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离合词的特点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04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案例 分析
案例一: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 动宾式离合词指的是由动词和宾语两个部分组成的离合词。这类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 具有特殊的语法和语义特点。以下是动宾式离合词合词的构成
• 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饭”、“开车”、“看 电影”等。
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 离合词的语用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
03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策略
强化离合词的语法教学
明确离合词的语法特点
离合词具有可离可合的特性,在语法上表现 为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使 用。
讲解语法规则
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离合词的语法规则,包括用法、 搭配、语序等方面的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 达方式。
对比教学
对比普通话中的离合词和其他语言中的类似结构,帮 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用法。
情景教学
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 用离合词。
离合词学习的难点与问题
01
语法复杂
离合词的语法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时容易出错 。
02
03
搭配限制多
语用差异
离合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限制较 多,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掌握 。
对比与其他词类的区别
通过对比其他词类,如动词、形容词等,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合词的独特性。
重视离合词的语义辨析
分析语义特点
离合词的语义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其含义,特别是与普通动词的区别。
01
讲解语义内涵
讲解离合词所表达的含义,包括动作、 状态、时间等方面的内涵,帮助学生理 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根据组成成分和特点,离合词可以分为多 种类型,如动宾型、偏正型、并列型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一、引言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动宾离合词的用法对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动宾离合词的用法进行浅析,以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言知识。
二、动宾离合词的基本概念动宾离合词是动词和宾语拆分开来的词语。
在动宾离合结构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一个副词或者介词,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形成了"V+O+(副词/介词)+V” 的结构。
例如"打电话"、"写字"、"画画"等。
动宾离合词在汉语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结构,而且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独特之处。
学习者需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特殊用法,以便灵活运用。
1. 动宾离合词的构成动宾离合词一般由动词和宾语组成。
例如:"打电话"由动词"打"和宾语"电话"组成。
"写字"由动词"写"和宾语"字"组成。
它们之间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副词或者介词连在一起构成固定短语。
动宾离合词在句子中起着谓语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宾语的信息。
例如:"我打电话"中,“我”为主语,"打电话"为谓语并包含了宾语"电话"。
这种共存的关系使得句子更加简洁、生动。
动宾离合词有一些特殊用法。
一些动宾离合词可以作为及物动词或及物动词的宾语。
"打电话"可以说"我打了一个电话"、也可以说"我打电话"。
"做饭"可以说"我做了一顿饭"、也可以说"我做饭"。
这种特殊用法使得汉语更富有表现力,也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
四、动宾离合词的学习策略学习者需要掌握常见的动宾离合词,例如"打电话"、"写字"、"做饭"等。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是一个重要而又常被忽视的语法现象。
本文从离合词的定义、分类、语境运用、句子作用以及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离合词在汉语中扮演着连接词组、修饰名词、构建句子语法结构等多重角色。
加强离合词教学对于提升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
通过系统的离合词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汉语习得的速度和深度,提高他们在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更加重视离合词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重要语法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定义、分类、语境、句子、教学方法、技巧、加强、语言水平、汉语习得、促进作用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增强,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学习汉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重点之一。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汉语,以增加自身竞争力和拓展国际视野。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有助于推动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要的选择。
1.2 离合词在汉语中的作用离合词作为汉语语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在汉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离合词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句子更加灵活多变。
通过使用离合词,可以改变动词的状态、程度和方向,使得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情色彩。
离合词在汉语中常常起到衔接句子成分、丰富句子结构、增加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的作用。
离合词的运用也能够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法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还可以提升他们对汉语语言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研究。
在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介绍了离合词的概述、教学方法、在汉语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了离合词教学的难点,并提出了针对离合词教学的策略。
在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启示,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离合词在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离合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教学方法、角色、难点、策略、启示、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离合词作为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在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掌握离合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离合词的教学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有必要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问题,探讨离合词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离合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离合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离合词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及离合词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和指导,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对离合词教学的探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更加喜爱和熟练运用汉语。
最终目的在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学习者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合词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离合词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展开讨论。
在先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及离合词的定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谈到了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练习建议以及对学习者语言水平提升的作用。
最后在总结了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离合词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离合词、重要性、教学方法、常见错误、解决方法、练习建议、语言水平提高、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汉语非母语环境下进行的汉语教学活动。
与母语教学相比,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些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通常具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方式可能有很大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通常没有周围环境的支持,他们可能只能在课堂上接触到汉语,而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引导他们主动进行语言实践。
1.2 离合词的定义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由两个字组成,由一个形容词或动词和一个副词或介词构成,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
离合词在句子中通常用来表示主谓之间的关系或修饰名词,起到连接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是学习者需要重点掌握的语法知识之一,因为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使用方式常常与学习者母语中的语法规则不同,容易引起混淆和错误。
离合词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其构成要素,还包括了其独特的语法功能和在句子中的作用。
学习者在掌握离合词的定义后,需要进一步学习离合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搭配,以便正确运用离合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习者理解离合词的定义和在句子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の离合词

有的可以把这个离合词所涉 及的对象插入离合词中间
Eg:请客——请他的客 而 不是:请客她 出丑——出我的丑 而不是: 出丑我 吃亏——吃他的亏 而不 是吃亏他。
离合词与动量成分组合时,动 量成分插在离合词中间。
• Eg:结婚——结过三次婚 而非结婚过三 次。 • 洗澡——洗过两次澡 而非洗澡了两次。 • 打架——打了几次架 而非打架了几次。 • 一些离合词的重叠形式:AAB式 • Eg:游游泳,见见面,洗洗澡,跳跳舞
练习
• 你昨天说过以后,我对她注意了一下。 • 他考虑再三,终于投了那家工厂的资。
• 为了让我学医,妈妈昨天又动了我一次 员。
我今天在首尔见面了一个朋友。 我已经毕业大学了。 他想帮忙我。 她生气我了。 为什么错?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错在哪里?
• 原则:离合词后面不可带宾语,如果离 合词所表示的行为涉及一个对象,则往 往用:介词+对象+离合词。 • eg:毕业——从大学毕业 而不用:毕业 大学 • 见面——跟朋友见面 而非:见面朋友 • 结婚——跟女朋友结婚 而不用:结婚女 朋友
问题出现了!词能不能分解呢? 电影?哥哥?理发、洗澡、睡 觉、散步又是什么呢?词?短 语?
离合词
离合词是词与短语之间存在的中间状态。合
的时候看成词分的时候看成短语。 闭幕——闭了幕 参军——参过军 办公——办了三小时的公 帮忙——帮他的忙 毕业——毕了业 特点:动宾式组合。
那么如何使用离合词呢?(留 学生学习的难点。) 首先进行偏误分析:
课文
Soraya:杰克,我昨天我给你打电话了,想问一下关 于毕业考试的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接。 Jack:哦,真是不好意思,昨天我家开了一个party, 也许太吵了我没有听到。 Soraya:没关系,一定很有意思吧!为什么要开 party呢? Jack:因为快要毕业了,怕以后没有机会见面了,所 以就和一些好朋友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大家一起 热闹了一下。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用法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语法现象,也是很多学习者的困难点之一。
本文将从动宾离合词的概念、用法和例子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现象。
一、动宾离合词的概念动宾离合词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一个介词的情况,这个介词在动词前面,例如“看见”、“听到”等。
动宾离合词的特点在于,介词与动词之间不能分割,也就是说不能把介词和动词分开放在句子的两侧。
动宾离合词在句子中充当动词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结果或方向等。
1. 表示视听动作动宾离合词在句子中常用来表示视听动作,例如:“看见”、“听到”、“闻到”等。
例如:“我看见了这个美丽的风景。
”“他听到了那首动人的音乐。
”这些动词和宾语之间都有一个介词,表示观察或者感知的动作。
2. 表示发现动宾离合词也可以用来表示发现或者注意到某个事物,例如:“发现”、“察觉到”等。
例如:“我发现了一个新的餐馆。
”“她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这些动宾离合词表达了主语对某个事物的觉察或者发现。
动宾离合词还可以用来表示言语动作,例如:“说出”、“报告给”等。
例如:“他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她报告给了老板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这些动宾离合词表示了主语进行了某种言语动作。
1. 看见例句:我看见了她在公园里散步。
2. 听到例句: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震惊。
例句:我发现了这个错误,赶紧通知了老师。
4. 报告给例句:她报告给了公司的负责人这个方案的详细情况。
5. 一直走例句:他一直走到了大海边。
四、总结动宾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训练,逐步掌握其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例的引入和情景的模拟,让学习者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宾离合词的用法。
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对动宾离合词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离合词的用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师生们需要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逐步提高对动宾离合词用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离合词”,就是指兼有离散义和聚合义的词。
离合词分类复杂,类型多样,有些是既可以做离合词又可以做单纯词使用的混合类型,如:“撒哈拉沙漠”“绿色”“蝴蝶”等。
而有些离合词只能做离合词使用,如“看电视”“散步”等。
1离合词的界定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一般都不会出现两个或者更多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结构完全相同的离合词连用的现象,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没有这种现象,在目前已经出版的200余册对外汉语教材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离合词,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离合词,仅限于汉语拼音对应词、有词性标注和词性提示、有相关句法内容的离合词。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类型大致可以归为四种: 1)同形同义离合词(如:“阿富汗”“阿呆”); 2)异形同义离合词(如:“绿色”“月光”); 3)异形异义离合词(如:“鬼子”“椰子”); 4)同义同形离合词(如:“海啸”“奶油蛋糕”)。
2离合词的发展简况2.1从古代到近现代2.1.1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时期2.2从五十年代至今2.3从本世纪初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国力日益增强,新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了使对外汉语教学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离合词》这部书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一批批实用性很强的新型离合词开始涌现出来,这些新型离合词,也为丰富和发展汉语语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离合词是《离合词》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对外汉语教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5种新型离合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其中,“影响”、“频道”、“温度”三个词来自朱永生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其他4个词来自刘珣和石定栩的《现代汉语词典》,而且这几个词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比较早出现的。
“温度”一词来自王彦威的《现代汉语双音词词典》,该词主要特点是前面必须跟上“度”这个量词。
由于离合词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意义,决定了它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因此,本文选取《2011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为参考资料,希望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合词教学意义: 数量多,出现频率高 易出现偏误
教学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问题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现象,掌握 离合词的使用规则,了解离合词使用的主要偏误现 象。 教学重点:离合词的组成结构、使用规则。
教学过程: 1、导入。由外国学生离合词偏误的一个典型例子, 引出这一问题。为什么这句话中可以用A而不能用B? 引出动词大类中的离合词这一类别。 2、举例归纳。引导学生举出更多的这一类词,分析 其结构特点。然后进一步发现离合词与一般动词的 用法区别所在,并列出清晰明了的表格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掌握离合词的使用规则。
同样是动词,“帮忙”和“帮助”的区别在哪里? 类似这样的区别用法,大家还能想到其他词语吗?
例子:结婚 鼓掌 见面 你结婚他。 她结了婚了。 我们鼓掌着欢迎他们。 我真想见面他。
离合词问题
“帮助”这类动词是一般的动词,不管在什么情 况下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用的,“帮”和“助” 结合得很紧密,我们不能将其分开。如“我帮了 助他”就是错误的。 这一类动词很多,如研究/表演/讨论/修改/商量/打 扫等。 而“帮忙”这类动词的用法比较特别,由一个动 词性成分和它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组成。“帮” 和“忙”可以合起来用,也可以分开用。这类动 词就被称为“离合词”。例如:结婚、吃饭、唱 歌、请假、跳舞、住院、出国等等。
3、阐述了解离合词的必要性。因为其数量大、容易 出现偏误等原因,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了解, 以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纠正偏误。 4、离合词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 对待离合词?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问题
外国学生的问题: 为什么可以说“我要帮助他”, 而不可以说“我要帮忙他”? 例: 我要帮忙他。 我要帮助他。/我要帮他。 我要帮他的忙。
ABAB
商量商量;介绍介绍
AAB
见见面;散散步;聊 聊天
总结: (1)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很多成分,比如动态助词 “了、着、过”和动量补语(……次)、时间段 词语等。 如:请了三天假。/我和他见过面。 (2)离合词的重叠形式和一般动词是不同的,离合 词只重叠前面的动词性成分。 如:散散步、洗洗澡、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等。 (3)离合词一般不带宾语,涉及到的另一对象要通 过介词或助词引入。 如: 我下午和他见面。 他帮了我的忙。
如何区别离合词与一般动词?
一般动词 能否带宾语 可以
表演节目;打扫房间
离合词 不可以
结婚他→跟他结婚 道歉他→向他道歉
加“了、着、过、 AB… 起来”等 讨论过;修理了自行
车;交谈起来
A…B
结过
AB…
研究了一个月;修改 过一次
A…B
上完课;抽过几次烟; 住了几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