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薯蓣中新甾体皂苷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提取与含量测定作者:官守涛彭吉霞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在皂苷元生产上采用自然发酵、酸水解、酶解、微生物法等方法对薯蓣干品原料处理提取皂苷元。

本文对薯蓣鲜品原料提取皂苷元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皂苷元提取效率。

关键词:盾叶薯蓣;提取方法;含量测定薯蓣皂苷元是从薯蓣属植物的根茎中所含甾体皂苷经酸水解、萃取获得,因其具有溶血、降血脂、抗菌等作用而备受重视,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俗称“黄姜”,是我国主要的种植品种,也是薯蓣皂苷含量较高、栽培种植面积较广的一种品种。

一、试验材料鲜品盾叶薯蓣为湖北十堰周边区域栽培2~3年的原料,由十堰方坤工贸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722S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J-2高速组织捣碎机(金坛市恒丰仪器厂),索氏提取器。

试剂:无水乙醇、乙酸酐、H2SO4、CHCL3、120#溶剂汽油、分析纯盐酸、L.B试剂。

二、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1.试验方法将鲜品原料用捣碎机粉碎至1~5毫米颗粒,植物体内自身的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酶解部分淀粉、糖等物质,同时可以把皂苷分子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

在水解过程中,排除一些水解干扰因素,降低酸的浓度、缩短水解时间,其回收率高于干品原料。

2.试验工艺路线鲜品→清洗泥沙→匀浆机粉碎至1~5毫米→发酵酶解37℃3至5天→酸水解4~6h→水解物洗至中性→干燥→干燥产物用120#溶剂汽油回流10h→粗皂苷元用乙醇结晶得到薯蓣皂甙元。

盾叶薯蓣鲜品按3.(2)方法,做三次提取,每次500g,平均数为3.93g,占鲜品含量为0.78%,溶点在195℃以上,符合标准要求。

3.分光光度法做含量测定(1)显色试剂(Liebermann-Barcharacl)反应。

(2)标准溶液吸光度测定。

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薯蓣皂苷元合成

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薯蓣皂苷元合成

第6卷第2期2008年3月生物加工过程Chinese Journal of B iop r ocess Enginee ringMa r .200843 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薯蓣皂苷元合成袁丽红,周海霞,于 潇,欧阳平凯3(南京工业大学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09)摘 要:研究了盾叶薯蓣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薯蓣皂苷元合成、蔗糖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薯蓣皂苷元合成的关系。

结果表明,对数生长期细胞最大比生长速率μm 为0119d -1;倍增时间为3168d;薯蓣皂苷元的形成与细胞的生长相关,培养6d 时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和产量分别为0120%和25193mg /L;蔗糖利用率达到95165%,磷酸盐吸收率达到最大,为90136%。

盾叶薯蓣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与薯蓣皂苷元的动态合成规律基本一致。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相同供磷水平下,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与薯蓣皂苷元合成能力呈正相关;而在不同供磷水平下,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与薯蓣皂苷元合成能力没有相关性。

关键词: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细胞生长;薯蓣皂苷元合成;酸性磷酸酶中图分类号: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08)02-0043-05D iosgen i n b i osy n thesis i n suspen s i o n cultur es ofD iosco rea zin giberensis cellsY UAN L i 2hong,ZHOU H ai 2xia,Y U Xiao,OUY AN G Ping 2kai(College of Life Sc i ence and Phar m aceutica l Enginee ring,Nanjing Uni ve rsit y of Technol og y,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 ct:Gr ow th,di osgenin bi osynthesis,the consumoti on of sucr ose and inorganic phos phate in the m e 2dium ,as well as the rela ti onshi p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diosgenin biosynthe sis in D.zingiber en 2s is cell sus pension cultur e swe r e studied .The r e sults show that the m axi m al specific gr ow th rate was 0119d -1and double ti m e was 3168d in the exponential pha se .The intensity of di osgenin biosynthesiswas cor 2related t o cell gr owth .On the 6th day of cultivation,the content and yield of di osgenin r eached the m axi 2m al level,constituting 0120%and 25193m g/L,95165%of sucr ose wa s depleted and the m axi mal ab 2sor p ti on of phosphate (90136%)arrived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 od,the dyna m ic change of acid phospha tase activity exhibited a si m ila r tr end w ith tha t of diosgenin biosynthesis .Further more,the r 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 t w een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the capability of diosgenin synthesis under the same phosphate leve l ;however,none corr e lati on existed bet ween them under different phos phate levels .Key words:D iosc o r ea zing iber ensis ;suspensi on cultur e;cell gr owth;di osgenin bi osynthesis;acid phos phatase 盾叶薯蓣(D ioscorea zing iber ensis C.H .W right)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从其根状茎提取的薯蓣皂苷元(D i osgenin )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1],提取的皂苷素是生产盾叶冠心宁、地奥心血康等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重要原料[2]。

中国薯蓣属植物中的甾体皂苷及甾体皂苷元

中国薯蓣属植物中的甾体皂苷及甾体皂苷元

有 3 羟基皂苷元 。从薯蓣属 1 一 3种植物 中共分离 出 5 甾体皂 苷成 分 , 9个 按化学结构可将这些 甾体皂苷分 为 4种
类型。约有 1 薯蓣属植 物含 有甾体皂苷元 ( 7种 主要 为薯 蓣皂苷元 ) 均为 根茎组 ( et t ohr ) , Sc.Se p oa 种类 。在查 阅 n 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 对各种类所含的 甾体皂苷元和 甾体皂苷成分及各成分 的化学结构进行 了归纳 和综述 。 关键词:薯蓣属 ;甾体皂苷 ;甾体皂 苷元
D ocr o t n t odl ao ei ( s y ise i . B sd n o sln te i rtrs i o a cna s ria p gnn mot dog nn) s e i e s l ae o cnut g h lea e , i t u
c n tt e t fse od ls po e i s a d se od ls p n n n d fe e ts e is o o c r a a he c l o siu n so tr i a a g n n n tr i a a o i s i ifr n p ce fDis oe nd c mi a sr t r s o h s o tucu e ft e e c mpo d r umma z d a d r ve d. un sa e s i r e n e i we Ke r s:Diso e y wo d o c ra L.;se od a o i tr i a s p n n;se o d ls p g n n l tr i a a o e i
中 图 分 类 号 :Q 4 . ; 2 4 9 6 8 R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04— 9 8 20 )2— o4— 9 10 0 7 (0 7 0 0t r i ls p e n i Chi e e Di s o e t r da ap ni nd se oda a og ni n n s o c r a L.

野生盾叶薯蓣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要点研究

野生盾叶薯蓣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要点研究

野生盾叶薯蓣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要点研究摘要:盾叶薯蓣的人工种植,是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

为了保护好野生盾叶薯蓣资源,农业科技部门从1996年开始对野生盾叶薯蓣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探讨。

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后,已经掌握了野生盾叶薯蓣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并成功探讨出人工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现在在云南省很多地方进行了推广种植。

关键词:野生盾叶薯蓣;特征特性;人工栽培中图分类号:s567.2 文献标识码:a盾叶薯蓣是全球ⅱ类保护物种,它的根茎富含合成甾体激素的皂素,是制药行业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薯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多年来由于制药加工薯蓣皂素的快速发展,盾叶薯蓣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而人工合成薯蓣皂素,始终不能替代盾叶薯蓣中提取皂素。

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长期大量采挖山上的野生盾叶薯蓣,致使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性的破坏,野生资源将面临枯竭。

1 生物学特征、特性盾叶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是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它的地下块茎富含药用的皂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物质。

野生盾叶薯蓣为半阴半阳植物,多生长在热带雨林气候地方。

盾叶薯蓣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适宜年降雨量600~1500mm,适宜年日照时数1750~2000h。

一般发布于海拔1100~1700m的山坡、灌木丛中或草丛中腐殖质含量高、土层比较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的,ph值在6~8之间的沙质壤土上;叶片形状是盾状行,有5~7条叶脉;每年的5~6月开花,花雌雄异株,少数同株;9~10月结果,果子成熟时种子变为栗褐色。

2 丰产栽培技术2.1 播前准备2.1.1 整地选地种植前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通透性能和排水性能良好的红壤、黄壤类的沙质壤土栽种。

不宜在粘重地、石渣地、积水地等肥效较低的田块上种植。

播种前一般要将土地深翻30~35cm,然后整地作厢,厢宽一般在100~120cm,厢高20~30cm。

盾叶薯蓣中水解原位提取薯蓣皂甙元

盾叶薯蓣中水解原位提取薯蓣皂甙元

Si ula e u t a to n dr l i n iu f rt c ve y m t n o sEx r c i n a d Hy oyss/ s t o heRe o r
o fDi s e n f o Di s o e i gi e e i o g ni r m o c r a zn b r nss
c nc n r t n o 0 ,h r oysstme o d h d oyssv u eo 5 mL e . 0 g p l rz d r z m e , o e tai f7 %i olm f2 p r 15 uve ie hio s
h d o y i o u fe tt e ma i m i l i s e i i n fc ty a d we e sud e .A e ta o o i y r l ssv l mea c x mu y ed ofd o g n n sg i a l r t id h in n c n lc mp st r e
p r m ee so h r c s , a ey uf i cd c n e tai n s p o n o n e tai n yd o y i i e a d a a tr ft ep o e sn m l,s l c a i o c n to ,io r pa lc c n to ,h r l sstm ur r o r n
ri me fDi cra z gbrni w s o t i d b ep ne sr c to ooy ( S .T e fu h o so o oe i iees a pi z y rso s uf e me d lg R M) h o r z s n s m e a h
harveydiosgeninyieldfromdioscoreadeltoideaplantcellculturesnontraditionalhydrolysismethod198606水解原位萃取薯蓣皂甙元的工艺条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310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法优化黄连提取工艺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01均匀设计在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合成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05引证文献13条响应面法优化超声酸水解法提取薯蓣皂素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盾叶薯蓣总皂苷超声提取及动力学期刊论文生物加工过程20094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boxbehnken法优化环孢素a聚乳酸纳米载体制备工艺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2北五味子提取物碱性水解主要木脂素增量及其优化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201316

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赵 云茜 等 通 过设 置 薯 蓣 皂 苷 高 、 剂 量 组及 低 心肌 缺血 再 灌 注 损 伤 (R) ,R 组 给 予 1 I 组 I 0mL・ k 。 ・ 的生理盐水 , H和 D g。 d D L组 分 别 给 予 30 0
m k ~ ・ 和 10 m k ~ ・ 薯 蓣 皂苷 , g・ g d 5 g・ g d 连 续 7d 末 次灌 胃 2 , 4 h后 , 实施 冠状 动脉 结 扎术 。观
以说 明 , 蓣 皂 苷 可 明显 抑 制 白血 病 细胞 增 殖 , 薯 并
筋, 消食 利水 , 痰 , 疟 ” 祛 截 的功效 ¨ , 现代 研 究证 实 其具 有抗 肿瘤 、 善 心 血 管功 能 、 改 调节 免 疫 、 血 小 抗 板 聚集 、 降血 脂 等 多 种 药 理 作 用 , 时也 是 目前 合 同
抑制肿 瘤 的生 长 , 而 延 缓 肿 瘤 的进 展 速 度 , 高 从 提
C ciE、 D < yl C l n 2和 C K D 6基 因 mR A水 平 , 制 cc N 抑 y—
l / D 复合 物 和 ccnD C K iEC  ̄ n yl / D 6复合物 的转 录 i 活 性 , 止 分 裂 中 的 U一2 S细 胞 通 过 R点进 入 s 阻 O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2 1 00年第 5卷 第 6期
w。l ora 。 It t rdtnl n s m dc e 2 1 V 1 N . r Ju l f ne e Tai。a adwet Meii 00, 。 5,。6 d n a d i e n .
‘5 43 ・
期 , 过 影 响 细胞 周 期 调 控 蛋 白的表 达 , 导 U 一 通 诱
肿 瘤患 者 的生存 率和 生活 质量 。

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洪振强等[缘]研究认为,薯蓣皂苷元能够提高 哉 原 圆韵杂 细胞 孕圆苑 基因 皂砸晕粤 水 平,下 调 悦赠糟造蚤灶阅员、 悦赠糟造蚤灶耘、悦阅运圆 和 悦阅运远 基因 皂砸晕粤 水平,抑制 糟赠糟鄄 造蚤灶 耘 辕 悦阅运圆 复合物和 糟赠糟造蚤灶 阅 辕 悦阅运远 复合物的转录 活性,阻止分裂中的 哉 原 圆韵杂 细胞通过 砸 点进入 杂 期,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诱导 哉 原 圆韵杂 细胞周期阻滞于 郧员 期,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 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高志捷等[源]按 酝燥泽皂葬灶灶 氏 酝栽栽 比色法略加改 进,观察薯蓣皂苷对指数生长期的白血病细胞的抑 制率,并设 长 春 新 碱 为 对 照 组。 实 验 结 果 显 示,薯 蓣皂苷 圆源援 园 μ早 辕 皂蕴 对 匀蕴远园、酝园苑藻、运缘远圆 细胞的抑 制率分别为 怨怨援 远豫 、愿缘援 苑豫 、苑怨援 源豫 。这一结果可 以说明,薯 蓣 皂 苷 可 明 显 抑 制 白 血 病 细 胞 增 殖,并 对白血病细胞类型无明显选择性,其对白血病细胞 的抑制作用与长春新碱比较,有明显优势。
摇 ·摇 摇缘源摇 源摇·摇 摇 摇 摇 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圆园员园 年第 缘 卷第 远 期摇 宰燥则造凿 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陨灶贼藻早则葬贼藻凿 栽则葬凿蚤贼蚤燥灶葬造 葬灶凿 宰藻泽贼藻则灶 酝藻凿蚤糟蚤灶藻摇 圆园员园,灾燥造郾 缘,晕燥郾 远
鼠 陨砸 损伤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倪岚等[苑]通 过 离 体 培 养 的 原 代 大 鼠 乳 鼠 心 肌
细胞,制造 心 肌 细 胞 损 伤 模 型,检 测 细 胞 培 养 液 中 超氧化物歧化酶( 杂韵阅)、丙二醛( 酝阅粤)和一氧化氮 ( 晕韵)的含量,探讨薯蓣皂苷保护心肌细胞的抗氧 化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杂韵阅 活性在缺氧时受 到抑制,自由基的大量产生造成内源性抗氧化系统 的大量消耗,故而在复氧时 杂韵阅 活性亦受到显著抑 制。薯蓣皂苷能显著升高缺氧 辕 复氧后离体心肌细 胞的 杂韵阅 活性,降低 酝阅粤 和 晕韵 含量,并具有一定 的剂量依 赖 性,说 明 薯 蓣 皂 苷 有 提 高 抗 氧 化 酶 活 性,抑制自 由 基 产 生 的 抗 氧 化 能 力,从 而 证 实 薯 蓣 皂苷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对缺氧 辕 复氧心肌细胞 的保护作用。

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积累动态研究

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积累动态研究

1621产科学分册,1996,23(3)[7]Si m pdi ns J W.Infl ue nc e of a ge on neur ot ra ns m i t t er func t i on[J].E ndoc ri nol M et a bol C l i n N A m,1987,16:893~896[8]汪惠丽,胡玲,高忻洙.电针“关元"、“三阴交”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经内分泌的调整作用[J].针刺研究,2003,28(2):124~127[9]陈伯英,季士珠,高慧,等.电针调节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的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增刊),1994,21:67[10]G r uenew a l d D A,M at s um ot o A M.A ge regul a t ed dec rea se i npropi om danocor t i n(P O M C)gene expres si on i n t he a rcuat e nuc l eus (RA C)of t he f em al e r at.P roc S oc N eur os ci M t g.1993,15:343A [11]李耀功,杨茄,高慧,等.针刺对雌性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m R N A表达和血雌二醇水平影响的研究[J].针刺研究,1998(1):28~31[12]沈晓明,杜元灏,朴泰虎,等.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2;22(10):693[13]许小凤.更年期综合征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通讯,2000,29(2):34~35[14]马晓芄,吴富.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34~38[15]胡玲,汪惠丽,高忻洙,等.电针“关元”与“三阴交”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性激素及下丘脑β-E P调整作用的比较[J].中国针灸,2004,24(9):649~651[16]沈晓明,李梦,朴泰虎.杜元踬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27~30[17]孙燕,龙风宜,邝晓聪.激素替代治疗对去卵巢大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1,23(4):71[18]李大金,李超荆,俞瑾,等.更年期综合征生殖内分泌-免疫功能[J].上海医药,1996,19(1):42~44[19]刘宏艳,吴高媛,王滨,等.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45~46(收稿日期:2008-08-21)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积累动态研究谢彩侠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450008)朱建光高山林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38)秦慧贞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1)摘要:目的研究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积累动态,确定适宜的采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叶薯蓣中新甾体皂苷的研究徐德平1*, 胡长鹰2, 王琳1, 王啸春1, 庞自洁3(1.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苏无锡 214036; 2.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广东广州 510632;3.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14)摘要: 为了研究盾叶薯蓣的水溶性化学成分, 用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等方法从盾叶薯蓣的水溶液中分离到一个新甾体皂苷, 经1H NMR、13C NMR、135DEPT、HMQC、HMBC和TOCSY谱鉴定, 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25R)-26- O-(β-D-glucopyranosyl)-furost-5-en-3β, 16, 20, 26-tetraol-22-seco-3-Ο-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 (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命名为zingiberenin F (1)。

该化合物为一新甾体皂苷化合物, 该骨架甾体皂苷在薯蓣科中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盾叶薯蓣; 甾体皂苷; zingiberenin F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3-4870(2009)01-0056-04Isolation an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XU De-ping1*, HU Chang-ying2, WANG Lin1, WANG Xiao-chun1, PANG Zi-jie3(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036, China; 2.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3.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Nanjing Botanical Garden Men, Sun Yat-Sen), Nanjing 210014, China)Abstract: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 the EtOH extract of fresh rhizomes of D. zingiberensis was concentrated and partitioned further to produce petroleum ether-, ethylacetate-, n-butanol- and water-soluble fractions. The water-soluble fraction was subjected to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macro resin AB-8, and the final products were obtained by repeated reversed-phase ODS and MCI gel CHP 20P column chromatography.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1H NMR, 13C NMR, 135DEPT, HMQC, HMBC and TOCSY spectroscopic analyses. A new steroidal saponin was isolated,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25R)-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5-en-3β, 16, 20, 26-tetraol-22-seco-3-Ο-β-D-glucopyranosyl-(1→ 3)-β-D- glucopyranosyl-(1→ 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The compound is a novel skeletally steroidal saponin, named as zingiberenin F (1). It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D. zingiberensis Wright.Key words: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steroidal saponin; zingiberenin F盾叶薯蓣为中国特有的植物, 含有薯蓣皂苷元, 是合成避孕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还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抗肿瘤、止血、抗炎等疾病的治疗[1]。

目前的研究认为薯蓣皂苷糖链的长短、糖链的多少不同, 其活性也不同[2], 因此薯蓣中水溶性皂苷的研究对进一步确定糖苷中糖链与活性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分离条件的限制, 对收稿日期:2008-08-12.基金项目: 广东省珠海市科技局 (PC20071044) 和江苏省发改委资助. *通讯作者 Tel: 86-510-85329051, E-mail: xdp1219@ 薯蓣中水溶性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 水溶性成分的组成还不清楚。

作者对盾叶薯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已分离得到了多个新的甾体皂苷[3~5], 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新鲜的盾叶薯蓣为原料, 在正丁醇萃取后的水相中分离得到一个在薯蓣科未见报道骨架的新甾体皂苷。

结果与讨论化合物1白色无定形粉末, 溶于甲醇、乙醇, 极易溶于水。

熔点217 ℃, Ehrlich反应呈阳性, [α]20D−42.2° (c 0.30, MeOH), HR-ESI-MS m/z: 1 241.581 7 [M−H]−, 对应的分子式为C57H94O29。

1H NMR谱显示2个单峰甲基δ1.15, 1.30, 3个双峰甲基δ1.04, 1.52, 1.83, 1个双键氢δ 5.40, 5个端基质子信号δ 6.0, 5.18, 5.10, 5.02, 4.96。

13C NMR谱显示该化合物共有57个碳(表1), 除30个糖上碳信号外, 苷元有27个碳信号, 其中2个双键碳信号δ122.2, 141.3。

从以上数据和Ehrlich反应及与参考文献[6~8]相比较, 可以判断该化合物为一个甾体皂苷。

将该化合物与从盾叶薯蓣中分离到的已知的原薯蓣皂苷类化合物[3~5]相比较, 发现皂苷元部分的A、B、C环的碳信号与原薯蓣皂苷元的完全一致(表1), 不同之处在D、E环。

原薯蓣皂苷的第22位特征碳信号(δ108~110.0) 在该化合物中没有出现, 而在低场(δ173.6) 处出现一个羰基碳信号。

HMBC谱还显示δ173.6处的羰基碳信号与H-16 (δ 5.67)和H-23 (δ 2.56)相关, 说明羰基与C-16和C-23连接。

进一步分析碳信号化学位移值, 发现C-20的化学位移从δ41左右向低场移动到62.5, 向低场移动了21, 说明C-20连有氧或羟基, 由于β效应, C-21的化学位移从δ17.5左右向低场移动到24.4。

由HMBC谱中可见H-21 (甲基, δ 2.03) 与C-17 (δ65.4)、C-20 (δ62.5) 相关, 表明C-17与C-20相连。

从以上信息可得该化合物的苷元为furost的异构体, 这类骨架的甾体皂苷在薯蓣科未见报道。

通过HMBC谱分析可知δ 5.10的H (糖的端基质子) 与C-26 (δ 74.9)相关, 说明化学位移值δ 5.10的端基质子的糖与皂苷元的该碳相连, 在135DEPT谱中可见δ74.9处有一个 -CH2信号, 与原薯蓣皂苷类化合物相比较, 该碳信号应为C-26。

说明该化合物皂苷元部分的C-26被苷化, 与原薯蓣皂苷类似[8,9]。

从13C NMR中(表1) 可见到5个端基碳信号δ106.0, 105.1, 105.3, 101.9, 100.2, 表明有5个糖存在。

酸水解后经TLC检测与标准糖样品对照, 确定为葡萄糖和鼠李糖, 与从盾叶薯蓣中分离到的已知原薯蓣皂苷类化合物[3~5]相比较, 发现该化合物糖的碳信号与文献[3, 4, 7]报道的糖的碳信号完全一致, 表明该化合物有4个葡萄糖和1个鼠李糖存在。

通过HMBC 谱分析可知δ 5.10的H与C-26 (δ74.9) 相关, 说明δ5.10的端基质子的糖与皂苷元的C-26相连。

从HMBC谱中还可得到H-3 (δ4.15) 与葡萄糖-1的端基碳(δ100.2)相关, 提示糖链与C-3(δ 78.2)相连, Rha 的H-1 (δ6.0) 与葡萄糖-1的C-2 (δ78.8) 相关, 葡萄糖-1′的H-1 (δ5.02)与葡萄糖-1的C-4 (δ81.6)相关, 表明鼠李糖连在葡萄糖-1的C-2上, 葡萄糖-1′与葡萄糖-1的C-4相连, 这种连接与相关文献[3, 4, 7] 报道的一致, 葡萄糖-1″的H-1 (δ5.18) 和葡萄糖-1′的C-3 (δ88.6)相关, 说明葡萄糖-1″与葡萄糖-1′的C-3相连。

通过TOCSY、HMQC图谱的解析, 对糖的质子与碳信号进行了归属。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为: (25R)-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5-en-3β,16,20, 26-tetraol-22-seco-3-Ο-β-D-glucopyranosyl-(1→3)-β- 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zingiberenin F (图1)。

Figure 1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1Table 113C NMR spectral data of compound 1 (recorded in pyridine-d5)Aglycone Sugar Positionδc Positionδc Positionδc Position δc1 37.7 19 19.6 Glc26-1 105.1 Glc-1″106.02 30.3 20 62.5 275.8 2″77.23 78.2 21 24.4 378.2 3″74.14 39.1 22 173.6 471.9 4″71.35 141.3 23 36.2 578.0 5″75.36 122.2 24 29.4 663.0 6″62.77 32.6 25 33.6 Glc-1 100.2 Rha-1101.98 31.8 26 74.9 278.8 271.79 50.8 27 17.1 377.3 373.21037.2 481.6 473.41121.2 577.8 569.41240.3 661.7 618.81343.2 Glc-1′105.31454.5 2′75.01532.3 3′88.61674.4 4′69.61765.4 5′77.51813.5 6′61.9实验部分旋转蒸发器RE52CS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 (SHB-III) (郑州长城科贸有限公司); 旋光用Perkin-Elmer 341型旋光测定仪; 熔点用X4型显微熔点仪(未校正); 质谱仪ESI/MS (Micro-mass Ltd, UK); HR-MS质谱仪 (JEOL JMS-DX302); 核磁共振仪(Buker Avance, 500 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