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传祥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寻找时传祥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寻找时传祥

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
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
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
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2019/9/16
15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 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 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
“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
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
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
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
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201“9/9哎/16呀,白让你破费了!”
19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
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
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
2019/9/16
23

寻找时传祥

寻找时传祥

在共和国的英模录上,铭刻着一个叫时传 祥的普通掏粪工人的名字。他以“宁肯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为首都干净美丽做出过 贡献。国家主席刘少奇曾握着他的手说:“你 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 的勤务员。”这在当年曾传为佳话。
“时传祥”是20 世纪50一一60年代 的劳动模范、 掏粪工人。他曾以正直、敬业、 实在的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本文的 题目“寻找时传祥”的含义是呼唤时传祥那种 “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精神。
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了环境背景。
化”的“革命”的狂飙,毁掉了一个掏粪的工人,也毁掉了共
和国的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
飞鸟集
泰戈尔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多情剑客无情剑
古龙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怀念时传祥
马祥林
身背粪桶手推车, 走街串巷掏厕所。 莫云衣裳沾污秽, 却道灵魂脱俗恶。 行业虽改光阴过, 穷且益坚志不堕。 革命工作无贵贱, 留给后人细思索。
(àn)
出差(chāi)
情绪低落的样子. 黯然:

差别(chā)
差劲(chà )
(jiǎn)
老茧:
手脚因长时间的摩擦而形成的 硬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 两 课 时 ) 4、学习时传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 有益于人民的人。
孙德宏,辽宁盖 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 大中文系,现任《工 人日报》编委、一版 主编。著作有:《困 境中的思索》、《中 观新闻论》、《中国 房地产狂潮》(合 著)、《开发商决策 论》(合著)等。

《寻找时传祥》课件(共10张PPT)

《寻找时传祥》课件(共10张PPT)
为这了一纪 个念人神一是位个失普北通京常的掏,掏粪粪工含工人人,恨,叫而北时传亡祥。
对比过去和现在人们对时传祥及环卫工人的态度
寻找时传祥
对比过去和现在人们对时传祥及环卫工人的态度
过去:“义务掏粪热”:当官的、大中学
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 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 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回粪为光荣,那会 儿来背粪得预约
弘扬时传祥为了纪念一位普来自的掏粪工人,北京龙潭公园的时传祥纪念馆开馆了
2010年春节期间,北京龙潭 公园内新落成的时传祥纪念馆迎来大 量游客。据统计,2月13日至20日的 8天时间里,纪念馆共接待游客超过 10万人次,他们通过参观感受到新中 国第一代劳动模范甘于奉献的精神。
寻找时传祥
──重访精神高原
孙德宏
走近时传祥
三十六年前,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握了一次手。 二十六年前,另一个人连真名也不能说地去了;这一个人后来知道 后,精神便有些失常,不久便也去了。
这一个人是个北京掏粪工人,叫时传祥。
另一个人是共和国的主席,叫刘少奇。
走近时传祥
作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叙述了他的哪些事迹?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过去:“义务掏粪热”: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 起背回粪为光荣,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 三十六年前,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握了一次手。 三十六年前,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握了一次手。 对比过去和现在人们对时传祥及环卫工人的态度 结论:现代社会很浮躁, 时传祥的质朴精神也感动着当代的人们——“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 二十六年前,另一个人连真名也不能说地去了; ──重访精神高原 精神家园动荡不定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京龙潭公园的时传祥纪念馆开馆了 ──重访精神高原 结论:现代社会很浮躁,

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寻找时传祥》教案及原文

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寻找时传祥》教案及原文

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寻找时传祥》教案及原文《寻找时传祥》课文原文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事沧桑。

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

在崇文门路边,遇到几位老师傅。

“时传祥?!”惊讶中便有些激动,接着,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这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万里、崔月犁副市长跟时传祥背过粪,万里还说自已是时传祥的‘第一大弟子’;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一回粪为光荣……知道吗?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可是,很快,老人们就又有些愤愤地,“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20世纪50年代,掏粪是纯体力活。

背在肩上那半人多高的粪桶有十多公斤重,装满了粪便就是五十多公斤。

时传祥每天掏完了再背,一天的总重量得有五吨。

解放后,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他觉得这没什么:“不干好,人家不方便。

”花市下四条胡同耿大爷家厕所墙倒了,砖块掉进了厕坑。

时传祥卷起袖子,用手把砖一块块捞出来,用水冲干净,再把墙头垒好,把厕所清扫干净。

1958年,运粪改用汽车了。

时传祥说:“咱要人不等车、车不等人、加快周转、分秒必争。

”在他的带动下,原来每人每天平均背粪50桶,一下子增加到93桶。

刮风下雨也是一样。

1959年10月26日,时传祥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了代表们。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

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时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

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语文:5.17《寻找时传祥》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

语文:5.17《寻找时传祥》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

时势造英雄;社会失良知
(成也刘少奇,败也刘少奇)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 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 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 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 吐温” 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 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岗山”的越 时传祥已去世二十多年了,作者为什么 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 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 还要“寻找时传祥”? 少了。
文化 大革命期 间,因与 刘少奇握 过手,也 成了“工 贼”。
1971年, 因病被遣送 回山东农村 老家。 1975年5月 19日逝世, 享年60岁。
时传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敬 业
第二部分 时 传 祥 精 神
实 在
正 直 本 分
第三部分
旧社会
五六十年代 文革期间
挨打、挨骂、挨饿(受歧视)
尊重、赞扬、推崇(成英雄) 工贼、挨批、遣送(被摧毁)
时代呼唤时传祥,要“重塑精 神高原”。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们现在是否需要 时传祥精神?应该怎样体现这种精神? 需要。时代会变化,但为社会服 务、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 不会变。现在社会,仍然需要像 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 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我 们要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安守 本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svc81svt
一串地响了起来在这些不协调的声音中,其狐朋狗友们起身准备离开了。围堵在酒店门口的人们看到他们要走了,只给他们让开了一 条不够一人通过的小缝隙,他们只好一个接一个地侧着身子灰溜溜地挤出去走掉了。随后,那两桌衣着阔绰的外地大商人也站起来准 备走了。临走时,他们还都没有忘了对站在前台的耿正兄妹三人或拱拱手,或点点头。那些围堵在酒店门口的人看到他们出来,就让 开了更大一些的缝隙。他们也走了。90第五十二回 献艺期将满遇难坎儿|(酒店老板虽仁义,卑劣小人现丑行;兄妹献艺期将满,到 底还是遇难坎儿。)耿家兄妹仨与“盛元酒店”老板签署的三月期献艺契约眼见着就要到期了。老板提出来增加薪金续签,但耿正婉 言谢绝了。他真诚地对老板说:“非常感谢您的知遇之恩!不过,我们做完上次签的契约,就已经攒够做小生意的本钱了。在贵酒店 献艺固然不错,但我们更愿意改做生意!”这位老板人本不错,见耿正如此说,只能深表惋惜,别的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但实践已经 证明,这种拉奏演艺说唱班形式的艺人组合是非常有特色,也很吸引人的。为了确保酒店能够继续沿用这种组合形式的艺人班子,老 板就在酒店门口张贴出一张另招募一组这种艺人组合的启示。不成想,就是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小小启示,却引来了一场天大的麻烦! 说起来,出麻烦的那天距离契约期满只差一天了。那天的晚饭当口,耿正兄妹三人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在演唱台上拉奏演唱着。但 很快,情况就有些不对劲了:坐在台前主桌上的一个阔佬明显有意刁难,一个接一个地点一些先前不曾演唱过的怪异节目,和他同桌 吃饭的几个食客也帮着起哄,搞得整个大厅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献艺三个月来,耿家兄妹仨第一次遭遇到了如此难以应付的尴尬 场面。酒店的伙计们原本知道这个姓吴的阔佬仗着自己很有钱,经常做一些为富不仁蛮不讲理的事情。和他同桌吃饭的几个食客都是 他的狐朋狗友,全都不是地道人儿。此时,看到形势不对劲儿了,领班的伙计头儿赶快吩咐一个机灵的小伙计去后面告知老板。听了 小伙计的述说,老板一点儿不敢怠慢,赶快整整衣冠来到前台,举止谦恭地去见那姓吴的阔佬。只见他人还没有走到那张饭桌前,就 已经开始拱手施礼了,并且以热情的笑脸连声说:“在下不知吴大员外光临,有失远迎啊,恕罪,恕罪!您也看到了,这三兄妹还年 幼呢,他们技艺不精,会演唱的曲目有限,还请大员外多多光照啊,不要难为他们!”但这蛮横的阔佬根本就不买这个账,反而傲慢 地斜眼儿瞧着谦恭的酒店老板,皮笑肉不笑地嘿嘿两声以后,这才阴阳怪气地说:“老板啊,你这个演唱班不错嘛,在咱们这个小小 的景德镇上还算有些名气呢!我嘛,实不相瞒,最近已经慕名来过你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三篇推荐文章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优质教案范文热度: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范本热度: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上的红双圈》优质教案范文热度: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热度: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优质教案模板热度: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

高中必修一《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教案优质范文一一、内容结构作者已经把课文分为5个部分,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这五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出下文,引出所要叙述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讲述时传祥一些重要的事迹;第三部分主要是讲述文~期间的时传祥;第四部分主要是描述采访中的一些片断;第五部分主要描述与几个特殊身份的人的采访片断。

这五个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大段,即第一部分是第一大段;第二、三部分是第二大段,主要记叙时传祥的一些重要事迹;第四、五部分是第三大段,讲述采访的一些片断。

二、思路探究本文的思路很容易找出,就是以寻访时传祥为主线索,中间穿插时传祥的有关事迹的描述,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去安排全文:1、可以从作者写作的目的入手,即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篇文章。

写时传祥的事迹,就是为了找寻那曾经激励我们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写时传祥的基础上,展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这就是全文的一个整体思路。

2、可以先分析时传祥的事迹,阅读二、三部分就会发现,作者对时传祥的描述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片断去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所选取的有关时传祥的几个片断在文章中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慢慢引到写时传祥不仅仅是为了写这个人,更重要的是写以时传祥为代表的劳动者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慢慢涉及到文章的主题。

3、分析完了时传祥的事迹后,可以再去分析作者在寻访时的几个片断即文章的四、五部分。

寻找时传祥

寻找时传祥

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时传祥的精神我们从文中已寻找到了: 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以前的人: 曾“义务掏粪热”(劳动最光荣)
现在的我们却为何要“寻找”呢?
现在的人六次不同的采访
老家农 老伴 有身份 被采访 中学生 大学生 老师傅 人 民大爷 崔秀庭 的人士 各自的 反应 摇头 漠然 激动, 记忆犹 挺激动, 又有些 新, 也有些 黯然 自豪 愤愤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练笔 我给时传祥颁奖
颁奖称号:__________ 颁奖辞: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寄语 伸出我们的一双手,去帮助 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献出我们 的一份爱,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都充满着关怀,充满爱…… 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7 寻找时传祥
人 物 通 讯
学习目标:
1、体会学习时传祥的人格魅力, 学习她的精神品质
2、领会文章“寻找时传祥”意义 3、掌握人物通讯的基本特征,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整读课文
请用心用情的朗读, 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 旁批和圈点。 思考: 时传祥是一个做什么工 作的人? 他都有些什么样的精神? 掏粪工人 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是通过哪些典型 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正直、敬业、实在、本 分热心等精神?
敬业、实在、热心(乐于助人):
1.是通过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 垒砖、清厕的事例。 2.是通过运粪改用汽车后,他带领工友自 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正直、本分:
1.是通过时传祥家人的话。 2.是通过“有身份人士”的话, 以及时传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写 的。

寻找时传祥阅读理解及答案

寻找时传祥阅读理解及答案

寻找时传祥阅读理解及答案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乱的年月。

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工贼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

1971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揣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

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哪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千干净净,乡亲们就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冲动。

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

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1973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

两年后的5月19日,他也走了,时年60岁。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黄昏。

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

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冲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

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

”大家就笑。

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1、“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4分)2、“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冲动,同时也有些黯然。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老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即将知名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我觉得他是一个敬业的人,因为他每天要背五吨粪。 干了十七八年,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 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
由此可见,本文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人物怎样的性 格特点?你能由此说说人物通讯的特点吗?
每天清粪 5 吨
敬业、实在
(第二部分)
十七八年未休息 为耿大爷洗厕所 自 我 加 压 坚 持扫村道
人物通讯
《寻找时传祥》
作者:孙德宏
学习目标
• 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 • 2、分析人物通讯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 3、领会时传祥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人物通讯 (属于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
用事实说话
:
消息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 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着事件的 本质与升华。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们现在是否需要 时传祥精神?应该怎样体现这种精神?
需要。时代会变化,但为社会服务、勤奋劳 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会变。现在社会,不 需要我们去当掏粪工人,仍然需要像时传祥 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实在在干活,本本 分分做人。我们要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安 守本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老师寄语 感谢时传祥精神,让我们找回做 人的良知; 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奉 献;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期待、温 馨与关爱!伸出我们的一双手, 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献 出我们的一份爱,让世界的每一 个角落都充满着关怀……
写一写
就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的具有时 传祥精神的某位人物的事迹,写一篇小通讯。 要求:内容真实,让事实说话;材料取 舍要紧扣主题;有较强的针对性主题要有一定
正直 本分
(第三部分)
坚 信 正 义 忧 郁 而 终
评价时传祥 (要求从文中人物和作者评价中找依据)
• 乡亲: “那(时传祥)才叫真正的好人啊!”
时兴吗?”
(好人)
• 老师傅:“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
(实在,本分) 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 • 挺有身份的人士: 实在,该多好!” (正直、敬业、实在)
• “重访”是要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 一代人的劳模精神。“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 尚的精神特质。 • “真正目的” 有二:第一,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 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 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第二, 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 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仍然渴望与向往 时传祥的精神。
9年10月,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 领导接见。
1964年, 他被选为第 三届全国人 大代表。
文化大革 命期间, 因与刘少 奇握过手 ,也成了 “工贼” 。
1971年 ,因病被遣 送回山东农 村老家。 1975年5月 19日逝世, 享年60岁。
思考:时传祥是个怎样的人呢?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6至9段第三部分4至8段, 用“时传祥是一个__ (思想性格)的人, 因为他 __ (事例)”的句式说一句话。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3、4段第三部分9—11段) 思考:作者采访了哪些人? 各自的反映如何? 为什么有这样的反映?
采访 对象 及其 反映
大、中学生 老师傅老伴 摇 头、漠然 陌生 不了解 激动、黯然 喜爱、怀念
有身份的人
感慨、期待
赞美、渴望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 精神高原”系列报道,本文是其中的一篇。“重访”、“精神 高原”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作者“寻找时传祥”的真正目的是 什么?
时传祥简历(年表式)
• 文化大革命期间 因与刘少奇握过手,也成了‘工贼’ 因病被遣送回山东农村老家。 听到刘少奇主席逝世,便精神失常。 逝世,享年60岁。 平反昭雪。
• 1971年
• 1973年 • 1975年5月19日 • 1978年
解放前,背粪谋生,挨打挨骂挨饿。
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掏粪、背粪。
寻找身边的时传祥(拓展延伸一)
说一说:时传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说说你所 知道的身边的“时传祥 ”。
提示:感动中国人物、劳动模范、师德模范等各行各业 的杰出代表。
寻找身边的时传祥(拓展延伸二)
[资料一]某幼儿园老师指着一名环卫工人的孩子教育其它 小朋友说:“你们若不听话,将来也得像他父母一样去扫 大街,掏厕所!” [资料二]北京环卫系统连年招不满工人,环卫局干部颤抖 地述说:“仅1994年,我们环卫工人被打事件就多达78 起……今天,人怎么这样?” 请你谈谈对这几则材料的看法。 人与人工种可以有别。职业地位可能不同,但是好 品质好精神时可以相同的,正如刘少奇对时传祥说: “你当清洁工人时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 民的勤务员。
(更具体、更详细)、(运用多种表达 方式)
时传祥简历(年表式)
• 20世纪30,40年代 背粪谋生,挨打挨骂挨饿。 • 20世纪50年代 • 1959年10月 北京掏粪、背粪。 出席全国群英会,国家领导人接见
• 1964年 12月
• 1965年国庆节
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被推选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
• 作者: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
倒的年代。” (正直、朴实)
本文作为人物通讯,在写时传祥时运用哪些 塑造人物的方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1、概括叙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点面正侧结合)。鲜明形 象地展示人物品质。 2、 细节描写。抓住人物质朴的语言,使其形象更鲜明动人。 • 3、 用数字说话。运用数字,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基本要 求——用事实说话。准确无误,使时传祥敬业实在的品质 更生动感人,具有说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