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螺杆泵采油技术

三、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
1.选井选泵技术
2.检测技术
3.管柱、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 4.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5.抽空保护技术
6.过载欠载保护技术 7.故障诊断技术
81) 热洗清蜡工艺技术 (2) 加药清防蜡工艺技术 (3) 电加热解堵工艺技术
(1) 热洗清蜡工艺技术
上提杆柱时,可先放开刹车 带,将弹性变形能释放出去,
防反转装置原理图
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b.井下回流控制阀
在螺杆泵的吸入口处,安装单向阀,使液体只能 做举升方向上的单向流动。停机时,油管内的液体不 能回流,抽油杆也就不会因液体回流而反转,从而达 到防止因液体回流而造成的抽油杆脱扣。
c.抽油杆防脱器
各个厂家的结构不一样,原理也不一样,现在 常用的是胜利油田的防脱器。其原理利用一个直键在 油管内的直面做正转,斜面做反转。
三、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
1.选井选泵技术
2.检测技术
3.管柱、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 4.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5.抽空保护技术
6.过载欠载保护技术 7.故障诊断技术
8.测试技术
(1) 管柱防脱技术
•支撑卡瓦(油管锚、自封式油 管锚) •张力油管锚 •防扭锚 •反扣油管
图7-25a DQ0552支撑卡瓦
一、 螺杆泵工作原理及组成
采油螺杆泵是单螺杆式水利机械的一种,是摆线内 啮合螺旋齿轮副的一种应用.螺杆泵的转子、定子副是 利用摆线的多等效动点效应,在空间形成封闭腔室,并 当转子和定子作相对转动时,封闭腔室能作轴向移动,
使其中的液体从一端移向另一端,实现机械能和液体能
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举升作用。
4.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1) 热洗清蜡工艺技术 (2) 加药清防蜡工艺技术 (3) 电加热解堵工艺技术
稠油热采及配套技术 欢喜岭采油厂工艺大队

油井汽窜现象早在 91年就已出现,当时基本上采取一 注一关、两井同时注汽来解决。针对这一现象及欢127块目 前汽窜严重的问题,•我们于97年10月份开始着手稠油井高 温堵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并于 97 年 11 月份进行了第 一口井高温泡沫堵窜试验,获得成功。根据现场试验结果, 99年又引进了自生氮气复合高温暂堵技术用于稠油井封堵 汽窜,其工艺原理如下:
工艺特点: 与常规注灰钻灰塞相比,其 结构及施工简单成本低,作业时 间短。
5.高温化学暂堵(堵窜)
稠油井均采用注蒸汽吞吐开发,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 井吞吐周期的增加,地层亏空不断加大,压力不断下降,加之 受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油井汽窜现象时有发生。油井一 但发生汽窜,一方面降低了注汽井的注汽效果,影响油井周期 产油量;另一方面使对应汽窜井含水上升,温度上升,以至被 迫关井,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欢喜岭油田欢127块,是我厂开发最早的稠油区块,该块在 开发初期由于受油井出砂的影响,一直未能正常生产,之后又 受到边底水的影响,致使油井含水上升。由于油藏的特点及吞 吐轮次较高,随之又出现了井间汽窜现象,截止99年11月份, 欢127块已有102对油井发生过汽窜现象,据统计,98年度欢 127块发生汽窜油井34对,影响产量4890吨,平均单井影响17 天,产量144吨,严重影响了欢127块的整体开发水平 。
稠油井大跨度大通径 封上采下管柱示意图
抽油杆 油 管 DY245封隔器 封堵层 补偿器
该工艺主要由DY245型封隔器、 补偿器、Y331型封隔器三部分组 成, 中间用Φ100mm油管连接, 见管柱图。
Y331封隔器
开采层 抽油泵 丝 堵
技术指标: 最大外径,150mm 工作温度,350℃ 座封压力,10~12MPa 丢手压力,20MPa 适合套管内径,159.42~161.7mm
胜利油田水平井完井及采油配套技术

技术、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 水平井分段开采技术 、
水 平井 井下 增力 打 捞 技 术 、 采水 平 井 均 衡 注 汽 及 热 注 汽参数 优 化技术 。
相继完成 了“ 八五” 九五” 和“ 期间国家级课题《 水平 井、 侧钻水平井完井采油技术研究》 “ , 十五” 间集 期
团公 司科 技 攻 关 项 目《 支 井 、 位 移 井 完 井 采 油 分 大
胜 利 油 田水 平 井 完 井 及 采 油 配 套技 术
王增林 张全胜 ,
(.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 田分公 司 科学技术发展处 , 山东 东营 2 7 0 ; 50 0 2 中国石 化股份胜利油 田分公 司 采油工艺研究 院, . 山东 东营 2 7 0 ) 50 0 摘要: 经过“ 五” 八 以来 的科技攻 关和技术配套 , 利油 田水平井 完井技术取得 了长足 的进步 , 胜 由单 一的 固井射孔 完
2 胜利油 田水平井完井技术
2 1 水平 井 完井方 式优 化技 术 .
完井等多种配套完井 工艺 。二是采 油技术上 的转 变, 水平 井 采油 工艺 由全 井 射 孔 投 产 发 展 成 满 足 油
藏 及工 艺要 求 的分段 开采 工 艺 , 实现 了分 段采 油 、 分
针对 胜 利 油 田不 同类 型 油藏 的 特点 , 开展 了水 平 井完 井方 式优 化研 究 , 主要 考虑 油藏 地质 特点 、 工 艺 技术 可 行性 和经 济 指 标 等 因素 , 立 了 出砂 预 测 建
的方 向和攻关 目标 。 关键词 : 水平 井; 井; 完 采油 ; 井; 修 胜利 油田
中图 分 类 号 : E 5 27 F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90 ( 0 8 0 0 0 — 5 10 6 3 2 0 ) 6— 0 1 0
4吋套油井采油配套综合技术

4吋套油井采油配套综合技术发布时间:2022-03-31T06:25:25.35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5期作者:杨保华[导读] 我厂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发,井况日趋恶化,4吋套井逐年增多,目前有4吋套油井234口,开井179口。
杨保华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山东莘县 252429摘要:我厂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发,井况日趋恶化,4吋套井逐年增多,目前有4吋套油井234口,开井179口。
4吋套井套管内径86mm,存在井径小、井斜大、井况复杂、配套工具不完善等诸多难题,给4吋套井提液、控躺、高效生产带来挑战。
针对4吋套油井的特殊性,开展了4吋套油井采油配套综合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4吋套配套不完善提液控躺采油配套一、4吋套井大泵提液配套工艺4吋套井受套管内径86mm的限制,采用的Φ60mm油管内下Φ44mm泵(2吋接箍)/38mm泵+高冲次生产,最高提液能力35方/天,冲次高达5次以上,套管内径小、冲次高,偏磨躺井加剧,因此4吋套井大泵提液问题期待解决。
结合目前工艺技术条件,开展4吋套油井精细配套技术研究,消除井筒配套的薄弱点,有效延长中渗油藏4吋套油井的免修期,达到提液与控躺兼顾的目的。
主要攻关方向:开展4吋套油井提液配套工艺研究,研制Φ73mm平式油管特种接箍和特种接箍抽油泵(Φ50mm、Φ57mm泵),在4吋套管中配套Φ73mm平式油管,兼顾4吋套油井大泵提液与控躺要求,解决杆柱组合和常规配套工具尺寸受限的问题。
1.1 Φ73mm油管特种接箍的研制Φ50mm及以上大泵均与Φ73mm油管连接,而Φ73mm平式油管接箍外径89mm下入4吋套管(86mm)内受到尺寸限制,故研制Φ73mm 油管特种接箍,实现4吋套井可下入Φ73mm平式管,泵径由Φ44mm升至Φ50mm、Φ57mm,3次/分即可提液40-50方/天,在满足提液的基础上,实现大泵低冲次生产,并能有效延长了检泵周期。
①内台阶段设计为防止作业现场液压钳上卸油管接箍时出现变形,在特种接箍中间位置增加内台阶段,接箍长度加长。
腰滩油田戴南组藏螺杆泵采油及其配套工艺

腰滩油田戴南组藏螺杆泵采油及其配套工艺————————————————————————————————作者:————————————————————————————————日期:腰滩油田戴南组油藏螺杆泵采油及其配套工艺的应用研究袁胜摘要:螺杆泵采油工艺中的清防蜡技术是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检泵周期,降低油井维护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而达到油井稳产增产的目的,对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腰滩油田戴南组油藏开发中螺杆泵采油工艺中清防蜡技术的应用,研究了适合戴南组油藏开展清防蜡技术的条件,并结合腰滩油田油藏的生产特点,对螺杆泵采油工艺中的清防蜡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证明了清防蜡技术在苏205B井螺杆泵采油工艺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腰滩油田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1.前言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抽油泵是一种新型采油设备,它既能适用于低粘度原油开采,又适用于、稠油、高凝固点油、高含蜡油、高含砂油及高含气油的开采,它一次性投资少、采油高效、能耗低,结构简单,作业、安装、维修方便。
螺杆抽油泵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三角带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装置,使抽油杆产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抽油杆带动井下螺杆泵的转子在定子衬套内行星运动,转子运动时,吸油密封腔沿轴向由吸油端上移,同时形成新的密封腔,其中被吸入的液体随着密封腔的上移,由吸入端移至排出端。
密封腔的不断形成、上移和消失,就起到了泵的作用,将油、砂、水、气一起举升到地面。
因属容积式泵,所以解决了砂卡和油稠的难题,且无气锁现象。
地面驱动井下单螺杆泵采油系统(简称螺杆泵采油系统)由四部分组成(见图)。
电控部分:包括电控箱和电缆;地面驱动部分:包括减速箱和驱动电机、井口动密封、支撑架、方卡等;井下泵部分:包括螺杆泵定子和转子;配套工具部分:包括专用井口、光杆、抽油杆扶正器、油管扶正器、抽油杆防倒转装置、油管防脱装置、防蜡器、防抽空装置、筛管等。
油藏特点:1。
油层能量充足。
2.腰滩油田戴南组油藏螺杆泵采油基础资料2004年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采油厂于5月在腰滩油田苏205B 井成功应用了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
机械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2、整体堵水采油管柱
采油层 封堵层 采油层
抽油泵 桥式配产器 安全接头 Y111封隔器
Y221封隔器或 Y211封隔器
筛管丝堵
用途:主要用于卡堵水采油。
特点:该管柱由机械卡瓦式封隔器 等工具组成,采用堵水采油一体化 管柱结构,可封堵任意层。
主要技术参数 坐 封 力:60-80kN 工作压差:25MPa 工作温度:135℃ 解 封 力:10-15kN
主要技术参数 坐封压力:15MPa 工作压差:35MPa 工作温度:135℃ 反洗排量:30m3/h 解 封 力:20-25kN
5、超高压注水管柱
注水层
反循环洗井开关 安全接头
Y241封隔器 坐封球座
用途:主要用于超高压注水。
特点:该管柱由Y241型封隔器等工 具组成,可有效锚定和扶正管柱并 实现管柱伸缩补偿,满足40MPa以 上超高压注水的需要。
坐封球座及 割缝喷砂器
油套压差 0.0MPa
油层 措施层
3、酸压下层管柱-3
水力锚
Y221可洗井 封隔器
用途及范围:适用于51/2in套管酸 化压裂下层或全井笼统酸化压裂施 工。
技术特点:能够在斜井、深井中使 用,并且可以反洗井,便于快速排 酸。
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80MPa 工作温度:135℃
球座
用途:主要用于任意层选层酸化或
压裂施工。 特点:该管柱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对 任意需要酸化压裂的油层进行施工, 而其它层位不受影响,不仅耐高温 高压,而且可以进行反洗井排酸或 冲砂,定压喷砂器流道大 ,对套 管损伤小;采用平衡滑套,管柱内 外、上下均可连通,压力平衡,便 于起管柱。
主要技术参数
坐封压力:15MPa 工作压差:80MPa
4时套管井采油配套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4时套管井采油配套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牛、青、茨油田有侧钻井124口,开井75口,日产油水平为267t/d,占全油田日产量的35%。
受套管内径限制,各种常规井下工具难以通过悬挂器进入小井眼,采油、作业工艺配套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了小直径抽油泵、小直径堵水工具、小井眼大通径防砂工具配套井下工具,完善了侧钻井采油、修井配套工艺,提高了侧钻井生产效果。
关键词:侧钻井小井眼堵水抽油泵防砂1 前言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出砂、套变、井况恶化等原因造成的停产井日益增多,茨榆坨采油厂管辖的牛、青、茨油田中部分主力区块受地质条件和开发因素的影响,出砂比较严重,如龙11块,该区块地层颗粒胶结疏松,速敏性强,区块所有油井全部有出砂历史;再如茨13块,该区块油质较稠,开发初期采用注蒸汽方式开采原油,导致地层受到破坏,出砂加剧。
地层大量出砂导致部分油井出现套管变形、套管错段等不同程度的套管损坏,造成油井停产。
为了恢复这部分油井的产能,从2005年开始,在龙11块和茨13块开展了大规模的侧钻复产工作,两个区块的侧钻井达到了开井数的76%,侧钻初期,区块产量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对于提高停产井利用率、提高油井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开采时限的延长,天然能量开采下的老井很快暴露出产液面下降、抽油泵供液不足等问题,而侧钻井的开窗位置偏高,平均约600~1500m之间,悬挂点位置产生的缩颈问题一直是采油、作业生产中的难题,不仅使常规抽油泵无法通过,而且容易造成管杆偏磨、结蜡、井卡等事故,油井出砂后普通防砂工具难以下入等问题给侧钻井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2008年开始,先后研制并使用了小直径抽油泵、小直径堵水工具、小井眼大通径防砂工具配套井下工具,完善了侧钻井采油、修井配套工艺,不断提高侧钻井生产时率,稳定小井眼油井产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侧钻小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侧钻井数增加,给采油、作业带来了新的难题,2005年以后,侧钻油井已经成为龙11块和茨13块的主力产油井,但随着侧钻井的增加,也为采油和修井带来了新的难题[1,2]:1)油井侧钻之后,井眼变小,仅Φ101.6mm,当液面下降至悬挂点以下时,基本没有成熟的配套采油技术通过悬挂器进行采油,使得侧钻井正常生产受到制约。
新疆油田浅层稠油水平井采油工艺配套技术应用

新 疆 石 油 科 技
20 0 7年 第 3期 ( 1 第 7卷 )
新疆油 田浅层 稠油水平井采油工 艺配套技术应 用
游 红娟① 潘竞 军 黄 晓 东
新 疆 石 油 管理 局 采 油 工 艺研 究 院 , 8 4 0 新 疆 克拉 玛依 30 0
摘 要 新疆稠油油藏 20 年进入规模开发,在此过程中 06 形成了适用于新疆油田浅层碉油水平井的一系列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介 绍 了几 项新 疆 稠 油 水平 井采 油 配套 工艺 技 术一 水 平 井注 汽 、 油 管柱 、 抽 配套 井 口、 平 井 斜抽 泵 、 脱 、 水 防 防偏 磨斜 抽 杆 柱 、 温度 测 试
图 1 9 英寸 井眼水 平井注汽、 抽油 管柱结构示意 图
① 作者简介 : 高级工程师,92 0 19 — 7毕业于石 油大学( 东) 华 机械专业
维普资讯
新 疆油 田 浅层 稠 油水平 井采 油 工 艺配套技 术应 用
・ 5・ 2
管柱中主、 副油 管 均 可单 独 提 下 , 选 择性 进 行 可 副管 注汽 或主 、 管 同时注 汽 , 副 与注 抽两用 泵 配合 , 可 实 现注 汽后不 动 管柱 、 动井 口及 时转抽 。 不
箍 油管 ( 管 ) 井 口: R 8 5 — 4活 动 式 双管 热 采 副 ; S 7 ̄2 1 K
井 口。
9 0年 代 开 始 , 步 较早 ,9 4 年 至 2 0 起 19 0 4年 , 新疆 油 田共 钻稠油 水平井 8口, 产指 标 均达 到 并超 过 了方 生 案设 计 要求 , 得 了较 好 效 果 , 明 水平 井 是 开 采 浅 取 表 层特、 超稠油 的有 效方 法 。但开 发 中也 存 在一 些 问题 未 得 到 有效 解 决 ,0 5年 新 疆 油 田又 开 展 了稠 油 水 20 平 井 试验 , 施水 平 井 6口 ,0 6年 首次 大 规模 采 用 实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油工艺配套技术随着50年代老君庙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我国引进和自我探索了一批适应油田开发的采油工程技术。
在60年代到70年代大庆油田和渤海湾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采油工程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配套。
80年代以后,在老油田全面调整挖潜和特殊类型油藏开发中,从国外引进和自我研究发展了多种新技术,形成了适用中国多层砂岩油藏、气顶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砂砾岩油藏、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常规稠油油藏、热采稠油油藏、高凝油油藏和凝析油油气藏等10类油藏开发的13套采油工程技术。
一、完井工程技术勘探井和开发井在钻井的最后阶段都是完井,我国已掌握和配套发展了直井、定向斜井、丛式井和水平井等的裸眼完井、衬管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和对出砂井的不同的防砂管如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多种完井方法。
对碳酸盐岩裂缝油田采用先期裸眼完井方法,保护了生产层段,取得了油井的高产,如华北雾迷山油藏。
对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由于油田压力高,对加密井用高密度钻井液钻井完井并进行油层保护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大庆油田加密钻井完井获得成功。
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平井钻井和开采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对水平井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裸眼完井、各种衬管完井都获得成功。
如砾石充填,割缝衬管、金属纤维管、烧结成型管、打孔衬管完井和管外封隔器完井等。
大庆油田采用水平井测井和射孔联作也取得好效果,塔中4油田水平井500m水平井段连续完井射孔1次4000发以上。
海上油田钻成的水平大位移井西江24一3一A14水平井段长达8062.70m,衬管完井工程获得成功。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在实践中发展配套了采油、钻井联合协作技术,以保护油层、达到高产为目标,以油层流出动态和油管节点分析为基础,用以解决生产套管直径问题的一套崭新的优化完井设计的新方法,是对完井工程技术的创新,是对传统完井工程概念的更新。
二、分层注水技术多层油藏注水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要提高注入水的波及效率。
50年代克拉玛依油田在调整中对分层注水进行了探索,研究成功的管式活动配水器和支撑式封隔器,在油田分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63年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经过上千次试验,研制成功水力压差式封隔器(糖葫芦封隔器),70年代又研制成功活动式偏心配水器,使1口井分注3~6个层段分层注水工艺完整配套,并在大庆油田大面积推广应用。
80年代以来,江汉、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对深井封隔器和配水器做了相应的研究和发展,为深井分层注水创造了条件,达到每井分注2~3层的基本目标。
90年代大庆油田、河南油田进一步研究成功液压投捞式分层注水管柱,达到了液压投捞一次可测试、调整多层的细分注水的目的。
为使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系统配套,研制了多种水质过滤装置以提高注入水水质,同时研究了防腐注水管柱以及测试仪表。
三、人工举升工艺技术根据各类油田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50年中,我国发展配套和应用了多种人工举升工艺技术。
1.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技术该技术是机械采油方式的主导,其井数约占人工举升总井数的95%。
我国的抽油机、杆、泵和相应的配套技术已形成系列,其中抽油机有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异型游粱式抽油机、增距式抽油机、链条机和无游粱式抽油机等8种。
抽油杆有各种强度级别的常规实心抽油杆、空心抽油杆、连续抽油杆、钢丝绳抽油杆和玻璃钢抽油杆等。
根据开采的要求和流体性质的不同,研制了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整筒管式泵、组合管式泵、软密封泵和抽稠油泵、防砂卡抽油泵、防气抽油泵、防腐蚀抽油泵、双作用泵、过桥抽油泵、空心泵等特种泵,形成了抽油泵全套系列。
80年代以来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抽油井井下诊断和机杆泵优化设计技术,平均符合率达到85%~90%,提高了抽油机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2.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电动潜油泵分井下、地面和电力传递3个部分组成。
井下部分主要有潜油电机、保护器、油气分离器和多级离心泵;地面部分主要有变压器、控制屏和电泵井口;电力传递部分是铠装潜油电缆。
我国的潜油电泵已形成4个系列,适用于套管外径139.7mmA系列,其它套管直径的QYB、QYDB和QQ系列共37种型号,最大扬程3500m,最大额定排量700m3/d,生产了7个型号的电缆额定耐压3kV,研究了电动潜油泵采油设计及参数优选、诊断、压力测试及清防蜡等配套技术。
电动潜油泵采油井数占4%,但排液量占21.7%,已成为油田举升的一项重要技术。
3.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水力活塞泵是液压传动的复式活塞泵,效率高达40%~60%,扬程高,最大可达5486m;排量大,最大可达1000m3/d;可适应用于直井、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等。
我国在应用中开发配套了水力活塞泵系列,形成了基本型长冲程双作用泵、定压力比单作用泵、平衡式单作用泵、双液马达双作用泵、阀组式双作用泵,并研究成功水力活塞泵抽油设计和诊断技术,高含水期水力活塞泵改用水基动力液等配套技术,使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更加完善。
在高凝油开采和常规油藏含水低于60%的情况下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4.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近年来,我国研制成功用地面驱动头通过抽油杆带动井下螺杆泵采油的成套容积泵,其特点是钢材耗量低,安装简便,适于开采高粘度原油,在出砂量高的井可正常工作。
目前投入正常生产的有GLE、LB和LBJ三个系列29个品种,其理论排量3.5~250m3/d,最大扬程500~2100m,海上应用较普遍,在陆上中深井逐步推广。
5.气举采油在油井停喷后,用人工方法向井内注入气体(天然气或氮气等)达到举升井下流体的目的。
优点是举升管柱简单,井深和井眼轨迹都不受限制,举升深度可达3658m。
在中原、辽河、吐哈、塔里木等油田应用此种开采方法。
作为一种工艺技术在气举管柱、气举阀、天然气压缩机及地面配气站等已形成系列,但其中高压(12MPa以上)天然气压缩机尚需依赖进口。
在气举施工中我国研究开发了设计软件和诊断方法,已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除以上几种举升方式外,还开发应用了水力射流泵、空心抽油泵和有杆泵无油管采油技术等。
四、压裂、酸化工艺技术压裂、酸化是采油工程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
到1997年底全国大约压裂17万井次,年增产油量达200×104t以上,为我国老油田的挖潜和新油田的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国发展完善了中深井和深井压裂以后,4500~6000m的超深井压裂技术又在塔里木油田的实践中取得成功。
相继研究成功和推广应用了限流压裂技术和投球、封隔器、化学暂堵剂选择性压裂技术。
水平井限流压裂和化学剂暂堵压裂在大庆和长庆油田取得良好效果。
90年代以来的油田整体压裂技术,从油藏整体出发,开发了压前评估、材料优选、施工监测、实时诊断和压后评估等配套技术,使压裂工作创出了新水平。
对低渗透的碳酸盐岩气田,在渗透率小于0.01×10 -3μm2的条件进行酸压在四川气田取得良好效果。
对碳酸盐岩油田、气田进行酸化处理,在任丘油田雾迷山油藏获得多口千吨高产井。
五、堵水、调剖工艺技术我国50年代开始进行堵水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玉门老君庙油田1957年就开始封堵水层,1957~1959年6月,共堵水66井次,成功率61.7%。
80年代初期进一步提出了注水井调整吸水剖面,改善1个井组1个区块整体的注入水的波及效率的新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机械和化学两大类堵水、调剖技术,主要包括油井堵水技术,注水井调剖技术,油水井对应堵水、调剖技术,油田区块整体堵水调剖技术和油藏深部调剖技术。
相应地研制成功6大类60多种堵水、调剖化学剂。
研究了直井、斜井和机械采油井多种机械堵水调剖管柱,配套和完善了数值模拟技术、堵水、调剖目标筛选技术、测井测试技术、示踪剂注入和解释技术、优化工程设计技术、施工工艺技术、注入设备和流程等7套技术,达到年施工2000井次,增产原油60×104t的工业规模,为我国高含水油田挖潜、提高注水开发油田的开采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开展了室内机理研究,进行了微观、核磁成像物模的试验,使堵水、调剖机理的认识深入一步,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
近年来开发的弱冻胶(可动性冻胶)深部调剖和液流转向技术,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地提高注水开发采收率指出了一个新方向。
六、稠油及超稠油开采技术我国50年代就在新疆克拉玛依油区发现了浅层稠油,于60~70年代进行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的小井组试验。
到90年代在我国12个盆地中已发现70多个稠油油田,地质储量超过12亿m3。
80年代以来稠油的热力开采逐步走向工业化,1997年稠油热采产量稳定在1100×104t。
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和实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已形成与国内稠油油藏的特点配套的热采工艺技术。
七、多层砂岩油藏“控水稳油”配套技术90年代以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为达到稳定原油生产指标和控制不合理注水、产水和含水上升速度的目的,发展配套了“控水稳油”技术,实现了大庆油田年产5000×104t原油稳产20年;减缓了油田含水上升速度,由年上升4.15个百分点下降为0.23个百分点;控制了年产液量增长速度,由年均增长5.58%降为0.795%;控制了注水量的不合理增长,在注采比持平的情况下,地下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有所提高,地层压力有所回升。
主要有以下的配套技术。
1.以细分沉积相为重点的精细地质描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