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省考笔试公益讲座
2013-3-12YY讲座

□阐释题的基本思路:
一、阐释材料本意(若多层次,则多层次分析) 二、发掘和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叠加阐释题)
材 料
本 质 理解
真题演示
【例】2010年国考市地级 “给定材料3”中,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 称‘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内容,对 “环保错位”的实质进行阐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12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申论教研室
课堂练习时间
【例】2011年国考 “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 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 。(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 河己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
★2008年江苏:假如你是“给定资料6”中所说的参加“四海论道”的中国经 济年度人物之一,赴世界各地向人们讲述真实的“中国制造”。请你写一份 能够全面概括给定资料主要观点的发言提纲。 ★2006年山东:阅读给定资料1-10,请按照逻辑程序和方法将其资料排序, 并编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摘要。
题型分类
单一式概括
主要问题、困难、表现 影响、目的、意义、危害 原因 措施、做法
综合式概括
主要内容、主要信息 汇报材料、情况综述、参阅材料、情况反映、会议材料
摘要
简报
判断及评阅标准
判断标准: 1、题干中出现“概括、概述、归纳、整理”等表述 2、作答要求中出现“准确”字眼 3、题目位置一般为第一道题
2013年福建省考申论
马传科
概述
申论是什么?
因此,需要借助对申论概念的理解,走出如下申论学习误区: 误区一:申论答题也能“秒杀”; 误区二:申论就是写作考试;申论写作等同中学生作文、杂文评论 、毕业论文; 误区三:申论靠模拟题; 误区四:申论靠“秘笈”; 误区五:申论成绩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重行测,轻申论 误区六:申论靠背时政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

其他问题
公安系统需参加现场目测和现场资格初审;
监狱系统不需要考《公安基础知识》; 网上报名审核通过之后,监狱系统的需要身体初检,一般 身体初检项目包括体型体貌、肢体功能、纵跳摸高、视力、 辨色力、听力、嗅觉。
午9:00-10:30 公安基础知识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与公务员的区别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按照《公务员法》管理,工资待遇 和公务员一样,都是财政全额拨款,在录用、晋升、考核、
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事业编制,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
省公安厅相关职位是否需要 进行目测和初审?
目录
一、 2013省考常见问题解答
1
二、 2013省考报名情况汇总
2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临沂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淄博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莱芜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潍坊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省直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威海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滨州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菏泽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东营
青岛
2013年山东省考报名分析-日照
山东省公安厅机关中侦查职位(选调生职位)、经济犯罪
侦查职位(选调生职位)、财务管理职位和语言翻译职位 需要进行现场目测和资格审查;其他职位不需要进行; 山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特警职位不需要进行现场目测和 资格审查。
公安系统、监狱系统中关于视力的问题
2013年1月公务员制度讲座(整理篇)

一、填空题 ●(《彭德尔顿法》)是美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法。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1870年),(英国)正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文官制度。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行之有效的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标准。
●(德才兼备)是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需遵循的标准。
●(调任)是公务员与其它机关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外部交流形式。
●(法管理原则)是国家公务员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法制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复核)是指公务员对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提出重新审查的意见和要求。
●(公开)、(公平)、(公正),是考试录用工作的生命力。
●(公务员纪律)是保证机关正常运转,维护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公务员管理机构) 是根据管理公务员事务的需要,代表国家或政府依法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工资、辞退、退休等事项实施管理的组织。
原则源于近代西方国家民主宪政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在公务员制度中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的基本要求。
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等。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政治特点。
●(奖励)是人事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它与惩处并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改革,也是公务员职务晋升方式的创新。
●(考试录用制度),就是通过公开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开除)是公务员处分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为严厉的制裁方式。
●(离休)实质上是退休的一种特殊方式,这是我国的独创。
●(离休)是我国实行的一种特殊的退休制度。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我国干部培训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年休假)制度是国家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每年安排职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轮休的一种福利制度。
●(聘任制),即由用人单位通过契约形式任用工作人员的任用方式 ●(任职回避)是指对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
2013贵州申论公开课

• 二、四种情况6分以下。
• 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如谈地理优势、人 才优势。 • 审题不对:不是纳入国家计划。 • 身份不对。语气(如必须)、措辞、口气 等。不是上行文,而是平行文或下行文。 • 基本框架不符。
2013-3-30
学生问题
• 审题不准:如要管结构的具体形式,没有 注意纳入。 • 概括性不强:数字、具体地点等多。 • 要点意识不强。要我们去找,易有遗漏。 • 答错位置。 • 笔不好,扫描模糊。 • 忽悠老师:景阳冈打虎、愚公移山。
2013-3-30
2013-3-30
2013-3-30
•
2012副省以上(二)“给定资料5”中 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 观点。(20分) •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 充实; • (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 服力; • ( 3)不超过400字。
• 一、要做事不要做官。——温家宝 • 二、人才争夺战 • 就业大事 ——人保部官员
视频学习地址/
2013-3-30
• 尹蔚民说: • 一是就业压力大。 • 二是公务员考录公开公平公正,是“玻璃 房子”里的竞争。 • 三是公务员工作特点是职业较为稳定,职 业声望较好,福利待遇相对也比较好。
2013-3-30
• 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 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 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 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 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 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 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 (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 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 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 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 复清”的民谣。
众博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名师讲义(含范文)

第[1]页
一、分析的双重维度 ..................................................................................................... 16 二、分析的方法 ............................................................................................................. 16 1、齐头并进——递进分析法 ............................................................................... 16 2、主次有序——主客分析法................................................................................ 17 3、内外有别——内外因分析法 ........................................................................... 19 4、继往开来——历史现实分析法 ....................................................................... 20 第八讲 由表及里——原因分析............................................................................................ 21 一、负面原因分析 ......................................................................................................... 21 1、直接原因分析 ................................................................................................... 21 2、深层次原因分析 ............................................................................................... 23 二、正面原因分析 ......................................................................................................... 24 第九讲 等级分明——影响分析............................................................................................ 25 一、意义分析 ................................................................................................................. 25 二、危害性分析 ............................................................................................................. 25 第十讲 运筹帷幄——提对策的方法 ................................................................................... 26 一、对策的写法 ............................................................................................................. 26 二、提出对策的方法 ..................................................................................................... 26 1、摘抄关键词 ....................................................................................................... 26 2、从问题到对策 ................................................................................................... 28 3、套用模式 ........................................................................................................... 29 第十一讲 有的放矢——对策分类解析................................................................................ 31 一、宏观对策 ................................................................................................................. 31 二、微观对策 ................................................................................................................. 32 三、综合对策 ................................................................................................................. 35 第十二讲 中规中矩——公文写作........................................................................................ 35 一、上行文..................................................................................................................... 35 二、下行文..................................................................................................................... 36 第十三讲 主观与客观之间——字词解释 ............................................................................ 39 一、单一词字解释 ......................................................................................................... 39 二、复合字词解释 ......................................................................................................... 41 第[2]页
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公益讲座【申论】刘汉卿老师主讲精品PPT课件

国考2010年(地市级) “给定资料3”中,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称‘环保错位’
的 典型。”请给定资料内容,对“环保错位”的实质进行阐释。 (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阅卷规则 环保错位的实质是:先污染后治理,具体而言是牺牲环境发 展经济,而后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治理环境(4分)。 后期治理周期长,代价大,成本高(4分)。 因此,要走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2分)。
关键词来源:材料 提炼
阅读材料方法—三大原则
阅读材料的目标 材料中的四大要素: 问题、影响(积极/意义、消极/后果)、原因、 对策
类似表达酌情给分。
2009年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 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紧扣给 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阅卷规则 概述赋分:答出工业和农业的给6分,正面或反面表述都可以。概括不清 楚,或者概括不强的酌情给分。 分点赋分:一共七点 每点2分。 工业问题: 1、关键词:企业规模、国际竞争力,类似表述也可得分。 2、关键词:转型与改变模式,类似表述只要抓住了转型就得分。 3、关键词:研发能力,类似表述为科技水平、引进高科技人才、自主创新。 4、关键词:环保,类似表述也可得分。 农业问题: 5、关键词:农民种粮意愿和生产积极性,类似表述,如粮食价格偏低、稳定粮食价 格、稳定承包经营权等。单纯答提高粮食产量并不是一个完善的答案。 6、关键词:农业科技水平,类似表述:农业和土地利用率低。 7、关键词:流通与加工管理。类似表述:外资控制我国流通领域,粮食流通加工领 域的改革。
2010年国考(地市级)二、 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 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 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要求:(1)准 确全面,切实可行;(2)调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 过300字。
2013版公务员面试讲义

☆面试的基本知识一、面试的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指在面试中应试者回答问题时要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随机应变原则是指应试者能否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具有灵活应付的多变能力。
(三)自圆其说原则参加面试时,所问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能回答得近乎“自圆其说”,便算是成功。
二、面试的基本程序(一)发布面试通知通知事项:面试时间、地点、应带证件。
(注意按通知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到面试地点)。
(二)侯考室侯考1、工作人员查验考生准考证、身份证,防止代考;2、关闭通讯工具,交由工作人员保管;3、抽签决定面试顺序确定考号;4、工作人员交代面试注意事项,重点交代在面试时只报考号,不能透露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
(三)进入面试室面试1、门外等候工作人员会提前通知考生在面试室门外等候。
(建议带瓶矿泉水喝几口,镇定情绪)。
2、进门轻敲2-3下门,听到工作人员“请进”指令后再进门。
3、进门到考生席注意步姿、面部表情,走到考生席旁后向评委及工作人员鞠躬、致意,报告本人考号,待主考发出“请坐”的指令后再就坐。
4、就坐注意坐姿及面部表情。
5、主考面试指导语先讲一番客套话,接着交代面试题目和面试时间及面试注意的事项,在考生明确答复听清主考的面试指导语后,发出“答题计时开始”的指令。
6、答题阶段(1)准备阶段:用不超过面试总时间的1/3,作好两项事情,一是稳定紧张情绪,二是思考每个题目的答题要点和思路,在考虑要点时应注意做到文字言简意赅、切题准确、语言通顺、用书面语表达,并能从多角度和不同层面分析,同时在每个要点之后要用一些事例、数据、语言作为论据充实、说明、维护自己提出的论点,可适当口语化。
(2)回答阶段:应注意五个问题,一是语言必须用普通话;二是音量适中;三是语速不紧不慢;四是回答问题时避免出现不良语言习惯;五是注意表情。
7、旁听阶段在旁听席就坐。
三、面试环境(一)考场环境(二)个人环境情景应急应变题型专讲课程大纲●情景应急应变题型的考情分析●情景应急应变题型的答题思路一、题型考情分析1、评分规则面试要素综合分析言语表达应变能力计划组织与协调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举止仪表权重17201410141078对问题的理解正确,分析问题透彻,谈思想谈观点有理解他人意思,口齿清晰流畅,内容有条理,富有逻分析问题客观,思路清晰,解决问题办法得当,措根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并做出计划;看清冲突各方面人际交往主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有团队意识和在较强的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在受到有性格特征、自我认知、价值取向以及表现的各项能力穿着打扮得体;言行举止符合一般礼仪;无多余动观察要点深度并有独到见解或能自圆其说。
2013浙江公务员讲座(行测)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强调" 视觉推理" 图形推理强调 " 视觉推理 "
中公网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古典型 视觉推理 空间推理 多图形推理 图形拆分与组合 图形类比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行测题型变化
言语理解 行测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综合知识
选词填空 片段阅读 病句修改 数字推理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逻辑判断 表格资料 图形资料 文字资料 法律,政治,经济,管理, 历史,自然,科技等 (25)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浙江公务员考试 – 发布招考公告 – 网上报名(资格审查)11月28日-12月4日 网上报名(资格审查)11月28日 12月 – 审核确认 12月 12月5日-12月10日 12月10日 – 网上确认(上传照片) 一周左右 网上确认(上传照片) – 打印准考证副证 10年 10年1月10日-16日 10日 16日 – 考试时间 10年 10年1月16日 16日 – 发布成绩 2月中旬 – 发布面试人员名单 根据总成绩 3:1 – 面试-(专业笔试) 面试- 专业笔试) 2月 2月-3月 – 面试-通过(体检)-公示-上岗 面试-通过(体检) 公示中公网
公务员考试的具体题型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44,52,59,73,83,94,( ) 44,52,59,73,83,94, 8 7 14 10 11 A.107 B.101 C.105 D.113 2,12,6,30,25,100,? 12, 30,25,100,? 6 5 4 A.96 B.86 C.75 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