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随机激励下地汽车振动仿真

合集下载

路面不平度的模拟与汽车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_金睿臣

路面不平度的模拟与汽车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_金睿臣

ISSN 1000-0054CN 11-2223/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 ua Un iv (Sci &Tech ),1999年第39卷第8期1999,V o l.39,N o.820/3276~79路面不平度的模拟与汽车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金睿臣, 宋 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1998-11-25 第一作者:男,1974年生,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机械工业部重点课题(96Q K 0035)文 摘 预测汽车的随机振动响应对汽车的开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汽车存在许多非线性环节,需采用非线性振动模型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的频域分析方法一般不再适用。

应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 AM S 建立了11自由度汽车非线性振动模型,并用由伪白噪声法生成的符合实际路面统计特性的伪随机序列来模拟路面不平度。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算法在时域中对汽车的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研究汽车的非线性随机振动是有效的。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A DA M S 软件;非线性随机振动;路面不平度分类号 U 461;O 322 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时,路面的随机不平度通过轮胎、悬架等弹性、阻尼元件传递到车身上,并通过座椅将振动传递到人体。

研究这种汽车振动一般是在频域进行的,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汽车为线性振动系统的基础上的。

然而,汽车振动系统中包括许多非线性元件,如轮胎(有可能离地)、渐变刚度悬架、液力减振器、橡胶减振块及悬架的干摩擦阻尼等。

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在进行振动幅度较大的汽车可靠性等研究时,需采用非线性振动模型。

对于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中熟知的叠加原理不再成立,不能直接采用频域方法。

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可以用随机微分方程来描述,若其激励是Gauss 白噪声,则可用FPK(Fokker-Planck)法求得精确解。

路面随机激励下的汽车振动仿真分析

路面随机激励下的汽车振动仿真分析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1 00年 9月
第l 8卷
f s
图 1 前 轮 路 面 激 励
图 2 后 轮 路 面激励
图 3中,, n 为前、 / 7 h / 后轴非簧载质量 ; 为簧载总质 ” 量 ; m 为驾驶员及座椅质量 ; 为簧载质量绕其质心的转 J
动惯量 ; , 2 K 为前 、 后悬 架垂 直 刚度 ; C 为前 、 悬 架 C,: 后 阻尼 系数 ; K 前 、 轮垂 直 刚 度 ; 为 座椅 悬 架 垂 直 为 后
间序列 , 1 2即为前后 轮路 面激 励 。 图 — 12 汽车 振动 模型 . 车辆是 非 常复杂 的多 自由度 系统 , 了简化 , 以下 假设 。 为 做 1 汽车 沿 中心线 左右 对称 , ) 并作 匀速 直 线运 动 , 面是 各 向 同性 的各态 历经 随机过 程 ; 路
刚度 ; 座椅悬 架阻尼 系数 ;,q 为地 面对前 、 C为 g, 后轮 的激 励 ;,为前 、 ob 后轴 到质 心的距 离 ;q为座 椅距质 心 的距离 ; 上
为俯 仰角 ; Z为簧 载质量 质心位 移 ; ,z 为前 、 z , 后非 簧 载 质量位 移 ; 。 z 为驾驶 员 及座 椅质 量 位移 , z 分 别 为前 、 z 0 o 瞄 m£ 0 i 乏 o }∞ ∞ m 后轴簧 载质量 位移 , = —ai 0 s =一 OZ +bi n a, = s n
+6 。
— 口、臼

用拉 格 朗 日方法建 立矩 阵形式 的振动 微分方 程 为
由度线性动力学平面模型 , 将车身及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 、 悬架动挠度及 车轮动位移作为平顺性评价 指标 , 进行 整 车振 动分析 ¨。
1 建 立模 型

路面对汽车非平稳激励的时域仿真及小波分析

路面对汽车非平稳激励的时域仿真及小波分析


bl
~ %

b o

・一



1 非平 稳 路 面 激 励 的 时域 模 型

路 面不平 度按激 励类 型 可分 为 随机 激励 及 离散 时
a2
间激励 , 前者是 由一 般路 面 的随 机不 平 产 生 的 , 者 由 后 圆形 凸起 、 弓形 凸起 及波 形路 面 等 离散 事件 引起 , 面 路


第一作者 王国林 男 , 博士 , 教授 , 6 年生 1 5 9
通讯作者 胡 蛟 男, 硕士
第 7期

王国林等 :路 面对 汽车非平稳激励 的时域仿真及小波分析
2 9
b ,
D =
I() 1t
0 0
O 1 2
,() 2t 1() 3t
厶() t
采 用滤 波 白噪声 作 为 路 面输 入 , 实质 是 将 路 面 其 不平 度抽象 为 以具 有一定 相 关 特性 的 一组 白噪声 作为
输入 的一个 假定 系统 的输 出 。非 平 稳 四轮 相关 路 面时 域模 型 表达式 为 :
技术仿真要求 的提出 , 以及汽车系统非线性 因素的引 入 和主动悬 架 的 出现 , 面模 型也 经 历 了从 频 域 到 时 路 域 、 平稳 到非平稳 的过 程 。 从 关于路 面不 平 度 的时 域 模 拟 , 内外 学 者 许 多 学 国 者都进 行 了大 量 的 研 究 _ , 要 模 型 包 括 : 噪 声 1 主 J 白 法 、 波叠 加法 、 于 P D离 散 采样 的道 路 模 拟法 、 谐 基 S 基 于 离散 时 间序 列 的 A / R R A MA 等 4种 。但 是 , 多 大 数研 究都是 以车 辆 匀速 运 动 为 前 提 , 当汽 车 以 变 速 而 度行 驶 , 启 动 、 速 、 速 、 动 等 工 况 下 , 面 激 励 如 加 减 制 路 将 是非平稳 随机 过程 。为此 , 张立 军 、 张天 侠 " 提 出 了

某新型车辆在基于MATLAB环境中随机路面下平顺性探析

某新型车辆在基于MATLAB环境中随机路面下平顺性探析

s n lu d rt e t id fd mp n o f c e t I tist e h e u tt a h a i g c e c e to i r t n a s r e a i a n e h g wo k n so a i g c e i n . t r o g t e r s l h t e d mp n o f i n f b a i b o b rh sa i e t t i v o
d i1 . 6/.s.6 3 3 4 . 1 . . 7 o :03 9j s 1 7 — 122 20 0 9 in 0 2 0
某新型车辆 在基于 MA L T AB环境 中 随机路面 下平顺性探析
郝军 , 梁栋 , 恒元 王
( 64 6 4 0部队 ) 摘要 : 通过在 典型正弦信号激励 下仿真 , 究两种 阻尼 系数下的车 身振动 。然后 在不 同车速及路 面.  ̄T采 研 S -
0 引 言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和 未 来 生 活 节 奏 的 加 快 , 辆 的 用 途越 来 越 广 泛 , 某 种特 殊 用 途 下 , 车 在
振 动 特性 的模 型 ,采 用具 有 车 身和 车 轮两 自由度 的 14汽 车模 型 , 图 1 示 。 / 如 所
人们对汽车平顺性 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的平顺
( 64 r ,C ia 6 4 0A my hn )
Ab t a t h h ss ma e n iv si ai n o h o y vb a i n o h a y su yn h mu a in o y i a i u od l sr c :T e t e i k s a n e t t n t e b d i r t f te c r b t d i g t e e lt ft p c lsn s i a g o o o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随机路面建模及不平度仿真研究4.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随机路面建模及不平度仿真研究4.2

文章修改说明编辑同志:您好!根据专家审稿反馈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认真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专家的要求,对一些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补充2)第一稿中有图3和图4,定稿时删除了,编号忘记重新编排,已作更正;3)认真对照专家反馈的原稿,逐条进行了修改;4)参考一些出版的文献,对关键词进行了适当调整(找不到Ei的主体词表);5)恢复了作者信息等;6)在补充参考文献英文题目的同时,对参考文献进行了梳理,更换了几篇较新文献。

7)修改稿和论文出版承诺书将于近日寄出。

1基于Matlab/Simulink的随机路面建模及不平度仿真*陈杰平1,2 陈无畏1祝辉1朱茂飞1(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汽车学院,合肥230009;2.安徽科技学院工学院,凤阳233100 )[摘要] 本文在认真分析路面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与方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随机信号生成模型,在不同车速情况下进行了进行仿真,生成了B和C级随机路面时间激励信号。

利用功率谱密度和方差分析,对所建立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路面分级标准认真比较分析,证明建立的模型产生的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和方差值与国家规定的路面等级标准一直,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为车辆控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激励信号。

关键词: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功率谱密度时域模型仿真中图分类号:U 461.4; U 467 文献标识码:AA Modeling & Simulation Research on Stochastic Road surfaceIrregularity Based on Matlab/SimulinkChen Jieping1,2 Chen Wuwei1Zhu Hui1Zhu Maofei1( 1. The Faculty of Mech.&Vehicle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230009, China2. The Faculty of Eng.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AbstractIn the time domain analysis of vehicle ride comfort, the veracity of the input excitation signals is related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 directly. The random road model were constructed by MA TLAB/Simulink,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about stochastic road space & time frequency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and PSD & root-mean-square (RMS). The stochastic excitation signals were produced, and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B & C level uneven road were build by simulation in different vehicle velocity. By PSD & RMS analysis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simulation result and national standards, the correctness of model can be certificated, it can offer reliable excitation signals for control research of vehicle.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idea & methods of modeling is distinct and practical, and the method has catholicity and can be used in other uneven road. Keywords:Roughness of road surface;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Random Excitation;Time domain model; Simulation引言以往对汽车平顺性的研究较多的是基于线性系统的假设[1],采用路面谱输入,利用频域方法直观而方便地建立系统响应的频域模型以获得平顺性分析计算结果,用频域研究路面谱的方法在车辆平顺性研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2~5]。

路面随机激励下的履带式工程车辆振动仿真

路面随机激励下的履带式工程车辆振动仿真
维普资讯
第 2 6卷第 2 期
20 0 7年 4月
工 兵 装 备 研 究
Engi e ui ne rEq pme t Re e No 2 l2 .
Apr 0 .2 07
路 面随 机 激 励 下 的 履 带 式工 程 车辆 振 动 仿 真
Ke o d :ta k d e g n e e il ;p we p c r m ;h r n c s p r o iin;v b a i n y w r s r c e n i e r v h ce o r s e t u a mo i u e p s t o i r to
SUN h ow ez, ZH AN G Qi S a— T , LIW e 一 o g。 SUN e Th n , , W i
( .En ie r g I siueo gn e r s 1 gn ei n ttt fEn ie rCop 。PI Unv fS i n A i.o c.& Te h 。Na jn 1 0 7。Chn ; c. n ig 2 0 0 ia
孙 劭 文 张 琦 李 文 鸿 孙 伟 , , ,
(. 放 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兵 工 程 学 院 , 1解 江苏 南 京 2 0 0 ;. 南 工 业 大 学 数 理 系 , 南 郑 州 4 05 ) 1 07 2河 河 5 0 2

要 :阐述 了路 面谱 的表达 形 式及应 用方 法 , 据随机道 路 的统 计量描 述 , 用谐 波 叠加 法 实现 了道路 时 根 运
Ab t a t sr c :Th x e son f r a d a plc to t od ofr d s c r e e pr s i o m n p ia in me h oa pe t um r e c i d Ac o di O t a e d s rbe . c r ng t he s a itcil t a i n ofs oc s i o d,t e ha mo c s pe po ii n me h s s d t e l e t e s a — t ts i lus r to t ha tc r a h r ni u r sto t od i u e O r a i he r e t b z

非平稳路面激励下整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非平稳路面激励下整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 0 1 4年 第 2期 ( 总第 2 4 0期)
黑龙 江交通科 技
HEI L ONGJ I ANG J I AOTONG KE J
No . 2, 2 0 1 4
( S u m N o . 2 4 0 )
非 平 稳路 面激 励 下整 车动 力学 建模 与 仿真
张衍成 , 陈学文 , 李 萍, 王 娜 ( 辽宁工业大学 汽车与交通 工程学院 )
立 的四轮非平 稳随机路面输 入不平度 轮廓如 图 1 所示。随 着时 间的增加 , 不仅路 面不平度 的幅值有所增加 , 而且 路面 的低频成分也提高 了。
式中: n 。 。 =O . 0 1 m 为路面 空间截 止频率 ; n 。=0 . 1 m 为标 准空 间频率 ; c ( ) 为路面不平度系数 ; 为行驶车速 ; ( ) 为白噪声 。根据路 面功 率谱密度 , 可将 路面等 级分为 8级,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9—1 2
作者简介 : 张衍成( 1 9 8 7一 ) , 男, 山东肥城人 , 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 制 ; 陈学文 ( 1 9 7 4一 ) , 男, 博士 , 副教授 , 主
要从事车辆 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方面的研究。


要: 为研究非平 稳路面激励下整车振动特性 , 以汽车行驶平顺 性为控制 目标 , 建 立非平稳 路面时域模 型
及整车振动模 型。运用滤波 白噪声的方法生成 随机路面轮廓 , 并对非平稳路 面下 汽车前后轮 激励进行 时域 特性分析 , 结果表明非平稳路面激励具有低频波动特性。最后 以车辆行驶动 力学 和操 纵动力学 的理论为基 础, 建立整车振动动力学方程 , 借助 M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建立振动仿真模 型 , 得出在非平稳路面激励下 , 适当的调

随机路面激励下汽车减振器的NVH特性研究

随机路面激励下汽车减振器的NVH特性研究

【 Ke y wo r d s 】 S h o c k a b s o r b e r ; S u s p e n s i o n ; R j d e c o m f o r t ; N o i s e
0 引言
随着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 对 汽车工艺 、 性能 的要求也就不 断苛 刻。汽车的振动 噪音问题也越来越逐渐被厂家和消费者重视 , 并成为 衡量汽车品质 的重要影响因素 许 多厂家不断接到消费者对后悬架噪 音与振动的抱怨 通常这种异常噪音 和振动产生在后悬架系统 . 主要 由于悬架系统 的匹配不合理产生的 减振器是悬架系统 的重要组尼部件. 用来降低 由路面不平引起的 冲击和车身振动 , 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 目前主要为双筒式结构 . 这 种结构简单 , 应用性好 . 但是容易产生阶跃性 突变产生振动和噪音 。 对 整车平顺 性有一定影响 . 从减振器的特性参数 出发研究其对平顺性能 的影响是一种 可行 的途径 车身加速度 、 悬架动行程 、 轮胎载荷均方根值 . 为车辆平顺性 的三 个指标
【 A 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a n a l y s i s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d a m p e r p a r a m e t e r s t o t h e p e f r o r m a n c e o f n o i s e 、 v i b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 e s t a b l i s h e d 1 / 4 v e h i c l e
图1 四分之一整车动力学模 型
车轮阻尼
减 振 器 阻尼
C 1
e 2
3 7 0 N . s , i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路面随机激励下的汽车振动仿真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振动的危害 (1)1.2 振动研究的问题 (1)1.3 研究机械振动的基本方法 (2)1.4 汽车振动问题 (3)1.5 振动分析有限单元方法 (3)1.6 Simulink简介 (4)2 路面随机激励模型 (5)2.1 基本概念 (5)2.2 路面随机激励时域模型 (5)2.3 白噪声法建立路面数学模型 (5)2.4 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 (7)3 建立整车4自由度模型 (9)3.1 汽车振动模型 (9)3.2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11)4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13)4.1 建立动态系统模型的要素 (13)4.2 动态系统建模概述 (13)4.3 建立汽车振动系统仿真模型 (14)5振动仿真分析 (15)5.1 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过程 (15)5.2 选取汽车模型参数 (16)5.3 仿真分析 (16)5.4 研究悬架刚度的影响 (19)6结论 (25)致 (26)参考文献 (26)摘要当今社会,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汽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汽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汽车各方面的性能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人们对于汽车的研究越来越全面,对于汽车振动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汽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然而,由于汽车是一个包含惯性、弹性、阻尼等动力学特征的非线性系统,零件多,受力复杂,而且构成汽车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耦合作用,使得汽车的动态特性非常复杂。

要想真实描绘汽车的动态特性,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零件运动来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太复杂的模型又给求解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甚至得不到结果。

因此,本文以整车4自由度为对象,通过仿真技术的运用,来研究在路面随机激励下汽车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以对汽车平顺性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字:汽车、振动、路面随机激励、仿真技术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he automobil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people in automobile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the automobile technology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have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People in automobile research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or the automobile vib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automotive research. However, because the car is a inertia, elasticity, damp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linear system, parts, complex loading, coupling effects exist between each subsystem and vehicl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is very complex.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o real depicts car,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much as possible parts movement to obtain the precis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model is too complex to solve has brought great difficulties, or even no result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4 degrees of freedom vehicle as the object, through the use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under excitation of random road surface,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vehicle ride comfort.Key words:automobile、vibrancy、road random excitation 、technique of simulation1 绪论1.1振动的危害在自然界中,振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振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汽车在崎岖不平道路上行驶时所引起的振动。

如果汽车长期处于这种振动环境,驾驶员往往会患上腰椎劳损、胃下垂等职业病。

振动也会产生噪声,污染环境,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纺织机械发出的巨大噪声使纺织工人患耳聋、耳背的比例大大增加。

建筑工地上工程机械作业引起的振动噪声,如钻孔机、打桩机和混凝土导振器等发出的噪声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噪声达到一定的分贝值就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在大多数机器、机械结构和动态系统中都不希望发生振动。

因为振动会降低机床的精度,产生误动作,影响机械的性能;振动会降低仪器的准确性及其工作寿命;振动会使机器、结构出现疲劳破坏,影响使用寿命;振动还会产生噪声,增加能量耗损。

正因为振动有这么多的危害,研究振动的规律,减少振动带来的危害变得非常必要。

对于汽车振动的研究在汽车技术研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2 振动研究的问题了解了振动的危害,为了能降低甚至消除振动所带来的危害,就需要人们去研究振动问题,掌握振动机理,利用振动规律来造福人类。

所要研究的振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振动隔离:在振动源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减小振动对结构的影响。

如汽车悬架的设计就是为了减小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传给车身的振动。

(2)在线控制:利用振动信号监控设备工作状况,诊断故障。

如对发动机故障进行的振动监测和诊断。

(3)工具开发:利用振动原理,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振动源和振动工具。

如地下钻孔机利用振动来松动土层,减少阻力,提高钻孔效率。

(4)动态性能分析:对机器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如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进行振动分析。

同时研究机器和结构件的疲劳寿命。

动强度等问题。

(5)模态分析:振动中模态分析的理论和试验的研究。

对于一般的振动问题,可以用图1所示的框图来说明。

图中的“振动系统”是指输入输出激励()t f响应()t x图1 振动系统框图所研究的振动对象,例如汽车、各种机器或机床。

工程结构或某些零部件等。

从振动理论来分析,“振动系统”是表示研究对象的振动特性。

“输入”或“激励”是表示初始干扰和激振力等外界因素对系统的作用。

“输出”或“响应”是表示系统在输入或外激励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态响应。

根据图1,可以把振动问题分为以下三类:(1)振动分析:已知激励和系统特性,求系统响应。

如已知路面条件和车辆结构,求驾驶员受到的振动。

(2)振动环境预测:已知系统特性和振动响应,反推系统的激励。

预测结果可以作为以后振动设计的激励。

(3)系统识别:已知激励和系统的响应,确定系统的特性。

这类问题往往用模态试验的方法,识别出系统,以建立振动模型或检验已有的理论模型。

这类问题中,如对振动系统有所了解,称为灰箱问题;如对系统一点也不了解,称为黑箱问题。

1.3 研究机械振动的基本方法研究机械振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理论分析法:从振动分析观点看,即使是一台较简单的机器,其系统也是很复杂的,它所使用的是质点动力学的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运动方程、求解方程得到相应规律。

(2)实验研究:实验研究通常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直接测量振动系统的振动响应,并进行分析以了解机械振动特性,这个工作称为振动分析;另一方面,用已知的振源去激振研究对象,并测取振动响应,以了解系统特性,这个工作称为系统识别。

(3)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如模态分析)识别出系统,建立系统特性模型,或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

也可以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预测系统的响应,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的结合,更好的研究振动问题。

1.4 汽车振动问题如果把汽车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质量、弹簧和阻尼的振动系统。

由于汽车部各部分的固有频率不同,汽车在行驶中常因路面不平、车速和运动方向的变化,车轮、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不平衡,以及齿轮的冲击等各种外部和部的激振作用而极易产生整车和局部的强烈振动。

汽车的这种振动使汽车的动力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经济型变坏。

同时,还要影响汽车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使成员产生不舒服和疲乏的感觉,甚至损坏汽车的零部件和运载的货物,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车振动和一般的机械振动问题一样,可以用研究机械振动的方法来研究汽车振动问题。

然而,由于汽车是一个包含惯性、弹性、阻尼等动力学特征的非线性系统,零件多,受力复杂,而且构成汽车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耦合作用,使得汽车的动态特性非常复杂,要想真实描绘汽车的动态特性,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零件运动来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太复杂的模型又给求解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甚至得不到结果。

因此,提出一种合理的汽车振动分析方法已经显得极为迫切。

传统的汽车振动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离散集中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通过模态分析的方法进行动力响应的求解。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因为所作的假设有时过于简化,会导致精度不高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另外,这种分析方法往往只能胜任相对简单的梁、杆或平板的分析。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有限单元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本,达到提高汽车产品品质的目的,逐渐被用来进行汽车振动分析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汽车的振动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几个主要的系统: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车身、车架等。

1.5振动分析有限单元方法在实际的机械结构中,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复杂多样,与理想的规则形状相去甚远,例如,在汽车的车身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加强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