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中离合词的结构类型_郭艺丁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浅谈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分布及看法

【推荐下载】浅谈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分布及看法

浅谈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分布及看法 汉语离合词的教学应引起学界的重视,以便更有效地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下面是为各位朋友准备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分布及看法,希望能为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语法现象,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离合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词,如见面、游泳、睡觉、跳舞等。

这类词的特点是语素间的结合不紧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能扩展,在使用时可离可合。

因其表现形态复杂多样,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成了难点。

多少年来,在汉语教材及教学中,离合词一直未被纳入主要语法教学的内容。

词语部分中,离合词常以词的形式出现,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太可能对常用的离合词逐一进行讲解和举例说明,便常以词的形式举例说明其一般的使用形式,而对其离析状态则多采取回避态度。

同时,离合词的变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没有一本词典的词条是以其变式出现的,而都是以不扩展的形式出现。

 教材中离合词的分布。

本人对杨寄洲主编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汉语教程》(1 3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的离合词进行了逐课的统计。

三册共有离合词186个。

具体分布 第一册生词表中:办公(bangong)11、开学16、打的20、走路20、回来21、抽烟22、毕业23、下车23、说话24、聊天儿25、上/下班25、爬山25、起床25、上车25、上课25、睡觉25、洗澡25、下课25、发烧26、报名(baoming)26、跳舞28、看病28、请假28、听说28、开车28、停车28、游泳28、跑步29、不同30、来自31。

 课文中离的用法: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一个认知结构。

下面是为各位朋友准备的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希望能为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离合词的分类

离合词的分类

离合词的分类离合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组成的、可以独立作为词语使用的词汇。

它们不仅是汉语中很有趣的一类词汇,还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多样的用法。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构成和语义特征来对离合词进行分类。

一、构成方式分类1.组合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由两个独立的词组成,其中一个为头部,另一个为修饰成分。

组合离合词在语言中应用广泛,形式灵活多变,常见的有“枪杆子”、“毛巾被”、“书包带”、“灯笼架”等。

这类离合词由两个或多个词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词。

复合离合词是汉语离合词的重要构成形式,如“蛇皮”、“狗尾巴草”、“鱼尾纹”、“树叶”等。

3.毗连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由两个或多个词毗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意义,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合为一体的。

毗连离合词常常表达某个特定的领域、行业或地域的语言文化特色,比如“北风卷地皮”、“草长莺飞两岸绿”等。

二、语义特征分类这类离合词的构成方式比较固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惯用语言。

它们的语义比较稳定,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词汇。

如“汗牛充栋”、“车水马龙”、“明月清风”等。

2.词义虚化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的构词方式和语义比较自由,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用环境变化和演变。

它们的意义比较抽象,常常是一些比喻意义的成分,如“花好月圆”、“云淡风轻”、“水深火热”等。

这类离合词的词性在语境中可以转换,即在不同语义角度下可以转变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

如“点滴”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冷酷”可以作为形容词或副词等。

4.动态固定用法离合词这类离合词的词性在语境中不能转换,其动态用法非常固定。

如“快乐”、“平安”、“安详”等。

总之,离合词在汉语中具有很大的语用和人文价值。

对于语言学者而言,对离合词的研究能够加深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通过掌握离合词,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生活中的乐趣。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研究述评“离合词”,就是指兼有离散义和聚合义的词。

离合词分类复杂,类型多样,有些是既可以做离合词又可以做单纯词使用的混合类型,如:“撒哈拉沙漠”“绿色”“蝴蝶”等。

而有些离合词只能做离合词使用,如“看电视”“散步”等。

1离合词的界定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一般都不会出现两个或者更多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结构完全相同的离合词连用的现象,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没有这种现象,在目前已经出版的200余册对外汉语教材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离合词,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离合词,仅限于汉语拼音对应词、有词性标注和词性提示、有相关句法内容的离合词。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类型大致可以归为四种: 1)同形同义离合词(如:“阿富汗”“阿呆”); 2)异形同义离合词(如:“绿色”“月光”); 3)异形异义离合词(如:“鬼子”“椰子”); 4)同义同形离合词(如:“海啸”“奶油蛋糕”)。

2离合词的发展简况2.1从古代到近现代2.1.1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时期2.2从五十年代至今2.3从本世纪初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国力日益增强,新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了使对外汉语教学逐渐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离合词》这部书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一批批实用性很强的新型离合词开始涌现出来,这些新型离合词,也为丰富和发展汉语语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离合词是《离合词》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对外汉语教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5种新型离合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其中,“影响”、“频道”、“温度”三个词来自朱永生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其他4个词来自刘珣和石定栩的《现代汉语词典》,而且这几个词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比较早出现的。

“温度”一词来自王彦威的《现代汉语双音词词典》,该词主要特点是前面必须跟上“度”这个量词。

由于离合词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意义,决定了它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因此,本文选取《2011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为参考资料,希望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发展概况。

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动因摭谈

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动因摭谈

从词汇学角度看 ,是不能拆分单纯词的 ,但是语用实例 告诉人们 ,联绵词 、音译词也能被人当成合成词一样拆开使 用 。虽然从意义上看 ,拆开后的“慷慨 ”“幽默 ”前后两个音 节仍然共同表意 ,仍是单纯词 ,但这种离合现象值得我们思 考。
动宾 、补充 、联合 、主谓 、偏正结构的合成词能离合 ,甚 至单纯词也能在形式上离合使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质疑了 离合词是一部分结构相对松散的合成词的看法 ,促使我们 变换思维 ,从其他角度探求离合词离合的原因 。
使用 ,能收到特有的表达效果 。主要体现在词语的感情色 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几个方面 。
1. 增添语言的感情色彩 。 有一些原本中性的词语 ,作为离合词 ,插入一些成分 后 ,能够带有贬义或褒义的感情色彩 。如 : ①时间还早着呢 ,你着什么急 ? ②孩子一定是正做着美梦 ,睡梦中乐出了声儿 。 “着什么急 ”,表示不耐烦 ,“美梦 ”则传达了爱怜之情 。 前面谈到的“幽他一默 ”,在感情色彩上也显得俏皮可爱 。 2. 增添语言的语体色彩 。 老舍指出作家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 :“如此人物 ,如 此情节 ,如此地点 ,如此时机 ,应该说什么 ,应该怎么说 ”。 当“说什么 ”已经确定时 ,“怎么说 ”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 个好的作家 ,一定会对语言材料进行筛选 、调整 ,以最恰当 的语言形式获得最理想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选自老舍作品 的语例 : ①哎 ,没敢惊动亲友 ,这怎说的 ,又劳你的驾 ,来看看小 孩吧 。 (老舍《牛天赐传 》) ②平日 ,他们在墙根撒尿 ,我都要讨他们的厌 ,上前干 涉 ;他们怎能不恨恶我呢 ! (老舍《我这一辈子 》) ③马威努着力 ,随着伊牧师把箱子全搬到行李房去 。 (老舍《二马 》) ④紧走了几步后 ,他后了悔 。 (老舍《四世同堂 》) “劳你的驾 ”、“讨他们的厌 ”、“努着力 ”、“后了悔 ”,是 普通百姓口语的真实记录 ,类似的离合词在老舍作品中比 比皆是 。“如此人物 ”,如此说话 ,实践了老舍自己的主张 , 也形成了老舍作品平易自然 ,生动活泼的口语化风格 。许 多作家和老舍先生一样 ,对选用词语适用语境都十分重视 , 如: 鲁贵 :大少爷 ,您可回来了啦 ,太太和二少爷担了一天 的心呢 。 (曹禺《雷雨 》) 土匪头子笑着大声说 :“兄弟呀 ,土匪就是土匪 ,土匪 就享这号福 ,想享旁的啥福享不上 。”(陈忠实《白鹿原 》) 试想 ,如果鲁贵和土匪头子说话斯文典雅 ,那还能是鲁

离合词结构扩展成分分析论文

离合词结构扩展成分分析论文

离合词结构扩展成分分析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离合词的结构类型;离合词的扩展类型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段业辉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型、联合型、偏正型、离合词,是述宾关系而非述补关系,是动词性的而非其他功能的,是双音节的而非多音节的、动宾型可分为三个小类、动补型、一类是前一个语素性质单纯,都是动词性的,后一语素是形容词性或动词性的、主谓型、主谓型离合词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联合型、联合型的离合词两个语素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的分类类型、离合词的特殊和复杂使之成为汉语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之一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它介于“离”与“合”之间,能扩展为词组,但实际上仍是一个词。

在复合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离合词,以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居多。

本文通过对离合词的结构类型和扩展成分的的分析。

认真总结离合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对于汉语习得、汉语教学和汉语词语检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离合词结构类型扩展成分张涤华、胡裕树等编辑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将离合词定义为“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则为一,离则为二。

即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

虽然这一定义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但人们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离合词的结构类型和扩展成分进行了细化分析,提出了不同观点。

一、离合词的结构类型段业辉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型、联合型、偏正型。

王素梅的《论双音节离合词的结构、扩展及用法》中,划分为四类:动宾型、动补型、主谓型、联合型。

刘顺在《论现代汉语的“离合词”》中提出三种类型: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

谢耀基在《词和短语的离合问题》中也认同王素梅的观点。

与其观点不同的是:张斌先生主编、齐沪扬著的《现代汉语短语》中指出:“所谓的离合词,是述宾关系而非述补关系,是动词性的而非其他功能的,是双音节的而非多音节的。

离合词名词解释

离合词名词解释

离合词名词解释
离合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词组合而成的新词,这些词在语音和语义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离合词在中文中广泛使用,丰富了词汇资源,增加了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离合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左合词和右合词。

左合词指的是主要的意义在前面的词,右合词则是主要的意义在后面的词。

左合词和右合词的意义往往是互补的,两部分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离合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透明构词和借义构词。

透明构词是指离合词的意义可以通过两个部分词的字义直接推测出来,例如“面包”就是由“面”和“包”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意义是用面
粉做成的食物。

而借义构词则是指离合词的意义不完全可以通过两个部分词的字义推测出来,需要借助语境或者常识进行理解,例如“黑夜”就是由“黑”和“夜”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意义是
指天黑的时候。

离合词的意义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合并概念:两个部分词可以合并成一个新的概念,例如“鸟笼”就是指用来装鸟的笼子。

2. 修改属性:一个部分词可以修饰另一个部分词的属性,例如“红花”就是指花的颜色是红色的。

3. 表示关系:两个部分词之间有着某种关系,例如“父母”就是
指父亲和母亲。

4. 指代意义:一个部分词可以指代另一个部分词,例如“行李”就是指旅行时携带的物品。

离合词的运用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出各种各样的词语,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离合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学校”、“火车”、“电视”等等,这些离合词使
得我们能够用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出复杂的概念和意义。

汉语“离合词”性质及成因再探

汉语“离合词”性质及成因再探

汉语“离合词”性质及成因再探陈树【摘要】判定“离合词”的性质需要区分词的储存状态与使用状态,“离合词”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关系固定的词,它在言语语境中有构词语素离用和合用两种形式.中古以后白话中动补句法结构的发展成熟是复合词离用的外部诱因,支配式双音词语义结构特点及上古汉语奠定的单音语素占主体的词汇格局是复合词离用的潜在内因,复合词离用形式在语用中变化发展.【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42)002【总页数】6页(P150-155)【关键词】离合词;言语;动补结构;单音语素【作者】陈树【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离合词”这一概念是由陆志韦在《汉语的构词法》[1]92中提出来的,该名称用来指称汉语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有些复合词意义上具有整体性,不等于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但在使用过程中,又出现语音形式分离的情况。

据王素梅统计,《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中划有离合词标志“//”的双音词数量达3228个。

[2]这说明“离合词”不是语言使用中出现的个别现象,而是汉语复合词自身的一个特点。

汉语中的“离合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离合词”的结构类型、扩展形式、性质归属、产生原因、语用特点以及与该现象有关的汉语教学和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但由于现象的复杂性,“离合词”在定性、成因等关键问题上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我们认为,汉语“离合词”现象是语义、语法、语用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尝试从多维视角综合考察,并将该现象置于汉语发展史中加以分析和解释。

一、汉语“离合词”的性质判定目前对汉语“离合词”现象的性质判定,有“词说”、“离则为短语合则为词说”、“中间状态说”、“词组说”等几种情况。

[3]4学者讨论的焦点在于“离合词”是词还是词组,它牵涉到词和词组的界限问题,而词和词组划界又是关系汉语研究整体框架的重大问题,大家在划界标准上往往是见仁见智,所以“离合词”的性质讨论一直没有定论。

郭锐 离合词

郭锐 离合词

郭锐离合词1. 什么是离合词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由两个独立的单字组成,分别为形容词和动词。

这两个单字在语义上相互独立,但在形式上却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新的意义完整的词汇单位。

离合词的形式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者“动词+形容词”,其中形容词通常在前,动词在后。

离合词的特点是:形容词和动词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成分,也没有任何连接标志。

它们之间彼此相对独立,但又通过语境和意义联系起来。

2. 离合词的分类根据离合词的构成方式和意义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定式离合和非定式离合。

2.1 定式离合定式离合指由固定搭配而来的离合词。

这类离合词具有固定的构成方式和固定的意义。

例如,“明亮”、“干净”、“湿润”等都属于定式离合。

2.2 非定式离合非定式离合指由非固定搭配而来的离合词。

这类离合词的构成方式和意义可以根据语境和需要进行变化。

例如,“矮小”、“高大”、“慢悠悠”等都属于非定式离合。

3. 离合词的特点与应用3.1 特点离合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类,在汉语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形式紧凑:离合词由两个单字组成,形式简洁明了。

•意义独立:形容词和动词之间在语义上相互独立,但又通过语境联系起来。

•意义丰富:离合词的意义往往比单字更为丰富,可以表达更加精确的含义。

3.2 应用离合词在汉语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文学、新闻、广告等。

它们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信息,并且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在文学创作中,离合词常被用于描绘景物、人物或情感状态。

通过使用离合词,作家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事物的特征,并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新闻报道中,离合词可以用来概括一个事件或现象。

通过使用离合词,记者可以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在广告中,离合词常被用于产品宣传。

通过使用离合词,广告商可以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4. 郭锐离合词的应用郭锐是一位著名的汉语作家和语言学家,他对离合词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锐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离合词来丰富语言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年1月 第1期 V o1.1 January 2013
-73-
浅析汉语中离合词的结构类型
郭艺丁 新乡学院文学院
【摘 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独有的现象。

它是指“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

虽然这一定义揭示了离合词的本质和特点,但人们对离合词的具体结构类型却不甚清楚。

【关键词】离合词 结构类型 插入成分 一 离合词的性质
“离合词”的叫法最早由陆志韦提出,即动宾格的复合词,如能扩展,在扩展时是一个词,扩展后它们至少是两个词,这类词即为离合词。

笔者较为赞同张宝琳、赵淑华的观点,即“离合词是词,不是短语,但它又可以扩展,不同于一般的词,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一种特殊的,可以具有两种不同形态的词”。

二 离合词的结构类型(未拆分时)
语言学界习惯于按照离合词的内部结构即构成离合词的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式离合词、动补式离合词、联合型离合词和偏正式离合词。

本文介绍前三种形式。

1.动宾式离合词
第一,动宾式离合词的分类动宾式离合词是由单音动词性语素和单音宾语构成,两个语素之间为动宾关系。

常见的离合词中动宾式占主要部分。

动宾式离合词根据动词所带宾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动名式、动动式、动形式和动副式等四种类型。

本文介绍前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动+名”式离合词。

动名式离合词指的是动词性成分所带的宾语是名词性质的,如:撇嘴、挖角、犯规等,这种离合词在数量上远远超出动形式和动动式离合词。

根据构成动名式离合词的两个语素的粘着程度可以将动名式离合词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

一类是两者皆为粘着语素,这类离合词较少,如:措辞、集邮、募款、鞠躬、保密、负责、劳驾等。

构成离合词的两个语素都不能单独成词,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可以离析,意义相互依存。

另一类是动词性语素是自由语素、名词性语素为粘着语素。

动词性语素可以独立成词,构词能力强,而名词性语素相对来说不可以独立成词。

这类离合词主要有救驾、借款、调职、拜堂、修面、塌方等。

第二种类型:“动+动”式离合词。

动宾式复合词,除了“动+名”形式外,还有“动+动”式,即动词性语素所带宾语也是动词性质的。

“动+动”式离合词如:罢教、报到、抱怨、备战、补缺、布防、撤防、成交、出诊等。

第二,动宾式离合词的插入成份。

动宾式离合词的插入成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句中用“了”、“着”、“过”扩展。

如果强调动作已经完成,用“了”扩展。

例如,“劳动人民翻了身了。

”“他辞了职了。

”这种情形,一般有句尾“了”,或者后面还有其他动作紧接着发生。

如果强调的是动作的持续,用“着”扩展。

例如,“他正吃着饭呢。

”“门口有两个人站着岗。

”能用“着”扩展的离合词,比用“了”和“过”扩展的数量少。

第二种情况:插入时制助词“的”。

这里笔者采用了张谊生中的观点,他认为“几点收的摊、什么时候毕的业、在那儿洗的澡、当时怎么结的婚”中的“的”都是“时制助词”,作为动词性成分的后缀。

例如,“刘巡长,上两次的钱,可都是您经的受!”“这搁往年都是大成帮的忙。


第三种情况:动宾型离合词原式前一般不能加定语,而扩
展式动词性成分与宾语之间可以插入定语。

其中,定语可以是名词性成分、疑问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形容词、“这么”+形容词、“那么”+形容词、数量短语等,有的时候定语还不是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插入疑问代词“谁”、“谁的”、“什么”等。

例如,“你又要告谁的状了?”“他中了什么邪?”两个语素之间插入“什么”时,如果是动词性语素重读,语调平缓,一般表示对动作和行为的否定、不满、不高兴、不赞成、不愿意或不屑等,“什么”表达的是虚义。

如果动宾式离合词之间插入数量短语、形容词等成分后充当动词性成分的补语,形成“动词+补语+形容词”结构。

这些补语主要包括:数量补语、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

2.动补式离合词
一种是动趋式离合词,即动补结构中的补语为趋向动词。

前一字为有表述功能的动字,后一字往往表示动词性成分的趋向,如“上来”、“下来”、“回去”、“回来”、“下去”等。

这里的动趋式本身大多有几种意义,但作为离合词来使用的时候,其意义不是其构成语素的意义的简单相加。

这种离合词有两种扩展方法,扩展后为动补结构的短语,中间插入“不”、“得”。

例如能跨过这道沟吗(合)——“跨得过这道沟吗”(分)。

另一种是动结式离合词,即前一字为有表述功能的动字,后一字往往表示动词性成分的结果,这时动补结构中的补语为形容词或者动词。

这类离合词有:揭穿、推翻、打倒、抓紧、挨近等。

这种离合词也有两种扩展方法:中间只能插入“得”或“不”,表示动作或行为能不能实现。

例如:“能搬动它吗?”(合)——“搬得动它吗?”(分)类似的还有:“分得/不清、”“离得/不开、”“打得/不败”等。

3.联合式离合词
一种是合时为联合式合成词,离时一般为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四字格。

这样的离合词的两个构词成分大多为名词。

例如:“噢,这么大的事可得和牛志诚商量好啊。

”“老人家昏花的小眼七凄八惶扫描。

”句中的“凄惶”一词中插入“八”构成“七凄八惶。

不论是合还是离,其结构均为联合型。

另一种是合时为联合式合成词,离时为动补式短语。

两个构成成分都是动词性的,这些词合时为动词,分开扩展时,就不是并列形式,而是构成动补结构的短语。

这种类型中间插入“不”“得”。

例如,“他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合)——他达不到这个要求(分)”。

参考文献
[1]张涤华、胡裕树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K ].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1988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