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21题逐题特训 第1题 题组二 识破陷阱 准确判断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谈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策略

谈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策略一、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把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开来。
具体任务如下:第一项任务:构成科学知识网络系统并加强记忆。
与一轮备考的区别:①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二轮备考就是系统的科学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
二轮备考的记忆女性主义于铀;侧重于网。
③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住整体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科学知识的学科能力。
与一轮备考的区别:一轮备考的特点就是“科学知识单项”、“跨度大”、“解题思路较为单一”。
能力建议:高——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
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升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备考既必须“对”,又必须“慢”。
二、二轮复习中的几点做法二轮备考: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结合,例如有机、无机推测专题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等内容。
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顺利完成,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强化易错点、安打点的练。
而化学实验的备考则应当著重思索方式、基本模型的创建,信息题则必须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具体如下:1、立足基础,注重教材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
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
为此,中考备考复习一定必须减少备考战略重点,淡化“热点”,立足基础,重回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建议,协助学生构成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
(1)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高三备考阶段的关键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适当的科学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展开概括整理,将贫、乱和杂的科学知识串起线,结为网,列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构成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
2022版高考化学(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高考13题逐题特训:等值模拟(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与乙烯共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H2O为2 molB.光照下,异丁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3种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聚乙烯、蛋白质和纤维素都是自然高分子化合物9.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D位于第ⅥA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B>C>AB.元素A、B的氧化物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C.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D.元素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B1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N A个铜原子的CuO和Cu2S的混合物质量为80 gB.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C.500 mL 2 mol·L-1碳酸钠溶液中带电粒子数肯定大于3N AD.50 mL 18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小于9N A11.2,2,4-三甲基戊烷(CCH3CH3CH3CH2CHCH3CH3)的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12.自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2-4、Br-、CO2-3、HCO-3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海水pH≈8的缘由是海水中的CO2-3、HCO-3水解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SO-3、SO2-3等氧化生成SO2-4C.“反应、稀释”时加自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取塔的自然海水相同13.下列试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燃着的镁条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条连续燃烧镁有比较强的还原性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浓度肯定偏高C 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SO2-4D 将刚切开的钠块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钠表面生成Na2O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8分。
高考化学学霸学习经验与考试技巧有哪些

高考化学学霸学习经验与考试技巧有哪些高考化学学霸学习经验1.动手画: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化学。
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
这也是有机推断题的基本功。
现在并不需要掌握机理,只要发现规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应:H3C—H+Cl—Cl=光=H3C—Cl+H—Cl,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只手抓住了“H+Cl”,然后翻转180°,嘿,变成“Cl+H”了。
我们把这个“游戏规则”叫做“取代反应”。
2.敢于假设:假设法。
有时候我们会纠结于在一个体系中到底哪两种物质先反应,然后背酸碱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背什么“强酸优先与强碱反应”之类的话。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了。
比如盐酸滴入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先与谁反应,我们就假设与Na2CO3先反应了,并生成NaHCO3。
但是NaHCO3会被NaOH中和成Na2CO3,结果绕一弯子还是与NaOH反应了。
相似的,我们还可以判断Zn粒先与CuCl2还是FeCl3反应。
3.等效思想:等效思想是找同分异构体的关键步骤。
等效思想在各个学科中都很重要。
当然前几步是算不饱和度、选母体、找出杂原子或基团。
然后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组合。
这时把杂原子分为几类:一价基类(-Cl,-R,-OH等)、二价基类(-O-,-CH2-,-COO-等)、多价基类(氮原子)。
对付一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氢,有几种取代等效氢的方法就有几种异构体。
对付二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键,有几种插入方式就有几种异构体。
注意像酯键这样的二价基有正插和反插。
对付多价基,具体方法在例子中解释。
多价基其实是专门拿来对付连着三个取代基氮原子的。
4.找共性进行类比:很多东西是共通的。
化学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第一道选择题除外),而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
比如“拟卤素”这种神奇的东西,就是化学性质与卤素极其类似,举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们的氧化性普遍较强,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这样的反应。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一阅读理解细做模拟试题,题型分类突破七主旨大意之段落大意题

主旨大意之段落大意题ADo you know electricity can change the way we taste food?Proving this fact is a revolutionary electric fork designed by Japanese researchers that can make any dish taste salty.According to Hiromi Nakamura,a Post Doc Research Fellow at Tokyo’s Meiji University,the technology can be very useful for people on special diets.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for instance,can easily go on a lowsalt diet and still enjoy delicious food.And with the fork,there’s absolutely no risk of oversalti ng their food.Luckily,the voltage(电压) is so small that there is no risk of electrocution(触电) either.The idea of adding electricity to food was first exposed as an experiment at the 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 Conference in Austin,Texas,in 2021.Nakamura and her team connected a wire to a 9volt battery and passed it through a straw placed in a cup of sweet lemonade.Volunteers reported that the charged lemonade tasted “blander〞,because the electricity created the taste of salt.Nakamura has improved the technology to be able to transfer an electric charge to food through forks and chopsticks.“The metallic part of the fork is one electrode(电极),and the handle is the other,〞Nakamura explained.“When you take a piece of food with the fork and put it in your mouth,you connect the circuit.When you remove the fork from your mouth,you disconnect the circuit.So it actually works as a switch.〞Simon Klose,host of food program Munchies,who recently visited Nakamura to try out the fork himself,called this form of “food hac king〞one of the greatest eating experiences he’d ever had.“When I first heard of electric food,it sounded scary,〞he said.He later continued to use a charged fork to eat pieces of fried chicken,and found that the saltines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as the electricity was connected.Nakamura has been eating “electric〞food for the past three to four year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it better.“For me,‘food hacking’ is about strengthening or weakening real food,〞she said.“It may seem like we’re cooking but we’re actually working on the human senses.〞错误!1.The electric fork may benefit people who . A.need to go on a dietB.have high blood pressureC.prefer food free of saltD.show interest in tasty food答案B解析细节理解题。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一、明确任务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次综合,梳理知识环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那么是根据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育同学综合敏捷运用知识的学科技能。
解题的过程中,留意提高速度及精确性。
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二、详细建议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留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
同时,训练答题的精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
信息题那么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技能立意”,更加着重技能和素养的考查。
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
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根据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
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
练习时,留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1)限时训练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北京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同学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惫,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
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
45分钟时间虽然焦灼,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
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技能;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备考计划(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备考计划一、复习目标:1. 熟悉并掌握重点知识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方程式等;2. 理解化学原理和反应机理,掌握解题方法;3. 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4.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二、复习内容及计划:1. 复习有机化学知识(预计用时2个月):(1) 掌握醇、酚、醚、醛、酮、酸、酯的基本性质和反应;(2) 熟悉烃、卤代烃、醇、醚、酮、醛、酸、酯的命名方法;(3) 理解有机物的立体化学,包括手性、光学活性和光学异构体等知识;(4) 解题方法:积累解题经验,做大量的习题,分析解题思路。
2. 复习无机化学知识(预计用时1个月):(1) 复习化学元素的性质、分类和周期规律;(2) 复习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 理解无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等基础概念;(4) 复习重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并注重实验操作。
3. 复习化学方程式(预计用时2周):(1)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速率和反应机理;(3)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和配平方法;(4) 解题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平衡常数、平衡浓度和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4. 复习课堂知识(预计用时1个月):(1) 复习课堂上已学过的知识点,强化记忆;(2) 分析高考试题,并总结出重点和难点;(3) 整理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4) 解题方法:针对高考试题进行典型题型和解题方法的整理与归纳。
5. 模拟考试(预计用时2周):(1) 进行周期性的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2) 分析模拟考试成绩和解题过程,找出不足之处;(3) 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
三、复习方法和策略: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和习惯;2. 结合课堂笔记和教科书,有重点地进行知识复习,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3. 大量做习题,包括课本习题、模拟试题和历年高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4. 注重积累和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学习工具,帮助理清知识脉络;5. 多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学习,互相提供帮助;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复习计划。
化学-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解析版)

2024年高考化学终极押题预测押题猜想一化学与STSE押题猜想二化学用语押题猜想三表格型实验分析与评价押题猜想四装置型实验分析与评价押题猜想五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押题猜想六物质结构小综合(选择题)押题猜想七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押题猜想八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押题猜想九化学反应机理图分析押题猜想十电化学押题猜想十一电解质溶液及图像押题猜想十二多重平衡体系的图像分析押题猜想十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押题猜想十四实验综合探究分析押题猜想十五化工流程分析押题猜想十六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押题猜想十七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押题猜想一化学与STSE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在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均属于新型能源B.最近国产8英寸石墨烯晶圆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石墨烯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我国研发的GaN功率芯片使手机充电实现了闪充,GaN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我国万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外壳为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答案】B【解析】A.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符合未来新能源的特点,A正确;B.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故其不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GaN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且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可用于制作芯片,C正确;D.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制作载人潜水器外壳,D正确;故答案为:B。
押题解读近年高考有关STSE试题主要考查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大气治理、生活常识、传统文化等,旨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原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对当前最新科技所做的贡献;并注意正确理解常见的化学概念。
题目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旨在要求学生要学以致用,复习时多留心生活中与化学原理有关的知识,2024年的高考更要关注当前最新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热点问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常温下,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②常温常压下, 18g 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③将100 mL 0.1 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1NA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⑤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A.①⑤B.③④C.②④D.②③【答案】C酸钾中+5价碘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碘单质,每生成3 molI2转移5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正确;⑤由于粗铜中含有锌、铁等金属性强于铜的杂质先于铜放电,所以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不一定溶解32 g 铜,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2.下列各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B.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含氧40%的氧化镁C.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同位素:H2、D2、T2【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分类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则整个过程中硝酸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即铜失去的电子都被氧气得到了。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68/22.4=0.075mol,则铜的物质的量为0.075×4/2=0.15mol,根据铜离子结合2个氢氧根离子分析,需要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3摩尔,则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3/5=0.06L,,即60毫升,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二识破陷阱——准确判断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解题指导]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
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答题模板]
[挑战满分](限时15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2.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B.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放
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磷、磷酸、磷酸盐都是弱电解质
B.液态氯化氢、熔融态氢氧化钠都能导电
C.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D.氯水、氨水、王水和冰水都是混合物
4.(2015·盐城高三质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酸性氧化物均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通称化学纤维
D.石油裂解和裂化的目的相同
5.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与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C.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
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中含有共价键,故是共价化合物
B.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C.3517Cl、3717Cl为不同的核素,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D.Fe(OH)3胶体是纯净物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氨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8.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CH3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2SO4、NaOH、NaCl均为强电解质,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C.Al、Al2O3、Al(OH)3均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都属于两性化合物
D.溶液、胶体、浊液均为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
9.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16O2、18O2互为同位素④明矾、烧碱、纯碱都是电解质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其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⑥NH4Cl、AlCl3是离子化合物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⑤
10.下列选项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
选项X Y Z
A 钠元素主族元素短周期元素
B 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
C 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
D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
11.(2015·连云港高三模拟)一种高品质的磷矿石——鸟粪石的化学式为MgNH4PO4,下列关于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鸟粪石既属于镁盐又属于磷酸盐
B.鸟粪石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C.鸟粪石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鸟粪石中两种阳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B.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
D.离子键一定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一定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Cl、KMnO4、NaOH、Na2O2不可能归为一类
B.NH3的电子式:
C.H2SO4、Na2CO3、FeCl3、NaOH中能两两发生反应的物质共有4组
D.酸性氧化物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SO3等
答案精析
题组二
[挑战满分]
1.A [A项,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熔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铬、镍等金属,因此属于合金,正确;B项,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前提是物质的分子式相同,棉和麻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和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由于n值不同,因此两者的分子式并不相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不饱和度大的酯常温下为液态,花生油常温下为液态,因此含有不饱和酯,错误;D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煮沸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并不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错误。
]
2.D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有机高分子。
]
3.C [P2O5是非电解质、磷酸盐是强电解质,A错;液态HCl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B错;冰水是纯净物,D错。
]
4.C [反例法解答该题。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硅酸,B错;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化工基本原料乙烯、丙烯、甲烷等,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
5.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只有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
6.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A错;14C与12C互为同位素,B错;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正确;胶体是分散系,D错。
]
7.B [A项,蔗糖不属于高分子,错误;C项,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显然太阳能热水器不属于生物质能的范畴,错误;D项,植物油属于酯类,不属于化石燃料,错误。
]
8.D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CH3COOH、Cu2(OH)2CO3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A错;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Al2O3、Al(OH)3是两性化合物,而Al不是化合物,C错;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混合物,D正确。
]
9.A [①错误,酸的分类不是根据氢原子个数而是根据酸分子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个数,例如CH3COOH是一元酸,却含有四个氢原子;③错误,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题给的是分子;⑤错误,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稳定性;⑥错误,AlCl3为共价化合物。
]
10.B [A项,主族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属于交叉关系,故错误;C项,氢氧化铁和胶体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D项,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故错误。
]
11.D [H3PO4是弱酸,因而该物质能与强酸反应,Mg2+、NH+4均能与OH-反应,B正确;Mg2+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因而Mg2+的最外层没有电子,D错误。
]
12.C [A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都属于非电解质,故A项错误;B中制得的是Fe(OH)3沉淀;D中共价键可存在于部分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和部分离子化合物中。
] 13.C [A项,HCl、KMnO4、NaOH、Na2O2都可归为化合物(或纯净物),错误;B项,NH3的电
子式应为,漏写一对电子,错误;C项,H2SO4能与Na2CO3、NaOH反应,Na2CO3能与FeCl3溶液反应,FeCl3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两两发生反应的物质共有4组,正确;D 项,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错误。
]。