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2.2+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化学用语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1.2 物质的分类1.2.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氢气、水等。

1.2.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1.2.3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1.2.4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

二、原子和分子2.1 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

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产生新的物质。

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2.1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3.2.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3.2.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2.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3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四、溶液4.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4.2 溶液的组成4.2.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水、酒精等。

4.2.2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如食盐、糖等。

4.3 溶液的性质4.3.1 均一性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

4.3.2 稳定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相分离现象。

五、常见化学物质5.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

5.2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3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化学用语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化学用语

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 )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破题关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单质、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高分子
化合物等概念判断, 明确电解质溶于水后能________电离的为强电解质, ________ 电离的为弱电解质,识记常见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互动拓展 (1)硫酸是电解质,盐酸也是电解质吗?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破题关键] 完全
部分
解析: 漂白粉是 CaCl2 和 Ca(ClO)2 的混合物, B 项错误; HClO 是弱电解质, C 项错误;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答案: A
[互动拓展] (1)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 Mn2O7。
专题一 屡考不衰的化学基本概念 第 1 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化学用语
考点一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胶体
1.分清物质的微观构成 (1)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稀有气体、SiO2 等。 (2)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 O2、NH3 等。 (3)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 NaCl、Ba(OH)2、铵盐等。
3. 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下表内容与图对应正 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胶体 化合物 纯净物 强电解质 y 混合物 z 淀粉溶液
酸性氧化物 一氧化氮 化合物 强酸 液溴 硫酸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PT课件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PT课件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学用语
变式 [2014·江苏卷]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3850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B [解析] Na2O2的电子式为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考点三 常见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Al、S
1.四种符号同离位子素符符号号::Al132+6C、、S21-36、C SO23- 化合价符号:A+l3、-S2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例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例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 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 都是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 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 是电解质
A [解析] 活性炭除味是利用其具有强吸附性,属 于物理变化,A项正确;热水除油污是由于油脂在碱性 条件下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 误;高锰酸钾可吸收氧化催熟水果的乙烯,泡过高锰酸 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保存水果,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 误;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 化,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氧化,属于化学变 化,D项错误。
2.物质的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化学用语
3.胶体
本质特征 提纯方法

中学化学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基本化学用语 练习题(含答案)

中学化学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基本化学用语  练习题(含答案)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A .NaOHB .SiO 2C .FeD .C 3H 8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3. 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归属正确的是 ( ) A. 同位素:B. 共价化合物:HCl 、H 2SO 4、H 2OC. 非电解质:Cl 2、BaSO 4、C 2H 5OHD. 化合物:重水、双氧水、矿泉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混合物中的元素一定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 .氯气、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Mg 、Al 、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 .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7.下表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 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 .只有②④B .只有①③⑤C .只有①②④D .只有②③⑤ 9.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 2的电子式B .Cl -的结构示意图C .质量数为35的氯原子写为 1735Cl D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 2CH 210.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16O 、17O 、18O 属于同位素B .N 60和N 2互为同系物C .O 2和O 3、H 2和D 2、H O 和H O 都互为同素异形体D .CH 2O 2、C 2H 4O 2、C 3H 6O 2、C 4H 8O 2互为同系物,乙二醇、丙三醇、苯甲醇也互为同系物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硅酸、氯化铁均为胶体B .醋酸、蔗糖均属于电解质C .水玻璃、氯水均为混合物D .氧化钙、氧化铝均为碱性氧化物 1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D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1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docx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2物质的组成和分类.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选择题
(2014·四川高考·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物质分类的依据主要有元素种类和物质的性质;
(2)葡萄糖是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选A。

金刚石、白磷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A正确;漂白粉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是弱酸,是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唐玲出品。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百日提升系列专题06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百日提升系列专题06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百日提升系列专题06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4题)1.用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A B C D 【答案】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2.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2B.核外电子数为24C.元素符合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答案】评卷人得分难度:中等知识点:元素3.硒被誉为“抗癌大王”。

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的原子序数是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答案】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4.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答案】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5.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 C﹣﹣单质B. CO﹣﹣氧化物C. H2CO3﹣﹣盐 D. C6H12O6﹣﹣有机化合物【答案】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6.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位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答案】【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H2SO4B.O2C.Na2CO3D.Al2O3答案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

百万题库任你搜索。

搜索成功率80%客服置顶 .fixed-bottom {bottom: 0;width: 100%; }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20006272号-1 | 版权与售后服务说明| 联系我们【答案】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8.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发酵粉B.加碘盐C.食醋D.用作食品保护的氮气【答案】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9.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氢氧化钾B.石墨C.水D.硫酸铜【答案】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10.关于“单质l 难度:中等知识点:元素12.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公布的结果显示,抽检大米四成镉超标.这里的镉可理解为()A.镉元素B.镉单质C.镉离子D.镉原子【答案】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酱油C.自米水D.加碘食盐【答案】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也一定小于7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答案】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D说法正确。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中考化学)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活动四〗、综合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中含有离子2、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碳元素和氧元素B、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C、二氧化碳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电子数3、由原子构成,且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是( )A、五氧化二磷B、汞C、硫酸D、液氧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A、铜B、氯化钠C、氯化氢D、氩气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B、铁、二氧化硫、石油C、铜、二氧化锰、甲烷D、磷、二氧化碳、水银6、下列几组物质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①煤气和沼气②金刚石和石墨③高锰酸钾和锰酸钾④氯化钾和氯酸钾⑤水银和银⑥生石灰和石灰石⑦石油和煤⑧白磷和红磷⑨纯碱和烧碱⑩氧化铁和氧化亚铁A、②③⑧⑩B、②③⑤⑥⑧⑨⑩C、①②③④⑥⑨D、②③④⑧⑩7、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可分的是(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C、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D、酒精挥发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均无变化。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距离也不发生变化。

C、Fe3+ 和Fe2+ 属于两种微粒,但属于同一种元素D、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阳离子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A、CaO、CO、H2OB、MnO2、CO2、O2C、Fe3O4、Fe2O3、FeCl2D、NO2、HNO3、N2和O2的混合气10、用Na、C、O、H四种元素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空:①碳酸盐②碱③酸④金属氧化物⑤非金属氧化物⑥最简单的有机物⑦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课堂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包裹松花蛋的泥灰料的配料中,含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食盐、生石灰等,不属于盐类的是()A、纯碱B、食盐C、碳酸钾D、生石灰2、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3、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类三者不相等的是()A、CaO、生石灰、氧化物B、CH4、沼气、有机物C、Na2CO3、纯碱、碱D、CH3COOH、醋酸、有机物4、.公共场所安放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垃圾箱,其中可以回收的垃圾,如:废弃的旧铜丝、废钢铁、铝制易拉罐等,根据物质的分类它们属于()A、有毒的B、单质C、氧化物D、金属或合金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 B、O2 C、H D、Cu6、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7、纽约大学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B、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个分子“散步”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D、这种分子组成物质是一种单质8、下列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9、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1:12C、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补维生素C,切忌偏食二、填空题:10、.填表:(物质类别填写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物质名称干冰苛性钠水银沼气化学式FeSO4H2CO3类别11、科研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名称:⑴体温计中汞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⑶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液体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6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课件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6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课件

【典型例题 2】 (2013•辽阳)如图甲、乙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31 。 (2)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失去 。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 镁离子的符号是 Mg2+ 。 (3)镁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O。
3、氧化物和酸、碱、盐 (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4)盐:由金属离子(含 N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 1、 :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不能理解为有氢离 子。 2、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要离子的化合物。不能理解为有 氢氧根离子。 3、 :物质的俗名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如:纯碱不发属于碱类,而应属于盐
专题06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考点透视
一、新课标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 些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 机物;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能从组成上认识氧 化物;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的观念。 二、考情分析: 1、考查情况: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重 点之一。
5、 (2013•南京)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 A.元素符号位 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 200.6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化学用语1、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8、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9、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0、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11、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物质的分类、胶体和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以基础性考查为主,题型多为选择题。

预计2018年高考对本讲考查仍会以对知识的识记、再现为主,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背景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转化,以及胶体与科技、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将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加以重视!和2016年大纲相比增加了掌握电子式表示方法,另外还增加:“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复习时还给予更多的关注。

预计2018高考会结合化学与STSE,以及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水的净化等方面综合考查胶体的概念和性质、胶体的制备和应用等,试题也可能会结合“绿色化学”,从环境保护等方面命题,以体现化学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其次结合古代化学成就,考查物质的性质判断和原理分析,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作出解释或预测。

一、物质的分类及常见无机物的转化1、常见物质的分类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二、几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大小<1 nm1~100 nm>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的构成小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结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稳定体系多数较均一,较稳定,介稳体系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淀粉胶体泥水、石灰乳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鉴别方法胶体和浊液可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现象鉴别三、化学用语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

1、常用的四种符号和七种图式(1)四种符号⎩⎨⎧①元素符号:Al S②离子符号:Al 3+S 2-SO2-4③同位素符号:126C 136C④化合价符号:Al +3S -22、两种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考点1 物质的分类及常见无机物的转化【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F 、KOH 、CH 3COONa 和Al 2O 3分别属于酸、碱、盐和酸性氧化物B .SO 2、AgNO 3和H 2C 2O 4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K 、Al 、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 .H -+NH 3=NH 2-+H 2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解析】A .HF 、KOH 、CH 3COONa 和Al 2O 3分别属于酸、碱、盐和两性氧化物,A 不正确;B .SO 2、AgNO 3和H 2C 2O 4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 正确;C .K 既可以用电解法又可以用置换法冶炼,Al 、Cu 可以用高温还原法冶炼,C 不正确;D .H -+NH 3=NH 2-+H 2不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D 不正确。

本题选B 。

考点2几种分散系的比较【例2】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至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答案】D【解析】A项,FeCl3溶液呈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错误;B项,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0-9m 至10-7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项,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胶体仍为电中性,错误;D项,颗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答案选D。

点睛:易错提醒:错选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0-9m至10-7m之间,不是物质粒子的大小,而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错选C,胶体是电中性,有的胶体中胶粒带电荷。

考点3 化学用语失误防范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例如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例如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N⋮⋮N。

(3)电子式的书写不规范,例如将氯化镁和氮气的电子式:和··N⋮⋮N··错写成和。

(4)电子式的书写不符合原子的成键规则,例如将次氯酸和二氧化碳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2、易忽视的几点(1)忽视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为不带电的原子团,可表示为—OH,其电子式为;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为。

(2)书写官能团时忽视“—”,如将醛基(—CHO)错写成CHO。

(3)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方向变化时,原子的书写顺序要随之变化,即要注意原子间的连接方式。

如醛基可写成—CHO或OHC—,但不能写成HOC—;硝基—NO2不能写成NO2—,而应该写成O2N—。

【例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OA.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08B.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Na2O2的电子式:D.Ca(OH)2悬浊液中的溶解平衡表达式:Ca(OH)2= Ca2++2OH-【答案】BO,选项A错误;B.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解析】A.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88B正确;C.Na2O2的电子式: ,选项C错误;D.Ca(OH)2悬浊液中的溶解平衡表达式:Ca(OH)2(s)Ca2+(aq)+2OH-(aq),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D、T属于同位素,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B.氯水、王水是混合物,铁粉、漂白粉是纯净物C.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2H5OH是非电解质D.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答案】D【解析】A.H、D、T的质子数都是1,而中子数分别为0、1、2,且三者都是原子,则互为同位素,H2、D2、T2属于同一单质,仅组成的原子不同,结构相同,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铁粉是单质,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HCl、BaSO4是电解质,CO2、NH3、C2H5OH是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风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明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的要点即可解答。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如SO2、CO2属于非电解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时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变化,明矾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足氧化铝,而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属于风化,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明矾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碱块与碱面是不同的物质,风化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中国丝绸B.捷克水晶C.埃及长绒棉D.乌克兰葵花籽油【答案】B【解析】A、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捷克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故B正确;C、埃及长绒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D、乌克兰葵花籽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B。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是一种两性氧化物C.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D.H2SO4、NaOH、K2CO3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A正确;B.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是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不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CO2的水溶可以导电,是由于碳酸电离产生离子,所以CO2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是选项B,解答选项B需要明确相关概念。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5.《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诗句中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状态存在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漫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答案】A【解析】A、金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即淘金淘到的是金单质,故A正确;B、空气为胶体,能有利于光线的折射,从而导致海市蜃楼的形成,故B错误;C、烟花是某些金属单质或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而焰色反应是一种元素的物理性质,焰色反应发生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故C错误;D、烟是胶体,即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故不是PM2.5,故D错误;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