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忠_10咬文嚼字1
咬文嚼字一文解析

咬文嚼字一文解析
咬文嚼字是一种用多重视角对文章或语句作出分析的方法。
它要求读者不仅要仔细阅读,而且还要有效地思考并加以解析,以便找到其中的蕴含。
咬文嚼字的步骤包括:
1.阅读:仔细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形式和主题,如有必要,可以多读几遍。
2.分析:根据文章的内容、形式和主题,识别文章的结构、逻辑、表达和水平,及其背后的意义。
3.提问:对文章提出各种问题,以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4.连贯:将文章中的信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
5.结论:得出结论,表明你的观点和看法。
2024版《咬文嚼字》完整版

应用文
以实用为目的,根据特定对象和场合,选择 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
21
学生作品展示及点评
作品一
《春天的脚步》
点评
该作品以春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和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文章语言优美, 结构清晰,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作品二
《手机的利与弊》
2024/1/26
材料
文章的血肉,要真 实、典型、有说服 力。
语言
文章的细胞,要准 确、生动、有感染 力。
20
不同文体写作特点分析
记叙文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 写景、状物来表达中心思想。
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 点、成因、关系等进行客观描述。
议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 理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23
《咬文嚼字》经典片段回顾
朱光潜《咬文嚼字》原文选读
钱钟书《谈艺录》相关论述
经典广告语、标语、口号欣赏与解析
2024/1/26
24
名家名篇推荐及导读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 传》等名篇中的语言艺术
2024/1/26
老舍《茶馆》、《四世同堂》 等作品中的经典对白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语 言与性格塑造
13
文章标题和段落大意概括
• 第一段
引入主题,阐述咬文嚼字的重 要性。
• 第三段
探讨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在 文章中的体现。
文章标题
《咬文嚼字》
2024/1/26
• 第二段
分析词语搭配与感情色彩在文 章中的运用。
• 第四段
总结全文,强调咬文嚼字对于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的重要性。
咬文嚼字课文笔记

咬文嚼字课文笔记
摘要:
1.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2.咬文嚼字的方法与技巧
3.咬文嚼字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正文:
咬文嚼字,指的是对文字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意义、用法和内涵。
在知识积累和传承的过程中,咬文嚼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咬文嚼字对于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理解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表达失误。
在写作过程中,咬文嚼字有助于我们挖掘词汇的深层含义,使文章更具深度和表现力。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咬文嚼字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其次,咬文嚼字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查阅工具书是基本的方法之一,如《辞海》、《辞源》等,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文字的含义、来源和演变。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咬文嚼字方法。
最后,咬文嚼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学术研究领域,咬文嚼字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文字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学术争议,提高研究质量。
在文化传播领域,咬文嚼字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
供精神支持。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咬文嚼字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咬文嚼字在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实际应用和价值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精选-《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文档资料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戏对识才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才思雄卓,性诙谐,甚爱才,传说他在江西作提学副使时,发现有个读书人与他同名同姓。
在唱片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你来对。
”于是随口念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一对出得妙!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
“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解释。
李梦阳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如,你一个士子能和我同名同姓吗?那个读书人听后略加思索,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真是对得好。
魏无忌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公子,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大臣。
“无忌”二字就是“没有忌讳”。
读书人的意思是:你那里都不忌讳,我这里也无须忌讳。
“制对者”和“属对者”,都是巧用历史故事,弦外有音。
李梦阳听了,非常欣赏这读书人的才思敏捷,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遂亲自荐举,予以重用。
李时珍戏昏官传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
临行前,新任县官为李时珍栈行。
席间,新县官要李时珍为他开一帖滋补药方。
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皆全的昏官,于是便佯装允诺。
县官命一小吏取来文房四宝,李时珍道“我念你们写。
”接着他就朗朗念道:“柏子仁二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仁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三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参三钱,山药二钱。
”说罢便扬长而去。
第二天,那昏官将这个处方交师爷去买药,师爷仔细一看,忙说,“大人,您被李时珍骂了!”昏官莫名其妙,师爷才依次念出药方的含意:“柏木官(棺)柴(材)益(一)附(副),八人台(抬〕上山。
”听罢,昏官气昏了。
金少爷、钱少爷傻愣了一会儿,扫兴而归。
妙对夺魁相传,有个穷秀才颇有些才学,但因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使他屡试不第。
这一年,听悦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他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
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纵然秀才历尽了千辛万苦,待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
咬文嚼字实用3份

咬文嚼字实用3份咬文嚼字 1咬文嚼字如银的月光下,我独自漫步在操场上。
无聊中扬起脖子细细挑剔夜空,竟会感觉到如此完美的满月却也是如此这般的空洞。
一幅碧天银盘巨幅画就因了这一“空洞”而改变了它在我心中本来应该很美好的意境。
我是在面对夜空咬字了吧,是的,咬字不过如此。
在很简单的一个病句中,只要你咬住它的病之所在,这道改病句题你就搞定了,3分你也就到手了。
可是,在我的印象中,咬字却等于是在白纸上滴墨。
实话说,我不喜欢咬字,只要你觉得读这句话时不顺口,便可判断它是病句,然后改了就行。
我认为这种咬字的行为若在生活中,那简直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是挑拨、挑剔了。
在我的眼里,生活应该是很简单的,就好像1+1=2,可为什么非要死死咬住一个字眼不放手,非弄个两脸涨红,鱼死网破不可呢?就像夜空这轮圆月,你硬要挑剔它空洞,它也只好在你心中空洞起来了。
曾经我得一个好友,一双锥子般犀利的.眼睛,一颗比狐狸更聪明的脑袋,可就因为咬字眼,一次次打断老师的讲课,引来全班的公愤,一次次咬住同学的只言片语,弄得鸡嫌狗不爱,最后终于消沉了。
朋友会因咬文嚼字而分手,生活会因咬文嚼字而消沉。
因此我想,咬文嚼字虽然是一种修改病句的绝好方法,但它永远咬不出__灿烂的人生。
咬文嚼字 2咬文嚼字如银的月光下,我独自漫步在操场上。
无聊中扬起脖子细细挑剔夜空,竟会感觉到如此完美的满月却也是如此这般的空洞。
一幅碧天银盘巨幅画就因了这一“空洞”而改变了它在我心中本来应该很美好的意境。
我是在面对夜空咬字了吧,是的,咬字不过如此。
在很简单的一个病句中,只要你咬住它的病之所在,这道改病句题你就搞定了,3分你也就到手了。
可是,在我的.印象中,咬字却等于是在白纸上滴墨。
实话说,我不喜欢咬字,只要你觉得读这句话时不顺口,便可判断它是病句,然后改了就行。
我认为这种咬字的行为若在生活中,那简直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是挑拨、挑剔了。
在我的眼里,生活应该是很简单的,就好像1+1=2,可为什么非要死死咬住一个字眼不放手,非弄个两脸涨红,鱼死网破不可呢?就像夜空这轮圆月,你硬要挑剔它空洞,它也只好在你心中空洞起来了。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总结作者简介:《咬文嚼字》作者是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现当代着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背景:《咬文嚼字》主要是想告诉别人,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生字词整理:【深恶痛绝】:(shen wu tong jue )厌恶、痛恨到极点。
【逻辑】:(luo ji )【锱铢必较】:zī zhǚ bì jiòo 锱、铢:都是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较:计较。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比喻气量狭小。
【咬文嚼字】:(yao wen jiao zi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
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斟酌】:(zhen zhuo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索然无味】:(suo ran wu wei )形容枯燥乏味。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鲁莽】:(lu mang )【清沁肺腑】:(qing qin fei fu )文学常识咬文嚼字,也许有的人认为是语文学习中的事。
其实,在学习生物时也要注重“咬文嚼字”,这里所说的“咬文嚼字”,是对所学的内容认真进行分析、推敲。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从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阅读时要“咬文嚼字”1.1“咬文嚼字”能挖掘出隐含的关键如:“……在没有授粉的茄匣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能够发育成果实。
只是因为胚珠内的卵细胞没有经过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形成种子,这样的果实就是无籽果实……”上述叙述的是利用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培育无籽果实的原理。
如果“咬文嚼字”地仔细推敲,可以从中联想到这个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要确保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的果实“无籽”,关键在于必须保证雌蕊不被授粉,方法是去掉雄蕊(两性花)和遮罩(单性花)。
《咬文嚼字》备课资料

《咬文嚼字》备课资料咬文嚼字【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1897年9月19日生。
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5年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作。
1933年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是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撰写论文和书评,文章分别收入《孟实文抄》(后略作增删,改名为《我与文学及其他》和《谈文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
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2024版《咬文嚼字》优秀课件

2024/1/30
22
写作训练中的文字锤炼
精准用词
在写作中,通过反复推敲和比较,选择最准确、生动的词语来表达 思想,提高文章的表达力。
句式变换
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使文章节奏鲜 明,富有感染力。
修辞运用
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024/1/30
汉语知识普及
向非汉语母语者普及汉 语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 涵,提高他们对汉语的 认知和兴趣。
跨文化沟通技巧
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 技巧,如尊重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冲突等,促进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 交流。
26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30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024/1/30
根据句子结构和表达需要,正确识别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理
解句子含义。
02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的识别
根据句子结构和表达需要,正确识别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理解句子
深层含义。
2024/1/30
03
复杂句式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正确分析复杂句式的层次和含义,理解作者
的表达意图。
20
段落安排和篇章结构优化
29
课件制作团队介绍及致谢
2024/1/30
课件制作团队由资深语文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 教师组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制作团队在课件设计、内容编排、素材选取等方面付出 了大量心血和努力,确保了课件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在此对课件制作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 们为广大学员提供了如此优秀的学习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让我们明白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文字的咀 嚼实质上就是思想感情的推敲.作为读者,阅读时 品味语言,就要品出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 为作者,写作时要推敲语言,就要从根本上调整思 想和感情,务求思想透彻,情感凝炼。
• 让我们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权 威;运用语言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让我们明 白了文学艺术达到完美境界的奥秘。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内容启示
•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 咀嚼是否到位。
•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 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谨严”,从而引起我们对提高自身语 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 让我们明白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 个人的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 文字的谨严态度。
风而行。那雪正下得( 紧 ) 。(A大
B快 C紧 D密)
——施耐庵〈水浒〉第10 回
评价作者的观点
新颖:赋予“咬文嚼字”新的意义,发人所未发。 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 正确:揭示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
语言文字的根本途径,阐明了文学艺术进步的关 键所在。
深刻:深刻揭示了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密切性,运
3、文风谦和(用词极有分寸)。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定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
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
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色。
——清·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
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 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 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 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 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 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 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 让我们明白现在的文坛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法启示:
• 让我们明白: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活中 要做有心人。
• 让我们明白: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 而且例子要典型、充足, 解说要到位。
课后作业
一、将课文中几个故事或典故,用最简练 的文字写在作业本上并熟记。二、完成同步练。来自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分析研究作者观点
1、作者如何由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上升到理 性认识?
2、课文中如何体现辨证分析问题的精神? 3、在作者看来, “咬文嚼字”体现了一种
什么态度和精神?其实质(即中心)是什 么? 4、在作者看来,阅读或写作中为何要“咬 文嚼字”? (练习二)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
意
数
味
不
不
同
同
思想感情
意
字
境
眼
不 同
不 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
心随 思处 索留
自刻 励苦
出推 炼时 吻求
新陈 合精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写作的基本特点
1、独特的论证方式(举事例
例
亮观点
再举例
例)。
析事 再析
2、 语言平实 (无华丽形容词,通俗易 懂)。
用充分的典型例证加以细致解说,使道理深刻, 发人深省。
课内思考
一、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
示?(不少于三条)
二、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
示?(不少于2条) 三、研读第76页第一段,思考问题:
1、作者对“推”和“敲”的看法是什么? 2、作者怀疑韩愈的修改,依据是啥? 3、这一段的中心是什么?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咬文嚼字示例
眼 (忍) 看朋辈成新鬼, 怒 向刀边 (丛)觅小诗。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 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 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 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 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 学家、文艺理 论家。笔名孟 实、孟石。安 徽桐城人。代 表作〈文艺心 理学〉、〈诗 论〉〈谈美书 简〉等。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 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