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磷去除方法

合集下载

去除总磷的方法

去除总磷的方法

去除总磷的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讲讲去除总磷这档子事儿!你说这总磷啊,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老在水里捣乱。

那怎么把它给赶跑呢?咱先得搞清楚它是咋来的。

这总磷啊,可能是从生活污水里溜出来的,也可能是工业废水带来的,甚至是农田里的肥料跑错地方跑到水里啦!那去除它的办法呢,就像是咱对付调皮小鬼的各种招数。

比如说,有一种方法就像个厉害的大网,能把总磷给捞起来,这就是化学沉淀法。

就好比你捞鱼似的,把那些磷给一网打尽!加些化学药剂进去,让磷乖乖地沉淀下来,然后把这些沉淀的东西弄走,这不就把磷给除掉啦?还有生物法呢,这就像是请了一群勤劳的小卫士。

微生物们可厉害啦,它们能把总磷当作食物给“吃”掉。

你想想看,这些小卫士在水里努力工作,把那些讨厌的磷一点点消灭掉,多棒啊!物理法也不错呀,就像个细心的筛选员。

通过过滤啊、吸附啊这些手段,把磷给挑出来或者粘住。

这就好比是在一堆沙子里把小石子给捡出来一样。

咱就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吧,你家里的水要是总磷超标了,那可不行呀!就好像你家里进了一群捣乱的小老鼠,得赶紧想办法把它们弄走。

不然这水还能用吗?再想想那些工厂,如果不把总磷处理好就排放出去,那不是害了咱们的江河湖泊嘛!那水里的鱼儿怎么办?那些美丽的水草怎么办?咱们喜欢去的河边还能愉快地玩耍吗?所以啊,去除总磷可不是小事儿,这关系到咱们的生活环境,关系到咱们的未来呀!大家都得重视起来,用各种方法把这个调皮的小鬼给赶跑。

让咱们的水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这样咱们才能放心地用水,开心地享受美好的大自然呀!总之,去除总磷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找到最适合的方法,把这个麻烦制造者彻底解决掉,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污水处理中的总磷去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总磷去除技术

处理效果比较
化学沉淀法
处理效果最好,磷的去除率可 达90%以上。
生物除磷法
处理效果相对稳定,但受环境 条件影响较大,去除率一般在 80%左右。
吸附法
处理效果较好,但吸附剂再生 困难,处理效果不稳定。
离子交换法
处理效果较好,但技术复杂, 成本较高。
经济性比较
01
化学沉淀法
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污水处理 。
技术优势
适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处理,处理效率高。
吸附法在含磷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吸附法原理
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磷。
实际应用案例
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吸附剂,对含磷废水具有优异吸附性能 ,且可再生利用。
技术优势
处理效果好,适用于低浓度含磷废水处理。
结晶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1 2
结晶法原理
该方法适用于高浓度磷废水的处理, 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吸附法
01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磷元素从污水中去除。常用 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硅藻土等。
02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低浓度磷废
水的处理。
吸附法的缺点是吸附剂用量较大,再生困难,且处理成本较高
03 。
结晶法
实际应用案例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通过合理调控厌氧、好氧环 境,有效降低总磷浓度,满足排放标准。
技术优势
成本低、操作简便、无化学残留。
化学沉淀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化学沉淀法原理
通过向废水中投加药剂,使磷以沉淀物形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实际应用案例
某化工厂采用铝盐和镁盐作为沉淀剂,处理含磷废水,取得良好效 果。

奥贝尔氧化沟去除总磷的效率

奥贝尔氧化沟去除总磷的效率

奥贝尔氧化沟去除总磷的效率在当今的水处理领域,奥贝尔氧化沟技术以其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特性,成为去除总磷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奥贝尔氧化沟在去除总磷方面的效率及其背后的原理。

奥贝尔氧化沟,又称为A2O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技术。

其通过厌氧、缺氧、好氧三个环境的交替运行,实现对氮、磷的高效去除。

在好氧阶段,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吸收污水中的磷,并将其储存在细胞内。

随着污泥的排放,磷被有效地从系统中去除。

在众多实验和应用案例中,奥贝尔氧化沟在去除总磷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其效率不仅受限于进水总磷的浓度,还与反应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以及污泥龄等密切相关。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奥贝尔氧化沟的总磷去除率可稳定在90%以上,甚至达到95%。

那么,是什么让奥贝尔氧化沟在去除总磷方面具有如此高的效率呢?首先,其独特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设计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聚磷菌能够高效地吸收和储存磷,反硝化菌也能有效地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降低了回流液中硝酸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其次,奥贝尔氧化沟中的混合液循环流动模式确保了污水与污泥的充分接触,有利于磷的转移和去除。

同时,该工艺通过合理的污泥龄和排泥量控制,实现了活性污泥中聚磷菌的有效富集,进一步提高了除磷效率。

此外,奥贝尔氧化沟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即使在进水总磷浓度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运行调整,其仍能保持较高的除磷效率。

这种稳定性对于维护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奥贝尔氧化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高盐度、高毒性或高氨氮浓度的污水可能对微生物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降低除磷效果。

因此,针对这些特定情况,需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或优化措施以确保奥贝尔氧化沟的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奥贝尔氧化沟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除磷技术,在合适的条件下展现出高效的除磷性能。

其独特的工艺设计和多变的运行条件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净水厂去除总磷总氮的工艺

净水厂去除总磷总氮的工艺

净水不仅仅是去污,更是保护水质——净水
厂去除总磷总氮的工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短缺和水体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水质污染主要是污染物总量大,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总磷和总氮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常见于污水和工业废水。


了保护水质,减少污染排放,净水厂采用了去除总磷总氮的工艺。

净水厂采用的去除总磷总氮的工艺主要有生物处理法、化学除磷法、吸附、深度过滤等。

其中,生物处理法是将废水中的总氮、总磷
和有机物通过好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
成无机氮、磷盐物,使其转化成生物可稳定利用的形态,从而实现去
除的过程。

化学除磷法则采用化学试剂等反应剂将废水中的总磷直接
转化成水中不溶性的沉淀,通过吸附或深度过滤进行分离。

这些技术
的主要原理是依靠微生物和化学反应吸附、分离、去除污染物。

净水厂在运用去除总磷总氮的技术时,需要注意不仅要考虑投资
成本和处理效果,更要充分考虑后期的运行维护,提高处理工艺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净水厂还应重视投入科研成果的应用,加强技
术研究,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果,保护水体健康。

因此,净水不仅仅是去污,更是保护水质和保障公共卫生健康的
重要举措。

净水厂在去除总磷总氮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技术
手段,提高处理效率,保证水体的安全和健康。

高效沉淀池对总磷、ss去除说明

高效沉淀池对总磷、ss去除说明

高效沉淀池对总磷、ss去除说明
高效沉淀池是一种常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沉淀装置。

它通过物理的沉降作用将污水中的总磷和悬浮颗粒物(SS)从水中去除。

高效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沉积性物质迅速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层。

在高效沉淀池的设计中,通常会采用一些辅助装置如结构物和板块等,以增加污水与污泥的接触面积,加快沉淀速度和效果。

对于总磷去除,高效沉淀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污泥沉淀来实现。

总磷在污水中主要以无机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

这些磷酸盐和有机磷会与污泥颗粒结合并沉淀到池底,从而达到总磷的去除效果。

此外,高效沉淀池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化学剂如铁盐、铝盐等,以增强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总磷去除效果。

对于悬浮颗粒物(SS)的去除,高效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将颗粒物从污水中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层。

在高效沉淀池的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到污水的流速、搅拌装置、沉淀时间等因素,以保证颗粒物的沉淀效果。

此外,高效沉淀池中还可以结合其他工艺单元如格栅、沉砂池等,以进一步提高SS的去除效果。

总之,高效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物理的沉淀作用对总磷和SS进行去除。

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去除效果好等优点,在实际的污水
处理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总磷和氨氮去除工艺流程

总磷和氨氮去除工艺流程

总磷和氨氮去除工艺流程英文回答: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es are essenti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bodi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 are several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available for the removal of these contaminants, and I will discuss two commonly used processes: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BNR) is a widely used process that utilizes microorganisms to remove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This processtypically involves two stages: the anaerobic stage and the aerobic stage. In the anaerobic stage, phosphorus-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are utilized to take up phosphorus in the form of polyphosphate. These PAOs store the phosphorus within their cells. In the subsequent aerobic stage, nitrifying bacteria convert ammonia nitrogeninto nitrate through a process called nitrification. The nitrate is then further converted into nitrogen gas through denitrification by denitrifying bacteria. This process effectively removes both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from the wastewater.Chemical precipitation is another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In this process, chemicals such as iron salts (e.g., ferric chloride) or aluminum salts (e.g., alum) are added to the wastewater. These chemicals react with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to form insoluble precipitates. The precipitates can then be separated from the wastewater through sedimentation or filtration. This method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for phosphorus removal, as the precipitates formed are usually highly insoluble. However, it may not be as efficient for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as the precipitates formed may still contain some soluble ammonia nitrogen.Both of these processes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BNR is a biological process that can achievesimultaneous removal of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It is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s it does not require the addition of chemicals. However, it requires careful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o ensure efficient nutrient removal. Chemical precipi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a simpler process that can achieve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used as a standalone treatment or as a polishing step af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However, it requires the addition of chemicals, which canbe costly and may generate sludge that needs to be properly disposed of.中文回答:总磷和氨氮去除工艺流程在废水处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水体和环境的保护。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下的电化学反应加强絮凝过程,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

其中,电絮凝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

氨氮在中水中的存在会导致水体中氨气和氨基化合物浓度升高,从而影响水质。

“氨氮去除”的最常用方法是生物法和化学法,但是这些方法一般需要长时间才能使氨氮得到有效去除。

而电絮凝法则可以有效地加速氨氮的去除过程。

电絮凝法把极板和电解质分别安置在中水中,通过外加电压使电解液产生电解过程,使极板产生电荷,从而吸引中水中的颗粒物聚集。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物理聚集和化学絮凝相互作用来生成固体;同样地,添加吸附剂可以吸附部分不可溶的颗粒物。

氨氮在这个过程中会与产生的一些草酸等化学物质反应,从而形成草酸铵、氮气和水等物质,使氨氮得到去除。

同样的,电絮凝法也有很好的效果去除水体中的总磷。

总磷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的富营养化物质,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大量存在会导致湖泊动植物死亡、产生藻类水华等水质问题。

传统的去除总磷的方法主要有生化法、化学法、物理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缺陷,比如生化法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而化学法可能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等。

电絮凝法将电场作用于中水中的总磷,从而使总磷形成颗粒并聚集在极板上,并结合化学反应进一步净化水体。

电絮凝法合理设计电极和电解液,在中水中形成化学聚集和物理聚集的效果,从而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污水厂总磷高了怎么处理

污水厂总磷高了怎么处理

污水厂总磷高了怎么处理?
一、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
1、现场生化处理中,好氧段的聚磷菌,无法大量摄取溶解性磷;
2、排泥不畅,二沉池中的氮气附着污泥上浮,导致沉淀效果不理想,无法聚磷;
3、二沉池增加还原,会使电位增高,造成磷释放,也是污水总磷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总磷超标的常用处理方法
1:调整工艺
通过调节微生物营养比例、DO值、污泥浓度等因素,调整生化处理效果,提高生化去除率;
建议:厌氧池的溶解氧可控制在0.2mg/L以下,且在污泥浓缩池需要及时脱泥、排泥,不要让污泥的停放时间过长,以免反硝化。

2:投加化学药剂
>可将澄清池改为吸附池,向中投加石灰、活性炭等吸附剂。

原理:通过吸附、分离污水中的磷,达到去除的效果。

但是有个无法忽视的缺点就是成本高。

>直接在后端投加除磷药剂
原理:污水磷经生化工艺后,一般都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且不会太高,除磷剂对此类含磷废水,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磷去除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0.5mg/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反应方程举例如式1。

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所以必须区分化学沉析和化
学絮凝的差异。

FeCl3+K3PO4→FePO4↓+3KCl式1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
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

在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

如果利用沉析工艺实现相的转换,则当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属盐药剂后,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转换成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属盐,也会同时产生非溶解性的氢氧化物(取决于PH值)。

另一方面,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

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熟石灰)。

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

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Al3+和Fe2+盐和石灰。

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

二价铁盐仅当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价铁盐时才能使用。

Fe2+在实际中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气沉砂池或采用同步沉析工艺投加到曝气池中,其效果同使用Fe3+一样,反
应式如式2、3。

Al3++PO43-→AlPO4↓pH=6~7 式2
Fe3++PO43-→FePO4↓pH=5~5.5 式3 与沉析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所以对于各种不同的金属盐产品应注意的是金属的离子量,反应式如式4、5。

Al3++3OH-→Al(OH)3↓式4
Fe3++3OH-→Fe(OH)3式5 金属氢氧化物会形成大块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还会吸
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在以化学除磷为目的化学沉析反
应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但在分离时有机性胶体以及悬浮物的凝结在絮凝体中则是决
定性的过程。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响的,金属磷酸盐的溶解性同样也受PH的影响。

对于铁盐最
佳PH值范围为5.0~5.5,对于铝盐为6.0~7.0,因为在以上PH值范围内FePO4或AIPO4的溶解性最小。

另外使用金属盐药剂会给污水和污泥处理还会带来益处,比如会降低污
泥的污泥指数,有利于沼气脱硫等。

由于金属盐药剂的投加会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Cl-或SO2-4离子含量增加。

如果沉析药剂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话,则需特别加以注意。

投加金属盐药剂后相应会降低污水的碱度,这也许会对净化产生不利影响。

当在同步沉析工艺中使用硫酸铁时,必须考虑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另外,如果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使用金属盐药剂除磷时必须考虑铝或者铁负
荷对农业的影响。

除了金属盐药剂外,氢氧化钙也用作沉析药剂。

在沉折过程中,对于不溶解性的磷
酸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Ca2+,而是OH-离子,因为随着pH值的提高,磷酸钙的溶解性降低,采用Ca(OH)2除磷要求的pH值为8.5以上。

磷酸钙的形成是按反应式6进行
的:
5Ca2++3po43-+OH-→Ca5(PO4)3OH↓pH ≥8.5式6 但在pH值为8.5到10.5的范围内除了会产生磷酸钙沉析外,还会产生碳酸钙,这也许会导致在池壁或渠、管壁上结垢,反应式如式7。

Ca2++CO32-→CaCO3式7
与钙进行磷酸盐沉析的反应除了受到PH值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碳酸氢根浓度(碱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PH值惰况下,钙的投加量是与碱度成正比的。

对于软或中硬的污水,采用钙沉析时,为了达到所要求的PH值所需要的钙量是很少的,具有强缓冲能力的污水相反则要求较大的钙投加量。

化学沉析工艺是按沉析药剂的投加地点来区分的,实际中常采用的有:前沉析、同步沉析和后沉析或在生物处理之后加絮凝过滤。

(1)前沉析
前沉析工艺的特点是沉析药剂投加在沉砂池中,或者初次沉淀池的进水渠(管)中,
或者文丘里渠(利用涡流)中。

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
的需要。

相应产生的沉析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则在一次沉淀池中通过沉淀而被分离。

如果生物段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则不允许使Fe2+药剂,以防止对填料产生危害(产生黄锈)。

前沉析工艺(如图2所示)特别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增加化学除磷措施),
因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去除磷,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

常用的沉
析药剂主要是生灰和金属盐药剂。

经前沉析后剩余磷酸盐的含量为1.5-2.5mg/1,完全能
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对磷的需要。

(2)同步沉析
同步沉析是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除磷工艺,在国外约占所有化学除磷工艺的50%。

其工艺是将沉析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出水或二次沉淀池进水中,个别情况也有将药剂投加在曝气池进水或回流污泥渠(管)中。

目前很多污水厂都采用,如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就是采用的同步沉析,加药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比较小。

(3)后沉析
后沉析是将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质的分离在一个与生物设施相分离的设施中进行,因而也就有二段法工艺的说法。

一般将沉析药剂投加到二次沉淀池后的一个混合池(M池)中,并在其后设置絮凝池(F池)和沉淀池(或气浮池)。

对于要求不严的受纳水体,在后沉析工艺中可采用石灰乳液药剂,但必须对出水PH 值加以控制,比如采用沼气中的CO2进行中和。

采用气浮池可以比沉淀池更好地去除悬浮物和总磷,但因为需恒定供应空气而运转
费用较高。

各种化学磷工艺的优缺点一览表
工艺类型优点缺点
前沉析工艺能降低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平均其负荷的波动变化,因而可以降低能

现有污水厂易于改造实施;总污泥产量增;
对反硝化反应造成困难(底物分解过多);
对改善污泥指数不利
同步沉析工艺通过污泥回流可以充分利用沉析药剂;
如果是将药剂投加到曝气池中,可采用价格较便宜的二价铁盐药剂
金属盐药剂会使活性污泥重量增加,从而可以避免活性污泥膨胀;
同步沉析设施的工程量较小。

采用同步沉析工艺会增加污泥产量;
采用酸性金属盐药剂会使PH下降到最佳范围以下,这对硝化反应不利;
磷酸盐污泥和生物剩余污泥是混合在一起的,因而回收磷酸盐是不可能的,此外在厌氧
状态下污泥中磷会再溶解;
由于回流泵会絮凝体破坏,但通过投加高分子絮凝助凝剂减轻这种危害。

后沉析工艺磷酸盐的沉析是和生物净化过程相分离的,互相不产生影响;
药剂的投加可按磷负荷的变化进行控制;
产生的磷酸盐污泥可以单独排放,并可以加以利用,如用做肥料。

后沉析工艺所需要的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但当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采用后沉析工艺可以减小生物处理
二次沉淀池的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