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_内能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真题解析物理分项版7动量和能量

2011年高考真题解析物理分项版7动量和能量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 1.(全国)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

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

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A.1 2 mv2 B.1 2 mMm + M v2 C.12 NμmgL D.NμmgL【答案】BD【解析】由于水平面光滑,一方面,箱子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二者经多次碰撞后,保持相对静止,易判断二者具有向右的共同速度'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m)'v,系统损失的动能为??2,22121vmMmvE k????知B 正确,另一方面,系统损失的动能可由Q=k E?,且Q=相对smg??,由于小物块从中间向右出发,最终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其间共发生N次碰撞,则相对S=NL,则B选项也正确2.(福建)(20分)如图甲,在x<0的空间中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人,粒子的运动轨迹L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见图甲,不计粒子的重力。

求该粒子运动到y=h时的速度大小v;现只改变人射粒子初速度的大小,发现初速度大小不同的粒子虽然运动轨迹(y-x曲线)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空间周期性,如图乙所示;同时,这些粒子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y-t关系)是简谐运动,且都有相同的周期T=2mqB 。

Ⅰ.求粒子在一个周期T内,沿x轴方向前进的距离s;Ⅱ.当入射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0时,其y-t图像如图丙所示,求该粒子在y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振幅A,并写出y-t的函数表达式。

解析:此题考查动能定理、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

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分子动理论及内能1

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分子动理论及内能1

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68套,有答案)--分子动理论及内能13.(2011沈阳)沈阳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当有人在你身边吸烟时,你会闻到烟味,这是因为( D )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011陕西)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2.【答案】C【解析】燃料的热值越大,说明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选项A错误;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一定小于100%,选项B错误;在压缩冲程中,外界对燃料混合物做功,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选项C正确;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选项D错误。

18、(2011天津)如图10、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

内做功11、(2011吉林)如图4所示,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块变热,内能;铁块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

增大做功2、(2011吉林)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A)A、花香四溢B、漫天沙尘C、落叶纷飞D、细雨绵绵27.(2011柳州)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l0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11 机械能

(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11 机械能
(3)此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为多少千瓦?
【解题思路】(1)2h内抬升了1600m3的水,并且抬升4.5m,所以;
(2)由于此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40%,所以消耗的总能量为,
所以需要的柴油为;
(3)由(2)可知此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为。
【答案】(1)(2)(3)
【点评】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等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题思路】由于运动员从开伞到降至地面时的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所以
在这个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也减小。
【答案】减小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中的动能与重力势能,关键在于要知道动能与重力
势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属于容易题。
(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19·6分)19.今年我省出现大面积干旱,造成农田
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解题思路】从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因素有关去考虑,滑雪运动员脚踩滑
雪板从高处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运动员动能增大;高度减小,所以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增大减小
【点评】考察的知识点有: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影响
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
小,即弹簧的弹性形变最大,具有的弹项错误性势能最大,故B项也错误;
C项中从t2到t3这个时间段中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项错误。D项符合
题意。
【答案】D
【点评】此题图意结合,学生结合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和电路图分析出
每个选项,加强了学生读取图像的能力。较好的锻炼了学生,是一道不错的

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答案)

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答案)

专题11 内能及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 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答案】BD考点:比热容、晶体熔化、分子动理论视频2.【·北京卷】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茶杯内能;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选D。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3.(•北京卷)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答案】A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而BCD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

5.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 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 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饮料放出热量,冰块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牛奶放出热量,杯子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鸡蛋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解析版)
比热容及其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比热容是本单元重点内容,无论比热容的概念还是比热容的应用,都属于常考热点。对此考点的考查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无论考查题型怎样,其命题点大都是: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相关计算、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
能量守恒定律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列举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的常见实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守的规律,所以认识能量转化和转移以及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守恒的认识理所当然成为常考热点。命题点主要有: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辨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解析版)
一、课标考点分析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分子热运动理论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子热运动理论是常考热点,在历年中考试卷中,无论试题形式怎样,都会出现考查此考点的考题。考题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命题点有:对分子热运动理论的理解、物质的扩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
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以10-10m来量度,所以一个看似很小物质中都会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个小水滴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
实验演示:取50ml的水与50ml酒精,倒入量筒中,轻轻摇晃几下,静止后观察量筒中液体体积,发现水喝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这是酒精与水的混合过程。实际上是酒精分散到了水中,从微观的角度看,酒精分子分散到了水分子中间,这一现象说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都有间隙。

[初三理化生]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综合应用

[初三理化生]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综合应用

20##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综合应用〔2011·####〕9.根据某建筑工程需要制成了一体积为1m 3的正方体##石块,经测定##石块的质量为2.7×103kg 。

〔g 取10N/kg 〕〔1〕该##石的密度是多少?〔2〕该##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解题思路]〔1〕已知##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v m /=ρ可求密度。

〔2〕知道##石的质量,可以求对地面的压力F=G=mg,又知道正方体的体积可求其边长,然后可求受力面积s,再根据压强公式求解; [答案]解:〔1〕##石密度ρ=3333/107.21107.2m kg mkg v m ⨯=⨯= 〔2〕##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mg =2.7×103kg ×10N/kg =2.7×104N 体积1m 3的正方体##石块底面积为S =1m 2##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a P mN S F p 424107.21107.2⨯=⨯==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较大。

〔2011·####〕10.下表是一种家庭厨房用电热水器的铭牌,该电热水器具有加热速度快的特点。

〔1〕5kg 初温是20℃的水被加热到6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题思路]本题将热学与电学巧妙的结合,但是难度较小。

可以根据公式Q=cm ⊿t 计算出水所吸收的热量,知道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500W,求正常工作电流,可直接根据P=UI 的变形公式I=P/U 进行计算。

[答案]〔1〕5kg 水吸收的热量Q =cm<t-t 0>=4.2×103J/<kg ·℃>×5kg ×〔60℃-20℃〕=8.4×105J 〔2〕读表知:额定功率P =1500W,额定电压U =220V 根据P =UI 得A VW U P I 8.62201500===[点评]结合实际生活中实例,计算热量和电流,这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难度较小。

【新人教】备战2012年之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00套)

【新人教】备战2012年之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00套)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00套)一、选择题1.(2011年安徽省第11题)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答案】D2.(2011山东滨州,第4题)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能源问题,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石油C.煤D.天然气【答案】A3.(2011山东滨州,第5题)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B.将旧电池丢弃到池塘C.生活中尽量使用节能灯具D.放学后教室内日光灯彻夜通明【答案】C4.(2011山东聊城,第Ⅰ卷第2题)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答案】D5.(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日本福岛核电站将永久废弃,用混凝土封存时反应堆是一种防止核泄漏的有效方法C.光纤通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D6.(2011江苏扬州,第8题)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B.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C.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7.(2011年福建省福州第6题)福州江滨大道缤纷园入口处,安装了两盏“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如图2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

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A8.(2011四川内江,第Ⅰ卷5题)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严重环境污染,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都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使我国31个省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污染,则关于核辐射及核能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由α射线、β射线、γ射线B.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射线是带正电的氦原子核流,γ射线是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C.人体接受少量的放射性核辐射、强剂量或长时间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D.核反应堆是一种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产生影响【答案】A9.(2011四川绵阳,第28题)在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发生危机时,核能由于其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能源,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

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压强Word版

备战2012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压强Word版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 压强(2011·天津)8、小华制成如图5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

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A 、瓶的支持力的作用B 、瓶的重力作用C 、水的浮力作用支持力D 、大气压的作用【解题思路】瓶内高于水面的水与瓶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无关,可排除A 、B 。

瓶内装满水瓶子倒放在盆景中后,是大气压的作用,与浮力无关。

【答案】D 、【点评】只所以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是由于瓶外大气压比瓶内上面的空气气压大。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原理;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能力。

难度较小。

(2011·山东临沂)9.根据某建筑工程需要制成了一体积为1m 3的正方体大理石块,经测定大理石块的质量为2.7×103kg 。

(g 取10N/kg )(1)该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2)该大理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解题思路】(1)已知大理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v m /=ρ可求密度。

(2)知道大理石的质量,可以求对地面的压力F=G=mg ,又知道正方体的体积可求其边长,然后可求受力面积s ,再根据压强公式求解;【答案】解:(1)大理石密度 ρ=3333/107.21107.2m kg mkg v m ⨯=⨯= (2)大理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mg =2.7×103kg ×10N/kg =2.7×104N体积1m 3的正方体大理石块底面积为S =1m 2大理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a P m N S F p 424107.21107.2⨯=⨯==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较大。

(2011·天津)12、如图7,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 =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P B =1:3.则( )A 、它们的高度之比h A :hB =2:3B 、它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3:4C 、它们的质量之比m A :m B =2:3D 、它们的质量之比m A :m B =1:3【解题思路】由于是实心圆柱体且粗细均匀,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强公式可用P=ρgh ,则h=P/ρg ,列式计算可得h A :h B =2:3;又由公式P=F/S ,F=m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 内能(2011·山东临沂)10.下表是一种家庭厨房用电热水器的铭牌,该电热水器具有加热速度快的特点。

(1)5kg 初温是20℃的水被加热到6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题思路】本题将热学与电学巧妙的结合,但是难度较小。

可以根据公式Q=cm ⊿t 计算出水所吸收的热量,知道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1500W ,求正常工作电流,可直接根据P=UI 的变形公式I=P/U 进行计算。

【答案】(1)5kg 水吸收的热量Q =cm(t-t0)=4.2×103J/(kg ·℃)×5kg ×(60℃-20℃)=8.4×105J(2)读表知:额定功率P =1500W ,额定电压U =220V根据P =UI 得A V W U P I 8.62201500===【点评】结合实际生活中实例,计算热量和电流,这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难度较小。

(2011·天津)18、如图10、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

【解题思路】酒精灯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内能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汽油机中,正是汽油燃烧的内能做功,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内能、做功【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内燃机原理的理解。

它为教材的教学内容。

难度较小。

(2011·天津)22、(6分)小丽家电热淋浴器的额定功率为2000W ,水箱最多可容纳50kg 水,注满水的淋浴器连续正常加热40min ,淋浴器上温度示数由22℃上升到42℃。

求:1)此过程中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2)该电热淋浴器加热时的热效率。

【解题思路】求水水吸收的热量:由公式Q=cm(t-t0 )计算;电热效率:电流放热所做的功为总功,由W=Pt 求出,则热效率η=Q/W【答案】解:水吸收的热量:Q=cm(t-t0 )=4.2×103J/(kg ·℃) ×50km(42℃-22℃)=2.1×106J热效率:通电时间t=40min=2400s W=ptη= Q/W=2.1×106J/2000W ×2400s=87.5%【点评】此题考查对热量公式和电热公式的应用,注意换算单位。

难度中等。

(2011·广东湛江)8.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没有内能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解题思路】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才有热量,跟热量搭配的词语只有:“放出热量”、“吸收热量”、“传递热量”,而不能说“某物体具有热量”、“某物体的热量”、“所含的热量”,故C 错;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状态有关,故A 错;晶体熔化或者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所以物体的内能是变化的,故D 错。

【答案】 C【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热量、内能的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明白热量和内能的概念。

而D 选项要求学生熟记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及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是改变的。

本题难度中等。

(2011·广东湛江)15.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破坏,日本当局不断采取向反应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进行冷却,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这种冷却方法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核能是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解题思路】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次声波,大象等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可以用水进行冷却物体,而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 次声波;比热容;不可再生。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和次声波、比热容、核能等知识,容易将自然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搞混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超声波和次声波进行列举分类,还要把雷达(电磁波)跟超声波进行区分认识。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的能源,而核原料“轴235”就是这样的不可再生能源。

本题的难度较小。

(2011·广东湛江)16.城市中到处可见的违章“小广告”,严重影响着城市市容市貌,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已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在创建“宜居港城”活动中,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到街头巷尾用砂纸清除那些违章“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 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砂纸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 能,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解题思路】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或者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摩擦生热是消耗机械能而产出内能,所以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 增大;内能;做功;【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摩擦力、能量的转化和改变内能的方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识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知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本题难度较小。

(2011·广东湛江)22.2010年12月30日通车的湛徐高速,使得从湛江市区到徐闻县海安港口全程只需约1个小时,从而使雷州半岛的居民从此真正进入湛江市“一小时生活圈”.今年“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李兵从湛江市区出发沿湛徐高速到徐闻参观“大汉三墩”景点,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质量为1.8×103kg ,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9m2,当汽车以90km/h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牵引力为1000N ,效率为30%,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 /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g 取10N /kg).求:(1) 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2) 汽车以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3)若汽车按照这种方式行驶,这次旅行全程往返250km ,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李兵应该提醒爸爸至少要加汽油多少kg ?【解题思路】(1)压强的公式P= F S ,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汽车的总重力G 总,G=mg ,所以P=F S =G 总S =mg S ,代入数据可求出路面受到的压强。

(2)根据功率的定义可得牵引力的功率P=W t ,牵引力所做的功W=FS ,而速度公式V=St ,即:P=W t =FS t =FV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是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可利用公式W=FS 进行计算,发动机做功时,一部分内能散失在空气中,还有一部分能量克服摩擦而损失,牵引力做的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例即为发动机的效率η。

根据效率的公式η=W Q 放可得Q 放=W η,再利用燃料的热值公式变形为m= Q 放q 得出所需要的汽油质量。

【答案】22.解:(1)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1.8×103kg ×10N /kg=1.8×104N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2409.0108.1m N S F P 2×105Pa(2)汽车以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P=FV=1000N ×25m/s=2.5×104W(3) 全程往返约250km 牵引力所做的功W=FS=1000N ×2.5×105m=2.5×108J 由mq W Q W ==η得全程往返约250km 需要汽油的质量为:kg kg J J q W m 21.18/106.4%30105.278=⨯⨯⨯==η答:(1)汽车静止时对在地面的压强2×105Pa .(2)汽车以9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2.5×104W .(3)全程往返约250km 牵引力所做的功2.5×108J ;全程往返约250km 需要汽油的质量为18.12kg . 说明:用其他方法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P= F S 、功率P=FV 、机械功W=FS 、效率η、燃料的热值q 、热量Q 放等知识点,由于压强和功率的符号相同,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功率P=FV 的公式也比较难理解,效率的问题中,要判断有用功和总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本题难度较大。

(2011·广东湛江)23.“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1)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______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解题思路】我们是生活空气之中,耳朵周围只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嗞嗞”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因为分子运动到我们的鼻子,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我们看到物体是红色,那么它只反射红光,而将其它色光吸收。

【答案】 (1)空气(介质);扩散;反射;【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传播、分子热运动、物体的颜色。

蟹壳是反射红光还是折射红光的判断方法是判断出蟹壳是透明物体还是不透明物体。

本题难度较小。

(2011·广东湛江)(3)如果蒸螃蟹时需要把质量为1kg 温度为20℃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则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解题思路】首先要知道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然后根据公式Q 吸=cm(t-t0)计算出吸收的热量。

【答案】(3)3.36×105J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认识初始温度和末温,还要熟记公式。

本题难度较小。

(2011·山东济宁)4.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