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演变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微博危机传播及控制策略

微博危机传播及控制策略
黄强拆 事件 中 , 当事人第一 时间通过手 机
机传播 的天然舆论载体 , 但同时也成为谣 言传播 的载体和不满情绪的导火索 。

进行 “ 微博 直播 ”, 主流媒 体基 于专业精 神对消息进行整理 , 通过实地调查等手段 去伪存 真,有效提高 了信息 的可信度 、 权
威性和深度 , 从而很 大程度上稳定 了公众
绪在很大程度上适合大众的传播心理 , 导

微 博时代 的危机信息传播
致负面信息的扩散极为神速 。
今年 高考 的 自杀事件 就是通 过微博 发布信息 而引发的一场危机 。 今年 6月 8 日, 正是 全国高考的 日子 。 当天中午 , 一名
传播学 中, 危机效应 主要 表现在新 闻 扩散效应和集合效应两个方面 。 闻扩散 新 效应 的特征表现 为新 闻事件 的扩 散程度

的 《 0 0中国危 机管理年度报告 》 21 中称 ,
网络媒体 正 E益成 为危机舆 情 的首发媒 t 体 。0 0年影 响较 大 的危机 舆情 事 件 由 21
网 络首 发 的 比例 从 2 0 0 9年 的 5 %上 升 到 3
6 %, 7 微博 更是 异军突 起 , 为危机舆 情 成 事件 曝光 的主渠道之一 。 微博因 自身 的即 时 性 、 动性 、 移 互动性 等特点 使其成 为危
的情 绪 。 在这些事 件 的传播 中 , 微博信 息
2n 第9 2 o年 期 3
为 “ 级 仍 ”的 网友 发 布 微 博 称 , 回 巅 隆
这个信息链接到 “ 注” 他微博 的所有 关 人, 依次类 推 , 这种关 注的 聚合 力是 以几
是 传统 概 念 中 的 ‘ 论 领 袖 … , 些 舆 这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公关策略成为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选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来源多样性:网络舆情的数据可以来源于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等多个渠道。

研究者可以通过监测这些渠道的信息来获取全面的舆情数据。

2. 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网络舆情,研究者需要掌握数据分析技术,如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抽取网络舆情的重要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3. 舆情预警系统的搭建:为了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的风险,研究者可以建立舆情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舆情变化并提前作出应对措施,以减少舆情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是紧密相关的。

网络舆情的爆发往往会给组织带来危机,而危机公关则是组织应对舆情危机的重要手段。

本节将探讨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的关系。

1. 敏锐的舆情监测: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组织可以敏锐地察觉到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化解危机。

舆情监测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公众的态度和情绪,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快速响应和信息传播: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组织需要快速作出反应并传播有效信息以减少负面影响。

通过在危机公关活动中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危机话语权,重塑公众对组织的认知。

3. 多元化的危机公关策略:组织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危机公关策略,如积极回应、危机管理、危机沟通等。

这些策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组织的利益。

三、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策略研究,研究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来深入探讨这一议题。

微博传播对品牌危机公关策略的影响研究

微博传播对品牌危机公关策略的影响研究

微博传播对品牌危机公关策略的影响研究品牌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品牌危机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风险。

如何有效应对品牌危机,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尤其是微博这样的即时通讯平台,它对品牌危机公关策略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本文将以微博传播为视角,探讨品牌危机公关策略在这一新媒体环境中的相关问题。

首先,微博平台作为一个广泛、开放的社交媒体工具,为品牌危机传播提供了高速、庞大的传播渠道。

用户通过微博可以快速传播信息,这意味着品牌危机事件很容易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传播的速度更快,触达范围更广,这对品牌危机公关策略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微博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公关策略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产生了变化。

在微博上,品牌危机相关的信息以短小、简练的形式呈现,很容易被用户接收和转发。

这就要求企业在设计危机公关策略时,要采取更加直接、简练的沟通方式,以引起用户的注意和共鸣。

同时,微博平台又是一个用户生成内容为主的社交媒体,用户的意见和评论对产生品牌危机事件的诱因、处理过程和结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品牌危机公关策略还需要注意在微博平台上与用户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以积极回应用户的关切和质疑。

第三,微博平台对品牌危机公关策略的执行提出了挑战。

由于微博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品牌危机事件往往会迅速扩散并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

品牌在微博上的危机公关策略必须迅速响应,及时发布信息,以控制和引导事件的发展。

否则,企业可能无法有效地掌控舆论场,丧失危机公关的主动权。

此外,由于微博平台是一个高度互动的社交媒体,负面信息和评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散播,形成舆论的攻击。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及时回应和积极互动,尽可能避免负面信息的蔓延,以保护品牌形象和信誉。

另一方面,微博传播也为品牌危机公关策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式。

企业可以利用微博平台及时、全面地发布品牌危机事件的真相和处理情况,以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

社交媒体的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

社交媒体的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

社交媒体的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了无限商机,但与此同时,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管理社交媒体舆情,及时应对潜在的危机,成为了每个企业和组织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的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舆情管理的重要性舆情是指社会上有关特定议题的舆论表达和情绪反应,而舆情管理则是指通过收集、监测和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舆情信息,及时做出应对,以维护企业和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舆情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机预警:社交媒体的变化快速而广泛,用户随时都在传递信息。

通过对社交媒体的监测和分析,企业和组织可以及时获知公众对特定事件或议题的反应,从而预测可能产生的危机。

2.品牌维护:社交媒体是企业和组织与公众直接互动的平台,公众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良好的舆情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负面信息,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护企业和组织的品牌声誉。

3.舆论引导: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往往影响公众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舆情管理,企业和组织可以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并针对性地引导舆论,提高公众对企业和组织的认可度和好感度。

二、社交媒体舆情管理的方法社交媒体舆情管理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方法:1.设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团队:企业和组织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负责社交媒体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包括设置监测关键词、定期收集舆情信息、进行情绪分析等。

该团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2.制定舆情管理规范:企业和组织需要制定舆情管理规范,明确社交媒体舆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每个员工都应该知道如何应对负面舆情,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积极参与和互动:企业和组织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参与和互动,及时回应用户的问题和反馈,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也要注意对用户意见的收集和整理,以获取更多的用户反馈信息。

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演变路径研究

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演变路径研究
1 1 相关理 论 . 关 于网络舆情 , 国内众多学者给 出
最早 、 著名 的微博 是 E a la 在 20 最 vnWii l ms 06年
推 出的 T ie。国 内, w tr t 新浪 、 腾讯 、 狐 、 搜 网易 四大 门
了 自己的定义 , 比如 中山大学周如 俊认 为网络舆 情就 是在互 联 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 “ 焦点 ” “ 、 热点” 问题
情的 2条演变路径和危机 沟通视 角下微博舆情 的 3条演 变路径 , 掌握 它们的演变规律 , 以帮助危机 管理者根据 危 可
机传播的 内在机理 , 效消除或化解舆情危机 , 有 达到 良好的沟通效果。
关键词
危机沟通
微博
网络舆情
演 变路径
公共事件
A 文章编号 10 — 9 5 2 1 )7 0 2 — 4 0 2 16 (02 0 — 0 1 0
lfo a y p t wa s o imb o u lc o i i n fo t e p r p c v fc ii o u n r a i h y f M c l g p b i p n o r m e s e t e o rss c mmu ia o a d l an n h i v l t n p t r s r i h i n c t nIn e r i g t er e o u o a t n ,c i s i i e s ma a e a f e tv l mo e o is v e p b i p n o rssa d a h e eb t rc m n g r C e f c ie y r n e v rd sole t u l o i n ci i n c i v t o h c i e e o h e c ii p a n . ft rss s r d g e i Ke r c ssc mmu i a o s mi r b o I t me u l p n o e o u o ay p t wa s p b i v n s y wo ds r i o i nct n i co lg n e tp b i o i i n c v lt n r a i h y u l ee t c u c t n e fc a e n t e i n rme h im i i n a o fe t s d o e c a s b h n n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渠道分析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渠道分析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渠道分析一、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渠道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

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和渠道,对于有针对性地干预和管理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1. 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与渠道社交媒体平台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路径和渠道之一。

其中,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信息传播快速且辐射范围广,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环节。

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发表的言论和内容往往会被其他用户转发、评论、点赞,进而引发热议和影响舆论方向。

2. 新闻媒体的传播路径与渠道新闻媒体是传统舆情传播的主要路径和渠道之一,而在网络时代,新闻媒体也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渠道进行信息传播。

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引发和传播网络舆情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闻报道的内容、角度和评论在网络上被转载、评论和引用,进而形成舆论热点话题。

3. 微信公众号与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与渠道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平台成为了独立媒体的新形态,也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渠道。

自媒体在这些平台上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发布信息,其内容和观点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传播,从而影响舆论形成。

4. 网络论坛和社区的传播路径与渠道网络论坛和社区是用户自由交流的场所,也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路径和渠道。

用户在论坛和社区中发布的言论和信息,经过其他用户的回应和互动,往往会在相应的圈子内迅速传播,进而影响舆论走向。

5. 在线新闻评论与转发的传播路径与渠道在大多数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对新闻进行评论和转发,形成一种链式传播效应。

这些在线评论和转发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舆情传播的重要路径和渠道。

二、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与挑战1. 速度快:网络舆情传播迅速,信息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扩散到大范围,形成舆论热点。

2. 来源广泛: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广泛,可以由个人、机构、媒体等多方面发布,使得舆情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 信息碎片化:网络舆情传播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信息片段被不同用户转发、评论和引用,导致信息的失真和误读。

微博热点话题的舆情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微博热点话题的舆情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微博热点话题的舆情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

微博上的热点话题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娱乐、体育、科技、社会等,这些话题对于了解公众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把握微博热点话题的动态,并预测相关舆论发展,需要借助有效的分析方法。

舆情分析是指对社会舆论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的过程。

微博作为人们发布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给舆情分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进行微博热点话题的舆情分析时,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本挖掘方法:通过分析微博中的文本数据,挖掘出其中隐藏的知识和关系。

文本挖掘可以包括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实体识别等技术。

例如,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微博文本进行分类,将其归类为正面、负面或中性。

同时,可以通过情感分析了解用户对于特定话题的情绪倾向,从而更好地把握舆论态势。

2. 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微博上的用户关系网络是了解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信息传播路径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和社交网络结构,可以揭示用户之间的影响力、信息传播模式等。

例如,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分析找出在某一话题上具有影响力的关键用户,从而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

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微博上的热点话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研究舆论的发展趋势和周期性。

例如,可以绘制话题在微博上的讨论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进而预测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除了舆情分析,预测微博热点话题的舆情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预测舆情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制定决策,及时回应和引导社会热点问题。

为了预测微博热点话题的舆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关键词和话题挖掘:通过对微博上的关键词、话题进行挖掘和分析,找出与舆论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并对话题进行分类和预测。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讨论的关键词,提前发现新的热点话题,并估计其未来的影响力。

2.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微博话题的讨论数量进行预测。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提要】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微博的本质、微博给社会动员带来的消极影响、微博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提出增强微博舆论传播引导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微博/微博舆论/问题/对策/建议互联网传播的自由性与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能力,使网络空间信息传播处于争议状态。

在传播规范的缺位、信息传播失控的情况下,会使网络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的社会效应。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开放、自由、虚拟与广泛等便利,为进行更有效、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动员创造了方便的技术平台与空间。

在享受到微博便利的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微博是可以为不同的用户使用,基于用户的使用目的而发挥作用的。

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

一、理解微博的本质理解微博,是认识微博各种社会影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1.一些微博舆论易引发现实行动微博最大的特征是涵盖了现实社会的各种组织结构与行为方式,实现了舆论传播者、行动发起者与响应者的统一。

微博提供了实时信息交流平台,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快速的信息传播需求,客观地帮助协调了跨地区、跨国界的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集体行动。

当这些事件对社会正常秩序产生负面影响时,微博的现实社会动员能力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2.微博不仅仅局限于媒体,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以第二次互联网影响力调查结果为例,网民对于“网络围观、签名等互动可以改变事态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与“相信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曝光得到解决”这三项的认可程度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4-04修回日期:2012-04-25基金项目:2012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演变路径研究”(编号:2012B060)。

作者简介:刘金荣(197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演变路径研究*刘金荣(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湖州313000)摘要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交流方式,也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播推手。

分析和厘清微博舆情的2条演变路径和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的3条演变路径,掌握它们的演变规律,可以帮助危机管理者根据危机传播的内在机理,有效消除或化解舆情危机,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关键词危机沟通微博网络舆情演变路径公共事件中图分类号G20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965(2012)07-0021-04Study on Evolutionary Pathways of Microblog Public Opinion fromthe Perspective of Crisis CommunicationLIU Jinrong(Business schoo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 313000)AbstractAt present ,Microblog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communication by the internet users.It is also the main source of socialpublic opinion and a push -hand of spreading.By analyzing and clarifying 2evolutionary pathways of Microblog public opinion and 3ev-olutionary pathways of Microblog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their evolution patterns ,crisis manager can effectively remove or dissolve the public opinion crisis and achieve better communic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inner mechanism of the crisis spreading.Key wordscrisis communicationsmicroblogInternet public opinionevolutionary pathwayspublic events0引言自2009年起,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推进,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

利益分配不均、司法不公、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矛盾等现象频发,并随时有可能被激化而引发社会矛盾升级,以至于发展成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影响社会进程。

最早、最著名的微博是Evan Williams 在2006年推出的Twitter 。

国内,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自2009年起陆续均开设微博,微博就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据CNNIC 《第2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5.13亿,手机网民人数达到3.56亿,已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微博。

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发布的2011年《舆情蓝皮书》也指出,微博异军突起,网民爆料首选媒介由博客、论坛更多地转向微博,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网络动员逐渐升温。

厘清和掌握微博舆情演变规律,通过危机沟通引导舆情尽早趋向消退或消亡阶段,最大限度减少危害性,对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1.1相关理论关于网络舆情,国内众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比如中山大学周如俊认为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1]。

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

华中科技大学纪红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第31卷第7期2012年7月情报杂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Vol.31No.7July 2012的态度[3]。

由于微博具有编辑信息的便捷性、即时广播和易转发性、内容和用户的草根性等区别于其他网络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工具的显著特性,使得微博事件可能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被曝光并迅速形成舆情,发展更迅猛,演变周期也更短,正成为产生公共危机的新手段。

在中文里“危机”一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分别代表“危险”和“机遇”两重意思,它们非常全面、具体的表达了危机的含义。

危机的英文单词是“Crisis ”,国外大部分学者对危机的定义也具有两重性。

比如,Kath-leen Fearn -Banks 把危机定义为:具有潜在负面效果的、影响组织以及其公众、产品、服务,或者其声望的一个重大事件。

她同时指出,有效的危机管理和危机沟通可以改进组织的声望[4]。

1.2研究现状综述随着微博的兴起,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显著影响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和公共事件的走向。

吴文苑提出微博舆情经历“萌芽→扩散→成熟”三个发展阶段[5];谢耘耕、荣婷指出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具有形成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平复期四个周期[6];Heather Savigny 认为作为新型交流工具的互联网对公众舆论中传统媒体和政党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潜在的挑战[7];Robert Huckfeldt 认为网络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难根据别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意见[8];徐瑗指出微博局部性优势意见的形成、局部性优势意见在网络中的扩散、网络主流舆论影响公共事件走向[9];庞平指出微博作为新型社交网络,其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新手段[10]。

网络空间特有的“极化”和“从众”效应对危机事件的产生、发展和危机沟通提出新的要求。

Bronn ,Peggy S.&Olson ,Erik L.认为危机是由可能对组织产生重大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问题所引起的[11];GranvilleKing ,III 认为能有效地回应一个危机事件事关有关组织的生存,建有危机管理团队的公司在危机事件中能够沟通和有效地回应[12];Katharine Haynes ,Jenni Bar-clay &Nick Pidgeon 指出,公众在火山爆发危机中认为风险沟通的信任顺序首先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亲戚,其次才是科学家和政府[13];吴小冰从归因理论与组织形象修复理论视角指出政府在公共危机中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可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并有助于政府形象的恢复[14];宗利永、顾宝炎指出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危机沟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主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关注基于危机沟通的网络舆情演变规律[15];彭艺也指出政府面对各种危机事件,可进行有效引导与沟通直至化解[16]。

2危机沟通视角下微博舆情演变路径分析2.1微博舆情演变路径微博舆情也是一种网络舆情,同样会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三个发展过程,构成微博舆情的完整生命周期。

具体演变有舆情萌芽、舆情形成、舆情爆发、舆情高潮、舆情消退和舆情消亡(或残留)六种表现形式。

通常,微博个体通过手机微博或者网络微博广播第一手资讯,迅速得到自身微博听众的散播,并引起微博上意见领袖的关注,同时新浪、网易、腾讯和搜狐等四大微博媒体也会做新闻报道,微博舆情开始萌芽;然后有更多的微博用户开始在各大博客、论坛、BBS 社区等疯狂转播和置顶,吸引大量网民热切评论、分享和广播,很快产生网络热点,微博舆情形成;之后网上网下各类媒体大量播报,全民关注并进行传播和发表意见,当危机主体对舆情进行掩盖或拖延,就会因为缺乏及时处置与应对而导致舆情爆发;随着社会舆论压力进一步增大,地方政府开始介入,若地方应对得当,则会引起舆情消退,否则可能导致舆情高潮阶段,群众愤怒并诱发大规模群体事件或者公共危机事件,须由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应对,使得舆情消退;当事件得到完美解决,公众满意,社会关注度下降,随着时间推移或者新的微博热点出现,微博舆情就彻底消亡或者残留。

微博舆情演变的具体路径如图1所示。

图1微博舆情演变路径由图1可知,微博舆情的演变路径主要有2条:舆情萌芽———舆情形成———舆情爆发———舆情消退———舆情消亡(或残留)。

这条路径的演变在舆情发生之前缺乏监测预警,舆情发生时缺乏有效危机沟通,导致舆情爆发,在舆论压力下地方政府紧急介入并·22·情报杂志第31卷应对得当,从而使得舆情迅速消退,网民关注度下降,并逐渐消亡或进入残留期。

比如周久耕事件,经过网民的不断挖掘和爆料,舆论压力下的地方政府紧急进行割裂处理和立案调查,最终给出公众能够接受的处理结果,使其对贪官的仇视心理得以平复。

舆情萌芽———舆情形成———舆情爆发———舆情高潮———舆情消退———舆情消亡(或残留)。

这条路径的演变经历了舆情高潮期,主要是由于危机管理者在微博舆情爆发后动态反应迟缓,拖延或掩盖事件真相,任由事态发展失控,错过最初的黄金沟通时间,导致危机事件越演越烈、管理者公信力较低、社会秩序和群众安全感恢复较慢的严重后果。

比如湖州织里征税事件,在舆情发生前缺乏主动沟通,忽视民意和解决深层的民生问题;舆情发生时缺乏处置和应对,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导致第二天事态进一步恶化,最终爆发至高潮期产生的打砸抢烧的大规模群体公共安全事件;地方政府在2天之后才以“暂停税收征收,解聘税收代征人员”进行切割应对化解危机,社会秩序恢复较慢。

2.2基于危机沟通的微博舆情演变路径将危机沟通始终贯穿于微博舆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各个时期,而不仅仅是危机发生之后的沟通,是最科学的危机管理方法。

在微博时代,地方政府或者危机管理者应当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和舆情应对机制,在微博舆情萌芽到形成期间,网民热议、分享和广播时,通过实时监测预警发现网络热点,并及时响应,通过沟通和疏导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得舆情还没有产生就进入消亡期;如果疏导不力,舆情产生后,则在全民关注阶段,积极采取有效的沟通措施则可以有效的避免危机的发生,使得舆情产生后很快进入消亡期;如果沟通不及时,错过有效的危机沟通的黄金24小时,则可能导致舆情爆发,若地方政府迅速应对、多方沟通,举措有力、得当,则可降低其危害性使得舆情消退,公众满意后关注度将会下降,之后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消除隐患,使得舆情彻底消亡,不再残留,基于危机沟通的微博舆情演变路径如图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