、W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B.沸点:Y的氢化物一定高于X的氢化物C.最高正化合价:Z>Y=R>X>WD.将XY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只有一种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得氢氧化铁胶体1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X(g)+Y(s)3Z(g) △H=Q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2molX同时生成3molZ,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B.加入少量的Y正反应速率加快C.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D.加入少量的X,Q变大13.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B.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4)2溶液,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向浓度都为0.1mol/L Na2CO3和NaOH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D.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单质首先参加反应26.(14分)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
2019届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试题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结构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可以没有叶绿体C.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因为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的D.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和核孔具有全透性2.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3.细胞代谢能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离不开酶和ATP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相同C.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D.ATP的合成与分解都离不开酶4.自噬作用是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现象,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它是细胞内的再循环系统。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四川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四川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HN-NN≡N435539081639458则△H=__________。
(2)在恒温、恒压容器中,按体积比13加入N2和H2进行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适量氨气,达到新平衡时,c(H2)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后同);若在恒温、恒容条下c(N2)/c(NH3)将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压强和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下,初始时N2、H2分别为01mol、03mol 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φ)如图所示。
①其中,p1、p2和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250℃、p1条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容器体积为1L,则该条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数K=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H2NCOONH4是工业由氨气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
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NCOONH4(s) 2NH3(g)+CO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①每生成34g NH3的同时消耗44g 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③NH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c(NH3)c(CO2)=21(5)科学家发现,N2和H2组成的原电池合成氨与工业合成氨相比具有效率高,条易达到等优点。
其装置如图所示、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2自于空气,当电极B到A间通过2molH+时理论上需要标况下空气的体积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9.(13分)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下。
2019届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9届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 .图中方格的边长均为1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因此平均速度为11m /s 1v t s ===,故A 正确;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x == ,所以有/s s v t === 故B 正确;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故C 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不等于ABC 段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所以选D2.如下图所示,ab 间接入sin100πtV 的交流电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 t 为热敏电阻,且在此时的环境温度下R t =2Ω(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忽略保险丝L 的电阻,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路正常工作,则A. 电压表的示数为VB. 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C. 原副线圈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2︰1D. 若环境温度升高,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输入功率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压器初次级的匝数比求解次级电压有效值即为电压表读数;熔断电流是指有效值;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环境温度升高,则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次级电压不变进行动态分析.【详解】ab 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由于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可知次级电压有效值为100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 ,选项A 错误;次级电流有效值为22100502t U I A A R === ,则初级电流有效值212125n I I A n ==,则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 , 选项B 正确;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压的频率,原副线圈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1︰1,选项C 错误;若环境温度升高,R t 电阻减小,但是由于次级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次级功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 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光滑圆球在光滑竖直墙壁和物块上处于静止状态。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图中方格的边长均为1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B. 物体在ABC5C. 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在AB段的位移为1m ,因此平均速度为11m/s1vts===,故A正确;物体在ABC段的位移大小为:22125mx+ ,所以有552m/s2svt===故B正确;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ABC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所以选D2.如下图所示,ab间接入2πtV的交流电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 t为热敏电阻,且在此时的环境温度下R t=2Ω(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忽略保险丝L的电阻,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路正常工作,则A. 电压表的示数为2B. 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C. 原副线圈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2︰1D. 若环境温度升高,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输入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变压器初次级的匝数比求解次级电压有效值即为电压表读数;熔断电流是指有效值;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环境温度升高,则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次级电压不变进行动态分析. 【详解】ab 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由于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可知次级电压有效值为100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 ,选项A 错误;次级电流有效值为22100502t U I A A R === ,则初级电流有效值212125n I I A n ==,则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 , 选项B 正确;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压的频率,原副线圈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1︰1,选项C 错误;若环境温度升高,R t 电阻减小,但是由于次级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次级功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 错误;故选B.【点睛】要知道有效值的物理意义,知道电表的读数都是有效值;要知道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并会计算;要会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3.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光滑圆球在光滑竖直墙壁和物块上处于静止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秋期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第一学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规范填涂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Mg:24 Si:28第I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C.台盼蓝和健那绿将细胞染色,如果细胞不着色,则可以判定细胞是活的D.磷脂双分子层构建了细胞骨架2.如图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在体外最适pH(为8左右)条件下催化蛋白质分解时,蛋白质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B.如果在B点时,pH改变成5,则反应速率上升C.其他条件不变,在B点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D.因为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3.雄蜂(n=16)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如图所示为雄蜂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的大致流程图,而图中仅绘出雄蜂一个染色体组内的两条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雄蜂的减数分裂机制有利于其产生正常的雄配子B.雄蜂体内含有2个染色组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蜜蜂的精细胞和卵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雄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现象和四分体4.图是有关突触的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末梢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B.突触就是指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C.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突触有2种类型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突触后膜就会产生动作电位5.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B.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定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6.脱落酸是植物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B.乳熟期生长素、脱落酸对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最明显C.水稻种子中有机物主要由植物的叶片合成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7.化学与生活、技术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B.可利用离子反应处理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C.油脂可以制取肥皂D.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水中通入氯气:Cl2+H2O=2H+ + ClO-+ Cl-B.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Ca2+ + 2HCO3-+2OH-=CaCO3↓+CO32-+2H2OC.向明矾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将Fe2O3溶解与足量HI溶液:Fe2O3+6H+= 2Fe3++3H2O9.气凝胶是一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世被称为“固态烟”,非常坚固耐用,它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几千倍的压力,最高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绝热性能十分优越,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二氧化硅耐所有的酸和碱D.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10.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与Y可形成化合物RY2、RY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2Y、W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B.沸点:Y的氢化物一定高于X的氢化物C.最高正化合价:Z>Y=R>X>WD.将XY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只有一种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后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重新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将饱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得氢氧化铁胶体1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X(g)+Y(s) 3Z(g) △H=Q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2molX同时生成3molZ,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B.加入少量的Y正反应速率加快C.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D.加入少量的X,Q变大13.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B.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4)2溶液,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向浓度都为0.1mol/L Na2CO3和NaOH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D.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单质首先参加反应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2018年3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逝世,享年76岁,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物理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将释放出核能C.布拉凯特利用云室照片发现,粒子击中氮原子形成复核,复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个质子。
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增加光照时间,使电子多吸收几个光子,所有电子最终都能跃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
15.气象研究小组用图示简易装置测定水平风速。
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杆,半径为R、质量为m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O,当水平风吹来时,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飘起来。
已知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截面积,当风速v0=3m/s时,测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
则A.θ=60°时,风速v=6m/sB . 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θ可能等于90°C . 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相等、质量变大的球,则θ减小D . 若风速不变,换用半径变大、质量不变的球,则θ不变16.如图所示,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在小球未落地的过程中,其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重力的功率P 和重力的功W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17.哈雷彗星是人一生中唯一可以裸眼看能看见两次的彗星,其绕日运行的周期为T 年,若测得它在近日点距太阳中心的距离是地球公转轨道半长轴的N 倍,则由此估算出哈雷彗星在近日点时受到太阳的引力是在远日点受太阳引力的A .2NB .22232T N N -⎛⎫- ⎪⎝⎭ C .21321T N -⎛⎫- ⎪⎝⎭倍 D .423T N 倍18.为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 ,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4v 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 .mv p B .mv p 2 C .mv p 3 D .mv p 4 19.如图所示,由一段外皮绝缘的导线扭成两个半径为R 和r 圆形平面形成的闭合回路,R >r ,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λ,导线截面半径远小于R 和r .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按B=kt (k >0,为常数)的规律变化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圆环中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B .大圆环中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C .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22k R r R r λ++ D .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2k R r λ-20.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21.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在地面上、由同种金属细杆制成的正方形框架,框架任意两条边的连接处平滑,A、B、C、D四点在同一竖直面内,BC、CD边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让套在金属杆上的小环从A点无初速释放。
若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1,重力的冲量为I1;若小环从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2,重力的冲量为I2。
则A.W1>W2B.W1=W2C.I1 >I2D.I1 =I2第Ⅱ卷(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5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2分(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1分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5=1分.(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1分.23.(10分)一根固定在刻度尺上的均匀电阻丝R(总阻值小于5 Ω)两端各有1个固定的接线柱a、b,刻度尺的中间有1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c,c的上端为接线柱,触头c与电阻丝通常不接触,当用手按下时,才与电阻丝接触且可在刻度尺上读出触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