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P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屏.息bǐng 褊.狭piān 泫.然xuán 蒙.头转向mēngB.悄.声qiǎo 画舫.fǎng 着.色zháo 曲.尽其妙qǔC.白炽.chì晕.红yùn 剽.窃piāo 举手鹄.立húD.骨.头gú瞭.望liào 撷.取jíe 露水汤汤..shā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劳骚记帐发轫胁肩谄笑B.眩目鬼崇疏浚衮衮诸公C.磨蹭鞭苔捭阖省吃简用D.圭臬神采倾泻韦编三绝3.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这个人大大咧咧的,干什么事都似乎不大。

②听得见窗外的雨点声,估计雨下得不是很大。

③对于不同的孩子,最好是引导,不能笼统对待。

④望着那的夜空,他又回想起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动人故事。

约略各别经心A. 经心约略各别幽远B.精心约莫各别悠远C. 经心约略个别悠远D.精心约莫个别幽远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B.12月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的一期关注“普洱茶现象”的节目,妙趣..横生..,让我陶醉其中。

C.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囤积。

D.留学英伦的学姐暑假探望母校,即兴报告了两年来学习生活见闻,那些海外奇谈....无异于一阵轻风,让在题海里喘息着的高三学子们感觉到些许清凉。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记不清都是在地坛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B.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语文】江西省南昌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江西省南昌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南昌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第I卷(36分)一、选择题(18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灵囿.(yòu)畎.亩(quǎn) 问难.(nán) 亟.亟奔走(jí)B、载荷.(hè) 蚌蛤.(gé) 稽.首(qǐ) 采.邑(cài)C、譬.喻(pì) 忿.忿(fèng) 荑稗.(bài) 水獭.(tǎ)D、混.沌(hùn) 粢盛.(chéng) 恣睢.(cuī) 强.辩(qiǎng)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巨擘发牣叨陪鲤对箪食壶浆B、靡费嬉笑自矜功伐提纲絜领C、户牖哀痛莫明其妙童山濯濯D、棺椁朝庭过尤不及墨守成规3、下列各句中,成语有错误的一项是()A、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了,但那种一掷千金“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B、是劣作,序言即使吹得天花乱坠,恐也难掩其伤;是佳作,著者不赞一词....,而读者自知其佳。

C、学习雷锋应该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当仁不让....,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我们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不同于之前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

B、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阶,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步递增。

C、美国能否实现出口战略,并不取决于美国的一厢情愿,而是要看其他国家购买美国产品的意愿和能力。

D、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将在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朝着更加公正有序的方向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兰橑.(lǎo)骋.(chéng)望联袂.(mèi) 鼙.(pí)鼓B.罗衾.(qīn) 滂.(.páng)沱玉扃.(jiōng) 巨擘.(bò)C.霰.(xiàn)雪剡.(shàn)溪邠.(bīn)州戏谑.(xüè)D.烽燧.(suì) 临邛.(qióng) 葭.(jiā)苇披靡.(mí)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衰鬓舟辑修葺弃如敝屐B.暝想戎马寂寥宵衣旰食C.澹泊皓腕潦缩旌麾南指D.缛暑乌骓剽掠斩将骞旗3.下列各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欣赏古代诗歌,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2)抓住诗中的重要意象,出作品的意脉,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

(3)要深入欣赏和把握古代诗歌的内容和旨趣,最好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

A.窥见梳理洞察B.窥视整理洞察C.窥见整理洞晓D.窥视梳理洞晓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在汉唐诗歌中,“孤城”往往与戍边士卒的乡思有关;“杨柳”一词,既有折柳送别的意思,又指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曲。

B.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C.读陶渊明那些表现劳动生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只要在农村生活过,劳动过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读来都是亲切的。

D.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B.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了,但实施这类手术难度很大,主刀医生必须有管窥蠡...测.的本事才行。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南昌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计3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

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

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必然也有新的内涵。

就劳动者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就劳动资料而言,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产生,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则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这也是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就劳动对象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界物质,而且包括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如数据等。

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兰(lǎo))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C.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④②①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南昌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李斌斌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圭臬.(ni è) 苏打.(d ǎ) 砾.石(l ì) 掎.角之势(j ǐ) B.蹂躏.(l ìn) 处.方(ch ù) 重创.(.chu āng) 白骨累.累(l ěi ) C.粳.米(j īng ) 切.脉(qi è) 嘬.奶(zu ō) 撑天拄.地(zh ǔ) D.绿.营(l ù) 鱼鳔.(bi ào ) 干.禄(g àn) 箪食.壶浆(s 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貂婵 撮合 琴键 胁肩谄笑 B. 诀别 痉挛 遴选 汗流浃背 C 。

废弛 珐琅 巅簸 珠联璧合 D. 恣睢 安详 箭簇 文丝不动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裁把全部精力 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制开发中. ② 在生活中达到了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 ,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 ③ 近日,济宁联通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吉祥号码"预存话费销售活动在消费者中引起一片 :预存话费是否剥夺了普通消费者的择号权? A.灌注 征候 置疑 B 。

贯注 症候 质疑 C 。

贯注 征候 质疑 D.灌注 症候 置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付,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 。

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有 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C. 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 D. 在新闻发布会上,我外交部发言人巧舌如簧....,严厉驳斥了美联社的有关芬兰一货轮装有运往中国的69枚“爱国者”导弹的报道。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而A.鼙.鼓(pí)聒.噪(guā) 凝睇.(dì)迤俪..去(yǐlǐ)B.剽.掠(piāo)肯綮.(qìnɡ)兰橑.(lǎo)肤如凝脂.(zhī)(chán yuán)神妪.(yù)坼.裂( chè)踯.C.潺湲..躅.不前(chí chú)D.雨霰.(xiàn) 怵然(chù)媵.嫱(yìn)未..(chóumóu)雨绸缪..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垆边阑干瀛洲歌数阕架梁之椽B.袅袅泻水裂缺捣衣砧摧眉折腰C.沙鸥玉簟戎马消缛暑雕栏玉砌D.倚叠恣雎渌水瓜洲渡钟鼓馔玉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陈欣同学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高,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考结束铃响后,他踌躇满志....B.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享受了优惠政策.鱼龙混杂....C。

这里的高山深壑,出产极为稀有的菊花石,所产一尊2米高、盛开128朵白菊的菊花石珍藏在国家地质博物馆,其品位无以复加,....举世驰名.D.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氛,倒有几话桑麻的味道。

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B.常香玉排戏有个习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句唱腔一句唱腔地“挖”,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不可。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叨tāo扰昭zhāo然眺liào望解甲归田jiěB.薄bó雾央浼měi 拮据jù闷mèn闷不乐C.促狭xiá闾lǘ阎憎zēng恶气息奄奄yǎn D.饼铛chēng 瘦削xiāo 祈qǐ祷横héng行霸道2.下列各组字都有错别字,其中错字最多的一组是A.渲染寒喧捅娄子惮精竭虑B.木呐收纳喝倒采哀声叹气C.通辑修茸大蓬车眼花瞭乱D.书藉狼籍老俩口食不裹腹3。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工作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非常,有时候只要我们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差错。

②每次领导跟小张谈起工作时,小张总是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

③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地历史、肆无忌惮地美化侵略战争。

④伴随着升学压力、竞争压力的增大,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好的将来,父母在教育投入上不惜.A.精心不以为然窜改一掷千金B.经心不以为然篡改挥金如土C.精心不以为意篡改一掷千金D.经心不以为意窜改挥金如土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张明还是能抓紧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或自己看书。

B.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有文体活动、球类活动、校际联欢会及学生社团活动等,可以说是种类丰富,形式多样。

C.市领导在会议上提出,行政机关要加强和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要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

D.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是值得媒体深思的问题。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国内一些政治势力演出“购岛”闹剧,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缺乏国际法效力,激化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等。

B.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始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默写(共10 分)【小题1】__________,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小题2】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小题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是:__________,。

【小题4】《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有雄心壮志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__________,”的塞外风光(运用学过的古诗词句子填空);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小题1】《梦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

【小题2】《武陵春》中描写哀愁,创意独特句子:__________,。

【小题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

”1.)阅读《开花的课桌》一文,完成下题。

开花的课桌(节选)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钢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②有一天,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

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

我提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

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心,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

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

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④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也插了几朵野花。

我的课桌最破,桌面上满是裂缝,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

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

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

我没有说什么,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大家共守着默契。

这一节课,上得格外好,学生始终情绪高昂。

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

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

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⑤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

春天是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

(选自《人民教育》)【小题1】从全文看,第①段描写户外的景色,有什么作用?【小题2】文章描写时用词精美,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小题3】读完文章,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中“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一句含义?【小题4】文章是怎样有条理地表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的?根据提示,结合文中内容说明。

【小题5】有人认为,“开花的课桌”不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标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如果同意,请为文章重新命题,并简要说明你命的标题好在哪里;如果不同意,请说明你不同意的原因。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

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

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

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

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1滴。

我国又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紧修理: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应该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

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

古人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这里的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

今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让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作者的观点的?【小题3】文章第④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第⑤段中谈到“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请用与本段相同的句式(当你......,你应该......)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

【小题5】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倡。

请你为宣传节约拟一句标语和一副对联(或对偶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2分)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③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④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⑤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⑥,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⑦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⑧见之欤?注释: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

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③宗:推崇,归附。

④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

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⑤使酒:酗酒任性。

⑥岐山,在凤翔境内。

苏轼曾任凤翔府签判。

⑦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⑧傥:或许。

【小题1】下列句中“于”与“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告之于帝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达于汉阴D.苛政猛于虎也【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方山子曾带着两名骑马的侍从在西山游猎。

见前方一只鹊鸟飞起,他便叫随从一起追赶射杀,方山子跃马向前,一箭未能射中飞鹊。

C.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D.此文所传,非寻常人物,而是一位“异人”,不是人物一生,而是人物半生事迹的若干断片。

其结构方式舒卷自如,叙事手法变化多端,人物刻画别出心裁。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②余谪居于黄③问余所以至此者④岁得帛千匹【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方山子亦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2分)(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2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14分)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

夫一样怀归,①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三国志?吴书?陆绩传》)【注释】①盍:何不。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曾为庐州太守()②是橘甘()③术奇之()④绩跪下对曰()(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精于天文、历法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B.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C.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