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儿童个个成为诗人
给你一双飞翔的翅膀——《花·诗·树》童诗欣赏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出示动画片《超能陆战队》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生:大白。
师:看到大白,老师想到一个词语———温暖,你们呢?生:柔软。
生:亲切。
师:好,我们接着看。
(出示冰激凌图片)看到这幅图你感觉到了什么?生:甜甜的。
生:凉凉的,很开心。
师:很痛快,很舒服,有夏天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换词玩,看到“荷塘”这个词,你脑子里想到了什么画面?生:我看见美丽的莲花开了。
生:有绿油油的荷叶。
师:绿油油的荷叶,铺满了河面。
荷花也开了,很美,很香。
最后一个词语“桂花”。
听老师读一首诗,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见了什么?(出示)桂花金子美铃桂花香,满庭院。
大门外,风吹来,进来还是不进来,风儿小声商量着呢。
生:我好像看到了满院子的桂花。
生:还有满院子风。
生:风儿悄悄溜进来了。
评析:互动导入,从画面出发,看图说词语,看词想画面,从形象到抽象,为孩子的想象和表达提供支架,也为接下来还原诗歌画面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互动比较容易让学生和诗歌亲近,使诗歌“欣赏”变为一件容易的事。
师:请读读诗,边读边想,你读出了什么呢?(生自由读)生:桂花很香。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生:我从“桂花香”读出来的。
师:嗯,大家感觉到桂花的香没有?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看。
(生读)师:我感觉到了花香,但是好像花没有盛开。
如果花全开了,会是什么样子呀?该怎么读?(生再读)师:你们真了不起,在你们读的这短短的诗行里,我看到了盛开的桂花,闻到了花香。
除了桂花香,你还读到了什么?生:门外有风。
师:对,门外有风,风在干什么呀?生:风在商量着,“进来还是不进来”?师:如果你是风,进来还是不进来?生:进来,想进来看看,闻花香,看美景。
生:我不想进来,花太香,我不想打扰它……生:我如果进来把桂花吹落了,那就不好了。
师:嗯,这位同学,如果你是风,你进来还是不进来?生:进来,我想把桂花香带走。
师:你想带着桂花香去远行,让别的地方的人都知道桂花开了,是吗?生:是的。
师:到底是进来还是不进来?有点纠结。
“学写儿童诗”教学实录及评点

它 掌 “ 是 一 条 很 长 很 长 的路 , 沿 着 它 蝶 , 正 在 和 花 做 游 戏 。 ( 声 ) 这 我 生 : 能跑 到大 草原 , 到青青 做 游 戏 。多么奇 妙 的想象 ! 就 吃
的草 。
露
设计 理念
小 学 阶段 学 习 儿 童 诗 符 合 孩 子
营造 快乐 的童年 , 意 的人 生 。 诗 家 , 导 孩子 们写 诗 , 并不 是要 让 指 也 是 为了引导孩子 们拥 有一颗 “ 诗
师 : 猫 在 地 上 画 了一 条 曲 线 , 熊
四 、 着 续 写 试
的 身 心 发 展 特 点 ,也 一 定 能 为 孩 子 它 一 起 玩 耍 。
一
师 : 一 个 孩 子 , 用 线 条 画 了 有 他 个 “ ” 由 “ ” 想 到 了 “ ” 由 o , o 他 蛋 ,
乐。)
笑 生 : 呀 , 这 么 崎 岖 , 到 不 里 面 滚 出 了 许 多 黄 金 。 ( ) 哎 路 我
生 : 好 , 面 有一 条 小 河 , 不 前 挡 三 、 发 想 象 启
师 : 同学 们 , 乎 就 在 一 夜 之 间 , 似
冬 天 真 的 就 来 了 。冬 天 是 一 个 生 长 住 了我 的 去 路 。 童话 的季节 , 一片 雪花 的背 后 , 每 都
、
情 境导入
小 马 大 叫 起 来 :( “
了草原 了。
) !”
生 : 是一 个 金 蛋 , 蛋破 了 , 这 金 生 : 面滚 出 了— 个 , J 里 J 、 V 的太 阳 。 师 : 蛋 黄 想 成 了 小 太 阳 , 么 把 多 形象啊!
( 媒体 播放 雪 花飞舞 动 画 , 多 配
小小诗人幼儿诗歌创作活动方案

小小诗人幼儿诗歌创作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诗歌创作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为了激发幼儿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我们组织了“小小诗人幼儿诗歌创作活动”。
2.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增强幼儿对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促进幼儿与家庭以及社会的互动与交流。
3. 活动内容(1)主题选择为了使幼儿具有主题意识,活动中要求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创作。
主题可以是季节、动物、家庭、友谊等,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联想和想象。
(2)创作方式- 故事诗:鼓励幼儿通过诗歌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围绕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等创作;- 描述诗:引导幼儿通过诗歌描绘自己所见所闻,创作生动形象的描写;- 想象诗: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作具有夸张、神奇等元素的诗歌。
(3)创作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我们将为幼儿设立创作角落,配备丰富的图书和美术素材,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同时,定期举办诗歌分享会,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倾听。
(4)创作指导为了帮助幼儿进行有效的创作,园方将安排专业的教师和文学爱好者作为指导员,给予幼儿创作方面的指导和启发。
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培养。
4. 活动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共计两个月。
(1)准备阶段组织教师进行创作技巧培训,提高他们的指导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在幼儿家长会议上向家长们介绍活动方案,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创作阶段幼儿在指导员的引导下,根据主题进行创作。
每周安排一次创作时间,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中和幼儿共同创作。
(3)分享阶段活动结束后,举办一次大型诗歌分享会。
活动期间,每位幼儿在诗歌分享会上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5. 活动评估通过活动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幼儿对诗歌创作的兴趣程度和创作表现,为今后的活动提供依据。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读书摘要及感受今年寒假,在家里看完了《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这本书,感觉收获蛮大的,首先,对于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我很认同。
就像作者所说的,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春风吹开的花瓣、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蛙声里清凉的月光,以及飞成一团小雾似的带着花香的蜜蜂……在他们的眼里:“太阳是一个永远用不完的红线球”,“萤火虫是一个不小心烧着了短尾巴的小马虎”,“云是会走动的鞋子”,“树竿像支长笛”,“风是树的梳子”,“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
诗歌,是作文的另一种形式。
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但个人觉得,现在的孩子过于成熟化,大人化,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不过总体感觉对这本书,对我的启示有以下几点:一、我明白了什么是儿童诗?所谓的儿童诗,广义的概念:包括儿童能读的诗,以及儿童写的诗。
前者包括古诗和大人写的诗,但必须适合小朋友阅读。
狭义的概念:包括儿童写的诗,以及大人刻意为小朋友写的诗。
《天方夜谭》里,阿里巴巴进入了宝山,对着宝库的山门大喊:“芝麻,开门!”门就开了,满坑满谷的金银,照得他眼睛发亮。
文学的世界也像一座宝山,“儿童诗”就是那个宝库,金银会照亮人的眼睛,“儿童诗”则会照亮人的心。
细数“儿童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
“太阳整天呆在天上会不会寂寞?”/“天冷了,小鱼睡在哪里?”/不知是谁惹了北风/ 北风生气地怒吼着,小草冷得发抖。
/大树看了很不忍心,脱下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盖在小草身上。
这是一个三年级小朋友写的,她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自然的景象用人类的生活比喻出来,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处处有温情。
这些充满稚气的问题只有天真活泼的孩子才能提出,他们除了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以外,还有一颗善良的童心。
2、几行小诗,便是自然纯真的童趣。
让童心在诗中飞扬

让童心在诗中飞扬作者:王羽佳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5期(东营区第一中学山东东营 257100)儿童诗是童年的诗,是诗的童年,它符合儿童形象和审美特点,有先哲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那是指儿童与生俱来的写诗的潜质,这种潜质是指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想象出自己喜欢的意境,本文就此展开探索,探讨儿童诗教学,让童诗之花轻舞飞扬。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缺的知识素材。
像孩子小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念童谣,让咿呀学语的孩子跟着发音,这就运用了韵律和节奏,这样一来,孩子就很容易地跟着发音了,韵律和节奏不就是诗吗?其实呀,孩子最为亲近的文学形式就是诗歌,因为孩子在认字之前就会念诗歌了,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像这样的诗歌,孩子们能吟诵很多。
从一年级开始带这帮孩子,笔者才开始接触儿童诗,刚开始只是想着这些诗歌朗朗上口,孩子们读起来不枯燥,于是很多时候都是把它作为晨读的好素材,《纸船》《星星和花》《红蜻蜓》《奇怪的事》《小草》……孩子们笑着读着,特别的开心。
一个很偶然的早晨,孩子们一如既往的读着这些美妙的儿童诗,笔者也如往常一样在他们中间聆听着他们动听的声音:“小草灰扑扑的,雨把它们洗干净了。
小草湿漉漉的,太阳把它们晒干了……”当他们自由读的时候,笔者走到一个小女生旁边,听到她大声地读着:“小草绿油油的,春风把它们唤醒了……”我一下子吃惊地盯着她,她会作诗!她会仿写!原来老师太小看他们了,原来老师太忽略他们了!孩子们会吟诗,可以写诗吗?写出他们自己的诗句?何不让这些孩子——“天生的诗人”试试学写儿童诗呢?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的晨读除了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外,笔者尝试着让孩子们仿写,没想到,他们给老师的惊喜真是超出想象![2]教学案例一、感受诗的韵味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新的一天吧!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精神饱满地走进今天的晨诵吧。
坚守儿童立场永葆童真之心

龙源期刊网 坚守儿童立场永葆童真之心作者:吴媛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0期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心小人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教育必须真正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儿童,重新认识发现儿童,挖掘儿童的可能性,建立完整的儿童教育观,培养完整的儿童。
教师离不开教,教学即儿童研究——我们的第一专业。
我们要坚守儿童立场,将童心教育落实在课程上,彰显课堂魅力;我们要坚守儿童立场,永葆童真之心,探索儿童秘密,助力儿童发展。
一、儿童立场——正确的理解“对语论”中体现两个主体——说话人和答话人,互相输出接入反馈,是一个寻找和发现智慧的过程及,也是分享和生成智慧的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的积极的自我建构,而教育的核心即学习,所以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儿童自己的学习去实现。
然而儿童是活的,我们要承认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才会“放下身段”去尊重学生作出的决定和选择,理解学生的言行,与之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并进入教育的最佳境界。
二、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
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要先去爱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而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小学教师要以儿童视角出发,发自内心,真实自然地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中。
亲近学生,自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同时心中装满学生,激情四射地贯彻着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建立亲密信任关系,双方和谐共处。
教师关爱学生,以人为本,努力塑造儿童的心灵,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三、活动丰富——学生的童年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好玩的、新鲜的、特别的和刺激的事物,他们是自由者、探索者和游戏者。
基于儿童立场,我们要尝试变革,为了儿童更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说一个孩子像诗人的句子

说一个孩子像诗人的句子句子:孩子天生是诗人理解:我喜欢一切自然的东西,吹过田野的微风,肆意生长的树木,一望无际的草地,光着脚丫奔跑的儿童。
我喜欢的一切,构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卷。
只是有一天,儿童奔跑了起来,微风掠过树林,奏起音浪沙沙;小草随风轻摇,泛起阵阵波浪;孩子的存在赋予这片土地生机,让这不动的画卷,随着快乐的奔跑,变成了一首灵动的诗歌。
李白的仗剑走天涯,饮酒吐诗;杜甫的忧国忧民,心系天下;陶渊明的不问世事,种豆于南山……让诗变成了一种很高雅、远不可攀的东西。
直到我看到他们——那群站在央视《经典永流传》的舞台上,胆怯却坚韧地读着《苔》的儿童。
这首诗改变了他们,他们也赋予了这首诗更多的意义。
那时我正开始接触支教这件事,心里猛然觉得,其实诗歌并不是什么高雅而又遥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如《苔》中所歌颂的生长在墙角落的苔花,那些曾被我们忽略的柔软而又坚强的生命,都是诗歌最好的素材。
现在的我们走得太快,时间被分割,精力被分散,碎片化的记忆和满满当当的安排让我们极少留心于世界万物的生长与变化,古人写书信盼燕归,而我们连打个电话的时候间都要开始“抽空”,再难去等待一个生命的成长,再难去感受一个物体的变化。
我庆幸,还有儿童,这个时代天生的诗人。
手捧书卷,幼齿轻启,从鹅鹅鹅到唐诗三百首,孩子是天生的诗朗诵者。
那些没有太大感情意义或是没有太多历史意义的诗歌,在这个年代,再难得到凡事都要有所收获的成年人的青睐,只有孩子,才会乐于花时间去留心诗中的美丽场景,它们用稚嫩的声音读着二月春风似剪刀,在《鹅鹅鹅》旁用笔画出自己也觉得不像的大鹅,却很开心,很快乐。
牧童指路,童心春水,从百年前杜牧到现在百年后冰心的笔下,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中人物。
那些描写孩子的诗歌,都不单一只有孩子,更有无数的风景,有很浓烈的大自然的味道。
纯粹的情感少了人的复杂,却多了自然的简单。
那些写给孩子的诗歌,带着传承的力量,寄托着太多的期望。
幼儿园小小诗人:诗歌创作与分享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小诗人: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方案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正是一个能够激发幼儿们艺术潜能的好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幼儿园小小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方案,并共享一些实用的想法和经验。
1. 活动目的:在幼儿园小小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中,我们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这样的活动也能够促进幼儿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活动内容: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诗歌启蒙:通过童谣、儿歌等简单的诗歌形式,引导幼儿对韵律和节奏的感知,并带领幼儿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
(2)主题启发: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主题,如家庭、动物、自然等,让幼儿在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3)表达共享:鼓励幼儿在小组中共享自己的诗歌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和学习。
3. 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在实施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集体诗歌创作:组织幼儿一起创作一首诗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可以是填词、找韵、想象情节等方式。
(2)个人诗歌创作: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创作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3)诗歌共享会:组织一次小型的诗歌共享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诗歌,可以是朗诵、自由发挥等形式。
4. 活动评价与反馈:在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活动的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作品质量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鼓励和建设性反馈。
5. 个人观点和理解:诗歌创作与共享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世界、理解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诗歌创编教学浅议
甘肃省两党县香泉小学刘宏波 742499
关键词:创编模仿想象情感生活
内容摘要:孩子天生是个诗人;童心是个诗意盎然的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模仿、放飞想象、再现生活、呼唤情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诗性大发,思如泉涌。
只要我们引导点拨得法,抓住“四要素”,儿童诗的创作一定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篇幅短小,具有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是训练儿童语言能力最好的启蒙教材。
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儿童诗的诵读和理解,往往忽略了儿童诗的创编。
实际上,孩子天生是个诗人;童心是个诗意盎然的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模仿、放飞想象、再现生活、呼唤情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诗性大发,思如泉涌。
一、模仿——创造的桥梁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儿童学写诗歌亦是如此,他们需要优秀的童诗做拐杖,从中汲取“写”的形式、方法和视角。
一、二年级教材中,儿童诗已占阅读总篇目的42%,这为孩子的学习和模仿提供了丰富的范本。
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生动的语言,感受纯真饱满的情感,并且激发模仿表达的愿望。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风》,这首诗语言浅显、生动,很适合学生仿写。
学完这首小诗后,我进行了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景物在风中的变化呢?”孩子们说到落叶、小草、花儿、红领巾等,我进一步追问:“风来了,许多事物随风摆动,比如落叶打着旋儿落下来,就像在于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像在跳舞、像在做操、像
在翻跟斗等。
于是,我启发学生模仿课文来表达。
学生创作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一首首清新的小诗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
他们兴致勃勃地模仿着、创造着、表达着......
二、想象——表达的翅膀
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儿童是一个
最富有想像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驰骋。
例如,二年级儿童诗《贺年片》选取学生熟悉的大自然的景物作为礼物,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感悟大自然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
在学生走进文本以后,还要启发想象、跳出文本,进行基于个体体经验基础上的个性的升华与张扬,即发学生“自己之声”。
从学生精彩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童心的真,童心的纯,从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领略到每一个“哈姆雷特”的不同风采。
三、生活——诗作的源泉
生活是童诗创作的源泉,自然界更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因为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让儿童的天性与自然界融为一体。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所以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爱深刻的表象。
例如,执教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插秧》一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之后,我带学生来到校园里的喷水池旁,兴致盎然地引导学生欣赏水池边的景物:柳树、茶花、假山、蜻蜓等等。
然后,来个水池边的赛诗会,让学生在清水假山中,在绿树红花中创编诗歌。
四、情感——语言的灵魂
诗以深厚的感情为生命,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
因此引导学生写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感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歌颂它,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
例如,执教北师大二年级下册《妈妈的爱》一课,通过对母爱的体会,理解妈妈的爱,呼唤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如俩让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呢?我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悟、去体会,再适时引导,让学生仿写儿歌,写写自己的妈妈。
不少孩子都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碗清凉可口的绿豆汤”;有的说,“妈妈皤爱是那温暖的棉被”;还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严厉的目光,伴随着我一天天成长”。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讶异于学生的童言稚语所焕发的诗情画意。
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在他们的脑海里,永远盛开着诗的花朵。
只要我们引导点拨得法,还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儿童诗的创作一定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