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动因摭谈
离合词的分类

离合词的分类离合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组成的、可以独立作为词语使用的词汇。
它们不仅是汉语中很有趣的一类词汇,还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多样的用法。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构成和语义特征来对离合词进行分类。
一、构成方式分类1.组合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由两个独立的词组成,其中一个为头部,另一个为修饰成分。
组合离合词在语言中应用广泛,形式灵活多变,常见的有“枪杆子”、“毛巾被”、“书包带”、“灯笼架”等。
这类离合词由两个或多个词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词。
复合离合词是汉语离合词的重要构成形式,如“蛇皮”、“狗尾巴草”、“鱼尾纹”、“树叶”等。
3.毗连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由两个或多个词毗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意义,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合为一体的。
毗连离合词常常表达某个特定的领域、行业或地域的语言文化特色,比如“北风卷地皮”、“草长莺飞两岸绿”等。
二、语义特征分类这类离合词的构成方式比较固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惯用语言。
它们的语义比较稳定,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词汇。
如“汗牛充栋”、“车水马龙”、“明月清风”等。
2.词义虚化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的构词方式和语义比较自由,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用环境变化和演变。
它们的意义比较抽象,常常是一些比喻意义的成分,如“花好月圆”、“云淡风轻”、“水深火热”等。
这类离合词的词性在语境中可以转换,即在不同语义角度下可以转变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
如“点滴”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冷酷”可以作为形容词或副词等。
4.动态固定用法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的词性在语境中不能转换,其动态用法非常固定。
如“快乐”、“平安”、“安详”等。
总之,离合词在汉语中具有很大的语用和人文价值。
对于语言学者而言,对离合词的研究能够加深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通过掌握离合词,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生活中的乐趣。
浅谈离合词的离合

浅谈离合词的离合作者:潘玉华饶春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07期摘要:在汉语双音词中有一类词,虽然数量相对而言不是太多,但却相当活跃,而且似“词”非“词”,似“短语”非“短语”。
这类词就是离合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从结构、形式、产生原因等方面对离合词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离合词句法结构词化程度离合程度一、离合词的界定(一)什么是离合词汉语界至今在理论上对离合词的性质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直都存在不同意见。
彭楚南(1954)、林汉达(1955)等认为离合词是词:王力(1955)认为是短语;朱德熙(1982)赞同陆志韦等人“离为短语合为词”的“离合”之说;吕叔湘(1984)认为“词汇上可以认为是一个词,在语法上宁可认为是一个短语。
”笔者基本赞同张涤华、胡裕树在《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中提出的离合词的定义:“离合词是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在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的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
这类词合则为一,离则为二,即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
”由于这个定义回避了“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的问题,因此笔者比较认同冯胜利提出的要以多维的角度来观察汉语的词语现象,在我们原有的“词”和“短语”两级单位中,存在一个“中级单位”,即“韵律词”。
“韵律”指的是人们说话时表现出来的“轻重”“缓急”“节奏”等超语音现象。
轻重、缓急、节奏等都必须在语流中实现,因此“韵律词”是一个最小的语流片断。
原有的“词”和“短语”是从句法的角度来定义的,而“韵律词”则是从“韵律”的角度来判定的。
我们原有的“词”和“短语”的定义无法判定“离合词”的性质,而“韵律词”这一概念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离合词和一般词、短语的区别目前区分词的方法比较流行的是陆志韦(1957)提出的“扩展法”,即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中各个语素是不能分离或插入其他成分的,如“开关”。
但离合词中可以插入其他的成分,如“洗澡”——“洗了一个澡”。
浅析离合词是一个动态现象

浅析离合词是一个动态现象离合词是汉语词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中间状态。
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的数量比较大,其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离合词永远是一种动态的现象。
标签:离合词演变中间状态动态现象离合词是汉语词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中间状态,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的数量比较大,它的形成与古代汉语词汇的单音节性质是密不可分的。
现代汉语的离合词,无论插入的成分多少、性质如何,两个语素一经拆开,就成为各自独立的两个单音词。
这都是与古代汉语的词汇面貌(一个音节一个词,音节与词大都一一对应)一脉相承的。
离合词作为复合词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一个特殊的部分,同样是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过程。
本文拟从离合词的数量和词义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离合词的演变①,以求对离合词的演变情况有个总体认识。
一、离合词数量的变化情况我们先来看一个表②:根据上表,唐宋元时期,离合词是比较少的;明清时期,仅从《红楼梦辞典》(以下简称《红》)和《金瓶梅词典》(以下简称《金》)中的使用情况就可看出,离合词的数量在剧增,当然这与这两本书描述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但与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的联系更加密切。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中双音节离合词总计是3193个,撇开意义变化,仅从数量来说,唐宋元明清流传下来的离合词还是比较少的,唐宋以前就更少了。
由此可以推断,大部分离合词是20世纪的产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数量上的增加就更明显了。
胡明安主编的《新语词大词典》中,收录大约1950——1988年间的新语词,其中离合词就有61个。
《现汉》2002年增补本中后附有新词,其中标明是离合词的共有66个,全部为支配式离合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合词也在不断增多。
离合词虽然很多,但不是每个离合词都常用。
《现代汉语三千常用词表》中共有离合词63个;《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表一)中共有离合词359个。
把这两部分放在一起,除去重复的词,共有离合词373个。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第一篇: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一离合词及其构成离合词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
陆志韦首先提到了“离合词”这个概念,之后吕叔湘、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也都对此作出过讨论。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构成与短语的构成方式基本一致。
有些组合形式,如“理发、散步、洗澡、睡觉”等,介于复合词和短语之间。
它不分开时是词,分开(扩展)时是短语,但不分开时较多,拆分要受到条件的限制,跟自由组合的短语也有所不同。
我们把这部分语法形式叫“离合词”。
我们认为,所有的离合词都要符合一个条件,即构成成分中必须有一个具有表述功能(即谓词性成分)。
(一)从构成离合词的语素来看,分为带有粘着语素和无粘着语素(构成成分都为自由语素)两类。
有粘着语素朱德熙先生(1982)指出组成成分里有粘着语素的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
如“吃亏、吵架、理发、散步、上当、睡觉、跳舞、洗澡”等,后一个成分都是粘着语素;而像“鞠躬”两个语素都是粘着语素的比较少。
2 无粘着语素朱德熙先生(1982)认为:组合成分都是自由语素整个结构可能是句法结构,也可能是复合词。
而现代汉语中这种情况大量存在,除了明显的词组之外,有的则是介乎词与词组之间。
因此学者们对词与词组区分的看法不一致,所以对离合词范围和数量的确定也不一致。
离合词和一般词组的区别在于:一般词组可以无限扩展,而离合词只能有限扩展;一般词组的意义是它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综合,而离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成分的意义看出来。
如:“操心、关心、忘掉、拼命、谈心”等。
(二)从构成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主谓式前一部分为名词性成分,后一部分为动词、形容词成分。
如:“嘴硬、眼红、手软”等,这类词合时为一个形容词,拆开使用时为主谓结构的短语。
(中间能加入程度副词“真”、“很”,否定副词“不”等),如:(11)他还真嘴硬(合)———他嘴还真硬(分)(12)别看别人有什么就眼红(合)——别看别人有什么眼就红(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离合词语义的一致性。
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动因摭谈

从词汇学角度看 ,是不能拆分单纯词的 ,但是语用实例 告诉人们 ,联绵词 、音译词也能被人当成合成词一样拆开使 用 。虽然从意义上看 ,拆开后的“慷慨 ”“幽默 ”前后两个音 节仍然共同表意 ,仍是单纯词 ,但这种离合现象值得我们思 考。
动宾 、补充 、联合 、主谓 、偏正结构的合成词能离合 ,甚 至单纯词也能在形式上离合使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质疑了 离合词是一部分结构相对松散的合成词的看法 ,促使我们 变换思维 ,从其他角度探求离合词离合的原因 。
使用 ,能收到特有的表达效果 。主要体现在词语的感情色 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几个方面 。
1. 增添语言的感情色彩 。 有一些原本中性的词语 ,作为离合词 ,插入一些成分 后 ,能够带有贬义或褒义的感情色彩 。如 : ①时间还早着呢 ,你着什么急 ? ②孩子一定是正做着美梦 ,睡梦中乐出了声儿 。 “着什么急 ”,表示不耐烦 ,“美梦 ”则传达了爱怜之情 。 前面谈到的“幽他一默 ”,在感情色彩上也显得俏皮可爱 。 2. 增添语言的语体色彩 。 老舍指出作家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 :“如此人物 ,如 此情节 ,如此地点 ,如此时机 ,应该说什么 ,应该怎么说 ”。 当“说什么 ”已经确定时 ,“怎么说 ”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 个好的作家 ,一定会对语言材料进行筛选 、调整 ,以最恰当 的语言形式获得最理想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选自老舍作品 的语例 : ①哎 ,没敢惊动亲友 ,这怎说的 ,又劳你的驾 ,来看看小 孩吧 。 (老舍《牛天赐传 》) ②平日 ,他们在墙根撒尿 ,我都要讨他们的厌 ,上前干 涉 ;他们怎能不恨恶我呢 ! (老舍《我这一辈子 》) ③马威努着力 ,随着伊牧师把箱子全搬到行李房去 。 (老舍《二马 》) ④紧走了几步后 ,他后了悔 。 (老舍《四世同堂 》) “劳你的驾 ”、“讨他们的厌 ”、“努着力 ”、“后了悔 ”,是 普通百姓口语的真实记录 ,类似的离合词在老舍作品中比 比皆是 。“如此人物 ”,如此说话 ,实践了老舍自己的主张 , 也形成了老舍作品平易自然 ,生动活泼的口语化风格 。许 多作家和老舍先生一样 ,对选用词语适用语境都十分重视 , 如: 鲁贵 :大少爷 ,您可回来了啦 ,太太和二少爷担了一天 的心呢 。 (曹禺《雷雨 》) 土匪头子笑着大声说 :“兄弟呀 ,土匪就是土匪 ,土匪 就享这号福 ,想享旁的啥福享不上 。”(陈忠实《白鹿原 》) 试想 ,如果鲁贵和土匪头子说话斯文典雅 ,那还能是鲁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离合词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的掌握对于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研究展开讨论。
一、离合词的基本概念离合词是汉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是由两个意义上独立的词构成的合成词。
其中,第一个词表示主要情况,第二个词表示次要状态,两个词在语义上互相独立,但在语法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离合词的构成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动离合和形离合。
其中动离合则是由动词和离合词构成,形离合则是由形容词和离合词构成。
比如,“分手”、“待会儿”、“难过”等等都是离合词。
二、离合词教学的难点分析离合词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现象,其正确使用对于外国学生汉语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义理解的难度。
由于离合词的构成形式比较特殊,其语义比较抽象,因此对于外国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2、语法运用的难度。
离合词的语法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技巧。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这个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听力和口语的难度。
受制于外国学生自身语言背景和语音习惯等因素,对离合词的听力和口语运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以上难点,外语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快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离合词。
三、离合词教学的方法针对离合词教学的难点,外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离合词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真实运用。
2、理论结合实践。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训练,使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渐熟练掌握离合词的用法。
在训练中,教师可以设置多种练习,例如语音训练、语义理解、语法运用和听写练习等等,以加强学生对离合词的掌握程度。
3、配合教具使用。
针对离合词教学的特点,可配合多种教学用品,在讲解离合词的基本知识时,加以使用,使学生更易理解离合词的组成、用法等知识。
现代汉语离合词及其离合槽研究

现代汉语离合词及其离合槽研究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构词方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词汇形式在语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离合词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和词汇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现代汉语离合词及其离合槽展开研究,重点分析离合词的构词规律以及离合槽的语义功能,并探讨离合词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与特点。
一、离合词的基本概念及构词规律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构词方式,指的是由两个单字合成的一个词,其中一个词作为主要成分,另一个词则起到修饰或补充作用。
在离合词中,两个单字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构成一个词语整体,而且词义通常与两个单字的意义有所关联。
离合词的构词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名词+名词:如“红楼、书房、茶杯”等。
这种形式的离合词常常表示一种具体的事物或实体,如“红楼”指的是一座建筑物,“书房”指的是一个房间,“茶杯”指的是一种容器。
2.动词+名词:如“走廊、跑道、坐椅”等。
这种形式的离合词通常表示动作和场所的关系,如“走廊”指的是行走的通道,“跑道”指的是用于跑步的场所,“坐椅”指的是供人坐的椅子。
3.形容词+名词:如“美丽、聪明、高大”等。
这种形式的离合词通常表示一种属性或特征,如“美丽”指的是外表优美漂亮,“聪明”指的是智力高明,“高大”指的是体型高大。
4.副词+动词:如“慢走、快跑、低头”等。
这种形式的离合词通常表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如“慢走”表示行走的方式,“快跑”表示跑步的方式,“低头”表示头部的状态。
以上是离合词的一般构词规律,根据词义的不同,离合词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动词加动词、动词加副词等形式。
总的来说,离合词的构词规律比较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语境和需求进行组词,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
二、离合槽的语义功能及特点离合槽是离合词中一个特殊的语法槽,指的是离合词中的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离合槽在离合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离合词的词义和语法功能。
离合槽的语义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表达补充关系:离合槽通常表示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之间的补充关系,起到对主要成分进行补充或修饰的作用。
离合词结构扩展成分分析论文

离合词结构扩展成分分析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离合词的结构类型;离合词的扩展类型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段业辉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型、联合型、偏正型、离合词,是述宾关系而非述补关系,是动词性的而非其他功能的,是双音节的而非多音节的、动宾型可分为三个小类、动补型、一类是前一个语素性质单纯,都是动词性的,后一语素是形容词性或动词性的、主谓型、主谓型离合词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联合型、联合型的离合词两个语素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分类类型、离合词的特殊和复杂使之成为汉语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之一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介于“离”与“合”之间,能扩展为词组,但实际上仍是一个词。
在复合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离合词,以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居多。
本文通过对离合词的结构类型和扩展成分的的分析。
认真总结离合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对于汉语习得、汉语教学和汉语词语检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离合词结构类型扩展成分张涤华、胡裕树等编辑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将离合词定义为“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则为一,离则为二。
即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
虽然这一定义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但人们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离合词的结构类型和扩展成分进行了细化分析,提出了不同观点。
一、离合词的结构类型段业辉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型、联合型、偏正型。
王素梅的《论双音节离合词的结构、扩展及用法》中,划分为四类:动宾型、动补型、主谓型、联合型。
刘顺在《论现代汉语的“离合词”》中提出三种类型: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
谢耀基在《词和短语的离合问题》中也认同王素梅的观点。
与其观点不同的是:张斌先生主编、齐沪扬著的《现代汉语短语》中指出:“所谓的离合词,是述宾关系而非述补关系,是动词性的而非其他功能的,是双音节的而非多音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9月第25卷 第5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 ngsu I nstitute of Educati on (Soci al Sci ence)Sep .,2009Vo,l 25 No .5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动因摭谈*丁 烨(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摘 要]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般认为,只有合成词才有离合用法,事实上,单纯词也能离合,这就颠覆了离合词是那些内部结构相对松散的合成词的看法,促使从教者重新认识离合词的离合原因。
[关键词] 合成词; 单纯词; 离合; 动因[中图分类号] H 109.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09)05-0090-03离合词 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短语都是能够扩展的,而词就不尽然。
对词而言,那些可以扩展,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的,叫离合词。
不同的语言单位具有相似的用法,体现了语言运用的趋同性,本文拟从 离合词 的构词方式、内部语素性质入手,探求 离合词 离合的动因。
一、离合词的构成(一)合成词1.从构成合成词的语素的角度看,离合词有3种:(1)成词语素+成词语素听说(动语素+动语素)、帮忙(动语素+形语素)、美好(形语素+形语素)据说(介语素+动语素)、还手(动语素+名语素)(2)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成词语素在前的:卖力(动语素+名语素)、洗澡(动语素+动语素)、逃难(动语素+形语素)小便(形语素+形语素)、照样(介语素+名语素)成词语素在后的:认错(动语素+形语素)、奇怪(形语素+形语素)、插手(动语素+名语素)(3)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鞠躬(动语素+动语素)、聚餐(动语素+动语素)、立功(动语素+名语素)鼓掌(动语素+名语素)、眼花(名语素+形语素)2.离合词的词性。
有学者认为,只有动词才有离合词的用法,这应该是对大部分离合词使用情况的概括。
实际上,现代汉语中,除了为数众多的动词可以做离合词,也存在数量不多的其他词性的离合词,内部构成方式也不限于动宾式或补充式。
在此略举几例以作说明:动词:散步/吃亏(动宾式)、提醒/打倒(补充式)、作揖/洗澡/鞠躬/登记/考试(联合式)、聚餐(偏正式)形容词:眼花/心虚(主谓式)、着急/出格(动宾式)、奇怪(联合式)名词(兼动词):同学(偏正式)这其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除了主谓结构的词以外,动宾就不必说了,联合、偏正结构的词在扩展时,实际是按照动宾结构的词进行扩展的。
补充结构的词则一部分按照动宾结构的词进行扩展,一部分仍按照补充结构的词进行扩展,例如:动宾式:散步!!!散了三小时步,吃亏!!!吃过一次大亏,中间插入补语、宾语等成分。
联合式:作揖!!!作了一个揖,洗澡!!!洗一把热水澡,鞠躬!!!鞠三个躬,登记!!!登个记,考试!!!考了两场试,按动宾式扩展,插入成分与动宾式一致。
偏正式:同学!!!同过三年学,聚餐!!!聚了一次餐,按动宾式扩展,插入成分与动宾式一致。
补充式:提醒!!!提个醒,按动宾式扩展。
打倒!!!打得(不)倒,按补充式扩展。
出现上述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语素长期很少单独使用,意义和性类渐渐模糊了。
如 鞠躬 ,鞠,弯曲;躬,弯下(身子),两个都是动语素。
因为意义的模糊,望文生义的用法逐渐流传开来,得到大众的认可,就可能被误认为动宾结构进行离合。
洗澡 、 作揖 、 避讳 、 打赌 、 游泳 、 考试 都与此类似。
这种转变体现了语言的适用性原则,也反映了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另一方面,类推是语言!90!*[收稿日期]2009-04-05[作者简介]丁 烨(1965-),女,江苏淮阴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讲师。
中常见的现象,由于语言中离合词大多由动宾结构词语充当,导致一部分非动宾式的词语(尤其是联合、偏正结构的词,按原来结构不便扩展)也按照动宾式的词语进行离合。
(二)单纯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内部只含有一个语素,拆开后的单个汉字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内部也谈不上什么结构方式。
但是 慷慨、 幽默作为单纯词,也时见离合的用法。
慷慨,双声联绵词,意思是不吝惜,大方;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可以扩展为:(1)慷国家(他人)之慨,指拿国家(或他人)的财物来做人情或挥霍。
(2)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慨而慷意即心潮澎湃,慷慨激昂。
另一个常见的口语词 幽默,英文写作hu m o u r[h'j u: m e],是一个双音节的音译单纯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有趣或可爱而意味深长。
但是在一些具体的语用中,离合使用这个词的现象也常见:% 解释什么?我幽他一默, 你外头另有女人?(梁凤仪∀花魁劫∃)&整个会场气氛非常友好,双方都不时 幽一 默,会议室里笑声不断,不像在谈判,倒像几个朋友在聊天∋∋(吴华.中美顶级班EMBA昨天对抗.青年报,2002-9-16)从词汇学角度看,是不能拆分单纯词的,但是语用实例告诉人们,联绵词、音译词也能被人当成合成词一样拆开使用。
虽然从意义上看,拆开后的 慷慨 幽默前后两个音节仍然共同表意,仍是单纯词,但这种离合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动宾、补充、联合、主谓、偏正结构的合成词能离合,甚至单纯词也能在形式上离合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质疑了离合词是一部分结构相对松散的合成词的看法,促使我们变换思维,从其他角度探求离合词离合的原因。
二、离合词离合的动因合成词、单纯词能够有离合的用法,一个很重要的动因是口语化的需要,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同时短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其扩展的方式也为词的离合提供了摹本,人民群众具体运用词语时,会参照已有的短语的扩展方式,扩展那些口头上常用的词,来丰富词的表达内容,而并不严格着眼于词的结构方式。
这应该是单纯词能被拆开使用的一个理由吧。
下面从几方面具体阐述。
(一)短语的参照性合成词和短语具有相同的结构方式,即都有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补充式、联合式。
短语能扩展,扩展的方式因结构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部分常用的口语词仿照短语也可以扩展(仅以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比较),见表1:表1 合成词和短语结构方式一览表结构方式短语合成词原式扩展式原式扩展式扩展方式主谓式腰疼腰不疼眼花眼不花插入否定副词意志坚定意志很坚定心虚心有点儿虚插入程度副词动宾式拍土拍着(了/过)土吃亏吃了(过)亏插入动态助词晒被子晒红花被子做梦做美梦插入定语吃馆子吃一次馆子发呆发了一阵儿呆插入补语偏正式据报道据新华社报道据说据可靠消息说插入介词宾语小便小一次便插入补语同学同过三年学插入补语补充式走出去走得出去吃准吃得准插入结构助词想明白想不明白提高提不高插入否定副词问清楚问个清楚提醒提个醒插入补语联合式唱歌跳舞唱歌和(或)跳舞插入连词奇怪奇了怪了插入动态助词睡觉睡了一整天觉插入补语洗澡洗一把冷水澡插入补语、宾语在第一部分 离合词的词性中已经分析过,短语、合成词是主谓结构的,扩展方式尚能保持一致,联合、偏正、补充结构的词在扩展时,则与短语扩展方式有了差异,可参看表1,在此不多赘述。
(二)固有的修辞效果离合词一般以口语形式出现,在比较轻松、随意的场合!91!使用,能收到特有的表达效果。
主要体现在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几个方面。
1.增添语言的感情色彩。
有一些原本中性的词语,作为离合词,插入一些成分后,能够带有贬义或褒义的感情色彩。
如:%时间还早着呢,你着什么急?&孩子一定是正做着美梦,睡梦中乐出了声儿。
着什么急,表示不耐烦, 美梦则传达了爱怜之情。
前面谈到的 幽他一默,在感情色彩上也显得俏皮可爱。
2.增添语言的语体色彩。
老舍指出作家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 如此人物,如此情节,如此地点,如此时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
当 说什么已经确定时, 怎么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会对语言材料进行筛选、调整,以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获得最理想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选自老舍作品的语例:%哎,没敢惊动亲友,这怎说的,又劳你的驾,来看看小孩吧。
(老舍∀牛天赐传∃)&平日,他们在墙根撒尿,我都要讨他们的厌,上前干涉;他们怎能不恨恶我呢!(老舍∀我这一辈子∃)(马威努着力,随着伊牧师把箱子全搬到行李房去。
(老舍∀二马∃))紧走了几步后,他后了悔。
(老舍∀四世同堂∃)劳你的驾、 讨他们的厌、 努着力、 后了悔,是普通百姓口语的真实记录,类似的离合词在老舍作品中比比皆是。
如此人物,如此说话,实践了老舍自己的主张,也形成了老舍作品平易自然,生动活泼的口语化风格。
许多作家和老舍先生一样,对选用词语适用语境都十分重视,如:鲁贵:大少爷,您可回来了啦,太太和二少爷担了一天的心呢。
(曹禺∀雷雨∃)土匪头子笑着大声说: 兄弟呀,土匪就是土匪,土匪就享这号福,想享旁的啥福享不上。
(陈忠实∀白鹿原∃)试想,如果鲁贵和土匪头子说话斯文典雅,那还能是鲁贵、土匪吗?3.增添语言的形象色彩。
%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
(钱钟书∀围城∃)&他不会睡元宝式的觉。
(老舍∀骆驼祥子∃)撒一个玻璃质的谎,从质地(脆薄)、颜色(明亮)上形象地表现了谎撒得不怎样,很容易被看透、戳穿。
元宝式的觉,则从形态上表现整夜不被惊醒的睡眠,比之 囫囵觉更通俗、更形象。
(三)附加理性意义的需要离合词插入其他成分后,会在原有的意义上增加一些新义,使表达的内容更丰富、具体。
看下面例子:%他肃然起敬,说她有个朋友在公路局做事,可能帮些忙,她下半天来给回音。
(钱钟书∀围城∃)& 我不,我说, 当着那么多群众的面宣布我是地主,我以后怎么活人,他应当给我道个歉。
(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现代人矫枉过正,以为只有不说话的人开口准说真话,∋∋(钱钟书∀围城∃)例%&意义的轻重有所不同。
帮些忙相对 帮忙, 道个歉相对 道歉而言,动作的量显然减轻,前者传达的是说话人说话留有余地的心理,后者表现了 我既想要个说法,又不敢有高要求的小心翼翼的心理。
而其他诸如 发高烧、 吃大亏之类,添加定语后,则比 发烧、 吃亏的意义加重了。
例(既有程度的加深,还添加了新意。
上当之间插了 够了和 演讲和宣传,既说明了 上当的程度深,受骗人深恶痛绝的感情,又附加说明了上的是什么当,使此处 上当的内容具体化。
离合词因其特有的功能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存在、发展让我们再次看到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语言单位也没有绝对的界限、以模糊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才是应有的态度。
(责任编辑 南 山)(上接第89页)此曲归入[中吕宫],属错归。
∀康熙曲谱∃载[双调醉春风]定格句式为:五五、八三、四四四,与此曲接近;[中吕醉春风]定格句式为:六六七六、四四四,与此曲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