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高考微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讲 基本概念课件 鲁科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讲 基本概念课件 鲁科版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 也不断变小
加速度的定义是:物体速度变化量 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是一致的.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速 度一定发生变化.速度变化得多不表示加速 度大,所以A错、B对;若加速度大小保持 不变,则物体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 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还可能做匀速圆周运 动,所以C错;加速度大小变化与速度大小 变化间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不断变小,并 不意味着速度一定变小,也许只是速度增大 得越来越慢,所以D错.选项B正确.
如图1-1-1所示,一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弧运动,从A点经C点运动到B点,角AOB 为120°,求物体的位移和路程.
图1-1-1
路程与路径有关,是标量,而位移 与路径无关,是矢量. 物体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路程 s1

2
r

120 360

2 3

r
位移 s2

2r
sin

2

3r,方向从A指向B.
二、质点 1.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 . 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 2.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形 . 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3.注意:同一物体,有时能被视为质 点,有时就不能视为质点.
三、时间和时刻
1.时刻: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 的点来表示,如“2s末”、“3s初”等.
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 .
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或这段位.
移内的平均速度,定义式为
v s t
,该
式适用于 任何 运动;而平均速度公

v v0 vt 2
仅适用于 匀变速直线 运
动.
【点评】平均速度对应某一段时间 (或某一段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跟时 间间隔的选取有关,不同的阶段平均速 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时,必须 明确是求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最新-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3单元课件 必修1 精品

最新-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3单元课件 必修1 精品
(2)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 、“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 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 少? [思路点拨] 分析运动过程,运用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列方程,并 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分析时要注意B车的加速度为零后,B车做 匀速直线运动.
[听课记录] 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甲、乙两物体均做匀 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故选项A错;
初始时刻,两物体在不同位置,同时出发,t0时刻两物体在同一 位置,即相遇,故选项B对;
0~t0时间内,两物体的末位置相同,初位置不同,故位移不同, 且s甲<s乙,故选项C错;
甲、乙两条s-t图线的斜率不变,故t0时刻前后,甲、乙始终做 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故选项D错.
对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
1.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 时间内能否达到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 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 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 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 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 比实际的大
[答案] B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PPT教学课件(推荐)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精品PPT教学课件(推荐)

磁场专题的主要考点包括磁场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用磁 感线描述磁场、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特点)、带电粒子在磁场 中的运动及应用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是本 专题的重点之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 力及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知识,该内容与平面几何联系紧密, 确定粒子运动的径迹,应先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图,然后确 定圆心及半径.
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 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 定越大
│ 要点热点探究
AC 【解析】 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中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 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R=mqBv,因所有粒子比荷相同, 若入射速度相同,则轨道半径相同,轨迹一定相同,B 选项正确; 所有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周期 T=2qπBm相同,所以轨迹所对圆心 角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D 选项正确;若带电粒子 能从磁场左边界射出,即使入射速度不同,所用时间也一定相同, 因为此情况时轨迹所对圆心角均为 180°,这些粒子的轨迹与入 射速度有关,故 A 选项正确,C 侧重于运用数学知识(圆与三角形知识)
求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初速度与磁场边界的夹角
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角度是确定圆心、运动方向的依据,更是计
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桥梁,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的时间为t=
(α是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 要点热点探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仅关联速度的求解,而且 在首先确定了运动半径的情况下,可利用半径发现题中隐含的 几何关系.
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 度大小相同 C. 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 克服电场力做功 D. 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 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章 直线运动精选课件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章  直线运动精选课件
汽车行驶s共用了时间:t=1.5 s-t1+t2, 另有:1.5 s-2t1+2t2=1.3 s,
可得:t1-t2=0.1 s,st=1.4 s, 解得:汽车的速度v= t =24.3 m/s.
【答案】(1)汽车靠近小盒B (2) 24.3 m/s
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
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
【答案】2v1t
考法2.平均速度的理解与应用
例2
[山东师大附中2018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t2时刻,a、b两车的速度相同 C.在t2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第1章 直线运动
考点1 描述运动的概念 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3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1 运动图像
考点1 描述运动的概念
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
考法1 参考系的选择 考法2 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
题型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题型2 匀速直线运动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
考法3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思路 例1
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 s停止,设火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 最后1 s内的位移是2 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和 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例1
【解析】首先将火车视为质点,由题意画出草图:
解法一:一般思路.火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总位移 x=v0t-12at2; 火车从刹车到停止前一秒的位移 x′=v0(t-1 s)-12a·(t-1 s)2;

第一章总结—2021届(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共7张PPT)

第一章总结—2021届(新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共7张PPT)
【答案】 BC
题型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 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 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 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 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答案】பைடு நூலகம்BCD
题型二 对描述运动的图像考查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 v -t 图像,由图像得到 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 m/s B.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3 m C.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 2~4 s 内的加速度 D.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 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解析】 由位置、位移、时间间隔、时刻和速度 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 位置,而不是位置的变化,故 A 错误,B 正确;北斗 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故 C 正确;北斗导 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 小,即速率,故 D 正确。
题型一 对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的考查
2019 年 9 月 23 日凌晨 5 时 10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 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也是我国发射的第 47 颗和 第 48 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中圆轨道卫星。据了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在 2020 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届时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 务,定位精度 10 m,测速精度 0.2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力; (2)物体在 力的方向 上发生位移. 2.公式:W=Flcosα,α是力和位移方向间的夹角,此公
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稿
1Leabharlann 3后 等西安社保代理 毕圤夻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1.功、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变力功的分析. 2.动能定理的灵活应用. 考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及灵活应用. 情 播 4.几种常用的功能关系. 报 5.各种功能关系与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电磁场中粒子
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等相联系,综合考查学生获 取信息、整合信息、应用力学规律解题的能力.
功率.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1.根据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 的判断.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之间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做的功.夹角为锐角时力做正 功,夹角为钝角时力做负功,夹角为直角时力不做功.
高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3.依据能量变化来判断,此法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 用于变力做功,关键应分析清楚能量的转化情况.根 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力对 物体做功.比如系统的机械能增加,说明力对系统做 正功;如果系统的机械能减少,则说明力对系统做负 功.此法常用于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做功的判断.
(1)若α<90°,则W>0,表示力对物体做 正功. (2)若α=90°,则W=0,表示力对物体 不做功. (3)若90°<α≤180°,则W<0,表示力对物体做 负功.

新高考第一轮物理总复习课件第1章本章总结

新高考第一轮物理总复习课件第1章本章总结

涉及到直线运动一章的主要内容有:①匀速直线运 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②速度图象的识别、绘制及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 用. ③纸带的分析处理及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年广东卷第 13 题;2013 年海南卷第 4 题,2013 年上 海卷第 16 题.更多的试题是考查本章知识与其他章节 知识相结合的试题,如:与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 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直线运动等相结合的试题 . 从近 几年高考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 系的试题有开始增多的迹象. 可以预测 2015 年高考命题会坚持近几年试题的优点, 特别会加强对本部分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考 查.
高考中有单独考查本章知识的试题,2013年全国新课 标Ⅰ卷第1题、第19题、第21题,2013年全国大纲卷广西 第19题、第24题,2013年广东卷第13题;2013年海南卷第 4题,2013年上海卷第16题.2014年全国卷Ⅰ第24题,山东 卷第23题,重庆卷第5题,全国卷Ⅱ第14题,全国大纲卷 第14题、第22题,江苏卷第5题,广东卷第13题,山东卷 第15题,天津卷第1题等.更多的试题是考查本章知识与其 他章节知识相结合的试题,如:与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 系、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直线运动等相结合的试题.从近 几年高考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 试题有开始增多的迹象. 可以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会坚持近几年试题的优点, 特别会加强对本部分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考查.
第一章 直线运动(必修1)
考点 质点、参考系 位移、速度式、 Ⅱ 图象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
匀变速直线 运动图象只 限于v-t图 象
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有:①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 重要概念:参考系、质点;②正确理解位移、速度、 加速度等的意义;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及 应用;④运动图象:x-t图象、v-t图象;⑤自由落 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高考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趋向于对考生分析问 题、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匀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v-t图象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 和难点.

2024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动量—弹簧+板块

2024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动量—弹簧+板块

恢复原长:弹性碰撞模型
v0
m1
m2
小球与曲面
两个同种电荷
动量——弹簧
例1:如图所示,A、B两个木块用轻弹簧相连接,它们静止在光滑
水平面上,A和B的质量分别是99m和100m,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
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A内没有穿出。求:
(1)子弹射入木块A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Q
99 200
mv02
(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Epmax
Ma2 , s2
1 2
a2t
2
,
v2
a2t
f
m v0
s1
v
M
f
对M: ft Mv
v
v0
v
s2
s相
0
t
t
(3)动量守恒定律求速度
对m和M: mv0 m M v
(4)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位移、内能
对m:
fs1
1 2
mv2
1 2
mv02
对M:
fs2
1 2
Mv2
对m和M:
Q
fs相
=
1 2
mv02
1 m M v2
(2)运动分析:物块运动?木板运动?画出木板和物块的运动示意力和v-t图

(3)动量分析:物块动量?木板动量?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4)
f



m
析:
v0


能s1量






系统
v


量如
v0 v
何v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