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言名句古诗词练习

合集下载

关于面对困难的哲理的诗词名句

关于面对困难的哲理的诗词名句

面对困难的哲理诗词名句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孟子4.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鲁迅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6.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煜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9. "青山一道同,风雨一时吹。

"——王安石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荀子困难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如同一道无法回避的障碍,向我们展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在面对困难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哲理的诗词名句,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在逆境中不断前行。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这句出自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在前方道路漫长曲折,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自己仍然要奋发向前,不断探索前进。

正如古人所言,修行道路漫长,但只有不断求索,才能找到生活的出路。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陆游的这句诗,描述了在山重水复之中,看不到前方的路途,但是当走出一段曲折后,就能看到一片明亮的希望。

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困境,但只要坚持前行,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孟子这是孟子的一句经典名言,意思是当人们处于困难的局面之中时,往往会被迷惑所困扰,而旁观者则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在面对困难时,往往需要冷静客观的心态,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困境。

4.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哲理诗句100个

哲理诗句100个

哲理诗句100个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4、不羡王公与贵人,唯将云鹤自相亲。

——李洞《赠僧》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8、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10、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11、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苏轼《病中游祖塔院》12、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邵雍《心安吟》13、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白居易《自咏》14、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15、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

——王梵志《诗并序其五十六》16、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张籍《征妇怨》17、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伯虎《花下酌酒歌》18、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饮酒·其八》19、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北青萝》20、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21、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

——唐伯虎《惜花春起早》22、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

——纳兰性德《齐天乐·上元》23、三百六旬有六日,光阴过眼如奔轮。

——邵雍《光阴吟》24、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杜甫《可叹》25、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

——董士锡《虞美人》2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27、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古代哲学名言

古代哲学名言

古代哲学名⾔古代哲学名⾔古代哲学名⾔1 不飞则已,⼀飞冲天;不鸣则已,⼀鸣惊⼈。

(司马迁) 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孔⼦) 不⼊虎⽳,焉得虎⼦?(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不⾏。

(韩愈) 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层。

(王安⽯) 不以规矩,⽆以成⽅园。

(孟⼦)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则知荣辱。

(《管⼦》) 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

(刘勰) 察⼰则可以知⼈,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 ⾂⼼⼀⽚磁针⽯,不指南⽅不肯休。

(⽂天祥)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刘禹锡)古代哲学名⾔2 1、⼦⽈:“智者乐⽔,仁者乐⼭;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孔⼦说:“明智的⼈喜欢⽔,仁慈的⼈喜欢⼭;明智的⼈好动,仁慈的⼈好静;明智的⼈快乐,仁慈的⼈长寿。

” 2、叶公问孔⼦于⼦路,⼦路不对。

⼦⽈:“汝奚不⽈:其为⼈也,发愤忘⾷,乐以忘忧,不知⽼之将⾄云尔?”⼦以四教:⽂、⾏、忠、信。

3、⼦⽈:“君⼦坦荡荡,⼩⼈长戚戚。

”译⽂孔⼦说:“君⼦胸怀宽⼴,⼩⼈忧愁悲伤。

”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5、⼦⽈:“后⽣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9、⼦⽈:“君⼦成⼈之美,不成⼈之恶。

⼩⼈反是。

” 10、颜渊问仁。

⼦⽈:“克⼰复礼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志于道,⽽耻恶⾐恶⾷者,未⾜与议也。

不学礼,⽆以⽴。

古文哲学金句大全

古文哲学金句大全

古文哲学金句大全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4.古代哲学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6.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7.古代哲学句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古代哲学句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9.古代哲学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古代哲学句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4.古代哲学句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古代哲学句子: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16.万物流转,唯人永恒;世事如云,唯我如山。

17.古代哲学句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8.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

19.老子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0.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21.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喑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常(恒)也。

22.物生者,气聚也;物死者,气散也。

23.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4.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25.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下地位焉,万物育焉。

28.古代哲学句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9.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30.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哲理名句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哲理名句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哲理名句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哲理名句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郑板桥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8.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12.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春秋·左传》1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1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1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16.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王维17. 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

——寒涅卡18.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19.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2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2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23.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汉书》2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2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26.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27.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28.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29. 若不学诗,则无以言。

——孔子30.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哲理金句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哲理名言警句古诗词_哲理诗词名句

哲理名言警句古诗词_哲理诗词名句

哲理名言警句古诗词_哲理诗词名句哲理名言警句古诗词摘抄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升《题临安邸》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9、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苏麟《断句》1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以寄》1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13、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李白《上李邕》1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曹操1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刘琨《重赠卢谌》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7、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陈亮《三都乐》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20、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哲理名言警句古诗词精选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9、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古代励志哲学诗词句子

古代励志哲学诗词句子

古代励志哲学诗词句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那么,古代励志哲学诗词句子有哪些呢?店铺为你分享!古代励志哲学诗词句子【精选篇】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4.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6.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7.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8.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1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12.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1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14.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1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16.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17.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18.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19.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2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最爱) 古代励志哲学诗词句子【热门篇】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5. 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6.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9.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古诗哲理名句

古诗哲理名句

古诗哲理名句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1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1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1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2.满招损,谦受益。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5.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2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1 、 " 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 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悲观主义D 、教条主义2 、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 、自然界是客观的B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3 、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A 、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B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 、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D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 、 " 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 反映的哲理是()。

A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B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C 、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D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5 、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这一诗句告诉我们()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B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C 、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D 、事物的前途是光明6 、下列诗句与“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C.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D.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7、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A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相互联结的D 、严寒冬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8 、朱憙《观书有感》: "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A )(1)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2) 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3) 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4)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A 、 (1)(4)B 、 (2)(3)C 、 (1)(3)D 、 (2)(4)9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 " 一鸟不鸣山更幽。

" 的名句。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 " 点金成铁 " 。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 、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 、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 、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 、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10 、杨万里诗云: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

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A 、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B 、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D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11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书是知识的源泉C 、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D 、要爱护环境12 、 " 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

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 " 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A 、用发展的眼光B 、透过现象看本质C 、坚持矛盾观点D 、注重事实13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诗中蕴含的哲理是()A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4 、 "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 。

"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B 、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 、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15 、 "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 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A 、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B 、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C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 、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16 、 "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

" 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A 、物质是运动的B 、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C 、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D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17 、 " 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 这表明()A 、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B 、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C 、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D 、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18 、 "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

" 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 、事物是运动的B 、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保C 、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D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9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

" 此事古难全 " 蕴含哲理是()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⑵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⑶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⑷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A 、⑴⑵B 、⑴⑶C 、⑵⑶D 、⑵⑷20 、 "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

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

" 此诗错在()A 、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B 、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C 、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D 、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21 、毛泽东诗曰: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 、要把握适度原则B 、办事情要抓重点C 、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2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23、 "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 这一说法()A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 、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 、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24 、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A 、超前反映B 、如实反映C 、特殊形式的反映D 、歪曲、虚幻的反映25 、 " 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 " 山腰点桐,山下务农 " , "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 这些农谚告诉我们()A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B 、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C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要善于承认矛盾26 、 "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 从哲学上看,其中的 " 门道 " 和 " 热闹 " 分别是()A 、本质和现象B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C 、真象和假象D 、真理与谬误27 、 " 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 这一段话主要体现了()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D 、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28 、 "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 " 。

这句俗语反映认识论的道理是()A 、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B 、任何现象都能反映本质C 、透过现象能够认识本质D 、现象和本质总是一致的29、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30、“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

”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A、事物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的B、遇事三思就能逢凶化吉月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D、真相只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假相是时事物本质的掩盖31、以下是叙述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四首诗: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遣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几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来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从哲学上看,南北大运河的开通表明()A、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自然B、人类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C、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属性和规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D、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而今有人说“床前”不好,应改为“窗前”。

其实,李白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说的水井边的一圈栏杆。

回答32-33题。

32、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33、有人将诗中的“床”理解为寝具()A是对认识的发展B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C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D不是对事实的反映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

回答34-35题。

34、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A“语不惊人死不休”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35、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