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2
航海学(二三副)试题ECDIS

《航海学(二三副)》一、单项选择题(共145题)1、电子海图数据是指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海图的一种。
从电子海图数据属性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76085: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 光栅海图是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所组成的矢量数据描述海图及相关信息,光栅海图不可以被改正B. 矢量海图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所组成的矢量数据描述海图及相关信息。
矢量数据可有多种文件格式按一定的方式保存信息C. 光栅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图像方式如TIF、JPG等格式文件)表示的数字海图,属非标准电子海图D. 矢量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图像方式如TIF、JPG等格式文件)表示的数字海图,属标准电子海图2、矢量海图的主要特点包括___。
(176585: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数据和可查询性、与存储介质无关B:更加安全C:数据和可查询性、与存储介质无关、物标可分类显示、可计算性D:显示美观3、关于矢量化海图和光栅扫描海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176090: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A. 光栅扫描海图可看作是纸质海图的复制品B. 光栅扫描海图可以进行选择性查询、显示和使用数据C. 矢量化海图是将数字化的海图信息分类存储的数据库D. 矢量化海图可以进行选择性查询、显示和使用数据4、ECDIS的航线监视能提供___。
(176594: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B:无海图提示C:油耗计算D: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转向点ETA、STG查询5、ECDIS中航线设计优越于手工航线设计是因为____。
(176598: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绘画美观B:安全自动检测C:参数自动计算、重复使用、安全自动检测D:用鼠标完成,设计简单6、ECDIS取代纸海图的主要条件是____。
航海学Ⅱ天文航海3-时间

第三节 视时
• 视时(apparent time)是建立在地球自转基 础上的时间系统,它是以太阳⊙为参考点, 以其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 • 一、视太阳日 • 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 某地子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l视太阳日。 l视太阳日可分为: • l视太阳日=24视太阳小时(24h); • l视太阳小时=60视太阳分钟(60m); • l视太阳分钟=60视太阳秒钟(60s)。
• 正 跳 秒 : 23h59m60s 之 后 是 次 日 的 00h00m00s 这实质上是把原子时AT的时 刻推迟ls。 • 负 跳 秒 : 23h59m58s 之 后 是 次 日 的 00h00m00s 。这实质上是把原子时AT的 时刻提前1s。 • 具体跳秒时间和方法可查阅英版《无线 电信号表》第二卷或英版《航海通告》 第VI部分。
• 在天文航海中,恒星时是以春分点时角来表 示的。恒星时是天文学上采用的时间计量单 位。它不宜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主要 是恒星时与昼夜关系不固定的缘故。我们已 知,春分点每天中天的时间比太阳提前约4m。 例如,3月21日,太阳位于春分点,这一天 春分点与太阳同时上中天,恒星日从中午开 始,到6月22日,春分点上中天的时间比太 阳提前约6h,恒星日从黎明开始。同理,9 月23日恒星日从午夜开始,12月22日恒星日 从黄昏开始,由此可见,恒星时的时刻与昼 夜的关系不固定。然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 作一般是。根据“昼夜”来安排的,所以恒 星时不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 1.建立在地球自转基础上的世界时系统; • 2.建立在地球公转基础上由力学定律所 确定的历书时系统; • 3.建立在原子能级跃迁频率基础上的原 子时系统。
• 一、世界时系统 • 世界时系统(universal time system) 是建立在地球自转运动基础上的时间系 统。也就是说,以地球自转周期作为时 间的计量单位。 • 地球上的人们无法直接测量地球的自转 周期,但是,可以选择地球以外的一点 作为参考点,观测该点的周日视运动的 周期来间接地测出地球自转的周期,从 而得到时间的计量单位。选择不同的参 考点,得到的时间计量单位也不同。
航海学第二节航向和方位(圆周法、半圆法、罗经点法)

W
E
S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罗经点法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四个基点
四个隅点: NE、SE、SW、NW
320 330 340 350
0
10 20 30 40
一、真向位
N TC
A
1、真航向[True Course]:
航向线:船首尾线向船首方向的 C 延长线。
真航向:以真北为基准顺时针度 量到航向线的角度,代号TC. 范围:000°~ 360°,常用圆 周法表示。
真方位[True Bearing]:
方位线: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测者
N 与物标的连线。
罗经点法圆周法 法1: 法2:
320 330 340 350
0
10 20 30 40NN/EFra bibliotekNE/NNNE
N/W NNNWW/N
WNNWWN/WW W/N
W W/S
WSSWW/SWW
NNEEE/ENE E/N E E/S
SSEEE/ESE
S
SSSWW/S S/W
SES/SSE S/E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A M
航向、方位和舷角关系
计算公式:
TB=TC+Q
NT
M' Q左
或
TB TC QQQ左 右为 为- +
TC TB
(END)
CL
Q右 BL M
航向、方位和舷角关系
符号法则:
《航海学》船舶定位课件2_2陆标定位

可用以定位的陆标
首选物标——灯塔,孤立尖顶小岛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用于目测的其它良好 物标——山峰 可选——岬角 其它可用物标: 只要海图有标注,且 有明显的可观测点的 物标 如油井架、高大的烟 囱等。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二、方位定位
同时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陆标的方位来确定船位的 方法和过程称为方位定位,也称为方位交叉定位(fixing by cross landmarks)。 在航海实践中,通常采用两方位和三方位定位。
在M点,观测远方的船 舶得真方位, 从测者M画出的与测者 子午线(QMPNQ )相交 成真方位的大圆弧— —方位位置线。 因为,在M点观测该大 圆弧上任意点的真方 位均为 。
P N M P Q P 1 P 2 Q '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2)船测岸——位置线是恒位线
退出
4)物标的选择
选择物标的要求 (1)位置准确容易辨认的(孤立的、显著的)、离船近的物标; (2)选择方位位置线交角适当的物标。即,=90时最好。 尽可能选择位置线夹角为60~90的物标,最低要求应满足 30150。
灯塔
精测点 制高点 一般山头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陆标船位及海图标注
只要同时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陆标的导航参数,可以获得同 一时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船位线,它们的交点即为观测时刻的 观测船位(陆标船位) 在位置线的交点画 一小圆圈☉作为陆 标定位的船位符号, 并标时间及计程仪 读数。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航海学 第二章 第1节 航向、方位和舷角解析

广州航海学院
CAPT.L
航向、方位和舷角
依据基准北所确 定的船舶的航向 和物标的方位, 统称向位。
一、真向位
1、真航向[True
N
C Course]: 船首向(HEADING): 船舶某一 瞬间的船首方向。 航向线(COURSE LINE):船首 尾线向船首方向的延长线。 真航向(TRUCE COURSE):以真 北为基准顺时针度量到航向线 的角度,代号TC. 范围:000°~ 符号法则:
M NT CL Q左 TC BL 如:TB>360° 则:TB′= TB - 360º
如:TB<0° 则:TB′= TB + 360º
(END)
TB
思考练习
1、真航向是: A、船舶航行的方向 B、船首尾线的方向 C、船首向 D、船舶航行时真北至船首向的夹角 2、舷角是: A、船首线至方位线的夹角 B、物标的方向 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船舶海上看物标的方向 3、我船航向180°,某船位于我船右舷30°,若该船航向为 350°, 则我船位于该船舷角: A、40°右 B、30°右 C、150°右 D、150°左 4、某船真航向060°,该船左正横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150° B、330° C、090° D、060° 5、某船真航向060°,该船右舷3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30° B、90° C、030° D、090° 6、某船真航向040°,测得某物标的真方位为320°,则该物标的 相对方位(舷角)为: A、80° B、080° C、280° D、310°
A
M
航向、方位和舷角关系
计算公式:
NT M' Q左 TC TB Q右 BL M CL
航海学II 航标

国际浮标制度
航标
国际航标协会(IALA国际航标协会(IAL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 )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协调,在 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协调, 1980的第 届国际航标会议上确定了完整的国际浮标制度 1980的第10届国际航标会议上确定了完整的国际浮标制度。 的第10届国际航标会议上确定了完整的国际浮标制度。 又称国际浮标系统( system), ),是世界各国或 又称国际浮标系统(buoyage system),是世界各国或 地区在设立助航标志时必须遵守这一规定, 地区在设立助航标志时必须遵守这一规定,船舶必须按这 一规定所标示的可航区域航行。 一规定所标示的可航区域航行。 国际浮标系统的区域划分——将世界分为 个区域,执行2 国际浮标系统的区域划分——将世界分为2个区域,执行2种 将世界分为2 制度。 制度。 A地区(左红)(region A)和B地区(右红) (region B),或称为 地区(左红)(region A)和 地区(右红) B), A制度和B制度。 制度和B制度。 B地区包括美洲和亚洲的日本、韩国、菲律宾。 地区包括美洲和亚洲的日本、韩国、菲律宾。 其余地区均为A地区。 其余地区均为A地区。 侧面标志的颜色、 A地区和B地区的区别仅在于两种侧面标志的颜色、顶标颜色、 地区和B地区的区别仅在于两种侧面标志的颜色 顶标颜色、 灯光颜色正好相反 正好相反。 灯光颜色正好相反。
灯船(Light 灯船(Light vessel) 一般设置在不便建造灯塔的重要航道水域 不便建造灯塔的重要航道水域, 一般设置在不便建造灯塔的重要航道水域, 灯船在甲板高处设有发光设备, 灯船在甲板高处设有发光设备,灯光射 用于标志港口、航道的进口和浅滩等。 用于标志港口、航道的进口和浅滩等。 程 较远,可靠性较好。 较远,可靠性较好。有人看管的灯船可 靠 性更好。灯船的船身一般涂红色 船身一般涂红色, 性更好。灯船的船身一般涂红色,船体 两 侧有醒目的白色船名或编号 白色船名或编号, 侧有醒目的白色船名或编号,桅上悬挂 黑 (buoy) 浮标( 浮标 buoy) 供白天识别用。 球,供白天识别用。 一般设置在港口、航道以及水下危险物附近, 一般设置在港口、航道以及水下危险物附近,用以标示航道 和指示碍航物位置。浮标按其用途不同而有其特定的形状 形状、 和指示碍航物位置。浮标按其用途不同而有其特定的形状、 颜色和顶标。水线以上的基本形状有罐形 锥形,球形, 罐形, 颜色和顶标。水线以上的基本形状有罐形,锥形,球形,柱形和 杆形.浮标可能装有发光器、音响设备和雷达反射器等。 杆形.浮标可能装有发光器、音响设备和雷达反射器等。 有发光器的灯标又称为灯浮标,简称灯浮(light-buoy)。 有发光器的灯标又称为灯浮标,简称灯浮(light-buoy) 灯浮光力一般较弱。 灯浮光力一般较弱。
航海学§2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三、 潮汐推算在航海上的应用 1、 过浅滩问题(最小安全潮高问题)与过横 空障碍物问题(最大安全潮高问题) 最小安全潮高=吃水+富余水深-海图水深- (CD-TD) 最大安全潮高=大潮升+净空高度-水面至船 舶大桅顶端的高度-安全余量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2、 主要内容 ⑴ 主港潮汐预报表: 各主港的逐日高、低潮时及潮高;我国部分港口的逐时潮高。 ⑵ 潮流预报表: 部分海峡、港湾、航道及渔场的潮流预报。 ⑶ 差比数和潮信表: 用于以附港和主港差比数推算附港潮汐;用潮信资料概算潮汐。 ⑷ 其它资料: ①《部分港口潮高订正值表》; ②《格林尼治月中天时刻表》; ③《东经120°月中天时刻表》; ④《月赤纬表(世界时0时)》; ⑤ 梯形图卡等。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⑵ 潮信资料法 潮信资料包括平均大(小)潮升、平均高(低)潮间隙、平均海 面。 从表中查得“格林月中天时”,则: 高(低)潮时=格林月中天时+平均高(低)潮间隙 高(低)潮另一个潮时可由上述方法所得的潮时分别±1225求得: 上半月:
月上中天高(低)潮时= (农历日期-1)×50min+1200+平均高(低)潮间 隙 月下中天高(低)潮时=月上中天时±1225
中国《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解:通过水道所需的安全潮高: 最小安全潮高=吃水+富余水深-海图水深-(CD-TD)=9.5+0.7-8(2.2-2.0)=2.0m 最大安全潮高=大潮升+净空高度-水面至船舶大桅顶端的高度-安全 余量 =4.5+19.5-(28.5-9.5)-1.5=3.5m 通过水道的最早、最迟时间:由于午后是落潮过程,所以最早通过的时 间是落潮至最大安全潮高的时间;最迟通过的时间是落潮至最小潮高的时 间。 最早通过的时间t1=高潮潮时+T/180°×arccos(1-2潮高改正数/潮差) =1157+(1902-1157)/180°×arccos【1-2(401-350)/(401-130)】 =1157+2h02m=1359 最迟通过的时间t2=高潮潮时+T/180°×arccos(1-2潮高改正数/潮差) =1157+(1902-1157)/180°×arccos【1-2(401-200)/(401-130)】 =1157+4h41m=1638
航海学Ⅱ03天文航海1-天球坐标

• (2)格林子午圈:过格林天顶、天底和 两天极的大圆称格林子午圈(Greenwich meridian)PNZPSZ’G。 • 格林午圈:两天极之间包含格林天顶的 半个大圆PNZGPS。它与格林经线(零度经 线)相对应。 • 格林子圈:两天极之间包含格林天底的 半个大圆PNZ’GPS。它与180º 经线相对应。
• 例l:已知GHA 298º30′.0,测者经度 126º20′.0E,求LHA。 • 例2:已知GHA 15º 20′.8,测者经度 181º 35′.0W,求LHA。 • 例3:已知测者经度120º 25′.0E, LHA 60º 10′.0,求GHA。
•
(4).天体地理位置PG 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B和地心O的连线, 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PG)称为天体地理 位置(geographical position)。天体 地理位置的纬度和经度,可以用天体 的赤纬和格林时角来确定:
• 一、天球 • 以地心为球心,以无限长为半径所 作的球面叫天球(celestial sphere)。 所有天体(无论远近)都分布在天球面 上,它们在球面上的位置称为天体 位置,即延长地心与天体连线交于 天球球面上的一点。
• 二、天球上的基本点、线、圈 • 天球上的点、线、圈与地球上的 • 点、线、圈对应表
• 6.子午圈 • (1)测者子午圈:过测者天顶、天底和两 天极的大圆PNZPSZ’称测者子午圈 (observer’s meridian)。 • 测者午圈:两天极之间包含测者天顶的 半个大圆PNZPS。它与测者所在经线相对 应。 • 测者子圈:两天极之间包含测者天底的 半个大圆PNZ’PS。 • 测者子午圈将天球分为东天半球和西天 半球。
第一节 天球坐标
• 与地球上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某点位 置相类似,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 球面坐标系称天球坐标系。由于天球 上采用的原点和基准大圆不同,可采 用多种不同的天球坐标系,在天文航 海上常用的是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海学2 第一章 时间系统1.1 天体视运动1.1.1 天球坐标系◆ 天球上的术语天轴和天极 天赤道 天体时圈 天体赤纬圈 天顶和天底 子午圈✓ 测者子午圈将天球分为东、西天半球 ✓ 上中天:午圈(天顶、两极),下中天(天底、两极):子圈 测者真地平圈 方位基点✓ N 、S :测者子午圈与真地平圈交点 ✓ E 、W :天赤道与真地平圈交点 仰极与俯极 垂直圈✓ 卯酉圈(东西圈):过东西点的垂直圈 春分点和秋分点:黄道与天赤道交点。
✓ 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 春分点时圈◆ 第一赤道坐标系天赤道为基准圆,天体时圈为辅助圈原点:格林(或测者)午圈和天赤道的交点Q 坐标:时角和赤纬✓ 天体赤纬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天体极距 天体地方时角LHA✓ 圆周法:测者午圈始向西度量,0~3600✓ 半圆周法:向东或向西,0~1800✓ 关系:当LH A <1800,圆周时角=半圆时角(W )当1800<LHA <3600时,半圆时角(E )=3600-圆周时角 天体格林时角GHA关系:EW LHA GHA λ=±天体地理位置:000360(180)(180)N NS SEWDec GHA GHA GHA GHA ϕλ=⎧⎫->=⎨⎬<⎩⎭◆ 第二赤道坐标系天赤道为基准圆,辅助圈:天体时圈和天体赤纬圈 原点:春分点坐标:天体赤经(共轭赤经)和赤纬✓ 天体赤经RA :从春分点起,沿天赤道向东量到天体时圈的弧距,0~3600✓ 天体共轭赤经SHA :向西 ✓ RA+SHA=3600◆ 地平坐标系真地平圈为基准圆 原点:N 点或S 点 几何极为天顶坐标:天体高度h 和方位A✓ 高度的另一表示方法:顶距Z, Z+h=900✓ 天体方位圆周法:N 点开始,沿真地平顺时针量至天体垂直圈,00~3600✓ 半圆周法:北纬测者―――从N 点开始沿真地平向东或向西量至天体垂直圈,00~1800;南纬测者―――从S 点开始沿真地平向东或向西量至天体垂直圈,00~1800✓ 换算◆ 坐标转换天文△000909090Dec h A LHA X ϕ⎧⎫⎪⎪⎨⎬⎪⎪⎩⎭⎧⎫⎪⎪⎨⎬⎪⎪⎩⎭余纬=-三边极距=-顶距=-半圆方位三角半圆时角位置角✓ 天体上中天时,其半圆方位角、位置角其中一个为0度,另一为180度。
公式sinh sin sin cos cos cos cos csc sin sin sin sinh sin cos cos cosh cos cosh c c c c cc cDec Dec LHActgA tgDec LHA ctgLHADec DecA tg tgh ϕϕϕϕϕϕϕϕ=+=--==-注意:1.ϕ恒为正值2. Dec 与ϕ同名为+,异名取-3. LHA 为半圆时角,取+4. A c 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ϕ同名,第二名称与半圆地方时角同名。
天球作图✓测者子午面天球图✓天赤道面平面图✓测者真地平平面图1.1.2 天体周日视运动◆成因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天球带着所有天体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恒星赤纬基本不变---周日平行圈✓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赤纬在不断变化---严格来说,连续的球面螺旋线◆现象天体出没✓有出没:Dec<900-ϕ✧Dec与ϕ同名,在地平上的时间大于地平下的时间✧Dec与ϕ异名,在地平上的时间小于地平下的时间✓无出没;Dec≥900-ϕ✧Dec与ϕ同名,不没✧Dec与ϕ异名,不出天体的中天(一般指上中天)✓LHA=00✓00180,0DecA XDecϕϕ⎧⎫==⎨⎬<⎩⎭与异名或且同名✓{} 000180,A X Decϕ==>,且同名测者纬度一定,天体在上天半球运行规律(00<ϕ<450)不同纬度上天体周日视运动现象✓测者在赤道✓测者在两极:Dec=H✧极昼✧极夜◆天体周日视运动引起天体坐标的变化天体中天时,H变化最慢;A变化最快天体过东西圈时,H变化最快;天体介于出没与东西圈间某点时,A变化缓慢De c>ϕ且同名,天体距角时(不过东西圈),其方位A变化最慢;高度H变化最快天体高度越高,其方位变化越快;Dec与ϕ同名且越接近,其高度越高。
当天体的位置角X=900时,其方位变化率为01.1.3太阳周年视运动◆成因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西向东太阳相对地球自西向东◆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天球截得的大圆,黄道与天赤道夹角23027’◆太阳日逐日长短不等的原因:太阳周年视运动速度不均匀(不等速运动)。
春分点到秋分点186日,秋分点到春分点179日,相差7天。
◆分点:黄道与天赤道交点春分点:3月21日秋分点:9月23日(赤经变化最慢,日变化量约为53.’8)◆至点:在黄道上距两分点900的点夏至:6月22日冬至:12月22日(赤经变化最快,日变化量约为66.’6)◆四季四季产生原因:太阳赤纬周期性的变化。
冷暖主要取决于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四季星空:测者在同一季节每天22点左右所见的星空。
✓春季星空:太阳位于春分点(太阳赤经RA=00),以RA=1800为中心线展开的星空✓夏季星空:太阳位于夏至点(太阳赤经RA=900),以RA=2700为中心线展开的星空✓秋季星空:太阳位于秋分点(太阳赤经RA=1800),以RA=00为中心线展开的星空✓夏季星空:太阳位于冬至点(太阳赤经RA=2700),以RA=900为中心线展开的星空◆月亮视运动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其运行的椭圆轨道与天球截得的大圆称白道。
黄白道交角5009’恒星月:以恒星为参考点,27.32日塑望月:以太阳为参考点,29.53日◆星星恒星:每日中天的时间比太阳提前约4m金星:✓金星总在太阳附近✓金星的动态日期可从《航海天文历》的“天象纪要”查到✓白昼有可能观测金星定位的条件:●当金星运行在东大距与下合前最亮日或●下合后最亮日与西大距之间✓白昼有可能同时观测金星和太阳定位的条件:●金星介于大距与最亮日之间●金星与太阳方位差角应大于300●金星的高度应大于150✓昏星:当金星位于东大距时,日没后见于西天✓晨星:当金星位于西大距时,日出前见于东天离地球最远且可供航海定位的行星:木星1.2 时间系统◆世界时系统:建立在地球自转运动基础上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视时:以太阳为参考点平时:以平太阳为参考点◆世界时UTUT0:直接由天文观测得到UT1:UT0经极移改正后✓天文航海所采用的对时信号✓《航海天文历》所给出的世界时UT2:UT1经过季节改正后◆原子时系统:建立在原子能级跃迁频率基础上◆恒星时恒星日: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某地的午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天球旋转3600)恒星时与昼夜关系不固定◆视时: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中心经过某地子圈(即下中天)起算1视太阳日=天球旋转(3600+DR A⊙)所经历的时间;DR A⊙: 53.’8~66.’6最长和最短的视太阳日相差约51s,并且在逐日变化同一时刻视时LAT与太阳圆周地方时角LHA⊙相差1800(12h)◆平时:平太阳是假想的天体,在天赤道上向东作匀速的周年视运动,速度等于视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平太阳日: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子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平太阳赤经日变化量:59.’141个平太阳日比1个恒星日长3m56s.56≈4m1平太阳日=天球旋转(3600+59’.14)所经历的时间◆时差ET:视时LAT与平时LMT之间的时间差ET=视时LAT—平时LMT11月3日前后:ETmax= +16m24s2月11日前后:ET= —14m6月13日前后:ET=01.2.2 区时:区时:时区中线的地方平时◆区号:零时区的区号为“0”东时区的区号的符号为“—” 西时区的区号的符号为“+”180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用的时区中线0301530⎧⎫⎨⎬⎩⎭0 0如果余数<7,商就是所在时区的区号测者经度如果余数>7,商+1就是所在时区的区号 ◆ 拨钟向东航行进入相邻时区,船钟应拨快1小时 向西航行进入相邻时区,船钟应拨慢1小时 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船钟不拨◆ 日界线:原则上是1800经线,考虑行政区域,有若干曲折东行过日界线,减一天,时间不变 西行过日界线,加一天,时间不变第八章 罗经差的测定8.1 测定要求、方法和计算◆ 精度因素当推算船位误差不超过20’,天体高度不超过350时,天体计算方位可以替代真方位天体高度越低,引起的误差越小当天体方位趋近00、赤纬趋近900时,由推算船位的误差引起的天体方位误差将趋近于零天体高度为300,罗经面倾斜1度可引起观测方位最大产生0.06的误差 ◆ 观测注意事项选用低高度天体,高度应低于300,最好低于150 保持罗经面的水平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 观测天体中心8.2 求取方法◆ 太阳低高度方位:C C A CB ∆=-利用《航海天文历》和三角函数计算器✓ 公式:cot cos tan csc sin cot c c c A Dec LHA LHAϕϕ=-✓ 注意:①纬度c ϕ恒为“+”;②赤纬Dec 与c ϕ同名为“+”,异名为“-”; ③地方时角LHA 和计算方位c A 均为半圆周法;④c A 的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 ”下午为“W ”✓ 例题:1996年8月12日,船时SMT 1702,推算船位ϕc34︒23.'0 N ,λc122︒50.'7E ,测得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 277°,求罗经差ΔC ? 解: ZT 17-02 12/8 ZD -8 GMT 09-02 12/8GHA ' 313-45.6 Dec’ 14-50.2 N d -0.7 m.s 30.0 d ' 0.0 GHA 314-15.6 Dec 14-50.2 N λEc 122-50.7 ϕc 34-23.0 N LHA 437-06.3=77-06.3 WAc=arcctg(cos 34︒23'.0 tg 14︒50'.2 csc 77︒06'.3-sin 34︒23'.0 ctg77︒06'.3) Ac=84︒. 6 NW=275︒.4CB 277︒. 0∆C - 1︒. 6利用《太阳方位表》✓《太阳方位表》的结构该表共分两册,第一册包括纬度0︒~30°(英版称Davis's Tables,戴氏表)第二册包括纬度30︒~64°(英版称Burdwood's Tables,柏氏表)。
每册又分主表和附表。
(1)主表:分前后两个半册,前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
查表引数为:①表列纬度ϕT ,表间距为1°,列在每页右上角;②表列赤纬DecT,表间距为1°,共计0︒~24°,列在每页第一行;③表列视时LATT,表间距为4m(中天前、后1小时之内间距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