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西藏经济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GDP年平均增长率加快,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本文拟从经济的资源要素出发,通过人口、资金、资源的现状分析,试图诠释其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标签:西藏经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农牧民收入一、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关于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自然资源。

西藏的草地、森林、水能、矿产、地热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0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居全国前五位的就有十几种,但受交通、能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西藏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

西藏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30%,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5600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0%,但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还不足可开发利用的0.5%。

光能资源:西藏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烈,总辐射值接近世界最大值,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撒拉沙漠地区,其丰富的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

除此之外,西藏土地资源的面积之大居全国之首,热能储藏量居全国之冠,其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但这些有利条件目前尚未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包括各种文化资源,如语言、服饰、电影、戏剧、音乐、宗教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

西藏有遍布各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人文资源,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举世闻名的扎什布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佛教寺庙,及浓郁的藏族风情,是西藏文化产业的资源依托。

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太差,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

文化产业才刚开始萌芽。

区位资源。

西藏的区位资源具体体现在它位居祖国西南边疆的地理位置。

西藏边境线约4000公里,与南亚五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接壤,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独特的地缘优势。

据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西藏就有边境贸易,边境线上边民互通有无,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众多贸易场所。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 )时 机 优 势 - -
3南 亚 贸易 大 通 道建 设 。“ 二 五 ” 间 , 藏 . 十 期 西 将 加快南 亚 贸易陆 路 大 通道 建 设 , 断 增 强 外 贸对 不 经 济 增 长 的拉 动 作 用 ; 施 口岸 大 建 设 , 吉 隆 、 实 以 樟
木 、 兰 、 东 、日 屋 口 岸 建 设 为 体 系 , 强 口岸 基 础 普 亚 加 设 施 建 设 , 面 提 升 口岸 功 能 , 终 形 成 “ 线 、 基 全 最 一 两
3 互 补 的 市 场 结 构 。西 藏 同 南 亚 国 家 有 较 强 的 .
贸 易 互 补 性 。 ( ) 度 出 口的 有 钢 铁 、 械 、 织 、 1印 机 纺 食 品 、 车 工 业 等 产 品 ; 藏 出 口的 有 畜 产 品 、 业 原 汽 西 工
山 口位 于 中 国 西 藏 的 亚 东 县 与 印 度 锡 金 邦 的 交 界
项 目。
印两 国在西 藏亚东 县 与印度 锡金邦 交界 处 的乃堆拉
山 口举 行 仪 式 , 启 中 断 达 4 重 4年 之 久 的 亚 东 边 贸 通 道 。 ( ) 放 时 间 长 。 每 年 6月 1 日到 9月 3 日 之 1开 0 间 , 放总 计近 1 开 00天 。 ( ) 理 位 置 优 越 。 乃 堆 拉 2地
条 通 往 聂 拉 木 县 的 樟 木 口岸 到 中 国 、 泊 尔 边 界 , 尼
不 丹 、 泊 尔 等 国 及 克 4 米 尔 地 区 接 壤 , 境 线 长 达 尼 - V 边
40 0 0多 公 里 。 在 漫 长 的 边 境 线 _ I x有 21个 边 境 县 , 对 外 通 道 31 条 , 中 常 年 性 通 道 44条 , 节 性 通 2 其 季

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引言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西藏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来探讨西藏对外贸易的问题。

发展趋势1. 境外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与发展,西藏的特色产品和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需求。

例如,西藏的优质奶制品、藏药以及旅游资源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的基础上,西藏对外贸易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2. 地理因素的优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藏可以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边境贸易。

例如,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贸易往来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拓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西藏还可以利用喜马拉雅山脉作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3. 西藏特色产业的崛起西藏作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例如,高原农牧业、特色旅游、藏药等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西藏的特色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策建议1. 深度挖掘本地优势资源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政府应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组织专业团队对潜在市场进行调研,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

2.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理条件相对较为复杂。

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对提升对外贸易水平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升物流运营水平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政府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同时,加强对外贸易人才培养,提高贸易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为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自主品牌是提高西藏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西藏自治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西藏自治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西藏自治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完善外经贸促进政策,改善外经贸发展环境,促进外经贸事业稳增长、调结构、强支撑,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30号)、《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5)103号)、《财政部商务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14)36号),结合西藏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投资合作、改善外经贸公共服务等专项资金。

第三条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突出重点、科学论证、公平公正、规范有效的原则,并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自治区开发型经济的发展。

(二)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三)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原则,坚持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四)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外经贸发展导向。

第二章管理职责及支持方向第四条管理职责(一)自治区商务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制定具体业务管理制度;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制定项目中长期规划,组织制定项目库建设,提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和预算建议;负责项目的筛选、论证、评审、申报、指导和考核;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并于每年3月底前向自治区财政厅报送绩效评价报告。

(二)地(市)、县(区)商务局负责项目的筛选、初评和申报,并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对资金使用安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项目资金的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

(三)自治区财政厅会同自治区商务厅制定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负责选送项目资金的审核、拨付,督促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应用。

(四)地(市)、县(区)财政局负责上级财政安排外贸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确定项目资金使用额度和拨付方式,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并如实上报上级财政部门。

论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

论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

论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青藏高原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对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青藏高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青藏高原地区商贸经济发展的现状、所面临的形式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标签:青藏高原商贸经济政策支持发展思路青藏高原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级”,雄踞亚洲大陆中部,总面积290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川、滇、甘三省的广大藏族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虽然自然环境严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进一步扩大青藏高原地区的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对实现青藏高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商贸经济的重要性开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区域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及配置过程的流动、变化与创新,成为该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方法。

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开放潮流,坚定地走开放之路。

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所面临的开放与封闭关系,主要是如何走出封闭、扩大开放的问题。

青藏高原经济的发展要走出封闭、扩大开放,首先要摆脱思想的封闭状态,辨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的利益实现方式。

没有观念转变和开放意识的觉醒,就不可能形成自觉的开放行为。

青藏高原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

一方面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封闭,以及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封闭性,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守旧,开放性、创造性不足,不敢突破和创新,导致社会变革的迟滞性和不彻底性。

转变观念,确立开放意识,就是转变封闭思维定势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得失观,跳出狭小的经济发展与利益实现的封闭目标,从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考虑经济的发展利益及利益实现的途径。

其次,要走出环境的封闭状态,重新审视、分析所处地理环境和资源结构,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摘要:笔者介绍了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了边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相应问题提出了适合西藏区情的西藏边贸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边境贸易一、西藏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一)地缘优势1.边境线长,贸易通道多。

西藏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

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有21个边境县,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

2.口岸建设初见规模。

按照“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樟木口岸,积极恢复亚东口岸,逐步发展普兰口岸和日屋口岸”的口岸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西藏完成口岸建设投资1.9亿元,完成了樟木口岸联检楼、吉隆镇“两纵两横”道路和给排水、樟木口岸第二:停车场、亚东口岸滨河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3.互补的市场结构。

西藏同南亚国家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1)印度出口的a%-钢铁、机械、纺织、食品、汽车工业等产品;西藏出口的有畜产品、工业原料、化工产品、皮革等产品。

(2)尼泊尔出口的有绵羊毛、麝香、食盐为主,还涉及到山羊绒、牦牛毛、藏毯、皮张、活羊、铬铁矿等,并由初级产品发展到加工制成品;进口的有纺织品、轻工业用品、成品油、轮胎、机械设备,以及工艺、化工、五金产品和医药等。

(二)时机优势1.青藏铁路辐射作用。

(1)改变边贸格局。

中印贸易,西藏的外贸从天津港吞吐,两地相距数千公里。

青藏铁路建成使用,货物如果走乃堆拉山口通道,则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离就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

中国内地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

(2)青藏铁路首条支线已经开始动工,通往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

日喀则市区到中尼边境约400多公里,也将由铁路连接起来。

从日喀则伸出两条支线,一条通往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到中国、尼泊尔边界,一条通往亚东县到中国西藏和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

(3)青藏铁路通车的国际化影响。

【2018-2019】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1)论文(word格式) (2页)

【2018-2019】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1)论文(word格式)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1)论文[摘要] 西藏经济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GDP年平均增长率加快,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本文拟从经济的资源要素出发,通过人口、资金、资源的现状分析,试图诠释其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西藏经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农牧民收入一、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关于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自然资源。

西藏的草地、森林、水能、矿产、地热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0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居全国前五位的就有十几种,但受交通、能源、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西藏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

西藏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30%,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5600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0%,但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还不足可开发利用的0.5%。

光能资源:西藏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烈,总辐射值接近世界最大值,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撒拉沙漠地区,其丰富的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

除此之外,西藏土地资源的面积之大居全国之首,热能储藏量居全国之冠,其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但这些有利条件目前尚未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包括各种文化资源,如语言、服饰、电影、戏剧、音乐、宗教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

西藏有遍布各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人文资源,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大昭寺,举世闻名的扎什布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佛教寺庙,及浓郁的藏族风情,是西藏文化产业的资源依托。

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条件太差,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

文化产业才刚开始萌芽。

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陶西格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评思路: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陶西格教授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并就其经济贸易理论提出了中国在理论研究以及政策实施两方面的借鉴内容。

本文首先对陶西格教授作了简要介绍,从其生平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钻研的学者,热心的社会参与者。

其次,介绍了陶西格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以体现其相关理论产生的必要性以及这些理论。

题目:迅猛发展的西藏对外经济贸易思路:西藏自治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传统的民族工业历史悠久,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巨大潜力。

自治区成立以来,外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民族工业传统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吸引外资,努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使西藏自治区的对外。

题目: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贸易利益向欧洲转移中的美国因素思路:20世纪60年代英国对欧洲政策发生转变,由排斥加入欧共体,到积极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其间美国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指在探讨60年代英国经济贸易向欧洲靠拢转移过程中美国因素的作用,试图说明经济强国因素对一国外交决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题目: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区位选择的研究思路: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下,我国企业不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和规模。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为了适应竞争形势的需要,我国提出要积极运用开发区发展经济的模式,实施兴办“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题目:基于空间场理论的经济贸易场研究思路:场与空间理论最早产生于物理学,该理论说明了在自然空间中物质之间可以通过场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d v lpme t n e eo n.
Ke r s T b t o e g r d ;b r e rd ;c mmo i t cu e o e g r d e e d n y y wo d i e ;f r i ta e o d rt e o n a d t s t r ;f r i t e d p n e c y r u n a
J1 0 6 u .2 0
V 12 ( u o 7 ) o. 6 S m N . 8
西 藏 对 外 贸 易 发 展 状 况 及 其 问题 研 究
李 国平 , 贾 敏
(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 陕西 西安 70 6 ) 10 1
【 摘 要 】 分析 了西藏近 几年 对外贸 易的发展 状况 ; 出西藏 因外在 环境发 生变化及 自身发展存在 的 问题如 导致在 时 指
维普资讯
20 年 7月 06 第2 6卷第 4期 ( 7 总 8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n l f i nJ o n nvri ( o i c ne ) ora o i t gU ie t S c l i cs X a ao sy aSe
A t d f De eo m e to b tS F r i n Tr d n r e p n i g P o lms S u y o v l p n fTi e o eg a e a d Co r s o d n r b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u — ig, I n IG o pn JA Mi
( c ol f cn m n ia c ntue X nJ oogU i r t, i n7 0 6 , hn ) S ho oo ya dFn neIs tt, i i t nvs y X 10 1 C i oE i a a n ei a a
Ab t a t T e d v lp n f h r in t d f ie v r e e t e r sa a y e p i t g o t h t u o sr c h e e o me t ef eg a e o b t e c n a i n z d, o n i u a e t o t o r T o r y s l n t d
en na c n my ne s ytepo e r ga it h ne ain r e n t n h np r c ntu t n rme tl o o ,itn i h in ei bl yi teitr t a mak t d s e g e ot o s ci e f n i n n ol a r t r o
t e p o e t t wn d v lp n h r slc fs san b e c a g n t e f r i r d h e p p rh l s h r blmswih iso e e o me tte e i a k o u ti a l h n e i h o eg ta e.T a e o d n h tt mpe u t e e e o me to o eg r d fTi e ,i i e e s r o sr n t n t e u io m o r n — t a o i lf rh rd v lp n ff r i ta e o b t t sn c s ay t te ghe h n fr c o dia n to n c o c n r lo h r e r d d k fo t o d v l p o n n - y e e o o n o .o . in a d ma r o to ft e bo d rta e a ma e efrs t e e o pe i g up t p c n my a d n n. v. n g
外贸易中缺 乏持 续性发生 变化 ; 为要促使 西藏对外 贸易进一 步发展 , 认 需加 强边境 贸 易的统 一协调 和宏观 管理 , 力发 大 展 开放 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增强 国际市场开拓 能 力及加强 口岸建设和发展 。 [ 关键词 ] 西藏 ; 对外 贸易; 边境 贸易; 商品 结构 ; 贸依存度 外 [ 中图分类号 】 F 1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 5 ( 06 0 - 3 -5 0 82 X 20 ) 40 90 4 0


西 藏 对 外 贸 易 发 展 状 况
于进 口总 额 , 续保 持 了顺 差 顺 收的 良好局 面 。 连
( ) 出 口商 品结构 二 进
策, 使得西藏外经贸发展的软硬环境得到改善 , 但是西 藏 对外 经 贸事业 在发 展 中也 出现 了一些 问题 , 果 这 如 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其对外 贸易持续 、 健康发展。
近 年来 , 西藏 的对 外 贸易 出现 了欣 欣 向荣 的局 面 。 这 主要 是 因 为 国 家 赋 予 西 藏 外 经 贸一 系列 的 优 惠 政
现下降 , 0 — 04年间呈增长趋势。西藏的出口总 2 2 20 0
额除了在 20 — 0 2 0 1 20 年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外 , 在其它 年份里 都 有较 大 幅度 的增 长 。西 藏 的进 口总额 在 19 20 99~ 04年 间变化 幅度较 大 , 出现 骤升骤 降 的情 况。总体看来 , 西藏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缺乏稳定性 。 另外 , 1 表 显示西藏 自 19 99年以来出口总额都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