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气系统阻力对制气的影响
造气情况

1、煤气化技术发展:与会专家简单介绍了煤气化原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等内容,在此就有关固定床煤气化技术相关内容做一介绍:我国固定床煤气炉(UGI 炉)最早由南化与1935年引进,最早自行设计的生产装置是1958年,现全国小氮肥企业近500家,UGI共9600台。
其中大部分炉型以ø2610 、ø2800为主,近年来出现了异型炉、锥形夹套等新炉型。
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许多原来以油、气为原料的的企业也纷纷该为煤头。
目前我国UGI炉与其它炉型(相比1000m3(CO+H2)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仍是最低。
所以如何发展和开好固定床造气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具有相当优势。
2、简单介绍以下固定床造气炉目前水平和工艺过程:A、固定床造气炉水平和工艺过程: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消耗定额:无烟煤(折标煤)1.0—1.1吨,蒸汽自给,电耗1150~1250度。
设备情况:炉型ø2610 ,产气量8000Nm3/h,DCS自动控制,每个循环时间2分钟,空气鼓风机600m3/min,风压2800mm/H2O. 在我国固定床造气炉目前工艺过程主要以间歇式制半水煤气,制气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吹净;一个工作循环时间大约120~150S,绝大部风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一炉——一锅——一塔流程,即:一台造气炉,一台废锅,一台洗气塔;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新的流程:两炉——一锅——一塔流程,即:两台造气炉,一台废锅,一台洗气塔;还有较更合理的一机—四炉——一锅——一塔流程,即:一台风机,四台造气炉,一台废锅,一台洗气塔;新流程其主要优点在于投资节省1/3,集中显热回收,洗气塔冷却水量节省1/3。
B、设备选型采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制半水煤气,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煤气炉发气量的有效措施有两个:1)、扩大造气炉炉膛直径,2)降低系统阻力。
提高煤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合理配置设备和管道,减少设备和管道内积聚的无效气体。
影响汽车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分析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因素及提高其方法摘要: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因素有进气终了压力、进气终了温度、排气终了残余废气压力和温度;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的措施有:减小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少排气系统对气流的阻力、气门叠开角、合理选择配气正时,保证最好的充气效率。
1 学习本课程目的及意义及心得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我们了解了内燃机工作循环中各个过程的各阶段包括发动机性能评价、基本工作过程,发动机特性、增压、平衡等并加强排气污染、噪音震动等知识;掌握整机工作性能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运转特性及调整特性;使我们能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运用内燃机。
为我们毕业设计打下动力基础,意义非常重大。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结束了但是它为我们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是这一段时间。
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各项性能指标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汽车发动机基本理论、一般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循环的特点,学习内燃机的充量更换、燃料供给与调节、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以及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提高内燃机各种工作性能指标、降低排放的技术措施和适用条件,了解当今国内外内燃机技术的新发展,同时进一步掌握发动机方面的英文专业词汇。
初步具有利用发动机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2 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因素1.进气系统的阻力越大,则进入气缸的新鲜混合气愈少,充气效率愈小2.缸内气体温度越高,充人气体密度越小,充气系数下降3.残余废气压力高,残余废气密度大,废气量多,则新鲜充量减少,充气效率下降3 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3.1 安装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是一种利用内燃机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的技术。
与超级增压器功能相若,两者都可以增加进入内燃机的空气流量,从而令机器效率提高。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
从灰渣看炉况)

从灰渣看炉况灰渣作为造气炉产物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煤气),在造气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临猗二分厂造气车间作为烧颗粒煤的大户(月耗粒度煤在6000 t以上,占耗煤总数的70%),对炉渣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因为颗粒煤炉渣不同于块煤,它在炉况正常的情况下颜色发白,呈棱角片状,用力往地上掷会分裂,不象块煤渣块大,返焦率高。
炉渣作为衡量造气炉况的一个依据,工艺管理人员必须高度关注。
颗粒煤造气,综合起来炉渣有以下几种情形:①下渣返焦多,有时下的是黑炭;②渣块大而硬,有的呈黑渣;③一边是渣,一边是炭;④渣中细粉夹生炭;⑤渣块颜色发黄。
颗粒煤蓄热量大,吹风气热量的85%能够贮存于料层中,这点从循环时间上可以看出来。
一分厂烧的是中块,吹风时间在41s左右,而二分厂吹风时间在39s左右(自动加焦)。
一分厂用的是D600风机,二分厂用的是D400风机。
而且颗粒煤阻力比块煤大,风机所做的有用功较块煤少,间接反映出吹风气带走的显热颗粒比块煤少。
蒸汽配比上,一分厂用的是过热蒸汽,品位高;二分厂由于设备条件暂时未符合要求,蒸汽还达不到过热,只能是干饱和蒸汽。
一分厂减压后压力为0.09 MPa,二分厂减压后为0.06 MPa。
入炉蒸汽压力二分厂比一分厂低0.03 MPa,压力低,流速慢,加上吹风时间短,确也证明颗粒煤蓄热能力强,热损低。
蓄热量大的主要原因是粒度小,换热量大,加之固定碳含量高,所以单从煤质来讲,颗粒煤发气量要比块煤大。
但综合起来,颗粒煤阻力远大于块煤,尤其碰上雨天炭湿,在我厂现有的条件下(煤露天堆放,没有执行三级过筛),粉多,容易出现炉翻、炉况波动,导致单炉发气量低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颗粒煤造气返焦率不高,无大块,气化层温度高。
但由于块小,气化层不稳定,吹风阻力波动,导致燃料层高温区波动:吹风阻力大,气化层偏下;吹风阻力小气化层偏上。
但只要炉箅布风均匀,灰渣正常,渣层稳定,气化层位置移动并不是太大,有人称之为“游动制气法”。
探析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气瓶颈对管网运营的经济影响

探析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气瓶颈对管网运营的经济影响长输天然气管道是支撑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是影响管网运营的关键因素,而输气瓶颈则是制约输气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探析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气瓶颈对管网运营的影响。
一、输气瓶颈的研究现状输气瓶颈是指天然气管道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限制输气能力的瓶颈,主要包括管道容量、运行压力、压降、输气速度等因素。
目前国内外对输气瓶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输气瓶颈的识别和预测通过对管道输气能力、环境和气源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管道系统中可能出现输气瓶颈的位置和时间,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网调度方案,降低对经济的影响。
2、输气瓶颈的改善和优化通过设计新的管道结构、改善输气环境等方式,提高管道输气能力,缓解输气瓶颈对管网运营的影响。
3、输气瓶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立管道运行的流量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输气瓶颈问题,保证管道系统正常运行。
1、降低天然气供应量输气瓶颈导致管道输气能力下降,限制了天然气的供应量,影响了天然气的市场份额和价格。
此外,天然气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输气瓶颈会影响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增加管道运输成本输气瓶颈通常需要通过改造、扩建等方式来解决,这些操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管道运输成本。
此外,长输管道的管道维护和管道损坏修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输气瓶颈的解决也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
3、影响能源市场的稳定性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输气瓶颈的存在,天然气的供需缺口也会不断扩大,这会对能源市场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解决输气瓶颈问题,可以提高天然气供应的能力,保证市场稳定,维持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结论与展望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气瓶颈的存在对管网运营的经济影响较大,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改善和优化长输天然气管道的输气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管道运行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完善的管道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输气瓶颈问题,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能源支持。
造气业务知识

煤气岗位工艺操作与问答1、在原料气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产气量和较理想的气体必须使制气过程具备那两个条件?答、1、保持炉内料层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化剂流速。
2 、对于不同的燃料选择相应炭层高度,使燃料层同一截面上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2、燃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对制气有哪些影响?答、从生产实践来看,燃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对制气的影响是很大的,因而要求燃料具有比较高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具有大小适当的粒度和均匀性,要求灰熔点比较高,灰份、挥发份、硫份和水分的含量比较低,对于化学活性及固定碳的含量,要求则不十分严格,只要按一定的要求就可以了。
3 、什么是机械强度?答、固定燃料的机械强度是指抗破碎的能力,即破碎难易程度。
4、机械强度的高低对制气有哪些影响?答、用于固定层煤气炉的燃料,要求机械强度比较高,以减小输送过程中的破碎量。
机械强度差的燃料,输送过程中的破碎量大,造成燃料层的阻力大或阻力不均匀,不利于保持燃料层的较高温度和气化剂较高流速,不利于气流和温度的均匀分布,影响半水煤气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气体带出物增加,热量损失大。
不仅使煤气炉生产能力降低,而且消耗定额升高。
5、什么是热稳定性?答、固体燃料的热稳定性是指在高温作用下是否易于破碎的性质。
6、热稳定性差的原料对制气有哪些影响?答、热稳定性比较差的燃料,在高温作用下,气化的过程中易于破碎,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微粒,不仅大量的被气流带走而损失,而且造成燃料层的阻力剧烈增加和阻力分布不均匀,引起气化反应条件恶化。
7、什么是粒度?答、固体燃料的粒度是指它的块度的大小,燃料粒度的大小和均匀性,是影响煤气炉气化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煤气炉气化反应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8、燃料粒度的大小和均匀性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答、1、燃料的粒度不均匀,燃料层内部容易发生小颗粒填充大颗粒间隙的现象,引起燃料层阻力不均匀,致使气化剂通过燃料层时分布不均匀,易于产生局部过热、结疤、结块,燃料层吹翻等恶果。
172-工艺-浅谈造气炉系统阻力和发气量的关系

浅谈造气炉系统阻力和发气量的关系樊少波山西省·阳煤丰喜肥业(集团)股份公司临猗分公司摘 要:通过我公司对二分厂造气系统的改造,体现了降低系统运行阻力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间接体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固定床造气炉的系统阻力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探讨最多的话题。
现就煤气炉系统阻力问题浅谈一下笔者的经验和看法,希望能提高大家对固定床造气炉系统阻力的认识。
固定床造气炉的系统阻力主要分为吹风系统阻力和制气系统阻力等两个方面,降低吹风阶段系统阻力,有利于提高空气流速,减少CO2还原反应的发生,因此提高吹风效率和减少吹风时间对降低煤耗和提高单炉发气量是十分有益的。
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说造气炉制气系统阻力的高低对造气炉发气量的影响有多大,众说不一。
现结合我公司造气系统的改造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我公司现年产总氨43万t、尿素60万t、甲醇15万t,三个合成氨造气系统全部采用固定床煤气炉来生产半水煤气。
下面结合我公司二分厂造气系统改造来说明降低系统阻力对生产的有利影响。
1 二分厂改造前状况二分厂年产总氨8万t,造气车间有φ2400固定床煤气炉7台,正常生产时开6备1。
造气系统采用单炉对应单台洗气塔和单台过热器流程,洗气塔出口煤气总管有两根,分别为φ800和φ600,正常送气时洗气塔进口阻力在80~90mmHg,气柜静压为380mmH2O,白煤消耗在1290~1310kg/tNH3,且生产中经常出现供气紧而发生滑汞柱等现象。
2 二分厂改造依据我公司一分厂造气车间属于新建系统,煤气流程采用了多炉共用一台过热器和一台洗气塔流程,上、下行煤气显热全部进行回收。
装置投产后,节能效果显著,φ2650煤气炉发气量达到9000~10000m3/h,单炉产氨量达到60t/d,白煤消耗1150kg/tNH3。
分析后认为原因是煤气系统阻力小,从洗气塔进口水封处测量的压力为50~60mmHg,单炉发气量大大提高。
二分厂考虑到造气楼高度已无法改变,很难改变床层阻力,同时也为了保证正常生产需要,改造项目主要是吹风气回收系统和煤气流程系统。
粗原料气的制取—固体燃料气化法(合成氨生产)

CONTENTS
气化过程的工艺条件,往往随着燃料的性能,例如燃料反应活性、粒 度、灰熔点、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而有很大的差异。加之,间歇式制气过 程中燃料层温度与气体组成呈周期性变化,影响工艺过程因素过多。衡量 气化过程的好坏,通常主要依据:
01 半水煤气 的质量
主要指标是有效气体组成 (H2+CO),以及(H2+CO)/N2 和微量氧等
(5)气体成分
主要是要求半水煤气中(H2+CO)/N2=3.1~3.2。通常是采用调节空气 吹净及回收时间的方法来控制,改变加氮空气量也是方法之一。由于加氮 空气量的多少对燃料层温度影响较大,加氮空气量一经确定,就不宜改变。 此外还应尽量降低半水煤气中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特别要求氧 气含量小于0.5%。若氧气含量过高,不仅有爆炸的危险,而且还会给变换 催化剂带来严重的危害。
煤在气化炉中干燥, 热解生成C
C + 气化剂
CO、H2、CH4
CO2、N2、H2O
焦油、COS、 H2S、NH3
可燃气体 不可燃物质
有害物质
CONTENTS
煤系由多种聚合高分子和矿物晶体组成的物质。煤中水分包括三类:游离水、吸附态水、化学键态水。
游离 水
吸附 态水
煤
系
化学 键态 水
游离水
1
附着于煤表面的外表水
03
空气吹净时
气体依次经发生炉、 燃烧室、 废 热锅炉、 洗气箱、 洗涤塔而入气 柜, 此时燃烧室无须加二次空气。
Hale Waihona Puke 04蒸汽上吹和下吹制气时,
如欲配人加氮空气, 为确保安全 起见, 加氮空气应在水蒸气通人 稍后加人,并应先于水蒸气停送以 前切断。 灰渣最后落于旋转炉篦,由刮刀刮 人灰箱,定期排出炉外
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

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关键词:压缩比(Cohpression ratio),配气相位:(Vale —timing diagram),最高燃烧压力(Max. effective combustion pressure ),点火提前角(Ignitiong advance angle )摘要:对于现代的汽车,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其动力性的好坏,而是兼顾其经济性和排放性。
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性能如何让就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好坏。
在影响汽车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发动机的换气及燃烧过程的地位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汽油机的使用以及结构方面分析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
一影响汽油机换气过程的因素对充气效率的影响=η1/)1(-ε×(εp a /t a -p r /t r )1.发动机在实际工作中的进气压力p a 主要受进气道的影响。
设进气系统的阻力为p f 近期过程中的气体密度为ρ,进气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为v 三者满足这样的关系pf=vv λρ/2.所以发动机的进气阻力与气体的密度,气体速度,和进气管道内壁的摩擦系数关系密切。
①进气管道的阻力主要取决于进气管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其内表面的粗糙度。
进气管道的长度越长气体的动能损失越多,到达到达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就会越小。
进气管的横截面积越小气体流速越快,但是在管壁粗糙度一定的情况下气体与管壁之间的压力就越大,气体在管内的能量损失就越大(气体因摩擦而能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从而导致进气压力下降。
另外,进气管的形状也会对进气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管路的弯路越少气体能量损失越少。
②大气中的气体进入进气道时要经过空气滤清器,这就使得进气阻力增加,使气体在进入进气道之前就先损失了部分动能。
③其次,汽车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行驶时。
由于海拔的影响,气体本身的密度小,大气压较低。
这就从气体的源头殇降低了进气压力。
④在使用化油器的汽车中,燃油是利用进气道空气流速高压力低的原理从化油器嘴中被吸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气系统阻力对制气的影响3宾湘亮(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长沙 410015)摘要 针对一些企业采取增加制气阻力后出现不同的效果,通过对制气过程中上吹和下吹阶段化学反应速度的分析,探讨了制气过程中上吹和下吹阶段因炉温水平不同而对蒸汽流量有不同的要求。
最后指出,在制气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调节蒸汽流量,以达到较好的气化效果。
关键词 造气 系统阻力 影响Effect of Resist ance i n Ga si f i ca ti on System on Ga s Genera ti onB in Xiangliang(Hunan Anchun Advanced Technol ogy Co.,L td. Changsha 410015)Abstract After s ome p r oducers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in gasificati on,different results are ob2 tained.By an analysis of the che m ical reacti on rates in the upward bl ow and downward bl ow step s in gasificati on,an exp l orati on is made int o these step s,and it is f ound that different stea m fl owrates are required because of different te mperature levels in the gasifier.It is finally pointed out that during gasi2 ficati on the stea m fl owrates should be adjusted in step s s o as t o give a better gasificati on result.Keywords gasificati on resistance in syste m effect1 问题的提出造气工段的系统阻力一直是氮肥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原化工部推广的造气10项节能措施中的第6项就是降低系统阻力。
多年来,企业一直把降低造气系统阻力作为造气工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增产节能降耗措施,在系统流程、管道、管件、阀门、设备(特别是炉箅)的改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企业认为对于吹风过程和制气过程的阻力应当分别考虑,吹风过程应当降低阻力以尽可能增加空气流量;而在制气阶段则应增加系统阻力,提高制气阶段的操作压力,以降低入炉蒸汽的流速,相应增加蒸汽与碳反应的时间,提高制气效果。
对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增加气柜加重物以提高气柜压力至3.92kPa(400mmH2O)以上及提高洗气箱水封高度。
一些企业采取这些措施后感到制气效果提高了,而一些企业却感到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变差了。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认识造气工段的系统阻力,或者说如何认识造气过程中吹风阶段和制气阶段所要求的阻力变化。
2 吹风过程2.1 吹风阶段应当降低阻力对于吹风过程应当降低阻力这一观点是没有分岐的,它可以增强吹风量,实现强风短吹,提高吹风效率,增加产气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各企业在改造时,对空气管道的选配、流程和设备的简化和合理布置、采用新型炉箅等都对降低阻力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大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2 风机的选型和系统阻力的匹配在考察煤棒造气的企业时,发现不少企业选用D40高效风机,风量为24000m3/h,也有的企业选用了D50高效风机,风量为30000m3/h。
对于一般的煤棒,如果烘干后强度不是很好的话,是853本文作者的联系方式:yy138@承受不了如此大的风量的,而且从入炉风量与半水煤气产量的对应关系(约为1:1)来估算也相差太大。
按设计要求,D50高效风机所配380V电机为295k W,而在某些企业中运行的电流仅为380A,负荷很轻(一般采用D40风机的企业,电机为250k W,运行电流可达360~380A)。
离心风机的风量与其电机的运行电流是有一线性关系的,在此运行电流下,D50风机实际运行风量就与D40相仿。
同时把半水煤气产量与入炉风量进行对照,大约也是此风量。
而该企业D50高效风机能力发挥不好的原因,应当还是系统阻力过大,使风机在运行中无法克服而达不到铭牌风量。
所以,风机的选型应注意与系统阻力的匹配。
2.3 吹风气燃烧系统吹风气燃烧系统对于回收造气热能、实现节能降耗的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但在增设吹风气燃烧系统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其增加的阻力对制气能力的影响。
有的企业在建吹风气燃烧系统后,吹风气燃烧炉一投运,造气风机电流就要降低几十安培,单炉生产能力也下降。
这是吹风气燃烧系统匹配不合理、阻力太大、吹风气燃烧炉的鼓风机和引风机选型不恰当所致,应进行改造。
3 制气过程3.1 在制气阶段增加系统阻力的原因之所以要在制气阶段增加系统阻力、提高制气阶段的操作压力,是由于制气阶段处于化学动力学控制区,此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决定因素是温度,炉温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反之反应速度降低。
通过提高蒸汽流速以提高反应速度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蒸汽与炭层接触时间随蒸汽流量的增大而缩短,使蒸汽分解率下降,同时又加速了炉温下降,反而使气质和气量下降。
基于此分析,在制气阶段采取增加系统阻力、提高制气阶段的操作压力,以限制蒸汽流速,使蒸汽在炭层中停留时间延长,以增加蒸汽与碳反应接触的机会,使反应得以充分。
又由于蒸汽流速被限制,入炉蒸汽量减少,其带出的热量也将减少,使气化层温度下降程度减弱,平均炉温得以提高,制气效果得以加强。
3.2 制气阶段的反应速度分析气化反应是固体燃料在高温下与气化剂之间进行的反应,整个过程的速度受到气体扩散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两者的影响,当其中一个阶段过程的速度较缓慢时,就决定了整个过程的速度。
影响扩散速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气体的流速,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
在制气阶段,气化剂(蒸汽)与碳的反应速度与碳的化学活性有关。
一般认为1000℃以上的化学反应较快,属于扩散控制,提高气化剂流速将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在1000℃以下时化学反应很慢,属反应动力学控制,如上所述,此时提高气化剂流速将使气质和气量下降。
在吹风过程中通入了大量的空气,其中的氧与碳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蓄存在炭层中供制气所需。
制气过程分为上吹和下吹两个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所处的状态是不同的。
在上吹阶段,吹风刚刚完成,气化层温度很高,上吹加氮又进一步延续了高炉温的保持时间,大部分时间内炉温都在1000℃以上,此时整个反应处于扩散控制区,提高气体流速就能加快反应的进行,往炉内通入较多的蒸汽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产生较多的煤气;而在下吹阶段,炉温已经较低,反应属动力学控制,此时应当限制蒸汽流速,使蒸汽在炭层中停留的时间延长,以增加蒸汽与碳反应接触的机会,使反应得以充分进行,加强制气效果。
由此可见,在制气过程中,由于上吹阶段和下吹阶段炉温的不同,对蒸汽流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那么对系统阻力和操作压力的要求也应当是有差别的。
3.3 制气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调节蒸汽流量由于上、下吹时炉内温度水平不同,对蒸汽强度有不同要求,因此制气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调节蒸汽流量。
上吹时,炉温较高,增加蒸汽用量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优化气量和气质指标;大流量的上吹蒸汽还有利于增加气化层的透气性,拉长和疏松气化层,降低床层阻力,并把炉底疤块冲松。
但上吹时间不能过长(因为上吹蒸汽流量大),否则气化层温度下降过多将不利于下吹制气,同时使气化层上移带走过多显热,增加消耗,甚至破坏气化层。
下吹时,炉温已较低,此时要减小蒸汽流量,同时延长下吹制气时间,可以避免炉温下降太快。
减小蒸汽流量可延长蒸汽与燃料接触反应时间,相应提高了蒸汽分解率,保证气质、气量;可以减95少下吹蒸汽偏流的机会,同时不使气化层过分压偏、压紧、压短,使炭层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增加下吹时间可延缓火层上移速度,降低灰渣残碳含量。
下吹蒸汽减少,还可保证其它正在上吹的煤气炉有足够的蒸汽用量,防止结疤。
结疤都是吹风过量、上吹时蒸汽又不够所造成,而下吹时炉温已降低,此刻减少蒸汽是不会结疤的。
4 结语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在制气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提高制气阻力来限制蒸汽流量,而应当分阶段调节蒸汽流量,即在气化层温度较高的上吹阶段应当增加蒸汽流量,以提高生产能力;气化层温度下降的下吹阶段则应减小蒸汽流量,防止炉温下降过快而导致气质、气量的下降。
所以人为地增加制气系统的阻力是没有必要的,至于有的企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原因可能是原来蒸汽流量调节不当,蒸汽用量本来就过大,降低了平均炉温,事实上通过对蒸汽阀门的调节也应当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收稿日期 2007211219)几种合成氨节能技术介绍1 集成创新的联合气化工艺通过集成创新开发的联合气化法,是采用纯氧气化、富氧气化和空气气化中的至少两种气化技术,联合应用于合成氨生产的新工艺。
该工艺主要解决采用Shell干粉煤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时存在的气化装置出口一氧化碳、硫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变换工艺难度增加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化肥生产的氧气消耗。
它还可应用于纯氧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新装置,以及采用这类技术的合成氨装置增产、节能和降低成本的技术改造。
据介绍,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合成氨装置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化肥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合成氨产能为1500t/d的装置而言,如果采用联合气化法(Shell-恩德炉)生产合成氨,装置总投资减少1亿元,每年可降低成本约0.25亿元;若采用联合气化法(Shell-灰熔聚)生产合成氨,虽然总投资增加了2亿元左右,但经济效益却每年可以增加1.5亿元。
2 复合型高效捕沫器气雾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对合成氨和甲醇生产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
目前工业生产从气体中分离雾沫的常用设备有惯性捕沫器、丝网捕沫器、纤维捕沫器、复挡捕沫器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分离器阻力高、设备庞大或分离效率低等不足。
复合型高效捕沫器集多种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气量大、分离阻力小、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彻底解决了处理气量大、流速高引起的气雾分离二次夹带问题,适用于吸收塔、再生塔等各种气液传质设备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以及各种冷却、冷凝后的气雾分离过程。
在不增加阻力的情况下,处理能力相对于传统分离器可提高50%~100%。
据悉,已经有4家企业的19台分离器选用了该技术,分离效果十分理想。
山西永济中兴化工有限公司采用该技术改造了1台甲醇分离器后,吨甲醇节电在173k W・h以上,每年可节约电费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